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管理论文

时间:2022-05-18 09:51: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铁路运输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1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无可非议,铁路运输原本在整个运输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其他运输方式的不断飞速发展,它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因为对于货运方面,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条件并且具有良好的成本优势;而在客运方面,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选择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的航空运输,所以这些事实都表明了铁路运输企业应该自省自身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做出有效改变。另外,由于国内外经济的迅猛发展,这直接导致和推进了铁路运输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的除旧革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来迎接挑战,以合理科学的制度机制替换原有的老旧的运作方式,比如铁路企业内部松散的机构,严重浪费运输材料,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等,都可以使其丧失与其他同行业统一跑线竞争的优势。

2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原因

2.1铁路行业整体水平滞后

在这个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持续不断的创新才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到目前为止,虽然很多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但是对比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铁路技术水平还是相对落后,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首先,我国的铁路运输机车装备不够先进,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远;其次,当国外铁路行业已经相对具备一定条件时,我国的铁路行业才刚刚开始发展起步,而且发展也很缓慢,目前还尚未建立起高速铁路的智能一体化制度,并且在高铁的检查施工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

2.2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相关制度的缺失

由于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负责人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动态财务过程并不关注,而只在意注重财务结果的盈亏状况,这种不顾长远利益发展的经营者造成了没有做出及时的补救措施,忽视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弊病不足,所以造成了铁路运输方面的节节落后。将财务管理作为依托和核心是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在运输生产计划一定的条件下,在财务工作中运输成本核算向各个运输作业成本核算的转变是运输成本效能分析,从而为运输成本管理创造基础。

2.3缺乏科学性的财务成本核算

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能或经营效益指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核心,真正说明企业的盈亏状况的关键要素就是是否达成预期目标。而对于我国的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来说,往往将成本控制放在某一确定的成本降低标准,而一般来说这个标准的确定又往往是缺少成本效能分析作为前提的盲目性指标,这样就导致我国每年指定的全年运输成本指标都局限在一个小型范围内,造成了本应合理支出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成本被人为不合理的降低,最后严重阻碍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3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路径

3.1将创新路径科学化

为了使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能够从本质上发生改变,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首先,要舍得投资,锁定最核心的研发技术领域,大笔斥资,开发出适合于自己的一流的成套技术。其次,分清主次很关键,把主要力量放在关键性的地方,如铁路科研方面的部署和科技创新方面。最后,进一步明确知道科技创新领域包含的内容,对专业技术领域和基础技术领域等都高度重视。据有关专家指出,我国铁路科技创新领域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重大技术方面应该包括高速动车组、客运专线列车、旅客服务等一系列技术,同时包括各种重载型货车、汽车等技术;其次,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运输组织和服务安全技术等;最后在基础技术领域包括加强试验基地,对铁路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建立起健全的铁路技术体制。

3.2经营理念创新路径

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主,通过高科技发展带动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进经济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才可以适应时展的要求,而只有企业经营者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让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首先,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将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看当下,一味的追求业绩指。及时使更新自身的认知观念,这样才能有效地将企业的经营观念更新过来,建立更全面的管理制度,积极做到与时俱进。在企业的社会承担方面,科学的管理层决策方面,先进的管理知识方面以及应用方面,人性化的服务方面等都要做到完善,完整,去旧出新,和社会市场经济共同发展。而要想财务管理创新在铁路行业得到整体性的实施必须将已有的财务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目前,我国铁路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合理科学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中需要遵循市场调节规则,通过利用准确的科学预算来制定和企业相匹配的财务计划指标,不能盲目随从。

3.3内部管理方式

营销管理,质量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创新是内部管理方式创新的首要途径,其中首要环节是营销管理的创新,这是需要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来提高营销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所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反应迅速,指挥得力的营销攻势策略很关键。另外,质量管理作为第二环节当然不可忽视,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已引入IS09001质量体系国家标准,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最后就是实现第三环节财务管理的创新。由于目前很多铁路运输存在着高能耗,低增长,资源浪费的现象,这些因素导致了铁路运输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只有完全地去除弊病,改革创新,才能摆脱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而现在实行的办法就是通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来改造原有制度,进而有效地控制费用,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4结语

一个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是其能够跟随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进步的前提和关键,作为直接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事业,更需要不断自我改正更新,力求做到跟随时代步伐节节进取,万不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将创新思维作为首要理念进行改革前进,可以尝试性地从技术、经营理念、内部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除旧革新的探索,以期能够提高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作者:曾占明 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榆次站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涵义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起源于上世纪初期,主要就是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控制得到加强的一种管理手段,从而提高自身市场的竞争力以及对市场风险的低于能力,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在经过了不断发展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了具有现代化特色的管理模式,最为本质的就是对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分解以及实施和控制实现的管理过程。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作用分析

在铁路运输企业方面进行全面预算的管理实施,是建立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要求,也是对铁路企业协调管理的内在需求。在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市场的发展要求得到满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也能够对基层站段以及班组和铁路局等方面的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从而更好的满足铁路以及和谐发展的需求。对现代的铁路运输管理的基础性的管理制度的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二、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与解决措施

(一)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首先就是预算的机构在设置方面的不足,虽然在预算管理委员会方面已经成立但在实际的履行效果不是很好,没能够在系统目标上明确确立及检查等,在财务管理工作的投入方面不是很充足。预算管理组织缺乏相对稳定全面预算管理队伍。另外就是在预算目标上还有着缺陷,在铁路运输企业对年度预算以及发展的规划两者的衔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使得预算的目标和企业的中长期的发展目标不相协调。在预算的认识上出现偏差,对预算的编制方面比较的单一,从而导致对企业的资金监控不能有效进行。在预算的审核方便不规范,缺乏完整的预算监控体系,缺乏规范操作的标准,预算的结果没有进行考核,在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善。最后就是在信息现代化的水平还不够,这样就对全面预算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解决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措施

在针对以上的相关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对其全面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方面首先要能够对预算成本的目标制定要合理,成本预算只有在和实际相符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得以实现,才能够促使各个责任后主体进行对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进行改善。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相关的财政部门要能够将成本目标进行分解,逐个的实现。要能够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成本控制当中,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来对铁路运输企业的盈利进行实现,从而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另外,要能够对全面预算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强化,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强化。首先就是在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方面进行强化,对其要能够严格的按照资本预算以及筹资预算等进行实施。在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要能够按照各预算执行的单位承担的经济业务类型的责任权限进行实施。其次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要能够将全面预算的可控性进行充分的发挥,在执行的责任体系的建设上要进行完善,对单位以及部门的责任要能够明确,在实时监控方面也要进行加强。最后就是要能够在铁路行业高度集中以及管理的模式下,通过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应用,以及对固化编制的流程以及减少人为控制预算的编制模型进行适时设计,能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以及前瞻性。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指标方面也要能够得到完善,不同的预算责任的主体由于在权责的不同所以就会有着不同的目标以及责任。在考核指标方面主要可以分为预算编制以及执行过程和调整、执行结果这几个类型,其中最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执行结果。所以在对人员考核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铁路局的全面预算管理指标进行,还要能够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这也是对成本控制进行维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评而对指标体系的建设要能够客观科学的得以体现。同时,还要能够结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各项的考核办法,在全面预算完成的情况以及审计情况的依据下,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要能够与各单位的奖惩得到有效的联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优化要能够多层面多角度的进行,由于在总体上的基础比较薄弱,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在这一方面要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在经验上多做总结,从而创造出适合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作者:酒琳 单位: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土地房产管理所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论文

1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概述

做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意义做好铁路收入管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做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众多,每天的铁路流动量非常的大,尤其是铁路货物运输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占据国民经济的很大比重,铁路运输收入能够大大打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借助铁路运输收入,可以增强铁路运输设备的更新与完善,进而发挥交通运输在资源中的优化配置功能,为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做出应有的贡献。其次铁路运输收入是支撑铁路部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铁路部门的日常运作离不开较大资金的支持,比如铁路员工的工资、福利,铁路运输设备的维修、保养,铁路工程的修建等都离不开铁路运输收入的支持,通过铁路运输收入可以为铁路部门带来巨大的金钱收入,而且运输收入也是铁路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没有铁路运输收入的支持,铁路企业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铁路运输财务管理人才缺失基于传统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模式的粗放化管理,铁路部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是负责简单的财务工作,而没有足够的收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意识与能力,随着铁路企业化运作模式的发展,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也要朝着经济利益最大化方向发展,但是根据当前铁路部门的财务人员队伍质量分析,现有的财务人员无论是在业务能力上还是思想意识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需要,导致铁路运输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具体体现在:一是部分铁路企业还没有摆脱传统政府管理体制模式,没有意识到铁路运输市场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根据市场化发展趋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铁路运输财务管理制度;二是基于铁路部门巨大的业务量,铁路运输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工作量非常大,但是他们的薪酬待遇等却没有相应的提高,甚至有些铁路运输部门也没有实现绩效工资制度,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结果造成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影响他们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三是铁路运输部门领导与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职责没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受到领导的直接干预,最终影响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

2.2对铁路收入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认识还不全面,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没有意识到运输收入管理绩效的考核,铁路运输企业在运输管理中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而是习惯性的以传统管理模式去从事一些运输管理业务,比如铁路运输企业在管理中进行的装卸车、排空车以及周转量等都是为了完成相应的指标。而不是站在盈利的空间上。二是一些铁路企业为了私利,他们不愿意完成较多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也就是说铁路运输企业担心运输收入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铁路运输企业运输收入的增加会影响企业的政绩考核。三是铁路运输企业在收入管理中缺乏大局意识,我国铁路客运收入实施的列车担当局所有,比如从北京发往包头的火车客运票收入归北京铁路局所有,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对外局担当的列车,他们就会采取限售、不售,结果造成当局列车出现客运不满的现象,进而影响铁路运输的整体经济效益。再者相近的铁路段之间为了争夺货运资源,他们会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

3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自从铁路实施政企分离后,铁路运输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传统观念转变的双重压力,铁路运输企业依托政府宏观手段进行经营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因此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从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角度入手,因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与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一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人员作为铁路运输企业员工的一员,其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敢于担当;二是要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铁路运输政企分离,铁路运输企业就要接受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此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技能之外,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打破传统的运输收入管理工作。

3.2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水平要想提升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水平,首要就是提高运输收入管理力度,使运输输入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一是抓好运输收入基础工作,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宣传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作用,提高铁路员工运输收入管理的意识,树立员工积极为铁路企业收入管理做贡献的意识;二是要建立明确的岗位工作制度,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带来经济效益与做出贡献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影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则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三是加强对运输收入管理过程的监管。基于铁路运输实施企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对收入管理过程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就是对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好运输收入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票据管理等各项工作。

3.3根据运输市场需求变化开展营销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高最终需要依靠市场客户终端提供的业务获取利润,因此铁路运输收入必须要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制定私人化的服务体系:一是在铁路运输销售中要始终坚持“客货齐抓、大小并举”的经营理念,要积极争取较大的客货资源,同时对于小批量的货运资源也要形成足够的重视;二是提高铁路运输新产品的推广,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推广与宣传运输新产品,利用新产品优势吸引客户,比如铁路运输部门要拓宽运输工具与模式,并且在市场营销中宣传新产品的优势,鼓励客户选择新产品;三是铁路运输企业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收入管理,要借助现代互联网优势,打造电子运输商务,创新铁路运输企业收入管理模式。

3.4提高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铁路交通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通过计算机信息集中平台,可以对全国的客运资源进行统一调配,避免出现资源的过浪费,通过借助信息现代技术也可以避免出现“人情”托运,影响铁路交通运输收入。

作者:汪伟民单位:河南汤台铁路有限公司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煤炭铁路运输计算机管理论文

1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构建要求

1)计算机系统构建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应首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客户/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结构),这款计算机系统结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深受计算机行业公司及人士的推崇和看重。在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时应着重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和可靠性等特征,除此之外,操作系统必须具备处理数据及提供远程的查询服务的功能,以保证运输业务的顺利开展。计算机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操作系统的选择也应当合理、可靠。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选择的是Microsoft公司研发的Windows95/98/2000的系统,服务端的操作系统一般选择的也是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NT4.0中文版的系统,即ServieePaek6、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4.0,选用同一公司的系统,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协议的选择要尽可能符合国际的标准,一般由广域协议、局域协议及各种路由协议组成。

2)计算机网络模型构建的要求。煤炭铁路运输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构建,需要构建合乎规范的网络模型。为了保证信息网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信息网络模型的完整性,一般应用托肯建模的建模方法对煤炭运输管理过程进行模型的虚拟和建立。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逐渐普及和应用,TWPN即工作流网络在煤炭企业的HR(Humanresource)即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中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工作流网络的应用不但可以作为模型来有效的处理企业信息,采用转移集合的方式对煤炭企业所进行的企业活动的控制过程和数据信息反馈进行建模,对于煤炭企业的工作规划与进展的引导作用立竿见影,因此为了实现模型的可控性及合理性等重要功能的体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模型的构建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负责。

3)数据库及功能模板的构建及设计要求。煤炭铁路运输的货源数据库是由各个装、卸车站的货源数据的采集点与分局网联合组成的,货源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并存放托运人递交的要车申请及相关办理信息,包括托运车及托运货物的类别、去向、货物的重量及总量等信息。货源数据库的信息采集要求每个信息点所采集及上交的信息准确、无误且要按时上交,以保证运输数据的及时处理及运输工作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数据库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①货源信息及记录表。货源信息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控制点的信息以及图幅管理过程可控的基础性环节;②原始信息及数据记录表。它是实现外业信息有效管理的信息储存表,主要记录的是煤炭的发送量及货车的路途周转时间等信息,便于以后相关信息的查询与管理;③管理人员信息表。它主要用于煤炭铁路运输业管理及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的存储,以便于人员的管理和工作的调度及安排;④数字化图像信息表。它主要用于储存计算机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图幅信息的编辑及调整,及时的存储图像信息,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及分析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在功能模板的构建与设计环节中,一般步骤来为:①矿区调研;②概念模型抽取;③测量模型建立;④数值计算;⑤结果检验。功能模块的设计简单来讲就是把设计样板构建成实物框架的过程,如上步骤所示,进行一个矿区环境的调研和摸索,并建立相应的理论上的模型,再经过计算机软件的处理和仿真试验完成功能模块的构建,使矿山测量的图幅管理实现数字化的目标。

2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1)实现线路计算、展点及制表过程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技术应用到煤炭铁路运输业中,可以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的局限,实现线路计算、展点及制表过程的一体化。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便于运输数据的处理,而且还有利于避免人为造成的结果失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实现整个运输过程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比如自动计算、自动储存等,并能直接打印,使得线路数据计算、运输点坐标计算、数据信息表格制备一体化的完成。

2)实现数据的高效率管理,界面可视,便于操作。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图形数据及其他数据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在图幅管理的自动化过程中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切实的反应路况、货物的运输状况等。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达到系统界面可视的效果,且便于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煤炭铁路运输业的管理效率。

3)实现铁路运输管理模式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用,在大的信息环境的作用下,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综合利用人力资源,有助于实现管理精益求精,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也可以极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对于构建一个健全的铁路运输的管理体系具有显著的作用,以实现促进煤炭运输业获得极大发展的长远目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于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是促进煤炭产业的发展与时代接轨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仍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对于系统的构建、模型的设计等重要环节应予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实现计算机技术与煤炭业发展的有效结合,促进煤炭铁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作者:曾茂林单位: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税务管理论文

一、开票点的管理

1.增值税管理责任要明确

各开票点的直接管理者明确为各货运营业站负责人,将该项工作做为车站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来考核,提高领导认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各货运营业站指定专人负责开票工作,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与考核办法,出台相关奖惩制度,提高开票人员的积极性。

2.完善相关制度

把增值税的管理作为货运工作的一部分来抓,将增值税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专用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细则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补充完善相关铁路运输收入制度、货运规章,制定相关业务流程,从制度上形成统一,更有利于制度的落实,防范风险的发生。

3.加大检查力度

财务部门、收入部门、货运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开票点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开票点的台账建立、发票开具、发票保管、专用设备管理、抄报税情况等进行逐项检查,对检查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责令其指定相应措施,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追踪检查。收入部门发挥稽查作用,财务部门发挥政策指导作用,货运部门发挥管理作用,各司其职不断完善增值税基础管理工作。

二、财务核算管理

作为铁路总公司基层纳税单位,站段财务部门负责纳税申报及税款预缴等具体工作,纳税申报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汇总缴纳增值税的通知》、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铁路运输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办理。提供的铁路运输及辅助服务业务应缴增值税适用1%预征率按月预缴,预缴基数为直接从旅客、托运人、收货人取得的铁路运输及物流辅助服务收入,预缴基数由铁路局收入部门公布。纳入汇总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由基层站段认证申报后上转总公司,由总公司汇总缴纳增值税时抵扣,基层站段不予抵扣。提供铁路运输及物流辅助服务以外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按照增值税相关规定就地申报纳税。基层站段负责汇总预缴增值税和属地缴纳两部分的增值税申报工作。

1.加强进项税认证管理

按规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时办理增值税进项发票的扫描、抵扣认证。财务部门对取得进项税建立台账,区分属地与汇总,可抵扣与不可抵扣,指定专人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联次进行扫描。

2.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如期完成纳税申报

根据相关业务,正确核算进项税、汇总预缴增值税和属地销项税。对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月底对进项税台账与实际账务处理进行核对,避免财务核算的错误以及抵扣联发票的缺失。对于申报工作,财务部门应高度重视。在申报前做好开票点抄报税工作,根据收入部门的预缴基数,正确计算汇总与属地缴纳税额,及时申报当月预缴税款,上转经税务部门签章的汇总传递单及各种报表,确保总公司汇总缴纳工作的顺利完成。

3.积极筹划,合理避税

由于铁路运输业涉及业务类型较多,易存在业务边界不清晰的现象,需对每一项业务进行认真梳理,对业务的经营方式进行适当改变,或对合同文本加以修改完善,以达到优化税率的目的。例如,某项业务既可以界定为仓储租赁又可以划分到场站服务,前者税率达到17%,而后者仅为6%,相差甚远,需要认真考虑业务内容,从而选取较优税率,达到节税目的,同时规避税务风险。铁路运输企业的两端物流辅助业务的外包业务以及外购、修理等业务应优先考虑一般纳税人,最大限度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采用集中采购等方式,积少成多的增大进项税额,这样即降低整体税负,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现金支出。税务管理不仅仅是一两个财务人员的工作,与每一位企业员工息息相关。2015年是“营改增”的收官之年,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这仅仅是税制改革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增值税改革问题也将提上议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完善措施,进一步提高税务管理工作水平,实现铁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杨晓燕 单位:郑州铁路局南阳车务段财务科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一、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及问题分析

(一)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核心思想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后续工作的改革方向和应当遵循的原则。下文将针对主要的控制对策和建议方向等进行研究,旨在更好的实现事业的创新。

(二)树立健全且全过程的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按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生产活动、财务核算、资金筹集、人力资源筹划等全部活动纳入预算管理之中。站段各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中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如物资部门在物资采购中,应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在保证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努力压缩物资库存数量,减少资金占用。在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中还应当实现对相关管理指标体系的建设,实现动态化的控制和管理,同时还应当结合部门、设计单位、主管机构等等多个部门的工作,对整个预算进行全面的掌控,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的配合和协作,并且有效的进行管理,建立起一个高效的运转体系,实现对其中各个机制的有效控制。另外还应当对其中各种方面的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同时对预算控制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建立起健全并且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度,才能够实现对其中控制因素的管理,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革。实现每一个阶段预算编制控制效益的最大化。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直接费及工作开支的准确性。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真实准确,经得起审查的考验,也是每个预算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强化基础预算工作

加强预算编制和调整过程中的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在预算编制及调整的过程中,要以企业发展战略及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严格预算管理程序,确保预算指标科学性。明确技术指标和相关经济性的文件,加强对预算的控制和管理。同时还应当结合不同阶段的不同工作需求,建设出相对应的项目,同时对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关注的问题以及工作开展的核心思想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严格的按照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规定和初步方案的设计思想,构建出完善的预算成本控制体系制度,以更好的反映当前工作的基本发展趋势。

三、结束语

总的来讲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相当关键,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更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很好的控制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基本现状和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的相关内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整改和创新,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建设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者:李宏英 单位:郑州铁路经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一、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新的成本管理模式

铁路运输企业的改制已经成为了定局,铁路运输企业也不得不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寻求发展的途径。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而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发展和壮大,铁路运输企业更应该提高自身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构建全新的经营模式,结合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与国家政策指导两者定价水平进行定价,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倒挤出运营成本。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辅助新成本管理模式的推行,强化成本管理。从观念上将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的管理,减少成本浪费,不断投入新的技术,研发新的产品,将成本管理推上新的高度。

(二)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构建成本管理全局观

构建成本管理全局观,树立干部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根据铁路企业集团内部的相关考核政策对不同科目的节超的不同比例进行奖惩,直接费用如机车整备费、救援列车费等,若实际支出超过预算额度的10%,则进行相应奖罚;间接费用如差旅费等,若实际支出超过预算额度的15%,也对之进行相应的惩罚,从而让职工感受到成本管理带来的直接利益。

(三)推进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工作

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部分,因此推进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推进基层站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具体包含以几个方面的内容:

1.推进增运增收、节约节支工作的开展,如使用柴油降凝剂,将标号低的柴油用标号高的柴油替换掉,实现燃油的“低烧节支”,最终实现节约开支的目的。

2.节支重点应当把握在成本支出大户以及成本支出大项当中。如对重载列车操纵办法进行科学的重新制定,标准管理机车乘务员的作业,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乘务员的业务技能,从而将提高机车运行效率的方法与措施纳入乘务员的日常工作当中。

3.大力推动超轴活动的的开展。通过提高区段的通过能力,从而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最后实现节支的目标。

(四)引入先进的成本管理法

作业成本法的引入:作业成本法指的是把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按照一定的方法划分为多个作业过程,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而对每项产品成本进行确定。铁路运输企业在引入作业成本法后,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对企业的运输、物流等工作流程进行划分,分析每项作业发生的成本,并对不能增加企业价值以及物资消耗等过程进行消除,使企业保持在一个持续改善的工作状态当中,最后实现企业的整体优化。目标成本法的引入: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产品独立制造过程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铁路运输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运用到目标成本法,应该从市场价格的角度进行出发,在确定企业的目标利润后确定该项产品的运行成本,并将日后的产品和流程设计控制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

二、结语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可以从提高职工意识、加强管理方法以及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几个方面入手,推动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自身的角度研究提高成本管理的方法,实现铁路运输企业节约成本支出的目标,壮大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保证其能够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中获得一席之位。

作者:李小强 单位:西安铁路局工务机械段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城际铁路运输管理论文

1.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固定资产核算不完整城际铁路通过初步验收后,由于各种原因,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后一直未能办理竣工财务决算,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完成固定资产建账资料的整理、审批,财务部门按照规定要对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由于没有竣工决算和正式验收,只能根据工程预算或者工程实际成本对固定资产按分类进行预估入账,根据资产类别按分类折旧率和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由于征地拆迁费用办理结算滞后,征拆取得的土地等物业无法分摊或者单独计入固定资产。签订《委托运输管理协议》后,跟运营相关的固定资产大部分已经交付受托单位管理使用,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已经分离,城际铁路公司对委托管理的固定资产的现场情况不熟悉,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资产台账的管理,由于对固定资产没有全部按明细进行核算,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建立卡片,只能按资产类别笼统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实际没有全面掌握委托管理固定资产的明细情况和现实状态,对整个委托运输管理和生产经营情况的掌控带来很大不便。

1.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城际铁路公司将固定资产委托管理后,由于《委托运输管理协议》中没有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条款,委托单位也没有与受托单位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对固定资产的购建、更新改造、验收交接、转移使用、日常维护、定期清查、损失报废等管理流程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双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托管的资产在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上不完善,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晰。与运营相关的固定资产委托给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后,实际由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的所属站段对受托管理的运输资产进行使用、日常维修和管理。国铁和国铁控股企业往往重视自有资产的管理和考核,不自觉的产生“内外有别”的意识,忽视或者放松对受托资产的管理,站段与委托单位没有直接管理关系,对受托资产的管理自上而下的形成“外单位的资产,跟我没有关系,管理好坏都一样”的消极思想,因此要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充分发挥资产效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就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机制,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树立和调动站段管理受托资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1.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由于托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分离,相关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城际铁路公司无法实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技术状况和使用效率。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按各自需求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从不同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从管理情况看,委托单位固定资产台账与受托单位固定资产台账没有经过相互核对,不一致的问题突出。固定资产发生使用状态变更,一般由城际铁路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动态变更的实际情况办理相关手续,并调整技术履历簿和档案,及时通知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由于受托单位只负责资产的实物管理和使用,不负责资产的会计核算,容易出现不及时、不准确地向委托单位提供固定资产变动信息,导致固定资产动态管理不到位。受托单位在托管城际铁路运营资产的同时,也管理着自身国铁或国铁控股铁路的运营资产,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将城际铁路的运输移动设备在未告知委托方的情况下,无偿用于国铁或国铁控股铁路的现象,严重影响托管资产的自身使用效率。城际铁路公司每年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于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日常沟通协调少,管理部门衔接不上,资产清查基本没有落实,委托单位无法发现已毁损、遗失的资产,无法了解应报废、已闲置的资产,对受托单位资产管理的漏洞不清楚,这对受托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带来极大风险。

2.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2.1加强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2.1.1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是准确、完整核算铁路建设期间形成固定资产的重要先决条件,城际铁路公司要加强对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尽快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财务部门根据竣工决算对已按分类预估入账的固定资产和其他未入账资产进行调整和核算,准确计提折旧,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完善各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账账、账卡、账实核对,确保账卡物相符。

2.1.2积极运用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铁路财务会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是铁路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和计提折旧的重要工具。城际铁路公司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将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尽快运用起来,在系统中建立固定资产基础数据,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和台账,及时完成资产动态处理,完整登记资产大修记录,按时进行资产折旧处理,准确进行凭证编制,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会计变更,熟练运用资产统计查询功能,提高财务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效率。

2.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城际铁路公司要理顺固定资产管理关系,明确管理责任,就需要因地制宜的与受托单位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并建立和完善管理岗位责任制度与考核奖罚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激励和约束。在管理流程上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预算制度,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固定资产移交、处置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在管理考核上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管理考核体系,对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固定资产考核指标,对管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管理人员责任心及业务能力以及账实相符率、维护成本率、资产利用率、资产闲置率等指标进行定期考核,使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责可究,使委托管理的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3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

2.3.1对固定资产购建、更新改造实行预算管理。为规范固定资产购建、更新改造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需要对购建、更新改造项目实行预算管理,明确纳入预算管理的资产范围和委托单位、受托单位的职责权限,保证项目资金来源和用途,对项目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在预算管理程序上,实行建议预算管理、年度预算管理、调整预算管理、应急项目预算管理,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概预算审查、招投标、实施等建设管理工作由受托单位按照预算管理程序执行,工程结(决)算由委托单位按预算规定办理,委托单位对受托单位的建设管理过程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不定期检查和后续评估工作。

2.3.2强化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要按专业分类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动态反映固定资产购建、移交、使用、维修、调拨、拆除、报废、价值变化等情况、并定期进行相互核对。新建、改建、扩建和购置的固定资产验收交付使用,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根据“新建(购置)固定资产验收交接记录”和其他结算资料办理交接手续,委托单位列账建卡。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受托单位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理由书”,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委托单位列账处理。拆除、报废固定资产,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鉴定,由受托单位编制“固定资产拆除、报废申请单”,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委托单位列账处理。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及保管地点发生变更,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确认,由受托单位编制“固定资产使用状态及保管地点变更申请表”,按审批权限经批准后由委托单位调整固定资产账项。委托单位要积极运用铁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时完成资产动态处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

2.3.3加强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管理。为保证受托管理的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城际铁路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明确受托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年度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受托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清查盘点可以结合设备检查和春、秋季鉴定进行,移动使用的受托固定资产应重点检查,确保可移动的固定资产设备不被挪用至其他线路。固定资产清查小组由委托单位与受托单位的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以及受托单位的固定资产保管、使用部门组成。各个部门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将各自的账、卡与固定资产盘点清单进行核对,根据盘点结果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清查盘点发现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或者闲置的,各个部门应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后作出相应处理。

作者:尚晨单位:广东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铁路企业的不断改革,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各种成本的不断上涨,铁路运输企业的营运资金日益紧缺。因此,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提高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合法、有效的利用尤为重要。本文将梳理现在铁路运输企业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其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问题;对策

企业的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如图血液对人体的机制运转一样重要。资金周转是否顺利,资金使用的效率几何,都会影响铁路运输企业整体的态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铁路运输企业改变了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单一化的支持,资金筹划的来源平台日益加广。这也加强了铁路运输企业管理自身运转资金的难度和必要性。根据目前的情况,铁路运输企业普遍遭受资金短缺;资金使用不合理、不规范;融资比较困难的问题干扰。尤其是在资金短缺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建设资金供应不足,另一个是运营资金的匮乏。此外,资金的使用不合理表现为资金浪费、资金非法支出等等,融资难主要表现为融资机制不完善,大多数靠债务融资,使铁路运输企业背负较大的还款负担等。因此,面临诸多的外在和内在固有弊端和问题的困扰,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显得日益急迫。

一、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其问题

(一)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识薄弱

铁路运输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开拓更宽的市场边界,必须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的使用资金,丰裕的资金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然而,目前部分铁路运输企业根本不重视资金的管理,仍沉浸于国有垄断时期的专权下谋取大量利润的思想体制之中,保证资金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把资金管理仅仅当作为一项普普通通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待,只注重利润的增长率的提高,淡化边缘了对企业资金的加强管理的意识,一方面大大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的整体健康持续的发展。甚至出现了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只是为了应付资金管理的条例而敷衍了事的进行形式化的资金管理,没有从整体和源头上去筹划整个资金运作的机制,没有将加强资金的管理升到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层次和高度。此外相当一部分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部门对资金的安全度的重视极其的淡薄,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资金管理内控体制不健全,资金的非法流失现象严重,造成铁路运输企业很多无头账的产生。这些方面的现象都体现了现阶段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的意识有待加强。

(二)铁路运输企业资金过于分散,使其企业效益低下

铁路运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源泉在于资金的管理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其中值得比较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的过于分散,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有不少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单位过于冗杂,按部门进行资金的审核使用,导致其资金在层层的管理中出现了管理上的混乱。此外,在铁路运输企业中,资金使用的各个部门的核算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相互整体考虑的情况较小,导致其资金分散无序,集中效益难以发挥。其次是铁路运输企业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和出于各种目的,各单位普遍存在银行账户开户过多的情况,很多账户根本没有出现资金的收付,并且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的非法使用和挪转提供了大量的方便。

(三)缺乏强有力的规章制度的约束,资金管理不够体制化

至今,很大比例的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仍不够规范,资金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比较落后,很难满足铁路运输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的相关的制度和手段大多是形式化比较严重,太过死板的刻意依据制度规章。较好的情况下也只是表面敷衍了事的介绍一下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的权限、流程和义务,根本未重点突出企业资金管理的方面,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资金运营管理制度。除此之外,铁路运输企业没有执行财政部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资金运营方面的规定,更有铁路运输企业没有明文规定营运资金的具体操作流程,使得一些铁路运输企业在涉及具体而且比较重大的业务的时候没有相关规章制度的参考,无法准确规范的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从而造成资金的流失比较严重。此外,很多铁路运输企业没有形成规范而严格的内部监督体系,内控制度浮于表面化、形式化。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加强落实,在资金管理方面缺乏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回馈的良好的循环体系。铁路运输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处于从属的位置,只能按照公司和企业领导的想法进行资金的管理。

二、加强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管理的意识

提高铁路运营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识首先应该加大资金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其次,要从规章制度上要求铁路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使其对资金管理对铁路运输企业的重要性有其上升到企业战略的观念和想法。并且强化资金安全前提下的资金运营。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应以企业资金的预算为起点,将铁路运输企业涉及的经营环节中资金的流转做详细的评估,与此同时需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各工作人员在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在资金管理中做到岗位的分离和相互间的监督,督促员工积极参与资金管理及防范资金风险;不容忽视的是,铁路运输企业要有整体运作的全局观念,积极的充分发挥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同效应,进行优势互补,将自身部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加强对基层广大一线员工的绩效和管理绩效的考评,不断的进行民主生活会形式的员工参与讨论和发挥资金管理的积极性。

(二)完善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的集中使用和集中管理的体制

当前管理层应该认识到资金集中使用和集中管理的紧迫性,必须深化和完善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支付体系,必要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改革。其次还必须把资金的主要管理权限集中到公司战略制定层的管理部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部分核算权利下方到下一层次的职能部门,但是,必须明确权责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渡过程,到此阶段,每一层级都是一个自负盈亏的核算主体,相应的资金管理归类为哪一层次级,哪一个层次级就应有集中使用资金权力和集中管理营运资金的权利和责任。此外,必须建立相应的资金内控监督体制,加强对铁路运输企业的资金运用和流转的监督体制,及时纠正和反馈更正不规范做法,建立科学规范的资金运转体系,以此保证铁路运输企业营运资金的高效率的使用。

(三)完善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其资金核算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中暴露的很多弊端,源于铁路运输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加大完善资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力度,建立与企业资金管理相配套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流动的每一个集体的环节都进行制度化的治理和规范,坚决消除不规范和非法的资金运营和流失。同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建设,绝对不能出现盲目的规章制度的制订,防止在某些环节管理上出现漏洞和盲区。同时,在制定完规章制度之后,需要严格落实制度条款的约定和规定,杜绝形式化和表面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内控检查监督制度,以此规范的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实行的效果,为以后规章制度的修订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意见。

三、总结

总而言之,资金管理在铁路运营企业的整体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运输企业必须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针对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思想和实践两方面加强资金的管理。思想上要提高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意识,实践中相应的必须围绕该意识观念进行资金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规制制度的保障。只有做好这主要的几方面要求,铁路运输企业才能为其资金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华 单位:济南铁路局淄博车务段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行业经营管理论文

一、经营管理的关键是人的观念的转变

这几年,加强经营管理的文件、制度不断和重复强调着,但发展总不平衡,收效也不尽如人意,除了客观原因外,关键还是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问题。1.要强化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的观念。这是经营管理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所在。企业第一管理者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是企业经营的总指挥,若其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讲排场摆阔气,企业的经营费用就会居高不下;相反,第一管理者经营管理意识强,懂管理,会经营,在经营管理上就会有办法、有措施,奖罚严明,经营成本就会降下来,就会有好的经营结果。按常规做法,一个企业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无非是生产、安全、效益几个指标。从现实情况看,虽然重视了“效益”,但还不够,财务报表上的经营盈亏结果没能充分体现在管理者的责任上,得奖了皆大欢喜,亏损了只罚单位不罚责任人,这就掩盖了经营管理出效益的实质。2.要建立财会人员处在经营管理中心地位的观念。财会人员不但要正确地履行核算职能,更需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履行职责过程时,却经常陷入矛盾之中,当领导的要求与群众的理解达不到和谐时,当成本与资金发生供求缺口时,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所以,提高财会人员的管理地位,求得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是搞好经济核算、加强成本管理的有力保证。当然,财会人员也要认真学习生产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为单位领导出谋划策,运筹和控制成本及资金的供应,及时与各业务部门联系,加强信息沟通,牢牢把握成本管理的主动权,尽最大努力当好安全生产的服务员。3.要弘扬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观念。铁路是个大联动机,在运输生产计划既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效能分析应建立在针对全员的各个运输作业分析上,提高全体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和积极性,人人管家,人人理财,不断优化运输作业,提高单个运输作业和整个运输作业的成本效能,这是真正实现降低运输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但是部分单位近几年弘扬主人翁观念不够,致使劳动生产率不高,劳动力虚糜,计划外用工始终未减,虽然上级对计划外用工列入成本作了严格约束,但改头换面、挤列成本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材料物资方面,一些人化公为私、损失浪费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加强职工队伍教育,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和思想觉悟,真正树立以站段、车间、班组为家,把降低成本支出看作是维系自身利益的关键所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加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

1.完善严密细致的生产经营财务计划。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是受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计划调控所指导的,在企业内部还必须有详细的生产经营计划。不但要有计划,而且要有预算式的计划,因为计划关注的是结果和目标,而预算则是关注整个过程,强调全面的联系,强调过程的控制,强调结果的评价。计划强调目标的刚性,基本上是必须完成的;而预算是动态的,是有反馈、有调整的。作为铁路运输企业,要在运输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有严格细致的内部成本费用计划,但在核定站段的财务计划时,应留有一定余地,以应付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2.继续大力推行目标经营成本责任制和科目负责制。要实行成本否决,要全面实行班组核算,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都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去。站段在分劈成本计划时,可结合生产任务和消耗指标制定内部的有权支出额度,以作为日常核算和考核的依据。即使计划有缺口,也应摆在明处,制订相应的压缩经营成本或减支目标,形成一个有计划、有考核、有奖罚的经营管理调控体系。3.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内控制度。就一个站段而言,目标成本和科目负责制一经布置下达后,财务部门在贯彻内控制度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计划员对日常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材料核算员对领料出帐的动态进行把关;分管报销的会计对所接受的原始报销凭证进行认真审查和监督;财务主管对每月的成本总支出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对不正常现象采取措施纠正等等,使问题在事先得到监控。财务部门加强对日常管理和内控制度的落实,是把握核算和管理主动权的最佳方法。4.努力提高财会人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人员要力争多下现场调查研究,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抓支出大户的控制,抓超支大户的分析,提高常规性的财务监控和成本调控能力,既要尽力满足运输安全生产的必须支出,又要压缩非生产性的开支,将违规违纪事项消灭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保必须、压一般、反浪费”。5.加强材料燃料采购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材料燃料成本在运输企业的总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直接影响运输总支出成本。目前市场上燃材料价格高低不一,质量相差很大,所以要特别注意净化采购渠道,减少采购环节,尽量做到“三卡死”和“三不购”。“三卡死”:非物资采购部门购料及挂支坚决卡死;从不正规的小厂进料坚决卡死;无计划领料坚决卡死。“三不购”:无计划不购、无款源不购、不货比三家不购,防止出现购进残次品和重复购料的现象。

三、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方式转变的探讨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于国有铁路企业“高、大、半”的特点,使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明显慢于其他国有企业,市场机制还没有极大地调动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的积极性。我们实施铁路企业成本管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的各个基层单位,努力探讨成本管理行为方式向科学化方向的转变。1.将基层站段的经营成本中心地位上升为利润中心,有利于经营成本的有效控制。企业追求利润的途径:一是加强营销;二是降低成本。但现实中,相当多的人认为,铁路基层站段只是以成本为中心,责任只是降低成本,所以上级只是单方面地对基层下达成本控制指标,基层单位的注意力只是集中在怎样能从上级争取到最大限度的资金。为了克服传统财务管理手段的种种弊端,目前铁路企业正积极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正确地划分和确定责任中心。过去铁路企业把基层运营站段作为单纯的成本中心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成本中心是最低层次的责任中心,该中心仅对其发生的成本负责;利润中心分为自然利润和人为利润中心两种。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向企业外部销售产品的单位或部门才能成为利润中心,各基层站段也可成为人为利润中心。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基层站段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利润),就必须努力降低成本;如果增加某项成本支出,可以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或者提高其服务质量,同时为其赢得更多的利益(利润),从而为整个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将基层运营站段的成本中心地位上升为利润中心(人为的利润中心),将会极大地调动其成本控制的积极性。2.给基层站段以必要的自主权,也有利于提高其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站段从成本中心上升为利润中心(人为的利润中心)以后,必然会涉及到利润及其分配的问题。首先是税务的问题:由于过去把基层作为成本中心,没有利润,不涉及所得税,当产生了利润以后,按照国家对铁路企业所得税将进行就地交纳的税务改革方向,势必会大大加重铁路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但是,此利润只是人为的利润,加之在模拟市场操作的初期,内部产品及价格体系都不够完整和合理,其产生的利润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润。所以,铁路企业还可以向国家财政税务机关争取优惠和支持,在局级以上单位汇总交纳,这样税务负担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其次是内部利润的分配问题:铁路企业除了应该对基层站段内部利润的分配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控,使其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企业的整体利益以外,更多的应当给基层以自主分配权,比如给一定比例的奖励基金和福利基金,这样会更加提高其控制成本的积极性。

作者:杜馨仪单位: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物资管理论文

一、灵活多样的采购机制

(一)合理制定采购计划

科学分析企业库存,制定出应该采购的品种、采购数量、采购预算、到货日期等,其中采购预算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采购预算是在实行具体物资采购前对采购成本进行估计和预测,这样可以理性的规划采购资金,是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重要手段。

(二)多方竞争控制成本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招标采购、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的合理组合,来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和质量,这也是有效控制成本的途径。

(三)合理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也是物资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铁路运输企业应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对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敞开大门,提供透明平等的竞争机会,这样一方面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同时也是控制采购成本、降低采购价格的有效途径。在选择供应商数量方面,以3~4家以内为宜。要保证供应时间的及时,就要避免渠道单一化,对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都要进行考虑。实现对供应商的科学选择既可以保证物资的质量,又控制了采购资金的支出。

二、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铁路运输企业的采购是需要专业人员集中开展的一项工作,选择精明干练、忠实守信的采购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旦采购人员在自身素质的把握上出现意志不坚定的思想,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隐患甚至造成损失。企业首先要进行采购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强化每一名采购员的职业道德,要让采购人员了解到因一己私念对公司造成的损害的严重性。企业发展的好坏关乎每一名员工的生活质量,强化采购人员的集体意识与团队意识。同时企业要注意对采购人员的教育方式,多以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对员工展开循序渐进的引导,如果采取严厉的说教手段会激化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诱发员工敌对心理的出现。加强采购人员综合技能培训。着重介绍企业经常选购的原料,针对原料的质量识别、原料特性进行培训,定期组织考核,发现考核不合格者需要调离采购工作岗位,以免在工作中出现有损企业利益的情况。强化采购人员的专业谈判技能,培养思维敏捷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识别供应商的口头诱导及商业陷阱,避免为企业购进价高质次的产品。

三、建立采购内控体系

铁路运输企业要结合实际,提出切合实际的内控要求,制定出适合于自身的内控体系。要针对采购全流程进行管理及业务的编制,建立采购流程优化长效机制。明确出采购活动的具体环节的方向和关系,指出需要注意的关键控制点。企业建立内控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出风险控制矩阵表,依据缺陷和风险的等级不同,将隐患和缺陷加以突出,实现风险具体化、细节化。物资采购的内控风险主要体现在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无法指导开展实际工作的运行;采购员实际工作能力的个体差别;合同制定出现缺陷导致合同不能有效履行等。风险控制矩阵表的制定可以使企业有效规这类问题的发生。

四、强化内部审计

通过建立科学化的内部审计可以对内部物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消除,利于企业节约成本、杜绝浪费现象。目前,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物资管理混乱,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有些单位设置的库存材料只是形同虚设,会计、审计人员难以深入到过于分散的施工区域,增加了考核难度。同时,出库手续不全所造成的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也非常多见,直接导致企业对材料的成本控制难易进行。企业对于上述问题应该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科学制定内部审计机制,把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有机结合,避免监督和考核只在“事后”才开始。

五、结束语

铁路运输企业物资管理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维修周期、维修周期、运输质量、行业服务等多方面经济指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深入体制当中,为铁路的物资管理积极探究新方法,全力保证铁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的持续发展。

作者:逯治政单位:大同西供电段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新形势下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加强

摘要:

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着眼铁路改革发展新形势,重点分析了铁路企业基层站段收入管理职能有待加强、运输收入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和基层运输收入基础工作仍显薄弱等共性问题,在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站段机构设置、保持队伍相对稳定、强化基础工作达标、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及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收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运输收入;基础工作;管理

随着铁路改革深入推进和营运规模不断扩大,客运货运业务网点不断扩大,投资主体、治理方式和费用结算支付手段等多样化趋势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铁路运输收入部门和单位认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创新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确保资金、票据安全。

1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站段收入管理职能有待加强

目前全国铁路多数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营业站点模式,其弊端是很多工作要靠铁路局主管部门一抓到底,容易造成错位指导和工作脱节,影响站段收入管理部门职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路局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作经验缺乏,不利于指导业务开展;二是站段管理人员信息滞后,如工作上的一些差错,路局管理人员会直接找到各站点经办人,不利站段收集、掌握情况。为强化站段运输收入管理职能,2010年原铁道部下发了《关于强化铁路站段运输收入管理职能的通知》(铁劳卫函〔2010〕1659号),要求各铁路局设置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置管理人员,由于受管理模式限制,截至2016年末全路362个运输直属站段,设收入管理机构的只有190多个,可见此通知的落实还有较大差距。

1.2运输收入管理队伍不够稳定

造成人员流动频繁的主要因素:一是站段由于没有单独设立收入管理机构和编制,一些业务骨干不愿意从事运输收入管理工作,造成人才流失。二是没有相应的准入制度,有的站段甚至把收入工作作为照顾性、安置性岗位,许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同志难以适应收入工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三是大多数铁路局的进款员和票据管理员没有专门设定的岗位职名,长期套用客、货运员职名,日常工作量大,一些人存在不想干、不愿干的抵触思想,换岗频繁。队伍的不稳定,极易造成工作衔接上的推诿、脱节、差错和对规章制度、文件要求上的理解偏差,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1.3基层运输收入基础工作仍显薄弱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票据风险意识还不强。收入一线员工,由于缺乏财务基本知识,对财务制度、财经纪律认知不足,资金、票据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信用交接、银行预留印鉴同一人保管、先结账后交款、提前在空白转账支票上加盖银行预留印鉴、进款员出纳员由一人担当、票据管库管账由一人担当、票据库钥匙不按规定配备等资金票据管理安全隐患;二是执行收入管理规章不到位。基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严格按章办事,有章不循。从2016年度的专项检查来看,仅总公司重点检查阶段,在101个营业站段中就查出各种问题5类413件,其中:运输费用核收问题72件、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158件、票据管理问题82件、进款管理问题92件、规章制度问题9件。这些惯性问题反复出现表明增强收入工作人员责任心须臾不可放松,提升路局、站段收入管理部门履职能力、确保日常监督检查到位依然任重道远;三是部分营业站点内控制度仍难以落实。由于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多数营业站点采取的是兼职方式,从总公司、路局检查的情况来看,除直属站段和部分业务量大的车站能够按规定执行配备专职人员外,一人兼顾多岗现象普遍存在,达不到内控制度要求;四是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近年来,虽然通过开展收入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创建活动,收入工作和队伍素质呈现不断加强的良好态势,但大站规范、小站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

2加强运输收入管理的对策建议

2.1完善站段机构设置

加强与站段领导沟通,多渠道宣传既要重安全又要重效益的经营理念,争取站段领导对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支持。在有条件的站段统一设立单独的运输收入管理机构,对未能单独设立的站段,各铁路局要统一明确由站段财务部门承担运输收入管理职能,并配备或明确1名副科长负责运输收入管理工作;财务部门要切实担负责任,配足配强专职管理人员。同时,要转变思维,打破传统两级管理模式,让更多的基层收入管理干部、班组参与到运输收入管理中来,将部分路局层面承担的职能及实际操作性的工作前移,赋予基层收入管理部门更多的权力与责任,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机制。

2.2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稳定的队伍有利于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长期规划和执行相关政策的延续性。要确保队伍的稳定,首先就要求站段在选拔任用收入主管人员时,事先应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或同意,并为其设定一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其次对一线收入岗位职名,应由总公司自上而下统一岗位界定、规范岗位职名;各铁路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关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换言之,想要从事运输收入工作就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并通过路局组织的资格考试方能上岗。这样既突出了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又能为路局储备和发现专业人才,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维持了队伍的稳定。

2.3强化基础工作达标

着力抓好新线、新站、新开办业务车站和中间站的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促进运输收入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均衡发展。严格按照《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单位考核实施办法》进行达标验收,严肃纪律,客观公正对站段基础工作作出评价和认定;坚持以检促管,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对经评估认定为“失格”的站段、坚决取消达标资格,并限期整改,同时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对达标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颁发证书,并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

2.4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制定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及实施办法,加强对站段上报的各类报表数据及时、准确、真实性稽核;结合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按月对各站段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分,结果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确定并予以公布,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基层单位月度安全绩效考核,直接与当月经济利益挂钩,以此促进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2.5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抓好两级人员即站段一级收入管理人员和一线收入岗位人员业务培训,合理设计培训教材,确保培训时间落实,聘请高校教师、企业知名专家、站段行家里手担任师资,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收入工作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铁路局收入管理部门的同志要转变作风,深入站段和营业站点督促检查,整改问题,推动工作。

3结束语

运输收入管理是铁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收入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只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正确把握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和重点环节的风险卡控,筑牢工作基础,练就过硬本领,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要求,把事关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做得更好。

作者:韦艳文 单位:南宁铁路局收入稽查处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提升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发展,铁路运输收入不断增长,同时也给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是确保铁路运输有序进行,促进整个铁路运输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捍卫铁路经营成果、防范各类风险的基本手段。本文根据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现状,从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现状;具体措施

一、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现状

1.偷逃铁路运费现象仍普遍存在铁路运输具有规模大、价格实惠等特点,客运方面:一些思想素质不是很高的乘客,在搭乘火车的时候出现越站、逃票、不接受相关物品检查和内部乘务人员非法贩卖车票、篡改票证、私带无票乘客等现象,造成票款流失;货运方面:还存在一些为谋取私利,换票运输、伪报品名等情况,严重破坏了铁路运输的秩序,也使铁路运输收入严重缩水。据相关检查报告,在2009年至2014年间,在全路组织的运输收入专项检查中,共检查出因违纪造成的损失金额达到2.53亿元,且还是在没有统计日常检查相关问题所带来的损失[1]。2.主观上对运输收入认识不足在对于铁路运输收入的认识上,主要涵盖了如下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在客运过程中,乘客的票价收入在清算上归属列车担当局的比例较大,以至于导致在售票时,只出售本铁路局旗下的相关列车车票,对于外局所担当的列车,经常是采取不售或者限售,导致外局所担当的列车经常出现乘客稀少、席位虚蘼等现象,缺乏大局意识,严重破坏了乘客购票的便捷程度和铁路运输能力;货运运输组织上,不同归属不同路局的交界路段或者站点,还经常出现相互争夺货源的情况,破坏了相关秩序和造成铁路运力资源的浪费。二是受到业绩考核的约束,很多被考核站段都期望在完成收入预算的同时,尽量保持匀速的增长,今年谋明年,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会大力增收,以化解下一年的预算压力,这方面货运站段尤为明显。三是相关企业对运输收入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对企业功能的定位上,没有通过以运输来实现盈利的这个方向出发,虽然致力于装卸车、周转量等运输工作,但实际盈利情况却非常不理想。3.运输收入管理的分散性众所周知,铁路运输具有横跨省份多,且流动性非常强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的社会群体、物件、企业渗透到铁路运输中来,而企业本身就极强的分散性,社会参与也非常广泛,收费票证也随着各个地方各个物件的不一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在面对以及处理这具有分散性、复杂性的铁路运输工作时,不仅管理难度大,收费统计工作也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铁路运输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加加剧了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复杂化和分散性[2]。

二、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重要性

基于当前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现状,不断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1)当前的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管理核心已经逐步告别了过去以安全为第一准则的管理方式,发展到当前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格局,因此,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通过加强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适应当前管理格局的变化,在充分保证运输安全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加强企业在运输过程中实现盈利。(2)通过加强铁路收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铁路运输工作,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3)通过加强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完善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规范以及相关工作培训与指导,能够有效的强化各个铁路站点的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确保证运输收入及相关票据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输收入安全及有效性。

三、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高铁路运输收入的方法在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过程中,要有效提高收入管理的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要从如下方面着手:(1)加强内部控制,只有把企业内部工作加以完善,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外部管理工作上去。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健全内部报告制度,及时反映铁路运输收入的相关信息和各种情况,在遇到问题时,才能够有针对性将问题及时处理。(2)严格实行授权审批工作,为了防止相关工作人员越权操作各项管理工作,根据相关程序和规定明确各个部门相关人员的职权范围,能够有效保障运输收入管理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性。同时,明确相关职权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能够有效遏制越权工作或者违规工作。(3)加强预算管理,合理的预算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在后期资金运营的平稳性。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应该明确预算目标,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相关数据分析以及相关人员的考核事项[3]。2.加强日常运输管理和安全宣传为了有效制止和避免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偷逃铁路运费的现象的发生,就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站、车的稽查工作。通过合理规范铁路各个站点的进出口的规划,加强相关人员的部署,以更好的维护秩序,避免出现乘客越站、逃票的现象发生;通过加强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大对各种运、杂费项目执行收费标准的稽核力度,有效防范铁路运费流失。同时,加强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工作,提高旅客的安全意识和履行相关职责的观念。3.加强铁路运输票据管理票据是乘客和货物进站的凭据,同时也是企业核算运输收入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从如下方面加强票据管理工作:(1)票据印制,为了防止不法分子印刷盗版的运输票据来谋取私利,铁路运输企业的客货运输票据必须由经过铁路总公司审核批准的并颁发“铁路客货运输票据印制准印证”的铁路印刷厂进行统一印制,同时,铁路印刷厂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认真尽责的把客货运票据印刷好,且不得转让给未经审核批准的印刷厂进行印制。(2)票据请领和保管,铁路客货营业站点,必须根据本站点的实际需求量,向铁路运输收入管理部门进行请领以备用。收到票据以后,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相关验收、清点、登记工作,并妥善保管,并实施账、票分管制度。而对于审批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营业站点请领票据的审核工作,以确保票据的数量没有错误。(3)在票据使用过程中,企业以及售票站都必须依照票据的编号进行使用,无论是计算机打印或是进行手工填写的,都应同时复写各联,且票据中不能出现涂改的现象,当出现涂改时,则票据作废。而对于货运物品的金额、重量、名称都必须严格根据实际来填写或者打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难题,要想有效促进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长久发展,就应当完善铁路运输收入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票据管理等,在提高企业收入的同时,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韦艳文 单位:南宁铁路局收入稽查处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应用

摘要为适应铁路改革、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以及铁路高速发展,满足调度指挥精细化、安全化的需要,必须加强调度信息化建设。在分析上海局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应用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叙述了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在调度管理工作中的创新点,同时提出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完善措施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调度信息化;“一日一图”;安全卡控

1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应用前概述

1.1系统应用前状况

2005年铁路进行了重大改革,铁路分局撤销,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各分局调度指挥上移到铁路局。一方面调度人员有较大幅度精减,调度台管辖范围也进行了合并及优化。另一方面,工务、电务、车辆、供电、综控等调度也集中到调度所统一管理。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上海铁路局从无到现在时速200km以上的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共计13条,营业里程达3250km。电气化线路也增长至6255km。信息化方面,行车调度台CTC/TDCS系统已上马,计划台使用计划信息系统(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中的计划子系统前身),确报、车号识别、车站现在车管理等信息系统已建成。综上所述,铁路改革及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调度信息化发展需满足如下要求:

(1)提高调度工作效率,降低调度人员劳动强度。

分局撤销后,铁路局调度台的管辖范围几乎是原分局的2-3倍,为此,需要将调度人员从原来的机械重复的人工信息收集中解放出来,保证调度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精心组织,安全指挥。

(2)优化及改造作业流程。

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新的先进设备大量投入使用的背景下,原先的调度作业流程、组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作业流程,甚至进行流程再造。

(3)各调度工种间信息共享、透明。

调度工种与调度台的增多,必然要求调度指挥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畅通、实时、快捷。通过信息化共享,达到各工种之间信息透明、准确,满足调度各作业环节的工作要求。

(4)安全卡控由人控变机控。

限速、军运等重点列车的开行,动车组的“五固定”,为适应市场灵活的客车开行方案等等均对调度组织的安全提出严峻挑战,摆脱人工的安全不可控,尽量争取通过设备与信息化系统来进行安全卡控势在必行。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调度信息化程度低。

仅行车调度台、计划调度台等有限工种通过信息系统来调度指挥,系统功能也仅仅以代替机械重复的手工作业为主。多数工种仅仅是使用有限的信息系统进行查询信息,甚至有的工种无信息系统使用,调度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2)信息共享低,联系及传递方式落后。

在用的信息系统基本是“自下而上”设计,仅仅围绕本调度工种的作业方式与过程来设计使用,系统独立,“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调度工种之间的信息传递以电话与纸质为主,原始、落后。

(3)控制安全风险难度大。

调度工作中有较成熟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来防范作业过程中安全风险,风险高的作业环节强调互控,甚至双岗确认,但均是基于人,而人的可靠性不具备绝对性。实践中旅客列车办客站通过等事故也偶有发生。随着电气化铁路以及动车组开行区段的增加,又带来电力机车进无电区段、动车组固定股道等新的安全风险点,加上调度台管辖范围及调度工种的增加,造成各调度工种之间的联系环节大大增多,控制安全风险的难度不断提高。

2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创新点

2.1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简介

上海铁路局调度所从200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DMS),取得了较大成功,得到了原铁道部的充分肯定,并随之全路推广。历经几次大的升级完善后,至2015年,版本已升级至5.0。TDMS5.0系统主要包括计划、特调、客调、机调、日班计划、动车子系统,涉及行车、计划、施工、特调、客调、车辆(动车)、值班主任等调度台。系统大大减轻了相关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调度的抗安全风险能力,合理优化及改造了作业流程,使得调度管理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2.2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创新点

(1)实行“一日一图”。

建立了统一的计划编制平台,各调度工种通过系统协同编制日班计划,同时系统还通过列车运行图的形式来体现日班计划,实现了“一日一图”,清晰直观,使得日班计划编制与管理达到新的高度。以行车调度台为例,原先,运行图仅能显示基本图的线条,列车调度员须根据纸质的日班计划内容,手工增删临客及货车运行线条,根据本台施工计划标注施工图示,着重标示特运或超限列车等等内容,不仅工作量大,还容易漏失重点内容,安全风险大。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上线后,列车调度员仅需读取日班计划内容,系统自动获取本班的客、货运列车的实际开行线条,标注施工、特运及超限列车线条,施工预编命令及特运、超限列车通知单内容自动获取,减少了列车调度员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2)多环节安全警示及卡控。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优势,在相关工种作业过程中,多环节进行安全警示及卡控。主要包括:动车组固定股道、特运、超限、客车等列车径路的完整与冲突检查,对动车组超限车区间禁会、电力机车接入接触网停电区段、车站封锁、客车在办客站通过及货车作业站通过、重点列车变更到发站及股道等等进行安全卡控及提醒,减少了调度人员的差错率,降低了安全风险。系统实施后,客车办客站通过等调度惯性安全事件基本杜绝,安全成效显著。

(3)T/D结合。

行车调度台的CTC/TDCS系统基于DMIS网络,因安全原因,要求物理隔绝,导致重要的列车运行信息是孤立的,封闭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基于铁路办公信息网络(TMIS),通过“T/D结合”子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了TMIS、DMIS信息互联互通,为系统的信息完整及功能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

(4)作业流程优化、再造。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以“面向组织”、“面向流程”的设计理念,优化甚至重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合理而高效。仍以生产一线的行车调度台为例,原先临客的加开与停运、特运及超限列车的运行,施工等重点信息均以纸质传输,列车调度员注意事项多,安全风险高。运输调度管理系统树立“机关服务现场”的理念,由专业调度室的相关岗位统一维护以上信息,列车调度员通过“一日一图”即可直观图示,降低了安全风险,提高了运输组织效率。

3运输调度管理系统的完善及发展

(1)建立日常运维机制。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应用广泛而深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对运输生产的效率及安全影响大,应当比照CTC/TDCS系统纳入行车设备进行管理,建立日常运维机制。

(2)加强相关系统的衔接。

与货票、FMOS、运货五等货运信息共享,紧密结合货运工作与列车工作,为铁路向现代化物流企业提供信息系统支撑。与机务运安系统结合,实时掌握机车动态,合理有效运用机车,减少机车乘务人员超劳。

(3)开发高铁应急指挥系统。

现有高速铁路应急指挥体系中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通过与动车组管理信息系统、客票等相关系统的深度结合,建立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的高铁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应急处置辅助决策功能。

4结束语

运输调度管理系统带来调度管理模式的创新。系统降低了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调度人员的工作环境。“一日一图”及“T/D结合”令各工种调度间的信息透明、直观,信息交换实时、快捷、准确。作业流程的优化及再造,使得调度人员的分工更加合理、职责更加明确,提高了作业效率。安全卡控与提醒功能降低了调度人员的工作差错与安全风险。

作者:孙凯云 单位:上海铁路局调度所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担负着大量旅客及货物的运输,因此铁路运输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安全是铁路运输最重要的保证。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包括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工作业不规范、事故信息价值难以利用等。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铁路运输;管理方法;措施

铁路运输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并且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铁路职工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对职工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前提,而抓好调车作业安全则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1.调车作业安全难以控制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列车正常周转、运行,顺利完成运输任务,因此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安全中的重难点。影响调车安全的因素主要有:①人为因素,包括职工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安全意识。②现场作业操作卡控,即职工现场作业是由管理者加强作业标准执行力度;③现场条件,包括作业地形、天气、时间。调车作业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调车作业多工种协同完成,中间衔接问题大。②位于中间站,技术设备受到限制。③时间紧张,作业量较大,作业对象复杂,强度大,存在的困难较大[1]。

2.安全管理中,对个体职工的安全行为与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纵观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都是由于个体职工不规范行为造成的,职工安全意识的薄弱直接导致不规范作业。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群体安全意识,在铁路运输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在处理群体安全意识和个体安全意识上偏重于前者。

3.安全管理的动力机制弱化

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弱化了企业的经济性和积极性。政府强调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企业的经济行为与目的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企业被动开展安全工作,收效甚微。

4.安全管理理念陈旧呆板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侧重于事后管理,淡化了预防为主,事先排除安全隐患的原则;“只要不出事就是安全”的理念根深蒂固;注重硬件设施的配备,而相应的操作技术、安全意识更新缓慢[2]。

5.安全管理手段方法落后

铁路运输依然采取突击式检查,指派工作组、检查组到基层检查的工作方式,而在市场经济中,铁路改革、运输设备、组织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的管理手段显然跟不上安全需求。

6.不良的工作作风

部分干部工作不踏实,作风漂浮,责任心不强。事故前懈怠工作,事故后互相推诿责任。

7.安全的保障综合体系尚未建成

部门之间管理责任界定不清,职责交接不清。监督检查不规范,检查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部门岗位之间衔接不完善,影响安全以及工作效率。事故后整改效果较差,事故原因分析停留表面,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8.难以预测的自然情况或自然灾害

铁路运输属于全天候、开放性的作业,安全因素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天气、地形、河流以及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3]。

二、具体防范措施

1.注重员工个人培养机制

从教育着手,强化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操作能力及安全意识。重视员工的个体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情绪管理能力等,将安全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从思想到行动上,纠正工作作风。

2.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考核奖励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对遵守安全规范的操作职工进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将各个岗位职工的考核结果与其收入、升迁相关联。

3.更新安全管理理念

不断向各行各业学习可取之处,从企业管理水平高度和整体素质来认识安全问题。预防为主,重视安全隐患。充分利用安全事故的价值,做到防患于未然[4]。

4.推出安全风险管理,实现过程控制、超前控制

超前预测隐患或者自然灾害,制定出应急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

5.健全和完善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推行各层次安全负责制,理清部门职责,避免职能交叉和管理漏洞。建立事故追究到底责任制度,对隐瞒事故不报者进行相应惩处。完善预测机制,检测评价铁路运输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作业行为、应急方案、预控对策。

6.完善安全管理手段

采取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以及思想手段相结合的模式。经济手段是在职工的个人思想觉悟与个人素质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时,采用利益分配模式,以外在激励达到铁路运输安全目的。行政手段是依靠领导机关的命令、指示、规定等,干预职工行为,带有权威性、强制性,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制度。思想手段是管理运输安全中最常用的工作手段,善于针对新的问题考虑新的对策,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教育职工将本职工作与铁路运输安全结合起来,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性。

三、铁路运输企业发展关键

1.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铁路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设备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加大了管理难度,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升操能力;另一方面,设备的科学性增加,减少了人为因素对铁路运输的影响,增加了其安全性。

2.制度对安全的影响

安全管理制度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完善的制度有利于减少安全隐患。激励机制、监督机制、预测机制的完善会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认真度,及时惩处和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制度上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矫正诱发事故发生的因素,保证铁路运输秩序以及运输安全。

3.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目前铁路技术设备稳定性不高,时有故障发生,某些情况下需要人工操作,如果职工疏忽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一线铁路职工必须是高文化、高技能人才。目前我国一线铁路职工总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存在着违规操作、习惯性作业、业务技能差、侥幸心理等,对铁路安全运输产生不利影响。设备、制度、人员这三者的协调与稳定衔接是铁路安全运输的基本保证。设备是前提,制度是保证,人员是环节。

四、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要求

1.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理解和尊重职工,尤其是一线铁路职工,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工作条件,多一些人情味,充分进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挖掘职工潜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倾听职工的建议和意见。人性化管理并不等同于人情化管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人情化管理会滋生懒惰、违规操作等不良后果,人性化管理则会提升职工积极性、增加职工的凝聚力。

2.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要求对每个岗位做出明确的职责规定,按照职位权力的大小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因事设人,管理者拥有执行自己职能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严格限制。制度化管理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更为重要的是其规范性和程序性。制度为铁路安全运输提供了重要保证。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非此即彼。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铁路运输安全性。

3.加强职工培训,减少“三违”现象

“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全方位监督监测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强化职工技能,避免不熟悉操作、经验型操作,提高业务熟悉度和安全生产技能,可有效减少“三违”现象。

五、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作为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对社会经济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铁路事故往往是人、机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铁路安全管理应当全面系统,注重事前管理预防,而不是事后救援。在铁路安全管理中,应综合多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安全管理是一个无止境的不断探讨的课题,只有坚持预防隐患、安全第一的原则,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包括管理者和基层工作人员),铁路运输才会安全高效。由于铁路运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也一直处于变化状态,所以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识,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只有这样,铁路运输安全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忠民 单位:沈阳铁路局吉林车务段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完善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国各地、全世界都连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铁路则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往来、政治交流、人员流动的重要渠道。而铁路运输企业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角色,需要在运营中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铁路运输行业的顺利运行。文章从正确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折旧方法;管理理念;信息化

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城市生活中,铁路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组成元素,纵横交错,贯通四方。只有铁路运输企业处于良好经营的状态,才能促使铁路运输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固定资产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基础,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好比夯实摩天大楼的坚实地基,可以说是一个企业举足轻重的基础工作,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资金和人力物力浪费的情况,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也是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完善铁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结合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通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模式,既杜绝资源的浪费和荒废,又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铁路运输企业作为中国市场体系中一个特殊的企业类型,更需要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铁路运输企业和工业企业比较而言,它所经营的产品基本是输送旅客、货物,不具备脱离生产流程而独立存在的销售阶段;在会计结算过程中,不会出现类似于“产品结存”和“产成品库存”之类的字眼,而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固定资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铁路不是在整体上等全体使用到期被废弃后才换新,而是在运行阶段就不间断地接受局部维护和更新。并且,铁路的更新经常与质量需求的上涨和科技进步的步伐保持一致。这些特殊之处也就决定了该类型企业要制定出特殊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017年,铁路改革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铁路总公司向全路倡导“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单位制定了以“重基层、抓基础、强基本”为内容的“三基”建设方案,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健全制度标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效益”。贯彻落实好这些工作,是破解抓机遇、迎挑战过程中各类问题的根本良策。

二、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

铁路固定资产划分为16个类型,共计849项。西安铁路局安康车务段作为铁路行车系统中重要的单位之一,负责列车运行、管理所辖38个火车站的客运、货运等业务。运营线路绵延536公里,跨越四川、陕西两省。固定资产主要有站舍房屋、装卸设备、车辆、信号设备、运输传导设备等,共计9类1689项,具有价值大、数量多、种类多、分布广等特点,一直以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和工程、现场使用部门联系沟通,难度大、效率低。一方面财务部门要与其他部门保持紧密关系,与其友好合作,实现共同管理。而另一方面,尽管固定资产管理领域已经存在了科学体制,但许多施行部门尚且没有明确职责权限,也就不能实现统一,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制度可行性差,严重阻碍了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步。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太过单一

按照《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铁路运输企业的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并在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很多科技含量高的固定资产,比如电脑、高铁配件等先进的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原有的折旧方法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资产耗损,资产的实际价值无法准确计量,导致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从而降低了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薄弱,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考核指标系统中,侧重考核生产安全与经营业绩,轻视资产管理及利用效率。致使许多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思想涣散,许多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握不足,行为拖沓消极,缺乏相关的管理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基础,与财务部门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在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企业撤并引起的资产移交过程中,走过场、不及时估价入账或者清理核销,致使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由于考核约束机制缺乏,管理部门的权责界定不明确,致使各职能部门之间工作脱节,沟通不良,这也是降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尽管目前现代铁路运输企业早已经广泛应用了专业的财务核算管理体系,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有了成倍的提升,避免了传统手工记账方式带来的疏漏,然而在大部分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仅仅作为财务核算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存在。固定资产的状态跟踪、盘点等任务依然是依靠人力手工完成,这无疑是对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不仅如此,固定资产部门未能建立共享的管理信息体系,信息更新不及时、统计不够精确也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固定资产各项相关管理制度

完善固定资产各项相关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国有资产无偿划转、清算办法,优化内控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部分,利用会计监察职能,督促在职责分工、日常把控、预算规划与调整、定期盘点各方面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提高固定资产增减变动、保管、使用、盘点等各个关口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定全面科学的管理程序和规章,将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员工头上,确定职责权限,并进行工作动态的跟踪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二)综合运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科学运用《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对机车车辆、运输起重装置、信息技术设施等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法,提升设施更新资金的积累速度,同时对房屋、建筑等不动产采取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的整合和搭配,可以提升企业的利益,同时帮助相关单位准确而细致地掌握固定资产损耗情况。

(三)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打造优秀团队

铁路运输企业需要深刻意识到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中所占的巨大比例,为达到促进企业快速健康进步而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这要求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放在与生产安全、经营业绩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一是把固定资产管理贯彻到内部生产经营的各流程与方面上去,从而调动全员对此项工作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感;二是组织开展专业培训,使固定资产工作者学习先进高效的管理方法,增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管理能力;三是可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定期开展全面自查清查活动,摸清家底,建立健全管理台账,保全资产;四是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有效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监管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通过从意识到能力到考核这样一个实施系统,打造固定资产管理的优秀团队,夯实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基础。

(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发展和日常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第一次实现信息化飞跃时,将财会工作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放了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为因素的阻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铁路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现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强化。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引入条形码标识资产种类,跟踪资产运行情况及使用状态,并让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能够操作,而不是现有的仅仅一个子模块供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这样使所有环节的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其中,为准确地把握固定资产动态,科学合理地调剂资产配置,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从而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的通畅度,促进信息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完善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有助于促进我国的铁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所有管理工作的基础观念,同时认识到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比如固定资产品种多、管理难度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单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薄弱,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改善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完善固定资产各项相关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理念,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实行资产化经营,盘活存量,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促进铁路运输事业进步的目标。

作者:刘宏伟 单位:西安铁路局安康车务段

铁路运输管理论文: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基本概要展开研究,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控制管理的优势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预算;成本;铁路运输;概述;现状;策略

全面概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方式,其鲜明的时代性、效益型、市场适应性、主动性以及综合性的特点,为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提升了企业效益,降低了企业成本,为企业的投资与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要

全面预算管理,从本质上讲属于财务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全面预算管理所需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财务管理的方法计算得出,而且全面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也与财务管理的体制密切相关,它是利用财务的控制体制进行运转的。从企业运用实践层面来讲,全面预算管理就是的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手段,将企业的所有关键性问题融合在一个管理系统中,推动企业向前快速的发展。

(二)成本控制的基本概要

成本控制,简单地讲,就是企业为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具体的讲,就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1]。在企业中,控制成本过程就是通过系统工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资源以及资金的耗费进行计算、调节以及监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企业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探寻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有效途径。

二、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现状

(一)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控制管理的优势

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了铁路运输企业战略管理能力,通过对预算进行监控,不仅能够发现机遇与挑战,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地调整战略布局,提升企业管理的应变能力[2];为铁路运输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和考核手段,预算的编制过程能够向企业提供业绩考核的指标,对完成指标的数据进行对照研究,实现了对企业员工以及管理者的有效监督;高效地使用了铁路运输企业的资源,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使用低效;有效地管理了经营风险,对预算报表进行分析,可以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实现了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二)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然,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铁路运输企业设置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不足,机构职能履行的不到位,更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队伍。其次,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不明确、重视度不够,在成本预算编制的设置上也较为单一,使得企业资金监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预算的审核上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建设,没有健全的奖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第三,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远远不够,使得一些资源实现不了共享,发挥作用。第四,成本控制方式落后,没有将现代化的控制理念融入进去,造成了成本资源的分配机制与支出结构不够优化,制约了企业的效益增长。

三、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预算成本目标的制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中,预算成本目标的制定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必须切合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需要,不能脱离实际,将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机地结合在预算成本目标制定中,促进铁路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将预算成本目标逐层分解,再以会计科目为主要依据对成本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各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权与责任,将预算成本计划实现统一性与系统性,便于提升预算管理能力。与此同时,铁路运输企业应将市场机制引进预算成本目标控制中,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作用,提升铁路运输企业效益,实现生产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将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精细化生产方式,实现企业现代化建设。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是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就是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确定各组织结构主体的职责。其次,要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队伍建设。一是要提升队伍对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队伍观念,重视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通过自身学习以及参加培训,提升队伍的整体综合能力,贡献自己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二是要明确队伍的职责,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行使权力进行管理与控制,同时更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将职责与奖惩机制有效的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到铁路运输企业建设中去,通过不断的创新工作,树立当家理财的管理观念,控制企业的各项支出,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

(三)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机制

铁路运输企业要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就要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与结果等方面进行。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应根据铁路局相关指标体系以及生产单位的性质进行实际考评。在预算考评过程中,预算是考核的标准,奖惩制度是评价的依据。以预算目标为标准,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和差异分析,确认其责任归属,并根据奖惩制度的规定,使考评结果与责任人的利益挂钩,达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以此激发、引导执行者今后完成预算的积极性,对于企业实现目标利润具有积极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在铁路运输企业发展中,科学地组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不仅能够转变管理模式与机制,还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茁长成长,实现提路运输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作者:祁剑光 单位:神华包神铁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