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本科论文

时间:2022-05-18 05:09: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本科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本科论文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性院校本科生《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改革初探

摘 要:文献是学科前沿研究动态的集中体现,要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必须掌握文献查阅技能。结合《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经验,提出对于该课程应加强实践改革,并从自身经验与体会出发开展了初步试验探索。初探内容包括:从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的角度树立文献查阅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现学现用、活学活用”模式保障实践跟上理论,利用投影仪、画板展示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研讨会和竞赛机制进一步巩固知识。试验证明,加强实践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献检索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值得在农业性院校的本科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文献检索 化学文献 学生实践 教学改革

化学文献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启迪化学工作者智慧的钥匙,是掌握和获取化学知识的源泉[1]。《文献检索》课程已经成为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如何利用工具查阅文献也是科研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我院在材料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分别开设了《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和《文献检索与科技英语》专业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情报意识、指导学生掌握查找文献资料的技能为手段,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但目前课时安排紧张、课程内容较多、缺乏实践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对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环节缺乏兴趣,课程完结之后真正掌握了文献查阅方法的学生不多。针对以上情形,非常有必要加强《文献检索》课程的实践环节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真实掌握文献检索技能提供支撑与帮助。

1 设置《文献检索》课程及其实践环节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当代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充满了兴趣[2]。现如今,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的关键体现,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供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而大学生正是即将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主体的潜在力量,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未来创造激活国家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各领域新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就要保证大学生能够了解科学前沿动态、拥有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即为文献的查找、获取、阅读、学习。因此,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至关重要。早在1984年,我国教育部就下达了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通知,之后,于1992年又提出了如何开展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具体基本要求。但是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普遍缺乏关于文献的感性认识,许多中、外文期刊从未见过,空讲检索方法既难接受、又易忘记。因此,仅仅以授课为方式给学生讲授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教学效果不佳,完全不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发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求,从而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已有研究表明对学生开展文献检索实践实验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研动手能力,并激发出学生对于基础化学实验课[3]和有机化学课程[4]的兴趣。

因此,不仅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十分必要,抛弃过去30年《文献检索》课程墨守成规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积极开展《文献检索》实践教学的深入改革,开发符合国家科研创新发展的“理论+实践”新型教学方法,探索经济高效的具体实践变化方式,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掌握文献检索与查阅的知识与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2 《文献检索》实践初探

作为《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任课老师,笔者深切感到该门课程对农业院校各相关专业学生获取科研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针对该课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问题和弊端,出于自身教学体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笔者首次在自身所带班级进行了《文献检索》实践改革试验初探,希望能够从课程设计与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合理的实践改革,有效改变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彻底改善学生吸收专业新知识的方式与途径,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并引起各农业院校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能够予以完善和推广。

2.1 从申报项目出发激发学生的查阅兴趣

该次参与实践试验的同学为该院14级材料化学专业本科大二学生。恰逢该校组织开展“2016年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其申报主体对象即为14级大二本科学生。因此,以“2016年关于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通知”为文献对象,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学习与讨论。因为事关自身,同学们的兴趣瞬间就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非常踊跃的参与到创新项目的申请政策学习以及从文献查阅入手撰写项目申请书的讨论课题中,与单纯传授文献查阅理论知识相比,同学们的自主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参与意愿增加,获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比如材料化学专业14级1班的田同学和14级2班的黎同学,本来对文献查阅的学习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在了解了具体申报情况和写作要求之后,在课后积极地寻求笔者的帮助,表达了非常强烈的参与文献查阅学习以申报创新科研项目的决心。

2.2 “现学现用”实现理论与实践同步

在上述兴趣激发的基础上,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分类讲解国内外科学文献的检索与查阅方法之后,从学生的创新课题研究方向出发,布置相关文献的查阅作业。在理论知识还“热乎”的前提条件下,马上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中来,“现学现用”。并且查阅的文献对象为学生申报创新课题的研究方向,既是文献检索知识的有效学习,又是文献检索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此次作业形式的实践训练,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在文献检索知识学习与运用方面的参与感,学生不仅在此过程中保持了较高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还极大地获得了采用文献查阅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高度提高了学生对该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水平。在此阶段过后,绝大多数同学表示查阅文献不存在问题,有效解决了同学们的畏难情绪,竖立了自信。

2.3 利用计算机工具改变学习主动性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文献检索与查阅相关知识的掌握,改变以往学生仅仅完成纸张作业的传统方式,积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给学生传授PPT的制作技巧,并要求学生将上节中所查阅的文献作业转换为PPT的形式。通过将文献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枯燥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动画、视频演示,将文献中的反应机理、操作流程、实验现象等更为直观的展示出来。通过此项实践环节,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文献的具体内容,实现了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许多同学表现突出,如材料化学专业14级2班的邵同学,采用“疯狂动物城”里面的动画人物作为模拟讲解人员,给大家展示了以污泥为原材料如何制备生物炭材料的详细过程,并对该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问题总结。同样来自于材化2班的毛同学也有出色表现,使用动漫人物“大白”给大家分析了玉米芯和椰子壳的水热炭化过程。

2.4 引入竞赛机制巩固知识、发现问题

在完成了PPT制作的基础上,以开展科学研究讨论会的模式,组织各位同学讲解和展示自己的文献查阅PPT,分享自己在这一过程之中获得的成果和经验。在座的同学有任何不懂的问题或者建议都可以马上向汇报的同学提出,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集体讨论。在研讨会的最后加入评选环节,由参与的所有同学一起评选出“最佳PPT设计奖”和“最佳口头报告奖”。学生对此表示出特别浓厚的兴趣。在多数同学的汇报过程中,聆听的同学们针对具体内容、组织结构、汇报表达等各方面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与建议,每个同学都收获良多。通过引入竞赛激励机制与提问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助能力。不少同学通过比赛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 《文献检索》实践改革初试结果与评价

教育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更应当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课程的设计与开展,要紧密联系实际,从科研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各种工具和机制为辅助手段,加强学生的实践培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要实现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真正使学生拥有情报意识,掌握查找文献、获取资料的技能,具备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

由于条件所限,该次参与实践试验的只是我校的少部分同学。这些同学都来自于材料化学专业,为我院14级本科大二学生,此前均从未接触过文献及其检索方法的学习与培训。在完成实践试验环节之后,将这批同学与13级只接受了传统理论教学的大三同学相比较,发现经过上述实践教学的14级同学对文献及其检索知识的掌握程度要远高于13级同学,充分证明实践教学在文献检索授课过程中存在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该次实践初探,发现了“创新项目”、计算机工具、科研讨论会、竞赛机制等相关手段在学生文献检索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在各院校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推广这些手段在《文献检索》乃至其他相关课程方面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广大教学工作者们积极开发和探索新型的实践模式,以保障新时代新环境下大学生的健康学习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对于农业性院校乃至全国各高等院校而言,《文献检索》课程的开设和“文献检索”技能的培养,都是本科同学培养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充分掌握了文献检索与查阅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掌握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获取解决专业难题的能力。而通过这次实践初探证明,以上所述相关技能都需要在保障与加强《文献检索》实践环节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希望通过此次实践初探,能够引起各农业性院校相关部门的重视,对《文献检索》实践环节加以完善与推广,进一步促进各专业学生的优质培养与教育。

农业本科论文:农业院校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业院校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关联分析,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为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农业院校;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企业对本科生的学习、科技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特别是农业院校。这就迫使农业院校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全面提高本科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符合市场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想、态度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活动,从而使他们运用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在农业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

一、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概述

1.研究性学习内涵和特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经过十多年学习已经养成了接受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而研究性学习是要学生养成主动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有:(1)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具有综合性,不是局限于课堂和书本,更多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多元化学习提供了机会。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还具有开放性,在遇到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学习过程具有体验性和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我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是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学习方法具有灵活性。研究性学习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来解决。(4)学习成果具有创造性。由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是具有极大的创造性。

2.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特征。创新能力是运用运用新思维、提出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并研究出新技术、开发创造新成果。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有:(1)具有超前性。创新能力是运用超前的思维和理念在客观物质基础上进行的。(2)具有新颖性。是创新能力的主要特征。是在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3)具有目的性。创新不仅要解决“为什么”还要知道“有什么用,怎样才能产生优秀成果”。(4)具有实践性。创新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方法和创造新产品。(5)具有高价值性。创新创造的利润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优秀的创新成果科研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二、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

1.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第一,研究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学生思维空间,提高了其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并运用创新性思维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其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学生要自己选择创新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创造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创新环境,而研究型学习能为创新思维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另外,研究性学习还能使学校加强实验室、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因此,研究性学习能很好地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第一,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环境。良好的研究环境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科学研究设计情境。使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收集和分析信息,来实际体现创新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为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在这样学习环境下,学生很容易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第二,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在研究性学习中建立导师制。研究性学习的成效要通过科学研究成果来实现。老师申请科研项目,选拔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学生组成科研课题小组,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开展。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能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并调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保证科研活动有效的开展。第三,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注重实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体验与实践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需要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须充分注重实践与体验。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调研中,收集第一手资料,脚踏实地地稳步进行科学实验,不断锻炼自己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三、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常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按以下流程实施:首先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使其探究的动机与心向得到激活、激发,激活、激发的方法通常采取开设科普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通过这些方法先帮助学生将选题范围确定,然后对学生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其次是根据制定的计划实施研究;再次是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处理,并撰写报告;最后是组织讨论小组,交流研讨研究成果。据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途径有以下五点:

第一,树立创新的教育观。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保守,而在我们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中,主要提倡的方法是动手去实践,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去体会,去学习,开发其自主性及创造的潜质,使学生的个性得以舒展。研究性学习要想得到有效的开展,需要取得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支持,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同时还需要社会观念与制度随之相应地改变。我们要明确这样的观点:虽然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在学校教育中立竿见影,但只要我们坚持实施,循序渐进,最终的成果会使人们受益终生。

第二,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创造的前提,人类所有的思维过程都对某一问题具有指向性,所有的发明创造也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经过一系列对解决问题途径的寻求,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作为结束。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知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在研究性活动中起到定向的作用,其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乃至认识活动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第三,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后,他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会采取围绕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考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对原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理解和建构,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思路被广泛地启发、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任何思维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都不免会遇到疑虑,学生遇到疑虑时,要想排解疑虑,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请教教师、专家是最自然不过的反应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以主动的形式获取了更多新的知识,开阔了视域。在为学生排解疑虑主动学习的这个过程中,他们运用一定的技术与手段,系统有序地整合所获取的各种零散的知识信息,整合后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多维的、动态的,对创新思维的伸展和问题的解决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第四,发展创造性思维。研究表明,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我们要发展的研究性学习应处于一个开放性的情境中,这就要求思考问题的方式应该是细致周密、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核心之一,所以要培养创新能力,先要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不可减免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先要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特性,方式上,我们可以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与多向思维等多种思维训练、培养、鼓励学生开阔思想、大胆创新,甚至异想天开。

第五,加强个性教育,塑造创新性人格。所谓创新,需要的就是一种不拘泥于传统,不盲从于权威,敢于提出质疑,不同寻常的新行为。它要求学生不墨守成规,敢于寻求变化,因此创造力甚至和人格因素是有一定的关联的。大量研究表明,高创造型人才的人格和个性特点往往较其他人更加独立,他们的特点表现为敢冒险、有决心、有恒心、毅力强等等。所以在研究性学习培养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让其创造性在一种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得到尽情地舒展。同时,基于创新活动过程具有曲折性及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为避免半途而废的局面产生,要注重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并鼓励学生在出现困难时多与人沟通合作,因为合作精神是创新精神的有力人格支持。

当然,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能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所以,当前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程度,增强其对新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是重中之重。

农业本科论文:普通农业本科院校正确认知MOOC热的思考与应对

【摘 要】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 MOOC热潮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MOOC热潮在中国的发展恰巧与中国高等教学的近年来的不断改革浪潮相结合, 这使得MOOC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新创新与新探索,也是中国高校改革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普通农业本科院校在在推动MOOC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正确认MOOC的热潮,普通农业本科院校要做好三个方面来积极应对:(1)加强MOOC建设的研究与探索;(2)MOOC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3)重视传统教学模式情况下,积极稳妥推进MOOC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农业本科院校;MOOC热潮;教育信息化

1 正确认识高校课程建设的MOOC热潮

1.1 MOOC建设是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新创新与新探索,也是中国高校改革教学建设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

MOOC是超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英文名称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缩写,中文也称为“慕课”[1]。MOOC课堂教学的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正式借助于互联网的线上开放性特征,使得MOOC开放性和大规模特征成为了可能。MOOC是对传统教学的模式的颠覆,通过开放的线上组织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过程和安排可以自主把握,也为学生参与名校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有学者研究认为MOOC为学生自主高校学习和国际化交流提供了平台[2]。

第一门MOOC是唐斯和西蒙斯使用免费的在线服务和工具在2008年创建的,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探索,MOOC迅速在全球风靡,到2012 年,edX、Coursera 和Udacity三个主要MOOC 技术平台相继产生[3]。MOOC在传入中国后,迅速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各重点高校、教学研究者和教育部等高校管理部门的重视,一时间,出现了中国MOOC发展热潮。同时,MOOC的发展热潮恰逢中国高等教学的不断改革浪潮之中,因此,MOOC建设不仅仅是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的新创新与新探索,也是中国高校改革教学建设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

1.2 普通农业本科院校在推动MOOC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毫无疑问,MOOC的发展必然带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双重革命,MOOC的发展为学生的自助高效学习甚至国际化交流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然而,从以往网络教学的改革经验看,普通农业本科院校学生在网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中国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下,学生以应试教育为主考入,而普通农学本科院校招生的学生整体水平偏低,自学的能力和愿望整体较差,原意投入自主学习的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占有的教育资源相对于重点高校较为短缺,教师整体水平不高,而MOOC建设由于在互联网的开放性背景下发展,必然对于教育资源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普通本科院校在推进MOOC建设时,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面对不断兴起MOOC热潮,普通本科院校如果不能跟上步伐,与重点大学的教学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在教学改革中将会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然而如果盲目跟风建设,甚至由于不能找到适合普通农业院校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习状态实际情况的MOOC发展策略,将会对学校的教学提出更大的挑战。

2.1 加强MOOC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一项近期对天津农学院一线教师的教研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对于MOOC的理念与实践缺乏基本的了解或关注,少数老师对MOOC有着粗浅的认知。而根据对汇集全校大部分教师的“天农科技”QQ群里面的调查,目前只有三位年轻的博士教师正在做有关 MOOC发展的跟踪研究。天津农学院作为普通农业本科院校的代表,此项调查反映了普通本科农业院校教师队伍对于MOOC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了解,也缺乏必要的研究。

任何实践都需要正确认知的指导,没有对MOOC发展的正确认识,根本无法推动MOOC的建设与发展,更妄论提出适合普通农业本科院校特点的MOOC发展规划。因此,加强MOOC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是正确应对MOOC热的基础。普通本科院校要在学校平台方面搭建MOOC研究的平台,加大在基金、人才、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教学型教师参与对MOOC的研究上来,既要加强MOOC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更要加强探索对于适合普通农业本科院校特点的MOOC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

2.2 MOOC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

由于MOOC的开放性和规模性,对于一门MOOC课程,增加使用的学生人数,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使用[4]。这使得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即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目前,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MOOC的发展实际情况看,各高校之间建立“MOOC联盟”――各高校之间抱团取暖,在课程开发与使用上进行资源优化和共享――也是中国MOOC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5]。普通农业本科院校在教育资源占用上不占有优势,因此普通农业本科院校在MOOC建设中积极参与校际之间的合作更为有必要。

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社会,很多领域都处于变革之中,而引入市场机制无疑是加速改革进程的一剂良药。市场资本的参与,可以使得MOOC的建设与发展速度更快。MOOC热潮不仅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对于教育企业来说,也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6]。正是看到MOOC热潮带来的市场前景,出版集团,教育培训企业纷纷参与到对MOOC建设与推广上来。因此,可以探索与教育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借力打力,推动MOOC的建设与发展。

2.3 重视传统教学模式情况下,积极稳妥推进MOOC的发展

基于对MOOC的基本认知,普通农业本科高校在教学建设过程中,传统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题,要抓好。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备受诟病,当前MOOC发展还远没有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可能。不过MOOC的发展确实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参考。积极推动MOOC建设要围绕核心课程建设展开,要正视MOOC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等问题,积极探索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和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特别是要结合好精品课程建设、示范课程建设等,不断完善学习支持系统,充分发挥MOOC其开放性、规模性的功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与能力。总之,普通本科农业院校在这场信息化教学改革浪潮中不仅仅不能缺席掉队,而要积极参与并有所作为。

农业本科论文:地方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在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论述了地方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在培养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以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例,介绍其拥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途径、取得的效果以及相关探索,为地方农业院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参与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培养;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加强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贯彻和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实验室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战场[2],因此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积极申报省(部)级甚至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高校科研力量工作的主流方向。高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校特色、优势明显学科为载体的科研工作平台,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

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是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其培养对象大多是硕士和博士,因此其与本科生教学工作历来有所脱节[4]。同时,高校重点实验室大多存在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长时间闲置的问题[5],因此,如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是高校重点实验室自身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积极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在本科生实践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中取得良好效果是众多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6-11]。地方院校,由于存在实验条件和经费不足的情况,在发挥重点实验室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农业院校而言,目前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环节缺少创新性和系统性的现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12]。丰富实践教学是农业院校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13]。

安徽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在特色鲜明的“大别山”发展道路的指引下,科研和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现已成为安徽省与农业部共建院校之一。近年来,学校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建设发展过程中,充分意识到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共享、开放服务本科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服务创新实践等环节加大了探索力度。资源与环境学院,在生态学、环境保护、农药学等学科的建设过程中,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积累,建成了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合肥)、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学院在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实施重点实验室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实验及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服务于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了科研与教学并重的良好局面。

1 重点实验室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

重点实验室依托农药学、生态学等优势学科,在国家财力支持和学校重视下,现已建成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合肥)、农业部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合肥)、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突破2 000万元,拥有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等先进分析仪器和前处理设备若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由本单位成员构成,具有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实验室下设农药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研究团队,各团队均由该领域内资深教授(专家)领队,由本研究领域的教授或博士3~5人组成。

重点实验室注重创新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特别是高水平的研发专家及有全国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以人才建设带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先后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欧道明大学、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著名研究机构引入讲席教授4人,形成了人才梯度合理、研究人员学历高、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的研究队伍。

2 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践和探索

2.1 实验室人员担任本科生导师

教学科研人员担任本科生学业导师(辅导员)一直是我校本科生培养的特色模式,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导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不仅能够在课堂展现,更能在朝夕相处的日常接触中影响学生,既起到传授知识的效果,更为学生学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提供了重要途径。根据《安徽农业大学党政领导干部兼任本科生辅导员、学业导师工作实施办法》,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团队负责人,教授学者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长期担任学生学业导师,有些从新生入学时便担任专业辅导员,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惑,引导学习优秀和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利用实验室平台,提供各种科学研究实践和实训机会。实验室客座教授还利用在校时间为本科生开展各种学术型讲座,启发本科生投身科研的激情,如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李庆孝教授为本科生开讲《农药学进展》及《美国大学生(研究生)学习状况》,以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视角阐述当下中国大学生要放眼世界,敢于创新的紧迫性和现实性。

2.2 指导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以教学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发展目标和动力。重点实验室充分意识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在引导本科生学习方法的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4],围绕安徽省或国家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技术需求,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近年来,学生在实验室开展了农药在农作物上残留消解规律,重金属在植物体内传输机理研究,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转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潜水湖泊新兴污染物调查与评价,生物入侵及生态防治工程等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以学生团队为研究主体,以国家(学校)资助和导师科研经费赞助相结合的方式,申请获批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BFR)项目40余项,安徽省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0余项,充分吸纳近200名本科生直接参与到创新实验活动中,在本科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环节,实验室研究人员充分利用手中在研项目设置适合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题目,采取结合科研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通过选题、开题和下达任务书等一系列环节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工作,为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把好最后一关。

2.3 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资助额度和覆盖程度有限的局面下,实验室通过“导师―研究生―本科生”梯度指导作用,在完成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课题执行过程中,建立目标引导和考核制,激励学有余力且富有探索精神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研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同时,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环节,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吸纳优秀同学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活动中,本科生不仅能够深入田间地头等科研一线进行样品采集和野外考察等工作,更能在实验室开展更加深入的化验、分析及数据统计工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4 拓展学生实习、实训教学渠道

实践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巩固、运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最有效的手段[6]。学院现有农科、理科和工科3类5个本科专业,在大三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后,针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随着专业扩招和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大,校内现有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逐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实践的内容也难以做出灵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培养的力度和效果。重点实验室作为安徽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有生力量,从2008年成立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至今的多年发展过程中,先后与省内外科研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和大型企业建设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形成了与安徽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多家高水平食品、环境等领域检测机构的合作共建关系。因此,通过校内外单位共建、挂牌设立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极大拓展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平台,丰富了本科生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内容。针对“学术型”和“工程技术型”等不同的培养目标,学生自由选择到科研院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环境监测站、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态环境保护站、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公司等科研机构或工程技术单位实习,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和深造提供了更多的良机。

3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以来,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升,创新方式和成效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大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大赛并获佳绩,2013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科技大赛,“大麦秸秆与马尾松枯落叶混合制作猪饲料的开发研究”作品获得“科技理念奖”优秀奖,一名同学凭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实践和创新活动获得“安徽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2014年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青山生态修复有限责任公司”以“活性污泥修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服务”为核心,凭借良好的创意和较强的实用性而获得安徽省金奖和全国三等奖,一名同学获得环境保护类别 “安徽省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 Material、环境工程、激光生物学报、食品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得到发表。同时,近2年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中,我院学生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先后有10余人成功获得面试就读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的机会,再次展现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学生创新性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

4 思考与展望

地方农业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更深入的开展探索,在创新途径的改革、机制的保障以及平台的服务等方面提供更多举措。首先,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资助额度和覆盖度有限的局面下,以重点实验室名义,面向学习优秀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本科生设立一定额度的创新研究项目,提供研究资金和平台,同时鼓励年轻教师在此过程中担当研究导师,为本科生走科研创新发展道路开好头、带好路。以项目管理模式开展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规范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行为,督促本科创新活动取得实质成效,同时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相关经验。其次,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不应仅停留在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方面,在学生实践的活动过程中,需要有牢固的机制为保障,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此,可参照课堂理论教学的学生评教基制,对在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被学生评价为引导正确,指导及时,服务到位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和进修等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另外,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离不开实验室平台,如何开放实验室、如何有效管理实验室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学院―教师―学生三级负责制[11]的做法值得借鉴,核心工作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要充分体现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获得指导教师的授权下,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以便形成学与管的良好互动。

5 结语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提升科研和服务教学的双向功能,努力做到了“激发创新意识,提供创新平台,引导创新实践,推广创新成果,总结创新经验”的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目标。相信随着国家和安徽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验室硬件的投入力度将会逐步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管理水平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本科生创新培养工作的局面将更加美好。

农业本科论文:提升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思考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逐步加强,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满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从加强基础教学、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发挥产学研教相结合的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培养农业工程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产学研教相结合 创新型人才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所以,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是时展的要求,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如何培养出具备宽厚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工程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视野宽广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已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现代化农业建设对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不仅需要大量的各层次、各专业的农业类专业毕业生,而且在质量上需要知识面广、素质技术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东北农业大学既是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又是省部共建重点高等农业高校。学校在为发展农业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着眼于国家战略,在实施大众化教育环境背景下对如何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如何培养农业工程类本科生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一、夯实基础,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仅注重“讲授-接受”,重视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侧重培养和训练单一专业的实践能力,使得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这种传统的“饱读诗书”式的灌输教育、“一技之长”的专业教育、“一劳永逸”的一次性学校教育[3],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扼制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潜能的发挥,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生产、社会一体化交叉趋势的逐步加强,使传统灌输、单一模式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一)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基础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规范基础课程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能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变革传统教育模式,能够强化基础理论教学、训练多种思维方式、孕育科学研究精神、培养人文素质;同时确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基础素质教育;注重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和融合,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打造专业教育平台,注重因材施教。

完善专业教育体系,使专业教育向系统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特点量身定做培养计划,因材施教,采取个性、自主、探索式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修读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鼓励跨专业选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科学研讨班及开展科研训练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丰富学习形式。

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研讨论坛、学科竞赛等活动形式为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师师、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指导、研讨互动机制,拓展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学习空间,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有序、开放高效、激励进取的学研氛围。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索、勤于实践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使教学活动真正在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潜能激发、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使创新教育教学充满活力。

(四)采取层级递进模式,优化培养机制。

在基础教育之后,开展专业教育,学生从大二开始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综合素质,进入课题组和实验室,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训练;实施基础素质培养、专业素质提升、强化动手实践、提高科研能力的四年创新思维引导的分级培养机制。让学生将理论带入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探索学以致用、体察科学奥秘,培养研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五)考核与激励机制并存,激发学习兴趣。

考核应从课上表现、课下作业,课内学习、课外实践,中期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学生的自主研修和跨学科选课所获学分可以冲抵部分选修课学分,学生在课题组和实验室的综合表现可以计入平时成绩,对于有突出表现和优异成绩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举措[4]。

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因而也就不是完备的理想的教育系统[5]。比如过去高校只限于为社会输送人才,高校与企业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的机会不多,高校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知识富集区,企业自主研究和开发的新工艺、新方法、新知识和新理论几乎无缘进入大学的课程,实用的新知识这股清新的空气很难吹入沉闷的大学课堂。凭借一本教材和一本教案,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地讲授下去,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目标,传统的、封闭的和单一的教学条件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克服学校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的不足,实现教育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侧重功能性。

重点强化基地的三大功能,即生产功能、教学功能和科研功能,并对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施运行方式的创新;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建立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训练基地,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该模式可概括为:拓宽思维想象空间,注重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践参与程度,实施综合能力培养。

(二)校企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协同与联合。

对校外实践基地,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规范双方的行为和义务,并根据企业的类型、性质与规模,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实践的方式,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科技示范园为主。

以科研为先导,开发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使科研成果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教师和学生在科技园区对科研成果进行示范,示范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发挥科研促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形式,让科研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进入课堂,并引入教学内容,把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保证。

根据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针对学生的素质基础,采用层级递进式教学方法,兼顾多层面实践教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拓宽培养途径,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教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组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及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平台,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类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学探索与发现活动,以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6]。充分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地处农业大省的地理优势和雄厚科研实力,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夯实基础、拓展思维、加强实践,因材施教。只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更新观念,加快高教改革,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具备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农业工程类人才。

农业本科论文: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措施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各大高校教学计划的关键实践环节之一,是综合训练和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结合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办学条件,指出了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并从学生、教师及管理等三方面探寻质量下降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业院校;交通工程;毕业论文质量;改善措施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各大高校教学计划的关键实践环节之一,是高校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和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综合训练和全面考察。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一方面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让学生得到切实的写作技能锻炼,初步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院校的工科专业,与其他院校工科专业相比,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笔者在长期指导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该专业毕业论文逐年呈下滑趋势,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不切合实际

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实践来看,大多数学生,包括指导老师,对选题这个环节重视不够。突出表现在:

1.选题过于宽泛,题目过大,内容空洞,论述肤浅;

2.选题过于狭窄,缺乏广度,无内容可写,激发不了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3.学生选题被动,由老师单方面给学生选题,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4.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题目雷同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常用拍摄几张图片的方式来完成论文,缺少论证过程。

(二)论文整体缺乏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它主要包括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的科学性。科学的研究态度强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可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给了指定的论文题目后,便开始从网上下载一些与此相关的参考文献,东拼西凑,缺少调查材料的分析,抄袭现象严重;且不能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思考问题,只是简单的罗列,实验方案及研究技术路线存在很大问题。

(三)论文整体缺乏理论性

理论性主要表现在作者思维、论点深度、论证严密等方面。面对海量材料与数据,作者必须运用概念、判断、分析、归纳与推理等思辨方法,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而多数学生毕业论文只是停留于罗列现象、就事论事,论证过程不严密,漏洞百出。

(四)论文选题缺乏创新性

学生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论文的内容过于陈旧,与别人已发表的论文近乎雷同,没有新意,只是别人固有知识的简单罗列或总结,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者内容结构进行简单的拼凑,数据没有进行整理和分析,没有做进一步提升;或者题目难,学生难以驾驭,从而无法创新或突破。

(五)论文书写不规范

交通工程专业的论文书写格式学校要求统一按照通用的毕业论文模式来书写。具体来说,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一般由封面、目录、中(外)文摘要、中(外)文关键词、文本主体、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必要时)等部分组成。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仍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撰写摘要不得要领、引文不合乎规范、文字不精练等,这些都造成论文质量全面下降,导致老师将过多精力放在了论文书写格式规范上,无暇顾及论文的内容。

二、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制约,主观能动性不够

1.毕业生对于论文写作的目的和用途不明确,无法意识到撰写论文的重要性,缺乏写作的动力,疲于应付,无法投入大量精力且准备工作欠缺。

2.当下许多学生受就业、实习、考研等一些社会压力,对撰写毕业论文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远远不够,再加之论文撰写时间与前者冲突,许多学生只是应付差事,网上下载,东拼西凑完成一篇论文。

3.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好坏与就业、考研并无多大关系,只是走形式,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好坏都能通过。这种认识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

4.平时学生较少写规范性的学术论文,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认知受限,写作能力下降。

(二)师资方面的制约

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高低与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1.受学校专业师生比限制:师生比1:9,教师少,学生多,真正从事该专业的教师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的学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非专业教师也参与指导毕业论文,由于受专业领域知识所限,导致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存在很大差距,指导教师无法给学生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2.受指导教师科研项目多少的影响:一些科研项目较多的教师,一方面要搞好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投入部分精力搞好科研,致使与学生见面次数减少,管理疏忽;

3.有些指导教师常年无科研项目,对该领域的前沿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对学生论文提出有效的修改意见;

4.受教师无为心态的制约,有些教师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不主动与学生练习,不关注论文质量[1]。

以上这些因素都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三)管理方面

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的完成除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关外,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严格规范、执行力强的管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的高校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是:

1.指导教师的监督和检查制度的执行力不强,无法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保证;

2教师的年终业绩考评和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挂钩,导致指导教师无法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指导毕业论文积极性不高;

3.缺少有效的科研训练机制,一些高校缺乏对本科生小论文的训练,基本不开设相关撰写学术论文的课程,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薄弱。

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措施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地方高等农业院校毕业论文质量提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将会愈来愈多。因此,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综合分析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善措施。

(一)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毕业论文作为高等学府本科教育实践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起到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总结和学习成果综合检阅的作用,也是对学生在科研、查阅资料、独立工作等方面的一项考察,因此要求无论学生、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作为大学高等教育本科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3]。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科研与创新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学校、学院、系(室)做好学生毕业论文动员大会,让学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

(二)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优化选题

1.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一致,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达到提高和锻炼专业素质目的。

2.选题不宜过大或过小,难度适中,且应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去发现热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关注交通现实问题意识。专家在审查选题过程中,若出现与教学培养目标和要求不相符,或论文选题不适宜、选题缺乏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情况,均应要求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3.新颖的论文选题可有效反映时代特征,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进行选题。对于通过审核的选题,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个人爱好、自身能力以及实践的可行性进行自主选择,但要防止学生之间选题雷同的现象发生,并严格控制指导老师所带学生的数量。

(三)逐步加强学生科研写作能力和研究兴趣培养

1.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构思写作等能力,因此一般是在大学一二年级便需要对交通工程类本科生开设,为将来毕业论文选题、文献查阅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专题讲座[3],让学生认识到论文引用与抄袭的区别,从而杜绝抄袭。

2.对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应逐渐注重专业论文形式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论文写作方法、学术规范能力。要求学生寒暑假期间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训练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目标和要求,进行问卷调查设计、访谈大纲及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以便将来为论文的调查研究提前做好准备。在此期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讨论会及专业讲座,为将来论文撰写打好基础。

3.对于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可有意识地举办一些论文写作讲座,提醒学生多关注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形势,并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进行调整

鉴于学生毕业论文时间与考证、求职及考研发生冲突,可考虑将学生的选题时间和写作时间提前。例如学生的选题时间可在三年级末进行,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如学生可提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搜集整理与毕业论文相关的素材,或根据选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阅读、课程实习及社会调研,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另外将写作时间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因为这一时期,可讲授课程少,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高效高质完成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五)严格指导教师资格

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一支科研能力强、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队伍。毕业论文除由本校老师担当指导教师外,还可聘请其他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担任技术指导,要求每位老师的指导学生数量不得超过5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本校有经验的助教担任指导老师,而那些没有科研能力和责任心不强的老师不得聘为指导教师。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实践工作经验,同时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或参与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

(六)严格管理和监控毕业论文工作

1.建立健全制度管理,从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组织管理、指导老师的职责、指导教师的选拔、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工作、论文书写要求、毕业答辩的程序、学生成绩的评定等都应制定相应的标准,易于操作和实施,有章可循。

2.严格监控毕业论文写作工程。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各学院、系应严格检查论文的选题征集、论文的设计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记录,在写作的中期应对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见面,是否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对工作不力的指导教师及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应督促其改正。在论文后期阶段,学校教务处,各学院、系相关领导及专家组织论文的最后审查,包括论文正文、格式、相关表格及答辩,以客观公正地评价论文质量。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以奖扶优,以评促改,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评估;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估考核办法,对毕业生的论文工作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4]。

作者简介:朱兴琳(1971-),女,新疆乌鲁木齐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从事交通工程专业方面教学科研研究。

农业本科论文: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摘要: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吉林省两所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专业结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应当进行足够的市场调研,从国家、社会、高校三个层面共同研究专业结构发展趋势,发挥传统专业辐射力,带动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预警机制,加强高校共同协作,共享教育资源等观点,从而促进高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关键词: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在巩固自身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新增专业或专业方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为我国培养现代化农林渔业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高等农业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在深入研究传统农业专业的同时,不断开设涉农、非农专业,才能避免单一学科发展不适应时代潮流的弊端。

一、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现状

吉林省2所高等农业院校(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都具备悠久的办学历史,高校经历历史的沉淀,审时度势,不断新增本科专业,改变以往单一的专业人才一培养弊端,在最近10年,吉林省两所高等农业院校新增本科专业数目分别为吉林农业大学增加35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增加了20个,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等门类。目前2所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占所有专业的百分比为23.6%,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7.2%左右,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农学专业相对较多,占28.3%。涉农专业很多是交叉学科专业,还在逐步发展建设中,所占比例较少,占10%,非农类专业占据主导优势,吉林农业大学较高,比例高达72.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相对较少,占61.7%。

二、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类型多样化,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高校办学定位模糊,专业盲目设置,缺乏特色专业,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雷同等现象层出不穷,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严重。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数量的发展。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数目逐年增加,然而专业扩招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必将带来弊端,不仅造成办学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专业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因为农业院校毕竟是农业类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原本就是综合型的大学毕业生,专业内涵不明晰,众多专业鱼龙混杂,却没有核心专业,这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长远办学是很不利的。

2.专业设置重复性明显。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很多高校相同名称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发展方向、教学课程内容等都大同小异,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分院之间也存在重复专业。高校对专业设置缺乏明确的定位,必将导致同专业毕业生规模超过市场行业所需,数量上供大于求,质量上却供不应求,出现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现象。

3.专业点布局不够协调。吉林省内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规划性不够科学,注重短期效益,有点急功近利。从新增的专业中笔者发现,近几年经、管、文等非农专业上升趋势加快,未能充分考虑今后专业发展前景就匆匆上马,忽视高校核心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缺乏长远打算,与传统综合院校同类专业比较,缺乏竞争优势。

4.专业调整机制未形成。两所高校本科专业几乎都在逐年增加,淘汰现象却没有。新增专业开展火热,却基本没有撤销或是淘汰不合适专业。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优胜劣汰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形成,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培养出的人才可能滞后于人才市场需求。

三、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调配专业数量的发展。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应当着重参考市场调研数据,在国家层面,建议国家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深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实地调研,为高校专业建设提供宏观性参考建议。在高校层面,高等农业院校应当建立区域市场调研组,保证专业人才服务区域的同时,面向全国,定期深入省内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实地调查访问,摸清所需人才的专业和大致数量,了解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向,将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反馈给高校专业优化小组讨论研究,制定可行的专业配置方案。

2.强化引导专业的合理布局。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已经由以前单一的农学专业向多种学科专业共同发展转变。在现有专业结构下,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应当仔细审视本校现存专业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历年的招生率、就业率以及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淘汰不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整合资源,分享给有潜力的专业。集中力量建设具有产业优势的专业,吸引更多学子加入农业大学。虽然高等农业大学看似学科门类齐全,实则专业壁垒深严,各高校内专业应当相互融合,向多科性、综合型大学迈进,最终发展成为以农学或生命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巩固传统专业优势地位的同时,不断扶持新兴专业,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①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意识。高校可以将几个培养方向或专业相似度较高的专业组成“专业类”,下设几个专业或是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前2年进入专业类学习时不分专业,仅在其下实行基础性通识教育,自主选择课程,只要修满学分即可。经过2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在学生对已有专业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下,根据个人兴趣、人生规划,自主选择上述4专业中的其中之一,进行专业课学习,深化专业知识,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②加强专业差异性建设。专业的重复性建设很难避免,但是相同名字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内容,高校完全可以做到。不能因为跟其他高校专业名称一样,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也如出一辙,应当根据本校办学特色,明确4年后专业人才服务方向,升华专业内涵。③深化传统专业的有效改造。农学类专业是吉林省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优势专业,应当加强传统专业优势,改造传统专业,使其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农业产业。高校应当对传统专业进行纵向延伸,加入新课程,引入现代化科学技术,学生与产品研发,在实践中迸发出火花,挖掘传统农业新优势。横向上,与别的非农、农专业交叉发展,提高传统专业的生命力。④促进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根据吉林省规划实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依旧没有改变,正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迈进,预计未来几年现代农业将为成为热门产业,农业高等院校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从实际出发,了解农业产业所需,对传统农学专业新增设的课程内容,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吸纳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进高校教学,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学习含金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教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H08239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呼显生,男(1969-),汉族,吉林九台人,副教授,从事动物疾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农业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有机农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 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加强有机农业教学改革与探索的重要意义,根据有机农业课程的特点,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有机农业教学改革而临的困难,并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有机农业;教学改革;必要性;建议

21世纪世界有机农业发展迅速。2010年,Helga Willer调查表明,全球共有3 700万hm2的有机农业用地,大洋洲约1 200万hm2;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及土耳其等国约有805万hm2;拉丁美洲有机耕作面积已达到800万hm2;亚洲有机农业发展迅速,目前有机耕作面积为315万hm2;北美洲有机耕作面积为245万hm2;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有机耕作面积为105万hm2 [1]。

中国有机农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从事有机农业生产、认证、销售的人才匮乏。为了国家有机农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培养和储备大量相关人才。目前国内设立有机农业课程的农业大学和相关职业院校较少,相关教学书籍匮乏[2]。基于国内对从事有机农业人才的需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于2009年始先后在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3个专业开设有机农业课程。有机农业课程设立的目的是服务市场,强调应用实践。因此,其课程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其他理论课教学。笔者以学校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依托,对有机农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进行创新探索。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学科专业实力。

1 有机农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有机农业课程在地方院校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少数院校设立有机农业课程,并且还是选修课。大部分学校仍处在观望阶段。近年来,随着国人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重视,有机农业在国内发展迅速,亟需大批从事有机农业的专业人才。因此,有机农业课程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专业人才,不能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

1.1 课程内容涉及生产至销售全过程

有机农业课程要涉及生产、认证、销售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需要懂生产技术(包括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畜牧养殖等方面)、熟悉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教师共同参与才能完成教学工作[3]。如果只是简单的遵循以往单一由教师授课的模式,授课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同时影响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和教师双主体积极性不强,互动性差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地方院校的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迫在眉睫。

1.2 突出实用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有机农业课程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着力培养学生转化理论知识为应用实践的能力。在国家大力倡导应用型综合人才培养的形势下,学校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得到迅速发展。学校教师需要积极转换思想,积极参与学校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学校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完美对接。

总之,目前有机农业发展如火如荼,将来必然成为现代农业体系中一个支柱产业。地方院校必须抓住机遇,发挥“接地气”“船小好掉头”的天然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努力培养从事有机农业行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综合型人才,抢占行业制高点,打造院校人才培养品牌,提高院校声誉。

2 有机农业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

有机农业教改面临困难主要是课时量不够、实践教学经费缺乏和技术支持不足。具体分析如下:一是教改需要与学校教学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对接,学生通过项目形式充分参与实践,需要考虑项目给基地带来的成本和收益风险。二是目前我校有机农业课程课时量仅为48课时,不能满足教改需求;同时受邀参与的企业专家咨询费用标准也需要细致研究探讨。三是教师理论知识较丰富,实践技能有待提高,前期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邀请和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也需要更多经费支持。

3 有机农业课程改革建议

3.1 课程定位准确,教学重点突出

在遴选有机农业课程教学内容时紧紧围绕有机农业国家标准展开,根据专业特色,突出教学重点。本校农学专业在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方面具备优势,应重点加强有机种植业和有机食品加工的教学。同时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地方主要粮食经济等作物的种植和加工作为教学重点。娄底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油菜,以及其他特色果蔬(葡萄和杨梅等),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此类作物的有机种植和有机加工。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机农业国内外市场动态、销售模式和有机农业的管理方式,应紧跟有机农业发展潮流。

3.2 教学方式以项目实施为主

对教学内容以项目形式进行分解,包括前期调研、作物栽培、植物保护、食品加工、认证和管理、市场调查和销售6个分项目。课时根据项目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分配,无需刻意区分理论与实践课,由教师自行掌握。前期调研、作物栽培、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项目紧紧围绕有机农业国家标准在教学基地实施,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有机农业生产前期调查内容和实际操作方法,了解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和食品加工前沿动态,掌握和实施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和食品加工技术集成和方法创新;认证和管理、市场调查和销售主要与企业合作的形式实施,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如何实施认证和有机农产品市场调查,掌握有机农业产品国内外市场动态和销售方法。从有机产品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以项目的形式衔接,学习小组主导项目实施,专家教师全程进行指导。学习小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对项目进行合理细化分工,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同时从各小组成员中抽选1人组成项目监督团队,对各小组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实时汇报情况。课程教学以项目形式实施完后,学生不仅能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决策能力[4]。

3.3 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因为有机农业课程设计知识面广,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教师进行指导,包括作物栽培、植物保护、食品加工、市场营销方面的教师和企业相关方面的专家。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组织专家教师负责相关项目,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专家教师与学生的一个互动过程。通常学校教师理论知识相对较丰富,经过技术指导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技术支持产生的费用初期主要通过学校或省级教改项目经费支出,后期应该通过项目产生的收益进行支付,并且给予适当奖励。

3.4 教学考评合理

以项目汇报和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由专家小组对学习小组进行评定。教师组织各小组组长听取小组成员汇报,在学习小组综合评定成绩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最后的成绩评定。这种教学考评方式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玩手机,考试前突击作弊等不良现象,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学以致用。

4 结语

总体来讲,教改需要加大投入,同时教改初期面临较高的收益风险。但是,教改成功将会给学校打响人才培养品牌,提高学校声誉,能够给学校带来收益,并且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农业本科论文:地方农业高校构建本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要:培养多样化人才是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地方农业大学应该不断学习与探索,逐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教育理念。在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上要理清思路,明确原则,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招生方式、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本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道路。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后,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2000年多数原部属农业院校在体制改革中划归地方管理后,如何使其办学既保持行业特色又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这些院校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要素,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体现了特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不同高校或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方面必然有所差异,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有所不同。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1.多样化人才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结构的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必须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样化人才培养才能适应这些变化。进入21世纪后,新的前沿学科不断涌现,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过程中,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也在迅速革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高校教育在知识和能力要素和结构进行调整。

2.多样化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从2002年起,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在精英教育阶段,社会经济不发达,需求人才类型较少,学生数量少,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在需要学术型人才的同时,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更为广泛。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在价值取向、能力发展、知识掌握和求学意愿与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内在要求人才培养的多样化,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其中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的特点和社会适应面。”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史也表明,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后,各国均会把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多样化人才培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为本,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培养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人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学生个性多样化特点要求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由此提出了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案与教学管理更能符合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才能达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多样化人才培养进一步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爱好和社会的需求,规划自己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样性人才培养是地方农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促发展”是高等院校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虽然地方农业院校服务的重点是为解决地方“三农”问题培养人才。但由于隶属地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农业院校仅仅开设农科类专业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根据地方的需求并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发展一些非农专业,以满足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事实上,通过发展部分非农专业,如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自动化等高新技术学科和专业,也有利于提升传统农科专业和学科。

5.多样化人才培养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调整的需求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对各类农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应具有差异性,体现多样化。农业领域跨越范围非常广泛,从基本农艺技术到高新技术领域,从种养业到加工业,从生产到营销,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大产业对人才的层次和规格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其人才质量要求、培养方式与途径和教学措施也是不同的,因此,培养模式也应有所差异。这就要求农业院校应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所需求的各种层次、规格和用途的人才需求。

二、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前提

教育思想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总的看法。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和根本动力,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具备较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自学能力,重点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三是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强调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四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五是要树立主体性理念。强调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六是要树立国际化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推动学生国际交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素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因材施教,要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充分发展每个学生优势潜能:四是要明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教学管理等方面人手,通过合理组合各要素,科学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注重构建与多样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

3.确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基础性与专业性并重的原则: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等。此外,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培养方案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等。

三、地方农业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多样化

根据知识需求,学生培养可大致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类,应用型还可再分为专业技术型、复合应用型两类;根据就业去向,可大致分为继续深造型、对口就业型和灵活就业型三类。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有所差别,对学术型人才培养,应强调基础、注重创新,学生就业目标不在本科,而是为培养农科研究生打好基础;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强调实践、注重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知识面广、就业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应采取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方式,鼓励他们在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选修未来深造方向的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旨在对口就业的学生,要采取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跨专业就业的学生,则应采取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主辅修”、“双学位”或跨专业选课程,扩大知识面。

2.培养途径多样化

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要注意“六个结合”。一是第一、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主渠道,而第二课堂则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通过第二课堂可将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之中,巩固和升华第一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二是专才通才教育相结合。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这两种基本的教育模式。“专才要专”,要有看家本事。例如,为培养临床兽医师为目标的小动物医学人才,可将兽医临床能力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提高学生临床医学技能,毕业后就能顶岗看病。“通才要通”,毕业生就业适应面要广。例如,可以打破动物科学、兽医的专业界限,整合课程,以培养动物安全饲养的复合型畜牧业人才,这样做会受到养殖企业的欢迎。三是主辅修相结合。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获得第二学位。主辅修相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四是教科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研究兴趣,找一名教师,进一个实验室,开展一项创新性实验,或由学生自选研究方向,加入一个教师科研团队,鼓励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给予指导,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与探究精神。五是校企相结合。利用地方农业院校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采取“学校课程+企业课程+企业实习”的模式培养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六是国内外相结合。通过送学生到国外高校短期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在模式上可采取以本校培养为主、国外学习为辅的办法。

3.培养方案多样化

在满足本科专业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案。可将课程分为通识课(必修与选修)、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必修与选修)i类。要注重优化“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包括通识课平台(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学院)、基础课实践教学平台(学校)、专业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学院);模块包括专业方向模块、个性拓展模块。通识课要广,学科基础课要厚,专业课要精。力求做到公共课、通识课和选修课在全校打通,学科基础课在同类专业打通。同时,文科与理科相融,艺术与科学相融。在教学计划中,可规定文科专业的理工课程和理科的文科课程最低学分。地方农业大学可根据办学特色专设独具特色的系列课程。此外,针对地方农业院校农村贫困生比例较高的实际情况,开展励志教育,开设艺术、形体、讲演、辩论等课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才能。根据课程特点,构建柔性的课程计划。例如体育课结合阳光体育、授课采取必选与自选结合、提高自选课比例等。

4.课程教学多样化

积极探索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授课采取必选与任选结合,考核采取校评、班评与自评结合。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按不同层次开设课程,思想政治课加强社会调查、形式报告等改革,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理论课和实践课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增加实践课和平时成绩的比重等。课程教学的多样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5.招生方式多样化

针对考生填报志愿时学生对所报专业的专业特点、学习内容、就业方向等并不十分清楚,专业选择存在一定盲目性等问题,学校可以尝试采取学科大类招生。具体做法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几个专业归入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按大类填报志愿,考生入学后前2年打通培养,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大三前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选择专业。按大类招生,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提高学习的兴趣。但是,要注意专业分流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范围。对于管理、经济、工程等复合型专业采取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容易的,而对于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或国家需要的“冷门专业”不必要实行大类招生。

农业本科论文: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为了加强本科教学实践教学效果,研究修订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培养复合型能力为核心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1”是指制定了一套实践教学新方案,“4”是指构建了“认知―专项―综合―科创活动”四个环节大学全程实践教学内容。“2”是指点与面二者相结合的实现模式。“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建立了“以复合型能力培养为核心,拓展时空、汇聚资源、点面结合、项目带动”的实践教学培养新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解决了本专业教学中工科、农科知识的高度衔接问题,强化了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适应了社会对复合型能力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设施农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与农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是指在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三方面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能力或潜能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该专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产业性极强的特点。但是在全国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与社会对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1.“1”个新型实践教学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新方案压缩单项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9周减少到4.5周,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5周增加到8周,达到提高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实现工农知识融合掌握,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

原实践教学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设施操作技能训练、设施环境工程学实习、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17个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完全伴随课程性质进展进行,对单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但实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合理化安排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改进的空间。修订后实践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实践6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理清了实践教学层次,增加了总体实践教学的时间,调整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的比例,提高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比例。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层次和顺序,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的构建。“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是指“认知―专项―综合―科创活动”环节。(1)增加认知实习,强化学生对复合型能力的认知。认知实习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和综合认知实习。虽然是认知实习,但其实践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其实践时间打破常规,安排在一、二年级,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要求有一定的认知,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以后有目的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2)缩短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专项实习包括植物保护实习、生物学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等;课程设计包括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温室智能化管理顶岗实习等。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直接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安排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时间控制在0.5~1周,强化和深化学生的专项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强化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习是学生将工农两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一次演练。我们与温室企业、设计公司、农业园区等20家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进行4~5周的顶岗综合实习,参与一线的管理、生产和设计等任务,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实习单位或导师的科研工作、生产管理或规划设计工作,从实践中选题,毕业论文(设计)具有科研创新或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4)补充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复合能力。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不占用实践教学的计划时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力的补充。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的基本支撑:一是国家、学校的科创项目;二是老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三是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充分利用大一到大四的课余、节假日时间进行。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时间安排更为灵活、内容更综合,是我们多年来大力发展和支持的实践内容。现已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和研究平台保障,培养学生自己的科研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了大学4年的计划教训时间和节假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时间得到保障,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4.“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

6.与研企社合作,节约实习经费,保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过我们八年的努力,我们筛选了一批有经济实力、热情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研究单位、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作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基地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而且承担了实习学生的吃住行费用,一些单位还给学生劳动补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校的实习经费,保障了我们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而且校外基地指导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我们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改项目“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资助。

作者简介:李建明(1966-),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设施园艺学;胡晓辉(1976-),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设施园艺学;邹志荣(1956-),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设施园艺学。

农业本科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摘要:本文以时展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为背景,结合园艺学科实际,阐述了园艺专业人才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针对我校园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园艺专业;实践;能力

100多年来,我国园艺专业高等教育从最初的蔬菜、果树或花卉等单一的学科门类,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将原有的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大口径的园艺专业。目前,随着社会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各大农业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园艺专业。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成立于1958年8月,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成立初始,园艺专业包括蔬菜和果树2个学科,归属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在1960~1965年归属植保系,在1965~1988年,重又划归农学系,在1988~1998年归属园艺系,在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成立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重新划归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2004年增加了观赏园艺方向。到目前为止,园艺专业经过数辈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已建成蔬菜学(自治区重点学科)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园艺学一级学科1个,蔬菜学、果树学和观赏园艺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并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1个。

目前,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园艺产业将不断的深化。在这一时期,社会将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必然要求一些高素质、高技能、懂经营和善管理的园艺人才。近年来,我国园艺专业招生规模扩大,已成为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主要对象,其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以及高等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国园艺高级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农业高等教育的成败以及社会对农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整体评价。而园艺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科学试验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虽然各高等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笔者针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1.1,1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增加了园艺专业学生实习的难度。目前,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热衷于扩大招生、办学规模、兴建基础设施、购买科研仪器设备等“硬件”上,而在人才培养、教育和教学质量提高等“软件”上的投入较少。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本科院校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这与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基地有很大的关系。而大多数农业院校新校区建设及空地利用等都会考虑占用校区内的园艺实习基地,将学校就近的基地取消或迁往较远的地方,从而增加了园艺专业学生实习的难度。目前,该校正在土左旗的海流图和土右旗的职业技术学院建立500hm2和100hm2的实习基地,建成后可有效地解决各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但这2个基地据呼市有30km和150km的距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

1.1.2学生招生规模扩大,实习基地的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我国从1999年开始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规模,而一些学校在招生数量增加的同时配套的设施、设备没有跟上,导致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集中在667~1333m2地的空间,每组只有一些简单工具,有的还无法做到人手一件,大多数学生只能“袖手旁观”。

1.1.3部分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专业教师由于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分配给实践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存在应付式完成实验实践环节的现象,而且所开设的实验课内容单一、与实际生产脱钩,和现代园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差距较大,同时所开设课中验证性较强、综合性实验较少、针对性较差,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是按照试验指导手册按部就班的完成试验,试验中缺少独立思考环节。最后的考核大多数都以撰写实验报告为主,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差,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园艺产业的要求。

1.1.4实践经费投入比例较小。目前虽然多数高等院校增加了总体实习经费的投入,但物价上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均摊到每个学生的实习经费较少,从而使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大大降低。而园艺专业本身实践性较强,黑板上种地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1.2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普及化,高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但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该校的教学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2.1实验室空间不足、仪器设备老化。近年来该校用于科研的实验室面积有所增加,但用于本科教学的实验室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减少。学校虽然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新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但绝大多数都用于研究生的教学或教师科研,很少对本科学生开放,导致用于本科教学的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本科生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组学生的人数远远超过规定的人数的一倍至数倍的现象。

1.2.2建设中的基地还未达到实习要求。从1999年以来,学生人数在逐年的增加,但校内及距离学校路程较近的教学基地面积在逐年的减少,不能满足学生的课程实习需求。虽然校外基地和距离学校路程较远的教学基地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新建基地配套实施跟不上,实用性较差,同时存在学生校外实习的安全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求。

1.2.3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能力有限,人员缺乏。由于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般多从事科研、行政任务工作,很少从事实践教学活动,而新进的年轻教师学历高、实践能力差,导致了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严重不足。

1.3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缺乏实践性

园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熟练的动手技能,就不能解决园艺生产的诸多问题,纸上谈兵,黑板上种蔬菜、果树和花卉,算不上合格的专业人才。

1.3.1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实践课的比例较少。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园艺专业的教学计划都沿用20世纪的教学计划,甚至是20~30年前的教学计划,这样的计划与实践严重脱节,即使是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也多少会涉及到公共课学时多、专业课学时少、“看人定课”、实践课学时少、“工学结合”不突出等问题。就该校来说,公共课学时占理论课学时是61.2%(包括公共课平台、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而实践课占理论课的22.5%,占总学时的18.38%,但现在大多数高职类的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的学时在总学时中已超过50%。

1.3.2实践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教师都是各大高校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缺乏讲课及实践指导的经验,同时动手操作能力也较为欠缺。据不完全统计,中部、东部高校园艺专业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约占81%,而西北部也占到53%。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授课基本是“书本――黑板――笔记本”或“书本――幻灯片――笔记本”的模式,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课件内容层次不齐,有的只是书本内容的简单重复,有的课件内容甚至是十几年前的内容,使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很难学到实践中真正的内容,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一般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造成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实践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信息不畅通、水平难以提高,即使学校提供进修的机会,但部分老师也会由于刚刚成家或小孩年龄小而放弃进修机会;再有部分教师满足于已有的工作状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不大,这也是目前农业院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已经成为园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限制因素之一。

1.3.3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低。现有的高等园艺教育体系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尚显不足,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等环节,从而使学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较差,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影响到硕士研究生生源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园艺事业后继人才的培养质量。

1.4园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1.4.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①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利,单一服务教学,既不能真正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生产科研的需要,起不到示范作用,缺乏真正的专业服务平台;②受到教学计划、内容和条件的限制,校内实习基地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③实训内容落后,由于教学计划的落后,导致实训内容与用人市场严重脱节,难以满足市场需求。④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目前该校的实习基地管理存在2种模式,一种是实习基地由系里管理,另一种是由学校的科技园区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系里管理和科技园区管理都较粗放,两者没有有机结合,互相之间还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各按各的思路在发展,没有做到科学统一。

1.4.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①校外实训基地多数是“人情”基地,既不能持久稳定,又不具备可控性。对于企业来说,效益为重,它没有培养学生的义务,因此作为校外基地的企业对学生实习不会投入太多,实训条件和效果无法保证。②学校与企业共建互赢基地数量少,几乎微乎其微。由于学校注重学生培养,企业注重经济效益,两者目的不同,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分歧,在实习共赢上必然有一定的难度。③缺乏真正满足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的校外基地“互补群”。由于目前的大多数农业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力较弱,和企业联合,对企业的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互补”。④很多学校在校外开拓试验、实习基地,由于距离学校远、交通及管理不便、经费不允许等具体原因,许多教师望而止步,无法真正开展田间试验,大部分课题只能以盆栽或简单试验取而代之,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工作量偏小,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学生论文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2 改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2.1提高学校各环节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经过10多年的大学生扩招,各农业高等院校在硬件建设上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学校规模、招生人数等方面。但随着上学人口的逐年减少,目前部分高校已出现了大学生招生质量下降、人数减少等问题,今后高校的发展已不再是拼“硬件”,而是拼“软件”,即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等。因此高校应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加大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购买相应的实践教学仪器和设备,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要求;同时对实践基地较远的地方,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及管理措施;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

2.2改革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性

针对目前教学计划落后的问题,各高校因组织相关的教师,深入企业,考察各类企业的生产现状,调查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考察结果,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一起将栽培、育种、植保和采后等各门主干课程的实践部分进行相应的调整,力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园艺专业教学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要求。

同时,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进企业带薪实习,主要完成种苗生产、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植物整形与修剪、设施园艺植物栽培管理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针对园艺植物季节性的田间管理内容,因地制宜地制订实习内容,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园艺植物生产管理的基本技能,掌握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做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有,还可开展合作社经营和管理等创新实验,提高学生管理园艺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最后,还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3提高教师实践素质

学校可以定期采用集中培训、与相关企业联合、考察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能够深入实践、了解企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尤其对于新进教师在做好岗前培训、提高其对教师师德的认识同时,需安排到企业实践锻炼半年到1年时间,然后开始少量代课。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对教学质量高并不断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好成效的教师,要在职称评定、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

2.4控制在校生人数,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园艺学院(系)在招生时应当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报考分数,从中选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园艺教育,同时也可以吸收其它专业的优秀学生转入到园艺专业学习。只有提高园艺学院(系)的门槛,严格控制园艺专业学生的数量,才能保证该专业学生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5参与科学研究,拓展实践范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园艺产业科技化只有通过园艺专业人才培养得以实现。园艺专业学生不仅要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科研进展,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完成从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研究与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整套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研究技能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前参与不同类型项目研究,拓展实践范围。

2.6加强试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园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试验、实习基地,试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园艺专业实现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在完善校内试验、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应该加强校外基地的建设,积极与校外企业、园区等相关单位合作。如有些苗木公司、种子公司甚至是一些合作社都是集育种、苗木繁育、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实体,企业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需要专业知识的应用,学生们可以抓住季节性的田间管理内容,因地制宜地结合专业知识,大胆实践。这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动手操作能力大大增强,这对企业来说,也减少了生产管理费用。

3 小结

随着现代园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园艺产业运作系统化、科技化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现代园艺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介入,园艺专业人才面临一系列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解放思想,改革现行实践教学模式,拓展实践范围,充分利用校内外有利资源,创新校企联合形式,在继续做好园艺植物生产基本技能实训的基础上,考虑园艺产业的整体需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园艺专业人才。

农业本科论文:新时期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在教育大众化的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突显出来的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21世纪纪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新时期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学校农业工程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对综合素质的教育重视不够,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对社会工作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创新意识。

国家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要求。基础教学是厚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学科交义的课程体系,可以向学生传授先进的多学科知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强化工程技术基础实践训练环节,提高其工程素质,强化面向现代科技的工程教育环节。

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确立适应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高级农业工程技术人才要求的培养目标,构建和优化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教学管理人员急需认真探讨和深刻思考的问题。

1 农业工程教育所收到的冲击

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农业工程科学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农业工程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现行的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深化。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究其根源,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就是入学人中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即标志着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从英才型进人大众型。特罗认为,进入此阶段后,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比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有所发展,而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等方而,都发生质的变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3.2%,在英才教育阶段,基本处于向大众教育的过渡转变时期。

正是由于处在高等教育从英才型向大众型转变的时期,所以让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工程教育变得异常不适应。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农业工程科技人才,而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 人才培养模式

2.1 校企合作

世界一流大学具备的条件是实力强大、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在学校诸多方而的工作中,校企合作与实力强大、卓越贡献所涉及的工作均有很密切的关系。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更应该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力争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体系。

引入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培养体系,使学校、学生、企业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当然,对于实践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不可能全部依托企业,企业只是作为一方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引入企业后的教育体系更加丰满和完善。学生的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了实践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恰恰是新形势下对农业工程类本科人才最需要具备和市场最看好的。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可以体现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1)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体系下,学生的实践活动多,时间较长。这种实习是直接接触生产,能更好地巩固和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能结合生产实际,防止了空对空的作法;学生了解了企业和本行业的情况,建立了一定的往来关系,便于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学生熟悉了本行业的运作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毕业后很快进入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可能为用人单位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2)把论文写在产品上。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体系下,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学生可以较方便地进入企业参观、实习,企业也常常提出技术问题要求学校帮助解决,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校把企业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由高年级学生分组当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这样,学生可以在而向实际的科研和开发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把论文直接写在产品或科技成果上。这对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是受益匪浅的。

2.2 一体化教学体系

借鉴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经验,除了强调学生的基本素质之外,使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在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中一直以来是被比较忽视的,直到近年来才被提出。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从另一个方而加强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学校和企业分别主要承担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任务,并辅助对方做好另一方而的教学。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培养目标,注重素质教育,通过对课程的整合、内容的调整、辅修的拓宽、整体优化的方式,,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主动创新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实践,在“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观念支配下,过多地强调学生概括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过程的系统和完整,忽视学生具体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受到束缚。中国高校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中国大学生来说,从“找饭碗”到“造饭碗”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划时代转变。

1)老师要教的主动。首先,教师充分认识教学创新的目的与意义。要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享有较为充分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既要使学生正确地继承知识,又要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下转第269页)(上接第145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了四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转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二是,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从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将学生从单一的理论学习转变到学习加科研,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

2)学生要学的主动。教学是双方的互动,只有教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主动的学。只有教学方式生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在社会中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不仅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兴趣提高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提起来了。

3 结束语

21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各国在经济、国防、科技的竞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最主要的议题。如何尽快地、全而地加强人才培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和进程快慢的大问题,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大问题。大众化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人才。

提高农业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农业类高等院校作为典型的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农学类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生物相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掌握与实践相关的知识,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在农业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科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对烟草专业而言,开展本科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不仅使同学们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让同学们在论文写作中善于发现问题,理性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并把研究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和事业发展做好基本准备。

一、目前农业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思想上不重视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不是理论课,又是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具体的考核方法,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最后基本都能通过,因此思想上有所懈怠。另外,农业类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实习多以大田试验和实验室试验为主,本科生试验基本上是跟随研究生进行的,因此,也存在大量本科毕业生直接从硕士生毕业论文中摘抄一部分的现象,造成了一些本科生存在依赖心理,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上心等。

(二)教师指导精力不够

在农业类高等院校,很多教师自身的教学任务本来就较为繁重,同时还要承担各级科研任务或忙于其他教学事务,能够用在指导本科生论文上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松懈态度,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

(三)论文答辩管理松懈

就学校而言,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流于形式,首先是考核不严格,答辩只是走走过场。尽管论文评定中存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几个等级,但缺乏比较具体的评定细则,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被人扭曲,产生很多不合理的问题。评定老师自由裁量的弹性度太大,于是出现了许多人情分。

二、提高农业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高校和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是开设论文指导课,提高本科生论文写作水平。在学生接触论文写作途径不多的情形下,学校就应该相应地开设论文指导课,为学生开辟一条容易获取论文写作知识的渠道。通过该渠道,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并由此激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兴趣,还可以使其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懂得毕业论文的规范和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二是加强教师的指导责任。学生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很大,但指导老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如果指导教师愿悉心指导学生,他们就很容易写出一篇质量尚可的论文。反之,论文质量必然有所下降。因此,学校有必要实行导师负责制,落实导师责任。

三是提倡毕业论文多样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应该因专业而异,形式多样化。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是反映学生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的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竞赛取得的成果、参加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取得的成果、在报刊发表的优秀文章等。

(二)大学生应加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意识

一是注重平时的学习,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农业类院校开展的多项学术报告,接触相关前沿性研究;做到多问、多思,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是积极参与毕业论文课程实习,在毕业实习期间要理顺思路。在毕业设计开展前,积极查阅大量文献,了解所做试验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试验期间及时发现问题,分析获取的试验结果;获取第一手的实验结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是树立良好的心态。要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理论运用能力的重要训练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能力,还提高了大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毕业论文答辩“走过场”“搞形式”之弊越来越严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滑。本科毕业论文是教育部刚性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应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专业而异,形式多样化,制定出适合本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要求,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切实起到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本科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使其在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农业本科论文: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进程中加强本科教育的思考

摘要: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在界定研究型农业大学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科教育在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大学在创建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肖慎华(1963-),男,江苏丰县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馆员。(江苏 南京 21009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都为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提供了重要契机。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包括农业大学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加强本科教育至关重要。研究型农业大学必须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作支撑。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进而加快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

对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有个清晰的认识,是研究相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要科学理解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内涵,又应先弄清楚“研究型大学”这一基本概念。研究型大学发轫于1810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德国柏林大学开创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先河。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研究型大学的诞生。然而,对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权威的评价体系。我国虽有不少学者结合中国国情对研究型大学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但国内广泛引用的则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王战军教授的界定:“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和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1]这一概念从职能、目标、水平三个层面解读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研究型农业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一类形态,是研究型大学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研究型大学的共性,只是其突出了服务农业行业的办学特色。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农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农业科学研究见长,是承担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和农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在引领农业科技革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倾力投身服务“三农”伟大实践,在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寻求农业生产和技术革新中新的生长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研究型农业大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深化,其评价的价值观也非一成不变。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实质上是以当今世界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实现农业大学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跨越。[2]

二、本科教育在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大学近千年的发展,大学是靠培养人才起步的,也是靠培养人才使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功能得以不断拓展的。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则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基础。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需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也需要加强研究生教育,但它不是以牺牲本科教育为代价的。加强本科教育,既是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核心任务,也是加快农业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关键和基础。

1.办好本科教育是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核心任务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它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是提高质量的重中之重。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基础性工作,既要从长远考虑,又要从基础着手,特别要从当前的突出问题抓起。”他强调,首要的一条是落实本科教育教学的地位,“学校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等,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重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3]综观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比如,“在MIT,有一种观念深入人心:本科课程和教育构成了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在全国和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4]

2.本科教育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创建培养了学术传人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线而将其他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学术机构。正是这种特殊的理念和组合方式,决定了学术是大学的血脉,学术发展是推动大学持续创新的核心力量。但是,大学学术薪火的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培养学术传人。不培养新人,学术就将因失去传人而中断。本科教育是农业大学培养学术传人的基础,它给予学生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和必要的专业训练。学生也只有在本科阶段掌握了宽厚的基础知识,受过良好的训练,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脱颖而出,进而使农业大学的学术薪火得以发扬光大。正如密歇根大学第11任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所言:“任何杰出的学术机构的基础都是它的本科学院。人们会很好地说明这样的事实,即本科生教育和源于此的学术学科构成了学术的心脏,构成了我们大学的学术核心,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将决定大学的声望以及大学在专业、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实力。”[5]

3.本科教育质量是农业大学形成品牌的基础

大学的品牌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凝结在校名中的社会认可程度。大学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构成了大学的软实力。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必须重视学校品牌建设,以增强学校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形成和巩固农业大学品牌的基础,本科教育如果办不好,必然会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对此,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弗兰克·罗德斯曾指出,“公众是通过本科教育直接认识大学的,研究型大学的成败与否完全系于本科教育。”[6]我国著名学者温儒敏也指出,“某个杰出的人才出自哪所大学,人们一般更注重其本科,而不是研究生。一所大学得到过哪些奖励,有多少论文,有过什么项目?人们也许并不记得,但哪个杰出人才出自哪所大学哪个院系,大家还是一目了然。”[7]研究型大学在社会上都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大学的毕业生体现出公认的水准和信誉,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

4.本科教育为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创建培养了忠实支持者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校友是农业大学独特的办学资源,是农业大学发展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支持力量。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母校,关心着母校的发展,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回馈母校,如在捐资助学、校企合作、学生实践、接受毕业生等各项工作中,他们总是在比较中有意或无意地向母校倾斜,为母校的持续发展带来广泛的支持。而在校友中,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对母校的感情最为深厚,“在校大学生会成为忠诚的校友……这些未来的校友会以崇敬的态度和宽容的方式支持母校……校友捐赠给学校的礼物大多来自于原来的本科生,而非原来的研究生。”[8]

三、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研究型农业大学创建的途径

创建研究型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应将本科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观在高校的集中反映和培养什么人的价值主张及具体要求,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发生的基本依据和人才培养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9]只有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才能规范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才能发挥研究型农业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高校都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农业大学,水平高、影响大。因此,该类高校应该承担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农业人才的责任,努力培养农业行业的领军人才或领导人才。就其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培养的学生应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正确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健全的心理,有服务国家、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宽厚的专业背景和比较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持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

大学中的专业是依据特定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以相关学科为依托,分门别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专业建设涉及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在本科教育中处于龙头地位,其建设水平决定着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调研行业人才需求结构、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发展,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重点加强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点的布局和建设,主动探索建立既对接市场需求又体现学校学科优势的本科专业;应充分认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以及我国“三农”发展的新趋势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利用学科建设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与丰富课程,抓紧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提升课程的水平和创新性,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应充分利用学科建设创造的科研基地优势改善本科教学条件,使之成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舞台;应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改造传统专业,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形成具有本校“个性”的专业特色,以切实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3.推行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教学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教学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形成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引导广大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使本科生学习建立在循循善诱下的知识探究上,而不只是对现存知识的记忆上;教师的教学应与其科研密切联系,贯穿科学精神和科研方法,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为目标;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营造本科生从事科研的氛围,为本科生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包括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吸引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等,使本科生尽早接受科研训练,亲历科研过程,感悟科研思想,激发科研兴趣,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强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定位于研究型农业大学的农业高校应围绕各专业培养目标,推进以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应以设计性、研究性实验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习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形成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论文工作应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实验或走向社会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改变大学生实习难、实践弱化的问题,各高校应加强与农业行业部门的联系,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探索农业大学与农业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新模式,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农业本科论文:本科生导师制在农业院校中的探索与实践

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为重点。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多种多样,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演变出几种导师制模式。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模式

(一)全员导师制

这种模式下,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即被分成很多小组,学院根据导师和学生人数分配导师,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以及进行心理辅导。在低年级阶段,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让学生逐渐了解专业方向,明确学习目标。这种导师制模式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起着很好的补充和配合作用。在高年级阶段,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以及学生的兴趣方向,侧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及实践能力的挖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均采用这种导师制。

(二)高年级导师制

这种模式主要对大学二年级以后的学生进行培养。经过大学前两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大学生活,掌握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特长也逐渐显现。这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专业研究方向采取师生双向选择和院系调配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分配导师。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提出研究计划,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

(三)优秀生导师制

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高校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比如高考的高分生以及入校后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种模式下,优秀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得到优秀导师的指导和教育。这部分学生可以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及选择优秀导师。师生双向选择后共同制定学生的选课内容、培养计划及研究课题。这种模式下,通过导师的指导与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密切接触和了解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动向,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提高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积极作用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发展

导师制发挥了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热点问题讨论,开拓式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给予学生有益的启迪和帮助。同时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师生和谐平等关系的建立

导师制的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教学管理一体化。通过导师制的实施,增进了师生交流,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将教书与育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促进了对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教学相长

导师制对导师的责任心、学术水平及教书育人的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师制的实行也让导师有了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导师制是一种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模式,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师生间互相促进,共同得益,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三、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

(一)师生不重视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服从,循规蹈矩,缺乏主体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差,学生对导师存在着隔膜,不愿主动联系导师。而部分导师也没有认识到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性,不愿承担此项工作。

(二)导师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逐渐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高校教师队伍却增长缓慢,导师往往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导师的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导师即使愿意承担此项工作,对学生的指导也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很少花心思对学生进行智慧和理智的指导、培养。

(三)导师激励机制不健全

担任本科生导师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但是很多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不健全,导师付出很多,却没有相应的工作量记录和其他奖惩制度,无法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发展和普及。

(四)学校软硬件设施不配套

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增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往往需要一系列软硬件设施为学生创立参与科研的平台。而由于制度和设施的限制,导师往往无法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影响了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