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09:0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铁路运输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概述
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处在黄金发展时期,尤其高铁建设,正在高效有序进行,运输经营成效显著。铁路运输系统在综合运输体系里占有重要地位。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运输系统的中坚力量,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对于铁路运输来说,安全是最大的问题,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发生行车中断,甚至车毁人亡,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
2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特点
铁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影响着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综合体系,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都有其自身特殊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面众多,导致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
1)动态性: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之中,不可预测事件、意外情况以及非正常因素时有发生,给运输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2)系统性:铁路运输涉及铁路专业技术系统的人员、设备、环境、组织等各个方面,还包括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需要用系统的观点加以分析处理;
3)复杂性:铁路系统基本处于野外,属于全天候、开放性作业,信息控制、传输、接收都受到制约,控制人员与操作人员分离,既有内部人员素质的主观影响,还要受设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
4)艰巨性: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很快,路网规模快速扩充,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使得铁路运输问题复杂度不断提高,安全事故风险加剧,因此,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问题越来越严峻。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铁路运输发生过多起安全事故,仅重大事故及大事故就达300多起,表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风险,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人员组织方面、设备方面、环境方面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等。
1)人员组织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以及组织方式对铁路运输安全起着关键作用,铁路运输系统人员的思想素质,技术业务水平,生理、心理素质,团队的配合和组织方式都是铁路运输系统中最活跃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由于人员组织因素导致有关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从而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工作容易发生失误。主要表现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方法比较单一、考核制度不够严格、组织作用不够突出等方面。
2)设备方面。设备质量的好坏、运行状况是否平稳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质量良好的设备以及设备运行状况的稳定不仅是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运输安全的关键保证。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更新换代较快,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整体关联性高,涉及面广,配置零散,运行时间连续,监控难度大,故障发生频繁,处理时间紧迫。加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保养维修不够及时,设备不足,都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3)环境方面。铁路运输环境包括运输系统内部作业环境和通过组织管理所营造的运输系统的内部社会环境以及运输系统外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铁路运输环境是组织和管理铁路运输的空间环境,是机车行驶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
4)管理方面。长久以来,安全管理观念相对陈旧,管理往往是局部的、静止的,管理的机制弱化,目标不够明确、重心发生偏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安全检查和考核制度不够有效,安全监督制度不够健全,这些管理上存在的诸多漏洞和疏忽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4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建议
1)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劳动者作为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对铁路运输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进行,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心,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其次,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从技术水平,思想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测评,达到上岗标准后,方可上岗作业。最后,要制定严格生产纪律,专人负责检查,整顿工作作风并严肃工作纪律,禁止思想上松懈,行动上疏忽。
2)提高线路、机车等相关设备的质量。先进可靠的铁路运输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基础。保证安全技术所需资金的有效使用,重点放在铁道线路、机车、信号传输等关键设备上。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加快自主研发国产新设备,把科学技术作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突破口。建立健全日常的保养维修制度,确保日常保养维护设备的合理有效运行。具有相应的应急抢险救援设施,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以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3)确保铁路运输环境的良好。铁路运输终究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为了确保作业人员高效安全工作,要营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劳动操作的环境,改善作业环境。在应对自然环境方面,要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天气及自然气候,做好大风、强降雨、暴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的应对准备,对泥石流、塌方、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好预警预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4)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由于环境复杂多变、参与人数众多、安全生产难度大,因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铁路运输生产,对于确保运输生产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逐级确定安全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把内在约束和外在监督有机的统一起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进行经常性和特殊性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5结语
铁路运输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运输企业的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综合水平的重要表现。相关人员应该认真对待,做好预防和解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作者:陈春莉张志虎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调度所
一、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进步。利用新兴技术来提高铁路运输速度,铁路运输效果将会更加。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安全运输为前提。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松懈,其是保证整个铁路运输平稳、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注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强化。铁路运输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执行铁路运输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注重自身的安全性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帮助,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铁路运输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除此之外,铁路运输方面工作人员还需要一直坚持一项工作,即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安全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的工作,这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职工的安全及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并以此来选用适合的对策,改善和调整铁路运输,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1.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作为我国的经济命脉,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尤为重要。为此,在铁路运输方面积极的、有效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有很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能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还能够促使铁路运输向科学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通常在铁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讲究“严”与“情”的有效结合。但在“严”与“情”的实际控制当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人们认为“严”就是管人、罚人、使得人人自危;而“情”就是不讲原则、相安无事即可。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2.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铁路运行安全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铁路运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呈现出高速的、安全的运行状态。由于铁路运输方面的科技发展,相应的我国对于铁路运输的要求更高、更严格。针对此种情况,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够促使铁路运输水平提高。铁路运输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当前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对铁路信号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铁路运输效果,及时调整铁路运输中存在的不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得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数字化,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3.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集铁路运输信号、并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况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共同的推动下,我国铁路运输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应用于铁路运输中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越来越不适用,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提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对此,应当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比如增强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合理的应用新技术、构建新型铁路运输操作平台等,能够真正意义上强化铁路运输安全,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为更好的发展铁路运输做铺垫。
作者:张文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站职教科
一、加强安全宣传策划工作
安全宣传是安全运输的基础,宣传要具有切合实际(与铁路运输部门息息相关)、主题鲜明(有针对性)、内容丰富和形式活泼等原则,安全宣传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一个有效手段。
(一)隐患提醒
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目前铁路运输部门已经开展了多项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排查出来的有些隐患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整改完,如需停运检修的问题。在未整改的这段时间内就因该有临时控制措施。铁路运输部门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制定临时措施,包括指定责任人、制定控制措施、并对隐患进行现场挂牌,有的隐患(如有缺陷的工具或设备)还需要进行锁定。这样一来,不管是本部门员工还是外来人员,容易清楚哪些是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误操作的发生。
(二)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保障安全运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相关法规要求铁路运输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并使员工熟悉操作规程。铁路运输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很多操作规程就像规章制度一样,没有流程图也没有图片,厚厚的一迭文字材料,让人阅读和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铁路运输部门可制定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首先简明扼要地写出几个步骤,然后对应每个步骤附上相应操作照片,此外,把这些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张贴在设备旁边,便于员工使用。
(三)安全宣传阵地
除了以上具体的安全提示、安全指导性宣传外,安全宣传还包括法规政策性宣传、知识技能性宣传、事故教训(安全警示)宣传和安全管理动态信息宣传等。铁路运输部门应有专门的宣传阵地或宣传栏,公布重大决策、会议文件精神和业绩成果等,安全方面的领导决策、会议精神等也应纳入其中。此外,铁路运输部门应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多开辟一些安全宣传阵地,每月或定期开展主题安全宣传,如防火防爆宣传月、机械安全宣传月、危险化学品宣传月等。
二、广泛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活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也是安全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体现,铁路运输部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能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认同感。
(一)部门安全活动
除了法定的安全活动外,铁路运输部门可以根据部门的安全制度定期组织其它安全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救生等安全演习,在每日的工作安排会上同时部署安全工作,在重大高风险作业前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安全交底会等。这些安全活动的组织,使公司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真正让安全成为员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发现隐患和不安全行为最直接的手段,铁路运输部门每年都应组织大量的安全检查活动。铁路运输部门可把每次安全检查结果形成图文并茂的材料,检查中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对应一张照片,并把检查结果张贴在宣传栏,或在部门内部网站上挂出,供各单位和全体员工学习、分享。
(三)安全评比
评比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铁路运输部门可开展安全评比活动,使大家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互动中促进提高。铁路运输部门应每月评选出“安全之星”(即安全工作优秀个人),并对个人进行适当的嘉奖;还可设置“安全无事故记录牌”,对于超过500天或1000天安全无事故的基层单位,应对其进行嘉奖。这些活动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员工参与安全工作的热情,有力推动安全活动的深入开展。
作者:王德嵘 单位:济南铁路局调度所
摘 要:企业的安全理念模式“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优秀的文化理念引领意识提高,坚持做好文化宣贯和安全教育,形成“文化引领、素质保障、制度完善、机制健全、措施到位”等系统工程,体现了文化、人本、精细、预控管理内涵。用企业文化这个内在的链条凝聚人的智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丰富的经验,不断地夯实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我们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现实需求。通过建设一系列安全管理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打造本质安全企业。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管理;建设;管理方式
1 实施背景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是煤矿生产和运销的一个重要一环,有力保障矿区运输的正常运行。铁路是没有围墙的工厂,点多线长,安全管理难度较大,矿区铁路道口众多,设备装备与国铁相比差距较大,运输环境较为复杂,运输系统也不健全,安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了安全管理面临问题较多。基于上述原因,矿区铁路运输企业积极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创造安全管理载体,系统分析安全管理重点、难点、薄弱点和关键点问题,抓住安全管理的“牛鼻子”,实施有效安全管理模式,消除人、机、物、法和环境等不安全因素,推动矿区铁路运输企业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模式。
2 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及措施
2.1 以企业安全文化引领上实施本质安全型运输企业建设
企业注重以文化塑人,加强安全文化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带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促进文化落地、文化生根,打造了“安全警示、安全感恩、安全亲情、安全自主”四大品牌,形成处、段、班组三级阵地,构建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文化建设网络,让文化引领安全行为,让员工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体验和享受安全文化,提升了员工安全意识,消除了职工的思想隐患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
2.2 以员工素质提升上实施本质安全型运输企业建设
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培训不到位就是最大隐患,企业坚持用良心抓好培训,实打实,不搞花架子,落实好各项培训计划,让员工在培训中长技能、提境界。积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加大培训力度,致力打造学习型组织,以学习铸魂,以学习提效。
2.3 以基础夯实上实施本质安全型运输企业建设
结合企业运行模式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做好制度梳理,加强对制度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研究,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标准真正做到源于国铁、严于国铁、高于国铁,推动现场管理水平提升。对标行业先进,规章制度先行,加强与国铁行业和煤炭铁路行业制度对标,组织专业人员前往先进单位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借鉴先进经验和良好做法,深刻吸取行业各类事故教训,对事故进行综合分析将事故防范措施融入规章制度。
2.4 以管理方式上实施本质安全型运输企业建设
一是不断健全考核市场机制和奖惩机制,转变员工思维,使大家聚焦安全发展,不断追求卓越。进一步深化内部市场构建,完善三级市场机制,让员工固化市场化思维。工作干好、工作干多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建立健全了效益为中心的考核机制、业绩为导向的奖惩机制、问题为重点的评价机制、点对点为核心的帮扶机制,树立正反两方面典型,以正激励为主,全面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正能量,让大家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二是坚持“人本管理”为中心,真正实现“人企合一,顺势而行”。将人本管理形成机制,落实到实处。做好职工帮扶机制,消除后顾之忧和不安全因素;完善员工成长成才机制,实施“W”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岗位晋升,做好班组长、管理人员、科段长、技术骨干的竞聘选拔,让优秀人员能够脱颖而出,完善岗位选配机制。
2.5 以行为规范上实施本质安全型运输企业方式建设
坚持安全检查与质量达标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重点监督与全面普查相结合。针对现场安全,实施“四级检查三级验收”管理方法,通过处、站段、班组、个人四级检查和处、站段、班组三级验收,增强站段设备维修自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设备运用、维检修管理层层把关,行车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3 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点
3.1 强化理念创新,有效统一员工思想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六零”理念,并大力进行落实宣传,确保“零”理念入脑入心。为了更好预防路内外事故,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又先后提出了“宜快则快,宜慢则慢”、“视路人为亲人”、“将每次出乘都当作一次路考”等行车理念,有效消除机车乘务员糊涂认识,杜绝了路内外事故的发生。通过不断创新安全理念,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端正了领导干部的业绩观和广大职工对于安全的认知,在全处形成了重视安全、狠抓工作质量,怒视“三违”的良好的局面。
3.2 加强细节创新,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在文化引领方面,创新宣贯方式,让广大干部员工成为参与者和实施者,变被动为主动。在培训促安方面注重干部员工个性化需求,开展差异化小班培训和特色班培训,对于暴露出的知识短板实行“私人定制”和“一对一”现场培训。在机制转安方面,创新管理模式,对于分配、晋升、考核等机制实施对接形式,形成“接地气”管理模式。
3.3 构建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工程持续提升
在工程创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形成推动安全文化持续提升和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企业安全管理和提升自主管理水平的良好做法,也积极构成了综合保安的可推广的先进管理经验。
4 实施效果及分析
一是实现了安全发展。通过深化安全建设,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稳步提升,逐步形成了以文化引领,自主管控,危险预防预控本质安全模式。实现了安全生产“零”目标。
二是实现了和谐发展。深化文化建设,坚持人企合一和人本管理,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让广大职工得到实惠,实现了永煤铁运处的政通人和。近年来,永煤铁运处实现了零上访和零违法,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先进人物不断涌现,保持了好的发展局面。
三是实现了高效发展。在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矿区铁路运输企业经济运行工作保持良好的势头,连年超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升。2014年企业人均效率达到34.95万元/人,位居同行业前列。行车效率保持较高水平,连续多年保持良好的盈利状态。
摘 要:在铁路运输中,良好的行车安全环境和秩序、先进设备的合理利用、养护和维修等都需要人的控制和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也要靠人去制定、去落实。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有设备、环境、人为等因素。希望通过文章的叙述,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分析
行车安全最终是靠不同工种诸多作业者的行为――作业行为来实现的。而人的行为包括作业行为收人的内心在心理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人的行为习惯,掌握作业者的行为规律,就可能预测人的作业行为习惯,并进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从而减少行车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达到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目的。
1 概述
人的行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许多情况下,职工的作业行为是决定事故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索研究人的行为实质有助于改变和控制作业者的行为,以减少事故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 特征的分析
作业中的行为是外显的、可观察的,甚至是通过各种作业流程、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来明确加以规定的。可以说作业行为的实质是现场设备、作业环境、作业者的反应之间的关联。因此要分析作业过程中的行为,就必须考虑现场设备、作业环境、作业者的反应。
2.1 作业行为与安全行为概念
作业行为是指作业过程中为完成作业任务所形成的行为。作业行为的规范的行为,绝大多数作业行为都必须经过培训才能定下来的。长期以来一些研究表明,在机器和作业人员之间,作业者可以通过作业行为的合理分配来提高作业效率。但同时作业行为也带来了效率与安全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2 环境对人的行为分析
人的行为实质就是人对环境外在的可观察到的反应,是人类内在心理活动反应。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随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2.3 员工疲劳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
铁路运输工作要求运输职工在全部工作时间内自始至终保持稳定的注意和高度的警觉,这就造成生产和管理人员心理压力大,耗费的身心能量多。因此研究疲劳和疲劳产生的原因对保证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
2.4 心理素质影响分析
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个体的气质、能力、性格、情绪、需要、动机、态度、爱好、兴趣、意志、协作心理等各个方面。研究人在行车安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对建立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3 作业行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
3.1 员工的个性心理因素
员工个性潜含着冒险、好胜、自负、标新立异等心理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会被容易安全管理人员忽视,如员工承担与自身心理素质不相适应的作业等,如果这类行为经常发生则逐渐形成作业者不安全作业的心理趋向。
3.2 员工主观愿望因素
员工为了达到某种愿望和目的,采取不安全行为手段。如简化作业程序、作业中聊天等。
3.3 员工违章行为因素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如果忽视人的心理需要,那么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就会起作业,使员工的违章心理加强。如组织内部存在的一些规章制度相抵触的风气、习惯等行为模式。
3.4 员工的环境心理因素
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为违章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如作业场所的噪声、振动、温度及作业超劳等,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作业能力,引起烦躁、疲劳、厌倦,强化违章行为的心理因素。
3.5 员工不良习惯因素
作业引起的瞌睡、走神和精力不集中。单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往往会用习惯动作代替标准化作业,产生不安全行为。
4 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模式,优化行车安全管理
4.1 推行作业标准化管理
作业标准化就是对相差过程中,经常重复进行的、有规律的作业活动,如机车检查、机车操作、信号确认、调车作业、车机联控、手指口述等,规定严格的标准并实施。这些标准包括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了安全、准确、协调地完成各项作业,从而确保运输生产过程的整体效果。
4.2 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
(1)在进行教育是对不同性格的职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必须认识职工性格的差异性,尤其应重视具有引发违章或事故的性格的职工,针对其性格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
(2)加强安全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协助职工形成积极的安全态度。职工的文化程度和安全技术水平与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有关,从而与安全态度的形成只有着内在的联系。各单位可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并创造各种条件,让职工获取安全生产的新知识、新技能,一协助职工健康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所要求的积极态度。
4.3 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安全活动
组织职工参与安全活动对形成安全的积极态度是十分有效的。如让职工参与行车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参与行车安全工作的检查、参与行车事故的处理、参与行车安全技术知识竞赛等。
4.4 审查和监控
各种审查是防止人失误的重要措施。在时间比较充裕情况下,通过审查可以发现失误的结果而采取措施纠正失误。如值班员接受调度命令呼诵,对行车信号呼唤应答的确认等,都会发现接受时的错误。
5 结束语
员工作业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某一环节出现了差错,都可能引起行车不安全行为或行车事故发生。针对行车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有很多,但是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科学安排作业时间,防止超负荷作业或产生疲劳,使作业人员的心理紧张保持最佳。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行为抽样和不安全行为的纠正等方面管理。三是加强职工安全文化宣教,让员工养成一个良好的文化风气。四是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和自我管理”方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运用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技能,来控制和调节思想、感情、行为或者注意,以适应安全行车的环境达到作业标准化管理。
总之,行车安全是铁路运输的大事,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有设备、环境、人为等因素。在铁路运输中,先进的设备要靠人去控制和管理,合理的利用、养护和维修,良好的行车安全环境和秩序要靠人去建立和维护,好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也要靠人去制定、去落实。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人的努力,安全将成空话,铁路行车发生的许多事故根源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
【摘 要】通过对运输安全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鲜明深刻的指出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症疾。若不进行管理体制和部门的改革,不克服各部门间自我保护主义,不克服各自的形式主义,安全管理就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关键词】运输;安全;管理
1 当前内忧外患新形势下安全管理存在的矛盾问题
当前铁路企业不仅处在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而且处在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着公路、民航、水运的充分发展,铁路运量急剧下滑“铁老大”优势已成美丽的传说了。加之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大调整,外围经济环境低迷,运输行情惨淡,铁路运输处境堪称内忧外患。
在这种内忧外患形势下,全路安全形势不稳定,相继发生一系列事故:济南局“10.11”事故、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青藏公司“10.23”客车底溜逸与运行中的客车相撞事故。深刻思考事故发生过程,安全天天讲年年讲,已经把“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根深蒂固。为什么还发生如此事故。不自禁地拷问存续几十年的铁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思想是不是存在问题,职能实施过程中是不是存在内在问题。
(1)门户现象严重,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职责权限外延不清。各自部门出于自保,各自为政,规章制度存在矛盾。安全管理既有交叉重叠,又有空缺漏洞。安全规章制度的清理和修订还不到位。
(2)事故发生后,虽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不分青红皂白,对安全管理制度过度补充修订将职责划给调度部门,增加了调度部门管理难度。
(3)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不能持之以恒落实到位,管理象弹簧时紧时松。
(4)新设备的投入运用,安全使用的制度尚未建立完善。原有劳动安全作业标准已不适应新设备的使用。人员对新设备性能生疏,从摸索到熟练的过程还需要较长时间。行车工作科技含量高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明显不适应当前形势。
(5)安全与运输效率间存在的矛盾比以往更突出。过分强调安全,还是说明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精,因畏惧事故而不顾运输效率。
(6)现场作业的管理控制比较薄弱。特别是营业线的施工安管理薄弱,人力物力明显不足。
(7)激励机制不健全。惩罚的多,奖励的少。不知不觉中遵循着“猫捉老鼠”的规则,根本就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风气。
以上矛盾表明安全管理难度史无前例。
2 导致当前安全形势的诸多因素
从事物发生的角度分内部和外部因素。从因素载体分人员和设备因素。内部和外部内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内部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调度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调度员精神状态、团体素质、各工种调度员间信息的传递。设备因素:通话质量、CTC、DMIS、CTDS系统操作的稳定可靠性。等等。
外部因素是指调度指挥系统以外存在发生的影响安全的因素。人员因素:车务人员包括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乘务人员等行使调度命令的具体作业人员。设备因素:线路质量、机车车辆运行状态、货物装载的状态、信号闭塞设备的正常、等等。
依次相对应调度指挥经常存在和面对的安全隐患产生因素部分列举:
(1)机车方面:三大件(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运监器、自动停车装置)故障 动力故障。
(2)线路方面:断轨、涨轨跑道、翻浆冒泥、水没钢轨、线路不平顺造成晃车
(3)车辆方面:热燃轴 、抱闸 、走行部异常、 车辆本身限速
(4)闭塞信号方面:闭塞设备故障 信号故障 轨道电路红光带
(5)接触网方面:接触网停电 接触网无电区的存在
(6)天气方面:暴风雨雪不良天气 雷击 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7)调度员方面: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8)乘务人员:业务素质、精神状态、情绪
(9)施工方面:天窗维修 工务施工 电务施工 接触网维修
(10)行车闭塞法的改变:停基改电 绿色许可证使用 反方向行车
管理体制存在的矛盾越多,势必造成产生安全隐患的因素越多。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产生隐患因素普遍分布在各方面、各层面、各领域,而且是无形的
(2)永恒性:隐患因素的存在是不可灭失的,时时刻刻存在的,是伴随着运输而产生的。它是运输的“孪生兄弟”。
(3)随机性:隐患因素发生是无时间规律,是随机的。发生的时机有同时、有连续、有单个、有多个。
通过列举和阐述产生隐患的因素特点,发现它们不外乎三个要素:人、设备、环境。“人”又处在首位,他的作用可见重要。“人”包括调度指挥人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乘务人员等等行车人员及其为行车服务的相关人员。而调度指挥人员位于这些人员的核心,他是发号施令的,是唯一的指挥者。可见调度指挥人员才真正是“三要素”的核心。通过发挥调度指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来防范隐患的的发生,或者控制缩减隐患发生的范围,从而达到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
3 深化管理部门和体制改革,不能让各部门自我保护主义成为安全运输的绊脚石
通过以上列举隐患因素特点,可见隐患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运输存在,隐患因素就存在,安全防范就不能间歇。由于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隐患是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局限,或者参与生产者认识上存在局限,未能有效控制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
规章制度是规定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作业程序进而明确相互关系、责任范围。现在的“土政策”、“土规定”是有些主管部门规避各自部门风险,承担最低风险责任,追求利益最大的产物,是掩盖小错误逃避大错误的保护主义的体现。进而它们成为各部门间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借口,规避风险的挡箭牌。细则的制定应是对大法(《技规》、《行规》)的支持,意图的秉承,而“土政策”、“土规定”背离了大法,甚至弱化羁绊了大法执行。“土政策”、“土规定”与大法的矛盾导致了现实中列车的冲突,沈阳局“10・17”货物列车冲突事故就佐证这一点。事故撞出了现在有令不遵、有章不循、有规不依以致最后发展成无法根除的痼瘴顽疾。现在“土政策”“土规定”不但浩如烟海,而且变化太快,无长久性,随着主管部门领导的变化而改变。它们搅乱了我们的思想,干扰了我们的行为。不从根本上改变门户自保的现状,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们的运输安全。
4 若吸取教训仅能触及到灵魂,而未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只能是形式的加强,而非本质的改变
熟视无睹的冷漠、麻木不仁的无动于衷是反思的两大心理敌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维稳心态弱化了事后总结和反思力度。若对安全的反思仅到“饭碗”的层面,那就太肤浅了。胶济的“4.28”、温甬的“7.23”表明不触动自己的灵魂,将来自己有可能触犯法律。深刻地反思、艰难地整改、半途而废地坚持好像是一次次失败的轮回,永无休止的重复。可以让时间愈合我们流血的伤口,但不要淡化我们伤痛的记忆和为此修正的行为――踏踏实实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不会有本质的改变,那反思之后的所有感言仅会成为“寒号鸟”般的童话。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以及铁路货运改革的措施以及效果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货运管理;体制改革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
我们在前面在铁路运输安全的概念已经提到了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特点的相关方面的内容,接下来我就详细地就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进行仔细的描述。首先要进行描述的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铁路运输从其本身来说具有开放性,极易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影响。具体来说铁路运输安全包括铁路营运和线路两个方面。而这两个项展开来说又包括从业人员的安全、火车车辆的安全、铁路相关设备的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以及线路安全中的道口安全、运输安全、隧道安全等方面。其次,铁路运输安全具有动态性和事发严重性。这个特性是根据列车运行本身的特点总结出来的。列车运行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一旦发生事故,一方面只能因为高速运行而引发连续事故;另一方也使得救援工作基本上成为不可能。正因为如此,造成的损失是我们难以估量的。最后,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的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必须保持长期高度的关注与紧张的状态,不能够在任何时候有所松懈。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设备实施和组织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的制度的要求也相对于更高。但是目前来看,我国铁路管理的体制仍然是铁道部领导之下的管理体制,只是单纯的注重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的线路的个性特点,导致无法真正的把握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当前铁路管理体制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导致铁路的安全问题没有做好预先的防备,导致出现了安全隐患。
2、存在事故隐患
铁路运输事端首要包含机车脱轨脱线、机车损伤(撞上人或物)、人员触电以及铁路施工中的事端。机车车辆损伤中的隐患包含:工作人员短缺结实的安全认识,没有按规则的走行径路行走、钻爬车底并在道心行走;其次首要是工作人员短少自我保护认识,不按规章制度跳、爬车,以车代步,致使下道及躲避不及形成人身损伤;另一方面时工作人员在执行防护工作中短少防护认识,缺少保护措施或不设防护等。再次,人员触电中的隐患包含:在电气化区进行调车或施工工作时有关人员安全认识不强、违章胡来、削减工作过程,存在侥幸心理;室内许多工作都带电操作;电务部分进行接触网维修工作时又没依照路局和段有关要求进行防护,一起未增设绝缘东西、地线等。
3、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落后
随着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开展,被运用的新技能配备成倍增加,而人员的技能知识的更新却远远落后于技能设备的更新,判断、处理故障的经验、能力不足以满意铁路运送的需求。发现故障后,不能在规则定时间内处理完结,虽未酿成大事故,但却降低了运送效率。消除隐患、抓小防大,防备胜于救灾等领先安全管理手法很难落实。
三、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全面有效的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前提,安全管理应该渗透于铁路运输安全。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理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全面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工作,并且不断的提升决策的水平。同时,还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客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客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客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3、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以“服务型”为导向,让更多的货主感受到实惠和利益,增强货主的安全感。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坚持服务型的原则,使得货物运输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从货物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货主提供便捷、实用、精简的货物办理流程,进一步降低货物运输办理门槛,让更多的货主选择铁路货物运输。
四、铁路货运改革的措施以及效果
1铁路货运体制改革采取的措施
1.1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次货运体质变革的根本意图主要是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货运效劳,全部参加商场物流业竞争。其主要内容一是变革运送安排方法。依据客户的需要编制运送方案。二是变革货运受理方法。拓宽渠道,简化手续。三是整理标准货运收费标准,一切收费严格执行国家的运价政策,统一标准报价。四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效劳,实施全程“一口价”收费,减少中间环节,推进铁路货运服务向现代物流改变。
1.2组建货运营销中心
我国铁路总公司组成货运营销基地,推进铁路货运加快向商场的改变。新组成的货运基地组织到位、机构、人员调整到位,简化了货运受理方法,客户只需提出运送需求,铁路客服人员就会直接协助客户办理完成货运手续,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等冗杂手续被撤销,完成了货运、装卸和延伸服务的一体化。
2、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效果
我国铁路总公司的这次货运安排变革带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动:一是货运受理方法发生改动,货运“一条龙”,变等客上门为取货上门。铁路货运变革即是对客户取消货运方案申报、恳求车等冗杂手续,随到随办,全面铺开受理。一起,从发货到送货再到收货做到全程盯梢,保证运送安全,表现了铁路效劳上的活跃改动。二是运送安排方法发生改动。自变革以来,铁路部门改动思路,依据客户的运送需要编制运送方案,完成了由坐等客户上门向自动效劳的改动,使运送方案服从于市场,充沛满意广大货主需要。三是清理标准货运收费方法,改动以往附加费用较多,环节多,不透明表象真实表现出铁路货运的价格优势,以此吸引客户挑选铁路货运。四是大力发展铁路全程物流“门到门”效劳。“门到门”运输是指货物从托运人在走运货物地址装车开端至收货人接纳货品地址停止的全过程运送服务。
结束语:
铁路企业必须按照市场化规律建立强有力的机制进行改革。同时转变经营机制,升华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所发现的问题不断总结,不断反省,才能根本上扭转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小的不利局面,使铁路货运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文章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事业日渐繁荣,由于各种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铁路运输事业发展的现实环境,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未来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
0 引言
铁路运输安全既与车、机、工、电、等各个铁路单位联系紧密,同时也涉及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领域,这其中有不少因素是我们不容易对其进行控制的,其生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造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的弊端,使其面临着各种安全生产风险。在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就是定性和定量。由于前者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多,评估结果的准确度比较低,所以,本文选择定量的方式进行评估。
1 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安全风险管理指的是为了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事故,避免可能事故的发生带来的各种损失,而进行的风险识别、危险源分析、隐患判别、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相应风险对策与措施的全过程。
在当今社会中,国际国内范围有关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普遍以欧盟的标准为主,比如EN50126,其风险评估中提到了两个关键性因素,一是危险的可能性或发生的频率,二是危害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性。本文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进行铁路运输安全的风险评估,具体分析了影响运输事故发生的人员素质、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和安全管理四方面因素(图1)。
1.1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包括文化水平的高低、工种工龄的长短,职业技能的优劣,受训时间的长短以及人员身心状态是否良好五个方面,具体情况见表1。
1.2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就是依赖于其完好状态、养护维修状态和综合精度等方面因素的,其中,生产设备完好状态评估又可以从设备运转、设备能耗和安全防护 这三点来进行具体的评估。
1.3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影响风险管理的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气象环境、人员暴露的频繁度三方面来分析的,其中,工作环境中涵盖了厂区的噪声、尘埃以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控等方面,关于其评估分值共分为五个条件,10分为非常好,8分为好,6分为一般,4分为不太好,2分表示非常差。气象环境的评估主要是以其造成的危害程度为标准,同样分成五个等级,并用五种颜色标记,10分为没有影响,记为白色,8分为一般,记为蓝色,6分为较严重,记为黄色,4分为严重,记为橙色,2分为非常严重,记为红色。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主要反映了在相对危险的条件下工作对员工工作的影响程度,具体同样分为五项标准,10分为基本不暴露,8分为有时会暴露,6分为总工作时间内有1h是暴露的,4分为有一半的工作时间是暴露的,2分为全工作时间暴露。
1.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部分的影响因素包括四部分,即风险监管体系、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安全风险投入和事故应急处置。对于这四项的评估,需要在站/段安全委员会领导,车间主任参与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具体执行的条件下进行,对于评分结果,最终报由站/段安全委员会处理,结果中的分数越低,表明指标完成越差。
2 风险评估下的风险管理
关于风险评估下的风险管理,本文主要从两点进行阐述,一是风险的分级管理,二是动态安全风险报警。
首先,风险分级管理就是以风险评估的各项结果为依据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进行分级管理,本文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分成五个等级,即特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以及可接受风险,五种风险等级需要管理者引起不同程度的重视,并采取不同程度风险控制措施。
第二,关于动态安全风险报警。根据车间对每个班组提供风险信息的统计,对风险指标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通过计算机安全风险监控,实现站/段统一管理的动态安全风险报警显示信息。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铁路安全运输的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分别从人员素质、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以及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科学合理的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各影响因子做了详细分析,有利于在未来铁路安全运输评估中,通过量化的评估方法实现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分级,并能够实时进行安全风险报警。
【作者简介】
范军,男,1976 ――,湖南汝城人,助理工程师。
摘要: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铁路运输安全问题频出。针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本文研究了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从“人”“机”“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影响,提出了铁路安全管理的举措。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问题
引言
铁路运输一直被称为“铁老大”,从这个称呼,很容易看出它在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社会形态发展、交通运输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铁路作为我国运输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还是运输体系中,它的影响仍然深远和重大。因此从铁路自身的重大作用和它的技术特点,要求必须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因此本文将从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建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交流、人员流动性加大等,对铁路运输的依赖越来越大。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运输体系的重要作用也凸显了铁路运输安全性的重要性。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具有它独特的特点。
一、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特点
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内部的安全保障,同时也包括外部的安全保障。铁路运输的内部安全,具体是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信息等部门之间的运输组织、安全管理、协调联动等安全管理的内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运输、机务、电务、车辆,包括车务的运输组织的龙头、机务操作运行、车辆的检修维护等的安全管理。其次是铁路运输的外部安全,它的外部安全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同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协调等。内部管理需要非常严格的制度和统一的行业规范,外部的安全管理则需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既严格又多联动的管理,复杂性、严格性、联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铁路的安全管理问题从铁路产生之后就伴随而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传统的铁路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当中,也延伸出了关于铁路安全管理的新问题、新属性、新状况。
1、铁路法规制度有待完善
《铁路法》是一套保障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的基本法规,还有其他一些安全管理条例和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对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和高铁等新技术的引入,铁路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出现了新的形态,当然也滋生出了新的问题。一些原有铁路法规和规章制度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的问题也不断地显露出来。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但修改的内容远赶不上形势的变化,当铁路运输出现新的安全管理问题时,就会突出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短板,甚至空白。
此外,即便有些规则确实存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简单的行文,落实到具体的实施上,往往由于过于繁琐、不易操作。各系统、各部门安全管理的相对独立、相互协调的欠缺同铁路运输的大联动机制特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各系统部门之间联动的机制和预案,防止管理结合部漏洞的出现,这也是目前铁路安全管理的一个短板。
2、铁路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关于铁路安全方面的相关条文规则,具体还必须由具体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落实。然而在目前我国铁路管理的人员现状来看,虽然管理部门比较齐全,管理人员配备也比较完整,看似管理成效比较明显,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而现阶段的管理人员中综合管理人员较多,反而造成了懂业务、会管理的业务技术干部缺乏,造成业务管理干部经常是一人兼多职,精力旁顾,不利于安全的专业管理、系统管理。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运用,没有实际的铁路现场经验的综合管理人员,管理形式和管理方式多是从管理学上理论所得或者是一些经验借鉴,现场管理更加力不从心,造成铁路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落实铁路运输安全,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是重要的出路。其中内部管理机制是主要矛盾,外部协调机制是次要矛盾。
1、落实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内部机制
(1)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无论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还是在铁路建设上,都要不断强化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人的因素是影响运输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安全思想和意识是安全行为的基础。通过修订完善职工作业指导书,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对现场作业人员加强培训的同时,也要对铁路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在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的同时有安全管理的业务技能。一切从安全出发,一切为了安全。
其实纵观国内外的铁路安全事故,90%以上是由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作业标准、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形势不稳定。
(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制度
在铁路运输生产组织和铁路建设中,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铁路安全运行机制和制度,还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国外行业标准。这些制度是值得管理人员深刻学习和反思的。当然铁路建设和铁路运输是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完善原有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根据具体的形式和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体系和机制,出台新的管理规则。
同时针对安全管理,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系统负责、专业负责、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制度,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处。
(3)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从哲学层面上来讲,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到铁路安全管理中,作为管理者的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和认识,不管创造创新安全管理方式。铁路部门也应该在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下功夫,根据新的形式,新的技术的应用,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管理人员新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处置能力,并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4)不断更新完善铁路安全运输技术
铁路安全运输的技术要不断更新完善,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设备控制安全风险的功能,新技术、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养和维护。努力提高设备的有效性,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设备功能。
(5)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以往的事故、故障总结教训,作业现场条件、设备、天气等因素,可以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向职工进行提示预警,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阶段。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外部协调机制
(1)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与建设
铁路安全运输涉及到铁路沿线的治安环境、铁路建设与运营,需要同地方政府和群众进行协调。这就要求铁路部门要协调处理好同这些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对铁路沿线装设护栏与围墙,阻止行人、牲畜误入线路之内。加强铁路行政执法,坚决撤除非法私建的道口和人行过道。并需要定期对铁路沿线进行巡视,防止树枝、建筑等侵入铁路限界之内,为铁路运输生产营造一个安全、有效、和谐的外部环境。
(2)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与教育
积极开展爱路护路的活动,向铁路沿线单位、学校和居民广泛宣传有关路外安全知识。通过电视媒体播放安全宣传片,组织团员、党员发放安全宣传小册子,定期到学校进行安全讲解。还可以在铁路道口、立交桥和牵引供电设备附近装设安全警示标志。
结语
总之,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加强铁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铁路安全的复杂性、联动性等特点,根据现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完善强化铁路安全运输的内部联动机制、协调处理好外部机制,只有内外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输和运输安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铁路建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铁路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长途客运的任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主要是针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违章作业的治理等情况进行处理。因此,建设安全的铁路运输文化是安全文化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一、前言
随着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形式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进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当代形式下的一门重要课题。如何有效的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有效的避免违章作业的发生,建设安全的铁路运输企业是一项长治久安的工作。
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在效能
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铁路运输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运营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和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铁路运输行业特色,是企业所倡导、职工所认同、员工所遵循的安全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是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和物态的总和。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复杂多样的文化,它包容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规章制度、安全精神、安全建设、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和安全物质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是相互依托存在的。其中安全意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要点,直接关系到其他安全文化的发展。安全文化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直接扎根在各个工作人员的心中,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安全文化主要是对工作人员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使全体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价值,并以“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为行为准则。促进全体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要求,使其行为向着安全靠拢;促使工作人员为实现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与健康、企业的稳步发展、家庭的和谐幸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努力,并随着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而进步。因此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发展将随着长期的实践而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满,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完善。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运营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是树立铁路运输安全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对企业安全文化主体理解有误。
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认为主要是企业工作人员的问题,然而企业管理人员也是影响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针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并以此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认为管理人员高高在上,不在企业文化安全的范韬之内。
2、企业员工对安全文化的领悟不够。
企业人员对企业安全文化的领悟普遍是:第一,对于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知识及其内涵的理解不透彻。有的员工知识把企业安全文化当作一个名词;第二,是对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不能将铁路运输文化当作一种管理方式,不能体会到安全的价值所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有严格的安全道德意识、安全行为方式和安全管理理念,对于安全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够透彻,不能深刻理解安全文化的潜在价值;第三;对于铁路文化建设和铁路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分不清两者的概念,认为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都是为了保证铁路安全。只要保证了铁路的安全就是加强了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铁路管理人员以惩罚制度代替柔韧的制度去管理铁路运输企业,用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这种方式是不对的。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显现在表层氛围的营造上。
部分铁路运输企业的基层段、队、工区、班组,把企业安全文化看成是安全+文化,将安全与文化交融一体,精力主要放在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张贴各种令人震撼的标语、开展各种活动,将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停留在表面建设,并没有实现对其他两种建设的对接,限制了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缺失。
铁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建设,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部分铁路运输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到位,没有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独立的组织机构,使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难以落实。
四、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其安全习惯,规范行为准则。生命是一切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对其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在当代社会,安全是一切的保证。安全是生产力的保证,是生存质量的效益观、安全理念的价值观。。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运行中,只有建立安全行为准则,培养安全行为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提高对安全责任的理解,才能确保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人的习惯是由人在日程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培养人的安全习惯,是逐步发展安全文化的重要举措。在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营当中,危险是与安全并存的。只有加强工作人员的技术规范,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操作的标准和规程,从而进行铁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规范人的安全行为意味着建立安全制度文化。制度主要是规范人们的行为趋向,告诉人们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必须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科学制定规章,严格执法程序。
2、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
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首先要构建一个分工明确的领导机制;其次是构建逐级落实、措施得力的管理机制;再次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的考评机制;再次是建立奖惩分明的约束机制,最后建立协调机制,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其效能。五种机制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形成科学完善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体系。
3、不断变革创新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纪念性安全文化创新通过安全文化创新引领企业的安全意识创新、安全管理创新、安全机制创新和安全技术创新,构建企业价值取向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4、实现安全文化管理理念的六大转变。
铁路运输企业在采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的同时,一是将单项管理转变为总体管理;二是将事后处理转变为预前分析;三是将事故管理转变为隐患管理;四是将对象管理转变为动力管理;五是将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六是将传统常规手段转变为现代法治手段。
五、总结
综上所述,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管为指导,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宣传活动。安全文化建设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情怀,是人们积极进取的力量,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创立企业之道、树立企业之魂、塑造企业之形、营造企业之围,把企业感性安全文化向理性安全文化延伸,全面推进企业发展壮大
摘要:安全工作是矿区铁路运输工作的生命线,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矿区铁路运输生产的质量、效率和效益,甚至还关系到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关系到矿区与周边人群的和谐相处。因此,抓好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和艰巨的任务。做好运输安全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是前提,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重点,改善技术设备是基础。
关键词:安全工作;铁路运输;改善
1 引言
矿区铁路是矿区物资,特别是煤类产品运输的大动脉,担负着煤炭外运、矸石排弃、矿用物资等的运输任务,对整个矿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安全工作是矿区铁路运输工作的生命线,它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整个矿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矿区铁路站点多、线路较短、范围广,安全管理难度大,突发性事故多,经济损失大。因此,改善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铁路运输安全的状况反映了铁路运输的设备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社会秩序的状况。世界各国铁路企业和政府通过改善技术设备、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等途径来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作为矿区铁路也应积极吸取国家铁路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来保证运输安全。
2 进行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是矿区铁路安全工作的前提
要抓好对安全工作在整个矿区铁路运输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充分利用职工宣传教育阵地,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并责任到人,必须实施全员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充分利用安全会、技术学习会、班前会等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教育,宣誓上岗。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安全工作宣传教育。采取宣传栏、板报、标语、安全讲演、现身说法、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入情入理的具体安全教育,克服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经济处罚,让职工从内心深处想安全,从操作行为能安全,形成全员学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知识、使用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操作的良好氛围。
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根本方法。因为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以及技术业务素质不良而引起,因此必须反复不断地严格劳动纪律、加强技术业务培训,开展安全月、安全周和各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促进并提高全体职工的业务素质,做到人人争当运输安全的先锋。
抓好安全教育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新员工要特别抓好安全教育,从一开始就灌输安全工作的理念。新员工到矿后,根据将来从事的岗位,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包括教育内容、授课时间和授课人等。首先进行入矿培训,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业务技术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考试,然后将合格者分配到相应的车间、班组,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师带徒”培训,学习现场工作经验。现场经验学习阶段是新职工真实的接触实际作业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到新职工技术学习的快慢和进入工作角色的快慢,而这一阶段也是新职工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期。接触实际作业的新鲜和热情容易让新工产生盲目作业,而忽视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对新设备、新环境有好奇、好玩儿的心态,这些都非常容易让新工在刚刚上岗就发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甚至留下终生的遗憾。
(2)抓好季节性的安全教育也很重要,特别是每年夏、冬季节。夏季天气炎热多雨,一方面容易使行车人员产生烦躁、困倦等非常不利于安全行车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雷雨天气极易使得轨道电路等信号设备出现异常;冬季天气寒冷多风,寒冷的天气不免让行车人员特别是室外作业人员产生畏惧心理,另外,雪霜天气还会使得轨道表面产生变化,使得列车制动距离明显增加,这些都会增加行车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季节性的安全教育要抓住这些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应该给行车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及设备设施。由于季节交替工作调整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每年在这时期,铁路部门应提前进行相应的季节教育,要特别加强防范,切不可麻痹大意。
(3)抓好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教育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关键点,因为节假日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每到节假日前夕,职工因为分心家庭事务牵扯精力,或是走亲访友,或是出外游玩,极易造成思想涣散,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确认流于形式,甚至根本就没有确认。因此,必须有效抓好节假日前夕,甚至节期、节后的安全教育,以有效消除职工慌年慌节思想,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针对节期特点,应该以班前、班中、班后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员工精神状态的安全确认工作。
因此,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来临之际,各级部门要精心组织节前、节期、节后安全教育,提醒员工节日期间注意安全,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即做到“人到岗,心到岗”。
(4)抓好事故案例教育是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各部门将以前发生的相关的事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以此作为教材在班前、班后的学习当中进行讲解贯彻,对全员进行感性和直观的安全教育。通过活生生的惨痛的事故案例,介绍发生事故的过程、原因及防范措施,为每位职工敲响警钟,时刻提醒大家时时、事事注意行车安全,让每位职工通过分析身边的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另外,让以前发生过事故的职工亲自讲解自己的事故案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这样会使教育活动更加生动,更加地有说服力,教育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5)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健康机体才能健康,因此抓好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就成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组长在安全管理中身处第一线,与职工朝夕相处,最了解职工的安全动向,对职工的安全底数也最为清楚。因此经常对班组长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强化班组长安全责任,提高班组长安全技能,充分发挥班组长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班组长的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通过班组长有效地带动班组成员把安全工作做好。
3 强化人本管理是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重点
影响运输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人为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行车事故,但最主要最基本的是人的因素。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是人本管理。加强对人的因素的有效控制,对实现运输安全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是因为运输系统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由人、行车设备、规章制度、环境四部分组成。行车人员在一定的作业环境的中、在规章制度的制约中,按照运输作业计划,操纵行车设备,进行运输生产,运输生产的过程再由行车指挥人员进行调节和控制。在整个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设备靠人来操纵和控制,规章制度靠人来制定和执行,作业计划靠人来制定和下达,环境由人来适应和完善,运作状况由人来调节和控制。所以,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人。一方面,人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思维判断,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规则的制约下来决定行动,适应环境,也就是说人的正常的感知、思维和反应机能、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保证运输生产的安全;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活动,又异常复杂,容易受外部环境和自身情绪的影响和干扰,所以,人的差错率要远比设备的故障率高。当人的心理处于消级状态时,感觉、思维、反应的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的发生。人的心理状态在消极与积极的相互转化中,成为运输生产中事故与安全相互转化的重要因素。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保证运输安全是不可缺少的。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引起人为差错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对运输系统中人的控制,也就抓住了安全运输的“七寸”。
首先,要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向职工长期操作养成的错误行为告别。告别违章陋习,强化标准作业的执行力,才能养成安全的操作行为,把精细的标准化作业变成习惯,才能让职工由被动的“要我安全”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形成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积极心态,才能真正激发每个职工保安全、享安全的动力,才能让每名职工都成为本质型的安全人。
其次,要充分发挥安全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要着力发挥安全标语、安全漫画、安全典型等文化载体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功能。人性化的安全标语,既可美化环境,又易让职工接受,一旦入心入脑,将成为一种保安全的精神力量;有安全内涵的漫画,既有正面的宣传,又有反面的警示,使职工每天与画中的“自己”见面,又装点美化了环境,又强化了安全理念认同的效果;安全文化宣传阵地是塑造人格化的安全典型,传承安全理念的最好载体,塑造和谐矿区铁路形象的最好使者。
加强人本管理,坚持从“人”这个铁路运输系统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入手,在既注重对物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尊重、关心和依靠职工,全面落实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时代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4 改善技术设备是保证矿区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矿区铁路的主要特点就是点多、线短、坡道大、曲线多、设备陈旧、人员素质较低等,这些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运输的安全。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前提下保证安全,就必须改善设备,引进先进设备,更换陈旧设备。另外线路、车站、通信信号以及机车车辆的破损、故障和性能不良是发生运输事故,尤其是行车事故的重要原因。线路上钢轨的损伤、信号的故障以及机车车辆的车钩、车轴、转向架、制动装置的破损往往导致严重的事故。要改变这些情况,必须不断提高各种技术设备的性能、强度和可靠性,并努力采用设备故障防护报警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先进手段,切实保证运输安全。
矿区铁路运输各部门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设备,来提高本部门的安全运输水平,从而为整个矿区铁路安全运输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平交道口安全是铁路安全的重要部分,其事故占铁路事故总数的一半左右。行车安全最薄弱的地点是铁路和公路平交道口,特别是行车量密集、车速较快的道口和无人看守道口。道口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加强行车安全教育和值班管理制度、立体交叉化、繁忙道口改平交道为立交、繁忙的无人看守道口改为有人看守道口、封闭业务量小的道口、完善安全设备,采用先进技术改善道口装备,如采用道口自动栏木技术、实行交通管制,强制执行道口行车法规,改造道口的投资,实行谁受益谁投资的精神、在道口安装摄像监视系统等。实践证明,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建立安全技术装备体系的规划,对不同线路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装备的标准,是铁路运输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这既是我国铁路安全生产实践的结论,也是发达国家铁路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
安全工作是矿区铁路运输工作的永恒的主题。抓好矿区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需要做好大量的工作,“抓全员、全员抓”,“抓全过程,全过程抓”,“抓全方位,全方位抓”,用约束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运用科学的手段保证矿区铁路安全运行,达到提高运营质量、效率、速度和效益。总之,应将矿区铁路作为系统工程进行安全管理,实现安全运输。
摘要: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物资生产部门和商品的主渠道,它的运输安全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起着重要保证作用。铁路运输安全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旅客以及所携带的行李包裹的运输安全、货物运输安全、行车安全、道口安全,也就是整个运输生产过程和所有运输对象的安全。
关键词:铁路运输、问题;对策
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服务等都可以被看做商品,而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商品,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置的改变。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
铁路运输并不生产有形的产品,而只是改变运输对象(旅客、行李包裹和货物)的空间位置。由于铁路是以独特的列车方式进行运输,旅客和货物依附并伴随着列车运行而共同移动,完成“位移”。因此,以列车运行的方式对旅客和货物进行位移,是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特点。同样,列车运行安全,即行车安全,也就成为铁路运输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旅客运输安全、行李包裹运输安全以及货物运输安全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行车安全。
对于铁路运输本身而言,运输安全不仅是运输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铁路运输产品质量的第一个重要特性。旅客和货物在全部运输过程中,除了由于不可抗拒的天灾和由于旅客本身的机能或货物本身的性质而无法防止的以外,铁路必须保证不使旅客造成心理和生理机能的损伤,保证不改变货物的物理性质(如重量、件数不能短少、不能破损、变形或掺入其它杂质等)。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货物破损、设备破坏等任何事故,都必然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降低铁路运输在公众中的信誉和在运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铁路运输安全不仅影响着企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社会政治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在运输生产全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过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生产的根本任务就是旅客和货物安全及时地运送到目的地,而铁路运输生产的作用、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铁路运输必须把安全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2.铁路运输安全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路外事故监管
一般来说,铁路部门对路外伤亡事故的监管缺乏科学性,严格细致措施不够。由于历史原因,还存在一些铁路沿线穿越生活区的情况,而且这些铁路眼线没有设立安全防御设施,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时效性也比较差。但相关法规的立法调研已基本结束,这也将有助于减少铁路道口和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
2.2欠缺惩罚欠缺力度
由于法律对危害铁道安全行为制裁力度的不足,虽然这种行为潜藏着对铁路公共交通设施的巨大危害,甚至有些地区形成了针对铁路设施的犯罪产业链,而且按照现行的法律,公安机关在处理盗窃设施犯罪时,对屡犯者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制裁手段,法院在审理盗窃铁路设施的案件中,应考虑犯罪嫌疑人对铁路设施造成的危害后果,应以危害程度决定刑罚,而不是盗窃物数量,从刑罚上震慑铤而走险者。
2.3创建平安铁路困难
到近年来,危及行车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惯性治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个别路段安全防范基础薄弱,存在治安隐患,而相关主管问题对示范路段创建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真正纳入平安创建和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工作之中,对示范路段人力以及相关的资源投入不够,部署要求太笼统,缺乏检查指导,尤其是在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没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和探讨不够。不知道应怎样防止铁路治安重点区段发生反复、护路联防工作如何更加深入地扎根群众等。
3.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安全管理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是搞好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手段。我国铁路对安全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紧密结合铁路高度集中、大动脉、半军事化的特点,采取了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和分片管理的办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把铁路行车安全搞好,具体做法是:
3.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教育广大职工和干部,提高对安全生产重大意义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搞好安全工作,这是搞好铁路行车安全的根本。
3.2抓安全薄弱环节,制定安全对策
各层次安全生产机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运输生产中的安全薄弱环节,制定安全生产对策,提出安全奋斗目标和主攻方向。使大家劲儿往一块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为达到安全目标而奋斗。
3.3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优劣使保证行车安全的根本,是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各单位采取了下列措施:举办各种技术业务培训班;开展达标技术练兵活动;实行作业标准化;严格执行行车工种职务晋升考核制度等。
3.4整顿作风,严肃纪律
整顿工作作风和严肃劳动纪律,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全路开展刹歪风、树正气、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活动。扭转干部不敢抓、不敢管,职工劳动纪律松懈,盲目乱干,玩忽职守等现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真抓实干、自觉遵章守纪、高标准严要求、群体防范的好风气,并从制度上和考评上规范干部和职工的行为。从而养成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新风尚。
3.5学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学习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是提高干部群众思想和业务素质,搞好安全生产的捷径。各路局乃至各站段都积累了许多安全生产的经验,在不同范围内,组织了学习与推广。
4.结语
铁路运输的安全状况反映铁路的管理水平、设备质量、人员素质和社会秩序的状况,是铁路运输质量的重要表现。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单位采取有效地措施,为铁路运输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铁路运输是目前我国采取主要的运输方式,因此,它的运输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经济利益,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切实采取可行措施提高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本文以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涉及铁路运输的方方面面,关乎铁路企业的和谐稳定,关乎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有可能上升到政治问题,一点也不能轻视。
一、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因素
铁路运输是一项受到铁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行业,但是,所以从铁路的内部和外部两个主要部分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一,铁路从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从业人员的个人过错是造成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从铁路运输的综合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个人原因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是,铁路的管理者对于铁路运输管理并不严格,而且对运输过程中一些细节事物也不予以重视,而且管理人员对铁路运输的管理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以致对运输中的所有人员的工作实施细则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铁路运输设备陈旧或更新影响铁路运输安全。铁路的修建和铁路列车的设计都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同样,他们的使用时间也一般较长。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这些运输设备没有经过及时的维修,难免出现失控的现象而出项安全问题。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的铁路运输设备不断的出现,而面对这种情况却往往缺乏高技能与素质的人员,而原来的使用、维修规范无法适用于新型的铁路运输设备而导致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会导致铁路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进而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
第三,铁路运输相关的外部因素影响铁路运输安全。上面的两种影响因素都是从铁路的内部角度进行分析。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铁路运输的自然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是指铁路在运输的过程中遇到的天气问题,其中隐含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导致铁轨出现故障进而导致铁路运输没有安全保障。而社会环境就是在投入铁路及列车建设时的投入资金和技术原因,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此外,还包括铁路和火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检修和维修。这种影响因素是影响铁路运输的外部因素,同时也是从客观角度而谈的。
二、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所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大量铁路的修建,也发生了很多大型的铁路安全事故,其中还包括了铁路客运运输,而且从我国对铁路运输安全的调查数据中我们也可发现,我国在铁路运输安全的保障方面还很薄弱,存在着很多影响运输安全的隐患。
第一,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淡化。不仅是铁路,很多运输方式中都存在着安全意识淡化的问题,在人们的认知中,都是认为铁路修建技术是先进的,而设备也是最新型的,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人们在行车运输途中在思想上和心中并不存在过度的安全意识。进而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会有所简化,甚至根本没有安全保护措施。最为严重的是一些铁路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也不加以重视。这种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就会导致在铁路运输真正出现安全问题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保。
第二,对铁路运输事故等安全问题处理不及时。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常常见到,都是在危险真正出现后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然后派出大量的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暂时性的引起了重视。而且在对安全问题的处理也都会随着事故的发生而延后,而且在善后的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处罚也不到位,以致他们今后仍会对安全问题松懈。因此,对铁路运输事故的处理不及时的长期发展会使一些员工对安全问题产生麻痹,即使发生事故也漫不经心,导致安全保障滞后。
第三,对铁路运输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在铁路运输中,往往都是采用形式单一,操作简单的管理方式,但是随着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也不再适用。因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现代铁路运输管理使得信息传递滞后,而且对于管理目标缺乏考核标准所以无法切实落实管理制度。
第四,缺乏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相关奖罚制度。任何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都要从人的角度入手。而对于目前我国的铁路方面却缺乏严格的强制制度,致使人员松懈。尤其是对相关事故处理人员实施的惩罚不到位,使得这些人员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所受到的处罚而无法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隐患问题。
三、解决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对策
面对铁路运输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要积极的采取措施给以解决,以下就是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几点对策。
第一,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安全理念。尽管制度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但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就要从人的角度入手,即是提高人们对于铁路运输安全的理念。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首先可以对人们进行适当的安全指导,使铁路从业人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乘客,要加强他们的安全乘车意识,将他们的安全意识与道德行为及逆行那个统一,以对铁路运输安全起到最基本的保障。其次,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律,用强制性的手段来为人们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在实施法律的同时并不提倡忽视情的作用,因此要做到寓情于法,在以“法”为主的安全教育中,融入情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够将群体的氛围相互融合。
第二,实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有了安全制度作为指导,还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安全问题充分的融入管理方式中,不仅使铁路运输的从业人员和乘客意识到安全保障,同时也能够对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而实施安全管理机制就是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旧的管理观念,指导铁路人员能够积极的融入到铁路安全的保障中,同时要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传递模式,使铁路运输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准确的传递到上层管理人员中以便进行解决措施的制定。
第三,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全站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职工的安全教育是保证运输生产安全的关键,只有职工在安全意识上从一种本能的反应上升到在主观上去认识运输生产的客观规律、去阻止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观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抓好运输生产安全,因此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力争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改变职工传统的、不合规章的思维观念,彻底打消职工心中对安全事故存在的侥幸心理,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第四,重视已发生事故的相关信息。铁路的个性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对于以前发生的事故的相关信息可以为今后避免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提供信息。对事故发生的相关数据也会为事故处理技术的提高提供依据,并能够将事故发生的责任分摊到事故的直接人员。同时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以指导铁路运输提高相关方面的管理,使事故的发生原因更加准确而客观,以减少出现类似的问题。
结语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也永远没有满分。铁路运输要有安全方面的保证,在运输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只有效率及速度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将铁路运输的安全服务提高上去,才能够保证铁路运输快速发展。
摘要:要确保铁路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关键是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千方百计增强职工抓安全生产的意识,本文从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激励与约束入手,首先阐述了铁路员工的特点,重点分析了铁路运输站段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利于员工激励与约束的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从几个方面阐明如何最大限度激发与约束员工,促进铁路运输站段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关键词:企业员工;激励;约束;需要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员工激励也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目标。
所谓约束就是缠缚、束缚的意思。对员工的作业行为进行限制,规范其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从而实现企业的安全目标。
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而激励与约束又是管理的核心。
一、当前基层站段激励与约束机制中各因素存在的缺陷
1.员工总量偏高.人员结构和分布不均衡
当前的运输基层站段,冗员过多,劳动效率偏低:同时中、初级人员多,高级人才奇缺:工务系统综合机修等后勤车间超员,而偏远地区的一线线路维修人员缺员严重。人员结构和分布不均衡,激励与约束员工的政策较难细化到每个员工。
2.处罚额度太大.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目前,职工家庭负担还是比较重的,特别是工务职工,沿线的老职工家属基本没有工作,孩子在上学,部分职工还面临购房还贷的压力,一旦出现D类安全事故,待岗三至六个月,c类安全事故则更长,待岗期间只享受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或最低生活费,职工的生活压力非常大。
3.员工安于现状.文化素质偏低
基层站段员工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文化水平低。特别是行车主要工种存在业务素质不高,个别职工甚至连对一些简单的设备故障处理都不掌握,与近几年大量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很不适应。
4.缺乏科学的晋升渠道
晋升是核心的激励。但由于晋升渠道不畅,造成铁路运输基层站段部分员工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完善的淘汰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部分管理人员安于现状,不求进步:二是岗位晋升渠道有障碍,有些肯学习、肯吃苦、工作能力强的职工,由于受身份的限制,多次失去晋升机会,失去激励动力。
5.奖励制度有待完善
重视物质奖励,但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脱离物质的精神奖励如光荣榜、证书、奖状等,逐渐被人们冷落了,缺少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二、铁路运输站段人力资源管理中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原则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应有利于工作绩效与劳动报酬的挂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有利于选才、用才、育才、留才。要达到激励与约束的目的,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任何工作,必须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各类管理人员要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尊重职工的劳动成果,尊重并容纳有个性,有特点的职工。
2.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实施奖励与约束机制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偏见、个人的喜好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而是通过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证的制度,规范的测评标准,切实做到才尽其用。
3.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对员工来讲同等重要,有不可替代的互相促进作用,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职工的票子,更要关系到职工的面子,关系到职工的位子。
三、运用现论。改革铁路运输基层站段激励与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引导员工,向一定目标奋斗,激励与约束是主要手段,而员工追求目标的形式有赖于一定的刺激与约束,能力的发展也有赖于外界的激励与约束。济南工务段近几年在管理机制上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1.运用“公平理论”,实现同工同酬.完善内部分配管理
所谓公平,就是要使职工的劳动报酬更有合理性、公平性。员工不仅关心自己所获得报酬的绝对数,还关心自己的付出所得与他人的付出所得之间的关系。同工同酬则心理平衡,表现积极稳定,反之则心理不平,表现消极,波动。
济南工务段多年来积极探索内部分配的方式方法,在原来滚动升级的基础上,2000年又进行岗效工资改革,具体做法是“档案工资封存、按岗定酬、挂联考核结果”的模式。从2005年至2013年,段又出台了《职工待岗及处罚管理实施办法》、《干部安全管理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办法》、《管理岗位人员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等制度规定,使员工的工作业绩与劳动贡献挂钩更密切,充分调动员工立足岗位保安全、创效益的生产积极性。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不断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铁路运输站段除重视物质刺激外,还应努力强化精神方面的激励。近几年来,济南工务段逐步认识到精神激励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适当降低处罚额度,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1).对工作能力表现出色,具备管理素质的工、班长,提拔到管理人员岗位上,先后近40名工人身份的同志走上管理岗位。(2).对取得突出贡献的员工和在部、局取得技术能手称号、及在各种竞赛取得好名次的员工给予一次性重奖的同时,优先推荐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考试。(3).开展“讲身边事、赞身边人,寻找最美班组长(职工)”活动,充分挖掘、宣传一线班组长(职工)的感人事迹,在全段上下积极营造弘扬正气、崇尚先进、鼓舞士气的良好氛围。
3.充分考虑员工个体差异,实施差别激励
济南工务段近几年制定奖、罚机制时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对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员工优先考虑其工作环境,对31-45岁之间的员工优先考虑其工作稳定性。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员工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学历相对较低的员工考虑其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也考虑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不同需求。
4.千方百计,挖掘职工的潜能,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员培养工作
近几年来,济南工务段在强化新进大学生的培养方面,采取加快他们成长的措施,对适应管理岗位的人员,先挂职工区副工长,在一线工区进行安全生产锻炼,再提拔到管理岗位上;对适应技术管理岗位的大学生,优先为其提供再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对大专生,挂职班长进行锻炼,每年选拔出部分人员列入后备工长,进行重点培养,遇有全段工长空缺时,直接下令任用:对肯动脑子,专心学技术的,培养其走技师、高级技师这条发展路子。只有设计多条通道,让技术、管理、业务方面有专长人员不必挤“独木桥”,得到相应的晋升渠道,做到量才适用,各得其所,最大限度的发挥激励作用。
5.疏通岗位晋升渠道,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
岗位升降机制必须坚持正确的任用方针,唯能是用,德才兼备。济南工务段在2008年制定颁布了一整套竞争上岗和配套方案,4-6月份对超员的济南桥、泰山桥、综合机修车间进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解决了部分车间超员及偏远支线车间缺员问题。2011年又修订《干部失职、渎职行为问责办法》,近2年先后有8名干部因失职、渎职被免职、撤职,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先后有20名工人身份的职工走上管理岗位。
借鉴各种激励与约束理论,制定灵活多样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充分调动铁路运输基层站段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摘要】铁路运输最基本的条件,即是维持运输系统的安全,只有制订相关安全规范及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及提升系统安全,并提供旅客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重点从验证制度、评估体系、规制机制等方面着手,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
一、建立铁路运输安全验证制度
建立铁路运输系统安全验证认证制度,主要目的就是确保铁路运输品质,是维护系统运转安全所必要的制度。应建立对安全执行验证认证能力,支持主管机关提升系统安全,最终满足工程建设及营运机构的验证认证需求。基于此,未来所建立的验证机构,所执行的任务应包含如下方面。
一是建立铁路运输系统初步设计检验。验证及认证机构对于铁路运输系统初步设计完成后,尚未兴建制造前,应针对其零部件所使用材料、施工方式、制程,以及结构、环境、功能性等相关规格标准进行安全规范检核,通过后才可以进入兴建制造阶段。
二是建立铁路运输系统兴建制造检验。当铁路运输系统兴建完成后,应由验证及认证机构针对其工程质量、安全防护设计、操作使用手册、人因工程、可靠度、后续维修预防计划等相关安全关键项目,审核确认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若为向国外采购产品,应在采购前,检附主管机关认可的国外相关机构的验证与认证合格证明,否则仍应在我国进行验证与认证工作,之后才能安装于我国的铁路运输系统上使用。
三是支持相关部门执行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监督工作。由于政府人力及专业有限,必然无法长期持续监督铁路运输系统安全。因此,建立独立验证及认证机构,可持续支持相关部门执行包括系统运转测试与评估、勘探审查作业、营运机构人员审核及培训、维修检查制度、铁路系统监理制度、零部件可靠度审核、事故调查等相关系统安全的监督工作。
二、开展铁路运输系统的测试与评估作业
铁路运输系统测试与评估作业,目的是在铁路运输系统营运作业发展前,执行相关的测试与评估项目,并使系统顺利通过相关标准,以便验收工作能顺利展开。此外,为确保我国执行铁路运输系统测试与评估管理工作时,能够脉络一贯且有效运作,完成验证作业,达到营运行车标准,主管机关应于系统执行测试与评估前,制定相关验证的合格标准规范,使工程建设机构与营运机构有法可循。其合格标准应对工程建设机构提出下列要求:(1) 验证技术能力与性能可达成标准的规格和目标;(2) 验证所使用系统装备符合规划的效益性;(3) 提供基本测试数据作为行车评估依据,确认已降低至可营运行车的风险标准;(4) 提供基本测试与评估信息,作为营运前各项决策形成的基础。
依据铁路运输系统架构概念,本文建议测试与评估的主要范围分为“兴建测试与评估”及“营运测试与评估”两类。就兴建测试与评估而言,其概念在于检验系统装备的功能性,例如利用工程测试与评估、质量鉴定测试与评估、环境测试与评估、产品装备验收等试验项目,针对铁路运输系统土建设施、机电设施、车辆装备、场站设施、行车控制装备、车载装备等进行测试,证明已达到功能规格测试与验证。而营运测试与评估主要在于验证维持系统营运操作所必备的相关后勤作业,例如检验系统装备妥善率、后续维持成本、场站设施规划、技术文件、操作标准作业程序、备份装备、支持装备、维修能力、人员培训等是否完备。测试与评估作业不仅在于通车前执行,而应在铁路运输系统持续运作的过程中,持续接受相关测试与评估作业。由于铁路运输系统相当庞大,因而无法于通车营运前做好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因此主管机关也应制订各阶段的测试与评估审核点,要求工程建设机构或营运机构提出相关测试验证或量测资料进行审查,作为主管机关安全管理决策分析基础与可持续监督管理资料。
三、规制铁路运输系统相关机构
从促进铁路工业发展而言,面对日益严苛的铁路运输责任规范,使得相关部门不得不将“事故赔偿支出”列入成本考虑。对工程建设机构而言,必增加测试评估成本、加强质量管理、产品验收标准,严格筛选淘汰不良产品,在铁路寿命周期各阶段将“安全性”列为首要的考虑项目。营运后也要促使营运与工程建设机构,随时检测系统运转状态,主动为系统进行维修更换或升级等作业,持续监督系统安全状况。此外,工程建设与营运机构,为避免赔偿金额过大,必会将投保旅客及物品运送责任保险。因此,若有良好的责任规范制度,将有助于大幅提升铁路运输系统安全。铁路运输系统责任规范的发展,也反应?社会大众对安全的需求,要求增加“确保安全性”的成本支出。但责任规范除赔偿旅客与非旅客的损害外,更应重视其“警示”的功能,确保已发生的事故不再发生。欧美日等国对于运输系统相关机构所应负的责任,已从过失责任逐渐发展成无过失责任,减轻旅客或非旅客所应负的举证责任,再加上惩罚性赔偿金运用,对消费者保障而言增加很大。从消费者保护观点而言,固然有其意义,但从促进铁路工业发展角度而言,则有值得深思之处。铁路运输毕竟是一个相当复杂系统,虽然对于运送人“安全”责无旁贷,但在带给社会一定的便利性时,事实上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社会大众有其必须负担的风险。因此如何在“安全”与“责任”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标准,是主管机关在制订责任规范时需加以考虑因素。
四、结语
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实质内容就是要求系统关键组成部门必须通过验证认证检验合格;勘探前执行测试与评估作业,并经主管机关审查核准;营运时持续具备行车标准并接受主管机关监督管理等措施。另外,相关部门还必须制订相关条文标准,借以约束工程建设机构及营运机构。未来铁路运输系统监督管理制度,可从“人、车、路”等三方向,执行安全监理制度、营运监理制度、事故鉴定与调查。其内容可包含:列车管理与检验、路侧设施管理与检验、营运人员及系统维修人员之资格认证、营运安全规章的审查、以及各类定期与不定期的各项安全检查与稽核等。
摘要:对于每一项工程来说,安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铁路运输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铁路运输对于当今社会生产来说,其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能够给国家带来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改变了人们对生产与安全这个微妙关系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本文就针对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实际内容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重要性;对策
引言
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制约我国交通运输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只有我们从管理的高度上对那些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与改善,才能够得到整个铁路运输方面的改革与进步,最终促成铁路运输安全的重大发展。
1、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优势分析
(1)运输能力强。铁路是大宗、通用的交通运输方式,能承担大量的货物和人的运输。(2)运输成本低。铁路交通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与运输距离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距越长、运输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3)安全系数大。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铁路输的安全系数越来越大。大部分国家的铁路运输行业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自动操作、设备故障和道口故障报警等装置。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4)适应性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实现全年全天候不停地运营,受地理和气候的限制极少。并且,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各类不同重量和体积的人和物的双向运输。(5)运送速度快。铁路的运送速度一般为200―400公里每小时以上,公路与水运的运输速度与此相去甚远。因此在速度上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6)环境污染程度低。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而其中对空气和地表的污染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运输,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大大的减小了。
2、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铁路运输的安全主要来说是在铁路运输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及时得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对于那些行使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具体的劳动和作业方面的具体纪律与秩序我们切实地执行,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已达到接触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行车途中的安全事故,最终达到来保证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运输货物的按时按量到达目的地。当然,这样一项内容丰富且复杂的工作是不可能由某一个单独的工作单位来完成,而是需要不同的工作方面来进行配合。在铁路运输安全问题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比治理来得更重要,事后的补救工作做得再完美也难以弥补已经造成的伤害、挽回那些已经形成的损失。因此我们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强调的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将一切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扼杀在摇篮之中。
2.2铁路运输安全的意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国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进步。利用新兴技术来提高铁路运输速度,铁路运输效果将会更加。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应以安全运输为前提。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松懈,其是保证整个铁路运输平稳、正常进行的关键。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注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强化。铁路运输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在执行铁路运输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注重自身的安全性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很大帮助,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如何提高铁路运输安全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有效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纲领,安全管理体制应该渗透进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各个角落。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者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观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的管理工作,担任好领导者的角色,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把关工作,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共同为铁路安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3.2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作为我国的经济命脉,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尤为重要。为此,在铁路运输方面积极的、有效的落实安全文化建设有很大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能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还能够促使铁路运输向科学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通常在铁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讲究“严”与“情”的有效结合。但在“严”与“情”的实际控制当中,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偏差,比如人们认为“严”就是管人、罚人、使得人人自危;而“情”就是不讲原则、相安无事即可。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3.3加强对铁路设备实施的技术改进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任何工作领域都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尤其针对铁路运输事业,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技术设备支持,才能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因此,铁路运输要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技术改进,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建设投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学适用的技术设备以减轻客运人员的工作,进而降低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设备设施的改进,要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不断升级改造行车安全监管装置,消除铁路运输设备上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
3.4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集铁路运输信号、并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况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3.5提升铁路调度人员工作技能
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安全素质、是否具有责任心等与管理安全具有重要联系,调度人员的基础工作是调度指挥的根本保障。铁路部门要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心理培训,加强他们对于铁路安全的认识,减少在操作中不必要的错误,并要求其掌握应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调度人员的入岗选拔要择优准入,制定铁路调度员相应的从业基本条件,如从业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等,选择年龄合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入岗后,对调度人员要落实业务水平考核,对日常工作表现等方面记录,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意识。
结束语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企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对国家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及国防建设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公路交通运输方式、公路交通运输方式、航空交通运输方式及管道交通运输方式相比较,铁路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运量大、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必须要全面促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摘要: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铁路运输安全直接影响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影响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因此,铁路运输要倍加重视安全管理,尤其在当今铁路迅猛发展和不断扩大的铁路规模情况下,应把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积极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文章将主要分析现代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安全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铁路运输安全,是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要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安全运输在我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铁路运输安全是保障全局工作稳定的基础,是深化铁路改革的保证。同时,铁路安全运输是铁路建设的必然要求,铁路安全运输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安全管理建设,稳定社会秩序。
二、铁路安全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思想素质和责任意识跟不上形势的变化近50年来,就信号方面出现的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发生原因中,违章作业占总数的39.9%,检修不良或设备失修占总数的29.4%,工作妨碍占事故总数的12.6%。这些都是从业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安全意识差的表现。
(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落后于装备更新速度
随着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发展,被运用的新技术装备成倍增加,而人员的技术知识的更新却远远落后于技术设备的更新,判断、处理故障的经验、能力不足以满足铁路运输的要求。发现故障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成,虽未酿成大事故,但却降低了运输效率。消除隐患、抓小防大,防范胜于救灾等先进安全管理手段很难落实。
(三)干部安全管理意识滞后铁路发展速度
短短几年铁路客运列车速度由不足100公里提到近300公里,而对管理干部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思想上对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充分,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低下、反应能力迟钝,新的安全管理理论也相应欠缺。而管理理论水平没有与时俱进,在借鉴先进经验、措施时,理念不到位,不求甚解,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根本未考虑是否适合本单位、本地区实的际情况。再就是好人主义、形式主义也使得安全管理的各项机制的难以落到实处,这种情况在基层站段表现尤为突出。
(四)安全技术设备亟待大力发展
近几年,铁路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对预防铁路事故、确保运输安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就机车“三大件”、列车安全监控、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轴承振动诊断仪等有些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也是不尽如人意的,稳定性不高,故障偶有发生。离真正意义的自动安全监控还有较大差距。列车未能做到出发、加速、定速、减速和定位停车的自动控制,许多情况下还得人工操控,一旦人为疏忽极易发生事故。
三、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安全意识,切实从思想上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运输安全固然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加强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加大安全系数。但要防止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安全生产形势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高下。如果人的素质不高,技术设备再先进也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发挥现代化技术设备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壮大具有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职工队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可靠保证。
(二)强化职工技术业务素质
要以全员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作为重点,尤其要将新职工、班组长作为培训重点,强化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应变能力,进行系统超前培训,严格“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职工教育坚持“重现场需要、重实际操作、重实际成效”的原则,大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在全路建立面向铁路地区的培训、演练、考工一体化的技能基地。
全面的提速和大量新技术、新装备的投入运用,对技术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有先进的培训模式作支撑。建立完善和规范职工教育日常培训工作体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抓应知应会培训,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经常性地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各工种职工按照作业标准,反复教、反复学、反复练,直到熟知熟练为止。
2.重点岗位培训,针对遇到非正常情况下处理故障手忙脚乱,违章现象严重,这些关键岗位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就不堪设想。
3.抓实用性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简单实用的方法增强职工应变防范能力,为保证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4.抓学历教育培训,运输安全生产,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可以说,队伍素质,安全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才是确保铁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我们始终要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三)注重安全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依靠现代化的设备保安全
应加强四个方面的发展:一是防止和排除人为错误的设备;二是对各种固定和移动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的设备;三是兼有扩能和安全设备的装置;四是救援抢险设备。
1.推进铁路安全技术装备现代化。科研部门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提升运输安全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在抓好已确定的安全生产的规章落实的前提下,努力探索运输安全监测、监控和管理网络的研究与开发,确实做到人机联控、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全面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的综合防范能力。
2.提高设备和科技保安全的可靠度。近年来在提速的带动下,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保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铁路行车设备和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还很低下,尤其是电子装备的稳定性不高,使得运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在设计、采购及准入等方面要重新制定安全指标。对一些已过时的技术要求应做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要求。在日常运用、维护方面,加强管理,对人员上岗的技术素质要有新的界定标准,这也是运输安全工作遇到的新课题,对这些新的问题要深入研究,认真加以解决。
3.加强设备养护、维修质量。不动设备不出故障,一动设备就出故障的现实说明人对于设备过多的频繁检查、检修并不利于安全。要按照设备性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周期和检修项目,尽量减少设备的现场维护,加强集中修或入所、入厂修、多巡视、少检修、少动设备。通过对设备监测,掌握技术数据,分析数据,实现设备的状态修。减少对运输生产的干扰、也避免了因频繁重复检修造成的设备故障。
(四)加强和完善技术规章管理
加强和完善技术规章管理,使铁路运输有章可循,才能真正解决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开展技术规章和相关技术标准的对标清理工作。07年颁布实行的新《技规》,运输站段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适合本运行区段《站细》、《段细》,对那些过时的一些作业办法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对本站段技术规章进行全面、系统地清理,把一些过时和与新《技规》相悖的条文清理剔除,精练提升各运输单位安全规章质量,统一单位各部门的认识和标准化行为。
2.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坚持从严管理。目前,违反运输安全管理安全制度,是屡屡出现人身安全、运输安全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在口头教育上下功夫,遵章守纪的检查、落实流于形式,技术作业标准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这个关键环节的松弛将会给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要重视工作制度的落实,使各专业管理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运输生产中,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检查是重中之重,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是企业效益的根本之一。实时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实质,既是对安全规章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防止各工作岗位出现落实规章制度“真空”的补充,坚决制止职工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运输的改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被足够的重视。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从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着手,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加强对列车运输的设备设施的科技投入,用现代化技术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最后还要对铁路客运人员加强素质培养,以保证其工作责任感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作应有的贡献。
摘 要:铁路是一个庞大的行业系统,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文化。同时,特别作为公共运输部门,承担者旅客和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强日常运输的安全管理,也就成为铁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对制度落实和违规作业处理情况,就建设铁路运输安全文化进行了阐释,力争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
引言
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是铁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铁路安全管理,可以利用文化建设的形式,有效提高落实规章制度的效果。笔者从这一角度切入,围绕建设安全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安全是铁路发展的保障。保障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铁路运输企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直接体现,也是铁路运输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基。抓好铁路安全工作,既需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需要借助文化的手段。如何适应铁路安全发展新形势,大力培育全员共同安全价值观,规范管理和作业行为,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真正把文化力转化为凝聚力、生产力,对于铁路运输企业尤为重要。在当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更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安全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征集几句安全警句、格言,叫响几条安全口号。而是要建立一种理念贯穿于制度,精神落实于行动,价值体现于共识的“行为文化”,并着重抓好干部职工安全文化理念的灌输和正确行为的引导。
一、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内在作用
铁路运输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技术的铁路运输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总结形成了以铁路运输行业的显着特点,是安全的生产,生活,思想和身体状态的精神安全的总和。铁路运输安全文化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文化,它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行为,规则及规例,本着安全,安全建设,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和安全物质文化。这些文化都是靠互相存在于间。安全文化意识直接关系到其他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网,直接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安全文化主要是员工激励和团结,使全体员工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有效的,”价值“安全就是幸福”和“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为行为准则。促进全体员工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它的作用靠拢向安全;鼓励员工实现企业的安全,健康,稳定发展,和谐,幸福的家庭,社会的进步,铁路运输企业与努力发展,并与运输企业和进步的铁路发展。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的发展将是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与时俱进,丰满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是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的理念,建立铁路运输安全的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
二、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管理人员理解有误。
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的员工,而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影响企业负责人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文化;一些企业高管相信,企业的员工,企业安全文化,并为员工进行约束,管理者高高在上,在安全没有企业文化的范畴。
2,对安全文化的员工理解不够。
企业人员的企业安全文化理解常见的有:第一,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知识和内容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企业安全文化作为名词只是成为一些员工的知识;其次,是铁路运输安全文化意识的建设是不够的。不能把轨道交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风格,不能体会的安全就在于日常生活的价值不能有严格的安全道德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理念,学习安全文化不够透彻,没有深刻的理解安全文化的潜在价值;第三,不足的铁路建设和文化意识的铁路安全管理水平。这个概念无法区分这两者,认为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是确保铁路安全。只要确保铁路的安全性是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安全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铁路管理 员,以取代惩罚制度的灵活的系统来管理铁路运输企业,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文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企业安全文化出现在表面上营造氛围。
铁路运输企业,团队,工作区,团队,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安全+文化,安全和文化交流之一,主要致力于打造安全的企业文化,各种口号在进行各项活动中,铁路运输的安全文化仍将是表面上,限制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文化的发展。
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缺失。铁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部分到位的安全文化建设,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独立的组织,从而使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是难以实施的铁路运输企业。
三、加强通路的铁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安全性
1,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安全习惯,行为规范。生命是一个先决条件,所有的存在,如果不是生命,这个世界在它的无感方面的存在。在当代社会,以确保所有的安全性。安全就是生产力,是生活的好处,价值安全观。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运行,只有建立一个安全的行为,行为训练安 全意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责任的认识,以确保铁路运输企业安全 文化的发展。由人在生活习惯逐渐养成计划。培养人的安全习惯是逐渐养成安全文化的重要举措。在其中的危险和安全并存的铁路运输业务。只有加强员工的技术规格,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标准和操作程序,从而铁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调节人体安全的行为意味着建立安全制度文化。主系统是规范行为的人往往会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我们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正确合法的方式,严格执法程序。
2,建立安全操作机构的科学文化
构建安全的运行机制,必须首先建立劳动的领导机制,分工明确,科学的文化;其次是逐步构建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机制;是再次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建立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再次,建立协调机制,使各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其效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制度文化的安全运行。
3,成为创新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企业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具有时代精神。创新安全文化,通过业务创新领先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创新,安全和安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构建企业的价值取向,并结合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管理实践安全文化。
4,实现安全文化变革的管理理念。
铁路运输企业在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单一的管理纳入全面管理; 变换成一个预先预后处理数据;故管理到风险管理;目标管理纳入电源管理;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六是传统的常规手段成为法律的现代化手段。
结束语
建设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应当以人为本,从管理、宣传、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形成文化体系,引导人们自觉参与进来,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进而将安全文化建设打造为企业的立企之道、强企之魂,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