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03:06: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生返乡创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创新创业成为了新时期的代名词。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大学生成为了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但在返乡创业时遇到了很多障碍。本文从创业资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源障碍,给出解决对策,以减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阻力,提高创业效益。
关键词:返乡创业;创业资源;大学生创业;新农村建设
为了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使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2012年以来,我国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建立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器,设立种子基金,简化审批手续等。与此同时,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选择了创业,其中返乡创业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可以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条件下,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农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对建设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业资源”理论
Barney提出,创业资源是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过程中自身具备的或者能够驱使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根据科斯、彭罗斯、沃纳菲尔特等学者的观点,企业是一组资源的集合体,资源是企业成长的依托。创业活动的成功,需要拥有足够的创业资源,以及对创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根据内容和作用,可将创业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创业是不断投入并消耗创业资源的过程(如资金消耗),也是新的创业资源不断生成与积累的过程(如管理能力提升)。
二、创业资源应具备的特性
1.价值性:创业资源必须具有能够服务于企业细分市场与目标客户的价值;
2.稀缺性:相较于创业需求,创业资源的供给是不足的,或者结构是不平衡的。这种情况对于行业内的所有创业企业甚至是成熟的大企业,都是存在的;
3.难以复制性:创业活动一般具有独特的历史条件、模糊的因果联系、复杂的社会关系;
4.不可替代性:创业资源需要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因提供过度同质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处于劣势,增强议价能力,降低行业内外的威胁。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资源障碍
1.创业技能不足,缺乏管理经验
根据创业资源模型,创业领导者、团队、员工等管理资源位于第一圈层,在创业活动中最为重要。目前高校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相匹配的师资质量不高,造成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的知识技能,尤其缺乏创业实践经历。虽然教育部门举办了很多创业比赛,但选拔出来的项目大多流于形式,缺少实用价值,鲜有机会得到融资开发。且由于教育模式相对保守,难以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2.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企业集群环境差
根据创业资源模型的第二圈层,企业之间往往存在互为供求的关系,企业集群整体的优化才能实现个别企业的资源优化,选择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创业才会成功。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从事农产品种植和粗加工,产业结构单一,缺少精加工、休闲观光服务以及与主营业务相配套的生产与服务型企业。当地企业间的功能互补程度低,集群环境差,再加上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善的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链条,导致创业时在原料供应、物流等环节成本较高,阻力较大,不易形成比较优势。
3.农村地区的金融落后,创业融资难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贷款额度小、审批手续复杂,农村地区银行数量少,金融制度不完善,且农业类项目贷款普遍存在歧视,积累的资金通过银行不断回流到城市,造成农村很难维持充裕的资金流。这使得返乡创业的风险较高,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很难获得投资方面的支持。所以资金短缺成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最大障碍。
4.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观念落后
外部的信息资源、社会资源、文化环境资源构成了企业创业资源的最外围圈层,贯穿于创业各个环节,优化创业环境就必须优化信息、基础设施、文化等条件。目前我国农村“空心化”严重,劳动力大量外流,新的知识技术和经营理念难以推广。市场信息传递不及时,使当地企业很难对行情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其次,我国农村地区地貌复杂,中西部多是山区丘陵,自来水、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设难度大,制约了厂房选址,阻碍了产品流通。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较差,操作不够规范,缺乏契约精神。很多地方思想观念落后,对于涉农产业存在偏见。
四、对策与建议
1.增加创业资源的供给
高校应大力推广创新创业教育,聘请企业家、创业能人作为创业导师,成立众创空间,在实践中增加大学生的运营管理经验。还应建立创业信息平台,及时获得新的政策导向、技术成果与行业动态。政府应该有效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增设村镇银行等机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对影响重大的高技术项目“专事专办”;还要完善村镇地区的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吸引各类创业项目入驻,形成良好的企业集群环境。
2.充分开发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
政府应充分了解农村地区的市场信息,在大学生创业时给予信息支持,在尊重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其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创业,更快地形成市场竞争力。返乡创业的毕业生也要在创业前期做好实地考察(选址、原料供应等),运用专业知识攻克技术障碍,还应与当地居民协调沟通,做好宣传推广,维护关系和谐。
3.高效利用创业资源
创业企业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充足的资源,也要求对资源高效利用,所以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行业分析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既需要自身积累经验,也需要高校支持和政府O督。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国家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地位,将创新、创业视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对创业支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人投入到创业大潮之中,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阻碍,使得一些地区的创业者困难重重。本文以民族地区攀西地区为例,通过对少数民族较多的攀西地区进行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召开政府部门和创业者座谈会,对部分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创业孵化基地的形式,了解大学生创业者对民族地区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和支持程度,结合相关数据,对当地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综合评估,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发现民族地区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创业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创业培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创业风险补助机制,完善税收政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五个方面的措施来完善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创业 环境 政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创业支持力度的加大,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政策也陆续出台,越来越多人投入到创业大潮之中。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16年,过去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农民工、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创新人数累计达570万人,其中大学生返乡创业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由于历史因素、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民族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还未形成完整的创业体系,部分欠发达地区创业环境还有待改善。研究民族地区返乡创业政策的本质是激发创业热情,规避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民族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为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深入剖析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加以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推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一)政策环境
从政策环境上来看,民族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业政策体系,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鼓励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创业,为留住创业人才,当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硕、博士生返乡创业,并解决其住房、配偶问题。针对大学生创业者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但还存在创业者创业申报门槛较高,创业扶持政策落后,政策没有更好的落到实处等问题。
(二)创业培训环境
从创业培训方面来看,民族地区已经成立了创业项目培训库,成立了指导创业培训的专家团,精选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指导,为当地提供了四万余就业岗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技能培训。在大学生创业服务方面,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基层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滞后,培训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创业意识还较为薄弱,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倾向于子女寻求稳定的工作,不愿冒险创业。
(三)财政金融环境
从财政金融环境来看,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者普遍认为缺乏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担保贷款滞后,融资渠道少,投资融资困难,创业资金多数通过自筹得来,股权融资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后期经营困难。
(四)法制税务环境
从法制税务环境方面看,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者对目前的法制税务环境满意度不高,一些创业者对法律知识不够了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税务、会计知识了解不充分,导致赋税较重,加大了经营负担。
(五)公共服务环境
从公共服务环境方面来看,民族地区基础配套设施已逐渐趋于完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交通限制,导致物流费用高,企业管理难度大,增加了大学生创业者的负担。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通过对攀西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29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发放创新与创业问卷调查,与当地知名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了有关攀西地区创业环境的一手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创业过程中是否获得充足贷款资金,政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创业和培训教育实施情况,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程度,是否有较好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目前的市场开发程度,现有的基础设施。被问卷对象根据自己创业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对问卷每项内容进行评分
根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在金融支持方面,8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不能获得充足的贷款资金和风险投资;在政府政策方面,部分大学生创业者认为税务政策不构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负担,有超过50%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税务负担仍然较重;政府项目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对能否获得政府项目评价较高,相对容易能获得政府项目,但对于能否从政府处获得充足的补贴和创业资金,7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不能获得;创业教育和培训方面,70%以上的大W生创业者获得了政府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认为创业培训能激发创业热情;研发转移方面,8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没有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几乎没有机会同成熟的大企业一样获得接触高新技术的机会;商务环境方面,5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能够获得较好的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仍有少数企业认为这些服务较难获得;市场开发程度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认为企业进入门槛较高,难以招聘到所需人才;有形基础设施方面,8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现有的基础设施能使企业正常运转,电话及网络服务费用合理,不会构成企业负担,但有极少数创业者认为办公场地租金较高;服务支持方面,部分大学生创业者认为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许可证,另一部分企业认为获得许可证较难。
通过对攀西地区创业环境调研情况的分析,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创业环境已呈现良好发展的态势,但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
(一)攀枝花“你好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攀枝花“你好自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城,2016年5月成立,是一个以生产瓜果农作物为主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对一些优良的农产品进行打造包装,运用公司及社会销售平台将农产品对外推广,让山区的农产品实现最大价值。在对你好自然公司进行走访调查时了解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由于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品牌推广力度不大;第二,公司销售渠道还有待扩展;第三,打造品牌所需资金多,创业资金不充足;第四,产品差异度不高;第五,公司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获得困难。在访谈时还了解到,公司所在的整个延边县城的创业情况,创业团队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创业活动趋于规范,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增多,大学生创业者热情度高。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缺乏创业经验,创业关系;创业团队综合素质不高;创业产业主要围绕农业开发,比较低端。针对目前的创业情况,当地大学生创业者希望有规范的组织机构来指导其发展,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气候条件优势、资源优势来获得更好发展。同时,希望提高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鉴别意识,从而提高其创业成功率。
(二)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
金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果彝族乡三滩村,2002年由民族煤矿改制而成,创立的目的是以工扶农,解决教育、基础设施问题。由于公司所在的地理环境特殊,用工人数在400人左右,其中傈僳族员工占30人,少数民族员工比例较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第一,对少数民族企业与非少数民族企业无明确文件界定,当地创业者希望有相关文件界定少数民族企业,并针对那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一些优惠。第二,税负较重,当地创业者希望针对少数民族企业有一定的税收减免政策,因此,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区别对待。
五、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发展对策
(一)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第一,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确定地方政府角色,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简化审批程序,让行政审批程序简单化、便捷化。解决好创业过程中部门关卡多,办事困难等问题,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整合地方资源,加强创业政策的宣传,向大学生创业者介绍一些典型创业者成功的经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氛围,对创业失败的创业者给予关怀和帮助。第二,政府应打造创业孵化园区,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基础设施,加强对创业项目的优化,设计好一些具体创业项目交给创业者进行实际运营。第三,提升创业项目扶持政策的整体水平,优化创业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让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
(二)拓宽融资渠道,提供多元支持
资金短缺是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现有的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创业初期资金一般以自筹或众筹为主,并不能满足企业后续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此问题,首先,政府应该拓宽现有的筹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要发挥当地金融机构服务创业企业的作用,放宽大学生创业者担保贷款的限制条件,切实解决政策支持不到位,创业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问题。同时,加大信贷力度,放款分行权限,对信誉较好的大学生创业者放款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最后地方政府应当把创业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大学生创业者多渠道筹集创业资金。
(三)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培训是提高创业者创业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有效的创业培训能提高创业成功率。第一,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者的管理能力培训和技能培训,消除市县、乡镇之间的培训差距,让更多的培训资源流入到乡镇及偏远的农村。根据大学生创业者对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区别对待创业培训,充分了解创业者的创业诉求,为制造业等行业创业者提供管理、销售培训,为种植、养殖创业者提供技术培训。第二,丰富培训内容,聘请专业指导老师或者成功的创业人士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培训,同时,培训课程注重与实际结合,注重培训项目的创新,帮助创大学生业者充分了解创业过程。第三,改变落后地区人民的创业意识,让他们主动接受创业培训。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不少创业者属于少数民族群体,因此,在培训时,应尽可能地对这部分创业者进行双语培训。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创业风险补助机制
当地政府应建立扶持大学生的专项发展基金,建立创业风险补助机制,降低创业失败损失,通过建立创业补助机制,为创业者提供风险投资咨询,让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当有的创业者创业失败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损失降到最低,解决创业者创业失败的后续问题。
(五)完善税收政策,减少企业负担
针对大学生创业者自主创业的意愿和行动,各地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让那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企业享受更低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创业用地、厂房等给予优惠,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六)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
人才是创业的根本,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之后都会遇到招聘优秀人才的难题,一般来讲,招工难的问题都会在企业规模有所扩大之后,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会上升,因此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持企业运转。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大量人才不愿意留在西部民族地区,导致创业企业缺乏优秀人才。因此,民族地区应该出台一些留住人才的措施,例如,解决好住房问题,配偶的工作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以此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流入民族地区。
(七)支持返乡创业,完善创业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产品创业企业的重要载体,破除企业与大学生创业者用地之间的矛盾,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同时,实现以土地权益为重点的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支持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出台政策支持有资金、技术、懂经营的返乡人员承包、租赁农户流转的土地,或者采取农民入股制形式,与农民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
六、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本文在前人宏观研究创业政策的基础上,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攀西地区为例,从微观角度来探究民族地区创业政策的不足与缺陷。通过实地调,了解了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包括创业动机的产生、创业方向的选择、创业资源的获取、创业环境与政策支持、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成果,以及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将大量案例综合分析,全面阐述民族地区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使内容更加有说服力。
(二)不足之处
由于掌握的研究资料有限,使得本文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民族地区创业政策的分析中,由于掌握的颖臼量有限,对创业政策的制定、实施了解得不够全面,导致许多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
(作者单位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 自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创业的热潮也只增不减,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人群,在当今经济发展但就业不容乐观的时代,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为了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定为江西省南昌市返乡创业大学生,深入分析南昌地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有效对策,希望借此能够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帮助。
0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2015年人数达749万,2016年人数达到756万,2017年更是逼近800万。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大学生创业在他们的就业意向的选择中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尤其对于“农二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也希望能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那些需要发展的家乡建设中,大学生方向创业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发挥自我最大效能。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方面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农村地区输送高素质人才,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农村创业,能够带动更多人就业,还能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南昌地区10所高校(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W,南昌工程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制造学院,江西现代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找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大学生返乡创业现状调查
1.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己编制的大学生返乡创业调查问卷,对江西省南昌市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本次大学生返乡创业调查共发放了220份纸质问卷,最终回收210份,其中有效问卷有200份,回收率达到了95.5%,有效率达到了90.9%。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表1所示结果。
1.2 调查分析
①所属行业:第一产业多、二、三产业少。调查显示,大学生返乡创业主要从事农业及与农业相关的产业。约占72.5%。
②资金投入: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企业,资金投入一般较小。大多集中在100万以内,占90%。(表3)
③创立时间:调查表明,大部分返乡创业大学生都是在近三年创办企业的,有164家,占82%。
④企业规模:调查表明,返乡大学生创办的企业规模一般都较小,雇用员工人数大多集中在20人以内,有161家,占了80.5%,雇用员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企业只有6家,仅仅占到了3%。
⑤盈利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返乡创业有67家企业已经实现盈利,占33.5%,有54家企业达到了收支平衡,占27%,目前还有79家企业处于状态,占调查总数的39.5%。
⑥带动就业:调查表明,返乡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主要集中在30人以下有150家,占了75%,30-50人有9家,占4.5%,50人以上有41家,占20.5%。
2 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创业者创业素质低
返乡创业大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得具备良好的具备创业素质。创业素质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并不具备创业的素质,他们只是把学业修完了,把课本知识装进了脑袋,做什么事都只从理论分析,很少能够与实际紧密结合,还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他们的创业仅仅停留在梦想阶段,而且大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是很完全,在学校的“保护伞”下,他们社会适应能力不高,身体和心理上的耐受能力低,抗压能力差,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都比较弱。
2.2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而现在我国农村在这些方面普遍存在落后,比如道路坑坑洼洼,交通十分不便利,水电供应不足,通信设施落后,生活污染严重,返乡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先解决硬件设施的配套问题,这也很大程度的增加了他们的创业资金投入,此外,农村的经济市场还不完善,人们的认识普遍较低,对市场规范缺乏敬畏心。
2.3 财政金融支持不健全
返乡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需要启动资金,企业运营也需要很高的运营资金,而返乡创业大学生家庭经济普遍不宽裕,人脉关系简单,他们的项目风险大,投资收益小,大部分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他们这种初创企业,他们只能采用自筹的方式或者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虽然政府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所需办理的各种手续比较繁琐,申请成本和门槛限制都比较高,创业所需要承担的创业成本太高。此外,很多银行的贷款手续复杂,条件繁多,严重影响了企业进入市场或者占领市场的有利时机。
2.4 政府政策执行不到位
我国虽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个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针对性政策,但由于返乡创业大学生作为创业大军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很多优惠政策不能普遍适用于他们,而且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是按规定办事,缺乏灵活性,使得大学生无法真正受惠。而且优惠政策只是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对于具体优惠政策和申请流程和要求等并不清楚。此外,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存在态度恶劣、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现象,大学生的诉求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3 对策及建议
3.1 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者素质
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创业交流中心,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专门的创业课程,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创业思维,增强大学生创业素质。高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比赛,还要创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等,提高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3.2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帮扶农村,加强农村交硬件设施建设,农村可以铺设柏油路改善交通,改善通信设施和水电设施。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全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改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加大对农村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让更多的人受惠。
3.3 完善创业融资渠道,优化金融市场环境
国家应加大对返乡创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财政、金融、人行、银监等职能部门要建立高效统一的协调沟通、调度、督查机制。财政部门建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和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新设置信贷产品,为了降低银行风险,人行应该将大学生创业贷款情况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高银行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渠道积极筹集资金,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或者通过入股的形式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帮助,如“创业信贷通”等。
3.4 加强政府服务意识,健全政策落实机制
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完善地方创业政策体系,中央政府应结合各地特色,建立特色的扶持政策,各级政府不能简单地按规定办事,应该从针对区域特性,提供具体有效的扶持政策,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舒适的政策环境。还要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执行力是落实创业政策的关键,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就要求政府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深入落实各项政策,倡导全社会形成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理解和支持的良好风气,并且要主动降低优惠政策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和办事手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对各职能部门的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提要]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不少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而“互联网+农业”的农村电商创业模式已成为创业者的下一个“风口”。本文以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绿堂平台”为例,对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题加以探讨,并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由2016年度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11420080)
一、引言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农村电商带来的创业机会逐步增加。同时,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27.4%,规模为2.01亿。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覆盖越来越多的村庄,物理上的“数字鸿沟”正在减弱。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非网民不上网,使用互联网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当今时代,发展农村经济,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得互联网又愿意扎根农村的青年人才。而大学生返乡创业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缺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村民办实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机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帮助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又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风靡一时的“沙集现象”就是典型的案例。而对大学生而言,在新时代中通过返乡创业,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社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较多机遇。
(一)政策优惠支持。国家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双创’的生力军。”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相关部门出台了涉及学籍保留、政策咨询、风险评估、融资服务、税收等多个方面的“一条龙”创业服务和优惠政策。同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促进电商进农村”。
(二)农村急需人才。正如上文所言,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农村电商同样如此,但就当前的农村普遍现状而言,农民为改善生存状态进城务工,尤其是一批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往城市迁移定居,农业基础设施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面临人才缺乏的难题,特别是缺少既懂种植养殖,又能经商,还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
(三)大学生的天然优势。从“沙集模式”可以看出,农村电商是由青年人带动起来的,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当中获得良好的成果,逐渐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商务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方向,发展前景较好。同时,既懂经商又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商返乡创业当中,为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全新的路径和方向,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活力,对农村经济增长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农村脱贫攻坚奠定了人才基础。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 “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高度融合性,他们精通计算机操作,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勇于冒险,敢于创新,眼界开阔,学习能力强,懂得评估风险,更有品牌意识和渠道意识。
三、“绿堂平台”创业项目概述
绿堂平台将市场定位于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是一个针对全国网络消费者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优质农产品网络购物平台。通过招募自己家乡具有特色农产品的在校大学生为店长的方式辅助大学生创业。由平台及当地驻点审核资源,店长整合村内资源并进驻平台,利用平台自有优势,完成交易服务,产生一定收益。同时将C2C与O2O完美结合,在线下设立一个绿堂体验店,将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展示给大家,同时也是生鲜类的集中站。
(一)“绿堂平台”的宗旨与理念。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天然的特色农产品。
(二)“绿堂平台”项目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更加注重,让消费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正是我们的初衷。打掉中间流通环节,以价格杠杆引导农民种植绿色安全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助力农村脱贫攻坚,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找到出路,促进农村电商走上产业化之路。
四、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相应素质的欠缺。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创业不是动动鼠标那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是精通某一个知识就能解决的,其中包含了产品的“供―产―销”问题。不仅在专业知识、职能技能上有要求,对分析决策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相应的考核。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的最大衡量因素在于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能不能满足创业的要求,也是对自我素养的一种审视。然而,相应素养的欠缺让大学生在创业面前望而却步。由此一来,缺乏创业素质将成为大学生止步创业的重大成因之一。
(二)创业意识薄弱。当代大学生多数还沉浸在书本中,沉溺现状,缺乏创业的主动性,具有较高的畏难情绪,属于典型的风险规避者角色。而按部就班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普遍缺乏一种创造意识,形成僵硬的思维模式。由此更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发展,限制了大学生的商业构思。
(三)缺乏适宜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源于法律压力所引起的阻碍。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条文还欠完善,致使大学生在创业的路途上缺乏引领,进而使创业的风险系数向上提升;其次,源于社会的压力机制所引起的阻碍。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社会风气仍未形成,对创业的定义还不完善,从而产生外部的偏见和家人的不支持;最后,源于个体压力所引起的阻碍。大学生自身缺少相关知识的同时又无法找到高效力的外部帮助,从而自身感到迷茫。大学生创业群体长期受学校教育影响,近九成大学生受访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有一定帮助。然而,创业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阻碍之一。
(四)缺乏创业经验。正是由于电商这一领域还未完全规范化,目前针对这一领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需要创业者自己探索。但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创业技能不足,对于电子商务仍停留在认知的表层,@给电商创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在创业当中要制定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规划,这当中涉及了产品的采购、质量检验、营销推广、包装涉及、运送销售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将可能面临激烈的竞争、陷入恶性循环等问题。大学生易于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缺乏开拓和分析市场的能力,易产生盲目建平台、建园、招大商引大资的冲动。
(五)社会资源的匮乏。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圈还是在同学和老师,缺乏社会资源人脉,而在创业的过程中筹集资源、市场开发、产品推广等工作需要借助社会外部力量。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资金不多,融资渠道少、贷款担保难是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六)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在底子差、人才缺乏、商业形态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注定需要政府及时创造条件,予以积极扶持。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经济项目,正处于成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以广东省为例,在费用减免方面主要实行了以下政策:企业首次注册登记,3年内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两年的档案挂靠费;符合微小利企业的,减20%的企业所得税,招用本省户籍人员给予社保补贴,等等。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政策所涉及的行业少、范围小,优惠幅度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足。
五、大学生返乡创业对策建议
(一)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基础的公共科学,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发掘大学生创业潜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支持有限转入创业项目相关专业。
(二)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认知。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要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广阔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阅历,对自身的实力、能力、人际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踊跃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积累创业人脉资源,大胆实践,善于反思,敢于尝试。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多向农民朋友请教,和谐相处,互利共赢。
(三)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资金短缺已经严重制约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的深入推进,也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热情的主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走出高校创业教育目前的困境。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初始阶段给予大学生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四)优化政府政策扶持。最近几年,政府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但由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过于空泛,造成创业行政手续复杂,手续准备门槛较高,许多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另外,政府对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无法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快速获知政府的扶持政策,没能及时扶持到急需帮助的创业大学生。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制度,要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工作,支持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基地,使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更快速、更便利地获得优质服务。
六、小结
“绿堂平台”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未来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当前创业领域的新趋势。农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作为大学生,理应植根基层,深入广阔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创业,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开拓新天地。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兴起,很多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开始选择创业,他们在返乡创业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更有利于加快我国农村供给侧改革的进程。本研究通过描述高等农业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完整地对创业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 创业环境;创业意向;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制定,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开始选择返乡创业,这种做法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更有利于改善中国经济的L型现状。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掌握着特殊科学技术知识的群体,创业的成本低,热情高。得天独厚的技术的优势使他们逐渐成了我国创业人群中的中坚力量,所以研究创业环境,提高他们的返乡创业意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业环境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行动的重要影响
1.良好的创业环境可加快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进程
在文献整理和实际走访时发现创业意向的形成受创业环境中的某些因素能够影响,由于对环境维度划分不同,各位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终是殊途同归,优良的创业环境有助于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实现,良好的外力支持更有助于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2.良好的创业环境可推动大学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贯彻执行
曾号召,要在中华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的新浪潮,形成创新创业引领发展的新势态。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增加民族创业的新基因。创业环境对创业意向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方位的分析创业环境可以提高其返乡创业的意向,推动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执行,帮助众多毕业生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使大众改变对农业院校的认识。
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环境的客观情况
1.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获得资金支持少
大学生返乡创业资金的获得方式主要包括风险资本注入和家庭资金支持。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使风险投资者为创业者提供了资本上的帮助。但多数风险投资者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以此同时,天使投资方的资金投入大多不能持续。因此,家庭资金支持是大学生创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学生家庭状况不一,也无法实现创业资金的全面支持。所以,创业资金不足、筹资难的问题是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2.返乡创业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乡镇地区经济坏境的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部分中西部乡镇由于多种原因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仍存在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经济市场落后等问题。这些限制了大学生的创业渠道,难以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足够的推动力。
3.创业地区创业文化环境差
创业观念现在仍然是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重要因素之一,返乡创业的部分地区,因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大学生就业的传统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返乡创业,多持轻视或反对的态度。这种相对滞后的文化环境观念极易增加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创业倾向产生动摇。
三、对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1.政府应持续完善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政策的扶持
政府政策的扶持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起导向作用,政府应构建全方位的宣传咨询机制,对创业优惠政策和创业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综合,以便有创业意向大学生更快捷的了解到相关政策;当地政府应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建立相关管理、监督体系;政府财政部门应给与税收补贴等多方面支持,降低大学生返乡创业准入门槛。
2.金融机构应加大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资金帮扶
大学生创业资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银行等大型金融行业应当增加天使资金的投入,并简化创业贷款资金申请流程,改进贷款申请抵押方式;均衡地区贷款,加大乡镇地区资金注入等方式都能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以上都能大幅度的优化创业环境,从而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意向。
3.各大高校应打造大学生返乡创业平台
Raijman(2001)研究结果证明,如果亲友中有人创业,会增加个体自主创业的意愿[1]。所以高等农业院校大学应Y合返乡创业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打造“学创一体”的大学校园环境,建立创业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高等农业院校利用其学科专业优势增设返乡创业技能培训课程,提供实习机会,为返乡创业学生传递及时的创业信息。
4.在乡镇地区营造良好创业文化环境
Linan (2008)在研究创业能力和社会价值观念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中指出,如果个体所处的周边环境或更广范围的环境内,对创业行为持有较高的支持态度,则个体更有可能倾向于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2]。但在我国,创业观念在社会大群体中难以的到认同。乡镇地区的带头人应对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趋势进行创业宣传,改变大众对创业观念;在当地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营造鼓励和支持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减轻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阻力,增强创业意向。
摘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贯彻实施,国民创业热情日渐高涨。农业类院校大学生由于优惠政策支持、自身技术优势等原因逐渐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中流砥柱,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仍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成功率。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之后,在全国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风潮。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一代优秀接班人,是创业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返乡因创业成本较小、门槛较低,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大学生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逐渐成为创业大军中的中流砥柱。
一、农业类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实意义
1.缓解就业压力,开辟就业新途径
最新消息显示,预计今年将有100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岗位,而由于经济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新增就业岗位较往年少之又少,就业形式十分严峻,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同时,为当地农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大大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2.减轻农村人才压力,推动现代化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的关注焦点,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优秀学子走进大城市求学,农民工外出务工,大量人才外流。改变农村发展困境,推动现代化农村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瓶颈。高等农业类院校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技术返乡创业,为农村注入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推动先进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加快基础设施兴建,推动经济、文化繁荣,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方法、注入新活力。
3.展示专业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我国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开始,大学教育逐渐成为为全民教育。高等农业类学校学生毕业后竞争优势小,竞争压力大,毕业后工资低;考取公务员、选调生或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等的工作机会较少;90后不受束缚、大胆、张扬的性格特点;证明自己,利用专业知识,造福家乡,实现人生价值等因素影响,返乡创业成为大学生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在对河北农业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80%以上学生认为返乡创业是利用专业技能为家乡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二、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性因素
1.政策不完善,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我国虽针对大学生创业推出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各地市也有相应针对性政策,但由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群体的特殊性、地域的差别性及创业项目的多样性,优惠方针政策不能普遍应用于返乡的学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案例进行仿照,一般都是死板的按规定办事,大学生无法真正得到优惠。部分优惠政策申请程序过于繁琐,执行过程存在问题,无法达到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性的效果。
2.政府服务意识差,宣传力度小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有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层次低,并未认清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在服务过程中存在态度差、不耐烦、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等问题。农业类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申请农业用地、申请贷款等一系列事项需与政府工作人员接触,由于“出师不利”,严重打击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返乡创业大学生虽然了解无息小额贷款、大学生初创企业几年内免税等优惠政策,但由于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只是以文件的方式下发,并未实施大范围宣传、推广工作,因而对具体的优惠政策及申请方式、流程并不清楚。
3.融资渠道少,大学生融资困难
大学生创业初期由于风险大、投资收益小,成功吸引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小,且因无资产进行抵押保障,无法申请大额度贷款,一般以自筹方式为主。但返乡创业的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经济条件一般较差,无法自筹开创企业所需大量资金。某些特殊行业公司创立初期便需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在公司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更多的资金资源。资金不足、融资难是当今阻碍农业类院校大学生回乡创业的重要阻碍因素。
4.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传统观念困扰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中西部边缘山区由于经济水平差、地貌限制、费用高难度大等原因,电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商品流通与价值实现,严重限制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着高等农业类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由于教育与生活地域限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就业思想仍是某些地区的主流思想。高等农业类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尤其是从事“在地里刨吃的”的第一产业,将首先遭到父母及家人的反对,被同村人认为是没出息的表现,受到大家背后议论。
5.创业者能力不足,素质低下
2014年,我国山东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现状调查显示:67.12%应届毕业生有农村创业意愿,付诸于实践者仅有6.85%,成功者更是不足5%。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要想成功返乡创业,不仅需要充足的有利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返乡创业大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创业素质能力。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等。但某些高校并未开设创业课程或只作为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一部分,授课老师多为行政或管理教师,由于教师大多无创业、管理经历,因而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需要。作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相关知识、能力素质停留在课本层面,实践经验匮乏;抗压能力小,心理素质差;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创业所需的管理、协调、抗压能力等不足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与建议
1.完善政府政策,增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力度
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供真正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帮助的创业用地、税收减免、提供扶持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制定后,政府应增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督体系,严禁刁难大学生、优惠政策无法使大学生受益等现象的出现。
2.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优惠政策宣传力度
当地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增强责任意识,加强为人民服务型政府建设。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立专业的服务部门,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简化办证手续与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服务,真正解决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政府应拓宽优惠政策的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方式。当完善的优惠政策制定、颁布后,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宣讲、下发到院校宣传等宣传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优惠政策的了解程度,便于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时利用优惠政策成功创业。
3.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
资金问题是阻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增强对返乡创业大学生的财政支持,提高无息贷款上限;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吸引大量商业银行、国家四大行等在当地农村设点;加快金融机构改革,提高银行贷款上限、降低贷款利率,放宽金融抵押物范围;通过对创业项目进行考察、调研,对可实施性强、利润空间大的优秀项目提供政府担保来帮助其吸引风险投资。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农村传统思想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将农村产品转换为商品,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必要准备。国家应加大农村电力、网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应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相应产业来建厂,转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转变农民传统思想是提高大学生回乡创业积极性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应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方式加大“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等思想的传播,加大高等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宣讲工作,转变农民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减小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障碍。
5.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者个人能力
开设创业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必备能力,是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的重要环节。高等农业院校可采用一系列措施提高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如:开设创业所需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了解;聘用与农业院校有合作关系公司管理者讲授创业课程及创业注意事项;组织大学生假期到农业院校合作公司实习、调研,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组织“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创业比赛,提高大学生组织、沟通、协调、把握全局的能力.
摘要:在我国创业的热潮下,农民工虽然缺乏资金、技术、知识,但其返乡创业着实起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巨大推动作用。鉴于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局限,从制度保障、政策扶持、培训教育等视角出发,发现并挖掘大学生村官在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现状,阐述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农民工;返乡创业;作用;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集中出现技术型和结构型失业;加之国内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导致外出农民工大量失业被迫返乡。如何帮助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成为地方政府和全社会一道难题。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创业型经济通过生产力、智力和技术的整合在调整农村经济体制结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满足当代信息化和标准化的需求,致使新农村发展后劲不足。与此同时,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深入,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浓厚商品意识,拥有政府、高校、社会、网络等资源的大学生进入农村。因此,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返乡农民工创业中的作用对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现状
(一)素质偏低限制创业面
返乡农民工大多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或缺乏赖以谋生与发展的一技之长,外出打工主要以体力和简单的机械操作为主,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环卫、家教、餐饮等行业居多,同时还普遍缺乏商业意识(创业意识、商品意识、投资意识),严重制约了返乡创业面。
(二)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农民工就业难度系数原本就大,加之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受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限制,返乡盖房、娶妻生子,循环往复,所以即便返乡后有一定的积蓄仍不敢也不会有创业的想法,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返乡创业与再就业的积极性与可能性。
(三)资金短缺阻挡创业梦
由于国有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收缩和农村金融改革滞后,返乡农民工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难。一是新创办企业资金投入多、产出少,创业者依靠自身积累建成企业后,生产流动资金难解决;二是民间融资量小;三是银行借贷困难。大银行与小企业“银企双方选择交易”不对等,适合返乡创业者借贷的项目少、资金量小,而且手续冗杂,相当一部分返乡创业者租用厂房生产,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难以找到有效的担保人。总体来说,返乡农民工启动资金短缺,大环境下筹资渠道狭窄,成为实现创业计划的瓶颈。在融资困难、资金链无保障的情况下,返乡农民工难圆创业梦。
(四)创业信息匮乏
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对于国家和当地政府相关的创业扶持政策信息,返乡农民工往往获得困难且无从下手;基于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技能的限制,返乡农民工缺乏现代营销知识,企业缺乏竞争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二、大学生村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作用
(一)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引进专业化课程
大学生村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理情况,开设SYB创业培训,先通过GYB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意识、再有计划地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创业培训和定向技术培训,进而改善发展创办的微小型企业,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农业特色化。
(二)争取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大学生村官积极主动向当地上级政府反映创业项目,并争取政府、社会机构、银行等融资渠道的资金保障。不仅能及时地分析解读政府、信用社出台的文件及政策,准确地传递给创业者,还能积极争取农村信贷和政府小额贷款,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创业条件和经济环境。同时还可以争取本地的商业银行在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增加对农民工创业资金放款;通过采用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改进资信评估制度,增加创业资金供给。
(三)健全农村融资体系,引导与监督并重,开拓返乡创业民间融资的新途径
大学生村官带头从农村中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手中筹集闲置资金,按合法的程序和规定借给急需资金却融资不畅的返乡创业者,充当双方信任的桥梁,监督资金供求双方按合同执行,使创业者能借得到、还得起;保证债权人放得出、收得回,确保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同时还应争取经济放宽政策,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农村融资领域,形成民间金融机构立足农村、根植乡镇企业、服务农民的机制。
(四)依托新兴媒体,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
大学生村官在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农业技术传授给急需专业知识的农民工的同时,还能积极利用新媒体搜寻并引进其他所需现代高科技农业及成果,同时为已开始创业的农户提供农业营销指导和咨询,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收集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科学分析市场行情,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推广,既是农业科技的传播员、又是新农村建设组织员、国家政策法规宣讲员。不仅宣传最新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还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种植,帮助群众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五)把握方向,组织领导一体化
大学生村官具有高度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创新、适应能力,能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一定的创业指导和规划。与此同时,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贯彻落实地方政策,准确定位,运用知识、情感技能,并领导返乡农民工创业组织一体化,发挥1+1>2的集体力量。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和市场化程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土地规模经营不断发展,农民合作社在各地蓬勃涌现,但多数是由农民自发组成,技术人才队伍普遍薄弱,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经营和组织生产的能力非常弱。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领办、合办、参与的形式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指导,让合作社实现与新市场、新渠道、新技术、新思维的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管理的无缝嫁接。
(六)充当媒介,构建桥梁
大学生村官扮演着农村区域发展的调研者和规划者的角色,可以利用自身社会资源,根据本区域特殊的区情,包括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发展基础甚至风土民情等特殊情况在创业方向、产业结构、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创新各种资源的利用模式,可将自身高校中与农业相关的研究项目引入农民工创业,或承接沿海发达等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转移,为农民工成功创业添砖加瓦。
三、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作用的对策
(一)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业务指导
提出希望和要求,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全面参与处理大小事务,深入思考如何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寻找发展当地经济的突破口,以创业促就业。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任职制度
严格村官选拔制度,结合乡情村情,明确大学生村官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考核奖惩的内容,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工资、医疗、保险等各项待遇,免除新任村官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安心到农村工作。
(三)提供全套保障,建立并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和绩效管理机制
鼓励大学生村官续聘直至完整带动创业项目,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相关内容纳入考评过程,根据考核结果缩短任期或分发奖励。落实承诺条件兑换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真正达到激励大学生村官自始至终组织带动农民工创业成功。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摘 要:“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能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笔者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SWOT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但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加剧。“农二代”大学生是指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父母辈以种地务农为主的大学生。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成长环境的局限性、社会关系网络缺失等原因,“农二代”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呈现成本低、起步低等特点,因此,“农二代”大学生回到自己熟悉的农村创业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就业机会。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当前“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提出对策建议。
1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必要性
1.1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农村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且结构分布不合理,农村人员整体偏向老龄化状态,这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不相符。从“农二代”大学生自身特征来看,一方面,他们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与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对农村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在高校经历了4年左右的教育培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农产品网络营销、开发农产品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更能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2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可发挥自身优势,减轻社会就业压力
从2001―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图1),由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中,“农二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农二代”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如果“农二代”大学生选择在自己熟悉的农村创业,不仅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发挥用处,实现自身价值;更能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
2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策略性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SWOT是指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机会O(Opportunities)、威胁T(Threats)4个方面,其中S和W是对自身内部因素的分析;O和T是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
2.1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势分析(S)
2.1.1 技术优势 高等院校是大学生新知识和新观点的集聚地。“农二代”大学生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所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这无疑是他们的技术和知识优势,而技术知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说明“农二代”的创业项目是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与其他群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2.1.2 情商优势 “农二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年轻有活力,做事情有激情,自信心充足,而且创新能力强,敢于对传统创业观念提出挑战,通过对市场最新信息的收集,对市场需求有准确的把握,能够提出可行性的创业项目。
2.1.3 环境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发展给予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农村发展前景广阔,“农二代”大学生出生于农村、生长在农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支农政策和农村发展状态。而且农村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对农村市场进行调研,对农村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为返乡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劣势分析(W)
2.2.1 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局限性,“农二代”大学生从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少。而在大学阶段,高校对实践教学课时的不重视也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缺失,使大学生对创业的各个环节考虑不周,对创业的失败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2.2.2 心理压力大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对使城乡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而且对个人的心理特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农二代”大学生的家庭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没有可靠的背景关系,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来源,同时还肩负着父母“跳农门”的愿望和让父母离开农村的使命。因此,“农二代”大学生承载着比较重的家庭责任,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2.3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分析(O)
2.3.1 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积极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并按实际情况给予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
2.3.2 农村环境的改善 从2005年起,全国按照“二十字方针”全面建设新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行路难、用电难、用水差、人居环境差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3.3 高等院校创业课程的开设 近年来,创业教育体系逐步趋于完善。不仅有着切合实际的创业教材,还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尤其是SIYB、KAB等创业课程在大学校园内开设,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理论培训;此外,各种创业大赛在校园内的举办,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施展平台。
2.4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威胁分析(T)
2.4.1 社会对大学生回农村创业的偏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为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一部分人认为留在农村是没出息的表现。而且农村父母耗费巨大代价培养出的大学生,也希望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走出农村,留在城市。因此,“农二代”大学生在返乡创业时往往会遇到社会的歧视和父母亲人的不支持和不理解。
2.4.2 政策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对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当前颁布的政策多是以意见或通知的形式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但是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更多的后顾之忧,如创业大学生面临的个人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社会福利、医疗养老等基本性的问题,而这些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有一定的束缚。
2.4.3 大学生融资困难 农村家庭一般以务农为主,收入甚少。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是雪上加霜了,再没有更多闲置的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再加上大学生群体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网络一直是处于“师生间”“同学间”这样的关系群。创业所需要的人脉关系相对缺失,缺乏有效的社会融资渠道。国家目前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远远不能够满足创业资金的需求,而金融机构贷款程序复杂,且需要抵押、担保,大学生往往因为没有资产可抵押担保而导致金融机构不予贷款,使得创业资金难以筹集。
2.4.4 农村基层网络的复杂性 主要表现在部分村级领导干部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强,农村基层管理混乱。除此之外,农村监督体制和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常常会受到村级领导的“吃拿卡要”,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3 “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5-9]
3.1 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
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激励政策,有效解决返乡创业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政府还应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为大学生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创业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给予一定资金补贴;政府还应通过主流媒体等方式提高社会对“农二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和认同,形成全社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环境氛围;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干部的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农村环境。
3.2 高校应帮助“农二代”大学生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
“农二代”大学生由于先天教育的缺陷性,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为缩小“农二代”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差距,高校首先应帮助“农二代”大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愿意返乡创业的“农二代”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加深大学生对农村的了解程度,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对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为“农二代”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大学生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为今后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志在从事从业的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知识丰富的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大学生要思想活跃,勇于创新、敢于对新事物提出挑战,克服自身劣势,改变好高骛远、纸上谈兵的缺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做好创业项目的每个环节。此外,“农二代”大学生来自农村,应充分利用好寒暑假期,多参加农村、农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同时也为创业项目的选择提供思路。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一种就业趋势,然而在创业之后,很多企业都会面临到产品的销售难问题。基于此,本文就着眼于产品的销售及模式,进一步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所面临的产品营销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产品销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返乡创业 营销模式
目前,在就业强压之下,我国大学生返乡就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更多的大学生返乡之后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大学生返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并且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农村经济体制的规范与完善。然而在创业之后,很多企业都会面临到产品的销售难问题,所以,本文就着眼于产品的销售模式,经过调查研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产品销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研究
在就业压力与国家优惠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成为一种趋势。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实现农村“智力外流”向“智力循环”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农村生源大学生,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宝库。而小部分大学生成为回乡创业的主体,不仅可以弥补本地经济建设所短缺的人力资本,更为重要的是,其创业行为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既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空间,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此外,回乡创业也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减轻农业土地压力等。因此不少地区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招聘大学生担任“村官”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返乡创业。
大学生返乡创业,大多选择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的等,这些行业往往与农业密切相关,这样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然而,不论选择哪个行业去创业,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据北京日报报道,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而教育部最近的一项报告也显示,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盈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在农村这个不够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创业的成功率更低。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过程中,80%以上的企业都在产品市场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运作,增加了大学生创业的难度。
企业运作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利润,而利润的获取来自最终产品的销售。据调查,由于大学生创业资金有限,大部分的运营资金都来自产品的销售。产品销售的不顺畅,将是企业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产品营销的好坏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而本文就从盆景行业去研究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产品营销问题,首先分析产品的营销模式,其次,提出大学生返乡创业中所面临的营销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最后从盆景行业总结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整个产品营销方式,并且提出合理建议。
二、产品营销及模式分析
(一)营销的定义及对企业的影响
营销是指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营销是一个过程,它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过程涉及到由科技(经济因素)和伦理(社会因素)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分配体系,通过这个分配体系产生了交易或货物流通,从而解决了市场划分,最终导致交易和消费的产生(Bartles ,2001)。产品营销重点应该放在产品上。从产品的质量上、售后服务,还有产品信誉上有一个提高才是做营销的根本。
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产品的营销,只有产品顺利销售出去,才能实现盈利。对于新生企业或实力强大的企业,在产品销售上应该做好充足的应对,不论生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好的营销手段是可以成就一个企业的。所以,营销在企业的运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产品营销模式分析
营销模式是以企业或客户为中心构筑的营销体系。评价一个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最终营销业绩(包括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知名度等)的高低,企业的营销实力,决定了企业营销业绩的高低,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70%是由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策略决定的,而30%是由企业的营销组合决定的,营销战略定位是企业营销过程的核心。
企业明确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和品牌定位等营销战略命题之后,就该考虑如何有效应对竞争,并有效地销售产品。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缺乏审慎的思考。“找经销商卖,卖不动就促销,促销不见效就降价”,这已经成为许多陷于困境之中的厂家普遍的“公式”了。根据市场竞争态势、行业市场环境等确立有机的、结构化的营销策略组合,并围绕着营销策略的重点来配置资源的营销运作方式,就是营销模式。有效的营销模式并不能弥补或扭转营销战略失误。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和品牌定位等营销战略问题的选择如果发生错误,企业将注定是走在一条没有"前途"的错误的路上。有效的营销模式只能是减少损失而已,不可能使“柳暗花明”。 在营销战略正确的前提下,按照常规的、甚至见招拆招的营销策略组合可能确立竞争优势,但是,面对时下超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多数企业的胜算机会微乎其微。因此,必须转变营销思路,确立正确的营销模式,重新结构化地组合自己的营销策略。采取正确的、有效的营销模式可能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甚至击溃竞争对手,同时使企业的营销能力获得提升。这就是营销模式的力量。
目前,理论和实务界提出的营销模式众多,譬如伯德・施密特提出的体验式营销(施密特,2000)、巴巴拉・杰克逊在1985年提出的关系营销(杰克逊,1985)、马克・兰兹鲍姆提出的低成本营销(兰兹鲍姆,1999)等。作者通过对相关学者的文献参考,提炼出目前企业常见的十一种营销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营销模式种类表
营销模式的种类 具体阐述
体验式营销 即站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等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营销的关键。
一对一营销 以“顾客份额”为中心,与顾客互动对话以及“定制化”。 企业应该从关注市场占有率到关注个体顾客的“顾客份额”上来,关注本企业产品在顾客所拥有的所有该产品中的份额,并努力提升对这个份额的占有。
全球地方化营销 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开展营销活动时,结合当地的风俗人情、传统习惯,以更能让当地人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销售和服务。
关系营销 指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低成本营销 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价值,是每个企业一直追求的。
品牌营销 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深度营销 就是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认同为目标,从关心人的显性需求转向关心人的隐性需求的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新模式、新观念。
网络营销 就是利用互联网为手段开展营销活动。
兴奋点营销 企业的产品是否能够博得消费者的钟爱,就取决于消费者的脑海中对于你的产品的期望益处的核心要点。
直销 即直接销售,把产品或服务直接提供给消费者。
数据库营销 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营销手段在企业获取、保留与发展客户的各个阶段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企业能力与有力工具。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背景下产品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在产品的形象及定位上,做的不够深入,虽然很多返乡创业者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低碳环保上,迎合了消费者的口味,但光在低碳环保上下功夫是远远不足的。对于一个返乡创业而言,面对的大多数顾客都是农村人,他们比较偏重于实际生活,对于精神上的享受比城市中的消费群体要欠缺一些。所以在产品的形象定位上研究不透彻。
(二)由于产品种类单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吸引力,对于一个初创企业而言,要吸引住顾客,就要靠产品,除了主打产品以外,还在增加一些辅助产品,来留住顾客。
(三)产品的兴奋点营销做的不够,没有清晰地抓住消费者对于自身产品的关注点,从而促成交易。
(四) 品牌宣传较少、销售方式过于单一。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校学到的知识,竭力推广自己的产品。目前很多创业者在自己的品牌宣传上很少,甚至没有确定一个品牌文化。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是其蕴涵的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也就是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在这点上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产品的营销模式包括网上销售、专柜销售、展览销售、联合销售、区域限量销售。另外销售方式很单一,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外,只运用了网上销售,并且没有加重宣传力度。
四、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产品营销建议
(一)产品定位
既然是返乡,那么创业中的产品大多都是与农产品有关联,首先,就面临着生产何种产品的问题。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保罗.皮尔兹预计,到2010年,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就将为美国经济带来每年10000亿美元的收益,这些收益来自为大众提供更健康,更美丽,延缓衰老或预防疾病的产品和服务等等,在农村,最近几年都非常倡导生态环保,所以,对于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契机,可以从里面发掘出很好的产品。这样,就可以把产品定位在生态环保上,这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也顺应了大众的消费倾向。
(二)低成本营销
刚毕业的创业大学生,都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但利用最低的销售成本,创造更多的产品利润,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找对了合适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低成本营销。低成本营销要力争尽可能较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可能的产出回报,让有限的资金通过营销手段和市场资源的充分整合,裂变成巨大的核能效应,这就要选好市场切入点。既然是低成本运作,就要凸现自身的市场运作优势。由于实力和推广资金的限制,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在终端运作上,要有创新举措,避开热门零售终端,实行重心下移,在周边区域稳扎稳打。对于初创的企业,他们十分强调钱的使用是否到位,十分强调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一段时间后是否赢利。所以,在组合运用宣传手段上一定要强调个性化的定位和差异化的诉求。特别是文字宣传方面不能拐弯抹角,东拉西扯,要减少技术型的、抽象型的伦理和说教,要一针见血,直入根本,要最大限度的吸引眼球,引发公众注意力,在促销活动上,主题除了鲜明有卖点外,事件营销、新闻营销等等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虽然这些大学生们是在农村创业,但也一定要走出农村的这道门槛,到达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三)关系营销
在实现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关系营销也不可忽视,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沟通应该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只有广泛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才可能使企业赢得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其次,还要合作、双赢、亲密、控制(关系营销要求建立专门的部门,用以跟踪顾客、分销商、供应商及营销系统中其他参与者的态度,由此了解关系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关系中的不利于关系各方利益共同增长因素,此外,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也有利于企业及时改进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深度营销
在返乡创业的特定环境中,由于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而言,没有那么活跃,消费者的密度较小,所以可以从深度营销去着手,建立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度沟通。它注重区域市场、核心客户、终端渠道和企业客户顾问等四大相互作用的核心市场要素的协调和平衡,更加注重未来和潜在的营销效益,从战略的层面着眼,并不满足于产品眼前的高效销售,重视与顾客建立持久而稳定的忠诚关系,实现品牌竞争优势的持久保持。这样可以先从小部分特殊人群出发,进而利用口碑效应,把自己的品牌、产品推向人群。
五、结束语
创业的意义很大,对于个人而言,创业能充分实现人生价值、能使创业者干成自己最想干的事情、能使创业者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社会而言,大学生返乡
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经济体制,同时,对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那些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也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经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他们在农村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上也提高了不少,这将为更多的返乡大学生创造机会,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完善的创业平台。
作者简介:
姚旎(1981-),女,汉族,四川成都,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创业教育。
罗茜(1990-),女,汉族,四川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摘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三化协调发展是农村发展的新背景,在该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农村创业模式,将大学生农村创业分为:(1)个体创业模式;(2)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3)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模式;并分别阐述这三种创业模式的内在运行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村创业 创业模式
一、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如何就业,其就业观念如何随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就业观是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关键问题。国家、高校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从而支持新农村建设,这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意义(张继梅;2011)。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建设相关的惠农政策,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加强引导和扶持,弥补资金短缺、市场风险较大等障碍,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邢安刚;2012)。新农村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等新的背景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自主创业,成为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解决农村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瓶颈”的途径(吕军书;2008)。立足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大学生农村创业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来源,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胡清华;2012)。相关学者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想法和成因进行调查,并对该种现象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李雨恩;2012)。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城乡差距、社会偏见、创业教育缺失、不完善的创业环境等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的扶持机制、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大学生农村创业的长效机制,才能显著提升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效果(邢安刚;2012)。由于我国大学生农村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稳定的创业体系,各级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比较完善的促进政策,政府的功能并不明显,需要针对大学生农村创业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创业模式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
二.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模式
1.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的关键运行机制:大学生村官利用自身地位优势,选择农村生产过程中的特色农产品,找准特色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障碍环节,通过自身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和政府部门优惠扶持政策,通过自身创业行为嵌入到障碍环节中,通过产业化运作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形式各不相同,主要包括“生产基地+大学生村官”“生产大户+大学生村官”;“专业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贫困农户”;大学生村官创业具有一些优势。一方面:政治优势,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工商注册、信贷金融、创业补助、创业用地、科技项目申报、创业培训和税收优惠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大学生村官和基层组织等政府部门之间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其获得关系资源。其次,技术方面的优势,创业大学生通过与农村部分主体建立关系,利用自己技术和背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建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生产农户之间的联系,作为桥梁来传递智力资源,解决技术问题。第三,大学生在创业机会识别方面具有优势,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广泛的搜集信息和加工信息来寻找创业机会,并依靠自己所挂职农村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来解决创业的资本、技术和团队问题,从而容易获得成功。
2.大学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在大学生的牵头下,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大户、推动小规模农户和贫困农户入股,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来实现自身的创业梦想。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创业平台;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于国家支持和扶持范围,实践证明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创业平台具有较强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其次,大学生在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和条件。大学生能够有效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研机构的沟通,有助于获得技术,并且能够通过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实现贷款的创新管理,使得合作社及其成员农户获得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从而提高创业成功概率。第三,大学生能够提升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能够保障合作社的效率,提高其与正规企业的竞争能力。
3.大学生“个体创业”模式。个体创业是大学生在农村选择合适的创业机会,自我经营实现创业价值。通过对三化协调下农村发展方向的把握,通过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管理优势,利用优惠的大学生农村创业政策,选择合适的机会,投入适量的资本进行创业。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优势在于:首先,其对现代技术掌握方面的优势。三化协调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需要知识型农民,其经营规模倾向于中等和大规模经营,这需要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其次,机会把握方面,在制度转型和发展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农村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创业机会,这些创业机会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来看,有的是创业机会,有的不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农村创业机会的识别,其范围较普通农民广,所以机会识别方面更占优势。第三,个体创业存在资本、制度和观念方面的约束。尽管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农村创业还受到创业资本,政策制度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些克服需要在三化协调背景下,优化农村创业环境,改变农村创业观念的认识,提高农村创业发生的概率。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1.加强农村创业制度方面的建设。大学生创业面临户籍管理、土地使用、融资担保、税收优惠等问题,其创业保障纳入具体的法规框架,积极探索多种复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和财政措施,加大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力度,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行为(王雅蕾;2011)。在土地制度方面,由于承包权属于农民个人,如何获得土地制度成为制约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关键,可以通过利用集体所控制的土地和集体管理权限内闲置的土地,荒山、滩涂等土地进行创业,并降低土地获得成本。在金融资本方面,可以通过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多重抵押机制来降低创业大学生获得创业资本的成本,提高其获得创业资本的概率。
2.加强农村创业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传统观念认为考上大学是“跃出农门”的标志,大学生回乡创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一些村民的误解,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是不务正业,比较丢人的事情,因此,给一些大学生回乡创业带来观念上的障碍。通过传统媒体的作用来改变;通过传统媒体,比如电视、广播、报纸来宣传一些成功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成功案例,并将这些成功案例作为典型,广泛宣传,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做重点宣传,使得大家熟悉并认可一些成功的回乡创业大学生,从而改变农村居民对回乡创业大学生的错误观念。其次,加强现代新型媒体的宣传,比如通过网络,微信、微博和其他新型媒体形式,宣传一些成功的回乡创业案例,并重点宣传其创业的历程及创业成功的启示。第三,加强政府对成功回乡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力度,利用乡村口碑相传机制,达到正面影响的效果,尤其很多村民看到回乡创业的好处,观察到政府的行为,从而产生口碑相传,起到对观念转变影响的效果。
3.加强大学生创业与三化协调和新农村建设的匹配程度。加强对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引导,在新背景下,农村发展需要向规模化、城镇化和工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回乡创业应对三化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其在创业机会选择、资本投入和团队建构过程中,应该重视其创业行为与大背景的匹配程度。首先,大学生回乡创业应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匹配。通过大学生的回乡创业,应该引进一些新的技术、管理经验、新的项目和经营方式,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大学生回乡创业应该与工业化相匹配,农业的工业化程度,以及按照工业发展方向转变传统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大学生通过一些工业理念的引入,从而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提高其价值增值幅度。第三,大学生回乡创业应该与城镇化相匹配。通过其创业行为相新型城镇的聚集,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其自身创业行为与城镇化发展相匹配。
作者简介:
靳一鸣(1991-),女,蒙古族,西南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00)
卧薪尝胆:寒家学子成城市白领
吴鹏出生在镇原县孟坝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赵咀村。2000年7月,吴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南衡阳工业职工大学,成为他们自然村里第二个大学生。
2003年6月,吴鹏作为优秀大学生毕业生,被推荐到深圳一公司任助理机械工程师,年薪5万,是同学当中起步工资最高的。“研究生能做到的事情,我一样可以做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吴鹏白天上班,晚上上网、看书,如饥似渴地钻研专业知识。
2006年,吴鹏跳槽到深圳一家公司,任产品开发部工艺工程师,年薪10万。2010年,江苏一单位把吴鹏挖了过去,给予产品研发部副部长的职位和15万年薪的优厚报酬。
众议哗然:高材生摇身变“驴倌”
“山东农村和我们农村的情况很相似,人家能把养殖产业发展那么大、那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行?他说:“一次,我看到一个山东农民往安徽调拨了20头西门塔尔肉牛,收入15元。还有一次,宁夏灵武人在山东买了100只波尔山羊,付了17万元。从这里我看到了效益,也看到了前景,如果我们的家乡也能像这样搞规模化养殖,农民很快就能富起来。”不久,他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城市稳定的工作,回乡搞牛、羊、驴规模化养殖。
其实,早在2011年2月,吴鹏就坚定了回乡创业的想法。这也缘于孟坝镇召开的一次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动员会。孟坝镇党委书记耿勤学“反哺故土,回报桑梓”的理念深深打动了吴鹏,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带动家乡群众致富。此后工作之余,吴鹏就和耿勤学保持着密切联系,他向耿勤学谈他的创业梦想和宏伟目标,耿勤学向他介绍县上的发展思路、镇上的发展情况和创业项目。一头是有为有梦的热血青年,一头是倾心发展的乡镇领导,为了家乡的发展,他们就这样连在了一起。
锋芒初露:奇志男儿显本色
2012年3月,吴鹏带着全部积蓄匆匆返乡。回到村里,吴鹏一天都没有耽搁,开始紧锣密鼓地着手场地选址、设施修建等前期工作。妻子李燕燕和父亲则在承包来的30亩地里覆地膜、种玉米、种草,中午顶着阳春三月烈日忙于田间,一忙一个昏黑。
“学校毕业后再就没干过农活,一下干这么多活,感觉很累、很辛苦,但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李燕燕信心坚定地说。玉米成熟季节,李燕燕和父亲又在地里忙碌,过度劳累加上天热,李燕燕曾晕倒在地里。“她以前就没干过活,现在能吃下这个苦,我真的想不到。父亲年龄这么大了,还在没黑没明地干活,我很感动。他们都这样拼力支持我,我一定要干出点事情来!”
家人的支持,让吴鹏更加坚定了信心。吴鹏的弟弟吴旭弘原来在新疆经营车辆运输,年收入20余万元。看到哥哥决心这么大,规划这么宏伟,但是创业阶段势单力薄,吴旭弘毅然卖掉了车辆,举家返回老家,与哥哥一同创业。现在下乡收购驴驹、草料等工作吴旭弘承担了一大部分,为哥哥减轻了不少负担。
2012年5月10日,镇原县亨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完成注册,5月25日开工建设。吴鹏和民工一起抬水泥、扛石头、和沙浆、砌堡坎,亲力亲为,把自己抽得飞转。不到4个月,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养殖场屹立在了孟坝镇工业园区。孟坝镇党委书记耿勤学和镇长王朝峰更是对吴鹏支持有加,多方协调贷款,时常到工地督促,保证了施工进度。
吴鹏有一颗创业的红心,也有一个团结幸福的家庭,又遇上了专注发展产业的好领导,这些因素都注定吴鹏会干出一番事业。吴鹏说:“家庭、社会及各级领导的支持,给了我极大的动力。以后我要继续扩大规模,建活畜屠宰深加工厂、有机肥加工车间,上大型沼气照明、供热、采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