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3:28: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计算机类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构件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际计算机能力,是实现本专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分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及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为该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Java语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1967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在此后的近50年的时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纷纷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并创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4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信管专业。由于该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等多个学科。因此,在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1.偏计算机方向,注重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2.偏情报学理论方向,注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3.偏经管类,注重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商务人才。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大多数普通院校,尤其是本科二类院校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以陈国青教授[2]为组长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通过调差对信管专业的优劣势分析时指出,该专业最大的劣势是“缺少有效的实践、实习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这一事实。
一、存在问题
本科二类院校在建设信息管理专业时,受限于学校的师资和学生情况,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具体分析如下:
(一)理论性教材与课程较多
由于学生能力和名牌院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论性较强的系统规划、网络原理等课程时有一定困难,兴趣也不浓厚,过多的和名牌院校的学生一样学习类似课程后,面对真实的系统规划和分析依然无从着手。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相当一部分信管专业设置在工商类、经管类学院,教师以管理类为主,缺少计算机人才,尤其是系统开发方面的人才,导致教学的编程语言还停留在简单的VB、VF等,早已不适合现代企业系统开发的需要。部分院校已经转换到Java或.Net平台,但是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不足。
(三)实践/实习课程泛而不精,缺乏重点[3]
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是模拟实习的方式,学生独自完成一个简单系统的系统分析到系统实施的全部过程,考查学生的“面”。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是难以独立完成一个真实系统的全部流程的,只能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能都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四)考核方式不合适
考试方式仍然以闭卷、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等客观题为主,分析题、编程题分值较少,试卷重在考查“点”,缺乏对“线”的考查。考虑到走上工作岗位负责真实系统,是可以参考API、手册等,完全的闭卷考试也不合适。
二、培养方式改革
(一)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国内企业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语言为Java、c#.net,Delphi和VB。考虑到后两种开发语言主要用于老旧系统维护,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开发要求。因此,学习一门合适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是必要的。拥有面向对象方式的Java和C#.net语言能很好的适应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需要,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类似,功能各有千秋。这里以Java语言为例,围绕利用Java语言开发信息系统探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体系。
1.J2SE的教学
J2SE是Java体系的基础,J2SE学习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课程的进行。因此,激发学生学习J2SE的兴趣,提高Java语言基础的教学效果是学习整个Java体系的重中之重。
根据J2SE的内容,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基础知识、面向对象核心知识和提高部分[4]。
(1)基础知识。在学习J2SE的初期,通过讲授Java语言的诞生、简单语法规则和环境配置来了解Java语言的特点。通过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这么课程的积极性。Java初级阶段的讲解一定要形象,让学生建立编程的逻辑思维。
(2)面向对象核心知识。讲授Java面向对象技术的类、继承、抽象性等关键特性。针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重在培养学生养成面向对象的习惯思维。通过引入案例,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个类所包含的属性。同时,学习Java类库,了解Java核心类库的体系,让学生养成查看JavaAPI文档的习惯。在此阶段,可以利用集成开发环境(IDE)Eclipse方便教学和编写代码,提高效率。
(3)提高部分。根据以上讲述的情况,可以讲解Java语言的高级特性,比如多线程、socket编程等。学习此部分后,可以利用上述知识完成多线程数据传输等复杂问题,充分运用已学习到的知识。
2.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教学
(1)数据结构教学。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的算法基础课,需要重点向学生讲述线性表、链表、队列、栈、图方面的知识。考虑到Java已经自带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重在讲解这些数据结构之间的区别,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2)计算机网络教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运用掌握的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手段去维护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在整个计算机教学体系中处在次要地位,应以学习应用为主,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以及环境配置,除核心原理外,尽量减少理论的讲解。
(3)数据库教学。数据库是信管专业的计算机核心课程之一。企业常用的数据库包括SQL Server、Mysql和Oracle三种。因此,数据库的教学应以上述三种数据库为主。。SQL Server数据库图形化界面容易操作,但不能跨平台。My SQL小巧功能强大,也可以跨平台。Oracle功能最为强大,性能最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软件进行教学。VF和Access数据库受到功能和性能限制,早已不适应现代企业要求,不建议教学使用。
3.JSP基础教学[5]
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方式分为C/S和B/S两种。Java语言在处理C/S结构时较为繁琐,需要学习AWT、Swing或SWT,远没有.Net方便。另外通过对企业招聘岗位数量的调研,企业对B/S的需求量远远超过C/S。因此,信管专业的教学重点应放在B/S架构上。
(1)HTML、CSS和JavaScript教学。对于B/S系统的学习,需要掌握Web设计里的一些基础知识,如html、CSS和JavaScript。考虑到信息管理的学生以学习服务器“后台”为主,因此,掌握常用的上述知识能做简单的页面设计即可。
(2)JSP教学。JSP是J2EE的前期基础课程。在此阶段,需要讲述JSP常用语法、Servlet原理、JSP内置对象、JavaBean等。部分教材将JSP中的文件操作、数据库操作也纳入了JSP范畴,可以用来复习J2SE,但并不建议作为JSP的重点内容来讲解。
4.J2EE教学
学习J2EE是学习B/S结构最后一个重要步骤。由于J2EE涉及到的知识点众多,也缺乏合适的教材。因此,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是这一阶段的重点。面对企业众多的开发框架和开发架构,应选择带有普遍使用的框架和方法,例如SSH框架。讲述具体框架应以技术分析、查询文档的方法为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建立系统开发的思想为主导,琐碎知识点为辅。
(二)实践课程方式改革[6]
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熟练的掌握程序开发技巧,并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1.J2SE的实践教学
J2SE是整个Java体系的基础,熟练掌握J2SE的实际操作,对以后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J2SE实践教学偏Swing图形化,目的是为了学生有直观的图形感受,避免长时间在黑白的控制台界面下运行程序,但Swing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并不占主要内容。同时,考虑到Java语言的新特性以及Java语言学习的难点,如I/O,socket、多线程等在Web设计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J2SE的实践教学应围绕着上述内容展开。
2.J2EE的实践教学
J2EE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J2EE实践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传统的实践方式是让学生建立一个简单的模拟系统,由单个学生负责从系统分析到系统实施的全部过程。此方式的缺点是学生实践涉及到的面太广,泛而不精,模拟系统过于简单也缺乏实际应用性。缺乏实际项目开发经验是信管专业学生最大的短板,受限于学生的能力,也缺乏对整个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经验。因此,在J2EE的实践教学中,可以从真实的项目中选取其中一个模块给一个小组开发,一个小组可以包含3-6人不等。通过小组完成的结果与真实项目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对于单个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某一细节,培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组内其他学生完成的内容,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达到扩展知识学习的目的。
(三)考试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试方法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编程题。客观题较多,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琐碎的知识点上。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可以采取此方式,打牢知识基础。但是对于综合性的课程,比如J2EE,侧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代码呈大量性,集成开发平台也可以自动生成或提示一部分代码。因此,客观题和以闭卷的方式考核学生编程题已不合适。
针对该问题,优化考核过程,可以用半开卷的形式考核学生解决模块功能的能力,提供一定的集成开发平台能自动生成或提示的代码信息,以学生完整的完成某个模块功能为评分标准。
也可以采用理论考试、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基础方法的理解。大作业考查学生解决一些实际应用型问题的能力,包括完成模块功能的完整性,程序的编写、调试等。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要与时俱进,改进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信息系统人才。作为从事信息管理课程的教师,探索该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是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简介]孙立(1983-),男,江苏盐城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信息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分比例、分层次、分阶段的双语教学模式。此模式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双语教学。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课程;双语教学
教育管理部门对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十分重视的,一直不断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支持和鼓励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但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上有误区,对双语教学的定义、目的和意义等都不同程度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二是脱离本校实际情况,不顾师资条件和学生外语水平强行开设双语教学。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双语教学的效果不好,失去了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双语教学模式和办法。
1正确理解双语教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双语教学还需要澄清两对概念。
一是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联系和区别。双语教育是一种宏观的社会现象,而双语教学是一种微观的社会活动。双语教育包含着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实现双语教育的根本途径,从属于双语教育。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某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核心是教师授课阶段。
二是专业双语教学和公共外语教学的联系和区别。公共外语教学是指大学外语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它是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解决学生语言的基本问题。因此,外语教学是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而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主要用非母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以非语言学习为主要目标,获取知识信息和技能经验。双语教学的重点首先是学科内容,其次才是外语。
2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双语教学的开展不仅涉及教师、教材和学生等多方面,还涉及到各学校、各专业和各课程的实际情况。因此,应该把双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刻地研究和实践双语教学。
2.1双语教学的组成要素
(1) 时间要素
双语教学过程按时间上进行划分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其核心是课中。
(2) 空间要素
双语教学按空间上进行划分可分为主体和客体两大部分。其中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客体包括教案、课件、教材、笔记和作业等。
2.2双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1) 主要教学活动
双语教学的教学活动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其中教师活动又包括备课、授课、批作业等;学生活动又包括预习、听课、写作业等。
(2) 外语能力的培养
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表1给出了不同授课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方面。教师可根据此表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
(3) 分比例、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
双语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根据不同情况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中英文比例。表2给出了不同等级的中英文教学比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参考。
分阶段主要是指在时间上,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等级的双语教学。比如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可以采用初级双语教学,在大学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主要采用中级或高级双语教学。
分层次主要是指在空间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等级的双语教学。可以将1门课程在两个课堂进行教学。一个是中文教学课堂,另一个是双语教学课堂,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如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计算机双语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如下特点: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培养目标更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理论研究;学生就业后主要去向是国内的企事业单位,而不是国外或科研院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目标应与以上特点相适应。双语教学的中文比例要适当提高,主要是初级和中级的双语教学;侧重于掌握基本的专业术语;主要培养读和说的能力。
3.1采用适合本校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并能较快的接触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专业领域中选择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时,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行双语教学。主要应该考虑三个方面:该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双语师资情况和学生的英语基础。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单纯地或强行推行双语教学可能会适得其反。
为了更好地实施双语教学需要理解双语教学和普通教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见表3。
结合表3,对是否采用双语教学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在双语师资条件较好,学生英文能力较高的情况下,实施双语教学比汉语教学效果好。第二,在双语师资条件一般,学生英文能力一般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生兴趣,才能实施双语教学。第三,在双语师资条件不允许,学生英文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宜暂缓进行双语教学。
总之,双语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如果单纯地为了双语教学而不顾专业知识的讲授,则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
需要强调的是:双语是手段,专业知识的掌握是目的;双语教学应该具有实用性,而不是时尚性。
3.2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针对一堂课,可以进行英语和汉语的交替授课。引论、结论、专业术语等主要用英语讲;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主要用用汉语讲。
针对一门课程,可以在课程的前半程使用汉语教学,在后半程使用双语教学。在学生对一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此外,每次上课前,可以先给出本次课会用到的英语专业术语及其含义,以加深学生印象。
在双语授课的教材的选用上,出于成本的考虑,最好采用国内出版的影印版国外原版教材。此外,可以尝试把教材编写成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文水平进行选择阅读或对照阅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中英文互译能力。当前,制作中英文对照的课件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3.3制定相关政策,提倡双语教学,鼓励双语教学
对于双语教学课程,学时应适当增加,内容应适度精简。
双语授课教师的课时费应当适当增加。
选修双语课的学生学分应适当增加。
设立双语教学课题,鼓励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研究。
4结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指导方针。双语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需要在双语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摘要:计算机学科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形势与问题,结合教指委的专业规范建议,研究提出了在大类招生基础上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大纲、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类招生;地方普通大学
1引言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给更多的学子创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以及教育质量需要提高等问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报告》)已于2006年9月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指导我国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办学的重要报告。
在目前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形势和专业规范的指导下,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如何调整培养模式,突出特色,适应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教学改革命题。
2目前形势与问题
2.1办学规模
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率先开办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开始,早期计算机本科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及应用等专业。20世纪90年代提出“宽口径”人才培养思路,计算机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迅速发展,国家又批准设置了一批新专业,在本科层次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专业有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还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4年初,本科学校679中的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其中368个是1994年后开办的。仅仅经过短短的14年时间,2008年已有1180余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已超过80万,专业的设点数和在校生人数仍然位居全国各专业之首。目前,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
随着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招生高校数量和在校总人数的增加,地方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却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开办专业伊始,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剧增;至今,由于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竞争力优势不强、就业状况达不到期望值等原因,各地又开始纷纷压缩招生规模。
2.2教学状况
地方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在培养人才定位上有明显偏差,教学内容设计存在明显的盲目性等问题。
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对计算机专业的自豪感和兴趣丧失,选修外院系第二学位专业人数比例较大。
不遵守现有教学计划,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情况较普遍,质量无监督控制。调整教学内容的现象严重,教学过程和质量处于失控状态,无法达到应用的教学内容和难度要求,教师对专业基础课把关不严,致使学生学习理解计算机课程的能力普遍不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不重视计算机专业文化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很多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是从外专业转行过来,对计算机历史和发展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指导重视不够。很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大学毕业时,对计算机认识和了解还是模糊的,在就业方向选择和走向现代信息化社会时无所适从。
有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急功近利,只重视眼前利益。普遍存在着忽视英语、数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多数学 生只重视就业需要的专业课,甚至只愿意学习软件开发工具性的课程,其结果则表现为发展后劲不足现象。
专业课程特色不明显,选修课的方向引导性作用弱化。专业课设置趋同现象严重,学校没有自己的个性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设置流于形式,几乎都成为必选课,学生失去选择权,方向引导作用不明显,反映了现有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不高。
2.3就业考研情况
2000年前,每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仅有5~9万人,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市场长期处于“卖方市场”。2000年以后,尤其是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各高校竞相开设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市场步入“买方市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IT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和竞争就业岗位现象更为突出,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就业格局逐渐明朗。近几年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就业率则为60%~90%。地方普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集中于学校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非IT性质的私营企业,从事着计算机相关工作,或者完全与计算机学科无关的工作。高校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起薪大幅下降,成为就业市场上一大焦点。
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使得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大增,计算机学科报考硕士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考虑到计算机专业考研学生人数巨大,生源和教学质量参差不一,从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起,国家教育部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网络合并成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和统一考试,这将对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3教指委的专业方向建议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一些毕业生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现状,《报告》明确提出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归纳为三种类型、四个专业方向:科学型(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工程型(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和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和应用型(信息技术专业方向)。对每个专业方向给出了专业规范,详细描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建议开设的核心课程。在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且达到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一个学校在其中一种类型上通过评估合格,就被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办得合格。
3.1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设计、开发和应用技术。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4个知识领域和15门核心课程,见计算机工程是研究计算机的理论、设计、实现、开发和应用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高级专门人才。着重于理论与工程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较高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与课程体系包含18个知识领域和16门核心课程,也见表1。
比较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设置的核心课程,有11门课程是相同名称,只是课程的执行学时和包含的知识单元略有不同。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实践教学体系都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3.2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的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具有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人才。软件工程教学既重视理论知识和较高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重视软件设计和工程实践。包含10个知识领域:SE-CMP计算基础,SE-FND数学和工程基础,SE-PRF职业实践,SE-MAA软件建模与分析,SE-DES软件设计,SE-VAV软件验证与确认,SE-EVO软件进化,SE-PRO软件过程,SE-QUA软件质量,SE-MGT软件管理。共设置了27门课程,如图1所示,并分成A、B、C、D、E共五个模块。
在模块基础上形成四个可选参考教学计划,分别为A+C+D、A+C+E、B+C+D和B+C+E,每种计划平均课程数目一样,包含19门课程。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时可只选其中一组实施。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程实验、综合设计、项目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3.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提供与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的学科,涉及对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与产品的选择、评价、拓展、集成、应用与管理。培养具有如下特点的高级专门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技术,并能有效地实施;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方向有12个知识领域:IT-ITF信息技术基础,IT-HCI人机交互,IT-IAS信息保障和安全,IT-IM信息管理,IT-IPT集成程序设计及技术,IT-NET计算机网络,IT-PF程序设计基础,IT-PT平台技术,IT-SA系统管理和维护,IT-SIA系统集成和体系结构,IT-SP信息技术与社会环境,IT-WS系统和技术。15门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导论,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入门,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系统平台,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互连网,数据库与信息管理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社会信息学,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本专业方向的绝大多数必修课程都含有实验环节,一部分知识与技能更适合通过实践教学(而不是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四个专业方向的培养各有侧重,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注重计算机的科学理论掌握,计算机工程偏向计算机的硬件实践,软件工程偏重计算机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则适宜计算机的系统集成。
4普通高校教改措施
本科计算机教育中,目前单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下的单一的培养规格,难以满足众多领域的社会需求。计算机学科综合交叉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其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有一定的差异。
按大类招生是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按院系或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按专业招生。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能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方向。
地方普通科研教学型和教学型的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应瞄准IT人才市场变化,调整模式,突出特色,立足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型或应用型计算机技术人才。可结合教指委计算机专业规范和大类招生,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培养模式,开展涉及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一系列内容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4.1培养目标与方案
在充分评估社会或地区对计算机人才目标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本校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及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据此制定学生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普通大学计算机院系一般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计算机专业。依据教指委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建议和专业规范,可有两种方式改革已有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方案一,把几个专业进行合并形成一个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争取在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等三到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招生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统一招生,前两年是统一培养,但到后两年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
方案二,保留原来的专业名称,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里设置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修改为与专业规范大致相同。招生时,可按照各自专业招生,前两年仍是统一培养,到大二学年末则允许学生重新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在后两年按专业方向培养。
两种改革方式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大类招生下的分类分层次培养,在高年级分流学生,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求知思路和学习目标,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空间。
4.2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目标:合理组织知识体形成一门门课程;合理安排课程数量与课程学时,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素质训练。
为了配合培养方式的改变,必须制定拓宽专业面和增强适应性的教学计划。把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分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平台课程是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和综合教育类的课程组成,包括思想品德、政治法律、体育、外语、数学、物理、电工电子、经济管理、某些跨专业选修课等理工类学生必修的课程,这类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管理,课程由相应的院系派教师教学完成。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主要指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由四个专业规范所建议设置的核心课程的基本和共有部分经过适当抽取和组合形成。根据本文第3部分分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相同核心课程有11门,软件工程不仅有计算机科学优先课程模块A,在其他模块也有与计算机科学相同或相近的课程,而且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是其他专业方向的理论基础。因此,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可由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部分核心课程构成,具体的可在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中选择,并形成对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代表各自专业方向的方向特色课程和高级课程组成,也包括专业的综合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采取“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前两学年按大类实行基础平台教学,后两学年按方向实行模块教学。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安排在前两学年,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安排在后两学年。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大部分安排在前两年,少部分作为共同开设课程可在大三上学期完成。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选择与教学。在基础平台课程教学中,可实行以外语和计算机编程为试点分类施教;在专业方向学习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给优秀本科生选配导师,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
4.3课程大纲与建设
在院系和专业教研室的两级层面上,应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专业规范,学习体会专业规范中对知识领域、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教学计划中所涉及的每门课程都要精心制定相应的课程大纲,并能根据专业发展进行适时调整。课程大纲应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应对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各种先决条件(比如先修课程)以及该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衔接问题做出准确描述。
核心课程的大纲编写教师应消化吸收规范中的课程描述,结合自己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乎规范的详细教学大纲。非核心专业方向课程的编写老师宜结合学校的行业背景,调查本地区需求和毕业生流向,制定有针对性和特色的课程教学大纲。
要强调教学大纲的严肃性。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宜由相应的课程大纲编写教师完成,非编写大纲的其他授课教师也应严格按照课程大纲组织教学。
应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活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尽量选择国外典型教材和国内优秀教材,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应努力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能结合课程特点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适当组织力量开发和利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能根据计算机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并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4.4教学管理
计算机专业的大类招生与分类分层次培养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的分管领导、教学秘书和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行政管理基础上,对分离出来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需要增加独立的管理权限,从而形成相应的分类、分层次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执行严格的教学工作规范和完善的教学文档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和考核办法,确保科学规范、严格高效的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畅通,这样将构成合理的教学管理架构――即为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课程组,再加上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
分管教学的院系领导负责本科教学的宏观管理。
教学秘书的人数根据在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总人数而定,为1~2人,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管理中的事务性工作。
教研室分为两类,一是学科基础教研室,二是专业方向教研室。学科基础教研室由一批固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其主要精力偏重于教学和教学研究,学科基础教研室主任受院系委托全权负责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则由在这个方向有一点研究基础的教师组成,可结合科研方向从事相应的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专业方向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方向建设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管理工作。专业方向教研室之间是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既要共同支持学科基础教研室的工作,又要努力提高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彰显特色,吸引学生选择本专业方向。
课程组是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若干教师组成,一般隶属于学科基础教研室,共同完成全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课程组中应确定主讲、辅讲和助教人员,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队伍。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组成,负责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规划与教学指导。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组成,负责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评价。
4.5教师配备
教师配备得当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潜能。适当分流教师,让他们到各自的岗位各司其职非常必要。在地方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都有研究生学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要求和能力,多不安心于教学,在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方面有欠缺,因此可发挥青年教师的激情和积极性,多在结合科研和专业方向教学上发展。中老教师职称较高,比较缺乏科研的原动力,对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敏感性略显不足,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但应该看到,他们具有很好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适合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也比较适合主持教研项目。
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提高。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一线教学的主力军,但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应安排有针对性、有相当规模和时间跨度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计划。
建立制度化的助教队伍,安排专门的资金和相应的岗位。部分助教岗位应该安排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承担,新进教师应在助教岗位上锻炼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确定课程的主讲教师和助教,各自遵守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职业规范。主讲教师集中精力上课,助教讲习题课、带实验、改作业,共同配合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从而能上好、上精一门课。
在学生专业方向的把握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由专业方向教研室给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配备导师,从全方位指导学生的专业发展。
5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全国招生和培养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地方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随着IT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结合教指委的研究报告和专业规范,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调整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突出培养特色。在大类招生基础上,建立以平台加模块的“2+2”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分类分层次教学培养模式,是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条可行之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包括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与能力培养等内容,它反映了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学院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计算机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强调了“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特色课程和特色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随着二级学院制的改革,2004年大连民族学院将原来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以及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合并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计算机学院”)。5年来,计算机学院准确定位大连民族学院作为一个本科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层次,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各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一个三个专业既相互融合,又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打通这三个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建立一个计算机学院专业类基础教学大平台,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就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课程模块。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充分体现计算机学院“三阶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形成了“学院专业类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培养模式课程模块”的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经过近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算机学院在全面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大规模专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基础,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将课程体系分成三个阶段安排,即一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三个阶段。除了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把课程分成三个层次,即学院专业类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培养模式课程,并在每个层级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模块,分三个阶段实施“2+1+1”三段式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所属专业大类、第三年按所在专业、第四年根据市场变化和就业需求柔性设置相应的课程,达到“加强基础、突出应用、适应市场、拓宽面向”的要求。经过近5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已经形成了“前期强化基础、中期融合专业、后期面向就业”的“三阶段三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前期就是学校公共基础和专业类基础教育阶段(一二年级),中期就是专业教育阶段(三年级),后期就是面向就业的综合实践教育阶段(四年级)。在学校公共基础和专业类基础教育阶段,要力图达到“基础、系统和计算机编程”三位一体;在专业教育阶段,要力图达到“专业技能、系统和专业方向”三位一体;在综合实践教育阶段,要力图达到“培养模式、集中实践和就业”三位一体。通过“三阶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计算机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计算机学院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学院按照“强化基础,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不断整合课程内容,建立了有效的知识和能力体系。除了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学院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院专业类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培养模式课程三个层次。
学院专业类基础平台课是所有计算机学院学生必修的课程,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类、计算机类专业基础等,并形成以计算机编程能力为核心的“基础、系统、编程”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除了学校公共的数学、物理基础课,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系统类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计算机编程类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我们认为:构建和完善计算机学院专业类平台课程的关键是如何根据“专业类基础课程的深度要有一定的控制”的原则,整合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
专业方向课程是每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选修的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方向课程模块、网络工程方向课程模块、嵌入式系统方向模块、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模、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课程模块、软件服务外包课程模块等,并形成以专业方向为核心的“专业技能、系统和专业方向”三位一体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特点设置了相应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是面向市场需求,设置若干的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我们认为:构建和完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关键是如何根据“重视基础,拓宽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方向”的原则,有效地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培养模式课程是提供给学生最多自由选择的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某一个培养模式课程,主要包括:企业实习、项目实训、工作室项目、升学考研类课程、实用外语课程等模块,并形成了以就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集中实践和就业”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我们认为:构建和完善培养模式课程的关键是如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整和和优化分散性实验、集中性课程实践、课外创新实践、实习实训、工作室项目、毕业设计等课程模块,使之相互间具有层次性、逻辑性、递进性,从简单到复杂,形成阶梯式的能力链条,并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课程以及集中实践环节、企业实习实训、模拟项目实训以及企业定制等,实现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平滑过渡。
3实践与能力培养
计算机学院通过借鉴CC2001、CC2004,特别是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等指导性文件,学习研究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我院的办学层次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和目标,并结合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和我院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从三个层面上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与能力培养的教育平台,即校级平台(主要包括各种学科竞赛、大学生“太阳鸟”科研立项、大学生科研助手等)、学院级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和课程设计、模拟项目实训、工作室项目、毕业设计)、企业级平台(主要包括企业见习、企业实习实训、企业定制等)。通过学科竞赛、科研平台和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校企合作和培养模式课程,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对实验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达到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即:理论指导实验学习,实验促进理论课程学习。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上,保证每个课程设计的目标明确,保证课程设计之间知识的衔接和连贯性。每个阶段均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并有阶段性成果,形成一个阶梯状、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最后,通过培养模式课程和毕业设计,实现学生就业的平滑过渡。
4教学计划及其实施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要求,给学生留出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将学分调整为180学分以内,其中课内170学分,课外10学分。压缩理论学分,保证实践教学学分。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摘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教学现状,指出了软件类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理论性强,项目缺少应用背景,学生实践能力低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分别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解决软件类课程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软件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大量扩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地方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渴求,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软件类课程在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软件类课程一般分为基础类课程以及方法和技术类课程,分别就这两类课程教学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策略。
1 软件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类课程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
计算机专业软件基础类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由于理论课时多实验课时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讲授,没有很好地研究如何将有限的实验时间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理论和实际应用脱节,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
1.2 方法和技术类课程缺少工程化思想培养
计算机专业软件方法和技术类课程如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中重视具体技术的实现,忽视了工程化思想培养,教学项目缺少过程管理,项目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1.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考核体制不健全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环节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学年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在软件基础类课程中设置了课程实验以及课程设计,主要问题是实践项目设置不合理,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技术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项目内容陈旧,开发过程不规范,局限于如何具体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与市场需求脱节。另外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不健全,学生课堂抄袭现象严重,不能独立完成实践教学内容,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4 教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按照以前精英教育时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缺少对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研究,缺少对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缺少对课程应用内容的挖掘,所以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从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在教学时只孤立地讲授课程知识点,而没有把课程知识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中,把课程知识融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讲解。另外由于扩招的原因,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新近教师人数增加,新教师在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这些都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2 软件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出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基础类课程内容要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及时更新计算机发展的新技术和理论。方法和技术类课程要突出应用性,内容要根据社会需求动态调整。
基础类课程理论教学中要突出内容的基础性,设计课程教学的案例,把抽象、枯燥的内容用比较形象和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例如在数据结构教学中,针对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等内容设计案例,如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讲解图及其应用,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根据处理对象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解操作系统课程时,结合具体的Linux系统来讲解操系统的四大块内容,通过分析基本理论是如何在具体Linux操作系统中实现的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2.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① 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设计多层次的实验内容。另外实验内容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 加强课程设计、学年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应以真实应用背景为出发点设计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按照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完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将课程内容综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如图1,在操作系统教学中,将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从操作系统基本操作能力操作系统分析能力基于操作系统的设计能力循序渐进掌握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以及基于操作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软件开发类课程的实训项目要突出工程化的思想,重视规范软件开发流程的培。
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以及各种工具的使用,软件项目应以实际应用系统为背景。同时,可以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如图2,基于GPRS的智能门锁及其管理系统的产学研项目可以分成三个大的模块来开发:三个模块涉及人才培养方案中三个选修方向,即硬件方向、软件方向以及网络方向,可以将各个方向的学生组织起来开发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能够使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相结合,做到真题真做,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
2.3 完善课程考核体制,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完善,但是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实践教学考核更加应该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大多以学生的出勤、任务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为主,但是部分学生出勤不出力,抄袭现象严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实践教学环节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于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在已有考核方式基础上,在最后考核中通过建立试题库,随机抽取试题考核。随课程的实验需要独立于理论课程单独考核,考核学生对本课程所有实验项目的整体把握能力。对于课程设计、学年设计以及实训类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或掌握一个较大项目的开发流程、实现方法和技术,在最后验收时增加类似毕业设计的答辩环节,考核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了系统。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课程内容如何讲授最终决定于教师,所以必须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研究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课程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明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作用,例如,操作系统课程中讲解操作系统实现技术时需要数据结构以及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知识,所以可以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回顾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知识联系起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把每门课程独立开来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讲授基础类课程的教师必须掌握与该课程相关的实践操作类课程,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组织集体备课和讨论,合理组织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使每门课程既能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基础类课程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计算机可以做什么,而且要能够从宏观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完成用户的任务,以及如何去合理利用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服务,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承担技术类课程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了各类应用型师资培训、企业挂职锻炼以及产学研项目开发,掌握软件开发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了解软件企业的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
3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类课程教学应突出基础性,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技术类课程要结合具体实际应用背景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根据方法、技术发展动态调整,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摘 要】应用型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重点。本文从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0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高校要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国家的整体战略,学校转型的基础是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体现着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在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过程中,计算机类专业与经济结合最为紧密,应用性也更强,应该是转型发展的第一梯队。如何通过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关键。
1 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应用理解不深入
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不需要转型,按照目前的教学完全满足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求。实际上,计算机教学存在很多误区,一是教学方式传统,多数教师满足讲讲课上上机,没有教给学生系统的开发能力;二是只有验证性实验,没有设计性实验;三是理论学习不扎实,应用开发能力也不强。致使学生就业适应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欠缺,学生实习实训能力不足。
1.2 区域发展了解不清楚
教育只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得到地方支持,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由于高校对区域发展了解不够,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发展把握不准确,人才需求规格、数量、能力要求不清楚,人才培养与地方不接轨,人才的适应度不强。
1.3 教育理念欠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是制约专业建设的关键。学术型高校由于长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完整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体系。但目前应用型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学科尚缺少系统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体系,应用型专业受传统学科的影响较大,还没有走出传统专业的束缚。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
多年来,教师多数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尤其是计算机教师,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参加企业实践和承担企业课题,致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教师的应用研发能力较弱,很难满足应用型教学需求。
2 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具体举措
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优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制定既符合社会对实用人才需求,又符合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基础。
2.1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们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采用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每个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限选课和任选课,其中在限选课中设置基于Java和Android培养方向,使课程与培养模块相结合。同时每个学期,安排2周的校内实践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第四、第五学期安排2个月的企业见习,学生进入企业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项目实习,第7学期安排企业实习。通过系列实习,学生能够开发5-6万行代码,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强化实践,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并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为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2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应用型本科应该突出应用,调整“老专业”,强化应用型专业,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使调整优化后的学科专业结构与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如我们重点强化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并将软件工程按照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两个方向培养,提高了就业的针对性。在保持一定程度的专业稳定性的同时,强调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重点建设具有应用型特色、为行业服务的学科专业,将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增设云计算与大数据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教师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从业经验和岗位服务技能;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实习。而对于计算机类应用性强的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类“双师型”教师培养一是有计划的组织教师每5年到时行业企业从事不少于3个月的研发工作;二是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课堂,为学生开设课程;三是引导教师积极承担企业项目。同时学院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向给予倾斜。
2.4 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计算机学科与联系紧密,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加快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必备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我们先后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与华为公司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中科遥感集团共建中科遥感学院,与惠普共建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基地,参与了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立曙光学院,使学生在校内都能感受到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文化、理念,我们提出一年级合作企业文化,二年级合作企业课程,三年级合作项目开发,四年级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全过程企业合作,学生程序代码量能够达到6万行,个别学生能够达到10万行,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月就业工资达到6000元,个别学生超过1万元,专业就业率明显提高,学生收入也明显提高。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了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的多赢。
3 尾语
应用型本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应用型学科的竞争力是应用型学科建设的核心,计算机类专业由于应用性强,适应性高,尤其是在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更多、更强的应用型人才,如何更好的m应现代产业发展,如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
摘 要:工程教育认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阐述常熟理工学院与企业深度融通,提出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介绍计算机类专业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经验,说明完善、提升和推广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校企融通;教育共同体;工程教育认证;复杂工程问题;课程体系改革
1 改革背景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工程教育认证[1]的目的是各国不同教育背景下人才接受教育的“实质等效性”,符合国际上通行做法。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目前,我国基本采用以《华盛顿协议》(Washington Accord)为核心的国际协议体系[2],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对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在内的专业开展了专业建设,旨在顺利通过国际专业认证。
高校日益重视工程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现代工程是跨多学科的综合体,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和文化背景的依赖性强,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g人才[3-4]。
培养复杂工程问题求解能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协同工作能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需要由多人一起协同工作,包括同时合作、循环合作两大类,尤其是循环合作,组织和沟通非常重要。
(2)复杂工程项目优化求解能力。复杂工程问题通常可分解成一系列工程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解复杂的工程问题并优化组合是其关键之一[5]。
为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学生在该体系中首先能够受到专业的计算机工程训练,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在某一应用领域进行软件、硬件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其次,学生能够掌握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化方法、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具备协作和工程化能力。一个软件生命周期大致分为6个阶段:①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②制订计划;③需求分析;④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⑤程序代码实现;⑥系统测试及运行维护。大型软件开发问题的繁复性表现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学生在各个阶段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课程?如何将这些能力培养拆分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2 改革思路
面向复杂问题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课程方向及相关内容的设置。
(2)主要解决课程内容的编排以及评价问题。
我们遵循“文献分析―实践调查―理论假设―现状探讨―理论建构―原理归结”的逻辑顺序,按照以下思路开展研究:
(1)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共性特征,调研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查阅文献,对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提出问题和假设。
(2)对金融、轨道交通、电信等服务行业进行调研,了解这些行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实践依据。
(3)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国内外关于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研究成果、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以及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以获得理论依据。
(4)结合学院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成功经验,针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立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
(5)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回访,了解课程体系的成功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3 校企深度融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指标包括3个主要的方面:
(1)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2)课程设置对于满足毕业要求的支持程度。
(3)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关企业或者行业组织参加[6]。
应用型本科高校往往根据指标的第二个方面来建立课程体系,制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创新特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学时学分,从而达成毕业要求。然而,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是否完善?是否能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的合作企业的参与度如何?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企业中复杂的工程问题为案例,构建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必须要与企业进行深度融通。
学院要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计算机类专业的国际化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重基础、重能力、重实践、重效果”的“专业+外语+岗位”柔性培养机制。
3.1 “订单式”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此,学校和企业需要深度融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订立,根据企业对技术的需求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强化企业技能与参加企业岗位实训,实现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为学生了解企业需求、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便利,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对接。
校企合作课程在大四集中实施,开设课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且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师资也由双方共同配备。企业方主要负责实践环节的教学,学习结束后由校企双方负责学生的就业,合作企业每年都从学员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充实到自己的技术队伍中。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企业也能挑选到自己所需的人才,双赢的结果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3.2 “课程嵌入式”培养
借鉴国际先进培养模式,构建符合软件开发工作要求的课程体系,采用课程嵌入方式组织教学。常熟理工学院与IT企业共同研制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将企业课程与现行专业课程加以整合,将企业课程分模块嵌入到培养计划中,制定取双方之长的全新方案;企业对学校实践课程和素质拓展的方案和体系进行评估。部分课程聘请企业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工程师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一方面通过与甲骨文、微软、恩智浦、ARM等国际知名的公司成立合作联盟,在这些联盟公司的建议下设计基础课程和创新课程,并编写有针对性的系列教材;另一方面,以培养复合人才为主旨,采用各种成熟的现实软件开发案例和软件公司订单进行层次式教学,重视学生软件工程思想的形成和软件开发经验的积累,使学生熟悉软件工业标准流程,具备承担国际软件开发业务的能力。
3.3 “校企互动型”培养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注重“企业主导型”的培养方式,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百科德条码有限公司、中科龙梦等IT企业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专业教师和学生以成立创新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中心。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有意向的IT公司加入到团队中,企业将现实的开发项目引入到团队中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以“导师和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软件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同时注重团队中学生工程化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团队作为纽带将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和学生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教”和“学”,真正做到“教、学、做”有机结合。
与合作企业的紧密联系为教师“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与合作企业建立了教师定期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机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上工作和锻炼,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为更好地投入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4 建基于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以金融、教育、服装、电信等大型服务行业为背景,与行业内若干企业合作,提炼出各行业的共同特征,构建了“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学校和企业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导,有目的地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如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实习、在毕业设计中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等,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文化,融入到行业中去。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程参与了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的建设,学生在完成本专业针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中的公共课程、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后,加入到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以强化解决某类复杂问题的能力。经过校内具有工程背景的职业训练、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团队实战型的综合训练,以及合作企业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培养模式的创新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模式创新。
在不具备行业背景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形成“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行业、主干企业、政府和高校组成“教育共同体”,突破与单一企业的“项目化”合作形式。
(2)探索合作教育的新机制和体制,使人才培养组织与管理较好地适应业界的“市场化”机制。
(3)业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催生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全面改革。
(4)使校企合作的“课程模块”、实践环境、师资等成为“自有资源”。
2)理念创新。
学院秉承“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强调与业界的合作教育,同时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并将理念贯穿于学校定位、发展战略、培养路径、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中。
3)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
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信息服务外包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需求,有力支撑了行业发展;相应行业的发展又透过国际服务外包行业学院带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专业发展,同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5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认证标准要求,在整个培养阶段要保证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去,使学生在自主、动手、综合、实验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7]。然而,如何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的求解能力,需要在课程体系中体现。在课程体系建立中,我们强调以下3方面的能力培养:
(1)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基础知识。如学生需要掌握算法分析与设计、优化组合这类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具备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基础。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进一步调研了复杂工程问题的共性特征,合理设计基础理论体系。
(2)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综合素质。重点解决协同能力培养,如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项目开发模式,以项目组形式开展教学等。
(3)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相匹配的专业技能。除了强化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外,还要强调借助新工具、新手段、新平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当前最新的技术创新课程,如大数据处理平台等。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着力构建了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背景,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适应IT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6-1-1”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1-1-1”的实训教学模式。 “6-1-1”模式是指大一、大二和大三的6个学期以理论课程学习为主,而第7学期的课程教学包括选修课程、实践项目、人才定制培养,最后一个学期安排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主要由学校负责完成,而企业课程、工程技术课程则主要由企业工程师负责组织教学。实训教学“1-1-1”模式,即大一到大三的每个暑假安排(2周)的实践短学期,采用企业开发项目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为此,学院打造了与企业真实环境一致的、服务于教学、满足实训需求的实训平台。实训内容贯穿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实训分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3个层次,分别在不同学年的实践短学期进行。实训内容从基础实训到综合应用开发实训,从基础的知识点到系统化的整合。
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并完善了“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概念实训―技能实训―项目实训”的渐进式实训方案。实现了“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加强校内、园区、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实践实习有效机制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6 结 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我们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标准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无缝对接为目标;同时,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实践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对校企深度融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进行了尝试,提出了优化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原则和具体策略。不可否认,我院计算机类专业离顺利通过国际专业认证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
摘要:以湖南城市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对计算机类专业“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进行探讨,提出把课程教学做扎实,把实践教学做到位,夯实专业知识,突破编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对口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观点。
关键词: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校企合作;高级应用型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规划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科技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XJK015CGD010)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校招生规模和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客观上也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本科院校的专业和办学失去了特色,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术能力都有所下降。此外,高等教育的结构、人才培养的结构、人才培养的目标都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教育质量整体下降。2015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改革开发以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在会议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类地方本科院校认识到了转型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对转型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大讨论活动,努力建设成具有城市特色的高级技术型大学。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但理论研究水平不及985,211等高校,动手能力又不及高职高专学生,不能满足IT产业发展需求,就业前景不乐观,人才过剩,同时软件公司又缺乏大量技术开发人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思想观念、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办学模式以及管理体制六个方面进行改革转型,培养出理论知识和高级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进行了探讨,从办学定位,师资发展,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为有两个:应用型本科和地方性本科。这两个定位决定了此类高校的学生的入口和出口。地方性就是区域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省内;应用型就是我们学生毕业去向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就业。
计算机类专业的定位:以湖南城市W院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用心把我们学院的4个本科专业办好,办学规模在1000人左右,不去好高骛远,把课程教学做扎实,把实践教学做到位,夯实专业知识,突破编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对口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三个发展的思考
1、师资的发展
1)师资的内涵式发展:
无论是科研型还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师资的发展,而师资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学风问题。大学老师有别于中小学老师,是因为我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在不断地更新,掌握的应用技能也在不断淘汰,因此大学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必须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经常地开展专业应用实践,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胜任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拥有什么样学风的教师就决定了一个大学的水平和品位。因此我们在评价和考核老师应该考虑其是否拥有胜任该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教师的水平决定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学风影响学生的学风。端正教师的学风,是提高大学内涵式发展之根本。
2)师资的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老师人数并不少,但高学历高职称人数相对不足,能够适应应用技术转型发展的老师更是缺乏,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鼓励更多青年老师去读博士,更要建立老师在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轮训和考核机制,并使之成为老师在教学之外的常态工作。每年假期按照计划每一位老师都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另外老师要实现转型发展,需要为老师进行技术创新的实验场地和工作室。
3)师资的特色发展:
我们不但需要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也需要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师资队伍。但是根据高等学校的要求,引进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工程师较为困难,自己培养也缺乏基础。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合作的企业来聘任建立起一支工程师资队伍。但是校企合作中还有一些制度约束,例如学生培养经费与企业的分配问题,教学工作量的分开核算问题,产教融合培养方案的课时学分分配问题,企业工程师资队伍的待遇和上课薪酬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学校政策的放宽支持。
2、人才培养的发展
1)教师教风的思考
我们大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因此大学老师更像一个师傅,要身先示范,带领学生去追寻知识,去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教好书,育好人。因此可以考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使老师的作用不限于讲台和课堂,要让老师成为学生的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人生导师。在教师教学考核方面应该给老师更大的自主权,要注重于教学的质量,侧重于教学中间环节的考核,例如作业布置和学生辅导方面。
2)加强学生学风建设
一个大学,学生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如何成为大学。在大学,学生接受的知识更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深,还要进行知识的应用训练,其学习任务之重,需要投入的精力之大应该远胜于高中,一些知名大学,学生晚上学习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实验室经常是灯火通明。良好的学风是学生质量的根本保障,我们应该严整学风,严肃考风,加大淘汰机制,不实行优胜劣汰就不能进行发展和进化。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的重修和退学机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度和弹性学制,打破固定分班模式,让学生学自己想学的课程,让想学习的学生就在学校读书,不想学习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去就业和创业。
[摘 要] 对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实施了四年的大类招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分析,并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可操作性探讨,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以期通过改革探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大类招生;导师制;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一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超常规地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高等学校之间的质量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探索人才培B的新模式就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由于所学知识的过专、过窄,容易造成认识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偏激与片面,另外,从学生自身的成长来看,大学低年级学的多是公共基础课,主要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并寻找自身的兴趣特长,按大类招生、培养就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竞争中学会选择,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定位,在对学科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从容选择志笃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缩小专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距离,有助于避免就业时的学非所用。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计算机系从2012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大类招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导师制就是以学生学业指导为核心,兼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引导的学生培养模式。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和辅导,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大类招生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阶段的转变,导师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情况及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情况,能够拓宽师生沟通的渠道,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个人的学术成就,感受大学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尝试科研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为了规范大类招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我们设计了《专业导师工作手册》,该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基本信息、个性特点、兴趣和专业特长,导师根据这些信息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出共同的学习方案和个人学习方案,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做出学术决策和未来职业定位。同时,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每周至少有2个学时的面对面交流时间,并根据需要通过飞信、微信、E-Mail、QQ等途径及时与每位学生进行沟通,接受学生在选题、阅读书目、专业课程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并给予指导,同时加强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导师欣赏他们,了解他们的情况和进步,并给予批评、指导和鼓励。为督促学生,根据每个学生情况采取每次与学生见面时留作业的方案,下次见面时考察其完成和掌握效果,久而久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针对导师制,系里定期召开研讨会,定期对学生成长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制定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素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导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渐摸索出所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在与导师的接触中找到进入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兴趣点。学生随导师参与相应的研究工作,学生除完成计划内的实习任务外,鼓励参与各类横向、纵向课题研究,尤其是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当然,在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导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评价、监督、考核以及激励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改革方案
首先,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学院向学生公示每个导师的授课科目、教研、科研信息,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一名导师,双方进行双向选择后,由导师带领自己的学生进行教研和科研工作,双方互相配合,实现双赢。四年来每年都有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立项并发表相关论文,这一制度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科研计划与科研项目的需求,也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实施四年以来成效显著,很好地完成了大学生的科研启蒙训练,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导师采用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指导。导师要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联系,除假期外,每周至少见面一次;各导师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导师会议,安排和总结本学期的导师工作,及时总结交流指导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本科生导师每年度进行一次考核,被指导学生的学业情况、科技创新活动环节完成情况、就业创业考研情况及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评价情况都记入考核结果。并由系里按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填写“本科生导师年度考核表”。导师每指导一名学生,记非教学工作量最高为20分,考核结果(优1、良0.8、合格0.6、不合格0)加权累加非教学工作量分值,总分不能超过100分。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评优评先等参考的条件之一。
让高年级的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顾问,通过同辈辅导,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帮助和辅导,既有效地解决了大一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使新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培养出较强的适应力和意志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它避免了辅导员和班主任无法顾及全体同学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师资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们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已经在计算机系各专业所有年级本科学生中实施导师负责制,下阶段将逐步扩展到学院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2015年7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引导高校青年学子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由信息电子技术学院举办,计算机系承办第一届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参赛对象是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各年级全体学生,包括留学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题目自选,必须为原创作品,题材不限,开发工具不限,要求设计功能完整,不能是半成品。鼓励与校园学习、生活、工作有关的选题。作为导师制的阶段性成果,这次大赛既检验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结束语
大类招生下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是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们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已经在2012级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中实施导师负责制,下阶段将逐步扩展到该专业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新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的理想选择。
摘 要: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地方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而后对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未来地方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
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计算机基础 分层教学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并努力为这些高校提供更多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教学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由于各种主客观限制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1 分层教学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机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成为人民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同时,社会发展也对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一定计算机技能的人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因此,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明确此点,在做好专业教学的同时,培养更多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相比其他科目来说,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展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则充分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号召学生发扬个性,并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分层教学就是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进度,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总之,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2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第一,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开展分层教学工作。为了落实分层教学工作,地方性高校要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计算机掌握熟练程度进行摸底测验,从而对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并按照专业素质的高低将学生分为普通班和强化班,并分开授课。由于普通班学生一定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要尽量缩短理论教学的时间,然后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而强化班的学生专业素质偏低,教师就要用极高的耐心来对待他们,要做好教材内容的讲解工作,使他们内化所学的内容,并在学生实训操作的过程中给予指导。
第二,要做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工作。分层教学的优势明显,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那些专业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给予奖励,包括学分奖励等,从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而对于那些专业素质偏低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多进行课外辅导,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努力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力求提高教学效果。高校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等,做好集体备课和公开教学,让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灵感,创新教学方法。在课程编排方面,要合理安排各个模块,并实行登记卡制度,确保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第三,要根据高校的专业特点,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不同,学习内容也必然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其专业领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要明确专业特点。但是,当前地方性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缺乏针对性,不同专业之间的学习内容区分度不高,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高校应该从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安排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内容,从而保证分层教学的开展。
3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自2015年9月开始,对15通信工程、15工程管理、16软件工程三个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为两类,一类为基础应用课程,一类为高级应用课程。在入学初期,学生根据自身计算机基础水平进行选课,一周的学习之后可以允许调整。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教学使得基础偏弱的同学能够扎实地完成基础素养训练,也能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应用分层教学是相对困难的。首先,要进行分层教学,要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做好摸底工作。其次,要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需要重新整合学生,会间接影响其他课程的教授,该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也相对困难。另外,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的师资力量仍然不足,不能满足分层教学的需求。在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时,计算机基础专业教师必须做好备课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4 结语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运用分层教学的方面,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要充分认识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明确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杜银霞(1982-),女,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正逐渐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作者。但是在传统的育人环境里,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高校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可靠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实训。于是,高校毕业生就缺少足够的岗位技能训练,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出现陌生和茫然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就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近年来,很多单位和企业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发展情况给予反馈,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是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再次进行良好的工作培训和技能培养之后开始工作的。其中还包括“985”在内的高校,很多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参加工作时遇到计算机实际操作问题,就很容易暴露他们的不足。所以,本文探讨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分析当前比较流行的校企合作形式,提出关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课题。
一、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培养人才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高等教育一般都是以市场的导向为最终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同时还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具体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例如,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未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校企协作过程中的主要思路
目前,我国的企业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想要改善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情况,吸引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环节,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切实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要以高校为载体、以企业为导向,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高校良好的教学方式,以及与企业之间人才、知识的交换,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吸收人才的时候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利用良好的运行机制,合理解决“企业参与到校园教育中,共同育人”的基本问题,最终实现良好的校企育人合作机制。
三、人才培养的模式设计
我国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更应该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为最终的任务和目标,所以高校还需要面向市场和企业,把企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导向。
1.按照市场导向改进教学方式
校企协同育人是保证校企良好合作的主要桥梁,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高校调整和优化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以市场发展方向为最终导向。由此可见,我国高校需要按照企业的需求,合理改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够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面对企业提出的相关要求,教师还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刚入校时都存在着基础差异,所以高校应该在前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培训。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合理选择校企合作的有效教学方式,并且按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分层的教学。同时,这种情况也非常有利于老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易有别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之后的工作路途更加平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出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积极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入有效地合作,为在校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条件,使在校学生都能够提前接受企业的核心技能训练。同时,高校还需要和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结合高校扎实的基础教育,又能够有效培养出市场中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实践_>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因此,以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强调和关注学生个体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将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摘要: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是当前国际国内的前沿专业,创新领域也很多,该类专业的本科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创新活动。该文对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本科生;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学科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因此,高质量地培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极其重要。高质量地培养,除了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识,是一种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意愿,也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创新思想,结合创新能力探索未知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后,还必须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本科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主要是申请专利、发表科技论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参加科技竞赛等,其中参加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符合本科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培养方法。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主要是工科专业,但是与其他的理科专业不同,计算机类专业是前沿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较好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该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计算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抽象与建模能力。而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是国内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教学方式方法问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传授式教学,也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该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是计算机专业课的老师基本上都用PPT教课,如果PPT做得好,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会使得学生厌听厌学。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老师讲课用PPT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计算机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工科课程,对于这些专业课来说,课堂上“填鸭式”教学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课程知识。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无法提出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看法,教师也不能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专业问题,这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二:创新自信不足。由于对计算机专业课学习和理解不足,数学基础不扎实,对创新的理解不到位,认为创新是一项深奥且复杂的活动,以目前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无法达到创新能力要求。这一认识误区使得很多学生不敢走出创新的第一步,不敢于面对各项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也就无法接触到学生阶段的创新需求和问题。
问题三:创新渠道不清。对参与创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参加,参加何种活动属于创新活动。由于很多学校创造创新类科技活动的条件有较大的局限,尤其是计算机类的很多创新类科技竞赛经常有新赛事和新知识加入,如果不及时了解和更新,难以及时跟踪创新渠道。而且很多学生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对现有条件的依赖性高,缺乏向知识基础和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同学请教的勇气,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问题四:创新毅力不够。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甚至有些枯燥,它不仅仅是一个纯智力过程,还需要投入体力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兴趣,而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探索。根据我们对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观察和了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创新所需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但很多学生遇到一点困难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惰性开始起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参与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很容易放弃。
2 培养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近些年的创新活动参与和取得成绩情况,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的思路。
针对创新意识缺乏问题,可以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着手:1)在教材选择、课堂授课方式、综合实践实验、专业课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启发式、探究式、座谈式、讲座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程实验与实践学时,并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勤于提问。2)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在课件中增加动画和其他形象易懂的内容。3)对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主讲教师制,与现场兼职教师配合。4)采用研究生助教制度,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辅导、实践课程指导,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1)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每年在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入学新生中,按要求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综合考评程序,选拔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高、求知创新意识强的优秀学生实行“一对一”导师负责制和考核淘汰滚动机制。2)建立ACM班培养方法。采用选拨-考核-淘汰机制,探索和制定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置换体系,在兴趣小组成立、ACM竞赛场地提供和ACM系列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支持。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计算机科技文化艺术节、学术沙龙、专家教授讲座等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针对创新渠道和条件保障的问题,首先需要学生管理人员和老师重视。由于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经常有新的技术和理论出现,同时原有的一些技术会过时,所以相应的针对信息领域的科技活动也会经常变化。学生在校主要以学习课本知识和对应的实践知识为主,对计算机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更新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比较滞后,所以老师和学生管理者应该成为创新渠道的提供者,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创新项目的指引者,提供参赛设备、场地和知识辅导的保障者。其次是学生本身应该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人员组织能力。通过信息获取,可以尽可能早地获取创新活动信息,并今早准备;通过人员组织和协调,可以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队,让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以更高的质量完成创新活动。
3 总结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纵观往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工作或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要比其他学生更好。因此,重视计算机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探索高质量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