时间:2022-05-15 03:30: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本科计算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计算机教学的占比越来越大。很多高校对计算机教学的推广越来越重视,很多学习利用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环境。本文主要以民办本科院校三江学院为案例,针对性地分析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计算机教学及管理优化的具体思路和策略。
作者简介:杨丽萍(1976―),女,黑龙江海伦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
一、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传统计算机教学中,软件与硬件的教学是分开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也都各有不同,这不利于学生综合性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对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也都存在障碍。在未来学生要学习这种技能,要逐步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意识,让软件与硬件教学相互结合,逐步提高,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消化”,巩固知识点和科目的具体技能。计算机教学的未来,要通过多元化及综合化的方式开展学习,从掌握办公软件的应用开始,逐步延伸到应用特殊办公软件,掌握多种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及能力,更加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但是,集中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状况来看,影响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关键点在于院校过多重视理论教学,计算机本身的实用价值较低,推广实用价值不够,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实践价值与能力无法得到发挥;再加上教师队伍的素质层次各不相同,为实现计算机教学改革,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析
作者以所工作的三江学院为案例展开分析,提出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及管理的一系列看法及观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基于前期的大量工作总结与调查,对问题进行了整理,计算机教学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教学内容陈旧化
三江学院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一直以来保持传统教学思路为主,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思路和观念较为传统和保守,教学内容较陈旧,这影响着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活动,让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与观念受到了影响。计算机教学的工作开展存在一定的障碍,根据作者调查发现,教材老旧是一个基本特点。教材的编写和选用都比较保守,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应用质量并不高。学校设置的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轻实验,重理论”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进入企业后学习的能力较差,实践能力较差。
2教学手段单一化
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基础学科的内容有不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拥有更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目前三江学院的计算机教学与管理都侧重于理论,教学方式又很单一,仅仅采用了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忽视了科学管理方式的价值。在日常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缺乏对资源的应用与整合能力,忽视了对计算机教学管理之中的经验传授和方法技巧传授,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学习内容不充实,学习的理论知识较多,经验较少。再加上授课老师以理论积累为主,忽视对学生进行与社会接轨结合的教学引导,导致“恶性循环”,让学生的学习障碍增加,学习阻力增大,主动探索计算机管理知识的动力越来越低。
3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管理制度
三江学院计算机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健全制度的管理,使得计算机专业人员在发挥教学作用的时候缺乏正确的引导,经常引起教学工作开展的不便及障碍,致使很多问题产生。在面对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方面,计算机专业管理人员对自身技能的完善还缺乏健全的思考,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也是基于制度欠缺的原因。
4教学课程抽象化
在当前的教学方式,教师若只教授抽象内容会导致学生厌倦学习,消极心态加重,从而降低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质量把握。
三、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学管理的粗放型
三江学院的教学管理一直以来缺乏正规性的引导,保持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缺乏正规理念的引导,导致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教学与管理问题比较集中。相对于传统教学理念,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忽视了精髓内容的教学与传承;相对于现代化教学思路来看,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忽视了创新思路的引入。基于以上两点自然无法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从而导致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管理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2教学目标不确定性
当前,三江学院自身的计算机教学定位并不明确,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型应用人才,还是培养理论型人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计算机教学都以考试 成绩来作为考核标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上还处于一个探索时期。在安排与设置教学目标上没有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许多学生在计算机理论上不合格,对软件的操作以及硬件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教学目标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我国计算机教学事业的整体提升。
3教学资源匮乏
从教师队伍建设上分析,三江学院缺乏高素质、综合应用型的人才,计算机教学队伍缺乏领袖级人物,没有领军人物带来的影响就是教师队伍自身动力不足。从教学环境上分析,计算机教学硬件需求较强,三江学院从教学楼建设、专业性建设、设备更替上都存在很大的不足,落后于其他院校,导致教学能力变差。
四、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及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1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比较快,保证计算机系列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对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学院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完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学科上的共同学习,保持其完整性、系统性。
其次,随着现代化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教学课程的侧重点慢慢偏向于技能性教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情况下,学习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学习技能型的实际操作知识就变得更加有趣,这也是计算机老师开展教学的一个有力突破口,从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点上去研究整个问题,了解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计算机课程更加有趣。例如,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加入媒体教学的推广概念,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演示如何推广一家企业的网站,如何利用计算机后台操作进行网页营销等,让学生们更多偏向实用型人才的成长,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进入社会,发挥自身的价值。
再次,院校要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根据计算机教学情况举办一系列的计算机知识讲座,让院校内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计算机知识讲座就是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平台,利用讲座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计算机观念,让讲座更快更好地进入他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给他们更好的激励。
最后,要积极创新计算机教学的考核方法,让计算机教学质量可以得到质的提高,创新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接受、理解、记忆、使用计算机教学课程的内容,公平、公正地引导学生学会一系列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此外,进行年终考核制度,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一个真实性进行考核,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并主要对其实践能力进行考察,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
2加大硬件投入,更新教学设备
三江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学习计划,并根据计划内容与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增添计算机实际教学项目的开发与设备更换。一方面可以保证拥有足够的计算机设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具有更多的使用设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教学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保证计算机本身的安全运行,提高计算机技术的使用,让计算机数据的接收和传递变得更加高效,信息对接更加快捷。
3注重计算机教学档案的作用
计算机教学档案,是计算机教学课程自始至终存在与发展经历的收集、归类、存放、保管和使用,对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极具参考和利用价值,这是新时期计算机教学管理与计算机教学改革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工作。
三江学院的计算机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开展分为几步。首先,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会根据任何人的主观愿望而有所改变,它将始终保持其自身的原始面貌,以供教学查询、使用。其次,计算机教学档案能够为提高我们现阶段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利用价值,借此,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4打造计算机教师高素质团队
三江学院欠缺高素质计算机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三江学院来说迫在眉睫。三江学院本身存在人员层次较差的问题,高素质人员和低素质人员之间存在交流的障碍,在未来的队伍建设中,三江学院将采取三部曲的办法应对这种局面。第一,三江学院高薪诚聘全国学术带头人,进入计算机专业教学队伍成为学术带头人,一方面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让教师队伍拥有一个新的方向去努力,拥有前行的动力。第二,三江学院本身的计算机专业定位要从落后陈旧观点向着新型创新观点转移,让计算机教师自我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实践做法,对信息有一种正确的人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宽进严出”的计算机毕业体制,让更多的学生拥有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三,三江学院之中高校计算机教师自身的队伍建设,要结合新型教材内容,做出课件制作调整和备课调整的准备,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作者调查,三江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给出具体的原因分析,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档案管理、设备维护几个方面入手,给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三江学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摘 要: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更高层次。本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提高应用型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与考评办法,采用逐步推进、以点代面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能力;以考代评;实习实训
一、存在的问题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多普通高校都走在应用型转型的路上,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课程体系陈旧,与实际生成脱钩。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课本、课堂为主,不能体现企业的用人需求。
第二,缺少科学的合理的考评办法,单一的考评办法不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实践能力的考评没有形成制度,往往以任课教师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第三,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以通过学校考试为目标,也就是局限于某学校的某个教师或教学团队,而教师往往以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确定教学的目标,并不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确立教学目标。这就使学生不能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往往都用“好好学习也找不到工作”来评价大学的生活。
二、解决办法
1.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有完备的理论教学过程,还要有贴近生产的实践环节。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基石,实践是对理论加深理解的必行之路。前期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开发环境,掌握基本的技能。中期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后期应以练代讲,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确定不能统一化、固定化,应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一般专业竞赛、职业资格证书都是由国家、行业学会、国际行业组织等组织的,他们更了解市场的需求,设计的内容更贴近实际。以参与专业竞赛、职业资格考试的形式为学生树立更贴近市场的学习目标,根据不同的兴趣,参加不同的专业竞赛,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在实践平台方面,学校不但要有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而且应与校外企业、培训结构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实践平台。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丰富本校的实习实训内容,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水平。
4.双师型队伍建设
教师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在校教师如何保证自己教学水平的先进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接触企业的机会,教师自身也要有意识地吸收相关的知识,使自己教授的内容更贴近实际。
三、科学的考评模式
科学的实践能力考评模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在考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测评。单一的考评结果不能客观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应通过改革校内考试模式、参与职业竞赛、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等多元化的形式来考评学生的实践能力。
1.应用能力考试
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以试卷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很多与应用能力相关的知识点无法以试卷的形式来进行测评。改进考试模式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期末考试应该采用上机操作、项目作业等形式,切实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背书本的能力。
2.职业竞赛
学生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的形式确定更具体、更实际的学习目标,在竞赛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而对于竞赛中获得成绩的学生,应根据竞赛等级、实际情况、专业方向给予校内的认可(免修、免考相关课程,对相关课程已经结束的应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
3.职业资格认证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行业统一认可的能力证明,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应鼓励、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通过获得认证的方式来证明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市场需求。
[摘 要]信息技术和语言服务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效率的知识与信息转换,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越来越多的本科翻译专业(BTI)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本文提出要根据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旨在探究适合本专业CAT课程设置及项目实践,以期对本科翻译专业CAT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本科翻译专业CAT教学 翻译项目实施
背景与现状研究
1.从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谈起
高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口笔译人才。如今,计算机技术、网络电子资源、翻译软件已经应用到本地化的各个环节,现代语言服务行业对翻译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CAT工具的使用和行业运作流程知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应掌握运用主要办公软件和工具来处理相关翻译任务的技能,了解常用的CAT工具,学会使用至少一种CAT软件,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翻译工作(贺学耘,2013:71)。
2.CAT课程研究现状及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定位
近年来有关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逐渐增多,也多有提及CAT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在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方面研究成果颇多,但针对本科翻译专业的较少,有关课程设计及项目实施的研究比例较小。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CAT课程的要求应有较大区别。本科翻译专业该课程设置及内容可以借鉴MTI的课程内容与模式,但不能照搬。
笔者认为,本科CAT课程的应为翻译技术与翻译实践并重。只注重翻译技术或CAT软件,就同计算机课程没有区别;如果仅注重翻译实践,便会趋同于传统翻译课程。同时,任课教师最好长期从事翻译实践,了解翻译流程,熟悉CAT软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语言翻译也能提供独到见解。
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设计与实践内容
1.注重CAT基本概念解读
本科翻译专业的CAT课程应首先解决人工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的关系。其次要厘清广义和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广义的工具指任何可用于辅助译员翻译的电子工具,而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则指专门供翻译人员使用的工具(Bowker, 2002:6)。再次,本地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最后,要明确CAT主要适用于非文学文体。
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对CAT技术和机器翻译辨识不明,且大都以在线免费机器翻译所产出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译文为参照标准,对这类技术存疑甚至抵触。“这些基本知识十分重要,能够厘清学生对几种概念的认识,消除误解,知道他们将要接触的是什么,需要他们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对计算机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有合理的预期”(钱多秀,2009:49-50)。
2.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教学及实践内容探索
课程以SDL Trados 2014为核心,注重CAT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特别加强概念的理解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信息时代的语言服务;2.CAT的概念;3.传统翻译流程及规范;4.文档预处理与文件格式转换;5.CAT的工作原理;6. SDL Trados 2014 软件界面简介;7.单文件模式;8.项目模式及其优势;9.项目文件包与返回包的交互使用;10.翻译记忆库的创建与维护;11.翻译术语库的创建、转换与提取;12.语言质量检查与管理;13.桌面排版与格式校对;14.项目1:便携气体泄漏检测仪操作说明;15.项目2: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制度;16.项目3:某集团项目演示精简版;17.项目4:授信协议;18. 课程总结与期末测试。
CAT课程项目启动分析
在课程中后期引入真实的项目。“真实案例将学生直接引入职业的翻译环境之中,体验真正的翻译项目,深入了解专业的项目规范、客户要求,项目分析和报价、翻译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这样才能对翻译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王华树,2012:59)。
1.项目选取。项目的语言难度符合本科翻译专业中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项目的交付时间充裕;项目文件并非保密文件;文件格式较为常见且复杂程度一般。
2.项目开展的软硬件条件。项目参与者需要使用CAT软件,因此项目适合在CAT实验室开展。也可预借CAT实验室服务器授权文件,在学生个人电脑上同步开展。
3.项目工作流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语言能力特点,优化成员配置,角色分为项目经理、助理、译员和审校。流程参照SDL Trados项目流程:
CAT课程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1:便携气体泄漏检测仪操作说明:本项目共有8张JPEG格式图片,源语言英文。需要使用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图文混排后生成Word文档。项目组成员通读《产品手册英文写作规范》,涉及文风、行文规范、技术资料常用词汇、国际单位制等。
项目2: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制度:共8个文件,其中Excel工作表3个,Word文档3个,PDF文件2个。使用了项目模式利用多文件及多种格式文件处理和管理的优势。由于文件较多,必须统一术语:项目经理和审校优先处理并预先提取术语,充分利用术语提取、转换及术语库制作工具。
项目3:某集团项目演示精简版:一个PPT中文源文件,幻灯片数量很多,内嵌流程图、数据表格、效果图及文字特效。在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需要统筹安排,按PPT内容合理分割并分配翻译任务,从而避免出现语境不明的问题。由于中英文所占字符不同,需要重新调整译文在PPT中的位置,考虑后期排版任务。
项目4:某银行授信协议:项目内容较难,但较容易找到平行文本,借鉴制式内容,锻炼信息检索技能。检索到的平行文本可使用对齐工具制成翻译记忆库,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本项使成员意识到有价值的遗留文件、双语对照文件可以重新利用,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这四个项目经过翻译、语言审校、格式审校、教师指导,采用项目包的模式完成,是翻译流程的课堂再现。期间即时聊天工具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增强了沟通与数据资源共享。
CAT课程项目总结
项目结束后,各组分别介绍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中期实践和项目总结,从翻译、技术和团队分工合作汇报项目情况,使负责不同项目的团队有机会了解其他类型项目的翻译流程,从而使翻译能力、CAT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
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翻译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不一,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做好项目分组;教师工作量较大,需要管理各个项目组工作开展情况;政策支持不足,教师在实际项目中的投入很难计算工作量,仅凭热情显然不是长远之计。
回顾与展望
笔者以培养本科专业翻译人才为目标,基于CAT教学,探索了适合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CAT课程设置与项目实践,目的不在于研究高深的CAT原理和软件,而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翻译实践、翻译能力与CAT技术的结合。同时应注意:BTI与MTI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CAT课程设置和实训应有所区分;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以往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为了掌握软件操作而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入真实的项目,创造真实的翻译环境培养翻译习惯;培养学生使用CAT软件翻译时的语境观。CAT的断句不能完整地反映原文的语境,从而不利于从语用和语篇的角度理解原文;翻译技术相关内容不宜庞杂,满足后期项目需求即可;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尝试不同的CAT软件,拓宽视野。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正逐渐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作者。但是在传统的育人环境里,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高校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可靠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实训。于是,高校毕业生就缺少足够的岗位技能训练,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出现陌生和茫然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就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近年来,很多单位和企业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发展情况给予反馈,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是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再次进行良好的工作培训和技能培养之后开始工作的。其中还包括“985”在内的高校,很多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参加工作时遇到计算机实际操作问题,就很容易暴露他们的不足。所以,本文探讨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分析当前比较流行的校企合作形式,提出关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课题。
一、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培养人才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高等教育一般都是以市场的导向为最终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同时还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具体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例如,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未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校企协作过程中的主要思路
目前,我国的企业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想要改善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情况,吸引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环节,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切实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要以高校为载体、以企业为导向,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高校良好的教学方式,以及与企业之间人才、知识的交换,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吸收人才的时候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利用良好的运行机制,合理解决“企业参与到校园教育中,共同育人”的基本问题,最终实现良好的校企育人合作机制。
三、人才培养的模式设计
我国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更应该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为最终的任务和目标,所以高校还需要面向市场和企业,把企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导向。
1.按照市场导向改进教学方式
校企协同育人是保证校企良好合作的主要桥梁,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高校调整和优化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以市场发展方向为最终导向。由此可见,我国高校需要按照企业的需求,合理改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够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面对企业提出的相关要求,教师还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刚入校时都存在着基础差异,所以高校应该在前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培训。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合理选择校企合作的有效教学方式,并且按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分层的教学。同时,这种情况也非常有利于老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易有别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之后的工作路途更加平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出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积极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入有效地合作,为在校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条件,使在校学生都能够提前接受企业的核心技能训练。同时,高校还需要和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结合高校扎实的基础教育,又能够有效培养出市场中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思维的概念以及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中引入计算思维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提高计算思维能力的多种途径,包括: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类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通过上机实验培养计算思维、通过大学生科创提高学生计算思维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上机实验
一、引言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同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一样,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和方法对问题进行描述、建模、求解,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在计算机公共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的原因
有了计算机,人类就能用自身智慧解决那些计算时代之前不敢尝试的问题了。然而,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只是被社会看成一种高科技工具,计算机科学技术也被构造成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具性和辅助性学科,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来就没有体验过计算的愉悦:基本原理的互相影响,计算思维的方式,以及有趣的问题解决。2006年,随着周以真教授的“计算思维”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一类“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以及Tim Bell教授领导的针对中小学生的“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思维课程的成功开设,人们开始考虑用“计算思维”来全面改造传统的大学计算机教育。2009年3月,ACM在网上公布的CS2008中,将原来在“导论”课程中的计算思维放到整个计算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认为“计算思维”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要,报告建议将“计算思维”放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
由此可见,不能将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简单地看成工具性课程,而应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来看待。那么,如何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得计算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并能够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及实践。
三、多种途径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程序设计类课程曾经一度是只以讲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为主的应试课程,课程枯燥乏味,远离应用。为了把程序设计从应试课程转变为一种实践工具,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多以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控制结构,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算法、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及实践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熟练使用一门编程语言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基于任务驱动及算法多样化训练的计算思维培养方法
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传授计算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计算思维”为主,研究从“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转为“教给学生什么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如何确保由“知识传授”转为“基于知识的思维传授”的问题,旨在让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不仅“爱学”,更要“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思维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及算法多样性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强化计算思维训练。
1.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了将计算思维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整班教学与小组教学、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在算法课程的教与学中有意识地加强计算思维的培养。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形式是:提出任务师生共同分析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适当讲解或自学或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实践交流或归纳。而传统的教学形式是:基本概念介绍举例解释巩固型独立练习小结评讲上机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一个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步骤,围绕具体任务进行适当的概念教学和举例讲解,或引导学生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目的是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学习内容,学会学习,培养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一些学生的讨论去发现问题,个别的问题个别回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班回答或讲解。要引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适时交流,发现新思路,推广新思路,鼓励创新。教师进行比较、评讲、归纳,或由计算机执行,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共同进步。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任务进行的。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就变成了学生的主动行为,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2.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重视算法多样化训练。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算法多样化。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特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方式表达算法,用不同方法实现问题求解。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就是尊重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倡导算法多样化,还要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反思和进一步探索,从而达到简化并优化算法的目标。将一个计算任务用多种思路、多种算法进行求解,可以发展学生计算思维的灵活性。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或能够理解的算法,通过交流、评价得到计算结果。
研究表明,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不应是简单地接受课本一成不变的知识,而应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新的问题,拓展思维方式,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本上的经典例子后,启发学生将其修改后应用于一个实际问题中。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消化教材内容,更要精心设计课堂情境,准备好“问题”,设置好“陷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尝试以上机实验为重点的计算思维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实践性学科,上机实验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核心。
1.实验内容分层次。按照难度不同将实验内容分成了概念基础实验、应用基础实验和应用提高实验三种类型。我们将概念基础实验设计为验证性实验,如某种数据结构的表示和实现并将此种数据结构封装为一个类,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实现;应用基础实验,则是利用已实现的某种算法或数据结构实现的一个简单应用;应用提高实验,是利用已实现的某种或某几种数据结构实现的一个综合应用。后面两种类型的实验又分设若干实验题,每个实验题都设有难度系数。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概念基础实验和一道应用基础实验题,选做一道提高实验题,所选应用基础实验题和提高实验题的难度将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依据。
2.增强实验内容的趣味性和综合性。通过计算任务的趣味性、综合性等来增强实验内容的难度,从而强化计算思维训练。大学生一般对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并富于幻想,初遇计算任务时往往兴致盎然,幻想编写程序。但在传统教学中,缺少趣味性和综合性,进而导致同学们没有学习兴趣,所以,设计实验内容尽量生活化、趣味化。例如,我们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实验教学中,引入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学生点名系统”、“四则运算测验系统”等题目,从分支程序设计开始就引入这类实验,进而在循环、数组、函数、文件等部分的实验中不断改进完善系统功能。当学生完成实验的最终版本时,已经综合运用了这门课程中的所有知识,同时享受到了完成一个作品的成功感,极大提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指导大学生科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大学生科创旨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现实中的实际项目为驱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际的项目中,深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边做、边思考、边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思维。近几年来,完成的比较优秀的科创项目,每年都参加市级甚至全国的程序设计大赛,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反过来又能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热情,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案例。
四、结论
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是通过一两门课程的教学就能够解决的,而是应该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却肩负着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求解过渡到学会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重任,因此,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师应当从计算思维的层面看待所授的课程,梳理和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计算思维的概念、方法和思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以期学生能够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摘 要:高等学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通过课程地图推动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是高校教学改革中尝试的一种新模式,对于教和学双方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地图;梳理;整合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相关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审视和调整本专业培养方案,以利于本学科专业的自身发展和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专门人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现了一个学校专业培养的总体思路,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基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当前,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并呈现不同的展示方式,大多数学校培养方案是以文字加表格形式展现的,也有较少数学校以鱼骨图方式展现,我校则要求以动态网页形式的课程地图展示培养方案。课程地图的优势非常显著,可以使教和学双方受益,便于教师重新审视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是否合理,便于梳理和整合课程;便于学生了解四年所学课程,尽早规划学业。
一、关于课程地图
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是以一个专业为基本单位,以网页形式表达该专业培养方案的展示形式。学生通过课程地图的查询可以了解其专业本科四年培养的全貌,包括培养目标、总体课程框架、每个学期的课程以及课程和课程之间的先后关系,所获得的能力指标等。课程地图让进入大学之后的学生对未来四年的学业有整体方向感,是帮助学生进行学涯规划,并为学生提供规划四年修课的参考。
目前,在国内高校中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课程地图,北京化工大学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要求各个专业以课程地图的制作来带动本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中计算机和自动化两大专业课程地图的制作是作为其他专业课题地图的模板。下面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介绍课程地图的制订。
二、课程地图的结构
课程地图是专业培养方案立体化、可视化的动态展示。以往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数据展现方法上比较单一,基本以列表方式展现数据,课程地图系统的特色是以动态可交互的复杂拓扑图展现课程和学科关系。
1.课程总图
课程总图反映本专业四年本科教育所学习的全部课程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本科培养方案中四年的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六大模块:三个层次是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拓展,六大模块是公共基础、通识教育、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实践环节和专业拓展。公共基础模块分为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外语教学、体育教学、两课教学和素质教育六个部分;专业课程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部分;专业方向模块是学生在高年级时按照本学科凝练的智能系统工程、软件工程和可视媒体技术等三个特色方向选择学习;通识教育模块要求学生自主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拓展模块的课程;独立的实践环节模块显示出在培养方案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总图按三个层次六大模块来展示本专业四年的全部课程,层次分明,非常清楚,如图1所示。
在课程总图中不仅仅可以对本科四年的培养方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而且对每一门课程均有相关介绍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前后续关系,如图2所示。当鼠标停留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上成手型图标,会自动弹出对话框显示该课程的简介诸如学分、所在学期、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以及该课程有两门前导课程:数字逻辑、电路与电子技术,三门后续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VLSI设计导论及微机接口技术。若用鼠标“单击”该课程名称,则进入该课程更加详细介绍的另一页面。包括较为详细的课程介绍、课程编号、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类别、开课学期、总学时、学分、课程性质、预修课程、建议教材、参考书和教材大纲等项目,点击课程大纲链接的PDF文件即可下载或打开该课程大纲。该页面右上方为课程的前后续关系图,右下方为课程能力指标图,如图3所示。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七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包括程序设计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硬件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和信息与网络安全设计能力。以上七个方面的能力用图中七个能力指标进行表示,这样每一门课程培养学生哪方面能力的量化数据,图上清晰可见。
2.课程时序图
课程时序图从左至右犹如时间轴一般展示每个学期的课程,如图4所示。其中3、6和9学期分别是一、二、三年级的夏季小学期,小学期以实践、实训和选修课程为主,四年本科教育合计11个学期。
图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环节、专业拓展课和专业方法课等用不同的颜色块来表示,根据不同的颜色可以区分出每个学期不同模块所包含的课程。单击方向课程中智能系统工程、软件工程和可视媒体技术三个方向中的任意一个灰色按钮,显示出该方向所包含的课程,课程框在不停闪烁;鼠标放置在任一课程框上,出现手形图标,并会自动显示该课程的前导课程和其后续课程,并清楚地显示这些课程应在哪个学期进行学习。如图5所示,例如,鼠标移动至“数据结构”课程上,出现手形图标,显示出该课程在第4个学期完成,前导课程包括红颜色的专业基础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后续课程包括粉颜色的三门专业核心课程和灰颜色的两门实践类课程。
3.课程关系图
课程关系图是指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每一个方向所包含的课程及其课程之间的关系。例如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所应该学习的全部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学期显示出来的,若将鼠标放置在任意一个课程名称上,立即显示出该课程的前驱和后继课程。
4.课程内容联系图
课程内容联系图是指三个专业方向模块中的某一方向内部课程与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关联性,一个专业方向中的若干门课程内容之间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教师和学生对此清晰把握,对于掌握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是很好的方式。图6展示的是软件工程方向中的几门主要课程之间的内容相关性,蓝色实线表示两课程有联系,如将鼠标放在蓝色连线上,连线颜色变为红色,图中右侧立即显示出红色连线两端两课程之间的内容关联关系。如图显示的是“软件测试技术”和“软件工程”两门课程在内容上的区别与联系。
5.其他
课程地图顶端下拉菜单第一项“首页”介绍了我校计算机系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方向及课程地图的使用说明。下拉菜单最后一项“就业去向”图主要告诉学生在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学业之后可能的就业及去向,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近5年本系学生毕业去向分为继续深造、出国留学、就业和自主创业四个方面展示,使在校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课程地图的意义
1.有助于对整个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
在制订课程地图的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教师研讨会。重新审视以往的培养方案,对整体培养方案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整个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做了全面的分析,并按照课程模块将教师分组进行研讨,例如将教师分为程序设计组、硬件课程组、专业核心课程组、智能系统工程方向组、可视媒体技术方向组、软件工程方向组。每一组教师将本组一门门课程从教学大纲、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学生获得的能力指标,甚至是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对于整个教学体系以及各门课程进行梳理,纠正了以往不恰当的课程先后顺序,对于存在重叠和陈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和更新。例如,原来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汇编语言两门课程整合成为一门新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新课程内容更加简洁清晰,内容紧凑,学时大大减少而且有效,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强了学习效果。
2.方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尽早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业
多数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对于所学的专业、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等内容不甚了解,一脸茫然。通过动态的课程地图可以让学生对本专业四年的课程体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先后顺序、专业方向所包含的课程及其关系做到先知先觉,从不了解专业到了解再到喜欢和热爱专业的过程。直观且动态的课程地图,方便学生了解四年的学业,制订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的课程学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握学习的脉搏和节奏,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管理和监督
课程地图展示了一个专业四年的全部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关系,方便教学管理人员把握全局,审视各个环节的合理性,按照课程地图的规划监督并管理实施,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等。另外,当学生出现选课和专业方向选择等问题时,方便辅导员按照课程地图所描绘的情景指导学生学业,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学业。
4.方便本专业以外人员了解课程体系
外学校、外学院、外专业、非专业学生、非专业人员如果要了解本学校本专业课程体系,点击网站中的课程地图,即使没有专业人士的解答,也能够非常容易理解全部内容。另外,也非常便于与其他专业合作交流、专业交叉,也是对外宣传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5.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扩展性
当一个新的院系、学科加入课程地图系统后,无需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开发,而只需通过平台提供的各类配置和调节工具实现课程地图的生成和展示。有数据接口的情况下,课程地图系统可与学校的选课系统以及教务系统对接,更好地指导学生对自己培养进行规划以及方便学生选课。
以课程地图来推动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修改和完善是非常有效的途径。课程地图将对教和学双方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能够清晰掌握大学四年的学业,利于学生自我规划满足自身兴趣爱好需要的学业方向,提升自主学习之能力。通过全校的课程地图,学生能够了解、认识、探索其他学科的培养方案,扩展其学习视野,激发跨学科领域学习之兴趣。对于各教学单位包括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将本专业培养体系由点到线再到面,全面进行梳理,便于其了解整个培养体系全貌,便于教学的开展,便于教学的管理,对于进一步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摘要:该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教学的改革思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本文提供的改革思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达到提高计算机导论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
1 概述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计算机学组将计算机导论纳入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必须开设的八门核心课程的“开门”课程起,“计算机导论”在高校已经历经了三十载的发展。所谓开门课程,是指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计算机导论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所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先导课程。是让学生认识专业的发展状况,培养自学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专业兴趣的入门课程。
这是一门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课程,特别是历经了近些年的迅猛发展后,从前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渐渐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教育的需要,另外,针对应用型本科这一特点,还需重点强化其应用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找到最合适的学科理论体系,加强学生应用性这个层面的学习,并强调联系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不仅仅是对学生,对教学、教师以及相关各方面的要求,都需要改进,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笔者已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十余年的时间,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环节等,分析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革措施。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2.1教学目标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其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不求研究的深厚坚实,但也不能只讲技术的够用即可,它应该要求的是理论是紧密结合于技术的实在。不需要追究理论知识的起源学派等。着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去的导论教学里,存在目标有失偏颇的情况,要么就是偏理论,学生学习困难,枯燥无味,没有学习兴趣;要么就是偏重技术,学生虽易于掌握,但会造成内容过于浅显,使得教学品质下降,达不到本科教育的要求。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教学目标应作为首要的改革内容。经过理论结合实践,改革后的对学生的教学目标可从这几个方面来叙述: 第一,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总体概貌,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前景与职业方向需求,以及对合格毕业生的要求。第二,了解课程框架体系,通过宏观浅入地学习专业课程的内容,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网络等课程的内容及其引导其初步应用,并与时俱进了解计算机的相关发展情况。第三,培养计算思维,计算机方法论等专业素养,为后继课程的开设奠定基础,并激发学习兴趣。
2.2教学内容改革
从前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不够,大多学生来自农村,很多新生对计算机都是从零学起,所以,当时本专业计算机导论的教学一开始就侧重于计算机基础文化知识以及计算机的操作及Office系列,以及互联网的使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用来简单介绍一下今后各专业课的大概情况,很少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计算机专业人才最不可或缺的计算思维、计算机方法论的培养。而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教育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飞速普及,如今的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已有了完全的不同,他们大多在中学就将文化基础与基本操作学完了,如果不作改革调整,就会导致与中学内容重复,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要求,而且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影响到今后各科课程的学习。
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好计算机导论课的教材,内容上,要与目标一致,但要注意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但求广度优先,不求深度优先[1]。不仅如此,还要防止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教材,应与应用型本科的目标相一致。其次,在此基础上,修正教学侧重点并拓宽知识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摒弃过去把计算机导论课程与“计算机基础加专业课程系统介绍”相提并论的思想。在理论教学课程中,要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一主旨,侧重构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框架体系,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通过宏观框架体系及相关课程的入门介绍,为后续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深入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内涵,并可以因此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树立一个方向和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软硬件知识、数据库、程序设计、网络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等,结合学生的特点,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好相关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而作为应用型本科,还要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在内容上增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做好今后学习的准备。课本是死的,教学是活的,还要及时跟进最新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更新知识点。做到与时俱进,并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3教学方法改革
计算机导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较快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2]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首先要立足于应用型大学的特点即“应用”,强调理论实践于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给学生提出概念,然后做出解释说明,最后举例的体验研究型教学。在计算机导论课程里,可以采取通过对应用的举例或者操作,让学生得到一个理解的过程后,作出反思,提出问题,最后试着自己总结理论概念,再找出与概念的认识差距。其次,在强化概念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知识讲述的方法,利用思维导图这一类的学习工具,归纳和演绎所有学过的知识点,然后慢慢引入新的东西,这样一来既给学生注入了了计算思维,又让学生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础。再则,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能联系实际的简单内容,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就相关内容知识点与现实的结合查阅资料,安排适当的讨论课,这样还能丰富了教学形式,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总结知识的能力,共享教学资源,强化自主学习,这是一种基于网络基于文献资料的协作教学。另外,还可以对相关知识点涉及的前沿领域,作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眼界,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科状况,提高学习兴趣,这可以归结为专题讲座式教学。
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覆盖面大,所以章节间的内容比较松散,不容易理解,而且面向的是大一新生,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系统性,强调每一部分内容在专业的地位及作用, 以及未来深入学习之后的融会贯通,在理论教学中要给学生构架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使之系统化地进行学习。相应地,实验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理论教学,突出专业特点,学生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还要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能力[3]。这些能力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所以要注重强化理论与实验的联系,而不能和从前一样,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分离。
2.4 实验环节的改革
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其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重点就是体现在实验上,所以加强实验课程是重中之重。计算机导论课程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课程,因此针对计算机导论的课程特点,实验教学的内容除了计算机基础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工具的使用等内容以外,还需在对各个主干课程的章节介绍中,设置相应的实验,例如在学习数据库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计算查询小系统,培养学生的贴近现实的应用能力;在学习程序设计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编写一些简单有趣的小程序,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在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拆装废旧的计算机,增强其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内容较多,所以对课时的要求,应当不低于理论学时。另外,在实验中,要严格要求,强调对学生良好操作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环节中,传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还是最佳选择。但在任务的布置上要有所改革。传统的教学中,基本都是按部就班地给出步骤,大家得到同样类似的结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自学能力。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具有开放性,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特点,即根据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达到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说,这样的任务能够使得程度不一样的学生都能够尽情发挥,而即便是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比如在Office实验中,让学生做一个自我介绍,但是内容不限于学过的Word、Powerpoint, 可以做网页,可以做动画这些课堂还未学过的内容,要求图文并茂。并安排成为制作竞赛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刺激学生的未知欲,并能在竞赛中展现出不同学生的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的教学改革在安顺学院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六十名学生中进行了实践 ,收获颇丰,效果较好。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成绩也大大提高 ,思考问题主动积极,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考试成绩与往年的对比,操作考核成绩与理论基础知识的成绩都很理想,达到了提出改革的初衷。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因此,以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强调和关注学生个体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将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摘要:结合机械类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求和本科生知识结构,本文探讨《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开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验环节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实施讨论了适合机械类本科生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方法。
关键词:机械类本科;微型计算机原理及用;教学;改革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科研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是创造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场所,是推动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机电一体化产品给传统的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附加值增长点。作为机电产品的控制核心,微控制器及其应用技术显得尤其重要,机电复合人才的紧缺也显日渐突出。结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特点,将微机技术与传统机械课程相结合,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已列为我校机械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该课程也通常作为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后续多门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微机控制、机电产品开发及其相关工作应必备的。因此,《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由于该课程涉及硬件与软件,学生之前没有接触硬件的经历,因此学习难度比较大。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教育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因此,为提高本课程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有必要对这门课程不断地进行教学探讨和教学改革。
二、机械类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现状
本课程包括微型计算机硬件知识、汇编语言及编程知识、接口芯片与接口芯片的应用等。结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点,及目前业界机电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培养机电复合型人才。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厚基础,重能力”的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适应课程特点的学习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着重掌握计算机接口软硬件设计能力,为相关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围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设置56学时课堂授课、10学时实验,以及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课堂授课侧重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编程以及接口芯片基础知识,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接口芯片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具有一定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和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编程基础上加深对微型计算机的认识和接口芯片的应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机械类本科生由于前期电类课程开设有限,且首次接触微型计算机硬件层面知识,在学习过程存在以下现象:(1)对微处理器的工作过程理解有难度;(2)对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存储器的工作特性理解不透彻,尤其是不容易理解存储器地址的概念;(3)普遍对汇编语言理解、掌握较好;(4)对接口芯片使用,特别是微处理器对接口芯片的控制、访问以实现数据传输控制有一定难度。
三、机械类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以及长期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结合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中存在的现象,兹提出以下改善措施和建议。
1.课堂教学的改革。目前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虽然能够重点突出并且增加课堂信息量,但是,由于学生初步接触计算机硬件知识,对一些概念理解不够深入,PPT幻灯片翻页之后学生不能及时做好笔记、跟进讲课进度。因此,我们在准备课件时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详细动画演示,学生们对微处理器内部逻辑功能有了形象的认识,加深理解。结合课堂讲解,如果辅以教学网站以及相应的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能够给学生提供信息量更大的辅导资料;并能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该教学网站可以提供如下信息:在线学习、在线答疑、问题征解、动画演示、在线自测、网络考场等功能,进一步改进完善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
2.实验教学环节的改进。该课程实验最初包括基本实验、设计实验;实验模式方面,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这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多年实验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满足于简单完成实验要求内容,对接口芯片应用部分内容没有深入探讨和理解。结合机械类本科生知识结构特点,我们提出实验环节内容可以分三个层次,即基本实验、设计实验和综合实验,既考虑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兼顾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实验由“验证型”变为“设计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们还提供实验室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虽然目前实验课时为12课时,但是为了达到上述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实际执行实验教学课时远远超出计划课时。
3.实践教学环节的改进。本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和大学生创新活动。该课程设计初期以软件设计为主,主要是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没能充分地体会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有的同学甚至提出可以采用C语言或C++等高级语言更容易实现其软件设计题目。特别是,没有结合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应该以硬件(接口芯片)应用为主。经过几年的积累,我们准备了部分涉及硬件知识的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在从事硬件课程设计过程能有更强的主动性和兴趣,最终也能有更多的收获。通过接口芯片课程设计题目,学生们甚至可以自学探索接口芯片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提供了模数转换(A/D)的课程设计题目,该题目中涉及ADC0809芯片的应用以及数据的显示,数据显示通过可编程芯片8255来实现。同学们通过该课程设计题目自学了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与ADC0809芯片的基础应用。进一步,我们又安排了多路模拟量的采集与显示题目,同学们通过这一题目深刻理解了微机接口资源的分时复用。不过,限于目前实验室的条件,我们能提供给学生的硬件课程设计机会是在现有的实验平台上从事该课程设计,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自我发挥也受到限制。下一步,我们考虑提供几个统一的综合性设计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面包版或简单的PCB板连接自己设计的电路,进一步对控制电路方面知识达到训练,培养学生硬件开发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对微机控制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
我院本科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结合这一契机我们积极辅导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训机会。首先让学生们通过熟悉的实验平台实现扩展应用,然后移植到单片机控制板上。学生通过这一训练,对微机的应用有了具体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微机控制电路设计与编程的兴趣。以《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基础,可以进一步开设单片机系统、嵌入式系统、DSP系统开发和设计课程,这些后续知识更为接近实际应用,相信会得到学生的青睐。
四、机械类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逐步改善,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机械类本科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整体效果逐步改善。从课程理解、实验效果、课程考试以及课程设计方面都有了极大提高。课程考试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提高尤为明显。图1所示为2009级近341人的考试成绩分布,其基本呈正态分布,不过考试中仍然反映出个别问题较为明显,比如学生对硬件部分理解不够好,导致高分段比例较小。
五、结束语
结合《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我们针对机械类本科生制定了合适的教学方案,在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提高了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改革与实践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不断的深化过程;而且,需要结合计算应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引导学生将最新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市场需求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要求,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设计及教学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网络程序设计;评价体系;实践教学
一、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在利用各种应用程序实现用户之间的交互。打开浏览器,打开各种各样的聊天和通信工具,我们随时接触到的是网络。未来的IT产业,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应用将成为核心。高性能的服务器设计、分布式程序的管理、数据的高效传输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等,都是网络程序设计者要考虑的问题。“网络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实践应用有机地结合,对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及程序设计能力的提高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学生将来是从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还是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科研和管理工作,都极有可能需要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因此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程序设计能力不强、操作系统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编程能力差,不能熟练运用VC开发工具。目前的一些高级开发工具,如VC、Java、VB、.NET、Delphi等,都可以实现基于网络协议栈的编程,但是除了VC以外,其他开发工具都是在一个较高抽象层次上进行面向对象的开发,利用这些工具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的底层接口,而VC环境提供了底层的网络编程接口,因此通常是作为“网络程序设计”开发环境的首选。但由于VC环境中的MFC基础类库非常庞大,系统结构复杂,应用程序设计接口难于掌握,因此尽管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C语言程序设计”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理解和运用VC开发工具。
2.一些前期的专业基础课掌握不扎实。本课程会大量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线程、进程、同步、互斥等概念;网络协议模型中各层次的地位及工作原理;等等。而这些课程只偏重理论的教学,没有将一些原理应用到实践上,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没有办法灵活运用。
3.现有的“网络程序设计”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往往出现两极分化,有的过于注重基础,只讲授简单的套接字接口、应用层的FTP、HTTP和POP3协议等方面的编程,没有涉及到与身边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程序,如广播、多播技术、ARP欺骗技术、P2P数据交换技术等,学生只能学到一些简单的应用,和工作的需求相距较远。有的教材偏难,甚至涉及到底层协议的开发,这样的教材也不适合应用型本科层次的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教学改革设想,针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新方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基础知识及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的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的选取。作为应用型的本科院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同时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课程偏重于学生的网络编程能力,对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工程驾驭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基础,也要注重实际应用的需要,强调课程的工程化和实用性等特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的原理,我们针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设计了相关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一些经典的网络编程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等内容有机整合。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选择了8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授,并设计了一一对应的教学案例,如表1所示。
在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中,第1部分对过往知识的简单回顾,包括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并以一些常用的网络程序为例,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第2部分是考虑到学生没有VC的编程经验,通过对话框应用程序和单文档应用程序,简要介绍MFC的基本框架以及用VC程序的架构、代码的执行过程等;第3部分是对传输层之上的套接字编程接口进行介绍,同时通过设计一个应答的聊天程序,让学生理解套接字的工作过程;第4部分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应用层协议FTP的软件开发,其他的如POP3协议、HTTP协议等与FTP协议的开发过程异曲同工,因此没有介绍;第5部分通过多线程方式实现FTP文件的上传和下载,让学生掌握多线程技术;第6~7部分选择的是一些与身边密切相关的网络应用,包括广播和多播、网络扫描和检测技术及点对点(P2P)通讯技术等。
2.实验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有益的补充,也是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关键环节。考虑到学生自身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以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实验,尽可能选择身边应用比较广泛的案例贯穿实验环节,课堂上所讲的案例可以作为学生上机的DEMO,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补充和完善。根据难易程度,我们将实验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实验,强调学生熟悉VC开发平台和利用套接字接口实现基本网络通讯程序;第二层是高级实验,它在基础实验之上,实现应用层FTP协议的编程、多线程编程、ARP欺骗及打洞编程等;第三层是我们设计了两个综合实验,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和编程知识,实现一个较大的程序,学生在完成高级实验时,也可以自己选择题目,但要求选择的题目必须能够体现知识的充分应用。前两层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第三层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课程实训时间完成,然后统一在实验室演示和考核。
由于网络程序都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讯,单独一个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个实验,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2~3人,共同协作,完成实验内容,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项目协同能力。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实验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编写报告内容,涉及到问题的描述及定义、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的设计思路与规划、概要及详细设计、编程体会等。实验报告是对每个案例的总结与回顾,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及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学生的文档编写能力。
3.教学方法的设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其工程性、实用性等特点,我们采用了经典的案例教学法,采用经典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选择的案例尽量保证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比如在讲多线程编程技术时,可以在已开发的FTP客户端程序基础之上完善完成多线程的上传和下载功能;在讲到打洞技术时,可以在第3部分已经设计的简单聊天程序之上,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等等。在教学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方向转移,尽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对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方向上,力求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精确性评价与模糊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原则,考虑学生差异,注重学习和发展过程评价。考核方法不再仅以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来评判,实验过程的评价占有较大的比重,根据学生在小组中承担的工作量及小组的完成情况,给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使一些动手能力强但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获得满意的评价结果。
三、结语
通过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设计了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工程性、实用性的特点,将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地结合,构建案例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在上机实践环节,我们采用了分组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学时少、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理解和掌握不牢固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迈进信息化时代,国家对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计算机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容乐观,高等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不够成熟,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达标,造成市场计算机技术高等人才的严重缺失。面对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严重失衡的现状下,如何改进教育模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让教育跟得上时展,值得思考。
关键词:本科教育;计算机专业;问题;策略
计算机技术高等教育的发展缓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教育场所、学者和相关计算机市场的广泛关注,培养计算机专业高等人才,应面向市场需求,注重实际应用,注重系统化、专业化,同时注重创新、跟上主流技术的脚步,将高新技术、信息化技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挂钩。
1.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不符合市场需求。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不符合计算机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经调查研究发现,长期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计算机信息化全面展开,然而高等计算机专业课程严重落伍,和时展差距越来越大。十几年来,科技技术、信息化技术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高等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十几年如一日,几乎没有改变,更不要说创新。落后的课程体系无法培养出市场需求的高等技术人才。
1.2 教育模式单一,教学环境过于封闭。理论式教育是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缺乏实践性和开阔性的培养,学生缺乏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过于封闭的教育环境,缺乏同外界环境的沟通,闭门造车,对外界科技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全面普及等信息充耳不闻,造成教育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学生之间、学术之间缺乏沟通、互动,先进的技术理论、学术理论得不到全面发展,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化技术,信息化全面普及的今天,传统教育模式下,高等教育场所却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知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1.3 教师缺乏专业素养。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全面普及,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技术,以及计算机专业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将层出不穷;然而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却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技术指导理论,更新教育方法、模式,传统的高校教育与市场先进技术人才需求之间产生矛盾。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拥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但在实践经验上相当匮乏,没有经过市场业务工作的培训和实践,不了解市场需求,使得教师教育与市场需求不挂钩。
2.解决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因此,下面我们就解决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2.1 建立实用型教育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十分灵活,注重实践,考察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和专业知识为基础,渗透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高等计算机技术专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计算机特性需求、市场人才需求,建立实用型教育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社会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培养实用型人才应包含多个方面:理论知识、能力培养、地方市场特色、素质教育。理论知识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以及编译原理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计算机技术更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思想保守,不具备创新能力,势必被市场所抛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才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站稳脚跟。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发挥学生特长,本着以人为本,建立适合每一个学生特色的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人才要与市场挂钩,与地方特色机密相连,根据市场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培养相应的高等专业人才,让每一个学生毕业就能就业。
2.2 教育模式多元化、开放教育环境。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性,注重创新和想象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教会学生做人、思考和求职;做人是根本,知识是基础,想象力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阶梯,三者合一才是新时代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素养。将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快速学习和发展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改革教育模式的同时,开放校园教育环境,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开阔眼界,将文化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了解市场发展方向,巩固自身专业水准,着眼于世界高端技术平台,了解先进技术理论;加强学生、学术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开设开放式的研究平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展现平台,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能得以发挥。
2.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中坚力量,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教师的教育水准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应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定期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专业考察。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革新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在教育工作中学会创新,努力适应时展需求,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高能力人才为己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和教育部门也应从多方面入手,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修,只有教师掌握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灌输给学生;配备充足的教育设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教育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才能保障教师教育活动顺利的开展;教育部门要时刻为教师着想,将教师利益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工资保障和福利待遇,激励教师在计算机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带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2.4 完善教育设施。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做好陈旧教育设备的更新换代,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只有硬件设备跟的上,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教育设备、资源要合理利用和分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充分做到"却之于民,用之于民"。
2.5 改革计算机的考核、考试办法。改革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法,将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入到考试当中去,降低基础理论的考核比例,提高实践操作和创新思想所占比重,激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加强实践和探索。学校也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根据不同学生,能力高低,和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考核,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计算机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强计算机教育理论、实践和创新,教育教学要与实际市场需求相结合,得以平衡发展,让市场得以满足,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作为办公设备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各企事业单位在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时对应聘者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唯一可以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程就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具备各行业对应聘者要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通过对招聘会现场企业的走访、发放用人单位、大学生问卷调查等途径,充分了解社会各行业对从业者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并将真实需求分模块分层次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就业竞争力
从2001年以来,高校的扩招,提升了中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但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面多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数受此冲击的既包括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也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同时也包括介于两只之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间一种高等教育类别或类型,它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不同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和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标准之一。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以此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越来越多院校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期末成绩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由这种教学评价机制引导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能力培养。相对于研究型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想对稍差,传授系统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而导致后果是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没即便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但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工作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这明显违背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如何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提高学生实际计算机应用水平是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一)更改教学内容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首要原因是对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从小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学校也开设这方面课程,甚至于有的高中学图形图像处理或者语言类课程;而相对偏远地区的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于进入大学之前从没有开设过这类课程。面对这样两种极端情况,大部分学校没有采取具体分层次教学。
为应对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庞大的计算机领域中选取了多个模块,编撰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计算机应用能力简明教程》,该教材实施模块化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训练。
(二)改变教学评价机制
既然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倾向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就从根本入手改变教学评价机制,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由原本的衡量期末成绩更改为考勤、作业、模块成绩以及期末成绩组成,并且期末考核由笔试做答更改为上机考核。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式从传统的一次理论一次上机课到现在的一体化教学,即在多媒体机房安装可视化电子教室软件,让教师直接的掌握学生的相关动态,学生吸收理解所学内容速度自然更快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根据不同模块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将案例法和任务驱动以及任务拓展和传统的将讲授法有机结合,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以提高学生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效果
烟台南山学院自开设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后,一直遵循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为最终目标,通过上述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所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机房授课,采用电子教室软件实现了“授课、学习、交流”同时完成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加强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理解,和对计算机应用的认识,将计算机由原本的娱乐工具转变为丰富自己大学生活以及丰富自己职业技能的工具,自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开设以来,学校创办多个和计算机相关的学生社团。
四、小结
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宝贵的教学改革意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而实现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方面的调研,提出了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情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意见并在本校具体实施,学生上课认真,课下思索,大部分同学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并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适应企事业单位对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计算机素质的要求。
作者简介:
孙立新,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讲师,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65713;
张栩之,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讲师,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65713;
朱海琴,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讲师,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65713。
摘 要:以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以课题研究的脉络展开,经过对课题所涉及的一系列需解决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究研究的改进方法和措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操作相对多的课程提供教学改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机基础课教法研究”(项目编号:15SDJ173)研究成果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了各行各业同时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维护能力也成为每个专业人才必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提升学生本身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以及高等学校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得到了高度重视与关注。经过多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就目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导致课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具体现状如下:
(一)内容过于单调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很多高等院校里维持着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的组合,对系统及硬件的维护能力培养以及其他常用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没有涉及。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发达地区来的学生小学可能就接触过相关课程,相对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可能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计算机,这也导致学生的差距较大,是部分同学厌学的主要原因。
(二)理论讲授与机房实践相脱离教学方法落后
早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很多高等院校里一周两次课程,一次是在课堂中由教师进行板书与讲授,第二次是进入了机房实践操作,即便在后期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代替黑板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实践教学中,学生无法将课本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造成极大影响。与此同时,课程教学改革不够彻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可能影响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及教学改革的多方推进,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关注,也有相关类似的教材出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容易只注重案例的完成,而忽视知识的扩展。这种学习方式若应用的不当将影响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思维的局限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以上计算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需要从讲授内容,教学方法,考察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已达到符合时展适应市场需要顺应专业需求的目的,面对应用本科院校满足本专科,专业不同,兴趣不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需求,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分模块教学,使学生能得到最优的教育、最好的发展,从而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更明显更有效。
(一)注重模块化教学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日,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情况不同。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分模块教学的整体模式。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烟台南山学院启动“名书”工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从庞大的计算机领域中选取了十个模块,编撰了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计算机应用能力简明教程》,该教材实施模块化教学,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训练。计算机的模块化教学能给学生以指导方向,并将后续的相关计算机选修课程、相关知识、能够取得的资格证书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选自修或者通过选修加深某一自己感兴趣模块的学习。
(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从传统的一次理论一次上机课到多媒体教室变革为如今在多媒体机房授课,多媒体机房通过可视化电子教室软件进行控制全体同学电脑屏幕,演示操作,收发作业,监控学生电脑的具体操作,控制网络和娱乐软件的应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学生机举手提问,提交作业,互相交流,让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能够更直接的掌握学生的相关动态,学生也能更快的吸收理解所学内容。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越来越贴近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环境实施教学,突出理论与实践得结合,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的改变必然影响教学方法的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根据不同模块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将讲授法,案例法和任务驱动以及任务拓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
许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还是以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受限,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最注重的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因此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应该重视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将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能力列入考核范围,将课堂表现,作业成绩,模块测试,期末成绩纳入课程评价中。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随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帮助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考核的分布化,多样化的改革,使学生更注重学习过程和各模块涉及到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此整个评价体系既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实现考核的公平和公正性。
以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应用能力上课程考核为例:
1.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平时+模块测试)+期末考核。
考试形式:闭卷,上机考试。
2.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作业15%+考勤5%)20%+模块考核测试成绩30%+期末考核测试成绩50% 。
3. 模块考核测试中,若模块总成绩低于模块测试总分的60%,则在期末考试前需进行不及格模块提高辅导并进行测试,仍达不到要求者,将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课程总成绩为不及格。
四、结束语
我国近些年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其教学改革是复杂的,迫切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学生的立场出发,从专业敏感度的角度去备课,不断学习将最前沿、最先进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使毕业生的计算机技术更有效地服务于各行各业。
作者简介:
孙立新,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讲师,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65713。
张栩之,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讲师,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65713。
朱海琴,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讲师,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65713。
摘要:导师制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制定导师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聘任和考核,在本科生中施行导师制。导师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划专业学习方向,引导学生考研、实习、就业。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实践、科研能力和学生就业。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导师制;本科生;动态培养
1概述
本科生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特色之一,自14世纪在英国许多大学特别是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实施以来,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中国最早实施导师制始于1938年,由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倡导实施,在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部分高校曾经尝试实行专业班导师制,由于本科生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导师制因为缺乏足够的指导教师而逐渐淡出。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实行导师制。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讲师14人,助教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在读硕士研究生占专任教师的92%;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为合理。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1个班级,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较易开展导师制教学。
2 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1]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我院为将本科生培养成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采取了以下四种措施。一是推行了“2.5+X”多方向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实施了“学历证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三是构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导师制是成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
2.1 基于计算机行业技术发展,构建了“2.5+X”分方向动态培养体系
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学生入学后的两年半时间里,重点进行人文社科类、外语、数理类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以后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即“基础扎实”。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学习“分方向专业教学动态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即“专业知识面宽”。
每个专业设置了两个应用分支方向,每个方向都确定4到5门核心课程并配以项目实训,再根据学科发展和市场变化,在教学计划中规划了2到3门动态选修课,从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就业创业的实践出发,培养学生,使不同的专业方向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本体系使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侧重专业知识理论教育向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转变;二是将单一规格的培养要求转变为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要求;三是将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2.2实施了“学历证书+职业(行业)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培养
实行多证书培养[2],将学历教育与技能学习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还能通过考取获得国家劳动部高级职业技能认证证书。同时在校四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计算机类竞赛,获取比赛获奖等级证书。多证书教育模式使学生专业能力更强。
2.3 构建了“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课时占的比例较高,大部分课程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比例为1:1,有的课程实验课时占的比例更高。我院除理论性强的课程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他课程均在专业实验室采用边学边练的模式教学,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模式,该模式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每个学期的期末会有一至两周的课程实训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提高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并且在每年的暑假,学院组织选拔学生到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企业暑期实训,通过企业实训更好地了解现在软件公司的研发环境、研发过程、项目组织实施等情况,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将所学到的知识,也能更好的体验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在大四的最有一个学期学生将要到企业里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通过在实际生产、研发、管理等现场的实战,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职业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实验-实训-实战”分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4 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
学院注重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与多家公司进行长期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场所,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产品的开发、测试和安装,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态度和习惯。学生毕业后可称为这些公司的正式员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3 导师制的实施
为更好地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院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导师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习都要进行实时的引导,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同时导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大一学生主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基础课程,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引导和管理。从大二开始,学院组织导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导师组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讲授的课程、学习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或特长选择导师。对双向选择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和导师,可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领导进行统一的协调。
3.1导师的任职条件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我院担任导师制的教师都是优先选拔出来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热爱学生和教学工作,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科研学术水平高。
3.2 导师的工作职责
导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以身正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关心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分方向培养中,帮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对准备考研的同学,进行考研方向和专业复习指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导师的课题研发和学术论文的书写发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的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乃至学生就业。
导师的指导工作既要关注本小组集体发展,又要关注个体发展。每个学期的集体指导次数不少于5次,每个月个体指导不少于2次,期末对每个学生进行生活学习评价,及时调整指导计划。
3.3 导师的聘任
新学年开学后,学院组织大二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每个导师不超过5名学生。为保证导师的师生比例,学院适当聘请校外导师,由我院助教职称的教师担任外聘导师的助理指导老师,有效协调师生之间的联系。导师制实施后,导师和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随便更换,任期为三年,直至学生顺利毕业工作。为保证教师的权益和导师制的顺利施行,教师在担任导师工作之后,由学院发放一定的津贴补助[3],纳入学院年终考核指标,并与学院评优和岗位聘任结合起来。
3.4导师的考核
每位学生一本《导师指导记录册》,用来记录导师指导工作情况,由学院导师制工作小组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导师指导工作的有效进行。导师工作每学期考核一次,根据学生的评价、导师组学生学习或参加各种比赛获奖情况,对导师进行等级评价。成绩突出的导师,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失职,未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
4 导师制实施意义
4.1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师生间充分沟通
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使导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经常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较易形成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4]。导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及时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向,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计划,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发、讨论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还学习导师的科研精神、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这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实现教书育人相结合。
4.2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
大二大三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同时跟随导师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专业实训或暑期到企业实训,提高动手能力。大三学生们基本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导师的课题中,学生可以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向导师请教、和导师进行探讨。导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指导计划,安排好学生的科研活动。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能推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促进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同时导师担任
毕业论文[5]与设计的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4.3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学生考研和就业
学生从大二开始跟随导师学习,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目标和发展前景。大三开始考虑自己的学业发展,是继续学习考研还是准备就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发展方向。如果选择考研,指导老师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和学生一起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学校,一路扶持指导考研结束。如果准备就业,要在导师指导下,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指导老师可帮学生选择实习企业,推荐到相关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
5 总结
我院对计算机本科生施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导师制的施行既提高了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