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6 04:17: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自主学习理论下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1自主学习理论的涵义

一位美国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提出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在动机、元认知、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

2自主学习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的影响

2.1明确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理论引领下的现代远程教育要求学习者具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学习者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根据情况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也就是学习者具有目标意识。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更倾向于设置具体的、近期的、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效能感。

2.2强烈的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必须具备内在学习动机,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环境要设法让学习者自己主动“想学”。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成分主要包括内归因倾向、自我效能感、兴趣、价值意识等。自主学习理论引领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注意以多种形式展现学习内容,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源库,设置清晰的导航系统,能够引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索、思考。

2.3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过程和学习计划。学习者为了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从多渠道搜集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3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构想

3.1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素质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具备较好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对于远程教育学习者来说,他们大多没经过系统的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在自学过程中往往缺乏严密的计划,学习进度掌握不好,抓不住学习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指导学习者如何学习,回答学习者的各种提问,为学习者提供及时帮助等。学习者通过这一体系不但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教学管理平台等设施,接受各种教学信息服务。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可以有效增强学习者的交流意识,培养学习者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每天固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发表观点、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等等。通过这种服务体系的创建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自主学习会更有效。

3.2依据自主学习理论设计和制作网络课程

目前大部分远程教育仍强调任课教员的“教”,突出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在呈现形式上多以“文字+视频”的方式,面对单调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样化的呈现学习内容,以此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将教材内容用图形、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展现,同时注意练习库、案例库、试题库的建设,建设一批优质的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在增加课程形式上的美感的同时,减少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在多种感官共同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3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检测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以及对学习结果的归因评价。目前在远程教育评价系统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方式多是以是非题、选择题等简答题和客观题为主,基于问题解决型和案例研习的练习题则相对缺乏;二是远程教育中缺少有针对性的归因评价,完成练习之后,系统仅仅给出答案,没有综合性的评语和分析,这样学习者对不懂的问题只能靠猜测,无法知晓错误的原因。因此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设置相应的评价策略,让学习者在学完某单元内容之后,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将有助于保持学习者的自信心,进行正确的归因。

作者:邢志华 单位:安徽省蚌埠市94580部队理训系教育理论教研室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实践教学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1构建科学的远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1.1构建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将学生整个学习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制定不同阶段的实习内容\实验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形成一个实践教学体系。

1.2制定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培养方案进行市场预测研究,超前确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复合型教学实习的比例,如文理交汇、学科专业相融;重视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1.3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培养并协调发展除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专业技能外,还应将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为主体,思想教育和勤业、精业、敬业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中。

2整合校内外工科实践教学资源

目前现代远程开放理论教学与近距离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矛盾;与实践教学相对具体、个性化相比,其办学规模大、学生数量多存在矛盾;与实践环节相对集中相比,学员分散存在矛盾;学生在岗工作与脱岗实践之间存在矛盾,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资源缺乏。如何统筹安排、共享校内资源,对高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共享资源,同时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一方面能够解决高校建设经费缺乏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使用率较低的教学设备,通过现代远程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积极性。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具体可采取的方法:

2.1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对于高校实验室,尤其是工科实验室来说,“实验学时多,而教学设备台套数少”的现象普遍存在着。通过开放实验室,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资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利用开放式的实验室,通过编制实验室介绍、指导教师介绍等开放指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开放内容。通过建立远程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办法,使得远程教学的学员可根据自身的时间来安排实验,解决学员不能按统一的时间来进行课程实验或综合实验的问题。

2.2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市场上必将出现一些新的岗位,为了满足这些岗位的需要,进而需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对岗位特征较强的工科实践环节来说,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毕业实习与岗位实习、岗位资格证书教育进行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工作的能力。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走产、学、研相互联合的道路,使网络实践教学与实训实验教学进行结合,进而提高实验效果,一方面能够保证实施远程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

2.3利用仿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仿真对于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工科学生来说,加强专业应变能力的训练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点,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可靠手段。受市场经济体制、学生就业去向多元化的影响和制约,企业丧失了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即使接收学生实习,通常情况下不允许学生动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减少学生锻炼实习的机会,进而不能培养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实习中的难点,借助计算机仿真系统进行解决。对于计算机仿真系统来说,实际上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在模拟的工业控制键盘上,学生可以仿真的生产过程进行操作。在学生学完化工原理等基础课之后,我们会组织安排一次仿真单元实习,对离心泵、换热器、液位控制系统、精馏塔等单元过程利用两周的时间进行仿真操作训练。由于仿真室是开放的,对于远程教育的学员来说,可以随时到中心进行训练,通过反复强化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其应变能力。

2.4制作多种形式的实验媒体实验媒体是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媒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成败。实践教学由于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实验媒体的制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普通高校中的工科院校,培养的是工程设计型人才,他们以某个工程领域的设计院工作为已任,要根据现有学科体系和理论系统设计出符合当前社会需要量的工程项目,开发出新的设计规范和模式,从这一出发点可以看出,培养工科型人才要从培养知识能力、技能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出发。

3.1对实践课程教学创新实践课程可以多重目标,我们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课程要用项目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或者简单地说:①能力目标;②任务训练;③学生主体。根据三个中心来将我们的实践教学进行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可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将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为:①验证性实践模式;②应用型实践模式;③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模式;④技能培训模式;⑤实践基地模式等,针对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采用不同模式化的教学。

3.2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求知探索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是高水平的化工操作工技能大赛、检修钳工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积极鼓励广大远程教育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3.3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针对生产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学生可结合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根据工作的企业单位的项目。制定远程教育研究训练计划,采取申请立项-全程质量跟踪-结题工作流程,项目结题后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实践课程学分。

4现代远程工科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的工科实验室中进行以学科为主的实践教学,难以适应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如何营造出良好的工科实践教学氛围,合理建设实验条件与环境,规范化和实用化的工科实践教学,也是关系到工科远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同时在企业和社会强调需求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如何制定适合远程教育工科实践教学计划?我们要在教学安排上紧扣实践程序和环节,一部分实践环节可以由演示实验、仿真实验、虚拟实验完成。在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要舍得投资,用以建设全新概念的工科实践教学的实体。建成的实体可以用于学制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将远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载体并与世界教育接轨。

作者:邵丽君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学生信息素养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综合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素养”的解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信息素养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及信息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细分的话,信息素养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及利用能力,也就是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能力;其次是信息处理能力,就是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读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最后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信息社会中,知识的呈现是基于信息的。学习者面对的知识世界是信息的海洋。“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是以一定的信息过程,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所完成的。”如果想获取知识,信息的认知能力、鉴别能力和加工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国内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后工业化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获取、鉴别和有效利用信息自然成为人们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而对于远程教育学生来讲,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拓展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完善知识结构则是必备的能力素质。对于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说,信息素养的具体作用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一是对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获取新知识,提升个人持续发展能力的个性化学习。与学校教育完成不同,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更多时候是处于分离状态的,自主学习的完成依赖的是个人掌握及应用信息工具的熟练程度。二是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迫使人们时刻面临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信息选择。身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每一次人生选择,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推行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判断。个人成功与否无疑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总而言之,“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们在未来职业中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现状

我们曾经在2011年针对学生媒介使用状况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77人,均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远程教育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普遍较弱。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在平时接触的媒体选项中,选择互联网、电视、手机、报刊、广播等媒体的比例分别为92%、54%、49%、24%和5%。81%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以上,有一半的学生上网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以网络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为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我们设计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对自己信息处理能力的判断”。选择“较好”“一般”“精通”的比例分别为54%、27%、14%,学生对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评价普遍不高。第二个问题是“能否通过互联网完成课程学习”。有101人认为“能”,占64%。34%的学生认为“不完全能”。总体上,能够通过互联网完成课程学习的同学只占六成,明显偏低。其余学生只能依靠教师、同学的帮助完成学业。相对于毕业论文、调查报告,课程学习涉及到的信息处理难度是比较低的。单纯的课程学习尚且如此,那么更复杂难度更高的学习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在遇到学习难题时,有148人选择上网寻找解答,比例高达94%。这表明学生的信息意识还是很强的。第三个问题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我们列举了几个简单的选项,分别是“不知道怎么样去围绕主题收集信息”“不知道通过哪些具体渠道收集信息”“对于收集的信息不能有效整合为我所用”,选择比例分别为67%、56%、51%。这表明在信息深加工阶段,学生虽然有较强的媒介使用意识,但综合使用能力,特别是对信息的深度处理能力比较欠缺。对于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说,学生与教师之间始终处于分离状态,学习主要是依靠个人来完成。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毕竟有限,学生要想学得更多、更好还必须求助于网络新媒体。“因此,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通过教学媒体获得教育资源的多少和优劣将直接关乎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学生不仅要运用媒体很好地接受、消化教师所提供的资源,还要善用这些媒体去自主地获得教育资源,辅助自己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远程教育推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远程教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从调查的情况看,远程教育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结构的完善。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应该作为一种普适性的课程在始业教育阶段大力推行。

三、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路径

1.构建数字图书馆平台

对于高校来说,充分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对图书馆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为适应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必要对纸质图书资料进行电子扫描转换成电子图书,建立数字图书资料库,以方便学生远程阅读、下载、复制;在图书采购方面应扩大电子图书的采购,借助中国知网和万方期刊网建立数字期刊库等。其次,对图书资料进行合理的整理及分类。为让学校更方便快捷地收集信息,必须做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分类工作,并建立方便的检索系统。现代远程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优势也有不足。它的优势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它的缺点是教学分离,学生与老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辅导机会较少,课程学习需要借助大量的辅导材料进行。图书馆是图书、资料的汇集中心,理所当然地成为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学校可以通过介绍数字图书的分类、检索软件、检索方法等提高学生使用信息工具的技能。可以开展专题学习训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的检索、综合及分析。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等开展专题讲座,从理论方面提升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认知。

2.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信息素养培训

在线学习平台是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的教学服务综合支持系统。在线学习平台一般包括网上作业系统、网上测试系统、教学辅导系统、师生互动交流系统、网上教学直播系统等。在线学习平台面向学生和教师开放。教师将学习资料上传到相应的系统,学生则通过远程登录系统查看资料。在线学习平台资料丰富,囊括了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线学习平台不只是一个课程学习系统,还是很好的信息素养训练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在两个方面对信息素养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第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将学习信息上传,学生则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远程终端访问在线学习平台,搜寻自己需要的相关知识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合、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线学习平台不仅是课程知识学习平台,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日常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更新信息,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学习信息等方式,使学生慢慢养成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第二,在线学习平台对于传授基本信息技能非常有帮助。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登录网络系统,学会通过搜索引擎寻找信息,学习如何下载、存储信息,如何围绕课程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搜索信息等,从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为更深入的信息素养学习打下基础。

3.做好信息素养教育的统筹规划

第一,要高度重视信息素养教育。重视程度往往与行动力度成正比。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于终身学习及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越强,那么在未来社会获取新知识、新思路、新机遇,接触新领域的可能性就越大。面对浩瀚的信息世界,如果没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就无法在信息海洋中自由遨游,无法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作为教育机构应该从思想观念上重视起信息素养教育。第二,对信息素养教育要统筹安排,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并不是一两门课程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课程规划。除基础理论以外,还应增加实践课程设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能力训练。在能力培养方面不只是学会一些简单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处理,如何透过信息表面去洞察更深层次的内涵,如何通过现有的信息资源对未来发展做出判断,如何利用当前的信息资源做出决策。如此等等。总之,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统一安排。

作者:朱庆好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一、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现状

(一)宏观理论研究

关于这一主题,学者们主要从宏观角度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分析,并一致认为,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腾飞的必然选择”。杨改学在《现代远程教育与民族教育发展》一文中从国际视野分析了世界九个人口大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情况,阐述了现代远程教育与民族教育发展的关系,认为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改革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水平和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该在总体上遵循从需求选择发展、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相结合、因地制宜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更新观念加速发展的指导原则。红梅在详细分析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意义,顺应各民族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构建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开创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局面”。也有研究者从教育立法角度对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政策法规问题进行了解读,认为“在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法制化当中缺少调整规范少数民族远程教育的专门立法,现有的远程教育政策法规对少数民族远程教育来讲,存在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导致了法制盲点的尴尬处境。因此,立足国情及民族地方的特殊情况,建构一套中国少数民族远程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这一研究对于我们开展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政策法制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还有诸多研究结合地方实际,对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软硬件配置、师资培训、学习者素质培养、学科建设等,以及应有的举措、发展前景都进行了理论论述和展望。

(二)技术模式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实时或非实时传输课程及教学内容,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师生分离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远程教育组织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课程开发子系统”和“学生支持服务子系统”;以及在组织系统中使这些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的任务范围。研究和探讨远程教育系统模式的构建和优化,以及解决方案的技术实现,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总体阐述;另一类是对远程教育系统的解决方案、平台的构建及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学习支持服务、培训网络建设等具体问题进行的研究。宏观研究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管理性等特点,更适合于农村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继而主要关注民族地区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抓住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而更多的研究者更注重远程教育系统具体环节的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在模式、支持服务等具体环节上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通过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结合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和特点,提出构建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应该遵循“分级管理,覆盖全区,纵深农村,服务三农”的指导思想,并且“要充分考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及农民的实际需要,有自己明显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应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系、教学点办学条件、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状况、学员素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地域特点等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与组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结构和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方案设计和技术实现的研究上,研究者主要是在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构成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诸如资源整合应用模式、教学平台构建与管理、学习支持服务等微观问题的解决策略。

(三)实践应用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的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等优势为众多的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渠道,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以成人业余学习为主,以个别学习、自主学习为中心,面向学历教育,面向在职培训,面向自我提高,重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西部民族地区开展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逐渐增多。这些项目多以当地学校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使用,改善教育与经济发展现状,缩小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在众多项目中,政府主导推行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以“投入巨大、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而闻名于世;而由民间企业千乡万才科技公司推进的“千乡万才工程”,亦以“要用数码科技改变西部贫穷”的理念与为此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而为外界所瞩目。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以这两个“工程”为主的项目在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实践应用研究。研究者一致认为,远程教育以其知识传播快、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的特点,正在成为最理想、最现实的实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途径,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领导者、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值得研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对民族地区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资源共享及资源库的构建、教育服务成本削减、师资队伍建设、设备配置及使用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研究探索。在民族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远程教育的实践思路主要是依托当地的高校,依靠社会力量,借助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构建扩大教育机会、满足当地需求的远程高等教育体系,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者重点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如现代远程教育为民族地区“三农”服务的实践探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研究、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应用研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研究等。这些成果不但丰富了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宝库,而且对于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应用问题,有学者分析指出,西部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人文生态,产生了与东部和中部不同的文化和教育的现实问题。“信息化”尽管提供了开放与共享的教育资源,但是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以实现基于生命独特性的教育为根本目的的,其建设与应用本身又是以人的生动发展为重要取向的。所以西部教育发展应当在充分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尊重西部、走进西部的基础上,“把西部的人文资源转化为课件、转化为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绿色教育,然后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网络教育,不仅可以使西部的教育超越东部教育所经历的阶段,极大地促进西部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使西部的民族文化与东部和世界沟通,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和教育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教育”。这一观点无疑为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提供了观念参照和理论指导。

(四)问题对策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新兴事物,在民族地区的应用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实践探索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详细考察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反思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对策,这是已有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思路。综合来看,民族远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资金短缺、区域间发展失衡、设备利用率低、资源匮乏、观念落后、教育基础滞后、师资素质偏低。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一一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因地制宜,注重民族性;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远程教育环境;建设适合地方需要的学习资源库;转变思想,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对研究者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二、已有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综观现有的成果,尽管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及解决策略等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研究者对此的关注热情较高,并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但是,已有研究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研究思维僵化。研究者往往居于权威地位,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套用“理论预设和偏见(Bias)”从事研究,只要研究结果大致符合先前的想象即可。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殊性,每一个地区和民族,或者不同地区的同一个民族所面临的问题都不相同,解决策略也必然相异。现有的这种从理论找问题,而不是深入现实去“生发”问题,通过实地研究来修正或升华理论的做法,必然会束缚研究者的视野,大大降低研究成果的价值。其次,从研究队伍来看,处于各自为战、缺乏科学规划的状态。现有关注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研究者基本来自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或研究机构,教学一线或者非民族地区的专业研究者不多,而且研究者之间缺乏对话和合作,这不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且出现了重复性研究的问题。再次,研究方法单一。除了理论思辨研究外,大量的研究以个案研究方式、问卷调查方法为主,缺乏实地研究、行动研究等,更鲜见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后,从策略建议看,研究者针对问题开出的“药方”有许多是一厢情愿,或者就事论事、泛泛而谈,没有触及根本矛盾,缺乏可操作性。从受众立场及其现实需求出发而又行之有效的建议和策略少之又少。

三、云时代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未来走向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门槛再一次降低,这给民族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云时代背景下,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

(一)寻找核心问题,深化理论研究

客观地说,现有研究触及了一些现实问题,但是很多是零散的、边缘的、表面化的,研究者真正缺少的是核心问题意识,并没有找到本质的、核心的问题,即“活”的问题,从“活”的教育实践生活生发的真问题,习惯于从书本、学科规范、既定的所谓理论出发,想当然地设想和安排一些“问题”。我们认为不仅在远程教育、民族教育的研究领域,甚至所有的教育问题研究都应秉持眼光向下的姿态,走进实在的教育生活,观察或体验“活”的教育中真实存在的问题,“不走进去,不去研究那活的教育,只逗留在既有理论圈子里,怎么从活的教育中找出能够升华的东西。研究那活的教育,走进活的教育,才是‘学’的发展之源”。这种关注实践策略的研究导向,是以问题为中心的,通过“活”的问题的思考、研究、论证,去提炼、修正、升华理论。因此,“活”的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亦是研究的归宿。

(二)扩大研究力量,优化团队结构

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研究力量协同参与,做好系统规划,形成研究团队,分工协作,方能形成气候。针对目前的状况,笔者呼吁更多的研究者参与进来,理论者与实践者合作,东部研究者与西部研究者合作,少数民族学者与汉族学者合作,优化团队结构,互通有无,实现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双重共享。

(三)改变研究思路,建立对话关系

这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研究既包含理论研究,也包含实践研究,但这两者绝不是割裂开来的。要消除理论与实践的对立,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取长补短,提升研究的价值。二是指研究者要融入具体的情境中,站在既是局外人、又是当事人的角色来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与“研究对象”之间建立平等、开放的对话关系,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三是指研究的思路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以改善民生思想为理论指导,站在受众的立场,不仅要研究“给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要什么”“缺什么”,从满足民族地区最迫切的需要出发,探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策略。

(四)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品质

民族地区远程教育问题的表现是复杂的、多维的,要真正把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关系,单一的研究方式、方法,恐怕难以实现,研究者应该以“复合的方法论”为指导,从不同视角认识和分析问题,采用多取向研究方法,以实地研究取向为主,将实证和思辨的方法取向兼收并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方法综合应用,这将极大地丰富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并把研究导向有效应用。

作者:王忠厚 林刚 单位:青岛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研究与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切入点,以一线的骨干教师为主要参研力量,从实用的课型、课例、实践活动入手,理论上能够弥补远程教育模式和参与式教学整合研究方面的不足,实践上能够指导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及林区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对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是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现状的一种方向和手段。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性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虽然具有巨大的规模效益,但其高投入和高运行成本决定了必须注重效益,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益道路。其次,对效益进行研究与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农村远教工程的实施情况,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本效益问题将会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向着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展。再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还兼负着农村党员培训及农业信息服务的使命,对其效益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综合学科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结合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探索发挥农村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课题论证,制定课题方案,组织科学实施,初步探索发挥农村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益道路。

3.通过课题实践,探索并总结发挥农村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南,向着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发展。

4.课题研究深入进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系列论文,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涌现出一批相关课题的研究型与服务型教师,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校服务“三农”意识明显增强。

(二)研究内容

2007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为我们学校配备了三种模式,学校自筹资金建立了校园网,每位教师一台笔记本。但是,由于认识不足,部分教师的观念仍然滞后,对于资源的使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三种模式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展缓慢,参与式教学也仅在尝试。农远项目服务“三农”更是流于形式。如何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与参与式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实用的教学模式便成为当务之急。这是本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课题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思路

以学校高效课堂“五环节”落实为载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师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同时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等相结合。

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3.4—2013.8)研究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研究组。

2.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分析我校五年来在农远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拟订课题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师了解课题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和实验步骤。第二阶段:(2013.9—2014.8)课题启动阶段

1.2013年9月-2013年12月:秋季开学开课后,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抽样调查多所农村中小学农远项目实施状况及存在的困惑等。2.2014年1月-2014年5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收集研究资料、整理调查数据、分析归纳,作比较性研究,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借鉴。

3.2014年6月-2014年8月:实验教师运用行为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专家咨询、走访座谈、文献分析、合作交流等等方法总结发挥远程教育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第三阶段:(2014.9—2015.4)实验成果总结推广阶段1.2014年9月-2014年11月:课题组成员交付撰写的优秀论文。2.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总结推广研究经验。

3.2015年1月-2015年4月:汇总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终结研究报告,申请课题鉴定。

五、课题成果

1.教师的职业态度与专业素质有较大改变,新课程实施能力有较大提高。课题方面,刘忠老师申报的甘肃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规划课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实效性问题探究》确定立项为省级规划课题并于2014年10月通过鉴定。在论文方面,实验教师有20余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有一篇在国家级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奖。学生辅导奖方面,课题负责人郭亚丽辅导的学生刘尕桃创作的作品《珍惜水资源》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甘肃赛区三等奖,景彦龙老师荣获第十八届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指导三等奖。

2.经过实验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近几年来有多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李瑞斌同学荣获2013年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甘肃赛区三等奖;李继元、李扬、孙卓娜等同学在2013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分别荣获五年级组全国三等奖;何娟梅、贾龙强、李磊鑫等同学在2013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分别荣获四年级组全国一等奖。在2013年全县八年级生物、地理会考中,我校两门学科均居全县前茅。在2004年中考中我校全科合格率居全县前十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激励。

作者:郭亚丽 单位:甘肃省通渭县平襄店子学校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混合学习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一、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在人们对混合学习认识和了解逐步加深的今天,混合学习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广播电视大学在1979年的成立,首先应用收音机、电视、面授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其次随着云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网络学院、开放大学等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混合学习在人们及时吸取知识和技能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一致的教育理念,即均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远程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较大的区别。远程教育是教育教学随着时代应用而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属于新、旧媒体的结合体。在远程教育中运用混合学习,首先考虑的是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相对传统教学形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和考核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教师与学生在现实中的交流比传统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教学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单面性。混合学习主要分为技能驱动型、态度驱动型及能力驱动型三类,随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手段被相继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中。混合学习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自主学习:人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形式的基本确立不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体现,同时与远程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征比较符合。当然,这种学习模式并非学生简单的自学,学生网络学习、协同学习等都是其包含内容。这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主要依靠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根据混合学习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对多种技术、多种媒体、多种服务的结合尤为强调。

(2)加强对面授辅导的重视:相对传统面授来说,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面授辅导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课程难点和重点是现代远程教育面授辅导的主要内容,在辅导的同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的面授辅导在课时比重上根据学生需要和课程难度不同而不同,受课程内容量的影响不多;再次,现代远程教育面授的多媒体技术已经实现与课程的严密和融洽整合。

(3)师生交往以网上交互为主: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交互功能已经可以实现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异步)交互,学生的学习能够获得教师及时的帮助。

(4)在学生评价范畴中纳入形成性考核:远程教育教学中混合学习的应用一大特征为形成性考核的纳入,这种考核的纳入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考核,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动力,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更加全面。

二、混合学习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影响

从混合学习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已经深入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也可以看出混合学习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现代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混合学习促进了对教师导学的深化认识

从古至今,人们对教师作用的理解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具体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是引导、指导和辅导学生的学习,概括来说即指教师站在导学的位置。但仅仅从这一点来看,早期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导学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导学是没有大的区别的。而当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开始加入混合学习后,教师导学的内涵也随之进一步深化。混合学习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导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远程教育特征基础上的一种教学行为,相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有了较大转变。在建构主义的理念中,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的有意识、有意义建构,主要立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教学实践也早已表明教师在这种有意义的学习中具有必不可少的主导作用。尽管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都是源于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需要,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对教师的导学有同样的依赖,所以混合学习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中心作用是统一的。且由于教师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学生在混合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需要教师的导学,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除了要知道学生的学习技术、学习能力外,还要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协作能力、思想教育等进行全面的培养,这些都深化了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作用的认识。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促使人们开始反思片面强调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远程教育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逐渐加强了教师角色的主体化,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之外也开始从教学概念的整体内涵去认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教师导学纳入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系统中。

(二)混合学习提供了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新视角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实质上看属于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以学生自治理论为基础的,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全程负责,其核心内容除了包括学什么、怎么学外,还包括利用什么学、什么地方学、什么时间学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自主考虑。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看法同样多种多样,有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人操作行为,是行为主体对自己的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还有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我动机和行为都有明确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控制和调节的学习。Wedemeyer作为“美国远程教育之父”,对自主学习有极为详细的见解:他认为针对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就是一种独立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对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自主选择,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对学习进度进行自主选择。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实现计划和安排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来监督、评价和反馈自己的实际学习活动,因此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调节、修正和控制自我学习活动的过程。混合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视角。在混合学习条件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导学息息相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传播知识的人,也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之一,贯穿于学生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其次,混合学习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包含传统的利用文字教材进行自学的形式,同时包含了现代网络技术下的自主学习形式,是两种教学过程的结合。另外,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在自主学习手段上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比较强调,不仅包含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时也包含传统媒体,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条件、不同文化层次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给学习者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选择方式的机会。

(三)混合学习拓展了教学设计理论

在教育技术中,教学设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模式和教育的基本理念的集中反映。根据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的不同,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以教师“教”为主和以学生“学”为主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三种教学设计模式。从层次上来看,教学设计则又可以被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模式。宏观主要指系统的教学设计,通常针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微观教学设计则是立足一堂课或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教学设计;中观教学设计则是基于课程而进行的设计。由于教学环境、传播手段和学生特点等特殊情况的限制,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主要为中观设计,即往往基于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前所做好的准备,这一准备过程是立足于教师对学生、课程及教学环境的了解和熟悉基础上进行的。相对传统课程设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由于学生个性特征和教学环境差异往往较大,教师通常很难对学生和教学环境有真正的了解。因此,教师和学生会共同投入到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中。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会事先提供课程学习指南给学生,学生在指南的引导下可以针对自身学习情况对个人学习计划加以制定,教师在了解了学生不同学习计划后再对课程做出相应的系统设计,最终由教师按照两人共同设计的结果展开教学,这种课程设计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此外,混合学习模式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设计并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与传统教学设计类型的组织和编码,只需要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较为强调即可,这些区别都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总之,混合学习的兴起及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会远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前景,有助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方亚君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图书服务体系建设下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1.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发展对远程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信息服务从而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更便捷地将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到一起,大量的数据传输也使得模拟的“面对面”交流成为现实。数据的快速传递和储存技术,从而给现代远程教育的图书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Ohio LINK(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是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和学院图书馆共同组建的一个覆盖全州的大型图书文献信息网络,连接全州74所大学和学院图书馆,实现各馆资源共同存储,按合作协议采购新的书籍资料,联机编目,开展网上流通服务,实行馆际互借,共同开发馆藏资源和利用网上电子文献资源,进行情报检索服务的综合性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目前,该系统已装载有各成员馆的馆藏资料210万余件的书目记录,每年向约46万名学生和5万名教职员提供查询服务,中央书目库年查询量为1800万人次以上。目前我国的上网人数,上网设备数量都跃居世界第一,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我国数据存储和数据提供技术的速度迅速攀升,足以满足大量人群的使用需求。我国于1994年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并于1998年年初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以此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健全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信息体系。

2.发展远程教育图书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远程教育的图书服务质量首先应该积极开设信息教育类课程以及课程开设的质量。目前传统的图书馆从孤立、单一的局面,正在朝着网络化、整体化、多维化的现代化图书馆方向发展。远程教育工作者应该要利用这种有利时机,改变图书馆在成人教育信息服务方面相对滞后的局面。其次,提供多样、灵活的服务方式。成人学生平时到图书馆查询文献和资料存在困难,而且在校时间有限,管理部门要考虑成人学生的实际困难,可以采取让成人学生使用更为方便的服务方式。第三,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图书专业人员,开设信息类服务,尤其是学生的论文写作和课外作业完成过程中,积极布置具有引导性的课题和习题,使得学生学会在信息的海洋中游泳,汲取有用的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第四,可以利用各种网络交际软件,比如QQ,微信等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读书活动,交流读书感受,尤其是对于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文献,可以引荐部分专家进行导读,讨论等方式,以使得图书服务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3.小结

远程教育的质量问题是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缺乏必要的图书服务体系是导致其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图书服务成为常态,远程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势而为,积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和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图书服务,并利用多种手段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目的性。

作者:吴小花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云计算技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1当前现代远程教育现状分析

1.1网路资源缺乏,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给许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学习资源非常多,另外一些学习视频资料也比较多,这就导致在当前条件下,远程传输比较困难。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各个服务器的资源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更新。在一些地方,由于资源比较缺乏,学生想找资料,却找不到。在市级服务器上找不到资料的话,就访问省级的,省级没有在访问中央服务器,这就会导致访问量过大,访问通路不畅通。一些省级现代或者市级的现代即使有丰富的资源,但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这样一来,就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

1.2登陆频繁,效率低下

当前,学生在登陆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器的时候,需要登陆许多次。学生要想浏览相应的资源,就必须先登陆中央现代服务器,然后登陆省级服务器,最后登陆市级服务器,这样多次登陆好、使得网络资源的使用非常繁琐,效率低下。

1.3技术服务支持相对落后

现代教育作为开放教育,其技术环境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对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建设。这些系统包括天地网合一远程教育平台以及网路教学支撑软件等等,这些软件和硬件是确保远程教育良好发展的关键,但当前由于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使得软硬件建设上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2云计算技术的含义

在对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之前,有必要对云计算的概念进行阐述。当前,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对于云计算的含义,现在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说法。一些学者将云计算定义为:把数据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上面,用户如果需要使用,就可以直接从客户端进行访问。这个定义是从云计算的操作方式上来进行定义的。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从计算模式方面对云计算进行定义:云计算是一种以虚拟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模式,它是在分布式处理以及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此同时,它将基础设施、开发平台以及软件当作一种服务,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从这个概念看的话,云计算是对所有的用户开放的,用户可以使用各类客户端实现对资源的访问。

3云计算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引入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能方便学习,促进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云计算技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应用

现代教育主要是远程网络教育,因此,现代教师资源分布的范围比较广,不能集中起来。如果将云计算技术引入教师队伍建设就能形成教师资源云,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将优质的教师资源进行互联,实现共享。原来的远程教育师资都是以本地为主,学生不能享受到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教育。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不但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有利于现代整体师资水平的建设。

3.2云计算技术在学生群体上的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个性,而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立学生云,就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个性体现出来。云计算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在学习地点以及学习时间上,不受任何限制,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云计算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对云端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学生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和优秀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3.3云计算技术在学习资源上的建设

在云计算的环境下,现代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整合到云端里,同时学校的服务器也可以随时的加入到云中去,这样一来,就真正的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由于每个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教师资源都被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共享,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视频课程的观看、资料的查找,同时还能够随时的向教师进行提问。现代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的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在云计算的环境下,由于所有的资源都已经被存储在云端,学生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的进行学习,随时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资源。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另外,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就是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来确定教学目标;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简单,体系要条理,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现代远程教育在满足人们受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先论述了当前我国远程教育的现状,然后对云计算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最后重点分析了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不断深化,在提升现代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作者:邓怀勇 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一、任职教育的特殊性

1.任职教育的对象特殊任职教育面向的是军队人才,它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教育对象。军官、文职干部以及士官都是任职教育的对象,这一群体由于知识、文化背景不同,且身处于军队之中,因此对于他们的教学活动必须结合军人和军队的特殊性来开展,避免统而化之的形势教育。2.目的性强任职教育是军队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之一,要求经过任职教育的培养后的军事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军队的需求,也就是具有实用性。因此,任职教育必须要能提高军队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学有所用为标准,岗位怎么要求就怎么教育,缺少什么就得学什么,经过学习以后必须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这样的需求就要求任职教育必须以军队作战策略和岗位的需求为指导方针,按照岗位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3.任职教育必须区分层级层级的划分是针对不同任职教育对象而言的。士官、军官和文职干部,因其不同的职位特点,在任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分层培养。文职干部有文职干部的培养方式,士官的培养不像本科的培养,需要具体的,具有实践性的课程设置等等。另外,随着军队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对于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也不断在变化,这就是说,任职教育不是一次性的,任职教育是一个过程,要随着岗位的变化而变化。

二、任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各层级的师资力量共用,缺乏针对性

军事院校对于不同军事人才的任职教育,是综合进行的,很多院校由于基础配备不足,不得不多个培养方向共用教师,这就使得任职教育的针对性被模糊,不能实现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比如,针对士官的培养,需要教授基本的军事训练方法,还需要提高某专业的业务能力,思想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界限的模糊,使得部分课程教授的内容出现雷同现象,达不到任职教育的目的。

(二)任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培养质量不高

教育的开展归根到底是资源优化的问题,只有优质的资源才能培养出比较优秀的人才。任职教育的特点要求资源配置必须精确、合理,不能因此废彼,其实就是要求对于不同教育对象必须有专业性的资源,但是,由于地域、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是严重失衡的,结果是,任职教育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这也与任职教育提高教育对象的岗位竞争力的总是相背离。

(三)任职教育的模式化,使得教育的效率不高

由于任职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其针对性也比较强,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程式化的现象。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被固定了,任职教育只是简单地按照以往的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类似于完成任务,完成指标。忽视了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使得部分任职教育不能满足军队的需求。另外,模式化的教育也会带来教育效率下滑的问题,由于任职教育的模式化,进而受教育对象的学下也变成被动地接受,然后在履职以后又按照模式教授给学员,这样不仅任职教育受教育对象的素质和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反而会影响其在岗位上的表现。

三、远程教育对任职教育的影响

针对以上的问题和认知教育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理念,适时引入远程教育来辅助任职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且远程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上弥补了传统任职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是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

(一)远程教育使得任职教育更方便

远程教育的优点就是快捷、方便,能够将集中全国优秀的资源,实现任职教育的优化。任职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来自基层军队,这些人员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集中起来进行教学,消耗的资源是相当大的,而且,这些受教育对象一般都有基层任职经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专业技能。远程教育的引入,使得受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方式变得简便,且能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另外,远程教育可以再配置资源的时候做到合理、精确,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可以再全国范围内选择教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师资力量边界模糊不清造成培养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再次,知识是出于不断更新之中的,远程教育也有利于受教育对象接受最前沿的知识、训练方法,远程教育的无地域差别性,以及整合资源的优点,使得它能够获得最前沿的知识,同时能在最偏远的地区得到应用。

(二)远程教育扩展了任职教育的平台

从扩展任职教育的平台而言,远程教育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资源共享的优势得到了有效地发挥。远程教育一般是对优势资源的教育成果进行整合,其整合的是面向全国的优秀教学成果,因此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打破了传统任职教育的范围界限,扩大了任职教育的接收平台。其次,远程教育的成果是事先具备的,只要有一定的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远程教育的资源,扩大了远程教育的时间范围。再次,远程教育的成果可以进行共享,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果,只要优秀都可以制作成教育视频,在不同院校间共享,扩大了任职教育的资源平台。

(三)远程教育扩展了任职教育的专业化

任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即将履职的军队专业型人才,随着现代军事管理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其要求任职教育中的专业性必须精确。远程教育使得受教育者面对的是全国比较权威的专家,理论性的针对性对于偏远地区的任职教育来说,是提升其专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扩大了任职教育的各种平台之后,结合远程教育的方便性特点,扩展了任职教育的专业性。专业性的增强在一定基础上有利于任职教育的质量的提升,标准化的知识有利于增强军队人才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四、总结

从上文的论述来看,我们发现由于任职教育的特殊性以及远程教育的缺点,要实现远程教育对任职教育的正影响,就必须切实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配合任职教育的特点,进行多方位的整合,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措施,实现远程教育在任职教育教学中优势最大化。

作者:周沫 单位:武警政治学院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思索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其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学习的过程要求学员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员自学的背景研究,重点探讨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1自主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

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自学是学习者在没有外在的帮助下独立学习的方式,由于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同学和老师,因此要求学习者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律性。自主学习并不等于绝对孤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主动的,有主见的学习,它不是放任自流的学习,也不是自由散漫的学习。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和本质,它的内容包括自我识别,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监控等等。现代远程教育的自主学习是在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下的主动学习,这些支持服务包括教师通过电话答疑,运用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交互讨论,一定时间的面授辅导,以及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孤立无助的,他与教师或同学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通过组织适当的学习小组来加强学习的互动性,克服由于单独进行学习所带来的孤独感,达到志同道合者相互激励,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2开展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近现代以来有代表性的师生观不外乎以下两种: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和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这两种观点的理论前提是“主体——客体”理论。所谓“主体——客体”理论就是将人类与自然截然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壁垒分明的阵营:一方永远是主动的,而另一方永远是被动的。进一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如此:要么征服对方,要么被对方所征服。正是由于将这一理论移植到人类的教育活动之中,这才导致了师生之间的永恒对峙。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以培养学生的抽象理性为由,将教师视为主体,学生视为客体;杜威的“儿童中心说”以培养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由,将学生视为主体,教师视为客体。尽管表面看来两者的观点是对立的,但从双方均将师生视为对立的两极这点来说,它们在理论框架上所坚持的乃是相同的“主客二分”之说。为了破除这种“单一主体”的禁忌,人们曾经提出复主体性,类主体性,互主体性等等理论,但都未能摆脱“主体——客体”的理论框架。

“交往理性”理论认为,人类的实践理性既不能从外部自然方面来理解,也不能从内在主体方面来理解,而只能从人类交往的角度来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对立的“主体—客体”关系,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相互交流,人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传统的“主体—客体”思维定式,即“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争论将最终让位于一种新的学习理念。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开始出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远程开放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按照交往理论的观点,每个学习的个体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同时并不把交往的对方视为客体。交互理论为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即教师和学生各自作为主体,主动通过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信息的相互交流。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不是想当然提出来的,它是现代学习理论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3信息技术是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保证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以科学技术为标志的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过程。每次社会的发展和飞跃,都必定引起教育上的巨大变革,教育本身从广义上说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社会教育的发展,演变,与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演变情况,从总体上看是同步的。信息技术一旦有了某种变化,教育也或迟或早地会发生相应的变革。远程教育模式也是如此,每次信息技术的革命,都会引起远程教育向新一展。现代远程教育更是以卫星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没有这些技术的出现就谈不上现代远程教育。在远程学习的情况下,由于师生的分离,使得本来完整的教学行为被分割了,只有通过通信手段才能将中断的教学继续进行下去。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要达到有效的学习,必须加强教与学双方的交互作用,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互动的形成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互相反馈,达到教与学方式,风格,内容的最佳契合。现代远程开放环境中的学习,由于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更加需要学生主动地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交互,这就是自主学习的精髓,即学习不是在没有支持的独立状态下进行的,而是在主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达成的。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也是不谋而合的,即“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和“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描摹,而是主体与环境(包括教师,学生和学习材料等)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渐建构的结果”。因此,决定学习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单一的外部因素,也不是单一的内部因素,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动交互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德斯蒙德•基更曾说:“远距离学习者的学习地点是理论家长期研究的问题,如今已找到了一些答案,通过电子通信使远距离学生聚拢起来。”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要通过应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使得由于距离而被分割的教学过程得以重新整合。作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以这一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远程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真正地开展起来。

4如何培养远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主,为了保证远程开放学习取得预计的效果,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培养学习者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由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习者重视并及时调整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另外,学习支持服务应利用各种教学途径,教学内容和激励机制,培养学习者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这样,学习者才会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最后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第二,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识别能力。如帮助学习者通过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情感特征等与学习直接有关的诸因素的结构状况和水平高低。使学习者能够认识自己的学业水平,才能准确地找到学习起点。另外,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第三,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选择能力。让学习者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

第四,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组织规划能力。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指导学习者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培养能力。让学习者主动培养学习能力,即强调学习者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要进行元认知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强调对知识的思维培养能力和运用培养能力。另外,自律能力也需要加强自我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因为它是保证计划实施的关键。

第六,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学习者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在培养学习者尝试自我识别,组织,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策略的情况下,还要培养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另外,要培养学习者通过现代通信技术主动,积极地与学校的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联系,以便在学习环境中形成一个组织良好的反馈系统,帮助他们做出自主决策,共同探索和营建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

第七,要培养学习者的协作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环境中主要通过探索和交互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的学习,加之自主学习必须得到快速的反馈(包括从指导教师和学习同伴那里获得的反馈),因此,学习者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帮助学习者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而且相互之间的协作,对情感,态度等方面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身份互换对策

远程教育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是所有远程教育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有效的教师角色转换途径,能帮助远程教育教师加速角色转换,以更专业的角色投入到远程工作中来。

1在远程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自我转换

远程教育教师在从事远程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与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发生冲突、知识储备不足、现代远程教育前沿理论欠缺的情况。但是,远程教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学校、同行、学生、社会的多方督促。同时,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形态和环境,以及远程学生的特殊需求,在实践过程中,远程教育教师必然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进行自我转换。在远程教育实践中进行自我转换是教师角色转换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1.1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思想准备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实现观念的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这是远程教育代际变化中的教师角色转换的前提。然而,囿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教师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突围”出来,完成向“导学”角色的转换,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对大多数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教师而言,传统教育打下的烙印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教师已习惯于被看作是掌握知识、占有知识、传递知识的人。因此要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角色过渡到“知识的导学者”角色,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作为从事开放教育的一线教师,要适时自觉地进行“角色”的转变,并清醒意识到现代教师职责。从而切实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以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1.2提高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觉积累教师角色转换的知识储备

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计算机水平、科研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跟上现代远程教育的步伐。

(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师应该成为熟悉本专业、本学科知识的行家。对于教师而言,熟知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最起码的要求。熟知某一学科的表现不仅是要能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而且还应对相关课程的知识重点、难点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有足够的了解;除此之外,他还应该不断地吸取、涉猎本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由于当今时代知识运用和更新周期的日趋缩短,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愈趋明显,因此,教师还应该对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涉及。

(2)驾驭网络技术进行导学的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结构已经重新置换,课堂和教室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只要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学习在时时处处皆可进行。因此,作为电大的教师,主动迎接挑战,掌握远程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是最起码的素质。在现代远程教学模式中,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传输系统与多媒体运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只有通晓和掌握远程教学要索的全部并做到科学组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掌握电话答疑、电子信箱、双向视频点播、BBS网上讨论、CAI课件等网络技术,并能够运用这些手段来进行交互式的导学,使自己成为教育资源传输专家和教学过程组织专家。

(3)具有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相适应的科研能力。现代远程教育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自己对远程教育的科研能力。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活动,而不对在远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不去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形式带来的重大变化,他就无法在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有效地施展自己的技能,也会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

1.3跟上时代的发展,自觉把握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前沿

(1)不断更新知识,是教师扮演好导学角色的内在要求。终身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紧握这把钥匙,不断追踪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应时代要求。

(2)在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师面对的学习对象要求教师不断参与继续教育。远程学生是一大批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有别的个体,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发挥其“导学”作用,除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外,更应当具备现代教育思想。

(3)教师的成长,除了通常所说的知识增长、技能训练等条件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重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反思,即要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反思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教师应有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应着眼于我国教育现代化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思想建设,潜心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究。

2强化教师培训是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转换的有效途径

2.1远程教育教师的培训需求

经过调查,远程教育教师的培训情况令人担忧。在远程教育的环境里,学校对于学生与教师的支持是相当重要并且直接影响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之一。这些支持首先是培训,至少包括:教授线上教学的方式与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鼓励学生互动的策略,以及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使用。但是,学校没有对教师提供足够的支持或是训练,如下表1所示。调查数据证明远程教育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远程教育教师要从传统的单一的角色转换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多重角色,一方面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加强进修学习,另一方面远程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加强硬件建设,为教师角色的转换创造良好的条件。

2.2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方针、原则与目标

教师培训工作应坚持现代开放教育意识与业务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按需施训、学用一致的方针。坚持立足校内、在职为主,强调实践,形式多样的原则开展培训。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目标是:具备远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技术技能;具备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调试、维护等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开放教育教学意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具备吸收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初步能力和驾驭网络技术进行导学的能力初步掌握课件制作等方面能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好的敬业精神。

2.3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

在培训管理体制上,应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主体,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行三级(国家、省、市)培训形式,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培训机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省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负责培训一定数量的教师,各学校采取灵活形式,根据教学需要及教师队伍的现状具体组织落实培训计划。

(1)教务处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职能部门,由一名学校分管领导专门负责此项工作。(2)教务处在每学期初,有目的地提出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安排意见。

(3)在现阶段,重点放在现代教育培训的基础工作。

(4)每年暑假安排一周左右时间集中培训,教务处负责对教师的考勤和考核(包括专、兼职教师),每名教师在集中培训时间的学习情况与考核成绩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范围。

(5)在重视集中培训前提下,强调个人钻研,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巩固、消化和提升培训效果,对成绩突出的教育,予以相应奖励。远程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自我转换和强化教师培训是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转化的两条有效途径。

没有教育实践中的自我转换,就不能做到教师在主观上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没有教师培训,就做不到系统化的、专业化的进行教师角色转换,这将不利于远程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这两条途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农村远程教育”活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固本强基、富民惠民”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活动载体,全面加强远程教育“建管学用”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让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党建连心桥,富民好帮手”,努力构建“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措施

1、开展“新农村远程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科技致富能力。

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抓好远程教育,通过远程教育实行科技引路,发现和培养一批“学用标兵”、“远教之星”及科技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先富起来的党员群众带领和帮助更多的群众发展致富。各站点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积极组织科技人才、“土专家”、“田秀才”开展适用技术培训、田间地头流动现场技术交流会。各站点每月至少要开展1次农村适用技术电教科技专题片播映培训,营造学科技、用科技、求发展的浓厚氛围。

2、创新远程教育学用方式,培养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和新型农民

各站点要学习借鉴湘江村的学习方式并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符合本村实际的远程教育学用活动,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率,使远程教育成为锻造党员干部素质才能的“熔炉”,引领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学校”。广泛开展四种学用模式:一是健全制度“集中学”。每月至少要组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集中学习1次远程教育内容,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了解最新的市场供求动态和最新的技术知识。要做好学习记录,建立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备案制。二是围绕产业“针对学”。根据各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推进学用成果转化。三是典型示范“带动学”活动。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带动和影响周围群众学习,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个性化教学“点击学”。如果个别学员因学习时掌握的技术有疑惑,可因需因人施教,采取重复播放、电话点播、短信点播等方式学习。做到技术知识不落伍,信息更新不滞后,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的本领。

3、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富民惠民的平台。

一是推行“远程+农贷+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富民模式,整合富民惠民优势。有效整合农贷快车的金融信贷优势、远程教育的信息技术优势,专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链接优势,构建远程教育富民惠民服务平台,实现“党员农贷快车”与远程教育的同频共振、相融互动。要以远程教育学用致富大户为重点,建立远程教育致富人才库,协同建立信贷等级,提高授信额度,加大农贷快车资金的投入,加强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的传播运用,指导和帮助党员群众兴办产业基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举行远程教育致富现场观摩会或经验交流会,共享致富信息和发展成果。通过让致富能人现身说法,推广致富经验、交流技术信息,以典型带动全面,建立和营造良好的科技致富氛围,进一步提高和调动广大群众的致富积极性,让远程教育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致富钥匙。三是建立远程教育“专家智囊团”,实行跟踪惠民服务。聘请县涉农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乡土人才”,组建远程教育专家智囊团,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通远程教育富民专家咨询热线电话、信箱,免费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随时深入农村一线技术指导,答疑解惑,组织拍摄远程教育适用技术课件,促进远程教育学用知识运用和成果转化。

4、开展“星级站点”创评活动,探索远程教育运行管理新机制。

启动开展“星级站点”(网络站点建设星、骨干队伍培育星、教学活动开展星,工作机制运行星,农民群众反映星)创评活动,推动远程教育管理上新台阶。一要努力改善硬件设施,确保网络点建设好。今年,要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高标准建设好二十二个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力争在2011年2月底全部投入使用,移机入新建远教室,配好设备、规范制度,使远程教育各站点达到“房屋好、桌椅新、环境美、专人管、制度全”的建站标准和“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雷、桌椅配套”的“五防一配套”要求,强化技能,确保设备维护好。如发现设备出现问题要及时与惠城电脑公司8297008联系,快速维修或上报镇远教办上报,做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站点运行安全。涉及今年维修加固的5个村级活动场所项目建设的村,要选择适合学习的场所安装设备,继续组织教学,同时加紧活动场所建设,保证今年4月底前将远程设备迁入新阵地,并确保正常运行。二要选好培育骨干队伍,要结合去冬今春村(社区)组织换届,“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计划”,选好配强远程教育站点操作员和管理员,整合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搞好传、帮、带,建立一支以村“两委会”委员为主体,专业大户和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下派干部为补充的远程教育骨干队伍。三是健全落实制度,确保教学组织管理好。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完善好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明确职责,实行挂牌管理,以点带面,学用活动坚持做到“四有一保证”即:学习党员有点名、远程教育播放有登记、集体讨论有记录、学用信息有反馈,保证远程教育学习效果。四是抓好学用结合,确保学用成果转化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优势,采取“课堂+基地+示范户”、“支部+协会(农民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教学模式,积极做好教学辅导和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同时,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服务群众的其它有效途径。

5、拓展远程教育功能,提高远程教育富民惠民水平。

在有条件的村进一步推广我镇湘江村“远程教育进村入户”的经验,积极拓展远程教育功能,提高远程教育富民能力。开设远程教育专用频道,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进社入户,充分整合村级活动场所等资源优势,把远程教育站点建成开放式的多功能中心、便民惠民中心,满足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学习需求,建设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影响力较大的远程教育示范点、示范村。

三、工作目标。

1、全年实现“远程教育先进村”50%、“星级站点”5个标准;每个远教点培养5-10个“远教之星”和“学用标兵”,通过培育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远程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提升远程教育服务发展、服务大局的水平。

2、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增强致富的本领。每村发展种养大户10户以上,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逐步达到“一村一品”,推进“一镇一业”的发展。

3、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的法纪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人人学法,人人讲法,人人用法”的良好局面,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4、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农村服务论文

1学习型新农村是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学习型新农村的内涵特征

“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自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后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使其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丰富和充实。归纳起来,学者比较认同的“学习型社会”理念应该包含个体、社会、个体与社会相结合三个层面的内容。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要通过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社会个体都参与学习,始终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作为个体应把学习当成一种伴随生活的日常事,并在其一生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要为每一个公民个体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他们无障碍地终身享受教育服务体系的优质服务;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人均有全面发展自我和自我实现的机会,社会因其个体的良好发展而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最终达成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学者普遍认为,学习型新农村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农村社会的学习气氛,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农民学习的欲望、农村管理机制、农村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统一(鲁秀美,2007)。在学习型新农村,所有的农村居民在其一生中的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会自觉地、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成为了他们的兴趣和一生的需要。而村委会应为居民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资源共享、方便快捷、能满足各种层次需求的、连续的、低门槛的学习支持服务;农村居民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定的文化技术素质、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经营管理与产业开发能力和比较科学的环保理念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而农村社会也会因为村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各种技能的提升而全面发展,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农村社会,实现“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国家十二五规划》)。

1.2学习型新农村是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6.7亿,占总人口数的50.3%)。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农村,重点是要关注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变化。同样地,要实现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不仅要构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的学习型城市,更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设适合中国农村实情的学习型新农村。在中国,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社会,就没有全国的和谐社会;没有学习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2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构成

学习型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如何才能做到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呢?除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引导等因素外,要真正形成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要有与之配套的、能够为各类人群学习提供完善、体贴、周到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让社会的人人时时处处都想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也就是说学习型社会的实现,需要有以人为本的、具有个性化服务的现代教育体系来支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为农村各类人群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教育体系相对薄弱,因此构建完善的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是在农村地区实现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所在。按年龄不同,可以将农村地区人群分为未成年人群体和成年人群体两大类。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服务支持的各类服务单元构成了农村地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为农村未成年人群体提供学习服务的支持体系包括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等教育部门。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农村人群中,已经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习服务体系,也即在农村为未成年人群体提供学习服务的服务体系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将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下逐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技素质,还包括生产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它可以是学历教育,即取得各种不同层次的学历文凭,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或个人组织的短期培训,即只图提高能力和水平,不拿文凭的非学历教育。为农村成年人群体学习提供学习服务的部门很多,形式和方法也各异,按照其提供学习服务的内容、层次不同,可以分为学历教育服务和非学历教育服务;按照其提供学习服务的时间不同可分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按照其提供学习服务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面授和远程培训,等等。目前为农村成年人群体学习提供学历教育服务的有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普通高校的函授和网络学院、各类中职教育学校等;非学历教育服务培训主要有各级农业、科技等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农民实用技能教育培训、各级组织部门组织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劳动)部门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和农村新生劳动力教育培训、扶贫部门组织的扶贫攻坚人才教育培训和其他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普及、法律知识普及科学普及等等培训。不管是哪个教育机构,哪种教育、培训形式,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培训教育改善与提高每个农村家庭成员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现代远程教育在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中的实现形式

目前已有不同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经在农村相继开展实施,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框架下,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同属于终身教育体系,都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的重要内容。目前开展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有不同层次、分工不同,但这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中形成了良好的垂直分工和梯度学习模式,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构建社会主义学习型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进行了有利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1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2003年5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目前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以广西为例,截至2010年12月底,广西已实际建设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7348个,其中电信模式14670个,卫星模式2678个,已形成覆盖广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远程教育网络体系,100%地完成了目标任务。近年来,广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使用率达到99.5%,总点播次数达1700多万次,使用总时长达820万小时,各地运用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学习50多万次,培训党员群众达近1500多万人次。广西还将远程教育向自然村屯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户、专业合作组织、党员家庭及农户等领域拓展和延伸,现代远程教育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素质、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3.2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

2004年2月,教育部启动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具体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该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组织实施,37所省级电大、近千个县级电大教学点参与试点项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目前注册学习的已有30多万人。针对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及生产与管理工作现实需要,现已开设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18个专科专业,包括种植类的设施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养殖类的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畜牧;管理类的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突出教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和乡村管理的适用性,课程结业证书、岗位资格证书与文凭证书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衔接,农村学习者不出家门就能上大学。这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0年12月成立,它运用函授、广播、电视手段教学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在广播和电视领域有专门频道和专门时段播出教育培训节目,辐射面广泛、受益人口众多。各地农广校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先进的农村实用技能都是通过这一途径传输给农民朋友的。以广西为例,广西农广校已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达1705万人次,培养中专生8.5万人,培养绿色证书学员和青年农民70万多人。此项目依托于农业职能部门,以省(区)、市、县三级涉农教育培训机构形成系统网络,目前正往乡镇延伸,并试点村级教学点;系统集合了各级农业技术人才和技术优势,是集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现已形成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音像、文字教材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是最早从事农村远程教育的机构,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各种技能的传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项目的成功实施生动地诠释了现代远程教育在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基础地位。

3.4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进行各种农村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

2011年10月25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明确提出了实现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意见》特别提出要“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要办好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指导县域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意见》实施后,农民将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工作特点的需要,选择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历继续教育的远程培训,也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接受家庭生活教育、娱乐教育、健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相关部门可以将先进的、适合农村的、农民朋友需要的各类优质资源和大量有益的社会教育活动内容通过此渠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为农村居民营造一个可以随时选择自己想要的学习的环境。

4现代远程教育在构建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中的实践创新

4.1开展贫困村村干远程培训,为贫困村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

如何才能提高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出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广西结合本省的实际实施了运用远程教育开展贫困村村干电大大专班的培训项目,尝试着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培养农村高层次、高学历、留得住的本土化的村民脱贫致富“领头雁”。项目依托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由贫困县的组织人事和扶贫部门推荐,选拔贫困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电大远程教育农科类专科学历在职培训。通过两年半的网络教学和实训教学,帮助学员理解课程、获取知识、提高素质,此项目具备‘高等学历+职业资格’的双证功能,完成学习计划获得足够的学分的学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学员毕业后可以参加晋升晋级考试,已完成相关学分的还可获得“职业经理人”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秋季学期率先在河池市的东兰、巴马、凤山、罗城、环江、金城江、南丹等七个县(区)实施,在170多个贫困村共招生202人,学员均来自这些县新换届的国家级贫困村的村两委干部。202名学员分别报读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设施农业技术四个专业。2012年在总结2011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项目在广西顺利推进,在百色、崇左、贵港、来宾、桂林、河池等6市10个县(市、区)的190多个贫困村,招生225人。学员分别参加了农村行政管理、农村信息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和乡镇企业管理等五个专业学习。此项目由自治区扶贫办等部门资助,贫困县县委、县政府和县扶贫办给予大力支持、协助。从2011年开始,计划每年资助200名贫困村村干参加项目学习,该项目实施2年来,共招收贫困村两委干部427人,这些来自贫困村的学员学习积极性很高。广西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为培养贫困村两委干部大专生1000名,以大幅度提升广西贫困村干部的文化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4.2举办远程教育终端站村级管理员大专培训班,发挥好基层远程终端管理站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帮助贫困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村级管理员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远程终端管理站的功能和作用,促进村务工作信息化管理程度,广西依托远程教育开办了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村级管理员电大大专培训班。2012年秋由自治区扶贫办和远程办资助的首届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村级管理员电大大专培训班在广西凌云县顺利开班。经凌云县委组织部选拔推荐,35位贫困村远程教育终端站管理员报读了该项目专业,成为广西首届远程教育终端站村级管理员大专班的学员。学员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完成学业后,可以大幅度地缓解本村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的现象,从而提高贫困村远程终端站点规范建设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整合运用水平,促进贫困村信息工程建设,改变贫困村落后、闭塞的现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

4.3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培训的优势和特点,不断给力农民发家致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广西玉林市福绵管理区沙田镇和平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采用视频点播、在线直播、刻录光盘到家中看等不同的“点菜式”学习形式,开展了大规模的“养鳖技术”远程教育培训。通过远程学习和示范户的带动,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快速找准致富的新路子,全村共发展养鳖户近70户,养殖面积150多亩,养殖周期产值达1900万元,起到了“办好一个课堂、推广一项技术、壮大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效果。在广西的农村地区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运用适当的课件、选用适合的技术,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学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如灵山的荔枝、隆安的香蕉、钦州的龙眼、恭城的柿子、龙胜的柑橘、荔浦的马蹄等农产品在产季都曾通过村里的网络教育平台销售信息,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洽谈收购,改变了以往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状况,收到很好的效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农村经济大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4.4寓教于乐,远程教育是丰富村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有了更多的期待。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谨汤村的网络“富民夜校”,就是这么一个面对村民的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窗口,通过“富民夜校”,村民不仅学到了很多种养实用技术,学会了用电脑上网,懂得了通过网络查询、农副产品的价格信息,村民还经常在农闲或傍晚时到夜校网络教育平台下载、浏览健身操、太极拳、粤剧、厨艺和孩子教育等视频内容,跟着一招一式地学习,一点一点地进步,时间长了,村民的技艺都得到了提高;夜校也常组织村民观看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片、爱国主义宣传片,寓教于乐。自从有了网络夜校,村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实际需求得到了很好地满足,正像村支书说的:“远程教育把老师请到了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现代远程教育是我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也必将是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如何做好城乡统筹工作,全面整合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适应需求”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型新农村服务体系的实践,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作者:毛汉硕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基层电大工作办公室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现代远程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论文

1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特征

现代远程教育凭借其独有的开放性特征,把整合的所有教育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通过扩散使得系统中知识信息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其次,现代远程教育相比于其他的校园化教育更具灵活性,突破了空间上的地域限制和时间上的学期制限制。新农村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广大的农村建设者可以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持。再次,现代远程教育相比于其他应试性的高校统考招生教育,大大降低了学习相关知识的门槛。农村因为其自身的经济条件有限,造成当地的教育教学力量相对较弱,甚至在偏远山区农村中教育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现代远程教育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学习同等知识的门槛,使得社会大众不同阶层的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继续教育。此外,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互联网整合了全部的教育资源,品种繁多,分类明确。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工作需要,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且现代远程教育虽然教育资源数量庞大,但可凭借计算机的检索技术快速的搜索到需要学习的网络教材,比如视频、音频、文字等用多媒体形式呈现出的教育资源。

2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

2.1现代化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应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2.2现代远程教育下的新农村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下的新农村建设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各个行业的关心和支持,才可以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下的新时代产物,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农民自身的知识素质素养,为农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系统化、规模化的发展提供最新的信息服务。为无业、失业、待业的农村广大居民,提供相关农业知识,大力培训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创业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提高了当地的居民就业率,对稳定社会治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创业就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效益,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只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衣食住行和生活质量改善了,新农村建设才算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增加的财政收入可以投入的更多的民生项目中,形成良好稳健的社会氛围,更加全面完整的发展新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说,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

3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远程教育相比于其他的面授式教学,有其独特的扩展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灵活性等优点。但在新农村建设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为许多不可抗力的自然和非自然的因素,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下,充分做好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调研准备,提出并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如城市,所以相对的学习远程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受远程教育的范围不广泛。其次,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有待提高。现代远程教育不同于面授式校园教学的重要一点是,现代远程教育没有学校、老师、家长等外部人员的监督,所以坚持学习靠的是自觉性。受教育人员,大多数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本职工作。要在照顾家庭和工作之外的时间抽空学习,并且长期坚持下来是需要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

4结语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新历史时期的新型的特殊教育形式,通过互联网平台,采用多媒体手段承载教育资源,有效地发挥了互联网的共享优势。现代远程教育为社会主义形式下的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给了有力的教育资源支持。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教育资源服务,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者:赵雪竹赵禹锦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便利。以周口市中小学为例,基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分析,从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出发,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态度及其建设,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硬件配置、加强教师资源共建共享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制作教育资源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

信息时代,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的特征,同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编写大纲和方案者对学习者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服务的目的和侧重性不强[1]。所以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需要具有全新的教育思想、新观念、较高的素养和高效的教学技能,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2]。此外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引导教师深度研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概述

1.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教科书、粉笔、电子白板等。具体的说,教育资源可分为两大类:物化资源和人化资源。物化资源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硬件设备,如课桌、教室等硬件;人化资源是在教育活动中人的因素,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生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的氛围等方面[3]。

1.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按目前学术界的说法,远程教育已经由第一代以通信为手段的函授教育,经过了广播电视为手段的第二代广播电视教育,发展到今天的以卫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阶段[4]。远程教育指的是教(教师)的行为和学(学生)的行为处于准时空分离,通过教育技术和媒体实现通信、交互、整合的院校和社会机构的教育的总称[5]。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教育资源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为各级各类教育所提供的一切信息知识、学习素材、学习环境和人力资源,如网络课程网页信息,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的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用于课堂的辅助学习材料,结构化的学习资料库,数字图书馆,主题网站,基于网络的学习工具、数据广播节目、视频会议系统以及网上的学习伙伴,在线专家,指导教师,学习讨论小组和网络社团等[6]。同时还需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资源设计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也要求使用者掌握一定的使用技能。

2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调查设计

本研究随机抽取六所周口市中小学116名教师进行调查。主要以调查研究为主,问卷调查法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共计16题,其中有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以及一道开放题,即谈谈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情况并给予意见。随机调查问卷回收率较高,实发问卷116份,实际收回106份,有效问卷106份,中学56份,小学50份,有效率为100%,回收率为91.4%。调查旨在了解周口市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情况。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态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调查数据仅作教学研究用。

3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1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侧重互动参与和言语讲解,也不完全排除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但是由于学生的特征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互动参与、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在教学中的应用各有差别。在小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86.0%教师侧重于互动参与,有12.0%的教师侧重问题启发,这部分教师主要是小学的四、五、六年级的教师,有2.0%的教师侧重教师讲授,该部分的教师主要是六年级的教师;在中学,58.9%的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参与,28.6%的教师侧重问题启发,12.5%的教师侧重教师的讲授,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两方面的比重稍大,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可接受程度等方面以及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以上两个表格的数据,分析得出: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都侧重学生的互动参与,但小学更看重互动参与,在中学中互动参与、教师讲授和问题启发的差距相对来说较小。周口市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言语讲解,此外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态度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①校领导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②在中小学,教师乐意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③90%以上的中小学学生也赞同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④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工作中乐意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和学生都非常支持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也乐意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来优化教学。

3.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

3.3.1硬件配置

从调研数据可以得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硬件配置情况基本满足教师的应用需求。分析得出在小学有16%的教师认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很好,30%的教师认为好,40%的教师认为一般,14%的教师认为完全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可以看出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情况还有待改善;在中学有9%的教师认为其配置好,45%的教师认为一般,46%的教师完全不能满足应用需求,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从总体上来说,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设备的配置情况基本上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只是基本满足,还需积极改善。

3.3.2资源的共建共享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是很满意。有32.0%的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中提供的教育资源还是满意的;在中学,大约有21.5%的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中提供的教育资源满意。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方面,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远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提供的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相当不满意;在中小学教师关于教育资源的共享方面,中小学教师很少将自己的教育资源共享。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很不满意,尤其在资源的共享方面,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资源共享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学校方面的原因,没有让教师了解资源共享的重要性;②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们了解到中小学校领导比较支持教师共享自己优质的远程教育资源,但是并没有给教师指出可用的途径,只是口头上强调,这些是不够的,还需给予明确的指导,让他们真正付之于实践。

4加强周口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对策

4.1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硬件配置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对硬件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在全面加强各个项目学校自身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同类设备配置、不同类设备配置学校之间的资源管理、交换、互补、共享的有效机制,实现三种模式资源同类互补、上下兼容、整体共享的资源建设和应用体系[7]。

4.2加强教师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

(1)要教师充分认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2)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时,要特别注重资源建设的质量。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尽量满足中小学教师教学的需要,不能为了追求资源的量,而无视资源的质,不能为了量而放弃质,也不能为了质而放弃量,两者要做到精而简[8]。(3)加强教师资源共享的意识,提高资源的可及性[9]。

4.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加强师资培训。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在每个省要统一组织和规划,协调各个培训项目,避免培训的内容过于雷同和低层次的重复,提高培训效益;培训部门要转变观念,教师培训工作是综合多学科和领域的培训工作,要使教师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要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建立省、县(地方)、乡(校)三级培训机制,使更多的教师参加培训[10]。教师要有资源建设的技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资源建设的技能。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能独立设计制作课件等。

4.4制作教育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1)资源的设计与制作要重视中小学学习者的需求:①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目前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大多是辅助教师的课堂演示、课堂讲解和备课等,缺少针对学习者课外自主学习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②资源的设计与制造要注重学习者的学习风格。(2)制作的教育资源要注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在中小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时,教师向学习者提供的课外学习资源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制作教育资源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必将引领时代的潮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硬件设备必将能够得到改善,教师的教育观念逐渐由单纯的灌输式、填鸭式传输状态向以学问的探讨,情感交流转变,旨在实现师生互动学习,为学生学习构建优质的服务支持体系。

作者:张宸瑞 黄慧芳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