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04:0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班级管理优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增强责任激励教育,凝聚班级力量
班级管理大部分都是一些常规性管理,仅仅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班级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地点,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态度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在班级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技能,使整个班集体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氛。责任的激励需要从不同方面插手。
1.生活方面
班级日常生活管理虽然与日常学习内容有一些距离,但是只有学会生活才能学会学习。在生活方面,如学生的考勤、卫生的值日、卫生区的管理、公共财物的管理、班级活动的安排等,教师最好通过小组划分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生活中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很多学生进行卫生区打扫的时候,总是不把卫生值日放在眼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并设小组长。每周都进行卫生评比,并设置流动红旗,对于打扫卫生积极的学生给予奖状以资鼓励。
2.学习方面
学习应当像打扫卫生一样进行分组,但一定要设置出班级学习委员,每一科设置两个课代表分管学习、作业及考试等情况,为了保证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工作的高效性,应当对班里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分为八组,每一个小组设置一个学习小组长。这样分工,不仅能使班干部的工作更出色,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记录的是班级学习的总体情况,而小组长记录的则是学生每个阶段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由小组长组织平时学习时间和方式,平时背诵、作业等都由小组长监督检查。另外,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听写比赛、英语竞赛、班级数学奥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不断融入班级管理。
二、创造和谐班级环境,整体激励教育学生
班级环境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环境的创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室环境宜人
谈到环境首先想到的便是硬性环境,如最基本的教室环境,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班级进行定期布置,通过张贴学生的书画、宣传标语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学生加以激励;对黑板报定期设置主题以进行阶段性激励,每一个阶段给学生不同的环境影响;通过违纪处罚警告等内容的张贴警示学生遵纪守法,遵循班级管理规定。总而言之,教室的环境要宜人,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班级管理提供便利。
2.参与学校重大活动
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现场版教育对学生的鼓励更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更多机会参加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班级环境创造的关键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转换角色,将学生看成朋友,善意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尊师重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语
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如何有效采用激励措施,需要教师更进一步了解。
作者:陈艳 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特点及其影响
班团活动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主要是班主任)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共青团员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相互学习、彼此交流、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高职院校很多班团活动缺乏构思策划、指导监督、评价考核,而成为班主任或班干部布置日常事务、相关信息、完成上级任务的常规性工作,班团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作用,班级管理更失去了一个生动的载体。
二、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体验是指个体亲历某种情境或事件,在对情境或事件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获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的活动。所谓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就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主要以班团活动为载体,根据管理的需要和实施的原则,指导学生做好主动选择主题、精心策划内容,有效组建团队,实施过程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积极投入具有教育性、集体性、创造性、时代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审视自己的体验,反思自己的观点,改善自己的心智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活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具有主体性、亲历性、感受性和反思性的特点。在进行活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时使学生置身于活动中,通过主体参与、亲身感受、主动内省、深刻反思等过程将教育引导内容无痕地融入学生的思想情感、言行举止中,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目的。因此活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学生,帮助学生更理性更积极地认知自己和他人,帮助集体营造更具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氛围。
三、活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学生心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
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模式是以学生主体参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将教育内容、管理思想赋予动态的活动形式,容易学生消除主观的排斥感和厌烦感。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主人,都将得到引导和鼓励,受到重视和关注。活动的成败与否,精彩与否,不在于他们曾经有多么地优秀,只在于他们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所以学生不必背负高考失利的挫败感,不必沉浸于过去被遗忘的孤独感,不必局限于考试成绩的价值判定,更不必怀疑自己提升的潜能,他们每一次大胆的参与都将为自己赢来掌声和鲜花,每一次勇敢的挑战都将为自己树立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在体验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他们会开始欣赏他人,学习他人,会鞭策自己不断努力超越他人,战胜他人。这种内省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源泉,更将成为优良班风学风形成的正能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班级综合实力
基于活动体验式的内涵和特点,高职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鼓励下,学生自主选择主题,策划内容,评估效果,反思不足,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以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评价者、参与者等不同的身份和角色投入活动,每个学生、每个团队不愿服输,期待赞赏的内心,都将迸发出强大的动力,促使他们做好最全面、最扎实的准备,以最优最好的姿态去展示自己和团队,这种体验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在领导组织、协调沟通、语言表达、处理问题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班级的综合实力。
(三)有利于发挥非正式团体的积极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
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模式中的每一次活动都需要若干小团队的协调合作,强调个体的能力在团队中只是杯水车薪,小团体的能量相对于班级体也只是冰山一角,只有大家同心同德才能让活动富有生命力。在体验活动中,将班、团委会等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进行有效组合,采用工作团队小型化的模式,各司其职,各显其能,这样既尊重非正式团体的存在,引导他们以实现活动主题为共同目标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又能在无形中将他们紧密团结以班级为核心的大家庭中。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团队竞争、团队互补、团队共赢,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体验到团结才是力量,从而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四)有利于班级管理思想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班级认同感
在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中,教育引导学生的很多思想与理念如纪律观念、制度意识、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以及尊重、关爱、理解、包容等都可以通过有效渗透在活动中进行引导,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认知,它回避了直接说教方式导致学生内心的抗拒感,从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同。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他们不是独立的而是分属活动工作小组,为了最好最快地完成目标,他们必须最大限度的团结,在这个团结奋斗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逐步领会制度的意义、尊重的内涵、互助的重要、责任的可贵、团队的力量等。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我的体验与认知,自身地思考与判断,正能量的传播与影响,才能真正强化学生对班级主导思想与管理理念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坚定而持久。
四、活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
要充分发挥活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的作用,将其教育引导作用无痕地影响高职学生,使其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实施原则。
(一)主题的针对性原则
任何一项体验型活动的实施它都应该是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没有针对性的体验活动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体验活动主题的选择一定是针对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旨在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出发点,如解决班级管理中某一突出问题———班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班级学习氛围不浓等;如探讨学生普遍关注或困惑的问题———人际关系紧张、专业思想不坚定、职业生涯如何规划等;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比武、才艺展示等体验型活动。有的放矢的活动才有助于凸显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环节、把握活动节奏,彰显活动效果,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活动主题、感受体验成果,否则活动过程将杂乱无章,活动主体将一无所获。
(二)班主任的指导性原则
任何一次成功的体验型活动的实施,必须有班主任的悉心、耐心、用心的指导。班主任的指导不意味着对活动全盘包揽,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商讨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班主任有策略地对主题选择的可行性,活动形式的合理性,组织机构的科学性,活动环节的设计,活动节奏的控制,活动效果的评价等钢性环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活动组织、策划能力,更为实现体验活动的教育引导目的把握好方向。
(三)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活动体验型班级管理模式中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体验,而这体验的实现就是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勇于展示自己已有的能力,挑战自己质疑的能力,提升自己期待的能力。活动的完成需要形成若干个活动工作团队,而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团队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如活动的策划者、计划的撰写者,人员的组织者、节目的表演者、观点的陈述者等等。在体验式活动中团队不分主次,角色不分轻重,但是要完成好团队的任务、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他们都要做大量充分的准备,如资料的收集、意见的听取、人员的组织、场地的布置、节目的排练、观点的提炼等等,而这些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去完成,尽管班主任会有一定的指导,但是学生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他们对活动主题的认知才会明确,对活动的参与才会投入,对活动的体验才会真实而深刻。
(四)形式的多样性原则
任何一种活动体验型教育目的实现都是通过一定有形的载体予以实现的,不同的教育内容则应采用不同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和渗透。90后的高职学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因此他们需要丰富多彩体验型活动展示自己,可以通过演讲赛、辩论赛、技能竞赛、竞技体育赛、才艺PK等相对传统的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的基本素养同时考虑一些符合他们心理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一些活动形式,如真心话大告白、MV制作赛、案例分析PPT展示、时事话题大讨论、职业规划展示等等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不仅有语言的交流、感情的融汇、观点的争辩、思想的碰撞,更能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练就技能、拓展视野、思考人生、关注社会等等。多样的活动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活动内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活动的评价性原则
体验型活动要实现学生最终获得体验还必须应重视对活动过程、活动质量、活动效果的评价,只有强调评价,活动主体才会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从行动上全力以赴,从内心上期待被认可。当然我们所说的评价不是一个好坏、优劣的结论性评判,而是一种更为客观全面、科学合理地软指标评价。这种评价会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褒奖学生的突破与创新,引导学生思考与判断,鼓励学生欣赏与赞美,同时以探讨的形式引领学生对深化活动主题、设计活动环节、提升活动层次等方面进行客观理性地评判。这样的评价过程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强化了学生的活动体验,拓展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为实现体验型活动目的把好了最后一道关。
作者:朱冰 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一、当前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
(一)管理理论欠缺,水平不高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在必须要在科学、个性化的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金艳教训,形成一套独特的、又有效的管理理论,促使班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种管理临安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能够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但是,从我国初中班主任的理论方面来看,普遍沿袭的是传统守旧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念,班级管理工作也是已成不变的手段,管理水平并不高。
(二)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强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思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和管理活动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一些教师“失德”的现象层出不穷,给教师职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也体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待加强。初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再加上长期繁忙劳累,有些心理承受水平低的教师很可能经受不住压力的考验,导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给班级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阻碍。
(三)管理方法尚需改善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教师实现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的革新。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有些班主任能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班级管理问题,把学生融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但是,大部分初中班主任受到应试教育的毒害,工作重点放在成绩和分数方面,科学管理的意识淡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造成班级管理中师生矛盾尖锐,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班主任要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理论
新时期初中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在班级的管理中也要由过去的权威性转变为民主性,增加班级管理工作的活跃性。针对新时期的形势变化,班主任要能够依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去参加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校本培训或是专业技术的培训,来更新自己的班级管理理论,并定期在班级内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讨论活动,使学生们能够为班级管理献言献策,并积极地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之中。
(二)班主任要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纾解工作压力,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
。班主任在学校的工作是比较繁重的,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还要处理好学校的相关事务,甚至有的班主任还承担一些学科教学,班主任是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班主任不能只顾管理班级,而忽略了自己身心的健康。所以班主任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好班级,也是为了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能够缓解工作压力,保证自己身心的健康,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要善于进行细化管理,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班级实施管理,班主任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细化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能够制定出一个详细、严格的班级规章管理制度,并能在实际管理中依照规章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奖惩。班主任还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一些相关制度,加强对班级的几率、学习、出勤以及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并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努力,积极的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四)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容易班集各个学生之间是有促进效应的,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班集体的秩序。所以,班主任要能够帮助学生闯进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需要班主任的积极、正确的引导,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作为一个主人公,积极地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而奋斗。还要注重对学生发展的正确引导,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能够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兼顾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三、结语
综合上文关于新时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方法的探索,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正确看待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班级管理的内涵,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往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班级管理。班主任还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自律和自制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赖玲 单位:钦州市第一中学
1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首先,我们在管理方法上比较单一陈旧。很多班主任,由于所带的班级从小学低年级带起来的,他们往往习惯于学生的顺从,但是到了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叛逆心理发展的情形下,我们还是采用老师权威管理模式,采用指令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陈旧管理一方面管理起来,成效不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健康良性的发展。其次,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与发展。很多班主任重视了纪律管理,重视了量化管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的引导。靠硬性的高压,学生往往产生抵触心理,特别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变强的情况下,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探索和改进
2.1搞好班级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民主管理模式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独立意识强,组织能力出众的学生,形成班委,作为班集体的核心。我们在组建班干部的时候,要从品德学习上着眼,希望他们能够起着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也要看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在同学中的威信,班干部不需要老好人,也不需要书呆子,在班组织建立后,我们要在班级运转中不断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责任到人,做到监督到位,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班级管理中一定不要忽视了其他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管理,比如在开班委会时我们邀请学生代表参加,他们能够从不同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这同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了主人翁意识。
2.2强化制度管理,重视常规落实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不搞一阵风式的运动,不搞卫生周、纪律周、雷锋月,我们应该强调制度的权威性,落实的一贯性。良好的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依据和标准。在班干部管理上套之后,班主任也不要放任自流,要随时做好监督检查,规范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让班级遵循着制度的轨道运行。可以说没有落实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只有将制度在班级中落实到位,才能实现制度管理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对班干部做好指导工作,对学习小组进行定期评定,做好小组量化,进行优劣奖罚,形成重视落实、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事有始终的良好局面。
2.3面向学生全体,实现班级和谐发展
很多教师往往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却忽视了后进生和中等生的发展,这是目光狭隘的一个表现。木桶短板理论告诉我们,班级的最大发展取决于后进生的发展,这是面向学生全体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做到一个都不掉队。在后进生的管理中,我们往往采用训斥和批评,学生的逆反心理则往往使得这种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后进生教育中应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在情感上给予后进生尊重,树立他们的信心。后进生往往特别敏感,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千万不能粗暴,应该在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沟通。在教育方式上,联合家长,借助同学,实现教育的合力。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还没有放弃他。
2.4搞好习惯养成教育,奠定成长的基础
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能够令孩子受益终生。这些习惯包括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书写习惯、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在新集体中有的学生往往不注意将卫生、有的学生出口成脏、有的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有的学生学习上没有机会和条理等等,我们如何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呢。一方面讲清楚习惯的重要性,讲清楚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在习惯之初要靠强制性的制度管理,这样在一段时间以后学生自热而然地就会按照规范去学习生活,习惯就会慢慢养成了。当然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老师要拿起表扬和批评的武器,帮助学生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要自身做好表率,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比如在班上很多学生爱吃零食,包装袋扔的到处是,我们到教室时,默默捡拾起来放进垃圾桶,学生看了有所触动,有的甚至主动捡拾,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作者:张照霞 黄训军 单位: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鲁家庄小学
一、信息化班级的管理模式
信息化班级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建立班级论坛
随着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电脑与聊天工具的应用,所以班级论坛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当下也有不少软件与网站都具有针对同班学生之间交流的功能,应用最多的应该是腾讯的QQ群功能,飞信、人人网等等。这些软件与网站的功能也在逐渐多样化,使得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形式与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网络化的环境下,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十分畅通,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同时各种消息的传递也变得及时,以往班级信息的传递一般要通过班主任-班干部-寝室长-同学几层传递,每一层传递都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在班级论坛里消息可以快速的公布,资源可以共享,这。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班上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网络环境的虚拟化特征,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不需要面对面,所以有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网络的平台与老师进行沟通。
2、建立班级管理信息系统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评价、、毕业生管理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本文讨论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的模式,可以由班主任担任系统管理员,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从网络浏览器登录查看相关信息。高效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手动工作量,提高了班级管理的工作效率。下面对班级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简要介绍。
(1)学籍管理。学籍管理主要记录学生的注册信息,包括学生学号、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长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个模块还应该包含贫困生数据、与学生的获奖情况。班主任通过这一模块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以便及时给予资助和奖励。
(2)成绩管理。主要记录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情况,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计算机考试、四六级考试等成绩,系统这一模块可以给学生每学期成绩排名,统计学生各种等级考试通过率,班主任通过这一功能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时找出出现异常情况的学生,有针对的进行谈话沟通。这一模块可以与教学管理系统联网,共享成绩信息。
(3)教学评价。这一功能主要用于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在搜集到这些数据后可以及时通过教学班向任课老师反馈,从而提高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
(4)毕业生管理。这一模块可记录进入毕业班的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选题,论文进度等信息。
二、意义
信息技术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使各种信息都数据化,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班级管理者的手工工作量;突破了以往班级管理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各种信息、资源都在第一时间可以共享;网络的虚拟环境可以使很多同学们不再有各种顾忌,可以更主动的跟班主任及时交流,班主任也可以更多的了解班上的动态,更有效的应对各种情况。
三、结语
以上是信息背景下班级管理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建信息化班级的构思并总结了两种基本形式,其中建立班级论坛是易于实现的并且已经广泛的应用了,班级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需要具有互动功能并且面向多用户的软件支持和网络支持,并且要求班级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能力,所以到目前并没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这应该是未来班级管理的趋势,这也对班级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者:吴天真 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一、工作时间分开,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掺杂班级管理
班主任不仅担负班级管理的责任,同时也是班级的一名任课教师,不能将班级的教学时间和班级管理时间掺杂在一起。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掺杂班级管理,不仅挤占教学时间,还会扰乱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利教学。班级管理应该在班会、自习等等时间进行,不可随意在课堂教学中就班级管理问题教育批评学生。
二、控制情绪,把教学中的情绪与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严格分开
要注意不要将班级管理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班级教学中,学习就是学习,管理就是管理,要让学生明白班主任的两个不同的身份:管理者和教学者,在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职责:管理和教学。让学生习惯上课时班主任教学者的身份和职责,上课时不为班级管理的事担心,注意力一切都放到学习中去。班主任既要有意识地这样去做,也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以共同营造这样的氛围。
三、走入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高中生内心思想丰富,只有走近他,与之沟通交流,让学生亲近你,敬慕你,才可以引导他,帮助他。很多时候,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地找到老师进行交流,而多数学生却是思想负担重重,不敢或不会亲近班主任,选择沉默。所以要班主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结,有针对性的营造一个积极、高效、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四、多给予学生鼓励,减少批评,即使批评也要笑着批评
作为班主任,要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提升士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多鼓励。班主任的鼓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功力,会让学生看到前进的希望,会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会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会信心百倍,勇往直前,在学习上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下去。批评不可少,不能取消批评,但要减小批评带来的负面影响,后进生往往有很强的自卑感,最怕别人看不起,如果对他们只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批评,只会让其自暴自弃。所以,要笑着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怀,从而加深对错误的深刻认识。此后,我在教学中一直贯彻这几方面,分清班级管理和班级授课的区别,不错位,班级教学不再出问题,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丁明波 单位:山东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
一、优势视角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可行性
(一)提升中职学生尊严感
中职学生往往被标签化为“问题学生”、“差生”,内心充满了自卑,自我效能感较低。优势视角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展示自身的优势,以自己的努力获得他人的认可,提升自身的尊严。例如,中职学生的文化学习底子较薄,学习文化知识较为困难,通过优势视角的引导,让其发现自身动手能力、活动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内在优势,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彰显学生的差异性优势
尊重差异是优势视角特别强调的理念,中职学生年龄大都在14~18岁之间,个性彰显。优势视角不是关注学生个性的偏差,而是挖掘个性背后的优势,并通过适当的干预措施或提供合适的平台将优势展现出来,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才能、优势和资源。(三)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中职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效能感较低,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学不好,因此,对学习不上心,对专业技能不感兴趣。优势视角的出发点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这些优势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个体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知自己。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优势视角的干预,可以促使学生重新认知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以更具有持久意义的精神与信念面对专业学习,让自己尽快转化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二、优势视角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优势视角是以优势为本的价值理念,相信每个人都有优势、财富、资源、智慧和知识,班级管理者就是要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与优势,找到成就感,转移他们对问题的过度注意力。那么,该如何探索和发现学生的资源和优势呢?
(一)解构学生问题,重构问题意义
优势视角强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寻意义。这一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视角强调的是社会世界的主观性,即该视角认为,社会是被人建构的,是按照人的主观意识的理解或解释而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意义世界”当中。由于每个人对这个“意义世界”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所以其所拥有的意义体系也不同。当个人现在的“理解”和“解释”与自己过去的理解不一致,或者是与他人的理解不一致时,则会造成意义体系的混乱,即所谓的“问题”就出现了。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去理解案主的“意义世界”,帮助案主在原有的意义体系基础上重构新的意义体系。中职生身上往往存在不爱学习、上课喜欢说话、喜欢玩手机、不讲卫生等一系列问题,从优势视角出发,作为班级管理者,就是要解构这些问题,努力去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意义,帮助他们重新建构问题的意义。例如,学生上课喜欢说话,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以前一直习惯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想说话就说话,没有任何约束,所以到了课堂上,这种爱说话的原有“意义体系”便会显现出来。班级管理者理解了课堂爱说话的这种问题意义,就可以通过引导、对话等方式帮助学生将其课堂爱说话的意义体系重构为与“意义世界”一致的意义体系。
(二)聚焦学生优势,以正向经验引导学生
优势视角聚焦于案主的优势而非病理或问题。如果过分强调病理或问题,往往会使案主变得更加沮丧和无助。不少中职生往往存在不爱学习、喜欢撒谎、喜欢推卸责任等问题,班级管理者如果过分关注于问题本身,一味强调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学生改变的效果并不大。采用优势视角,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其优势引导其不断成长,往往能够将问题化于优势之中。例如,针对中职生课堂喜欢睡觉的问题,班级管理者的关注点不应该是课堂喜欢睡觉这个问题本身,因为课堂喜欢睡觉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目标以及自身的优势所在,自己不知道该学些什么。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用心去挖掘学生的优势,通过优势使学生体会到愉悦感,让学生愿意自我改变,从而为学生有效建构新的学习生活状态。
(三)以“人在情境中”理解学生,接纳学生
优势视角认为,认识人既要认识他的内在世界,又要认识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完成的,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他人的自我定义都会影响着自我认知。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将案主呈现出来的“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重新定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由此可见,一个学生身上的“问题”并非源于个体本身,而是源于他周边的不良因素,是通过社会互动进行体验和内化的结果。不少中职生被认为是问题学生,不守纪律,难管,不爱学习等,这些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问题,他们的表现、行为不同于常人,所以被贴上了“坏”、“差”的标签。对中职生的这些问题,优势视角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问题放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充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服务和心理辅导。
(四)善用“与案主合作”原则,以关爱促学生成长
优势视角秉承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信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理念运用于中职班级管理中,要求班级管理者要摒弃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家长式的态度去审视学生,以一种平等的、为学生服务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合作,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与学生进行真情实感的交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信任、接纳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让学生在被相信、尊重中实现自我参与和自我决定。
(五)正确运用“抗逆力”原则,凸显学生差异性优势
抗逆力是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发源于人们在抗争逆境之中而获得的特征和能力,包括幽默感、洞察力、独立性、创造性、道德和首创精神等,在人们遇到困难并努力战胜困难时,这些能力或多或少都会得到发展,每一项能力都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成熟和复杂化。美国哈佛大学瓦伦特(GeorgeVaillant,1993)教授认为,抗逆力是个人的自我纠正取向,是弯曲而不折断或弯曲时可以反弹的能力。[8]班级管理者面对“问题”学生,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抗逆力。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提高抗逆能力;另一方面,要使用表现抗逆力的语言,鼓励学生讲述生活中每天的抗争和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潜藏的强大的抗逆力,并将其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应该只纠缠于问题本身,而应该透过问题挖掘学生背后的抗逆力。中职生往往会通过夸张、张扬的个性表现,如染发、上课喜欢说话、不服从老师安排等“偏差行为”做出抵抗,坚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捍卫自身的权力与地位。例如,有些学生上课总喜欢说话,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引起老师对其的注意。中职生的很多偏差行为是不合适的,但是具有功能,某种程度上使其自身在不利环境下减少刺激、避免痛苦、维护自尊、证明意义。
三、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优势视角介入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通过聚焦中职生的优势,将学生问题放在具体社会情境中,重构问题意义,尽可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抗逆力,挖掘其身上的闪光点,重建其自我认知,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偏差行为”,让其以自信满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生中,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作者:刘海容
一、新时期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因教育观念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粗糙,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管理学理念,不符合教育特点和时代特征,且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和现象,已很难跟上素质教育的潮流。因此,新时期下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有助于班主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有助于建立起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有助于实施民主管理,使学生形成主人翁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二、新时期创新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1.树立新型的学生观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理解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一切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本原则,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中采取开放、引导、启发、自觉的方式,使学生天然的“向师性”得到正常发展,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与亲和力。这样,学生就容易“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如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班主任之友》杂志题词所说“: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伙伴,做学生的朋友。”
2.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必须具备应有的人格魅力,有魅力才能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班主任应该学识丰富,因为知识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基础;班主任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因为道德魅力是人格魅力的前提;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因为行动魅力是人格魅力的保证;班主任应该善于表达,因为语言魅力是人格魅力的艺术。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催化剂”,是帮助学生鉴别真理的“过滤器”。
3.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就班级管理而言,学生是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所以,班主任要把班级的管理权交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融入班集体中,做到一人一角色,人人有角色。班中大小事务,班主任都要召开班会让学生参与讨论,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制订出行动方案。如,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我就以“可以采用何种形式开展活动”组织全班学生开会讨论,把决策权交给学生。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有的学生提议打扫街道卫生;有的学生提议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还有的学生提议帮助农村的留守儿童……班委会将其一一记录下来,形成总的行动方案并付诸行动。此时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便充分发挥出来了。班级管理应该逐步实现由教师管理学生,到学生管理学生,最后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转变,最终使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管理质量的优劣事关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学生能否全面发展,事关素质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实施。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新时期,班主任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努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作者:伍林红 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镇安镇中心小学
一、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班级卫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难题,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刚打扫过的教室,不一会儿地面上就会出现许多碎纸片。对此,笔者虽然多次强调不能在教室里乱扔垃圾,但是学生仍然做不到。有一次,学生们正在做练习题,笔者发现教室地面上有一些小纸片,于是顺手捡起小纸片放进垃圾桶。此后,每当发现教室地面上有碎纸片,笔者都会随手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学生发现了笔者捡碎纸片的行为后,不再乱扔废纸了。笔者还发现,有几个学生还在课桌边用胶带粘了一个“小纸篓”用来放垃圾。对于学生的做法,笔者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并号召其余学生向他们学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实际行动感召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配合科任教师管理学生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经常向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虚心接受科任教师提出的合理建议,争取得到科任教师的配合与支持。同时,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肯定他们的教学,让学生配合科任教师的工作。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及时做好协调工作,消除误会,化解矛盾。李文(化名)是一个调皮的学生。在一次数学课上,他与同学打闹被数学老师发现了,数学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对于数学老师的批评,李文不但不接受,而且还顶撞老师。气急了的数学老师动手打了李文,委屈的李文在教室里又哭又闹,导致课堂教学无法继续。数学老师只好带他到办公室找笔者处理。看着情绪激动的双方,笔者先请数学老师冷静下来,回教室继续上课,然后向李文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对他说老师动手打人确实不对。待李文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笔者引导他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请他换位思考,假如不是他在课堂上捣乱,老师会不会批评他;假如自己是老师,面对一个不认真听课还顶撞自己的学生该如何处理?最后笔者告诉李文,老师批评他是为了他好,说明老师在关心他,没有放弃他。在与笔者进行交谈之后,李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随后笔者带他来到教室,请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数学老师认错,让全班学生明白犯了错就要及时改正。此时,数学老师也意识到了自己动手打人的错误行为,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李文道歉。课后,笔者找到数学老师,请他不要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还与其探讨管理学生的办法。这样一来,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增进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结语
总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班主任只有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才能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张德俊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武胜驿镇金咀小学
一、采用“鼓励教育”,使学生充满自信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鼓励即兴创编的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在语文课程中有诸多复述、背诵、创编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即使出现一定的问题,也不会用过分严厉的态度批评学生。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初中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并且鼓励其积极表达,采用“口述作文”的方式进行作文课程的语文教学,形成学生积极向上、敢于表达、活泼乐观的态度和性格。学生就应当无忧无虑,对于未来充满希望,那种首鼠两端、几番思量的态度是成人为人处世的方式,过早接触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而语文课堂的开放性、灵活性正是帮助学生放松自我的有效方式,一定要利用起来。
二、树立“教学文化”,形成语文课程教学文化
语文课程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文化,班主任的管理思想也应当有效地融入教育文化当中。“入班即静,入座即学”是班级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可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理念与方式。在教室环境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实是不宜“动”的,教师可以给班级干部、管理初中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引导学生在班级中保持良好的秩序,进入班级之后就不再打闹、玩耍,铃声一响就要坐到座位上,坐下之后就应当投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在语文课程文化中,不妨加入一些“读书”的元素在其中。阅读是进步的阶梯,在电子媒介遍布的当下,能够手捧书本阅读,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为了让学生领略纸质阅读的乐趣,教师和学生在班级角落中设置了读书角,放置了一些图书,由值日的学生负责发放和回收。正是因为如此,下课时间许多学生更加愿意在座位上坐下读书而不是打闹、嬉笑。这小小的举措,不仅使班级的风气越来越好,还使学生在书香的沐浴下,更加文明、懂事。
而在语文课程的管理文化上,也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规矩”理念,挖掘语文课本中与班级管理、公德教育、校园德育有关的内容。可以在班级自治的基础上实现“班级约定”的订立,这种“班级约定”类似于“社会契约”,学生在表示遵守了规定之后,就需要执行,而当值的管理初中学生则要按照约定为班级学生服务,否则学生则有选举班级管理初中学生的权利。这种方式,使班级内的管理学生有权威、有责任感,而学生也得到了充分尊重。总的说来,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每个人都有事情做,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知晓自己的位置和功能,同时结合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内容的融入,就能够使语文课堂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呈现出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惟其如此,才能形成推动班级不断进步的源源动力,初中生的学习才能够更加和谐、快乐、高效。
作者:黄灿霞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中学
一、当前中学班级中实行合作小组式管理的意义
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不但带来了合作,还促进了竞争。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之下,学生能够积极进取,不放松自己,无论是对于学习还是班级活动都不懈怠,这也是中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精神。小组内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这才是小组合作优势的最佳发挥。在合作模式之下,学生对于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自我管理、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和成长,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中学班级中实行小组合作式管理的方法
1.重视班级分组,为合作小组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小组合作式管理模式的应用时间较短,所以对于这样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在最初的分组工作上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具体分配时要首先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一切为了班级进步,综合考虑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着眼于共同提高,建立起完善的动态分组机制,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合作情况进行实时调整。除此之外,还要保障分组的公平公正,每个学生的机会与条件都是均等的,这才是分组想要达到的目的。
2.建立起完善的小组整合与管理机制
从整体上而言,小组合作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宽严相济、松弛有度的。而这样的管理方式,无论是对于班级管理还是课堂学习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这就需要在小组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一定的整合。班级只是整个体系中的主体部分之一,其他如,学校、家庭等都能够对学生的小组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结合实现相互带动与管理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3.建立起完善的小组合作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整个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具体评判细则两大方面,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我们不能被规则所限制,而要从学生的交往、行为规范、学业等几个方面以及小组评价主体来评价小组合作管理模式,保障小组合作的科学性。小组合作式管理极大地体现了班级学生之间的平等,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与场所,不但能够为学生参与班级事务以及努力学习提供可能,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与集体合作意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式管理模式还能够充分地挖掘初中生的潜能,让他们在班级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竞争以及创新,从而能够推动整个班级的管理。当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班集体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地发挥其效能。
作者:姜立新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
一“、十项”评比的方案实施
1.考评对象。校内所有班级。
2.考评成员。中职学校教师检查组:由3人组成,其中1人为学校中层以上领导,1人为教师,1人为学生科专职教师或班主任,小组长由领导担任。每组负责检查一天,一天一轮换,早7点半至晚11点半。学生会检查组:由学生会干部和学生会成员组成。学生会干部是竞选上岗,学生会成员由每班两人参加,分为十个大组,分别负责上述“十项”检查。每大组人员多少由项目检查难易程度而定。每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负责检查若干个班。
3.考评培训。一是由负责“十项”考评的中职学校学生科副科长及专职教师对学生会考评员进行培训指导,让考评员充分理解“十项”评比制度规则及评分细则标准,使检查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二是由老考评员带新考评员。
4.考评方式。学生科有一位教师专门负责“十项”评比工作。百分制“,十项”每项10分。考评员分工小组负责制,每天对上述“十项”都要检查(除了周六只检查“就寝”外)。检查结果定点放在学生科,供各班核实。每周周日学生会将本周每天的检查结果汇总、排名、公布在学校专用宣传栏内。
5.考评结果。
(1)对于学生。“十项”评比是学生操行成绩的评分依据。而操行成绩90分以上才能参加“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品德优秀生“”政府奖学金”的评选和优选实习单位及优先推荐工作单位。
(2)对于班级。十项评比是三好、嘉奖、表扬班级评选的必要条件。三好班:十项评比早操达8.5分以上,集会达9.2分以上,其它各项均达9.5分以上,且总分排在该系列的前30%,期评操行成绩90%以上学生达80分以上,全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获奖2项以上。嘉奖班:十项评比早操达8.5分以上,其它各项均达9.0分以上,且总分排在该系列的前50%,期评操行成绩90%以上学生达80分以上,全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获奖1项以上。表扬班:十项评比早操达8.5分以上,其它各项均达8.8分以上,且总分排在该系列的前50%,期评操行成绩90%以上学生达80分以上,全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获奖1项以上。
(3)对于班主任。十项评比与班主任津贴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密切相关。班主任考核与津帖挂钩,按月发放,月考核记分(100分),班级周十项评比一项不达标(8.5分),一次扣班主任月考核2.5分,累计扣分。优秀班主任评选的必要条件:所带班级的十项评比总分排在该系列的前50%,或十项评比成绩比前个学期有明显进步,如消灭不达标现象,排名有所提升等。全班期评操行90%以上同学达80分以上,全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获奖1项以上。
二、体会
十项评比培养了中职学校学生的好习惯,严格要求转化为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文明礼貌。学生主动做好事,踊跃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有益活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卫生技术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十项评比调动了班级争创文明三好班的热情,促进了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十项评比促使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提高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水平,进而形成了优良的校风校貌,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
作者:文凤菊 单位:河池市卫生学校
1造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严峻现状的原因
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逐渐增多,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大力营造校园人文文化,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得到了改善,但是,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其人文素质教育还未取得明显的成效。2007年,《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通过对不同省市、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26所高职院校的老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学术氛围不足,并且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只考虑使学生掌握从事某职业应该具有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却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健全的心理、独立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培养,使得学生严重缺乏人文素养,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存在的众多矛盾也是导致其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重要原因。教育性和就业性、人文性和职业性的矛盾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再加上高职院校对“以就业为导向”和“岗位技能”的片面、狭窄的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就业及岗位技能发挥的重要影响,导致高职院校重技能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使得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文组织教育对人文教育课程的过度依赖是导致其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根本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性作用,仅起到了结构性的作用,并且没有构建起一个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普遍存在过于注重传授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固化性培养与养成性教育,过于注重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忽略人文素质日常教育,过于注重人文素质显性课程教育、忽略构筑隐性课程等不良现象,导致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总体来说,造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严峻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高职院校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存在着没有清晰的思路、未采取有力的措施、素质教育没有效果等严重的问题。
2高职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2.1高职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
首先,班级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进校之后,学生就存在于被划定的班级,与其他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班级成为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家庭,因此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就是班级工作。结果显示,优良的班级风气不仅能使学生积极进取、快乐健康的成长,还能帮助学生拥有愉悦的身心,从而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中拥有轻松、积极的心态。由此可见,班级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次,班主任的工作不只是管理班级,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班级工作主要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要建设、管理好班级,要把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组织协调好,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建设优良的班级风气。但是,大多数班主任片面的认为其工作就是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学生的安全,而没有意识到“育人”这个伟大的使命。“育人”是班主任的深层次工作,可以发挥班主任的班级灵魂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最后,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是最具优势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环境培养人,而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班级这个环境,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因此,班级与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最大的影响。与授课老师相比,班主任工作稳定,与学生更加亲近,同时也更受学生的信任,通过班主任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更易被学生接受,效果会更加显著。
2.2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要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由于主题班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所以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也会积极参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目的,有计划的策划、开展主题班会。第一,在开展主题班会之前,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努力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并且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班级活动,及时关注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反响,以便总体提高主题班会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第二,要开展有人文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职业规划、考风学风等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责任、敬业、诚信、遵纪守法等人文素养的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其有担当、有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人文素质;第三,组织主题班会的时候要中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第四,要对主题班会进行不断的创新,以访问、竞赛、参观、辩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2.3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要培养班级人文环境
具有良好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班级人文环境,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因此,优良的班级人文环境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首先,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风、健康的班级舆论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控制能力;其次,在制度文化环境方面,要在考虑全体学生共性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听取每个人的建议,制定班级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行为规范;最后,在物质文化环境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班级班刊、班训、班徽的设计与制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还可以定期举办“优秀宿舍”评比等活动,激励学生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3结语
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而班级作为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优场所。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要以班级主题班会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汪健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理念
1.自主发展场
对班级中的学生而言,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在发展的时候,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才可以实现学生的不断发展。同时,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学生的现状只是“昨天”的一种积淀,不代表学生明天依然如此,其发展不是静态、固定不变的,是具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2.自主生活场所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构建一个轻松、民主、自由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衡量班级生活质量的指标为:身心愉悦程度、成就感、内心充实程度。身心愉悦指的就是学生心灵舒展,没有压抑感、疲惫感,身体方面较为舒适、放松;成就感指的就是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够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价;内心充实指的就是学生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不会感到无聊、空虚,有着明确的生活目标。
二、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
1.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创设良好的自主参与氛围
首先,要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人翁意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树立“双主体”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在转变传统理念的情况下,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进而形成师生双主体的管理格局。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班级管理的责任,同时知道自己在班级中应承担的责任,进而勇于承担,逐渐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发展。其次,重视自主参与班级管理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班级管理。良好自主参与氛围的创设,可以充分表现出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与倾向。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并且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轻松、民主、自由的管理氛围,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班级管理手段,构建自主参与管理机制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方式决定班级干部,进而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为学生提供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在选举的时候,可以适当引进一些竞争机制,让学生均有选与被选的机会,而不是单纯以成绩优劣决定班级干部。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学校纪律规范就是基础。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可以通过全班成员的讨论,由每位学生亲自签字确认后展现在墙上,之后教师进行一定的改进与规范,最后成为班级的共同约定,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给予惩罚。除了在班级中设立委员会以外,还要成立纪律检查小组,成员由学生轮流担任,主要就是对委员会成员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检查,并且实行周评、月评等考核制度,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结语
总之,在开展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在构建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创设良好的自主参与氛围,同时创新班级管理手段,构建自主参与管理机制,这样才可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罗婷 单位:宜宾市一中
一、建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班级管理一般都是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管理,而且课堂上,教师只是机械地进行授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在班级管理中,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管理班级,了解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对自我的约束,培养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
二、班主任要为人师表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事物充满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初中学生会观察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等。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积极融入学生中去,主动让自己影响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学生把教师当做偶像,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去模仿,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给学生带来更好、更积极的影响。
三、班级管理要张弛有度
在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要把握好爱和严的度十分重要。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放纵学生,使学生不在意教师的管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违反班级的纪律,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结果。也不能非常严厉地约束学生,使学生害怕班主任,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造成班级气氛十分压抑,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班级管理要有松有严,班主任要尊重学生,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是爱他们的,只要学生知道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就不会跟教师对着干,违反班级的纪律,这样才会建立一个和谐快乐的班级。
四、班主任要积极鼓励赞美学生
恰当地赞美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而教师的赞美不要只给优等生,对于差生来说赞美尤其重要,教师要积极找到差生的优点和特长,并且在全班同学的面前鼓励、赞美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在班级里的存在感,这样的鼓励和赞美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进步,也对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初中班主任是班级学习生活的主导者,影响着学生以后的成长以及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班主任要为人师表。班级管理要张弛有度。班主任要积极鼓励赞美学生,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健康的班级环境。
作者:周丽鸿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