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础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2 04:53: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钢琴基础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浅谈钢琴基础教学中引导演奏者放松的重要性

摘要:钢琴基础教学研究从钢琴诞生之初到现在一直飞速发展,而钢琴教学者在从事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外,还应更多的关注钢琴初学者的身心健康问题。演奏中长久的身心极度紧张不仅会对演奏出的乐曲质量有所影响,同时也会对演奏者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本文将试从实验角度对钢琴基础教学中引导演奏者放松的重要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钢琴教学;放松练习;人体负荷实验

钢琴教学研究自18世纪开始随着钢琴结构变化、演奏技术更新、钢琴演奏风格变迁一直飞速发展着。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钢琴演奏者的健康问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有专门针对钢琴演奏伤害的治疗机构。[1]

笔者发现,对钢琴演奏者造成伤害的一部分重要原因在于演奏者无法做到在演奏过程中身心的放松。生理学大量研究表明,肌肉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会对身体的肌肉骨骼造成负担。[2]人因工程学也有证据证明不自然的身体姿势如果在较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恢复同样会对肌肉造成损伤。[3]因此,身心紧张下演奏出的乐曲不仅表现力不佳,且会因身体肌肉骨骼损伤造成无法长期练习钢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身体上病变,致使放弃钢琴演奏。而且,身体紧张也同样会进一步造成演奏者的心理损伤,产生惧怕演奏钢琴、自卑等情绪。

实际上,钢琴教学者对演奏姿势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教学态度以及家长的行为都是影响演奏者身心放松的重要因素。针对钢琴教学中引导演奏者放松的重要性,笔者专门设计了钢琴演奏人体负荷实验。根据人因工程大量研究表明,绩效指标、生理指标可用于测量人的身体与脑力的负荷程度,而主观感受往往是直观的参考。[4]因此本实验从演奏内容失误率、练习效率、心率、血压、呼吸数和主观感等受角度来进行观测。

演奏内容失误率计算方法为:演奏错误小节数÷演奏总小结数。

练习效率为估算值,主要参考一定时间内练好曲子的时间快慢和练习时间内总共练习的小节数。

为追求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曲目在对实验者进行放松练习调整后以固定5天为一个周期进行更换。

实验者小雪年龄7周岁,学琴1年半,性格偏内向,家长对孩子的期盼亦很高,一般练琴时间为每天2小时。学琴1年后出现厌恶练琴的情况,上课效果也有所下降。笔者在大致了解小雪的情况后,对小雪进行了5个课时的观察,并对小雪的一些情况进行记录。(表1)

根据观测,小雪本身的学习能力可以,失误率会随着乐曲熟练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练习效率也会随着熟练程度而有所提高但小雪的演奏姿势“漂亮”却不自然,在练习钢琴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的感到身体疲惫、肩膀及腰部酸痛,且这种情况不会随着乐曲熟练程度的提高而减弱。

针对小雪的问题,笔者首先让其随笔者一起做手臂环绕、活动肩周、深呼吸等一系列放松动作。随后调节其手臂与前臂呈120°并自然平放在琴键上,手臂自然不加紧,手腕平稳,手指按键支撑保持2分钟,随后恢复自然坐姿3分钟,与其自然沟通后再重复上述动作3次,让其找到放松状。训练重复7天后,笔者让小雪不要刻意身体前倾,放松稳定坐姿即可,并举例说明放松演奏的好处。在调整过程中,小雪渐渐的对笔者产生信赖感。另外笔者劝导小雪的父母可以稍微多给小雪一些自己学习的空间,减轻小雪心理上压力。在调整后,笔者再此对小雪进行观测。(表2)

在调整后的第一周期里,小雪并没有完全适应调整,演奏过程中仍存在感觉肩膀酸痛的情况,但酸痛情况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练习效率已经明显高于调整前,失误率也同比有所下降,可见调整后对钢琴的演奏效率和效果的是有所提高的。从身体指标(心率、血压、呼吸数)上看,练习1小时30分仍对身体负荷有一定影响,但比调整前要稍低。而在调整后的第二周期里,小雪基本上适应了调整,从第三天开始已经在演奏过程中感觉不到身体上的不适,同比之前的练习,演奏效率明显提高,失误率明显下降。身体指标变化也不明显了。此外,笔者也发现小雪演奏曲目时不再给人以僵硬不自然的感觉,演奏熟练性、流畅性都有所提高,小雪的父母也反映小雪_始不再排斥练习钢琴。

类似小雪问题的钢琴初学者有很多,有一些初学者疼痛的部位与小雪也不完全相同,笔者针对5位身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了相同实验,实验结果与小雪的改变基本一致,可以说明引导钢琴演奏者放松对钢琴练习效果、钢琴练琴效率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从事钢琴教学研究的工作者不仅要潜心研究演奏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应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力求保证学生用健康的演奏方式去学习钢琴。只有关注基础,关注学生的根本需求,以学生为本教学才能使钢琴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本文阐述钢琴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应在有效借鉴传统钢琴课程实践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特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在课程目标、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改革,逐渐建成并完善其教学体系。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高职高专 钢琴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钢琴基础课程在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既是基础课程,又是核心课程,教学实施偏重于学生的技能习得,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同时它更是在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中与乐理、和声、曲式等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环节与中间环节。因此,钢琴基础课程在科学、有效构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对于本科音乐艺术院校而言,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定位体现出很大的不同。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作为整个课程的基础与核心,在充分体现实用性的同时,更要与地方就业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进行快速、有效的对接,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并不以培养专门从事专业钢琴教育、钢琴演奏、钢琴伴奏的人才作为目标,而以培养出能够掌握钢琴基本弹奏要领,能充分发挥钢琴功能特性并运用于各种相关实践的专科层次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则要求,在保留传统钢琴课程中演奏、伴奏的知识结构的前提下,降低演奏、伴奏的难度要求,使其作为基本知识储备,着重于以之为基础核心的即兴编配、创作的能力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技能型、应用型特征。然而,传统钢琴基础课程教学却未能体现这样的要求,而是沿用培养专门从事钢琴演奏、伴奏人才的教学模式,不适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亟须改革。笔者拟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高专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钢琴课程教学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发展,在培养专门从事钢琴演奏、伴奏人才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可靠的系统,其对于钢琴演奏技术、风格的体现也已十分成熟。因此,不论是对本科层次还是对专科层次的学生而言,传统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及内容在训练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基本弹奏要领上具有相当有益的借鉴意义。

作为专科层次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如何在紧密结合就业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环境下,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真正体现出学以致用,是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面临的新课题。钢琴基础课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更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广西幼专作为广西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龙头,率先创立艺术系,并成功申报音乐教育专业,一直以来,秉承“以幼教专业为龙头,以艺术专业为特色”的办学方针,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实践与研究。自音乐教育专业申报成功以来,广西幼专艺术系充分重视钢琴课程的教学实施、反馈,分析成熟的音乐艺术院校钢琴课程教学的发展状态及特点,借鉴本科层次(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实施的相关经验,逐渐建立起能够适应专科层次音乐人才培养的钢琴课程教学模式。

三、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作为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最重要一环的创新知识体系应立足于传统钢琴课程教学,从中汲取并分化出有益于相关课程优化配置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知识系统。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地方发展要求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师(面向小学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即主要培养面向小学基础教育、幼儿基础教育的专科人才,其音乐课程的配置特点突出,侧重于与学龄前后(6-13岁)儿童音乐能力发展培养相关的课程体系建设,因此,以钢琴基础课程为先导的各课程的相互融合是关键。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传统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在中小型乐曲演奏的技能习得上,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构建以钢琴为中心的旋律线条、节奏组合、表现织体等音乐知识体系的基础,但传统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能够有效适应并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层次与目标的最终要求――其倾向于使学生将技能习得中内化的音乐知识用于更好地演奏或伴奏不同时期风格与流派的钢琴与声乐作品――“为表现乐曲本身而练习”。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有效利用传统钢琴课程中技能习得的丰富内容,加以强调并提炼,从而准确作用于以钢琴为先导的相关课程,这也是导致传统教学知识体系相互割裂与片面的根源。

因此,在课程标准的制订中要细化教学目标,并切实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评价中得以准确评估。广西幼专钢琴基础课程开设于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共四个学期,由浅入深,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钢琴基本弹奏要领,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演奏中小型中外钢琴及声乐作品,并表现出特定的情感倾向及音乐风格。这是学生掌握钢琴键盘特性、功能特性、音响特性的基础。从课程配置的层次性来说,广西幼专充分利用钢琴基础课程开设的四个学期,注重真正实现每个学期不同导向的n程教学目标并加以检验。其意义在于:能够将细化的学期教学目标在以钢琴基础课程为导引的各课程的渗透与融合中体现出来,发挥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在知识技能进阶中的支点作用,为下一学期相关课程的衔接与融合做好铺垫,这既是对现有知识学习的巩固,又是对知识衍生与发展的有效准备。

(二)改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如上所述,在高职高专三年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程贯穿于大三实习实训之前的整个课程体系中,在其不断深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其为核心与基础逐渐引入与幼专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相关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声乐课程、奥尔夫教学法课程、儿童歌曲即兴创作与编配课程等。依据每个学期课程设置的特点,钢琴基础课程在教法与学法上具有针对性。

首先是教学形式上的应变。长期以来,结合学生实际基础,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传统的“小组课”的形式。“小组课”通常4人一组,每组每周一个课时,其内容主要体现为“知识技能导入、技能回课、技能新课、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的循环,授课具有针对性,是有效的训练学生进阶演奏技法与掌握特定音乐风格的教学形式。但这种形式对于广西幼专其他优势课程,尤其是音乐教学法、儿童音乐创编等在钢琴基础课程中的综合与渗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广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改进了“小组课”的授课形式,规划创建新的钢琴实训室,将4人一组的“小组课”改设为“8人小组课”,在优化四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引入“合作学习、角色参与、情境创设”的教学环节:在不改变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8人小组课”为每周两个课时,连堂授课。这样,每个学生每周参与课程学习的时间由一个课时增加到两个课时,其中第一节课主要是四个基础的教学环节,第二节课是以钢琴为导的综合课程知识实践教学环节,并采取“合作学习”等新模式。需要强调的是,四个基础教学环节中的回课周期为两周,即每周四人回课,其他四人进行观摩,轮流进行,以此有效保证以往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考虑到课程设置的特点与课程实施的效率问题,广西幼专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分解知识点”式教学方法。比如,对于一首基础钢琴乐曲,依据知识结构的基本特点,将乐曲分为单独的节奏片段、旋律片段、声响片段等,强调特定技巧与情感表现下的“元素性”。以节奏为例,在指导学生练习时,依据学生实际,截取基本节奏片段、较复杂的节奏片段,要求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感知能力的语言、动作等方法,将节奏练习单独强调,并体现出一定的形象。如此,既掌握了乐曲节奏上的重难点,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地认识并掌握节奏的本质。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与节奏、节拍、旋律等特点相符合的音乐形象的准确把握是难点,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本身即是对钢琴音乐技巧、音乐表现的回归。同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钢琴作为基础乐器的特性,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乐曲基本元素分解与组合能力后,进一步将乐曲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内化吸收,从而在充分认识与把握声响、旋律线条、节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即兴编配与创作,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点,体现出学生以演奏为基础、创编为核心的实际运用钢琴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广西幼专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着重于对钢琴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相比传统只考查“基本音阶、琶音+乐曲+练习曲”内容的评价方式,更强调具有规范而生动的音乐表现能力与能够体现综合音乐素养的弹唱、即兴编配能力的考试内容,如“情景模拟”“形象塑造”“钢琴素描”,传统考查方式与“以赛代考”“小组合作”等相结合,形式多样而统一。

四、结语

高职高专教育的职业化倾向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中被普遍认同的整体趋势,其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输出为宗旨,呈现职业化模式培养的特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应与本科层次相区别,应充分结合社会需求,从对生源特点的全面分析入手,在实践中发展,以体现重点、突出特色。钢琴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实践改革应在有效借鉴传统钢琴课程实践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特色课程资源,优化整合配置,在课程目标、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改革,体现亮点,逐渐建成并完善其教学体系,最终形成能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核心竞争力。

V西幼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其在以钢琴基础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综合教学改革下,培养出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在民族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受好评,在一定程度上,为广西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例证。

【作者简介】刘晓莉(1983― ),女,北海合浦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儿童音乐教学法。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论师范类高校钢琴基础教学与简易即兴伴奏的结合

摘要:即兴伴奏是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关键工具,也是艺术实践以及课外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即兴伴奏是一个幼儿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其综合素养的考验,是当前钢琴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本文探讨了钢琴教学和即兴伴奏教学的融合,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知识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即兴伴奏技巧,并且良好的应用在实际的伴奏中。

关键词:示范;高校钢琴;即兴伴奏

在学习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和声的弹奏技术以及相应的和声理论,了解钢琴弹奏的具体结构,并且明确相应的伴奏层次关系,了解不同的歌曲音乐语言和不同的题材类型,关注钢琴伴奏和歌曲曲式的具体关系,进而提升自身的钢琴伴奏能力水平。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希望为实际的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一、当前学生在即兴伴奏能力方面的问题

高等示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院校,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学生因为自身的钢琴基本功的差别,他们的即兴伴奏能力存在一定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扎实的钢琴弹奏基础,没有接受系统的钢琴训练。有的学生在学习多年的钢琴之后,虽然有弹奏复杂钢琴练习曲以及车尔尼钢琴中的相关钢琴曲的能力,但是却无法为十分简单的歌曲进行伴奏,所以不具备较强的伴奏能力,他们在毕业后难以当好小学的音乐教师。第二,学生的和声基础以及音乐理论基础较差,没有掌握良好的理论基础,所以难以进行实践。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往往忽视了对音乐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没有把音乐理论和和声、键盘相结合,所以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学生掌握的伴奏音型比较少,无法良好的运用。学生对于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歌曲伴奏了解不多。所以他们的毕业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他们不但没有弹好钢琴,在钢琴即兴伴奏方面也是一知半解。怎样把简单的即兴伴奏和钢琴基础教学相结合并且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在钢琴教学中融入即兴伴奏和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分析曲子的过程中融入即兴伴奏内容。对于钢琴教师来说,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在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在布置相应的曲目时,需要提升教学对策的针对性,让学生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特定的钢琴基本技巧,并且利用这些实用的技巧进行即兴伴奏。比如,在讲解车尔尼钢琴教程中,其中包含许多重要的即兴伴奏内容,相应的音型变化较为丰富,而且左手基本都是功能和声连接,教师通过分析和改进可以当作伴奏教学的辅助教材来使用。比如其中的这个谱例:

技术分析:这一段属于右手双音训练练习曲,其中的新内容是双音连线的谈法。相应的双音连线和双音跳音构成了本曲的旋律部分,其中的双音连线包括了两个四分音符相连以及两个二分音符相连接的状况。对于左手来说,则是负责分解和弦的弹奏。在车尔尼前半部分的练习曲中,并没有出现这种伴奏类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讲解这些内容。利用这个练习曲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要了解双音连线以及双音跳音的弹法,还需要掌握左手负责的分解和弦的弹奏技巧。上述的就是一个普通的钢琴课教学内容。但是,如何在其中延伸和融入更多的关于伴奏的内容呢?其实教师可以在其中加入即兴伴奏的内容,并且融入一定的音乐理论的知识内容。从这部分的左手来分析,这是一个较为基本的伴奏织体。比如:在活泼而且速度较快的儿歌曲目中比较适合使用1/5/3/5这种伴奏的音型。相应的歌曲有划船以及小星星等等。这些都是4/4或者4/2拍。车尔尼教程中,后面的NO23以及NO21都是三拍子,可以使用到小白船以及平安夜的曲子中。如果学生的能力水平有所提升,那么就可以融入比较复杂的伴奏音型,比如:可以通过小小竹排和蝴蝶这两个曲子来练习琶音音型,可以使用圆舞曲来练习柱式和弦的分类。这些都是难度不高而且具有教学价值的曲目,学生可以在伴奏学习以及基础钢琴学习中进行有机融合,这样可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

从理论的层面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融入这几个方面的基本和声知识:第一,正三和弦的概念。在大小调式音节的Ⅰ、Ⅳ、Ⅴ音级上组成的3个自然音三和弦,分别被叫做主和弦、下属和弦以及属和弦。第二,合成功能的概念。在调式音级中,一个调式音级的各级和弦的特征和地位,也就是不稳定以及稳定的作用。具体的和声功能一共有三种,包括下属功能、属功能以及主功能,相应的代表属和弦、下属和弦以及主和弦。第三,属七和弦的概念。也叫做大小七和弦,也就是在大三和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小三度的音程,也就是指从根音到七音的音程。对于这种和弦来说,基本都是根音建立在属音上,所以也被叫做属七和弦。这种和弦具有一定的不和谐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属音,所以带有较为紧张的气氛,能够创建换了和活泼的气氛,具有不稳定、不协和的色彩。

通过了这样的学习和讲解,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和了解了钢琴中的曲目知识和技巧,而且也明确了即兴伴奏以及钢琴曲目之间的关系,在理论知识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拓展。在真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些实例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并且为学生展示实际的创编过程,这样学生可以指导怎么通过学习一个钢琴作品来丰富自己的弹奏技巧,并且加入到即兴伴奏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创建教学氛围,并且让学生在较短的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音乐知识[1]。

三、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

师范类学校具有一定的特点,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面对着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和任务,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难以进行大量钢琴作品即兴伴奏以及弹奏的学习。所以,基于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先进教育思想,并且遵循当前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师范类学生的学习年限,学校需要制定针对性的钢琴能力达标标准,并且规范当前的钢琴教学流程和内容[2]。

在大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视奏+钢琴基础演奏。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伴奏基础知识+视奏+钢琴演奏。在大二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W内容包括:即兴伴奏+视奏+钢琴演奏。在大二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键盘实践+即兴伴奏+视奏+钢琴演奏。对于钢琴主修生来说,大三的教学内容包括:正谱伴奏、曲式和声、键盘实践、即兴伴奏、视奏以及钢琴演奏。大四的教学内容包括:正谱伴奏、曲式和声、键盘实践、即兴伴奏、视奏以及钢琴演奏[3]。

四、改革教学评价的对策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当时应用较为落后的考试评价方式。相应的考试内容包括练习曲、琶音以及音阶的考核,教师进行现场评分。利用这种考试可以检验出学生对于特定演奏技术的掌握程度,但是无法证明学生具备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能力。因为相应的考试内容和目标比较单一,所以难以全方面的检查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对于师范类钢琴教学来说,其最终目的是良好的培养学生使用钢琴来服务社会,而不是简单的掌握具体的演奏技巧。所以相应的教学评价需要具备多元化的实用化的特点。对于师范类钢琴教学评价来说,需要包括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测,不能只是包括单一弹奏曲目[4]。可以结合以下的内容来评定最终的考试成绩:第一,视奏考试以及钢琴演奏考试。在以往的考试中包括复调作品、练习曲以及音节琶音等,而后考察学生的视奏能力,教师进行现场评分。通过这种考试形式,可以检查学生对相应钢琴演奏技术的掌握和了解情况,并且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展示相应的作品和声、曲式以及风格的理解,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的运用。第二,考察即兴伴奏的能力。学生需要在钢琴教师的指导下为相应的曲子伴奏,由特定的声乐和钢琴教师共同评定相应的分数。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在声乐考试中没有机会合奏以及难找伴奏的问题,并且创造了检验学生伴奏水平和实践的良好机会,是对学生综合钢琴水平的考察[6]。

五、结语

在以往的师范音乐教学中,往往把即兴伴奏教学和基础钢琴技巧教学分割,课程之间的脱节比较严重,所以学生在钢琴技巧方面的进步比较小,相应的伴奏能力也比较差。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确保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多样化,全面融合即兴伴奏课程以及钢琴基础课程,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介:苏志灵(1971.08-),女,河南开封人,研究生学历,郑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有关高职艺术院校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

【摘 要】钢琴基础课程是高职艺术院校基础课程。它有着自身独具的课程特色与教学要求,笔者结合十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谈谈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希望能抛砖引玉,对读者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读谱;规范;调性;教材

近年来,高职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艺术院校的钢琴基础课程,是根据教学的发展和需要针对非钢琴演奏R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有着自身独具的课程特色与教学要求。笔者结合十多年的高职钢琴基础课程教学经验,谈谈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希望能对读者有一点借鉴作用。

一、快速读谱能力的培养

读谱包含着某种研读、辨识、认识之意。读谱能力强,可以大大缩短熟悉乐谱的过程,及早将精力用到乐曲的技术、艺术问题方面去,从而加快学习的速度。读谱训练可以从准确的键盘位置感、音键距离的对应关系、音与音的关系这几方面加强训练,更要加强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和理论知识的修养。读谱中最大的敌人是快和急。在弹奏中“慢”字当头,宁慢勿断。读谱时心理状态上要精神集中、反应敏捷而又沉着冷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慢速到应有的速度。

二、基本技术训练的规范性

高职学生群体来源各不相同,其音乐学习的背景差异大,绝大部分未经系统、连贯性的学习。无论何种情况,只有规范性的基本技术训练才是获得正确的、一定程度的技术技巧的基本保证。但基本技术训练内容枯燥,学生对这部分常常没有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越是能投身于不喜欢的东西的练习,而又能从中产生一定乐趣的学生,越是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五指练习、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和弦、琶音的练习每堂课必不可少。只有在基本技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则可以在选曲时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

三、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若要音乐表现好,首先内心要有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其次要具备相应的钢琴弹奏技术。有的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强,但技术不够用,表现受限制;有的学生,弹什么都不大费力,但内心缺乏感受、无从表现。只有在音乐感受和弹奏技术两方面一齐努力,才能表达出好的音乐。针对具体作品的弹奏来说,“对比的原则”是最重要的。有力度的对比、速度的对比、音色的对比、情绪的对比等等,只要恰如其分地做到了应有的对比,就会有较好的音乐表现。最理想的是,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有针对性的教材选择

选取精良的教材无疑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选择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基础以及喜好来量身定制;要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和经验,去挖掘有意思的学习内容,建设一套具有开放思路的教学方法,在教材、教程方面多加专研。如:当我们面对的是少儿音舞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挑选一些国内外民间舞曲作为他们平时练习的课业内容之一;而当面对的是声乐学生时,则可以选择带一些歌曲伴奏的乐谱进行练习;面对作曲专业的学生,巴洛克时期的复调作品学习必不可少。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钢琴练习,又有了灵活运用的基础。除了教学计划以外,老师也可以适度进行粗线条教学,每学期布置几首浏览性曲目。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借助钢琴认识众多的音乐作品,将钢琴当成“浏览器”去阅读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已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使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关于调性的练习

转调练习在钢琴基础课程中是一种特别需要具备的能力,需要专门学习、着力加强。移调弹奏练习能培养学生在弹奏中对音乐旋律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对不同音乐调性的理解和感悟,对钢琴键盘位置的注意和记忆。在钢琴弹奏中,达到视觉、触觉、听觉与心脑感官的全面感悟。在教学中让学生除了达到《哈农》一般的练习目的之后,还要尽可能移至其他调上进行练习,通过移调练习,不但使学生的手指在黑键上得到锻炼,而且让学生对于变调有听觉上、手感上的认识。这对于学习作曲和声乐主课的学生来说,是相当必要的,能够为将来学习了解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六、关于一对多的钢琴小组课

非钢琴专业主课的钢琴基础课程有时会以一对多的小组课的形式出现。在小组课上,我们面对的都是具有独立思维意识的大学生,上课时可以集体辅导与个别讲解相结合,先对演奏曲目以及演奏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学生的轮流弹奏表演,教师进行纠错讲评,这样还能够形成你追我赶、互相学习的氛围。

钢琴基础课的教学除了依据学科本身的特点进行专业授课,也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广大学生的总体需求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要把学生的进步和使音乐变得更美当作教学生活目标,使这门课的专业特色与魅力在社会人文交融的土壤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钢琴基础教学浅析

摘 要: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已然成为学习乐器者的首选,钢琴教学也成了很多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必备技能。钢琴演奏是一门讲究科学、讲究系统性的技术,钢琴教学必然更需要讲究科学、讲究系统性。本文从钢琴基础教学的角度,浅略谈谈个人经验。

关键词:钢琴基础;教学

钢琴具有优美的音色、丰富的和声、高雅的织体,当仁不让地成为乐器之王。无论是专业的音乐学习者,还是业余的爱好者,对钢琴都钟爱有加。钢琴学习不断升温,钢琴教学骤然成潮。然而,钢琴演奏是一门讲究科学、讲究系统性的技术,钢琴教学必然更需要讲究科学、讲究系统性。特别是规范的钢琴基础,对于钢琴学习来讲,是基础也是根本。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钢琴基础教学的体会。

1 姿势要正、稳而松

钢琴弹奏首先讲究的是坐在琴凳上的姿势,这既是外在形象上的主观要求,也是内在演奏上的客观需要。姿势的正确、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演奏的舒适、流畅。用三个字来概括具体要求:正、稳、松。

首先,要坐正。从身体上讲,上身要坐直,弯腰驼背既没有形象,也没有气质,更不利于演奏过程中身体的活动。从位置上讲要,要坐在钢琴的正中央C或G,偏向哪一边都将影响演奏的技术发挥。

其次,要坐稳。钢琴琴凳的高低、远近位置,要根据个人身高、身形进行适当调整,一般只坐琴凳的一半位置,甚至更少些,要保证双脚踩地且能支撑身体重心为宜。坐稳是为了演奏技术更好的发挥提供保障。

第三,要坐松。坐在琴凳上身体不能僵硬,特别是双肩、双臂要自然下垂,不能夹、紧。重心要落在臀部和两脚之间,不能完全在臀部,甚至两脚处于悬或半悬状态。要是小孩子身高有限,双脚不能着地,应该在脚下加个小凳子垫着,踩在小凳子上。松弛的坐姿能为钢琴演奏提供不受约束的动力和力量,要特别注意身体既要松,还不能垮。

2 手指要弯、抬而击

手指是钢琴演奏的主要部位,也是钢琴技术技巧的具体实施者,钢琴学习过程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提高手指的独立性、灵活度、力量感。因此,手指的状态及训练是钢琴学习的关键。也用三个字来概括技术要点:弯、抬、击。

首先,手指要弯。这里的“弯”主要是指手型保持自然弯曲状态,手指触键不能塌指、塌掌,特别是第一关节不能塌,因为它起到力量的支撑作用,整个手臂的重量要落在腕关节至指尖上。手指的弯曲状态才能确保是指尖触键,而不是指肚触键。手指在键盘上的规范站立,是演奏力量能否贯穿到键底的关键。

其次,手指要抬。抬手指主要指第三关节(掌关节)抬起,只有抬起,才有击的力量。抬是弹奏的发力点,弹奏时抬起后把力量集中到指尖,并迅速地击下去,是弹奏过程的触键关键动作。

第三,手指要击。这里的击是指手指抬高后的击键,要使力量从肩部一直通到指尖,是击,二不是砸、按、推,要保证击键发出的声音集中、清晰、圆润。抬和击是手指独立性能的关键所在,是确保音色的颗粒感的关键所在,两个动作要一气呵成,不能只有抬没有击,当然没有抬更不谈击。

3 识谱要细、快而准

识谱是任何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基本能力,识谱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学习效率和效果。钢琴演奏对于识谱能力要求更高,由于钢琴谱是双行谱,并且钢琴音乐的织体非常丰富和复杂,所以钢琴视奏既考验识谱水平,又考验演奏能力高低。

首先,识谱要细。要将乐谱上的信息应看尽看,眼到还要心到,心到还要手到,这是视奏的整个过程。要熟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与琴键的对应位置关系,识别谱面上所有内容。具体讲,首先要看清谱号、调号、拍号、表情术语;其次要看清楚音符、休止符及时值,这是记录音乐的关键要素;还要对谱面上的每一个演奏记号、标记、术语、指法看清楚,这些要素是决定乐曲性质的重要内容;最后还要看清分句、呼吸位置等。一首钢琴作品的准确、成功演绎,识谱是否仔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其次,识谱要快。识谱的速度要快,看乐谱要像看文字样的熟练,要有“一目十行”的功夫,识谱的速度直接决定视奏的效率。要想快速识谱,除了想尽办法记住音的位置,还要结合音乐理论识谱。比如,通过五线谱线与间之间的音程关系识谱,通过和弦的原位与转位的位置与形状识谱,还可通过织体等比较有代表性的音型识谱等。快速识谱还离不开大量的视奏练习,还包括视唱训练。

第三,识谱要准。这里的准是指要准确无误,不能看漏,更不能看错。首先谱号、调号不能看错、看漏了,这是能否正确识谱的第一关,要是谱号、调号都看错了,后面的识谱就没有意义了。识谱的准确性最主要的是音符不能看错,特别是加了临时升降记号或调号发生改变的音符,很容易因马虎弄错。还要注意指法不能看错,指法是钢琴演奏的基本规则,错误的指法会严重影响演奏技巧的发挥。总的来说,漏看、错看谱面任何一个信息,对于钢琴演奏都是致命的。

4 声音要亮、匀而圆

钢琴最迷人之处就在于其优美的音色,特别是丰富的和声与织体共同呈现出的整体音响效果,细若丝丝细雨、动若万马奔腾。要想能弹奏出变化莫测的音色,从开始学琴起,就要严格重视每一个音符的音色控制,具体来讲,还是用三个字来概括:亮、匀、圆。

首先,声音要亮。这里的亮主要指弹奏力量要贯穿到键底,出来声音要明亮,集中。但是,还要亮而不裂,亮而不燥,亮而不破。这就需要平时练习时,注意倾听自己弹奏的声音效果,要不断尝试演奏出最合适、恰当的声音。只有对每个音都讲究质量,最后才能演奏出动人的整体效果。

其次,声音要匀。在钢琴学习初期,由于手指力量的不均衡,演奏技巧的不到位,整体控制的不协调,都会导致声音的不均匀、不统一。在钢琴音色的控制方面,首要的就是能控制声音的均匀,只有先均匀,才能有变化,最后到自如的表现各种音色。钢琴声音的匀,主要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样时值的音符的声音长短要均匀;二是声音的力度要均匀;三是声音的音质要均匀。这三个方面都是要求手指的控键要到位,特别是每个手指的灵活、灵敏要一致,由于人的手指天生长短不一、粗细不一、力量不一、灵活不一,还有左右手的差别等,这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才能提高。

第三,声音要圆。这里的圆是指声音要圆润,不能尖、刺耳。由于钢琴是打击乐器,其发声的原理是榔头敲击琴弦发声,所以控制声音的圆润很难,需要触键的高度灵敏,特别是力量的恰如其分。不同的钢琴有不同的机械性能,也给演奏者控制音色带来了挑战。声音的圆润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弱而不虚,强而不烈是声音控制的关键。

总的来说,钢琴演奏最终目标是演奏出的声音要尽可能明亮、均颉⒃踩螅还要饱满有力,变化细腻。科普兰说:音乐最有效的途径是聆听。钢琴声音的控制的练习也需要仔细聆听,只有不断舍弃不好听的声音,不断最求更好听的声音,最后才能演奏出美妙的声音。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练习者不断挑战、战胜自己的过程,也是体验钢琴苦于乐的过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这句话形容钢琴一点不为过。只要严格规范的习惯,加上勤奋、刻苦的练习,钢琴的任何技术技巧困难都会不攻自破。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钢琴的学习是考验耐力与毅力的过程,从基础开始,扎实走稳、走好每一步,完成每一个技巧的练习,只要坚持到最后,就一定能演奏出动人的乐章。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论四手联弹在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钢琴教学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四手联弹是钢琴二重奏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作为钢琴基础课教学内容却是近年来才逐渐开始的。将四手联弹引入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的效率,推动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四手联弹;高校钢琴教学;钢琴基础课

四手联弹的表演形式自16世纪开始,当我们翻看当前高校钢琴教学的教材时会发现,适合四手联弹的歌曲只有一小部分。究其原因,我国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教学形式限制了四手联弹的发展,这对于钢琴教学无疑是一种损失。本文针对四手联弹的历史发展及特征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探究其对于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状况

当前高校钢琴基础教学正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作为高校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钢琴基础课的设立已经成为必须。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尽管各高校仍然竭力保持着“一对一”教学的传统,但面对大量的生源压力,也不得不一步步做出调整,逐渐向集体授课模式转变。这些转变,看似顺应时展,但其中隐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因此,在钢琴基础课教学中,如何避免大班授课的弊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将四手联弹的演奏形式引入课堂,能够为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四手联弹在注重个性化的同时也追求合作精神,能为教学带来更多转变。

二、四手联弹的发展及特点

四手联弹开始于16世纪,略早于双钢琴,却与双钢琴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说双钢琴的发展归功于莫扎特,那么莫扎特为四手联弹特意谱写的六首曲子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推动四手联弹发展的动力。随着双钢琴被观众接受及认可,众多二重奏乐曲相继出现,贝多芬、博拉姆、舒曼等都投入其中,创作出一批精彩的钢琴二重奏曲。19世纪是钢琴二重奏发展的鼎盛时期,已经与协奏、独奏形成鼎足之势,成为钢琴演奏的重要形式。本文所要探索的,是如何将四手联弹运用于现代钢琴教学中,使这一古老的演奏形式散发出别样光彩。

论及四手联弹的特点,最为突出的就是合作性。这不仅体现于两者的合作,还更多体现于深层次的配合。钢琴演奏并不是单纯弹出乐曲,而是要投入感情,实现演奏者与欣赏者心灵的共鸣。要想四手联弹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就需要演奏者之间形成默契,并深切投入感情。

四手联弹的另一特点是对听觉的高要求。在演奏过程中,只有敏锐捕捉到每一个音节的变化,才能进行弹奏,尤其是当一首曲子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时候,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影响整体效果。当一个人的演奏出现了细小变化时,正常情况下另外一个人就要马上进行弥补,因此对听觉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四手联弹运用于高校钢琴基础课的意义

(一)缓解教学压力。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一对一”钢琴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拉伸。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尽管技术上的教学与指导可以通过大班授课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现,但教师的指导环节却无法进行。将四手联弹引入钢琴教学中,能够使教师同时对两名学生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对一”模式带来的教学压力,教师的指导变得更为轻松,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也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在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中,针对的是器乐演奏、声乐演唱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增强自身技能、提高演唱技巧,在此之前并不一定具备钢琴基础。这也就意味着,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有几种情况,如喜欢钢琴的、不喜欢钢琴的、有一定钢琴基础的、没有钢琴基础的,等等。这些学生在一个班级学习钢琴弹奏,能力总是会有强弱之分。通过四手联弹,学生能够借助相互之间的配合给予鼓励、激励,乃至于提高兴趣。学生之间没有年龄差别和交流障碍,共同的配合,也能使他们为了完成某首曲子的弹奏而努力加强个人练习,这些都是自主学习很难达到的效果。

(三)丰富了教学内容。将四手联弹引入高校钢琴基础课教学,能够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材中适合四手联弹的乐曲少之又少,仅有几个篇章。如果在教学中引入四手联弹,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补充四手联弹的曲目,在不自X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尤其是一些大家的作品,无论是莫扎特、贝多芬等的经典曲目,还是一些现代作曲家编著的现代四手联弹曲目,成功地学习其中的奥妙,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品味,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1]

(四)综合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在学习钢琴演奏过程中,学生的音乐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四手联弹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音乐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仅限于演出技巧的提高。首先,在日后的演出过程中,学生接触更多的可能就是与他人的合作,钢琴伴奏、合奏的机会远较独奏、协奏多,通过四手联弹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这种合作不仅是配合,还有迎合,对日后从事相关行业有很大帮助。除此之外,四手联弹能够锻炼学生对弹奏的感知力,促成旋律弹奏训练。[2]

(五)能够实现对学生听力的训练。良好的听力在重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弹奏过程中,如果进入到减弱音阶段,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稍有松懈或者减弱时漏掉,就会使整个曲子的减弱部分做得“过度”了,那么曲子的弹奏也就失败了。四手联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力能力,能够准确捕捉到整首曲子弹奏过程中哪怕一个呼吸的变化。因此,实现四手联弹不仅仅对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听力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经过这方面的尝试与练习,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度也会相应增加。[3]

(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四手联弹所能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还有学生的个人能力。例如,在演奏过程中的合作,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并且能够为了团队而逐渐收敛自身的一些特点,努力去配合。这在传统教学中是很难体现的。除此之外,还在于学生对于音乐的把握,能够更好地“伪装”自己了。音乐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它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这种共鸣无关年代甚至感情,只因为当时的曲子符合当时的心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先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在独奏过程中,演奏者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带入乐曲中,而在四手联弹中这样的情况很难发生。四手联弹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塑造自我。[4]

四、结语

四手联弹是钢琴二重奏的重要形式之一。如果将钢琴演奏形式进行细分,可以分为伴奏、协奏、重奏、独奏,其中伴奏与重奏作为合奏的形式,不仅考查演奏者对音乐、钢琴艺术的把握,还考查其合作能力――这对于当前钢琴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探索了四手联弹运用于高校钢琴教学基础课中的意义,有许多问题及展开策略,仍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作者简介:

杨晓琴(1977-),女,四川合川人,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音乐学。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谈中职“钢琴基础训练”教学新思路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规范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与评价建议,对提高一线教师的教学质量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新思路;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璐,江苏省戏剧学校(南京,210002)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琴基础课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规范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与评价建议,为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训练”课的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对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训练”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性质的确定

关于“钢琴基础训练”的课程性质,课标中指出“它是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后续声乐表演、器乐表演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既然是基础平台课程,那么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同时将其他基础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如“乐理”与“视唱”中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节奏与音准的训练”)在钢琴弹奏中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在中等职业学校里,钢琴基础课开设的时间各有不同,有一年的,也有两年或两年半的。同时,课标中明确规定了本课程开设两学年,共66个学时,这一规定有助于教师在制订具体的授课计划时,能进行更加合理的安排。

二、课程设计思路的明确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拓展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注点,课标为我们写明了课程设计思路,使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调整教学方法,扩充教学内容。课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课程目标,要求针对各自的教学对象,从这三个维度来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前较多地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与掌握。上课时,反复讲解与指导学生训练技能。而学生形成一种技能的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时间上有长有短,效果上有好有差,如果过多强调技能,就可能使技能失去生命,变成一种机械的运动。在教学中,笔者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考虑怎样将技能训练与情感表现相结合,使学生从枯燥的技能练习中获得乐趣,进而提高技能训练的效果。教授技能的同时,通过乐曲的训练,让学生理解技能是如何使用的,能达到什么样的演奏效果,这样的效果是否是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得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调动学生主动去表现音乐,从而意识到技能是表现的基础。

三、具体的课程目标的分析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钢琴基础训练”课上究竟要学什么?换句话说,具体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从课标上,笔者看到了一个关键句子,即“掌握演奏的基础技术技巧,会弹奏初级钢琴作品,具有简易作品的伴奏能力,能适应音乐文化活动的需要”。以往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样的思想存在着“拔苗助长”的危险。新课标降低了标准,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避免了教学中“浮夸”的风气,学生在两年的时间里踏踏实实地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抓住了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意识这一关键。有了课标的规定,教师的教学规划变得更实际、更科学,教学也随之顺畅和规范起来。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的具体实施办法

音乐课程的教学是不容易统一和标准化的,课标中给出的“课程内容与要求”是最基础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以课标中设定的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整体特征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课标“课程内容与要求”的明确指导下,笔者将教学内容做出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补充与调整,从拓展教学内容、引进与时代同步和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曲目,到注重音乐相关课程知识与钢琴演奏的关系,从而将艺术修养的培养和演奏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将感性的艺术表现力与理性的弹奏技巧有机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课标中,按照传统的钢琴技能训练步骤制定了曲目,沿用了钢琴练习曲以车尔尼钢琴练习曲作品599为主,同时吸收了当代钢琴作品的内容,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补充进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通过了解当代钢琴演奏的新趋势、新技术、新作品,笔者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增加了学生喜爱、社会流行的动漫音乐改编的钢琴小品、通俗歌曲的钢琴版本以及爵士钢琴小品。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演奏兴趣,另一方面也扩充了教学曲目,使得钢琴基础训练更具时代气息。在学习此类作品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伴奏音型的种类和作用,并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简单的伴奏编配。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技能与技巧进行实际训练,巩固了技能的掌握。

五、以教学理念确定“小组课”教学形式的要求

课标明确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小组课为主要授课形式,发挥出小组课教学的优势”。中职的“钢琴基础训练”基本上是以“小组课”为主要教学形式。根据课标的要求,如何发挥“小组课”的特点和优势,需要一线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思考。笔者以往理解的“小组课”是缩短了时间的“个别课”,这样一来,“小组课”其实形同虚设。通过对课标的学习,笔者认识到要在教学中利用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小组课应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除了演奏外还要参与到评价与思考的活动中,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相评价取长补短。这既让学生形象地学习与理解了弹奏的技术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又让学生在课后能正确指导自己的练习,学生主观能动性在钢琴小组课上有了突出体现。在“小组课”的课堂设计上,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前构思整节课的组织程序和要求,课上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课堂讲授的技能与知识的理解。小组课课堂教学的构架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方式,让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同时,笔者还在小组课上将学生组合起来,训练学生演奏钢琴重奏作品,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与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

对于音乐作品演奏的评价,向来是见仁见智,对于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需要完善的课题。以往“钢琴基础训练”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采取集体评分制,由多位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演奏取综合值来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机制有一定的片面性。课标在评价机制上体现了多元化的要求,其关键是“结果、过程、定量、定性”相结合。在这个评价机制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出了调整。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每一次课上的进步,联系学生个体的因素,给出平时的综合评价。每一学期分出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通过教学,组织阶段考查,分层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处在哪一个阶段。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不能只以考试曲目为主,每位学生每学期必须学会弹奏一定数量的曲目,以期通过量化要求拓展教学曲目的广度。期末考试考场上考试曲目的完成情况,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需要通过教研组的教研,从曲目的难易程度、弹奏速度、情感表现、技术技巧程度等方面综合制定出标准。考试后,及时对学生的演奏进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演奏上的优缺点,便于学生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进行规划。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让笔者在教学中拓宽了思路,并通过教学实践找到了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音乐教育专业钢琴零基础学生的教学

【摘要】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作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这无疑使得钢琴课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如何让学生尤其是钢琴零基础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正确的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加快学习进度和提高钢琴程度,使之能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钢琴的基本功练习、练习曲、复调、奏鸣曲及中外乐曲的教材选择方面来论述对零基础学生教学过程中所作的计划与安排。

【关键词】零基础;教材选择;因材施教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自其诞生之日起至今,几经曲折不断发展,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规律、教材体系与教学方法。然而,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地区依然不够平衡,特别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课作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这无疑使得钢琴课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对于钢琴零基础学生的教学,首先遇到的就是教材的选择问题。基础教材大都是为琴童而设计的,对于成年初学者显然是不实用的。如果按此进度教学,对于大学生而言,既不实际也不可能。因此,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教学进度的计划与安排、教学内容的把握与实施、培养目标的确定与实践等方面,都需在要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两年的学习时间制定相应而合理的教学计划。

1、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练习可以用哈农所著的《钢琴练指法》,前20课笔者认为不需要逐课练习,最好以解决学生的某方面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和有选择的练习。比如,要训练学生3、4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就可以练习第二课;要提高5指的独立性就可以练习第6课。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训练,让学生告别单一枯燥的基本功练习,提高练琴的效率和效果。

21课至43课可作为“专门的弹奏技巧”做准备的手指练习、比如断奏、各大小调音阶、琶音等弹奏技术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生应逐一练习。比如断奏,可以用四课时的时间来学习并加以练习。从21课开始练习上臂断奏,接着22课练习前臂断奏、23课练习手腕断奏(跳音)、24课练习手指断奏(跳音)。要学生掌握各种断奏的基本弹奏方法。

44课至60课属于为解决“重大技术难点”而设置的专门训练,比如平行八度音阶、平行三度音阶技术上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难的,在两年的学习时间里,涉及到这些技术的作品不多,根据个别学生的需要练习即可。

2、练习曲

练习曲可选的范围非常大,主要选择经典教材。从拜厄的《钢琴基础教程》开始学习,在学生掌握断奏进入连奏之后可以从40课左右开始往后练习,学习期间学生应严格按照指法练习,养成良好的认真识谱的习惯,切勿让学生背谱弹奏,应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键盘熟悉程度。每周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选择性的布置作业,比如66课和74课都是练习三连音的练习,选其中一课进行练习即可。

之后可进入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从40课左右练习即可。73课之前是比较容易练习的,与上本教材相比只是弹奏的音区范围有所扩大,学生要对键盘更熟悉才可以。73课之后出现了装饰音以及颤音,装饰音、颤音的弹奏用处非常多,学生必须掌握它们各种弹奏方法,比如装饰音什么情况在拍子上弹、什么情况在拍子前弹。由于本教材偏重练习右手,所以最好同时加进莱蒙《钢琴练习曲》的练习,莱蒙有许多非常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左手练习曲,正好与前者互补,并且对以后的钢琴应用更能打下相应的基础。同样需要有选择的练习,用10至12课时完成本教材程度的练习。

接着进入车尔尼《流畅练习曲》作品849,本教材是培养钢琴演奏高技术的预备练习,练习手指动作迅速、准确、发音均衡,同时培养学生音乐的基本感觉。在练习时应适当的加快速度,按照表情记号弹奏,弹奏出音乐的流动起伏。同时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作品718应一同练习,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性质及培养目标,在加强基本功练习的同时,更多是以应用练习为主。

3、复调

复调的训练在钢琴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重要,以学习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集》为主。复调最好在练习曲达到车尔尼作品599程度时进入,学生在刚接触复调时会感觉有些困难,可以让学生先接触他们熟悉的中国复调作品,比如一级考级曲目中的《沂蒙山小调》,再学习巴赫的《初级钢琴曲最集》,好从易到难学习,不需要挨课练,第一课的后半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较大难度的,第三课琶音旋律的歌唱性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难做到。因此,建议从第六课开始学习。这一课无论从指法、手位还是旋律来说,较其他课都简单一些。在练习中增强学生学习复调的兴趣,根据学生程度的提高逐渐进入《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集》中一些重点曲目的学习。

4、奏鸣曲及中外乐曲

奏鸣曲及中外乐曲方面主要以克勒的《小奏鸣曲集》、莫扎特、海顿奏鸣曲里面简单一些的乐章、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的《钢琴基本教程》等教材为主。在此基础上,也可将考级教材上的曲目作为参照并纳入教材。中外乐曲的弹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可以让学生了解多种风格和不同时代的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弹奏风格、个人喜好布置曲目,格里格的抒情小品、柴科夫斯基的《四季》中的《船歌》《松雪草》等作品都可以选择,这些作品如果只能完成部分片段也是可以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入四手联弹以及钢琴原谱伴奏的练习。使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钢琴弹奏技巧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使钢琴水平得到充实、全面的提高。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钢琴四手练弹名曲集》这套教材非常适合学生,钢琴伴奏谱则可以从各声乐作品集中选择。

5结语

以上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零基础学生的教学”时的教材选择与标准,通过对这些钢琴教学中常用的经典教材的精简与搭配,目的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加快学习进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使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积极配合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试论新形势下的基础钢琴教学

摘要:近年来基础钢琴教学面临新情况,出现了新的教学观念。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基础钢琴教学。一是基本教学手段:教师不但要注重直观的教学艺术,也要在教学中训练孩子“听”与“想”相结合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歌唱性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及采取正确的教学态度。二是具体训练方法,包括基本功训练、放松的弹奏方法、慢练的弹奏方法和良好的读谱习惯。三要培养上台演奏的能力。

关键词:新形式;教学手段;训练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钢琴音域宽广、和声丰富、富于色彩变化。通过学习钢琴,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情操;通过左右手的协调运动,可以使孩子左右脑获得平衡发展,尤其是开发右脑;弹奏钢琴时眼、耳、手、脚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调并用也对孩子智力的早期开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钢琴作为一门高雅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钢琴教育不断普及化,而且学琴者的年龄明显比之过去提前了许多。首先是传统的“模仿式”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基础钢琴教学的需求。这种传统的教学法让学生在音乐的处理上直接模仿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种方式虽然能继承一些正确的演奏方法,但是学生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能满足新世纪的钢琴教学需求。因此,人们开始从教材的改革入手,打破过去单纯从五指练习起步的旧模式,出现了大量内容新颖,丰富有趣,通俗易懂的少儿钢琴教材。这些教材注重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素质的培养,并对他们传授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同时人们也清楚的意识到,教师的教学手段比之教材更为重要,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又决定了何种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发挥其天性,培养其兴趣,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徜徉,让他们用头脑去思考,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知,帮助他们达到脑、耳、身、心的协调。

在这种新形式下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基础钢琴教学。

一、基本教学手段

(一)直观的教学艺术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直观的教学艺术。儿童年龄小,理解力有限,而音乐又具有抽象性,看不见,摸不着,要让年龄很小的孩子理解抽象的音乐语言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把抽象化为具体,尽量使用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音乐语言,便于儿童理解音乐。比如:在复调作品中,对于不同声部划分的讲解,可以告诉他这是“男孩女孩在一起唱歌”;也可以把不同声部的层次讲解为不同的颜色,如:红、粉、白;在弹奏欢快的乐曲时,可以引导孩子回忆过去发生的有趣的情景;又如孩子在弹奏具有颗粒性的音符时,可以告诉他们想象手指尖就像针尖一样落在琴键上。这样,不但能让孩子达到这首乐曲训练的目的,同时也使孩子对曲子有了形象的认识,使孩子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加,也使教学在一种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达到目的。

(二)“听”与“想”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听”与“想”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听”就是用耳朵去聆听,“想”就是用大脑去思考。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听”、“想”能力。因为只有拥有能够倾听音乐的耳朵和思考音乐的大脑,才能使孩子真正体会音乐的美感,而不是机械地死练。鉴于此,教师应从小的问题开始启发孩子多听、多想、多动脑子。例如:孩子弹错了音,不要立即纠正,而要让他自己去听,去找,然后还要他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在弹奏某些慢板抒情乐章时,可以让孩子通过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那些音符犹如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大海中美人鱼对幸福的渴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解力不断提升,对音色和音乐的理解就会逐渐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有想法就说明他用耳,用脑了。教师应该加以鼓励,循循善诱,让孩子大胆的去思考和探讨,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做到摆脱单纯的模仿,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三)歌唱性的培养

“在钢琴弹奏中是否具有歌唱性,演奏者能否把内心感情充分表达出来,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孩子尽可能多的赏听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让孩子有意无意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从而逐渐对音乐语言、形象气质、气氛、音色等有感性认识。这种音乐环境的作用虽不能立竿见影,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的音乐感觉逐步提高”。在第二点中提到的关于“听”与“想”的培养也可以作为歌唱性培养的有效手段。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有了聆听音乐的耳朵,有了思考音乐的大脑,就有了感受音乐的心灵。培养“边弹边唱”的习惯,即在弹奏音乐时,在心里唱出音乐的起伏感觉,甚至可以用嘴唱出旋律。而对音乐的感受又要指导弹奏,做到“心中有歌”,这样才能使音乐具有歌唱性,避免只是毫无表情的弹奏出干巴巴的音符。教师在培养孩子歌唱性时还要让孩子学会歌唱性的触键方法,要求孩子运用不同的触键方法来得到不同的音色。例如:弹奏欢快的儿歌,就要求手指触键要有弹性;弹奏优美抒情的音乐,手指就要慢触键。另外正确划分乐句也是很重要的。人讲话,要一句一句地讲;唱歌,要一句一句地唱,钢琴演奏也是一样的,要像唱歌一样连贯、流畅。那么教师就应该引导孩子划分出正确的乐句,再做出呼吸,使音乐具有线条感,这样的音乐自然就具有歌唱性了。

除了以上三点,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钢琴家的,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尽可能大的挖掘孩子的潜力,使大多数孩子都能通过学习钢琴陶冶情操,获得快乐。使少数有天赋的孩子发挥其特长,为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其演奏技术和教学水平固然重要,教学的态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在钢琴教学大多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形式,孩子在单独面对老师时,或多或少会有些紧张。而教师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亲切和善的表情会使孩子消除紧张感,缩短距离感,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他的弹奏有所进步时,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在他的乐谱上画一个五角星,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些必要的精神激励可以使他们很快地树立起自信心,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的学生虽然聪明伶俐,但比较浮躁和骄傲,当他们演奏的比较成功而自得其乐时,教师要能作到“喜不形于色”。在表示赞许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使他冷静的体会到学海无崖。

二、具体训练方法

(一)基本功训练

一定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犹如建造音乐高楼的基石,要想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没有基本功做支撑是枉然的。基本功的训练中尤其要重视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半音阶、琶音、属七和减七和弦琶音在钢琴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人认为多弹练习曲或乐曲也能有效的提高技术。练习曲或乐曲当然不容忽视,但练音阶琶音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它能比练习曲或乐曲获得更大的练习量。如何能使各手指弹奏的更均匀、圆滑,也是练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均匀弹奏的最大障碍是大指,因为音阶琶音都必须通过大指的转弯动作来连贯。如果大指动作做不到位,就会使人听起来不够连贯,有一种磕磕绊绊的感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弹音阶琶音时,大指要作好准备工作,即在大指前面的音弹奏的同时,大指就要迅速的弯到手掌下面,做好下一次弹奏的准备。另外,训练基本功时,把练习曲和乐曲里的各种技术片段抽出来集中练,也是很好的方法。如用车尔尼740的第49课来练习八度,用莫扎特的《小奏鸣曲》来当手指练习,增强手指触键的颗粒性。

(二)放松的弹奏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理解和体会放松,并进行规范化的训练,是基础钢琴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现在一些学生在弹奏时,只会动手指,手腕和胳膊都是紧绷僵硬的。弹奏一些快速或力度大的曲子时,就极易感到疲劳。如果教师不予以纠正,加以正确的引导,轻则曲子弹奏吃力,重则会造成手腕及手臂的损伤。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放松的重要性,并讲解正确的放松的弹奏方法。这种弹奏方法中最关键的就是体会手腕、手臂的放松。有些教师在教学生做手指练习时,太过强调手指的独立性,而忽视手腕乃至手臂的运动,这样弹奏出来的音是生硬的,紧张的。正确的弹奏方法是:不要孤立的动手指,应运用手臂带动手腕,手腕带动手指运动,以最为自然的状态弹奏。而正在触键的手指尖关节才需要用力,当这个手指弹奏完毕时也要立即放松,轮到另一个手指弹奏时,另一个手指的指尖关节在触键的瞬间再用力。总之,要使整个手臂,手腕,乃至身体都“协调”起来演奏,达到声音的贯通。

(三)慢练的弹奏方法

“慢练”是弹奏钢琴通用的方法,因为通过慢练可以使动作分解开来,大大简化技术上的困难。慢练弹好了,再弹奏原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慢练,并不是所有曲子的所有章节都需要慢练。教师应当指导孩子在练习前,研究曲目中哪些地方在快速演奏时可能会出现困难,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慢练。在慢练时,可以运用数拍子的方法,先4拍一个音,再2拍,再1拍一个音,然后1拍两音,1拍三音,1拍四音。也可应用变节奏的方法,变节奏的方法可以使重拍发生变化,这样使各个手指都得到锻炼。或把一个长句子分开来练,比如有一长句手指快速跑动的句子,可先分成一组一组的练,每组都练好了,再连在一起练就容易了。

(四)良好的读谱习惯

练习一个新曲目之前,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读谱习惯,面对陌生的谱子,立即迫不及待上琴摸谱。对作品的背景,所反映的内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自己沉溺于大量的音符与节奏中,忽略了那些真正能体现作曲家精神的东西。要想让孩子能够准确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就要教会他们认真读谱,理解所有符号的含义,进行曲式结构、和声、调式的分析。因为作曲家往往会把他的作曲意图通过谱面传达给演奏者,每一处力度的变化,表情的处理,甚至旋律的起伏,都能反映出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另外,还要让学生熟悉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创作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以要求孩子在练习一首新作品前,阅读一些有关作曲家创作风格的资料,这对把握乐曲整体的风格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虽然是一首练习曲,却体现着肖邦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只有抓住肖邦灵魂深处的爱国主义精神,才能真正演奏好这首乐曲。

三、培养上台演奏的能力

钢琴是表演的艺术。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学生在经过长期刻苦的练习之后,已经能够很完整地弹奏了,但一旦到了台上却弹奏得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甚至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究其原因,通常是因为紧张情绪造成的。克服上台演奏中的紧张情绪,可以有以下三点办法:第一是背谱。演奏中出现失败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背谱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因为有些学生仅仅依靠手指的下意识动作来背谱,认为弹熟了自然就背下来了,孰不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在台上由于环境的陌生,心理的紧张,非常容易造成手指失控而使记忆中断。因此,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应该运用多种记忆方法相结合,尽早把乐谱背诵下来。进行分点背诵的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在每一乐段的开头设一个点,把每一个点的音符都熟记于心,台上万一出现忘谱问题,也可直接跳到下一个点,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演奏的完整性。第二是要多进行模拟上台演奏的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观摩演奏,让孩子适应给人表演的紧张感。多举办一些小型师生音乐会也是很好的锻炼方法,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多上台演奏的机会,这样既可以交流情谊,又可以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这样上台演奏的能力也就增强了。

最后再补充一点,在基础钢琴教学中,家长的辅导也很重要。“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孩子漫长的学琴生涯中,家长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家长过于急躁,不管孩子的兴趣、素质如何,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拼命加码。其实,现在学琴的孩子那么多,而真正能成为钢琴家的却是极少数。对此,家长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孩子一起分享音乐。音乐的“乐”本身就是快乐的“乐”。家长要同孩子一起感受音乐的快乐,以培养素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为大目标来学习音乐,学习钢琴。

在新形势下,钢琴的基础教学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优秀的记忆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沉稳的控制能力,杰出的组织能力。它是孩子步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步,也是他们音乐成长道路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孩子们的一双翅膀,只有借助这双翅膀,他们才能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钢琴基础教学中结构感的培养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演奏者拥有超高的技巧、令人眼花缭乱的华丽弹奏,却总觉其演奏平铺直叙、前后缺乏联系、没有逻辑性、缺乏层次感。就像“傻瓜机”照出的照片一样平淡无味,实在令人惋惜。笔者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音乐作品的结构缺乏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把握。

所谓结构是指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如文章的结构、语言的结构等。音乐作品同样需要结构。关于音乐结构的描述,让我们来看看赵晓生教授在他的《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是如何诠释的:

“结构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框架,是音乐的内在伟力所在。”

“有些作曲家以旋律著称,有些以色调为佳,有些以和声出众,然而,最伟大的音乐巨匠们却以缜密的、复杂的、宏伟的、精巧的音乐结构以无以伦比的从一简单、微小、凝聚的基因一般的音乐原组织,发展成雄浑的湟湟巨制的能力而建筑起他们内心中的广袤音乐宇宙。”

……

从中可见结构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构成音乐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通过科学的搭配与排列才能形成完美的音乐结构,才能创造出完美无暇的惊世之作,体现作品的完整美。如同一座宏伟的建筑需要力学、电学、声学、结构学、美学等诸多因素的完美协作一样,钢琴演奏也是如此。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容易发现许多老师在基础阶段更侧重于演奏技术的训练很少涉及层次等结构上的知识,以至在弹奏鸣曲的学生不知奏鸣曲的结构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以为应从钢琴基础教学抓起,从一开始就树立层次意识、培养演奏中的结构感:

一、首先应让学生系统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为演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内容包括曲调的音高关系、调式、和声、调性、节奏、节拍、速度、音区、音强、音色、演奏法、织体等。

(二)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了解基本的曲式结构知识,明白音乐作品是由简单的动机发展成乐句,再由若干乐句组成乐段进而构成乐章以至鸿篇巨制;明确乐音之间、乐句之间、乐段之间、乐章之间的前后联系;掌握一部曲式、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等;

二、了解钢琴的演奏法从技术角度来说要表现一个音乐作品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得以实现

如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就是通过帕瓦罗蒂独特的音色及其高超的演唱技巧对音乐作品进行独到的诠释,才使这首乐曲家喻户晓,让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再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通过钢琴这一乐器的演奏才让我们感受到贝多芬的魅力。帕瓦罗蒂只用他那迷人的嗓音是不能使《我的太阳》魅力四射的,还必须加上高超的演唱技巧。要用钢琴表现《月光奏鸣曲》自然要牵涉到钢琴演奏法。因此,我们还应让学生系统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法知识,了解如何通过钢琴这件乐器来表现音乐。如《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就是通过钢琴“低音八度进行、圣咏式的和弦平稳进行、三连音连贯的和声音型,使乐章结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一个不断的、生动的朗诵性线条,充满灵感、朦胧、寂静的气氛。”(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第247页第三段)来实现的。

三、有的放矢的训练钢琴演奏光靠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进行实例训练才能确实取得实际效果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训练:

(一)音乐的表现手段方面

1、断连音对比如《玩具》(李重光曲)分为ABA三段,A段为跳音B段为连音简短的一首乐曲通过断连音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玩具的不同神态。

2、力度对比如《河水》乐曲很简单,但是经过不同乐句间的力度对比乐曲的层次分明给初学者一个非常强烈的层次感。

3、音色对比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九十一首前后两段皆为小调,弹奏时用较柔的音色,而中段转成大调则要用较亮的音色演奏以获得层次对比。

4、速度对比如《吉普赛的营地》前段为柔板后段为快板尾声则用急板。通过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吉普赛人的不同生活场景。

5、调式对比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六十首前后两段都是小调中段是大调,练习时可将大调段奏得强些小调段奏得弱些以获得层次感。

6、调性对比如库劳《小奏鸣曲》Op.55No1第二乐章第一段为C大调中段转为F大调第三段又回到C大调,通过调性的对比乐曲层次分明。

7、织体对比如库劳《小奏鸣曲》Op.20No1第三乐章是通过乐段间的左手织体变化来获得层次感。

8、节奏对比如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首段为八分音符开始,第二段则变为以后十六分音符为主的节奏也能给人以清晰的段落感觉。

(二)曲式结构方面

音与音之间:两个音之间的关系是构成音乐的最小单位。训练最简单最容易出效果,从一开始就可进行训练。练习时一般遵循上行渐强下行渐弱处理。同音重复一般容易被忽视,要作为重点进行练习,一般看其前后音的进行方向上行即作渐强处理,反之渐弱。如《游伴》(《儿童钢琴初步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第二册)第一、三句为上行应弹成渐强,第二、四为下行应弹成渐弱。音与音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延伸至音块之间,如车尔尼流畅练习曲(849)第十六首前四小节应奏成渐强后四小节应奏成渐弱。音块之间除了存在与两个音之间相同的关系外还存在前一音块上行渐强后一音块下行渐弱呈现波浪式前进的现象。如比起前者音乐变化自然丰富多了。

句与句之间:与音块相比,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更为丰富了。常见的结构是四句构成一个乐段,音乐呈起承转合之势,演奏钢琴时应注意高低起伏变化表现抑扬顿挫之气。如《木鞋舞》(荷兰民歌)。

乐段之间:乐段之间的关系可以最常见的三段体作为例子。如《拜厄钢琴基本教程》第六十首教学过程中还可选择其它类型乐曲进行练习。如《玩具》(李重光曲)是通过断连音的对比、《太阳出来》是通过高八度的音区变化对比、《小奏鸣曲》Op.55No1第二乐章是通过乐段间的织体变化等。通过不同类型、不同的表现方法的练习以获得层次感从而全面地表现乐曲的音乐内涵。

乐章之间:有了前面的训练基础处理乐章之间的对比就容易多了。许多小奏鸣曲都可以练习。小奏鸣曲本身各乐章的排列基本就是按快慢快的速度安排的,有很明显的层次结构。到了这个程度一般的学生都已经具备相当的能力了。

(三)乐曲风格方面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风格(包括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作品进行练习。不同风格的乐曲不论从作曲手法、演奏法、音响感受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通过练习对于演奏能力的拓宽、音乐表现力的加强等都是很好的锻炼。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识谱训练

【摘要】识谱训练是钢琴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着钢琴学习的进度以及个人演奏水平的提高。钢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征和个性差异, 充分调动他们对识谱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他们的视奏能力。本文针对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识谱环节,探讨教师应掌握的训练方法,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指教。

【关键词】钢琴基础教学 识谱 训练

当演奏者学习一首新的乐曲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识谱问题。只有正确的表现乐谱上的所有标记,才能深刻地领会作曲家所传达的乐思。识谱训练应该贯穿于钢琴教学的全过程,在基础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倘若忽视了这一点,那么学生在练习一首新曲子时,光是识谱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随着曲子程度的不断加深,识谱的越来越困难,进度也越来越慢,让学生感到吃力,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做为钢琴教师,首要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发现乐谱上的所有标记,培养他们科学、全面地了解乐谱的意义,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识谱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音符的认知与训练

在钢琴初学阶段帮助学生建立对音符的基本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小孩子刚接触五线谱时都会有些困难。所以在识别音符教学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形象思维强的特点,设计易被儿童接受的方式。国内在钢琴启蒙教学阶段普遍采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小汤普森钢琴教程》,这类传统教材在建立儿童对音符认知方面有一些特有的思路和优势,如“汤普森”中每次学习一个新的音符,就有相关的练习曲和读谱、手写作业,使学生眼、耳、手三者统一练习,从而增强对音符的识别与记忆。但传统教材在识谱的方式、版面的色彩、视觉的形象以及乐曲的童趣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有时会使儿童感到沉闷、枯燥,所以教师在使用传统教材的同时,应大胆借鉴一些新编教材。例如我们可以借鉴《我和我的钢琴》教材中,引入的“音乐彩虹”这一概念,七个音乐字母对应彩虹的七种颜色,加深孩子对音符的记忆。或者借鉴《巴斯蒂安钢琴基础教程》中的“音程式读谱法”,使孩子关注五线谱上音与音的距离,快速地识别音型和线条的方向,从而提高孩子的视谱演奏效率。其次要把音符与钢琴键盘对应起来,对一些基础音高的位置熟记于心,教师可建议学生多唱多写。例如让孩子将画在“线”上的音用红色,“间”上的音用绿色,再分别进行视唱,这样可有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对加线音的记忆需要反复强调,寻找规律,达到眼看手弹的水平。

二、谱号、拍号、调号的认知与训练

在钢琴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反复强调三个号,即谱号、拍号和调号,帮助学生养成弹奏前先关注谱号、调号和拍号的好习惯。在日常学习中可以采用反复提示、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不仅看到低音谱号和高音谱号的转换,更要看准调号中所包含的升、降记号。例如大部分孩子在弹奏中经常无视调号,造成整个乐曲调性及风格的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有步骤地对孩子进行训练。首先要求他们用红色的笔将乐谱中的调号音标记出来,避免识谱中低级错误的发生;其次可以针对乐曲的调号,进行相应的音阶、琶音的训练,以加深孩子的记忆。

三、节拍、节奏的认知与训练

针对孩子对节奏的敏锐感知,在基础教学中应尽快进入节拍、节奏的认识和训练。首先要为他们讲解节拍与节奏的关系,引导他们感受乐谱中节奏的律动感。孩子对节拍、节奏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数学或倍数关系上,而应该根据钢琴学习的进度和本课的内容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游戏,让孩子积极参与到体验节奏的快乐中来。例如在教授类似舞曲风格的钢琴音乐时,教师先讲讲三拍子的特点,然后伴随音乐和孩子共同跳一支舞曲,帮助他们找到强 弱 弱|强弱 弱的节奏脉动感。

对于特殊的节奏型的讲解,教师可采用联想生活中的音响让孩子们易于接受。如XXX类似于“咚咚咚”的敲门声;X.X X.X想象成士兵行进时坚定的步伐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关于节奏的训练方式,采用人体的动作,如拍手、拍腿、踏脚、捻指、跳跃等游戏,使孩子通过整个肌体的运动去感受乐曲中节拍和节奏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孩子的思维角度来解读音乐,这样才能寻找出适于孩子理解又能激发兴趣的有效方法。

同时,教师也可选择有合奏形式的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如《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中大部分乐曲都有教师伴奏声部的配合,这种合奏形式不仅让孩子感受到丰富的和声色彩,也能很好地训练他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值得注意的是,初学的儿童在演奏中经常忽略休止符,使音乐失去了原有的美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通常认为音乐只是从音符里产生的,休止符可有可无,所以在识谱环节中忽略了休止符的存在。显然,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可先让孩子唱唱曲调,了解到作品中休止符的意义。同时通过大量的例证引导孩子认识到休止符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准确识谱。

四、旋律特征的认知与训练

在钢琴基础教学中,适合孩子演奏的作品大多数是具有歌唱性的。所以在识谱中把握旋律的特征是有必要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认识旋律中上行与下行、级进与跳进、连音与跳音等基本特征;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划分乐句,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语调,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表达一定的意思;最后教师可以和孩子共同演唱作品的主旋律,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要求和语气要求,继而通过演奏将这些要求表现出来。例如在《我和我的钢琴》等一些新编启蒙教材中就注重纳入孩子们熟悉的民歌童谣,并配有歌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唱这些作品,使他们的演奏自然生动。

值得注意的是,谱面上标出的旋律指法也必须加以强调。指法运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演奏的流畅与音乐的表现。所以在开始学习新乐曲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读读指法,并尝试边读边动动手指。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首作品指法的走向,思考指法的合理性,找到其中的规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即使接触到没有指法标记的乐谱,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比较科学、合理指法。

五、音乐术语的认知与训练

当学生能够从容地视奏简单的乐曲时,识谱训练的重点就要从音符、节奏、旋律等基本方面进行拓宽,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谱面上的音乐术语。通常钢琴作品中的音乐术语主要包含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三大类。掌握这些音乐术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速度术语和表情术语较难理解和记忆。这也与术语多是意大利文有关。教师如能够准确地读出这些术语,并找出标记之间的特征和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速度术语中的Allegro(快板)和 Allegretto(小快板)字母组合相似,而另外两个常用的术语Moderato(中速)和Presto(急板)则是以M和P打头,从而和前两种标记做以区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的比较以上这些术语在速度上的差别,认识到不同的速度可以表现不同情绪风格的作品。

对于更为复杂的表情术语,可要求学生查阅《音乐术语词典》,将中文翻译标写在谱面上。在掌握了基本的术语之后,让学生尝试在弹奏中充分地表现它们,倾听各种有变化的音响效果。如《汤普森》第二册《跳舞的雨滴》一曲中运用不同的力度标记来生动地表现了雨滴落下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另外,教师在教材的选用上也要考虑到常用音乐术语的学习。例如《我和我的钢琴》这套教材就值得首选。编者将各种常用标记融入到每节钢琴课的学习中。新标记的出现都会配有一首乐曲来练习。乐谱上醒目的标记和简易的文字说明适合孩子和家长的理解。

需要提醒的是,踏板标记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尽早让初学者接触踏板,了解它的功能并正确地使用之。

六、乐谱深层次内容的认知与理解

不少教师认为,在钢琴基础教学中不必对孩子讲解作曲家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学实践证明,简要的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或加入一些生动的小故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如《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中就编入了一些古典作品的改编曲,诸如维瓦尔第的《四季》、莫扎特的《小夜曲》、海顿的《惊愕交响曲》、贝多芬的《欢乐颂》等等。在弹奏前,教师如能简要讲述有关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与风格的相关信息,就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用心的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片、小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乐曲与作者或某种场景的联系,使他们将自身对乐曲的理解融入到演奏当中。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有意识的布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并大量听赏经典作品。长期坚持这种做法,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识谱训练在钢琴基础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毅力。这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必须依靠教师耐心的引导和深入浅出的教学以及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热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演奏和理解音乐的能力。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音乐系)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论幼师钢琴基础课的分层教学

摘要:在幼师学校钢琴基础课教学中,基于各方面的原因,传统的集体课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学生的需要,逐渐被钢琴分层教学所取代,因此通过实践探索分层教学的理论架构和操作方式成为幼师学校钢琴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幼儿师范;钢琴分层教学;实操性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作为基本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手段,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日益进步,幼儿园教师的音乐修养也日益提高,大多数幼儿园教师掌握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的社会音乐教育使得更为专业化的音乐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以及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学习都已悄悄地进入了学前儿童的音乐生活,对专业教育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钢琴作为学前教育音乐课堂及课外音乐活动的主要工具,不仅在现代幼儿园及小学教育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钢琴作为一门表演性、专业性、实操性很强的艺术,无论是在歌曲伴奏还是技能技巧展示中,都有了更高、更精的要求。但是,由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传统的幼师钢琴集体课教学使得学生技能水平低、运用能力差,远远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面对这些由于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必须在努力协调社会发展、音乐发展、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整幼儿师范钢琴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及实操模式。

一、因材施教,确定分层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受音乐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体音乐素质的差异,教师必须在兼顾普遍性的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以长沙师范学校钢琴教学为例,学生一般均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特长,但钢琴基础技能和水平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从未接受过基础的、正规的钢琴训练,有的仅是在高考专业前突击学过一两首曲目,而有的已经进行了系统、规范的长期学习。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如果仍采用传统的钢琴分组教学,“大锅饭”的弊端必然逐渐显现。因此,自2008年9月起,我校钢琴教研室开始进行近百人次的实验对比教学,将一年级各班新生40人分两组,一组(20人)按传统的教法及教材上课,另一组在第一年着重钢琴基础训练,使每位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第二、三学年按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弹奏能力进行分层,分为以钢琴弹奏与儿歌伴奏为主攻方向的A层、以钢琴演奏为主攻方向兼顾大中型艺术歌曲伴奏能力的B层两个不同层次。实验表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找到个人最佳适应状态,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掘。

在教学内容上,与传统教材拘泥于基础练习、练习曲及乐曲三大块不同,分层教学以良好的钢琴技能训练为支撑,在学习基本练习、练习曲与乐曲的基础上,努力拓展音乐理论、史论知识及钢琴伴奏训练等应用性内容的实施,其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能够正确地弹奏曲谱,更具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广阔的音乐视野,得心应手地完成不同歌曲的即兴伴奏。当然,在分层教学中,每一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必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难度的选择,以我校三年级学生实验情况为例,A层学生必须掌握三升三降范围内的音阶、琶音基本练习,练习曲完成车尔尼599的弹奏,乐曲难度达到中级程度(4-5级)并且能够胜任三升三降范围内的儿歌伴奏;B层学生要熟练完成各调式的基本练习,练习曲达到299及以上难度,胜任较高层级的乐曲(6级以上)的弹奏,同时具备良好的艺术歌曲伴奏能力。

二、教学模式革新发展,综合运用

在我国幼教钢琴的教学发展中,无论是“一对一”的精英教学模式,还是“一对多”的基础教育都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两者要合理结合,才能达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步提高的目的。以长沙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为例,一年级新生在开学前,需进行一次钢琴弹奏考试,教师将通过此次摸底了解学生的整体程度及个体的差异,进而确定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没有任何钢琴基础的学生进入分组集体课的普修教程,每组人数保持在12-18人左右,每周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4次的集体回课及2次个人辅导。而程度中上的同学则在每周2课时的小组课(6-7人)中接受教师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正确、规范的钢琴基础教学内容,又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有效解决了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

三、确立严格的钢琴课程考核与选拔机制

传统的集体课考核普遍采取的是学生演奏两首中外作品,教师据其弹奏的正确性、技术性、表现性等评定成绩。水平的高低仅仅是分数的差异,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奖罚激励,导致学生逐渐产生无所谓的想法,学习热忱度大大降低。而实施钢琴分层教学后,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应的课程考核方法也必须严谨制定,进而在年度分层选拔中优胜劣汰。在我校钢琴课程的考核中包含了平时测验,基本技能测试和演奏测试三部分,其中平时测验占60%,基本技能测试占10%,演奏测试占30%。平时测验主要考查学生每单元曲目掌握情况,因此每单元教学完成后均会进行检查;基本技能测试主要检查学生音阶,琶音这一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每学期期末教学完成后进行测试;演奏测试考查两首乐曲,一首为学生在本期课堂上已学过的乐曲中自选(教师先划定范围),重点考察学生的演奏实践能力;另一首在教师另外所指定的新的考试曲目中自选,经过个人练习后弹奏,重点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伴随着我国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幼师钢琴基础课经过系列的实践与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多层次的教学对象、构架钢琴学习者全方位的能力结构、满足学习者多元化音乐风格需求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我们立足实践,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就一定能够与日俱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简介:

俞婕,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琴艺术理论,现担任长沙师范学校音乐舞蹈系钢琴教师。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普通高校舞蹈学基础钢琴教学现状与目的研究

摘要:针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培养目标、手段、以及教学目的等情况,许多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增加了钢琴集体课这一基础课程。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基础钢琴教学仍然未能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在舞蹈专业的钢琴学习时间、学习计划、教学目的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关键词:舞蹈学专业;基础钢琴教学;现状;目的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密不可分的,即使是没有任何音乐音响的舞蹈也有着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音乐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于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未来更多的会从事中小学的音乐舞蹈教育工作,这时钢琴就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术技能,掌握好钢琴基本演奏技能是可以为他们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而保驾护航的。出于这种考虑,在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的同时。舞蹈专业学生的钢琴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同时这也是长期舞蹈教学活动中对于舞蹈课堂训练与钢琴音乐教学上的经验积累。钢琴演奏是训练演奏者头、眼、心与整个手动作密切协调配合的过程,要求做到手弹、眼观、意会,用心去体会、追求作品所包含的丰富的音乐内涵,这其实和舞蹈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大学阶段的钢琴学习对于舞蹈学生来说不应该仅仅处于附属地位,应使学生认识到钢琴基础课程并不止步于单纯学习弹奏技术、音乐技巧和基本乐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对各种类型舞蹈音乐风格表现的掌控能力。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综合素养,还能帮助他们在舞蹈训练课堂上更好的将音乐与舞蹈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舞蹈课堂训练的目的。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通过数码钢琴进行的钢琴课程教学对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还是有一些收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现象和问题。

(一)现阶段舞蹈学专业基础钢琴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校培养的舞蹈专业学生大多数还是会从事舞蹈教育事业,这其中一大部分将会工作在中小学校里。而在这些中小学校里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舞蹈专业的老师,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与正规的舞蹈学院培养出的“高、精、尖”舞蹈生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这个“一专多能”是指需要舞蹈生既有舞蹈专业的技术技能,又有一定的音乐教学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弹、能跳、能唱”。但是就拿笔者所在学院舞蹈招生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舞蹈学生高考前没有受到较系统的音乐方向相关教育,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学过乐理、视唱练耳等等相关的音乐学科,因此集体表现出音乐基础理论差、音乐综合素养不够等等的不好现象。拿笔者接触的很多舞蹈专业学生为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刚进入学校时对于课堂上的钢琴伴奏音乐是非常陌生的,有的同学甚至分辨不出2/4、3/4、4/4等节拍的区别,导致舞蹈教师出现了上课进度缓慢、课堂教学效果差等情况。其次舞蹈专业学生的个人音乐基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同学的学过几年的钢琴,而有的同学却都没有接触过五线谱,这也导致出现了同一个老师在一个课堂上同时教出“好学生”和“坏学生”的窘况,因此舞蹈学基础钢琴课的开设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完善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在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普及了这门课,但是舞蹈专业的钢琴学习时间、学习计划、教学目的等等各个方面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相比是需要区别对待的,舞蹈专业的钢琴教学不仅要学习钢琴演奏技巧,也需要将这一课程学习服务于舞蹈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更多的从舞蹈音乐类型、舞蹈风格这些地方去把握钢琴教学内容,这样既学到钢琴技巧又兼顾了舞蹈课堂的音乐训练目的,也才能为提升舞蹈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做出努力。

(二)舞蹈学专业钢琴基础教学目的

随着普通高校教学大纲内容的不断完善,很多钢琴教师意识到普通高校里的钢琴基础课教学不是培养钢琴专业人才,而是培养从事各种类型、层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企业文化生活组织者等等的音乐人才。作为舞蹈学教学课程之一的基础钢琴课程是建立在普通高校舞蹈教学体系下的,那么相对来说其教学内容要与音乐学的基础钢琴教学内容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依葫芦画瓢的仿照音乐学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授课。因此,要求我们根据舞蹈专业教学目的等等实际情况,详细规划舞蹈专业钢琴教学应达到的演奏曲目水平、演奏技巧的能力、乐理知识等相应的程度。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舞蹈学生的专业基础特点及钢琴教学的规律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具有舞蹈专业特色钢琴教学的课程内容,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对乐曲整体风格的把握。同时作为课程内容之一的课程组织方式、教学手段也要相应的进行改革。比如有的高校把舞蹈学基础钢琴课的学习放在了大二期间,并且仅仅只是学习一个学期,这就很难达到开设钢琴基础课程的目的。

优美的钢琴音乐可以帮助舞蹈专业学生培养敏锐的音乐感、掌握灵活多变地节奏、感受轻重缓急的节拍变化,有助于他们把各个舞蹈元素、组合短句,以及各大舞蹈语汇与音乐完美的连接起来,让他们跳出优美的舞蹈,使舞蹈富有无限的魅力和高度的艺术性,带给人美的享受。而在普通高校进行的舞蹈专业钢琴课程改革,是为达到培养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这一目的的,它必将完善舞蹈专业教学体系,改善舞蹈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合格的“一专多能”的舞蹈人才保驾护航,也使这些来自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毕业生今后能够尽快独立地适应工作需要而打好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钢琴基础教学论文:高校基础钢琴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索

摘 要:基础钢琴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学科,该学科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对于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尤其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各大音乐学校在不断扩大招生,教师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加大,其教学质量也有所降低。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需要引入到基础钢琴的教学之中,以求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校基础钢琴;多媒体技术;应用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高校教育也不例外。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不断提高基础钢琴的教学质量,促进基础钢琴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笔者认为进行这一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基础钢琴应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接着结合我国现阶段基础钢琴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基础钢琴应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在基础钢琴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下。

1.教学方式单一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是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十分不适应这一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2.互动少

部分学生还反映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在使用幻灯片进行基础钢琴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老师急于将教学内容进行讲述,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少,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的任务就是将幻灯片上的教学内容读一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3.内容不丰富

部分高中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进行幻灯片制作的过程中,就直接将书本上的知识全部移到幻灯片上,在讲课时就对着幻灯片进行讲解,教学内容不丰富,从而提不起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基础钢琴教学中应用相应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多媒体技术在基础钢琴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入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手段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钢琴教学中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因此,在进行基础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坚持使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手段。在运用幻灯片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基础钢琴的需求。同时,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老师的个人教学魅力还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教学魅力,从而促进基础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2.结合传统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老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应该结合钢琴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减少教学内容中的无用信息,从而精简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3.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

笔者认为,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制定有趣的教学课件。例如,在进行相关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播放相关钢琴教学的视频,将相关钢琴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同时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对高校基础钢琴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技术的应用。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基础钢琴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现状,从而提出以上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不断促进基础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