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10:5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艺术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加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探讨了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提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 就业教育
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可喜的势头,不仅建立了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使艺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向了大众教育,使艺术专业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形成了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国各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多达1400所。
一、高职类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艺术教育的大发展带来艺术专业的繁荣,也极大地增加了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压力。目前,艺术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求其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艺术类毕业生供大于求。近年来,各类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大量扩招,毕业生剧增,而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有限,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
2、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唯学历论”的观念。过分追求高学历,呈现人才使用高消费现象,致使高职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3、生源质量下降。艺术类学生尤其是高职艺术类生源每况愈下,往往成为“差生收容所”,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给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就业带来很大难度。
4、专业课程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艺术类教育从师资、教育模式、课程等各个方面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其他高层次院校,缺乏足够的竞争能力和特色。
二、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性强,行业特殊和需求量有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往往更大。我们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职业选择的灵活性。与其他科类相比,艺术类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个性,很多不愿与公司签订就业合同,更愿意自己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在职业选择方面更加灵活。
2、用人单位行业的局限性。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希望专业对口,因此选择的单位多为私营的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和设计公司等,用人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行业单一。
3、劳动关系的随意性。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由于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足够重视等原因,不愿深入了解合同的具体信息,觉得签与不签一个样,随意性大,容易引起纠纷。
4、就业后工作流动的频繁性。毕业生工作流动性非常大,一项调查表明,工作3个月内离开原单位的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达到35%左右。
三、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搞好就业教育,端正学生就业择业观
艺术类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毕业生期待就业后能够得到高的回报,因此存在着追求高薪水、高层次的工作。这些要求本无可非议,但在就业过程中如果一味攀高,往往会面临就业的挫败。学校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得失观教育和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正确看待自己,着眼长远发展,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目标更准,目的更明确,而且有助于将来长远的发展,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到了就业阶段还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自己潜能有多大,在哪些职位能成功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 与职业规划和选择的重要性相比,很多人找工作的过程却平淡无奇。仅仅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参加几次招聘会就宣告结束。反过来,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又不得不开始重新定位、衡量今后的发展道路。
(2)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得失观教育
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取舍,有得必有失。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对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职业追求相结合,正确取舍,对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因而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门心思紧盯大城市、大单位。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要辩证、全面地看待,小企业也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和基层也有适合发展的机遇,艰苦地方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对人的成长更有帮助。
(4)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职业无分高低,只有通过劳动就业,才能在劳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只要自己敢于踏出第一步,准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有的毕业生,他们在择业时要求高薪、工作环境舒适,对基层工作不屑一顾。其实,作为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2、加强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艺术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高职教育一方面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学到过硬的本领,另一方面鼓励和精心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突出的竞赛成绩就是就业的敲门砖,在这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很快落实了较好的就业单位。
(2)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利用专业优势,高职艺术专业可以成立了广告协会、摄影协会等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并担任各类学生干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大赛的熏陶历练,找到自己的差距,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方向。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为他们就业提供了直接的机遇和便利。
3、将毕业生划分层次,进行一对一指导
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和设计,对每一位毕业生都一视同仁,决不放弃,在做好大量就业排查的前提下,把毕业生划分为五种类型:1)已签订实习协议的毕业生;2)暂时就业,但对工作并不满意,准备跳槽的毕业生;2)打算继续深造的毕业生;3)由于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种种原因,打算放弃毕业的毕业生,4)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毕业生。后四类毕业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于这四类毕业生,我们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就业。
4、未雨绸缪,就业工作从新生抓起
就业工作不是只针对毕业班学生一年半载的临时工作,而是一个持续长久的系统工程。学校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课的设计与实施,理论与实践并重。新生第一次班会,就告诉他们将来会有怎样的出路,把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在最前端;举行毕业生就业、创业心得讲座,现身说法示范效应强;长远规划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共享的网络平台,各系各班还要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网络阵地,在低年级的时候主要用于班级日常管理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毕业时逐渐增加即时就业信息的与反馈功能,并对学校就业部门的有关信息进行转载和诠释。
5、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毕业生文明离校既是学校纪律的要求,更是学生文明素质的体现,也是毕业生安心、顺利就业的保证。学院对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对有关纪律的严正申明的层面上,其重点是在及时、深入地了解和解决学生的焦点困难,为其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消除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暂时挫折而产生的懊恼情绪。
总之,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的就业对策,正确有效地引导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他们的明天就将更加美好!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市场对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已很难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毕业设计是体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关专业学生展示专业知识、艺术才华的关键步骤。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各艺术院校应进一步重视起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别于其它课程,毕业设计一般开设于大四下学期,时间短、强度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时间精力投入要求较高。如何展开毕业设计课程教学该,怎样提升学生的从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深得深思的论题。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毕业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用于考察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体来说,教学质量滑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监管机制不科学,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虽然各艺术院校都出台了针对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但很多院校对于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并不严格。具体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毕业设计涉及的各环节的检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不但答辩如同走过场,相关教师也对不达标的毕业设计也存有姑息迁就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使得学生的毕业设计间大同不异、缺少新意,难以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2.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
艺术设计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高,以操作性强著称。这就是说,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有优质的创意,一些项目还需要具备实际的可行性。但现实情况是,就每年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而言,真正能够能投入实践的并不多见。具体来说,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的脱节不但在体现在毕业设计的选题上,同时也可以从设计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常常在毕业设计初始时对选题存有很多想法,但最终却很难真正找到适用的课题。亦或者,学生的选题质量相对突出,却超出了自己完成课题的实际能力。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对毕业设计持有的态度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力,考察、调研不当,导致毕业设计主旨不明、内容空泛。
3.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毕业设计课程一般在大四下学期开展,这一时期的很多学生都处临就业、考研状态中,缺少全力以赴处理毕业设计的精力。大多数人仍然将主要的时间用于他们所认为的更重要的考研、找工作上。故有些学生在处理毕业设计作品不够投入,出现怠慢情绪,先是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严重滑坡,间接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的总体质量。
4.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高等院校扩招不但直接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还引发了很多其它问题,比如最重要的,教师数量的紧缺。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院校的老师必须一人指导十数个学生,同时还要负责日常的教学与科学,必然会力不从心。此外,当下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甚至是博士、硕士刚毕业,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选题或指导过程要求过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进程。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展开教学改革以寻找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对此,各院校应结合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的办学实践,对课程教学改革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与监督
毕业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需要得力的监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各院校应建立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分层监督机制,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检,同时将抽检的结果详细记录并保存起来。定期检查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初期、中期及后期检查。其中,初期检查主要用于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用来审核课题申请和开题报告的可操作性;中期检查多采用院系抽查的方式,主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进行,用以监督选题的完成进度;后期检查则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以后,主要用于把关毕业设计的考核过程,对毕业设计质量、答辩及评分情况展开监督。不定期检查多由院系组织进行,一般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的工作记录、学生的考勤等等,用调节和规范毕业设计教学的整体过程。
2.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发展师资力量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单纯的导师制,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约10个学生,导师则多由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受日常工作的限制,他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难以真正应对毕业设计指导。对此,笔者建议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采用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方式。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整合重组,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提升专业教学的水平,推进教育朝个性化、精英化发展。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已有的导师工作室制教学来看,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该方式培养的学生通常都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水平。具体来说,导师工作室应由以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充当带头人,再由5个左右的优秀的讲师、助教和硕博士生充当主要成分。导师工作师制采用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各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研究方向和教学计划,并在合适的时候公布近期研究成果。这种工作制度既强调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有利于导师忧患意识的发展。工作室成立后,导师结合专业方向和教学实来制定选题,学生们则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定课题。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导师的指导水平也会充分发挥效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导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互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加强校企合作,拓宽教学实践
艺术设计以实践性突出著称,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应当在实施导师工作室制的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比如,可聘请知名设计师或业内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将合作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发展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让学生全程参与方案构思、草图绘制及后期制作的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升华自身的设计理念,进而懂得,设计不是设计师的个人行为,它同样需要实践的证明的和大众的认可。
作者:张胜利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一、国内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中学生对文学、音乐、美术、舞蹈、雕塑、戏剧等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常识了解不多或者是知之甚少,导致医科类大学生对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普遍匮乏,严重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和求知欲,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大多数仅仅停留在情感宣泄这一层面,对许多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未能很好地领悟,艺术教育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也就随之被削弱,从而导致了医学生对艺术的求知欲望减弱,有的甚至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此外,由于医学院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投入的力度也不足,直接影响到医学生艺术修养的养成和提高。虽然,目前各校开设了一定数量的艺术类选修课,在课外组织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有些学校还加强了艺术教育环境建设,提供学生活动场所,修建训练室、工作室等[2],但仍还存在着课程设置偏窄、教学方法滞后、艺术专业教师比较缺乏、课外艺术活动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3-4],特别是没有建立完整的医学院校艺术课程体系,艺术与医学的结合还没形成特色,不能完全适合医学院校的艺术教学建设与发展。
二、建立艺术教育目标体系,完善艺术教育机制
2006年,学校制订了《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建立艺术教育目标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艺术鉴赏》课程的开设、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和艺术教育条件建设、广泛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等方面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机制,在学校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内划拨专款,切实保证艺术教育教学经费和活动经费。
三、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模式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人文艺术教育,对学生起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作用,艺术教育能开掘出人性中的真诚、善良、美丽,将人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升华为崇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在未来的医疗工作岗位上,又外化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成为知识结构完善,既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又有高尚的思想情操、美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承担起守护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任[5-6]。我们通过七年多的实践,形成了我院艺术教育的模式。
1.课程建设。以《艺术鉴赏》课程这一第一课堂作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其在人文艺术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按照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的要求,原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2006年开始,为全校医学生开设了《艺术鉴赏》课程,为限选课,共36学时,计2个学分。该课程的内容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园林、建筑、书法和陶瓷等方面,如音乐和舞蹈艺术、戏剧和影视艺术、绘画与书法艺术、雕塑与陶瓷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等等。通过开设《艺术鉴赏》课程,使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了高雅的审美品位,也提高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了解和吸纳了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锻炼了自身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了自身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基地建设与实践。(1)建设人文艺术馆。学院的人文艺术馆有近十年的历史,是目前中国医学高等院校的第一所规模较大的艺术馆,现有馆藏包括中国名陶、名瓷、玉器、奇石、铜器、字画、工艺美术品等各类收藏品,艺术馆除展览收藏品对学生开放外,还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笔会、书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2)建立人文艺术教育网站。发挥网络的渗透作用,使学生通过人文艺术教育网站进入各类艺术的殿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了解艺术知识,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3)学生社团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把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还分设了合唱团、舞蹈队、管弦乐队、礼仪队等组织,此外还有演讲与口才爱好者协会、音乐爱好者协会、书法和绘画协会、文学艺术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摄影家协会、集邮爱好者协会、大学生记者团等多种社团。学生社团覆盖面广,参与者多,活动方式独特,影响力大,起到很好的效果。全院共有学生文化社团18个,约2000名学生参加了各类文化社团活动。(4)校外人文艺术教育基地:将柳州都乐岩古人类文化遗址、“柳江人”遗址、柳州柳侯祠、柳州奇石馆、柳州博物馆、柳州群众艺术馆等作为学院艺术教育的校外人文艺术教育基地,每年分批组织学生参观校外人文艺术教育基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艺术文化建设。多年来,学院将人文艺术教育渗透到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得到艺术教育与陶冶,其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学院每年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各种层次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新生才艺展示系列活动、校园十大歌手和元旦文艺汇演、大学生青春艺术节,开展奇石展览、书画摄影大赛、礼仪大赛等。这些多层次、多视角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为学生补充了必要的人文知识,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实践的机会,深受学生欢迎。
四、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形成
1.师资特色。学院拥有一批从事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师资,从艺术院校选拔优秀毕业生担任人文艺术教育的专任教师,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度高的教授、专家为医学生开设人文艺术教育讲座,形成我院特有的医学类人文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2.教学特色。七年多来,学院充分利用艺术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我院学生开设了人文艺术教育的系列讲座,举办了多个人文艺术教育的相关论坛,作为学生业余活动的新形式,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形式,成为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形成以艺术鉴赏课程为主要载体,以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为平台,以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标志的人文艺术教育的教学特色。
3.育人特色。医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第一课堂的学习和第二课堂的培养,增加了自身的人文艺术的文化底蕴,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塑造了医学生的艺术气质,培养了医学生的健全人格、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医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从而形成了学院艺术教育的育人特色,毕业生以较高的人文素养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作者:秦小云 尹德伟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一、网络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网络教育技术就是关于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利用、评价等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则是通过网络教育技术构建新型视觉艺术教育生态环境,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是实现了视觉艺术交互性、超越时空性的教育。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视觉艺术教育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还保证了视觉艺术专业知识的先进性、有效性,对提高视觉艺术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在视觉艺术教育中推广并应用网络教育技术。
二、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
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地域限制,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教育的远程化、自助化,引领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根据网络教育技术的特点,结合视觉艺术教育实践,提出了两种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以供参考。
1.远程应用模式
所谓远程应用模式,是指利用网络远程教育技术实现视觉艺术无差别、无地域的教育。此种模式下的视觉艺术教育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汲取知识。虽然它已逐步被其他形式的教育取代,但是其在平衡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远程教育的劣势,又要看到远程教育的优势,取长补短,真正将远程教育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网络教育技术应用的效益。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视觉艺术教育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视觉艺术同步式教育。视觉艺术同步式教育的实践要求教师将准备授课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并放置到Web服务器上,继而在网络上讲解这些内容。不同地点的学生则通过相关软件同步浏览教师的教学内容,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简讯的方式反馈给授课教师,以寻求教师的辅导。这种教育方式简便快捷,技术上容易实现,但缺少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二是视觉艺术异步式教育。视觉艺术异步式教育的实践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后作业等教学相关素材编制成网页或邮件,并放置到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浏览器进行学习,并利用主页链接的参考资料进行解惑,学生亦可以邮件的形式让教师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以上所述的两种视觉艺术教育方式,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自检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制作出图、文、声并茂的视觉艺术教学课件供学生参考和学习,还要及时对学生的简讯、邮件等进行回复,以解决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自助应用模式
自助应用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完成视觉艺术学习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源于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视觉艺术的内在动力,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提出一些与视觉艺术相关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学生则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提供的信息,自主在网络上查询有关参考资料或文献,并将自己得出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请教师评判。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形成讨论,鼓励他们大胆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让同学对其观点予以评价和解析,借此在活跃网络教学课堂气氛的同时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活动,必要时应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防止学生错误认知的蔓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他们明晰问题的关键点,给予他们一定的启发和支持,从而保证学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除此之外,视觉艺术区别于理工类学科,它的问题或现象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视觉艺术现象或问题,并引导他们采用客观、理性的评价方式。
总之,网络教育技术应用于视觉艺术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教育技术在视觉艺术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求更好的应用方式,以求视觉艺术教育事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李星熠 单位: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视觉直观性
视觉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影视艺术的主要媒介是镜头,可以根据摄影镜头的距离、角度、光线等特性,采取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多种多样生动、鲜明、可见的艺术形象。如利用仰摄、俯摄、摇摄、倒摄、推拉镜头等手法,从不同的距离、角度摄制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等各种镜头画面,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变换给观众提供活动的视觉画面,使观众能从不同的距离、角度和层次看清屏幕上的场景变换、人物形象及其表情活动。尽管影视艺术也诉诸于听觉,但音响和语言仅居于辅助和次要的手段,都是为了视觉画面服务。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才明确地指出“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
(二)逼真性
与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由于影视艺术使用的媒介是“镜头”,通过镜头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应社会生活。因而,它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具有高度的逼真性。而这种逼真性来自摄影的本性——客观物质视象的复现。当然,传统的绘画也能复现客观物象,但这种复现却不具有摄影技术的高度动态还原的现场感。这种特性使得影视艺术可以把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符号所描绘的一切场景真实地还原在荧幕上。如影片《长征》,可以把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真实场景一幕幕地重现,用直观的视觉画面带给观众最直接、最逼真的视觉体验。又如影片《集结号》,则可以通过拍摄真实的爆炸和枪战场面,最大限度地还原小说中所描述的战争场景。影视艺术的这种逼真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易于超越国界和民族。因而,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爱泼斯坦才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语言”,具有国际性。
(三)蒙太奇式时空再造性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术语,“蒙太奇”就是影片镜头的剪辑与组合,又可叫做“镜头组接”[1]。利用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按剧情的需要巧妙地拼接和组合,同时利用各种镜头组合在观众视觉中形成的信息片段产生连贯、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达到时空的打乱和重组的再造性功能。就就是所谓“蒙太奇”的剪辑技巧。这样,影视艺术通过虚拟的镜头组接方式,把传统叙事艺术中的时空关系随意打开或者合拢,并且通过银幕呈现出来。在虚拟的时空中,观众可以跟随镜头飞向宇宙,也可以潜入海底,还可以让时光倒流,进入到无限浩渺和自由的想象空间。
二、影视文化对于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影响
(一)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审美心理构建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应该说,影视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利用摄影机这种新型工具,以镜头表现为载体,通过融合绘画、雕塑、音乐、小说等传统艺术门类,对社会不同群体尤其是青年的生活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据媒体报道,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达到296.39亿元,而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庞大的受众群体造就了影视艺术强大的影响力。影视艺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向观众群体提供“辐射状”的审美信息,而观众在接受这些审美信息的同时很容易被影视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所感染;反过来,这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又极易在受众群体中形成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成为一种价值观念的“风向标”,及时地更新和引导当代青年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从而重新构建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如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身上所体现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曾经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大讨论。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所提到的艺术“四要素”,即“世界、观众、作品、作者”四者是相互影响的双向循环系统,观众从作品中认知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观念,同时也通过艺术作品不断修正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二)影视文化能促使大学生审美心理中“自我意识”的加强
在漫长的人类审美心理发展史中,“自我意识”的出现折射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自我意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自由的内在尺度。在多元文化相交融与相碰撞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自我”标志着与传统脱离、标志着个性与解放、标志着求新与求异、标志着身心的独立。他们有自己的行事风格,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而这种“自我”精神则通过影视文化得以彰显和体现。电视剧《奋斗》被誉为“80后”人生的教科书,剧中主人公是一群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经历一系列事业和爱情上的成功、挫折和失败之后终于实现了自我认识的觉醒,他们不再被单一的人生目标和政治模式所束缚,不再屈服于长辈和权威对他们人生的安排,他们呈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即理性和自我的觉醒,他们崇尚自由,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相信并忠于自己的选择。这种“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影视文化易导致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泛娱乐化”倾向
当然,在肯定影视文化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影视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即容易导致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泛娱乐化”倾向。对此,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对于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娱乐文化现象,曾忧心忡忡地指出:“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2]2“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4。事实上,影视艺术在向观众传递“辐射状”审美信息的同时也夹杂了负面效应,有些影视作品刻意宣扬暴力和色情,有些作品则用“恶搞”的方式破坏经典艺术作品,只为迎合观众,博观众一笑,而有些电视真人秀,则通过畸形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吸引观众的视线。在这种“全民娱乐”的风潮之下,“抗日雷剧”“奇葩选秀”层出不穷,似乎通过“笑”才能消解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而这种审美风潮会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即以“笑”和“娱乐”来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取代了真正有价值的艺术,这种“泛娱乐化”倾向显然对于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构建是不利的。
三、影视文化与审美教育结合的方式和手段
(一)通过影视赏析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事实上,很多教育专家早就意识到了影视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教育部也在2014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3]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诞生了快节奏的艺术形式,在各种媒体交互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们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认真去读一部长篇小说,而更愿意选择花一到两个小时通过荧屏去感知一个故事。而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字、图片、雕塑和音乐等艺术形式来充分调动观者的感官,这种多维度的官能体验引发主体在审美体验中的高度感官愉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相互作用、相互综合,完成了审美过程中由感知到体验再到审美超越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得以深化、审美情感得以升华、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影视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传统教育体系中,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主要通过德育来实现,通过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素质。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同样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语境中,“读图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文化符号逐渐被图像符号所代替,这种审美方式的改变使得影视艺术更多地承担了通过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在很多高校,“影视鉴赏”课近年来也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通过介绍和赏析中外的一些经典作品,切实发挥影视艺术在大学生审美心理中的重要作用。如《红河谷》《黄河绝恋》《集结号》《一九四二》等一些作品通过刻画苍凉悲壮的大背景来抒写和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魂断蓝桥》《甜蜜蜜》《如果爱》《匆匆那年》则向大学生诠释了爱情的真谛;《海上钢琴师》《泰坦尼克号》《安娜卡列尼娜》等影片又通过悲剧的震撼力量启迪人的智慧、净化人的心灵。事实上,比起生搬硬套的理论说教,去电影院看一场悲剧电影,通过酣畅淋漓地大哭来感知真善美显然更具有直观和深刻的效果。通过两小时的观影体验,通过或哭或笑或愤怒或恐慌这种参与感和在场感的审美体验,能够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道德获得提升,精神得以净化。
(三)通过影视艺术教育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当代艺术理论家彭吉象在他的著作《艺术学概论》中也曾经说:“在充满冲突的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艺术中来恢复自身的全面发展,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在艺术天地里恢复心理平衡与精神和谐,通过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人的价值,达到个性的发展,实现人格的完善。”[5]可见,人的审美感知和道德规范最终要靠艺术来完成和实现。当今社会充满了矛盾和竞争,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压力。“考研”“就业”“出国”“买房”“买车”……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使得当代大学生常常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如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是现代教育专家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影视艺术则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缓解精神压力的有效场所。影视艺术作品构架了一座通往自由精神世界的桥梁,观众通过感知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由审美感知达到审美体验最终走向审美超越。除了“影视鉴赏”课程之外,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影视社团和影视节也成为大学生影视活动的重要方式。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频道发起的每年一届的大学生影视节也以其巨大影响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已经成了大学生影视观众的狂欢节。在各种方式和手段的参与下,大学生在影视艺术的熏陶之中自觉地走向审美自由之路。从而超越有限的物质生存需要,实现完美人格的构建。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所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无为而为的自由欣赏,因此,通过自由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6]。
(四)完善和引导和监督机制避免影视文化的副作用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影视文化也逐渐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很多影视作品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制作出内容低俗、粗制滥造的不良作品,作品中充斥暴力、色情内容,宣扬和传播错误的价值观。同时,不少电视节目盲目地追求收视率,以一些低级趣味的“噱头”吸引观众,以“娱乐”代替了“审美”。这些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对于这种负作用,一方面,国家应该健全法制法规,加强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开设相关的影视艺术鉴赏课程,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实践上促使学生自觉地选择健康积极的影视作品,使影视艺术更好地发挥其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司慧慧 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一、现状及问题
1.校外专家资源匮乏。一般来说,城市学校处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交通便利,校区周围有着丰富的专家资源。而农村学校往往地处偏远,交通相对困难,专家赶到学校上一次课,常常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因此,真正能走进农村学校的校外专家不多,而艺术类的就更少了。
2.专用经费紧缺制约。目前,校外专家进校园的政策红利还没有辐射到每一所农村学校,没有实现资金配套到位,大部分农村学校引进校外专家还必须自筹资金。事实上,农村学校经费都较为紧张,保障基本的公用项目支出后,再要拿出专项资金引进校外专家就难免捉襟见肘。
3.课程活动保障无力。艺术教育本来就是农村学校的薄弱环节,作为艺术课程主要实施方式的艺术活动,农村学校从学生到教师都显然属于“短板”。艺术课程开课率不高,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需要从根本上改善才有保障。如果校外专家进校园只是作为短期行为,没有本校艺术教师的跟进落实,其效果将不容乐观。
二、思路与实践
胥口中心小学地处太湖之滨,依托地域资源,注重特色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10年成功创建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校外专家引进工作,加强艺术教育的校本课程建设。校外专家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水平师资不足的矛盾,有力地提升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品质。但是,地处偏远、经费紧缺、专业师资匮乏的发展瓶颈也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结合地域特点,立足本校实际,发挥创造精神,学校坚定地踏上了新的艺术教育征程。
1.挖掘地方资源,保障专家数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调配到农村学校的校外专家毕竟是少数,而且由于地处偏远,专家来校指导也有诸多不便。因此,学校强调就地取材原则,充分挖掘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广泛引进地方专业人才。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具有特殊技能或在相关行业中具有一定声誉的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等,都是我们学校最好的校外专家。胥口镇是中国书画之乡、文化产业(美术)示范基地,有着一大批能工巧匠、专业人才。学校把地方书画名家、藤编工艺艺人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摸排,分别建档存案,作为校外专家人才库,定期走进课堂,为孩子传授技艺。为家乡孩子上课,并能传承传统手工艺,这些专业人才、民间艺人都很热情,许多人都是无偿服务,倾情相授,深受学校师生的好评。
2.借助校外专家,孵化艺术教师。校外专家来校辅导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毕竟次数较少,周期较长,大量的专业基础工作还必须依靠本校的教师落实、跟进。学校注重发挥校外专家的孵化器作用,在校内选拔有一定基础且有兴趣的老师担任校外专家的助教,一边向专家学习专业技能,一边配合组织开展活动。我校每周设置两次艺术校本特色课程,校外专家来校活动一般每周一次,另一次则依靠助教老师在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学生开展练习,进一步落实专家布置的学习任务。除了发挥好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外,学校还积极吸收他们参加校本教学研究、课程专业建设和团队建设。
3.创新合作方式,拓展沟通渠道。聘请校外专家可以面向社会,也可通过对口合作的单位选派的方式产生。我校除了聘请当地的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担任校外专家外,更注重创新合作途径,拓展与专家沟通的渠道。学校挖掘优秀校友资源,成立张维良竹笛艺术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好中国音乐学院选派优秀毕业生常驻学校任教的优势,全面普及和推广竹笛艺术。三年级全面开设竹笛课,要求人人会吹竹笛;四年级实行分层教育,对竹笛有兴趣特长的学生继续合班,深入学习;利用课外活动和周六少年宫活动,进一步提升竹笛技艺。除了借助艺术院校的专家资源,学校还尝试和社会文化艺术团体合作,在部分专业领域引进专家,提升教育品质。
4.巧妙搭建平台,提升合作效益。让乡村孩子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优质的艺术教育,这是校外专家进校园活动在农村学校的特殊价值所在。经过十多年的拼搏,胥口中心小学已经成为全国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一个样板。我校的采香少年宫,成为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张扬个性特长的重要舞台。作为全国福利彩票支持的乡村少年宫,每年都享有专项资金补助。学校充分利用这部分资金,重点在综合实践和艺术校本课程方面引进校外专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上级行政部门———苏州市区文明办、苏州市区教育局,更是有着强大的艺术师资和课程资源。学校充分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专家进校园授课讲学。2015年,“家在苏州·e路成长”———苏州博物馆“文博课程”走进乡村少年宫暨馆校联动签约活动在我校召开。今后,将有25门文博课程、十多位专家陆续走进学校,传授青花瓷、吴歌等传统文化艺术,孩子们不出校门,就能够得到高品质的专业艺术教育的浸润。
三、结语
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要真正发挥校外专家进校园的效益,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丰富艺术课程建设,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我们相信,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的汇聚,将形成推动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描绘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发展前景。
作者:邱春华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一、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概述
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容以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积淀,形成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富有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专业化、标准化的艺术教育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娱”、“自育”两方面,即以“已”为中心,群众通过艺术教育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群众文化艺术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其教育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位公民,教育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区域不仅包括每一座城市,还包括广大的乡村和偏远山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具有教育的普及性和广泛性,不仅可以提高整个社会中人们的素养,而且可以净化心灵、弘扬正气。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求
我国的改革开放为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要想发挥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引进西方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艺术文化的环境与氛围。国家要适当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专门场所,加大对相关设备和专门场所的资金和人力方面的投入,同时还要培养专门的教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群众的艺术水平。
三、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推动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世界各国(地区)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都较为重视,相继建设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专门机构,如日本的文化会馆,我国台湾的文化中心等等。这种艺术教育形式之所以能够受到全世界各国(地区)的关注,主要原因在于其对社会有美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建设专门的机构,组织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美的领悟和理解能力、规范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而且还可以培养新时代具有新理念的公民。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自身的独特性是各种专业艺术教育机构无法取代的。
(二)社会进步发展的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逐步走进了人民的生活之中。群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传播性和渗透性较为广泛,它通常以一种个体的创新形式传播于其他人,而且多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这种文化艺术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三)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历史,古代的琴棋书画教育便很好地证明了早在古代,文化艺术教育已成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活动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缓解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加了彼此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机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整个社会释放了正面能量,促进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我国当代社会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的氛围,为广大人民提供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推动力。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冯晓薇 单位:皖西演艺传媒有限公司
一、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关注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艺术方面的进步,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样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因此,要全面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素质等综合素质。千百年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能够使学生丰富内心,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必须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而且要通过改变使其得到发展并且收到结果。
二、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
现代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复合人才的地方,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方式,职业类教育在于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对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现在各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其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总古至今,人类文明进步都是与音乐,美术,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且这些艺术形式是不分时间,不分地域的,因此,艺术的表现形式能够使人沟通的更加容易。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能够从思想上改变学生的想法,促进艺术文化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类文明。其次,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我国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经十分注重艺术的熏陶与培养,认为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的性格,净化人类心灵,在艺术汇中人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因此,高职阶段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现状及实施途径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正是美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多数西方教育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艺术教育。通识教育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思想基础,美国高校形成了重视艺术教育的传统。美国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开发智力,或者为了情感体验和自我娱乐。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通过设定艺术类的选修课程,以系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另一类是通过各种校园艺术活动来开展。围绕艺术素养的四个维度,即丰富大学生艺术知识、激发大学生艺术兴趣、提高大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以及提高大学生艺术创作或表演能力的作用来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视角。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从态度、知识、技能三个层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重点是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整合贯通艺术素养教育的多元教学内容,构建有效的校内外艺术素养教育平台,构建具有特色的艺术素养教育实践课模式。艺术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期待和关注,中国高校正在致力于艺术素养教育的改革。充分认识艺术对人的发展价值,重视艺术教育,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客观地查找高校艺术教育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对策措施,积极改革,切实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
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存在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在公共课程改革的普遍环境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与建设方面有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一)师资队伍存在问题。现今普通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队伍没有办法满足所设置的公共艺术课程的需要,能够真正胜任公共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是比较少的。他们的学历,职称没有达到一定的级别,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有些课程比如说是“音乐鉴赏”“,民间艺术赏析”等课程设置不能够达到要求标准,无法开始。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开展关键之处是师资力量,没有足够能力的教师匹配是不能够开设好的艺术课程教育的。经过调研,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专任教师人数不足,无法满足公共艺术课的普及。(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高职院校由于教师人数的限制,课程设置方面也有了很大制约,大部分所要求的公共艺术课没办法选入课程中,公共艺术课的开设没有成为体系,开设的科目比较少。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方面是比较重视的,而且是投入相对较大的,因此,在评定精品课程,优秀成果奖时基本都是向专业课程倾斜的,这也是公共艺术课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了一定的局限。同样情况下,教师的相对积极性也没有能够很好的调动起来。教育部曾经提出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要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参加艺术活动,来提高审美价值,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能够了解中外优秀艺术文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看出,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此外,公共艺术课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与中小学相比,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也是艺术专业出身,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学相对较高。(三)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现今社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就业压力比较大,这种大环境下,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倾向于技能考证,专升本考试,英语计算机考级,专业课的考试,这样每种都比公共艺术课来的重要。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没有实际作用,不需要学,如果有时间,更加愿意去找工作。因此,会出现公共艺术课上,学生的出勤率比较低,有些学生会选择逃课去参加活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基本都是大课,教师不能够总是维持教学秩序,学生选择的心理是抱着侥幸心理来的,真正能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同时,公共艺术课的作业也比较少,这样也导致了学生从心理对于公共艺术课的放松。(四)外部条件存在问题。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教学需要专业的教室和专业设备,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这些设备的准备是不够充足的,硬件条件不够,这也是与学校经费有限有关系的。
五、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解决对策
教师从自身提高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学生愿意上公共艺术课,教师必须从教学方法上,教学态度上,教学意识上,教学内容上都能够有所改变,必须精心研究,设定严格的评价考核制度,从思想上改变原有的懒惰意识。同时,教师还能够参加艺术活动,带领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增加活动计划。同时,学校也能够重视对于公共艺术课的投入与支持,使得公共艺术课能够有教室和设备。学生从思想上改变思维。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能够使学生从思想上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改变公共艺术课是混学分的意识。学校也要加大公共艺术课的宣传力度,让学生了解艺术课是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也要将公共艺术课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授课模式和授课方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的改变和突破是一项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与完成。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效果的,需要各个院校经过长期实践,教师的认真实施,学生充分展示出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达到运用公共艺术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作者:杨莉莉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1前言
建筑体现了一种具体形象的艺术美感。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最先进入眼中,也是留下最深印象的,往往是那里的建筑。可以说,外出旅行,尤其是境外旅行,除了欣赏大自然风光并体味带有地方色彩的风土人情之外,不同风格的建筑总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各种各样的建筑,既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变迁,也反映出当地的生活风尚。到俄罗斯旅行,其建筑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看点。莫斯科庄严的克里姆林宫,圣彼得堡多姿多彩的皇家园林,都是中国旅行者必须欣赏的风景。此外,那些遍布俄罗斯城乡的宗教建筑每每也给人带来新奇和惊喜,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除了异域风情的建筑样式、体现欧亚两洲建筑艺术的美感之外,在俄罗斯多姿多彩的建筑设计中,通常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有的建筑见证了本国历史上的辉煌成就,有的反映时代变迁。在俄罗斯旅行,读懂它的建筑文化,很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其人文精神。俄罗斯建筑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应成为中国建筑设计理念的学习和借鉴。
2丰富多姿的俄罗斯建筑
俄罗斯建筑艺术之丰富通过恢弘多样的城市建筑、华丽庄严的宗教建筑、多姿多彩的园林以及各种纪念碑乃至普通民居与别墅等建筑展现出来。莫斯科的城市建筑核心是克里姆林宫。说到克里姆林宫,大概人们马上会想到莫斯科市中心那座红墙围绕的恢弘建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克里姆林宫几乎就是莫斯科的代表。除了克里姆林宫之外,在莫斯科市还有其他一些庄严肃穆的建筑,如列宁墓、卫国战争纪念碑、凯旋门,以及功能各异的代表性建筑,如国家历史博物馆,国家百货商店(ГУМ)以及国家购物中心(ЦУМ),还有展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国家展览中心(ВДНХ),而阿尔巴特大街尽头的俄罗斯外交部以及莫斯科大学主楼、乌克兰饭店等七座被西方人称之为“生日蛋糕”形状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十分显眼,被称“莫斯科七姐妹”。这些建筑从风格上分别是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哥特式、古典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代表,体现了莫斯科从千年前的公国到今日俄罗斯首都的历史变迁,以其不同建筑风格吸引无数游人前往参观。这样宏大的建筑在圣彼得堡是以彼得保罗要塞为核心的,那座位于涅瓦河上的城堡,讲述着彼得大帝创建“朝向西方的窗口”的历史。此外,以巴洛克建筑风格为主的沙皇宫殿与园林,如华丽的冬宫,豪华的夏宫,多姿的皇村,以及涅瓦大街两边无一完全重样的楼宇,都给圣彼得堡的都市建筑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每一个到圣彼得堡的人几乎都一定要到冬宫游览,那里有著名的国立爱尔米塔什博物馆。通常,圣彼得堡人会将冬宫称为爱尔米塔什(Эрмитаж),原意为“隐蔽偏僻的所在”,从彼得大帝时开始修建,历经叶卡特琳娜一世、叶卡特琳娜二世,到尼古拉一世,包括小爱尔米塔什、大爱尔米塔什、新爱尔米塔什、爱尔米塔什剧院、缅希柯夫宫和总司令部六个建筑。共收藏世界各国和俄罗斯的艺术与文化珍品300多万件,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①实际上,在俄罗斯,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心城——克里姆林。换言之,“克里姆林宫”并不是莫斯科所独有的城市中心建筑,在一些历史名城,如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下诺夫哥罗德、喀山,都有一个“克里姆林”。因此,当人们到莫斯科之外的城市旅行时,如果不知道这个城市的代表性建筑设施的名称也不要紧,只要问问俄罗斯人“克里姆林在哪里?”他们就会告诉你这座城市的中心地点。一般来说,每座城市的“克里姆林”都是这座城市比较突出的典型建筑,也是城市历史中最精华的景观所在。
②它或者以记载建城者的历史为主题,让人们膜拜并铭记这座城市建设者的功绩,或者以城市保卫者的英雄事迹为主题,提醒人们今日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除了位居中央的“克里姆林”之外,在俄罗斯的每一座城市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还有教堂。俄罗斯的宗教建筑极其丰富。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大教堂,克里姆林宫里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圣母报喜大教堂、天使长大教堂以及基督救世主塔楼,位于沃尔洪卡大街上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③以及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伊萨基耶夫大教堂、喀山大教堂等都是著名的宗教建筑,这些教堂多数以拜占庭风格为主,
④也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与拜占庭东正教独头圆顶教堂不同,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主要外部特征是多葱头圆顶,或金色或白色、蓝色的“圆葱头”往往在很远的地方就能辨认出来。俄罗斯教堂圆顶的数量不等,代表不同含义,取自圣经故事。如3头教堂代表着圣三位一体;5头教堂代表着耶稣基督和4位福音书诵者——马太、路加、马可和约翰;13头教堂代表耶稣及其12个门徒;葱头最多的是33个,象征着耶稣在人世间生活的33个春秋。
⑤苏联解体后,天主教堂、新教徒的礼拜堂、伊斯兰清真寺、佛教寺庙还有修道院也纷纷出现,在有的城市,如喀山,东正教的教堂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并排而建,反映出当地文化的多元性。园林建筑也是在俄罗斯代表性建筑艺术。俄罗斯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有彼得大帝以及叶卡特琳娜二世在圣彼得堡以及莫斯科的行宫,也有达官贵人以及富贾的私家园林。从18世纪初开始,在俄罗斯出现了一系列皇家园林,包括圣彼得堡及其周边的夏花园、彼得宫、皇村、奥拉宁鲍姆、巴甫洛夫园、加特契纳,以及位于莫斯科的库斯科沃等,这些园林或豪华奢侈,或风景秀丽,或展现欧洲和亚洲不同特色,都是俄罗斯园林史上比较重要的艺术作品。
⑥除了城市中的各式高大建筑外,在俄罗斯的城市边缘与乡村,还可看到成片的别墅。从上世纪30年代起,国家就开始为干部职工提供一定数额(一般为0.06hm2)的郊外土地,以供建造别墅之用。这些别墅的地点多由国家划定,多半建在郊外的山坡、林边、河旁。俄罗斯的别墅多为木结构,色彩比较鲜明,也有的装饰比较艳丽,夏天在绿树掩映中,一座座小木屋整齐排列,似乎在告诉过往的人们,主人正在体味安宁平静的乡村生活。而不同风格的小屋也成为俄罗斯乡间的一道亮丽风景。
3俄罗斯建筑艺术的思想教育内涵
建筑是有灵魂的。满含对历史的尊重、对先人的纪念的建筑设计,使得建筑拥有了精神寄托,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房屋。那么,俄罗斯的建筑体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包含哪些思想教育内容?
第一是体现在以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爱国理念。尊重本民族、本国家历史,倡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俄罗斯建筑所要表达的一个永恒主题。俄罗斯的建筑多半都是有历史的,几乎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建筑都保留了历史的沿袭,比如,克里姆林宫的建筑保留着自莫斯科公国以来几个世纪的建筑外观,而圣彼得堡人每年5月都要隆重庆祝这座城市的“生日”。在莫斯科城郊古镇谢尔盖耶夫,到处都挂着宣传板,告诉人们它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除了让人们清晰了解这些古迹的“年龄”之外,还在昭示这个小镇的来龙去脉,使人们对那些曾在这里建造教堂与修道院并潜心修行的前人充满敬意。对前人的尊重还体现在城市建筑的“高度”上。尽管前文中用“恢弘”二字来表述俄罗斯城市的主体建筑形象,但在俄罗斯的城市中,尤其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市中心,建筑的高度都是十分有限的。例如,在圣彼得堡主城区,每一座建筑都有高度限制,一般都只有三四层楼高,据说是因为不能超过彼得保罗要塞中那座彼得大帝建城基础的塔楼的高度。另外,在设计圣彼得堡的建筑时,建筑师们还被要求,所有的建筑都要有区别,不能重样。无论是外形雕饰还是建筑格局,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是要有区别的。于是,走在涅瓦大街上,我们看到的是以巴洛克建筑为主,高度几乎一样,但却点缀装饰着各种外形与风格的楼群,就像看着不同民族的人们穿着不同的民族服装在比美一般。圣彼得堡今年已经312岁了,它的主城区的主要街道与建筑也几乎保持了300多年的风格。此外,俄罗斯的很多建筑是因历史事件而建的,爱国主义是主题。如,莫斯科近郊科洛敏斯克的沃兹涅辛尼亚教堂就是一座纪念建筑,象征俄罗斯的独立与统一;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教堂是为纪念打败蒙古入侵者而建造的,中心主题是表现俄罗斯的胜利狂欢和民族的解放,具有胜利纪念碑的意义;在瓦西里教堂前面是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青铜雕像,这是为纪念他们在1612年组建义勇军,打败入侵的波兰军队,解放莫斯科,1812年由伊凡·马尔特斯设计建造的。而冬宫的建筑中,有一部分是以1812年卫国战争为主题的画廊,这是为纪念对拿破仑的伟大胜利,由著名建筑师K·罗西设计,包括多个大厅,共展出332位参战将军的肖像,以此铭记他们保卫国家的功勋。实际上,在俄罗斯很多城市的纪念雕塑中,纪念为国家“开疆拓土”者的功绩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对打败土耳其、取得黑海出海口的纪念,对征服中亚地区,以及取得东方出海口——征服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纪念,都体现了俄罗斯“爱国主义”主题。
第二是崇尚宗教信仰的精神信念。俄罗斯的宗教主要是东正教,东正教堂在每个城市都有不止一座,教堂建筑也成为人们欣赏城市风景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很多教堂中,都保存着历代沙皇的棺木,且保存完整,供人瞻仰。它的主要教育功能是对历代沙皇的膜拜和敬仰,进到那里的人们都要静悄悄地向先代沙皇表达敬意,对他们所创建的历史基业表达崇敬之情。各式各样的教堂遍布俄罗斯城乡,是欣赏俄罗斯建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除了让人们可以去顶礼膜拜之外,教堂建筑还保存着一些关于历史的记忆,为城市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宗教与人文色彩。正如有中国学者总结的那样:“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宗教传统和精神风貌,而且还记载着俄罗斯国家千年历史的荣辱与兴衰。这就是俄罗斯东正教教堂能够吸引无数游人的魅力所在。”
第三是铭记前人丰功伟业的爱国教育。对政治家、领导人的纪念是俄罗斯建筑精神内涵的另一个主题。在俄罗斯的很多城市中,到处可见历史人物的雕像。在圣彼得堡,几乎每个主要街区都有彼得大帝的雕像,在莫斯科也一样,而莫斯科河边那座彼得大帝雕像更是游览莫斯科河时的一道主要风景。在每个城市多半还有该城市的奠基人的塑像,以及对这个城市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人物的雕像。那些雕像往往成为一座建筑或者一条街道乃至一个城市的标志。看到那些雕像,人们不能不想起“为什么”要用他们命名,他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比如,莫斯科大学就以罗蒙诺索夫命名,以纪念罗蒙诺索夫为俄罗斯科学文化进步所作出的贡献。在莫斯科还有鲍曼技术学校,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列宁图书馆,等等,都让人永记这些历史人物。圣彼得堡郊区的著名皇家园林之一——皇村,还有一个名字叫叶卡特琳娜宫,但现今人们更多地称呼它为普希金城,因为那有一个著名的皇村中学,著名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曾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1937年,在诗人逝世100周年之际,皇村改称普希金城。在有些地方,如果不能用伟人来命名,也会用一些雕塑或者其他方式来表达纪念。如,列宁曾在喀山大学学习过一段,在喀山大学的正门前就竖有“乌里扬诺夫”的雕像。这类情况在俄罗斯建筑中可谓屡见不鲜。第四是缅怀历史人物的感恩教育。俄罗斯建筑还体现出对那些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的纪念。莫斯科地铁站有很多是以人名来命名的,包括门捷列夫,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马路两边雕刻在一些建筑物上的头像与牌匾,这是在告诉人们,哪位人物、什么时间曾在这里生活与居住。而那些科学院的院士、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则经常出现在各个街道中、汽车站牌里。这些建筑与那些以人名命名的博物馆、艺术馆一起,让所有的后人记住了先人们的生活轨迹与社会贡献。不仅如此,在莫斯科还有一座著名的墓地——新圣女公墓,是安葬被人们景仰和崇拜的历史文化名人,叱咤风云、屡立战功的英雄,以及开拓进取、为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科技文化名人的地方,包括果戈里、赫鲁晓夫、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如战争之初牺牲的三位飞行员,游击队员卓娅和舒拉,还有曾在中共历史上留名的王明,等等。这里原来不允许随便进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景区,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在莫斯科红场上无名烈士墓前的鲜花也每天铺满台阶,新郎新娘在这里举行婚礼,把自己的幸福归功于英烈。这个墓地也是人们表达纪念之情、缅怀先人功绩的地方。
4俄罗斯建筑之思想教育作用的启示与思考
在领略俄罗斯建筑艺术之美的同时,人们也能感受到那些建筑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以及深刻的思想教育内涵。无论对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人,还是社会工作者、思想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
一是环境意识深入人心。俄罗斯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它的森林覆盖率很高,这与其国家政策有关。政府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严控开采。所以,今日俄罗斯的资源环境都与其保护政策密切相关。在设计建筑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最小地影响环境、尽可能不破坏环境,是一个早已形成的规矩。在圣彼得堡的皇家园林中十分清晰地反映出人们对自然文化的认同。它们大都选在城郊,在天然森林中僻出空地,建造气势宏伟的宫殿;在辽阔的水面中筑岛并根据实际地形考虑空间结构和道路规划;主园路的面层大都铺设透水的沙砾,这与中国传统园林中砖石材质的铺装有很大不同;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营造丰富的空间;建筑的设置根据风景画构图的原理,强调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协调。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一样,俄罗斯自然风景园在发展中并没有完全摒弃规则式的园林布局,如在叶卡捷琳娜园和巴甫洛夫园中许多规则式花园区域就是在多次改造中得到保留。
二是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爱惜。18世纪和19世纪是彼得堡建筑的黄金时代,冬宫和爱尔米塔什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辉煌的建筑杰作,更是世界闻名的大型艺术博物馆,其收藏包括从远古到近代各个不同时期的有价值的文物和艺术精品。从旧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新石器时代岩壁绘画的残片,到青铜时代精致的青铜器皿、古罗马个性鲜明的雕像。在西欧的绘画和雕刻艺术收藏中,许多大师的作品成为爱尔米塔什的珍藏。此外,还包括版画、素描、细密画等多种艺术门类。爱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东方的文化和艺术作品也非常丰富,这里有亚述的浮雕,古埃及法老的雕像,拜占庭的壁画,波斯的铜盘和近东伊斯兰精美的工艺品。特别是它收藏许多有价值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在这些艺术品得以完好保存的同时,爱尔米塔什的建筑艺术价值也得以充分体现。爱尔米塔什博物馆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普及机构。俄罗斯帝国时代这里只是为少数的王公贵族服研究和从事艺术普及教育的地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宣布重视对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工作,接待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的参观,并予以指导和讲解,还对那些对艺术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⑾在俄罗斯的很多博物馆与艺术馆中,人们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已经是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他们经常集体出行参观,从小就懂得遵守公共场所规则,排队入场,不大声喧哗,不乱摸乱动。而借助详细的讲解,他们对文物和建筑艺术以及历史文化又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是建筑艺术中的人文精神及其感染力。俄罗斯人爱读书,遵守公共道德,有修养,这些品质在其建筑文化中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走在俄罗斯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的标示牌是博物馆(Музей)和画廊(Галерея)。据介绍,莫斯科有300多座博物馆,有画廊、名人故居、名人工作室、历史博物馆、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二战博物馆、航天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地方志博物馆等。还有矗立在街头、公园、广场的青铜或石雕纪念碑等。莫斯科市政厅前城市缔造者长臂尤里跃马扬鞭的青铜像,普希金广场上的普希金石像,阿尔巴特大街附近僻静花园中果戈里在沉思的石像,都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气息。这些纪念场馆多半都有人管理,每天都有人前往参观。通常,在一些文化机构,每当有新书或者新艺术作品展示时,总会有很多人前往。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的情操被陶冶,灵魂被净化。俄罗斯建筑艺术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其命名上。俄罗斯人喜欢用历史名人或英雄的名字来命名街道、地铁站、广场图书馆等。在莫斯科,一条很长的大街是列宁大街,稍小一些的街道也有以德米特洛夫、乌里扬诺夫、瓦维洛夫等命名的,还有加加林广场、普希金广场,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铁站中,有以普希金、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马雅可夫斯基命名的,还有很多公交车站,也是以一些名人命名。俄罗斯最大的图书馆是列宁国家图书馆,还有自苏联时代流传下来的地名,如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古比雪夫等等,尽管在苏联解体后,很多地名又恢复到从前,这些地名也让人有“个人崇拜”之嫌疑,但是对历史和前人的尊重无疑是其主要目的。⑿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爱阅读成为俄罗斯人的一种习惯。在地铁车厢里,在公交车上以及候车厅等公共场所,经常看到的镜头就是人手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尽管当今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手里的已经不只是书报,还有电子书或者手机,但是阅读在俄罗斯人生活中还是占有极大的分量。在地铁上,如果看见一个小学生或者初中生在拿着一本英文原著饶有兴致地阅读,你不必惊奇,俄罗斯的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在莫斯科市中心的特维尔大街、阿尔巴特大街上的书店(ДомКниги)以及位于卢比扬卡大街上的书店(Глобус),每天下班后以及周末都会有很多人在浏览和选书。
四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由于对历史的尊重,对大自然的爱护,对宗教的虔信,使得俄罗斯人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平静的内心世界。无论国家动荡还是经济危机,俄罗斯人的守法、守纪、阅读、回归自然等习惯始终保持,也成为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每逢周末,在城市近郊或者郊区的林地里,总会有三三两两或成群的人们在烧烤、晒太阳、游泳、聚会。无论有多少人,当他们离开时,那里除了烧烤的痕迹之外,几乎看不到废纸、垃圾袋或者包装袋等废弃物。甚至连小孩子也知道不能随地丢弃废弃物。正因此,俄罗斯的环境之美不仅体现在建筑的艺术美上,还体现在环境的整洁干净上。正所谓天人合一,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和谐相处,才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俄罗斯看到的这些情形不禁令人深思:中国的资源不是很多,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环境的爱护和保护应该既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应是每个人的习惯。对历史遗迹与古建筑的保护也应是一种本能的习惯,而不应该是被监督或者强迫才形成的习俗。正如所指出的:“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⒀古建筑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动面孔,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记忆和身份凭据。当我们的居住之地成为无历史的空壳,我们又如何自信地发展、诗意地栖居?同时,对前人和历史的尊重,不妨也来一点“个人崇拜”: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以“建设路”、“文化路”这类大众用词命名的街道已经使城市街道重名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也给旅游者以及信息、通讯工作带来很多麻烦。而如果用那些在当地历史文化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名来命名,既简单好记,又体现了对先人和历史的尊重,何乐而不为?
作者:关达宇 杨慕燚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白俄罗斯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
一、业余扬琴艺术教育现状
四川地区崇山峻岭,交通的不便影响着文化的传播,随着现代交通的高速发达,扬琴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四川地区除了省会成都以外,业余学习扬琴的学生并不多,其原因除了最初的交通闭塞文化交流缓慢以外,还有两点:一个是对扬琴这个乐器不够了解,有的甚至不知道扬琴是个什么样的乐器。二是扬琴和其他民族乐器相比体型较大且价格较高,一些工薪家庭只是为了孩子可以艺术熏陶的也不会选择。因此,和古筝、二胡相比,扬琴业余爱好者和学习者就少之又少,相对的专业的扬琴教师也就不多。据考察,除了省会成都以及其附近的一些城市以外,四川大部分偏远地区没有专业的扬琴教师,大部分扬琴教师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学习和认识了一些扬琴的基本演奏,而后自己钻研学习,到现在带几个启蒙的学生,还有一些是最初的四川扬琴的民间艺人。他们所教授的扬琴演奏过于娱乐化,很多演奏姿势和演奏方法不经推敲,过于随意自由。扬琴艺术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成都作为省会,具有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的扶持,有一大批专业的扬琴教师和扬琴学习者,因此扬琴艺术教育在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是相对专业话的,即使是业余学习扬琴的学童,也能够学习到非常专业的扬琴演奏方法。而这种扬琴教育方式也是正规化、统一化,充满了正能量和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童选择学习扬琴这门乐器。
二、专业扬琴艺术教育现状
四川省内高校众多,艺术教育是每一个综合性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扬琴艺术教育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有专业的民乐系和教育系,民乐系属于音乐表演专业范畴,立足于培养专业的扬琴演奏者表演者,教育系则立足于培养专业的扬琴教师,侧重点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扬琴艺术事业发展做贡献。除了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省内还有很多师范类院校具有扬琴演奏课,这些课程是针对培养高素质的中学音乐教师而开设的器乐专业课。这样的扬琴演奏课的教师虽然专业,但是就课程自身设置来说,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多没有扬琴演奏基础,都是因为这门课程的开设而开始学习,基本功无法学习的很扎实,其次,课程的课时只有一年的时间,对于学习一门乐器来说,时间过于短暂,很难掌握到精髓。最后,课程结束后,也很难再有学生坚持努力的学习下去,之前所掌握的也会随着时间遗忘。这也对师范类的培养提出了质疑,如何培养一名优秀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如何将扬琴这种乐器演奏课程开设并且传播下去,这就需要课程的改革创新。
三、扬琴艺术教育的未来展望
扬琴艺术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责任,需要所有的扬琴教师、扬琴演奏者的共同努力。作为一门小众乐器,又是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扬琴艺术教育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扬琴也会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扬琴艺术教育也会迎来自己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业余扬琴教育需要专业扬琴教育的支持,专业的扬琴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扬琴教师,才能使得业余的扬琴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才会使得我国的扬琴艺术事业走向更加繁盛的阶段。但是如何将扬琴艺术教育有效的实施,还需要对扬琴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扬琴的教学大部分采用一对一或者小组课的形式进行,这样的教育因材施教,能够针对每个学童的问题对症下药,收效很快,但是这种教育方式过于传统且形式单一。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扬琴教育是否也可以凭借高科技去进行教学创新,需要每一位扬琴教育者的共同思考和不懈尝试。而就扬琴的乐器自身,是否也可以通过现在科技进行改良,使得扬琴与科技相结合,减轻其不利于携带等问题。总之,我们要坚信,扬琴艺术教育的未来是美好的,道路会曲折但是一定会为我国的扬琴艺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作者:陈舒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艺术教育也成了各高校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关注点。但就目前发展的形式来看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虽然开设了艺术选修课,但对艺术教育教学不了解,加之理工科院校教育对象的良莠不齐,最终依然摆脱不了传统“大锅烩”的教育模式。
二、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艺术的喜爱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有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艺术灵感被扼杀了,这种现象是与目前教育发展形式相违背的。为了更好的发挥当代大学生的天性,提高综合素质,艺术教育就成为了重要关注点,理工科院校换汤不换药的老教学手法已不在适用,分层教学也许正是改变这一现状的突破点。
1.分层教学照顾面广、灵活性强
理工科院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曾接受的教育模式也不同,每个人都是各具特色的鲜活个体,需要从更多层面了解,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解决了其他学生“消化不了”的问题,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理工科院校学生注重理性与现实,接触艺术教育层次参差不齐,而分层式教学可以按照每位学生实际情况与接受能力来设置课程内容,为教学与学生自身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恰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分层式教学接受性强、竞争力大
分层教学就是按照不同学生的基础采取分开教学的手段,教授的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分配,这样避免了传统“一锅烩”的教学模式,课程安排也会更加合理,使教与学都变得更加有趣。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使基础差的学生不断进取,实现跨越,基础好的学生努力向前,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教学局面。
3.分层式教学融洽师生关系并有助提高教师个人水平
分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更加细致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同时能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充分的信任,在教师的关爱与关注下学生逐渐消除了自卑感等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就要丰富教学内容,这就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备课,还要深入的了解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要求。
三、怎样实施分层教学的思考
1.加强对分层教学与分层教学学生的认识
虽然现在理工科院校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但对艺术在当代社会用人单位中的需求与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只有加强对分层教学的认识,才能巩固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基础,才能更好的促进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发展与学生培养。同时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期条件就是必须要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加深老师对学生,包括学生对自己的了解。
2.重视分层教学的课程设置
在分层教学中更加需要重视课程的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其特点设置不同形式的课程教育模式,这样才能体现出分层教学的优势,反之如课程设置不全,教学内容单一,课时不足,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的逆反心理。
3.拓展分层教学学生的舞台
目前理工科院校艺术活动较为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由于舞台的局限只能吸引到一些有艺术基础的同学参与其中,而剩下的一些有表现欲望又没有胆量的同学只能进而远之,通过拓展艺术舞台,可以给分层教学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提升胆量与自信,鼓励没有艺术表演经验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艺术实践中来。
4.提升分层教学教师的培养
加强理工科院校分层教学教师的培养是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了相应课程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是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方案。所以建设学校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健全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完善艺术教育分层教学,努力培养一支多能一专的综合型艺术教师队伍才是提升分层教学教育模式的关键。
四、结语
随着艺术这个话题在当今社会中的出现频率与社会需求,理工科院校对于艺术教育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理工科院校在发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理工科院校发展艺术教育的时间较短,使得理工科院校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普遍存在着“单调”的现象,艺术教育不仅仅着眼于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的培养,它是每一个大学生理应获得的教育权利,所以强调艺术教育的分层教学的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艺术教育。
作者:冯成江 程燕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一、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与藏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艺术教育,教育是不协调不完整的。藏族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将在生产生活中得来的直接经验艺术的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在群众中广泛传播和传承的群体舞蹈艺术形式。至今为止西藏自治区共有2所高校开设了正式课程,但是,课时量较少。课外活动主要是参加民间舞蹈比赛,具有短期、临时特性。西藏高校大学生艺术教育由于西藏高寒、缺氧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外地生源,不益于开展剧烈运动,因此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通俗易懂的民间舞蹈对西藏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公共艺术教育现状:一是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评价具有显著差异;二是大学生对目前高校艺术课程形式和资源的丰富性、新颖性认可程度不高;三是大学生有明确的艺术教育需求;四是当前各高校公共艺术教材的建设处在好与差、精与粗、充实与残缺并存的局面;五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结构设置只停留在以纯粹的欣赏理论层面,会造成艺术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和走上枯燥乏味的不符合艺术教育的歧路,这种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人格的养成毫无作用。
二、西藏高校藏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藏族民间舞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数据中。笔者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出以下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舞蹈室,即便有舞蹈室,相应配置设备较为简陋。
(二)与藏族民间舞蹈相关的教学没有,只是课外活动中以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只有西藏大学和拉萨师专的艺术专业开设了正式课程。藏大在文化素质交叉课中有一些艺术课程,但是,课时量较少。课外活动主要是参加民间舞蹈比赛,具有短期、临时特性。
(三)学生的藏族民间舞蹈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学生常常把舞蹈当做休闲娱乐的活动,很少有人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意识去思考和学习。
(四)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从调查来看,目前西藏高校大多是通过举办相关活动进行教育和传播,西藏大学在公共课程和文化素质交叉课中包含了民间舞蹈的内容。
(五)绩效不显著。舞蹈学习,不仅智力活动过程,更是肢体运动过程,是肢体运动和智力活动的协调统一。但是西藏高校学生目前整体存在着应变能力差、缺乏自信、遇事过度紧张和懒动等问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掌握的舞蹈组合较短,绩效不显著。
(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在师资方面,存在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艺术素质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七)本地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西藏虽然有着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但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视野下的藏族民间舞蹈教学建议
针对西藏各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西藏各高校应当提高对藏族民间舞蹈的教育重视程度
只有学校重视了艺术教育,重视了藏族民间舞蹈教育,藏族民间舞蹈及其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民族特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开设藏族民间舞蹈选修课程,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资力度
各高校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包括配套设施投入和制度设计等。配套设施投入,需要以经济投入为基础,购置舞蹈道具、服装等。制度设计主要指高校针对舞蹈选修课程制定一些适合高校学生舞蹈学习的制度及规定,以规范和保证舞蹈选修课程长期开设。高校应为学生学习藏族民间舞蹈提供场所,为藏族民间舞蹈选修课程的正常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多途径、多形式的进行藏族民间舞蹈教育
目前,西藏的高校大多是通过举办相关活动进行藏族民间舞蹈教育和传播,很少学校在公共课程和文化素质交叉课中包含了民间舞蹈的内容。对此应当增加藏族民间舞蹈的公共课和文化素质交叉课的课程;除了开展舞蹈比赛,还可以举办藏族民间舞蹈知识竞赛,建立藏族民间舞蹈节,举办与之相关的舞蹈图片展等。
(四)注重在艺术活动中渗透藏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意识
舞蹈,尤其是民间舞蹈,可以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通过舞蹈的动作、配乐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因此,应当在艺术活动中渗透与藏族民间舞蹈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应注重对学生灌输藏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即对藏族民间舞蹈资源的传承,包括某一具体舞姿的含义,或是该舞种的形成历史等。另一方面西藏各高校应广泛开展一些舞蹈类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办的锅庄舞大赛。通过艺术活动,在传承和传播着藏族民间舞蹈的同时,也传承着民族文化。
(五)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舞蹈艺术教学的质量
要想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更新教育理念,与内地各院校甚至是国际高校的新型教育模式接轨,增加教师的自编教材和专著类书籍,师生同步学习。将学校的舞蹈教学和社会公共组织的舞蹈教育相结合,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为舞蹈教学服务,并积极加强教育各方之间的沟通,促进舞蹈教学的多样化、趣味化、科学化。进而提升舞蹈艺术教学的质量。
(六)充分利用地方舞蹈资源,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体现着民族自己的民风民俗。学校必须要不断的挖掘藏族民间舞蹈资源,将其贯穿于舞蹈教育的始终。此外,学校还应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鼓励学生参加舞蹈比赛。
(七)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近年来,西藏艺术教育招纳不少教师,大部分以音乐教育为主,舞蹈教育的教师甚少,教师结构不和谐。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单单是个教育者,还是一名学习者。从事舞蹈教育的老师在进行舞蹈专业知识的教育、学习的同时,还要进修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只有教师拥有复合型的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才,才能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四、结论
西藏高校是为西藏的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优秀人才的重地。这不仅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他们具有较强创新技能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西藏高校在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探索过程中,十分注重将舞蹈艺术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所以,把藏族民间舞蹈资源纳入西藏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对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了解藏族的风俗民情、历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桑嘎卓玛 单位: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方式
1.物质层面的融合。科学和艺术物质层面的关系是指科学方法对艺术的影响。在幼儿教育中,许多教师理解的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主要停留在表象上,需要提倡科学和艺术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2.心理层面的融合。在艺术活动中,想象、情感等诸多要素要彼此渗透,情感通过理性的对话能够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当艺术具体化为情理交融的艺术形象的时候才有美的艺术产生。在幼儿教育中,孩子特别富有想象力,有的教师则认为想象需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应该违背原则,于是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就封杀了他们的创造力。遇到这种问题,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激发、引领与指导孩子理性与情感的参与。
3.科学和艺术本质层面的融合。科学和艺术追求的目标就是人们所说的真、善、美,科学和艺术本质层面的关系富有变化和韵律美的和谐美。周期美是一种自然与生命的节奏,科学和艺术的汇合,实现了深层次的积极互动,科学活动有助于引导幼儿关注、观察与体验各种物体不同形状的意味,帮助幼儿深入体验其中蕴含的节奏、和谐等,提升幼儿勇于怀疑的品质。
二、幼儿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1.从个体角度逐渐渗透。首先是在艺术的科学启蒙教育,对3—4岁的儿童需要培养他们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引导幼儿认识从表象向真理过度的过程,教育的重点不注重结果,关键在于过程。其次是对6岁阶段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需要开始注重结果和获得结果的意识培养,将艺术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的艺术教育达到最佳效果。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利用多种工具材料刺激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以强化幼儿的兴趣发展。在儿童文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利用艺术形式使幼儿对教育活动产生好奇,有求知欲望,在这一阶段研究中科学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艺术教育成为辅助教育形式。我们的具体目标是增加知识,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在优化的教育中达到科学教育目的。
2.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
(1)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起源于儿童相互作用的活动,具有主体性和对象性,它是在儿童产生制作动机后在头脑中形成的简单构思,然后把这个构思付诸于制作过程与装饰。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活动加工改变材料,把头脑中的形象外在化、可视化,手工制作活动需要探究所要制作物体的性能,按照其原理进行科学设计,在感知基础上探究原理,整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设计,增加“探究规律”与“画草图”两个环节,并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价值的环节,在活动中遵循合作计划的规则并有效运用各种交流技能,有助于补充和扩大传统学科领域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任何造型在制造前都需要弄清楚物体的结构,需要比例以及各部分的空间关系与空间位置等,分析的同时还要对形态进行分析与综合,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形态的分析与综合要侧重于形象思维,那么对科学规律的探求则更偏重于逻辑思维,知觉与理智、感知和推理在这里可以得到完美结合。
(2)交流讨论。交流谈论能增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从开始产生对话及对自己想法的陈述,使幼儿能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使自己能有效组织、分配任务,实现观点的外在化、客观化的表征转化。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评价、交流活动,促使他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和有效的制作动作能够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要想真正实现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需要鼓励幼儿多样性的表现和结果,教师在教学素材上要摒弃那种仅在于锻炼手指操作的教学内容,要充分挖掘素材中蕴涵的多方面价值,从各种角度使幼儿由原来的机械操作变为生动展示现有能力和已有经验,让他们在和合作交流中体验探求规律与创造美的乐趣。
3.利用启发创造教育法。在课程设计上要依照科学教育主题内容设计其活动,注重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建立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体系。利用重组法:让幼儿了解某玩具的构造,拆散后再重新组装成另一形象的玩具;比较模拟启发法: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给幼儿一幅画作原形,让幼儿根据画面的构图、造型的不同把事物或动物比作人,按人的心理变化来创作出作品;发现法:在指导幼儿学习知识时,应该让幼儿自己发现并学习相应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和思考发现不同物体的外形特征,用途和价值。幼儿在有声有色的科学教育中小组讨论和解决疑问,加深幼儿对物体的了解和记忆。总之,艺术与科学各有各的教育价值与认知体系,艺术教育强调情感表达及审美,科学关注真实,科学教育重在发展儿童探究发现与思维的能力。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根据不同需求创造出特定的实用价值,产生合理性、效能及科学性,艺术活动会直接作用于人的审美意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恰当的契机和适宜的平台。
作者:王磊 单位:黑龙江省建三江胜利农场幼儿园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内涵特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自发启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目前虽已经达到了普及的层面且小有成绩,但其深度及成效不容乐观,发展与完善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在过去前行的近三十年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随着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受教群体数量的递增、人才定义的诠释、社会需求的改变而逐渐自我定位。加上近年来诸多学者的关注与剖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特征越加明显,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教学前提与基础的“公共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仅从字面就可以清晰地拆分为“高校”、“公共”、“艺术”和“教育”四个子系统。“高校”是地点,“公共”是前提与基础,“艺术”是内容和范畴,“教育”是核心与过程。其中“公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性质的体现,是区分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属性的关键,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采用、受教群体的确定和教师专业背景的要求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且有效地进行和开展。“公共性”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既与“非专业性”相对等,也与“非公共性”相对立。它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折射出了普及与体验、平等与开放的内容特性。其一,普及与体验主要是特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要以普及艺术及其文化为首要,以学生情感体验与感知为目标,达到审美层次的要求,以完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己任,这一点一定不能与专业艺术教育相混淆。其二,平等与开放主要是特指受教群体学习的权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是除艺术专业学生之外的所有非艺术专业学生,他们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即使如此,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选择上对受教群体依然不存有任何门槛和要求,所有课程都具有开放性。这既是受教群体受教育权利的体现,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类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挑战。面对差异性极大、需求不一且数量庞大的受教群体,如何在仅有的课时内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斟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家已经陆续公布了一些促进和指导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文件,如1996年公布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2002年公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2006年教育部办公室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这些文件都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中心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希望通过学校的艺术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以提升,从而全面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关键词就是“审美”,这与专业艺术教育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并没有被充分理解,甚至是被歪曲。绝大部分高校将其审美教育停留在音乐领域或静观模式上,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多音乐类和鉴赏类课程且无系统文化与理论支撑。各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系统的美学理论,需要教师将其贯穿在课程教学当中,而不是单一地看图片、视频或听音频。除此之外,美术、戏剧、书法、戏曲等等艺术领域在目前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毫无涉及。如此,原本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以实现,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的提高也只是纸上谈兵,更何弹素质理念下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范畴的“广泛性”与“交叉性”
“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畴,其涉及面非常广泛,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仅从常态思维的角度出发,我们暂且认为它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等领域。在人文领域中的各个领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关联与交叉的现象。以音乐领域为例,现有的交叉学科就有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等交叉学科,可以看出音乐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成体系,而这些学科仍旧隶属于音乐门类。“艺术”这种极强的包容性与延伸性是人文科学发展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也因此而具有了鲜明的广泛性与交叉性,从而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我们大可不必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范畴局限在某一单一的艺术领域或艺术形式当中,除了开设各种鉴赏课之外,交叉性学科课程的开设也是可取的。这无疑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进程的一大有效途径。
(四)受教群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即受教群体,是除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之外所有的学生,其有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和文化背景、艺术基础、个人认知的差异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象一般限定于本科层次。而本科层次的学生一般处在17-25岁之间,他们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并且通过高考的筛选而进入高校,已经具备了心智较成熟、文化基础较高和心理发展较稳定等三个特点。又因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庞大受教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艺术基础和个人认知上。他们大部分人会根据个人的喜好、专业的补充和市场的需求等方面有意识、有方向地选择自我需求的知识体系来进行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遵循受教群体的复杂特性,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规划与分层,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的形式将学生们艺术基础和偏好进行分层与整合,从而规划课程设置,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现实特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美育”及“素质教育”的头衔下,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受教群体的艺术文化素养,以培养“全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虽一直在探索与实践,但从宏观层面看,现实状况仍然不尽人意,绝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处于恍惚、迷失的阶段且具有不谋而合的相同特征,这与起初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就如今的实况而言,我们可以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状况特征,即现实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地位的“从属性”及“边缘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高等教育的常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目前国内大学生综合素养极其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公共艺术教育尤为重要,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受教群体的内化影响不容忽视。然纵观目前多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况,可以发现公共艺术教育已经走上了偏离的轨道,其定位与初衷相背离,其地位具有鲜明的“从属性”且逐渐“边缘化”,主要表现在:无专门机构的管理与规划,公共艺术教育整体呈散沙状态;教学过程简单随意、无目标,呈走过场状态;教师群体普遍以完成课时量为目标,呈浑水摸鱼状态;受教群体基本上以混学分为目的,呈吊儿郎当状态。久而久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空壳组成部分,空有头衔,无实质效应。就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建议与方案,致力于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滞后的现象。笔者认为意识尤为关键,要想进步与发展,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要有意识,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摆对它的位置,从思想观念中树立它的地位,才可能有效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向前的脚步。
(二)机构与体制的“临时性”和“随意性”
机构的设置与体制的完善是高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与发展的前提。目前各高校已经根据学科的不同相应设置了院系,各院系会根据本院系的学科方向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设置、管理教师团队和组织各项活动。而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教育却没有这般平等的待遇,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典型的“临时性”和“随意性”,主要分三种形式存在:其一,无任何机构设置,其教学由本校人文学院或艺术学院的老师兼任;其二,有简单的机构设置,且挂靠在团委、人文学院、艺术学院或艺术团等校二级单位,纯属“傀儡”机构;其三,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有自己的领导班子、教师团队,有自主权,发展空间大。在这三种形式中,前两种为主流,只有极少数的高校为公共艺术教育设有专门的机构。这一特征的显现无疑是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最真实的写照,连其发展最起码的机构与体制都没有,又怎谈进步与完善。
(三)教学体系的“模糊性”和“松散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有其完整而规范的教学体系,且教学体系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般来说,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与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形式设计、教学结果评估等几个方面。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而言,其教学体系具有“模糊性”和“松散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学知识范围不明确,各项课程都没有教材和合理的规定范围;教学内容片面,仅限于某一艺术门类或艺术形式;教学方法与形式单一,主要是看和听,受教群体的真实体验严重缺失,缺乏参与性;教学结果评估环节不规范,无目的性,甚至是被省略。教学体系是教育的灵魂所在,教学体系的模糊和松散直接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滞后。而上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那些普遍特点也直接反应了其现状的消极。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成为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它是教育得以实现的过程,是教育发展的根源。
(四)师资学科背景及学术意识的“单一性”和“缺失性”
教师是教育的施教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是由各专业艺术学院或各综合高校艺术院系所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普遍精通某一种专业技能,但缺乏理论知识背景、文化底子薄且缺乏学术意识,其开设的课程一般会与自身的专业技能紧密挂钩且内容单一不涉及任何史论、文献和美学等理论内容,即缺失文化理论支撑。这样的课程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受教群体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从而导致了“对牛弹琴”的教学现象。对于以美育为最终目的的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其施教群体必须一专多能,精通艺术理论,掌握教育理论和技能,有极强的学术意识,弄清教育目的,了解受教群体,更要从学术的角度思考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这样看来,各高校应该将师资引进的目光投向艺术理论专业的人才,而不是艺术技能的人才。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培养歌唱家、演奏家或绘画家为目的,“素养”和“审美”才是初衷。
三、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如何优化公共音乐课程
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教育自2006年开始就有了专门的管理与教学机构,隶属于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专门机构的设置使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几年,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省内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就现状而言,依然有发展和完善的必要,前行的步伐不能停止。笔者将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进行了一个归整,即目前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有舞蹈欣赏、中外音乐作品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剧欣赏、影视动画视听语言、交响音乐与音乐家等五门课程。由此可见,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有以“欣赏”为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以西方及现代音乐艺术为主要课程内容等特点,而音乐基础理论、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性严重缺失。结合每学期学生评教、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评估反馈意见及笔者多年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笔者对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优化提出以下构想。
(一)音乐基础理论类课程的开设
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欣赏的基本,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理论才能真正从审美层面对各种音乐进行真正的欣赏,没有基础理论的音乐欣赏如空中楼阁一般,有形无实。据调查,目前高校中绝大部分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不识五线谱,甚至很大比例的学生连简谱都认不全,更别说节奏、和声、调式等一些进行音乐欣赏时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此,《基本乐理》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基本乐理》这一课程作为专业音乐教育四大件的第一件,其理论性极强,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说略显枯燥。这要求教师需多运用多媒体将趣味性融入课堂,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适当掌握教学的难度。
(二)音乐文化类课程的开设
由于音乐本身文化属性的存在和人文学科的发展,音乐这一学科已经与众多学科交叉并形成了许多有体系的学科。音乐学科的交叉性使音乐与许多学科产生了共鸣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这样一来,公共音乐课程的开设不必只局限于“欣赏”这一个范畴,文化范畴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教师可将课程专题化,开设一些专题式的课程,如《音乐史》、《世界音乐概论》、《音乐养生文化》、《音乐哲学与思考》、《文人与音乐》、《音乐美学概论》、《音乐教育发展史》等音乐文化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可以从学科的角度与受教群体产生共鸣,也能让学生将音乐的学习上升到文化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开设
随着专业音乐教育“欧洲中心论”的普遍存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国音乐艺术教育严重缺失。从湖南理工学院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现状来看,“欧洲中心论”再一次显现,中国音乐艺术类课程的设置迫在眉睫。经过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变迁》、《中国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与音乐欣赏》、《中国民歌简介与音乐欣赏》、《中国器乐简介与音乐欣赏》、《中国曲艺简介与音乐欣赏》、《湖南音乐文化及音乐欣赏》等课程都可开设。这类课程教学内容明确,实操性强,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弘扬中国音乐艺术文化,有利于中国音乐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作者:黄皓华 涂雅蓝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公共体育艺术教学部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观察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它包括人的直觉、注意、感觉、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所以说人的心里因素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创新能力的高低,在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中,不断强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人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对艺术的感知力是对外部事物形象的感受、把握的能力,这种能力一般称之为观察力。艺术的创造者总是下意识观察、扑捉自己需要的创作素材,例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那惟妙惟肖,高贵典雅的孔雀,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那是她热爱生活,对大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精品。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感知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到的眼光和独特的感受力,让学生对大自然、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人和事等,都能获得新的、不一样的感受和认识。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
对于创造力来说,想象是否丰富很重要,所以要特别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它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想象力。艺术教育中,一个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欣赏者集中注意力,专注的欣赏,通过外在的艺术形式,引起你的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的反映。黑格尔曾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如在欣赏音乐、美术等作品时,声音、色彩等外在的媒介,刺激学生的感官,再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性格的不一样,产生不一样的联想,与艺术作品形成共鸣。例如欣赏交响乐《黄河》,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看见黄河,但是音乐一出,立刻呈现磅礴气势的黄河,呈现船工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黄河,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的景象。历史证明,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明也得益于想象的启发,例如电话的发明、计算机的发明等这些发明都首先源于发明家的想象,而非逻辑推理。培养想象力,艺术教育有着独特不可取代的优势,这由艺术的特点决定的,艺术具有自由的特征,在音乐里有无标题的音乐,在舞蹈里有只表现创作者内心的抒发却毫无意义的动作,在美术作品里也留有无限想象空间的“留白”处理,这些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无不说明艺术是自由的,艺术中处处都有想象的空间,通过潜消默化的艺术教育,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头脑灵活起来,想象力也逐步丰富,从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灵感的培养
灵感的来源通常是直觉的结果,通过直觉,一些新的形象、新的思想突然在脑海中产生,让人豁然开朗,解决了一些长期来未能解决的问题。而直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觉,是大脑的一种高级理性的“感觉”。而这种直觉、感觉的产生,不是产生在我们课堂上训练的语言、逻辑、分析的左脑里,而是出现在我们的右脑里,右脑就是艺术的大脑,节奏、音乐、艺术的大脑。艺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它是必须主体亲身参与和直接感受,在欣赏过程中,刹那间感到“真、善、美”,有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没有经过思考,所谓的人的第一感觉和印象,通常称之为“直觉”。而直觉和灵感思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而得的。艺术教育是将人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四、艺术教育有助于个性的培养
目前,我们的教育大多数学校都是统一管理,统一的模式,要求学生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育,教育的过程犹如工厂的流水的生产线了,在统一模式进行的培养,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自然也就没有特色,没有了创新能力。现代社会里往往强调共性,忽略个性的培养,视个性为消极因素而百般贬低,不仅使个性受到严重压抑,而且使民族文化的个性也逐渐消失。离开受教育者自由而又活跃的天性,成功的艺术教育无从谈起。艺术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一味着教育应以育人为核心,为根本。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应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个性,反对对人的理性压抑,排斥个体生命的诉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声音,有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与众不同的独特性,给予他们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艺术世界里,需要受教者置身于作者的历史境地,去真正理会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同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扩展作品的内在含义。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的生活阅历,自然就有不一样的感受和领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艺术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个性、特色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激发起潜在在创新思维和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内容、形式、方式等方面正在不断拓展、丰富。作为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客观、科学的对待上述问题,不懈努力,充分利用艺术资源与历史背景,潜意识地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作者:柏志华 单位:湖南商学院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学生非专业类学习课程,大多的学生碍于面子,羞于主动表现,在课堂互动和提问的环节,还存在部分学生“保持沉默、目无表情”的情况。公共艺术实践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积极行动,但有部分学生对此感到羞怯,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而被其他学生嘲笑,有部分学生对此甚至存在排斥的现象。面对这类群体,普通的教学方法会造成课堂气氛的尴尬和学生内心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要随之发生变化,为稳定课堂环境并保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首先要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艺术课程的学习,这需要在教学中摸索适当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坚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所及方面出发,并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打开他们的心扉,使其亲身感受艺术的感召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培养有全面艺术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当前的流行因素,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变“主动”为“被动”,并为学生提供的自我创作作品或是最新流行音乐精品展开音乐赏析,与学生共同挖掘作品潜在的艺术知识。当然,在艺术作品的选择上也要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因材施教”,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师对教学资料的积累、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而且也重新定义了学生对公选课程“为学分而学”的观念。
二、“公共化”的特点
高校公共艺术公选课程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因此具有“公共性”的特点。面对大学生艺术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在对公共艺术课程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需舍弃部分专业知识的传授,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照顾大众群体的喜好,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来进行教学内容难度的选定。高校也可以在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进度的同时,适当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课下或是网络通讯式的辅导,争取以最快的时间将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到同一水平线上。由于我国各地音乐艺术教育程度的不同,致使在校大学生的音乐素质良莠不齐,大部分学生对艺术课程的了解微乎其微,甚至连简单的音阶都没有概念。在他们而言,艺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还有部分学生羞于表现自己的才艺,或是觉得自身没有音乐天赋而怯于张嘴演唱。面对这类“羞涩”的学生群体,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打开专属他们的世界,切忌急于求成,师生之间需要一定的人文关怀,逐步实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公共化”特性。
三、“公共化”的教学模式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表现为面向每一位学生的课程构思、创设富含艺术性质的学习情境,旨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强调的“公共性”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均衡发展而提出的,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整体规划虽有统一的要求,但并非一成不变。相反,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艺术教育。将“公共化”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全校各门艺术课程的教学中,能在思想观念上给予学生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审美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艺术和追求、探索完美的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取向,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艺术情怀。在技术、技能以及艺术表现上,寻找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契合点,使学生既能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赏析,又能通过实践学习创作艺术形象,为学生掌握并愿意展现文化艺术增砖添瓦。
四、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艺术的世界中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教学方法“公共化”的改革涉及每一位艺术基础薄弱的学生,加大了公共艺术的覆盖面,不仅为文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一定的空间,也是把艺术的美转化为一种能量,感染到每一个人。
作者:张翠平
一、《指导方案》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艺术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它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指导方案》从受教育者认识规律及现实操作角度出发,将艺术教育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划分为若干操作层面,固定核心教学内容,融合艺术学科内部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构建了一门开放的艺术课程体系。③《指导方案》规定普通高校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八门,主要侧重于从艺术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与思考,其中《艺术导论》课程旨在向学生灌输基础性艺术理论知识。其他七门鉴赏性课程分别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和戏曲,相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来说更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先导性意义。《指导方案》并没有具体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作详尽的规定,其课程的设立主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使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渗透、反思鉴赏艺术,削弱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强调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肢体动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任意选修课则分为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四大层面,其内容是以上八大或更多艺术门类的多向纵深难度的体现。无论在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还是在艺术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创造与表现等多种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方面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得到提高。《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学内容由三大版块组成: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系列讲座。限定性选修课的课程类别有艺术导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八门;任意性选修课有四大模块:艺术史论、作品赏析、艺术批评、艺术实践;系列讲座有综合艺术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的课程内容制定结合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世界各国艺术改革与发展总体趋势的引导下,贯彻了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精神。《指导方案》在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优化了课程结构,把多种艺术门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规定,以限定性、任意性课程两种形式进行双向辐射,切实要求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因人设课”甚至“无人无课”的现象。以下是《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内容结构图: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优化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优化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阶段性优化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应精心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有阶段性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应分析高校学生艺术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尤其是不同学科学生的艺术基础情况。一般来说,理科学生的音乐、美术基础知识较欠缺,文科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包含文学、历史方面的教育训练而相应地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艺术课程可从艺术知识由易到难划分为几个教学阶段,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实行艺术课程教学的阶段化,逐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从学习时段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相对薄弱,对艺术知识的求知欲较为强烈,开设普及艺术知识基础课程较为适宜。大学二、三年级有了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可运用综合艺术形式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学四年级学生艺术教学活动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将艺术能力转变为认识社会、走向职场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彭时代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省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