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03:01:3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学体育教师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 要】现代中学体育教师的一专多能、多才多用真正体现出了现代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时代性特征。为了使现代中学体育教师跟上时展的步伐,体育教师还需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以使能够真正走在时代教育的前列。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体育教师 作用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现代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
一、根据当代学校教育和体育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素质主要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体质因素三大部分组成
(一) 体育教师的智力因素
1.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
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组成。(1) 基础知识:所谓基础知识是指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和发展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哲学、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知识(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等)、工具性科学知识(外语、计算机等)。(2)专业知识: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从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管理和组织体育竞赛等所需要的体育专门知识。这些知识是提高体育教师工作质量的决定性条件,主要有:课程教材和教法知识、专项业务训练的知识等。
2.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优化组合
体育教师欲有效地工作,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具备的多方面的能力。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能力,另一种是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的五大要素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有机整体。体育教师必须全面具备这些能力,这是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基础,也是充分发挥能力的前提条件。但是只具备一般能力还不够,体育教师还必须具备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要的一系列特殊的能力,这些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工作成效的决定条件,主要有:体育教学能力、指导业余训练能力、组织竞赛和裁判能力、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科研能力。
(二)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非智力因素
体育教师的非智力因素是由体育教师的职业思想、职业品德和职业性格三方面组成的。体育教师的职业思想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职业品德是支撑着体育教师工作的精神力量,体育教师其自身的品德水平对下一代品德的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职业品德既是自身工作动力的精神源泉,也是社会道德传播的媒介。体育教师的职业性格是指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兴趣、态度、意志、努力、情感、气质和个性等。良好的职业性格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工作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体质因素
良好的身体条件是构成体育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康的体魄是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合格的身体。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条件应由下面几部分组成:健美的体格(体形匀称、态度端正等)、全面发展的体能(发达的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等)、较强的适应能力、精力充沛、情绪乐观等。
二、 素质教育对现代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体育教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深化发展。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如下素质:
(一) 品格素质,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都应成为体育教师的座右铭。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谈吐文雅,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等。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能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受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做一个像陶行知一样“掮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品德高尚的人。
(二) 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的反映。21世纪的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具体来讲,要从为升学服务、为比赛服务转变为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服务;从只有升学才能成才、只有运动尖子才是人才转变为指导全体学生各自成才;从以考分、升学率、运动成绩为评价标准转变为以学生基础素质发展水平为标准;从重尖子轻全体、重灌输轻启发转变为面向全体、打好基础。生动、活泼、主动地教学。
(三) 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
新兴的边缘学科不断地产生和涌现,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体育科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已成为一种趋势。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应是一个理论扎实、知识广博、能力超人、经验丰富的教育者,以及育人的艺术家和教学过程的工程师,成为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教师。
(四)体育教师应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制定各种体育教学文件的能力;掌握和运用中学体育教材和教法的能力;准确优美的示范和生动精练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及时反馈体育教学信息和根据信息反馈而采取针对性对策的能力。教学中主张采取寓教于乐、快乐教育的思想。
总之,现代中学体育教师不再是一个只会说不会做、只会教不会说的那一类型人了,而是一个身兼说、教、做,能够一专多能、一才多用的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学校体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和业务能力,对于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师资队伍质量、保证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教育的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着教学活动的质量,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中之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教师与教学事业发展来说都是好事。构建专业的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就要对当代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更新,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创新性体育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师队伍 专业 现状 对策
前言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经过专门的教育以及有效的训练,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体育教师,是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锻炼技巧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素质对于中学生体制的加强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影响。专业的中学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体育专业技巧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成长。当代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不足,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打造,还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一、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构建现状
1.职业态度现状
工作态度,对于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哪一种职业,爱岗敬业都是必要的素质。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是保障其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体育教师,要热爱体育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将自己的精力与情感投入到体育工作中,才能保障工作质量。但是,部分中学体育教师都将体育教学视为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事业,职业态度的偏差,会影响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师生关系现状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都是教育活动的密切相关者。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服务对象,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关注师生关系,自己与家长的关系,能够让教学效果得以优化。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与家庭背景,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处事方法不同,会在教学中出现偏爱优秀学生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完全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影响教学的公平性,导致师生关系僵硬。
3.教学质量现状
教学质量是教学事业发展的命脉,教师只有严谨地教学,才能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意义,才能让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让教育事业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专业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规律的探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目前,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达到基本标准,但教学活动的重点仍然在于学生的成绩,也就是体育达标率。数据仍然是衡量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修养培养力度不足。
4.团队协作能力现状
团队协作式的工作,能够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利用团队的形式进行教学研究,往往会促进教学方法丰富以及教学新点子的产生。一位教师的独斗往往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团队协作精神与能力是教师的重要品质之一。要具有团队协作能力,教师需要有活泼开朗的性格,需要乐于交流,需要有交流与探讨教学的心。但是,许多中学体育教师没把教学方法当回事,没有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的积极性,教学团队的凝聚力不足。
二、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构建对策
1.加强教师考核机制建立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考核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种职业都需要考核机制的监督与管理,中学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就目前来看,一部分学校建立起了体育教师管理机制,对教师的体育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平进行管理。更有学校引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了网络化的体育教师职业水平管理体系,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监督。这样的监督管理的对象不再只是教学的结果,也关注教学的过程。一个健全的体育教师考核机制,应当包括教师的培训考核机制、评价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多项内容。一个全面的教师考核机制的建立与运行,绝对不仅是学校的内部事务,更需要得到教育部门与教育相关者的支持。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是一些文字,一些规则。将制度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促进其监督意义的发挥,而落实就会涉及到政策问题、经费问题以及部门协调的问题。学校要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结合最新的教育政策来优化学校内部的教师考核机制。从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出发,设置过程与结果两个角度的考核,让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重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2.加强教师培养机制建立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让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进行提高。一般来讲,体育专业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教师要对学生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加以改变,就要先通过学习去改变自己。
首先,中学体育教师本身要加强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力度,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行提高,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其次,中学体育教师要多阅读一些最新出版的教育理论书籍,对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加以突破,掌握更多体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另外,中学体育教师的自身努力并无法保证其发展的正确性,学校要重视起教师的培训工作。针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定期组织一些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让体育教师聚在一起进行教学理论与技巧的学习,开诚布公地讨论教学中的问题,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让教师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才能有效促进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对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中学生的世界,在学校与自身的努力下提高全面素质。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体育学科对于学生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影响。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打造专业的中学体育教师队伍,会让学生学到专业的体育知识,加强体育教学效率提高。
【摘 要】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职业素质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质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身为一名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就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现状;途径
1 对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质现状的分析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实施的承担者,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者。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育的优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学体育课程依然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不论是在学校领导者层面还是教师同行层面以及学生层面,都对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师在受尊重程度、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以及再培训机会等方面都不能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相提并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再者由于体育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要科目,因此学校对体育课所需设施和器材也投入不够,导致体育教师不能严格按照体育课程中相关阶段进行系统的教学,只能根据学校现有条件有选择性的教学,这些都极大挫伤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其直接后果就是体育教师对日常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和归属感不足,进而使体育教师逐渐丧失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信心,最终导致一部分教师的转岗或转行。
2 当前中学体育教师队要重视的问题
2.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
学生学习需要端正的态度,教师教学更需要正确的态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特别是体育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习后的反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体育教师会因为工作条件的简陋、教学器材的缺乏或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轻视而对体育教学采取消极授课的态度,让本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课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更有甚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将本节课程的内容以“走马灯”的形式讲述,剩下几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久而久之,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课”的恶劣影响。因此,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态度和热情的关注,通过各种途径技法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热情,通过各种手段监管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
2.2 教师要必须树立持续学习的意识
对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升学必考科目的重视,使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年定期有公派外出学习的机会。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像主科教师那样能每年公派外出学习;日常教学中的不受重视又使体育课教师对自主学习一些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能提高教学质量的课程提不起兴趣,造成体育课教学仍然沿袭十年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严重滞后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3 教师要凝聚的团队力量、提升个人业务素养。
在传统的观念中,课程教学属于“单打独斗”的活动,同行之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进行听课活动中都应付了事,更有甚者,对体育课的教学根本不组织听课和评课活动。其实,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由同行组成的“团队式”教学对日常的教学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师可以因共同的课程教学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活动。团队建设已经成为体育教师整体素养提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学校的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同年级或是同专业组建相应的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与标准,共同组织、承担学校的大型运动会,共同组织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活动,只有这样,体育教师的凝聚力才能越来越强,个体的体育教师在团队的凝聚下才能根据科学的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养。
3 提高中学体教师整体素质的途径
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跟着提高,学生才能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既强身健体,又学习基本体育技能的目的,因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3.1 要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为根基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这一准则适用于各个专业的教师,体育课教师亦是如此,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职业素养必须首先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建设。体育教师应树立“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学观,认真贯彻“思想健康与身体健康合二为一”的体育教育思想,鼓励教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引导教师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校的体育工作与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根基,是最看不见摸不着的素养,相较于其他职业素养更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形成的一种素养。首先,在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中,学校管理部门应主动承担鼓励与监管工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奖励在日常教学中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激发其他普通教师的教学热情与上进心;其次,体育教师同行之间也可以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让优秀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在该方面稍微落后的教师,最终达到整体职业道德素养的共同提升;最后,体育教师个人应该在思想上树立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观念,通过主动向其他教师学习,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进而实践提升计划等手段逐步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养。
3.2 要以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为保障
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适应日益丰富的教学改革活动,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更新,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再者,随着教学环境的日益提高,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教育的各门课程中,体育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新的教具以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这些也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体育教师加强个人专业理论素质,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个人自主学习为主,学校定期组织公派学习为辅的形式实现。就教师个人自主学习而言,要终身学习,不断地学习。要经常研读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专著,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将网络上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视频进行筛选并选择适合本校实施的方案应用于实际教学,并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3.3 要以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为根本
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素养一直以来都是各种职业素养中发展最好的一种素养,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都是科班出身,都会有一至两项突出的专业技能,这也是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然而,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吃老本”,因为体育技能的技巧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师应主动关注中学体育教学中会涉及的各项体育技能,并以身作则地坚持终生锻炼的理念,通过不断的联系抵制日渐退化的身体机能。中学体育课的实际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为前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某一项专业机能进行讲解与示范,这两者中,示范对于学生正确获得技能具有最直观的作用,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运球、投篮,还要对投篮时的内向旋转灯理论进行讲解,以便减少体育教学中学生练习阶段的盲目性,提高课堂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这期间就离不开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教师在示范时,如果动作稍微迟缓或不流畅,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有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此,即便是专业技术特别优秀的体育教师也不应该放松对于体育专业技术素养的巩固与提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教师在教育中的定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及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了瓶颈期,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体育教师的成长,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教师作用,从而来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本文在对学校生态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对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促进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建构,希望可以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多中学体育教师 成长 学校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体育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不断被重视,体育对我国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及个人素质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但我国体育教育发展仍旧面临许多困境,一方面,很多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建设方面投入不够,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够,教师整体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国家加大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组织相关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学校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校生态建设可以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因此,加强对学校生态环境的研究,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一、学校生态环境分析
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其本身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系统环境。学校生态环境就是,通过校园教育、校园文化、校园建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师生共同成长。因此,可以对中学体育教师工作的生态环境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学校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体育教师。在学校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的生态因子,它由学校领导、各科教师、职工、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等因素构成,并与体育教师形成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着十分特殊并且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生成作用。
其次,体育教师工作的生成性。体育教师在从事具体的教育工作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因此,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工作环境中具有生成性,即它既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是体育教师工作展开的职业场所。
最后,体育教师的学校生态环境的多元性、复杂性。一方面,这个生态系统以学校的体育教育为中心,综合联系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其以体育教师的个体发展为主导,并结合学校其他生态环境因子,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促进作用,在学校生态系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师的个人生长。
二、学校生态环境对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在学校生态环境结构的基础上发挥的学校生态环境功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而是生态学原理上的教育功能。从目前看来,学校生态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中学教师的成长作用上。
一方面,学校生态系统对教师的成长提供物质满足。学校生态环境将教师获得满足的需要对象化,并将教师的目的、意愿外化。学校生态环境为教师的工作提供环境场所,并根据其发展要求进行设施更新,从而满足其教育需要。在这种旧的环境被打破、新的环境逐渐建立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校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循环、流动,为教师发展提供物质满足。
另一方面,学校生态系统对教师的成长提供精神满足。人的意识存在是以其生长的环境为前提的,因此学校生态环境系统对教师的精神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校园生态系统包含许多相互作用的因子,尤其是生态系统中的校园文化对教师的精神塑造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可以提升其精神素养,发展教师心理,使其更好地进行体育教育工作。
最后,学校生态系统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满足。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化发展情况十分不容乐观,因此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目前体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学生是体育教师的主要教育对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通过具体的体育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其教学能力,并可以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来进行查漏补缺,从而提升专业水平。
三、促进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的建构
由于学校生态环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成长,根据我国目前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的建构措施。
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学校生态环境可以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需要对其生活待遇进行相关调整。提高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完善体育教师工作量之外的课时报酬,并设立体育教师晋升制度,缩小其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收入差距。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我国加大了体育教育投入,但初中体育教学设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学校要加大资金支持,完善设施建设,满足体育教师的课堂需要。
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学校要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培养体育教师。要表彰工作积极的老师,从而使其保持工作热情,实现自我的需要;对于工作消极的教师,要实施一定的惩罚。与此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创设出促进其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体育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完善。本文对学校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学校生态环境、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发展。
【摘要】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本文从体育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期为基层体育教师切实落实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有效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师 角色 转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验与锻炼的习惯。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要求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者,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否在中小学顺利推进,体育教师是关键。为此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中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学将注重提高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体育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学将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教师应由重知识、技术的传授向重促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向转变。体育教学的变化导致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变化。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已不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体育学习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2.体育教师是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是体育课堂的组织者,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源泉,是体育课堂纪律的绝对权威,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工作也只有体育教师一人承担。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经常出现“教师脸铁青,学生连脸发白”的尴尬局面。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妨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数素有四个: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其中教材和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而教师与学生则是可以变化的因素,教学过程的运转,教学效果的好坏与两个可变化因素关系最大。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职能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学中承担学生的朋友、伙伴、合作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弃畏惧心理,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才能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愉悦,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3.体育教师是多种体育职能的承担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的理念之一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课程标准的目标也提出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可见终身体育的思想受到体育课程专家的关注,这也是课程改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体现。
按照终身体育的观点,家庭、社会具有重大的责任。需要把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协同起来,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已超越课单纯的体育教学职能。体育教师除了要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外,还要组织指导学生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利用校外各种体育资源与学生家长,专业体育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合作,促使学生校内外体育学习的结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在意识、技能、习惯上奠定基础。
4.体育教师是多样化体育教学的实施者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应补充相关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方法,实施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多种体育学习活动而且要善于掌握多种教的方法,突出学生的学法教学,要在体育教学内容、时间和场地上具有灵活性。要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技术产生和发展,并帮助学生识别其中的价值,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实施多种体育教学评价,如:自我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总之,体育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才(学生)施教和因材(教材)并举,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5.体育教师是做教学过程的服务者
传统的教学教师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这三大任务告诉我们,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师所传之道,获得教师所授之业,弄清教师所解之惑,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受体,应该为教师所讲之唯听,唯教师所受之为得。虽然教育改革促使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但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教学还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并不需要思考,只要能学会就行,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
未来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标的,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而每个学生在健康的需求上是不一致的,这种个体需求有两个:一是社会需求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二是学生对健康的理解决定了他们的需求,当然,关于对健康观的认识,教师是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的。因此,面对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标教师决不能沿袭传统,用车螺丝帽的方法进行教学,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健康观,实现自己的健康目标。
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在教学要求上都对基层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帮助者是使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关键。
摘 要:体育教师的能力修养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达到的水平,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作为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亲其师,信其道”的向师性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修养要求。
关键词:体育教学;能力修养;训练研究能力
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主要指的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功,包括教师要完成教学的一系列任务,诸如制订教学计划、备课、组织教学、进行教改研究等,都必须依靠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这包括教师的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等训练技巧以及教师的创造研究能力。下面我们就从这些能力入手浅淡中学体育教师怎样加强能力修养,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并能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体育教师的听话能力
体育教师的听话能力必须超过普通人,应形成随听、随记、随分解又组合并做出结论的过程。听记结合,迅速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分析,及时做出正误判断。体育教师不仅能准确地听到学生的个别发言,而且能在争论、齐答的众声中听到不同的意见,甚至在学生不规则的表达中也能所出有关的成分。现代教学强调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和完善听话能力,认识其重要性。
二、体育教师的说话能力
语言素养是教师手里最重要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如导语、讲述、提问、提示、小结、过渡、课后总结等,都需要教师变形象为直观。能把平实、枯燥的内容讲得妙趣横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体育教师的说,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素质。如音质(清晰度、逼真性)、容量(大小适中)、音调(抑扬顿挫)、音速(快慢合适)以及音色(悦耳动听)等。其次,要能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另外,要有良好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师为适合教学而采用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师的教学语言主要表现为讲、评两种形式。
讲,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体育教师的“讲”,要做到简洁精炼、准确规范、形式简单、内容具体、不拖泥带水、语意明确用词恰当,符合体育学科的特点。
体育教师的“讲”,要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必须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用不同风格的语言,适合体育教学的行为特征。
体育教师的“讲”,也包括善于发问,提问的语言必须语意明确、启发思考,配合学生进行体育项目。
体育教师的“讲”,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通过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启之以理的语言感染,点拨学生心灵的琴弦,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
评,是体育教师运用掌握的知识,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时准确地评价文章、评价学生的能力,是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及教学意识的综合运用。评,要求教师能按合理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正面恰当地引导,能一语中的,令人信服,能恰如其分,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评价都会对学生产生激励的效果,教师要综合运用。
三、体育教师的阅读能力
主要指阅读的能力素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时时离不开阅读,要读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学生作业。而且要教会学生阅读,所以必须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高出一般人的阅读能力素质,如认识力、识记力、理解力、鉴赏力等,必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处理文章游刃有余,并能给学生以恰当的指点。
四、体育教师的写作能力
包括写字和写文章两方面,教师的书写能力包括粉笔字书写(板书)和钢笔字书写(批改作业)。教师的写作能力指体育教师能写出标准的常用各类文体文章和教师写教学总结、教学研究论文的能力。
五、体育教师的创造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任务的多重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都给教师发挥创造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备课为例,其间就充满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教学目的如何确定?教学步骤如何安排?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课文的处理从哪里入手?板书怎样设计?都要经过教师的独立思考,做出切合实际、符合教学规律、富有创新特色的安排。
课堂教学更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阵地,现代的中学生,他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思维发达,他们的认识能力和理解水平往往超出了他们的年龄,这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他们在课堂上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讨论、争论常常和教师原来的备课思路不一样,教师将怎样解答?怎样处理?这更是对教师创造意识、创造才能的实际考查。显然,缺乏创造力的教师,他的工作也必定是缺乏生气和活力的。
体育教师的能力修养如何,是职业造诣深浅的标志。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勤学苦练能力,努力培养创造才能,是教师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
摘要:学校体育工作既是我国体育工作的基础也是重点,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体育类院校,必须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最需要的工作能力具有明晰的把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师。本文运用调查法,对中学体育教师必备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和归纳。
关键词:体育 途径 教师
本研究为河北师范大学教改课题中的部分研究结果。研究数据来源于河北省内同时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所在地的第一中学,分别是石家庄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和邯郸市,调查的对象是这些中学的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和学生,分别从中学体育工作需要和学生需要两个方面分析未来中学体育教师的必备工作能力。
调查结果及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体育教学部负责人的调查
对体育教学部负责人的调查目的是,从他们的工作实践中,由他们总结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
调查列出了多能一专能力、一专多能能力、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组织能力、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提供针对个体锻炼方法的能力、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沟通能力、体育科研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这样11项内容中,请体育教学部负责人从中选择5项他认为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并按其重要程度排序。
从中学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对能力选择排序的结果来看,组织能力被高度重视,排在第1位,其他4项依次是: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多能一专能力、教学能力、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回访了中学体育教学部负责人,得到的意见可以归纳为:开展课间操、举办运动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身体素质测验、体育课以及运动队训练体育工作,都必须通过对人的组织才能实施,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体育工作很难开展;关于“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沟通能力”排在被选能力第2位的结果,他们认为:中学体育教师面对的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心理叛逆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经常表现与家长和教师发生激烈对抗,他们的行为特点是在抗争中表现自我,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是不计较行为后果,容易做出十分极端的事情。而体育活动的特点又恰恰是人体能力的外在表现,在不知不觉的比赛或比较中引发冲突,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悉心观察,善于沟通的能力,就很难把学生组织起来,即便组织起来也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另外,他们认为,“多能一专”比“一专多能”更加实用,只有“多能”才能满足学生和学校多样性需求。关于“教学能力”和“健康知识宣传讲解能力”能够入选前5项,他们认为,体育课是按计划完成的工作,突发情况较少,稳定性较好,但体育课毕竟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就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其他能力选项也不是不重要,而是入选的这5项与我们的工作特点结合得更紧密,更重要。
二、对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为了了解中学生平时都通过什么途径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师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的作用,设计了“最喜欢的体育锻炼途径”“您最喜欢哪类体育教师”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目的在于为我们的体育专业教育,探究适合中学生需要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一)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锻炼途径
本研究以“最喜欢的体育锻炼途径”为题,列出了:1.体育课。2.课外活动。3.业余运动队训练。4.年级、班级体育比赛。5.校外自己选择的锻炼项目。6.校内同学之间自己组织的锻炼。7.有体育教师组织的课余锻炼。8.与家庭成员一起锻炼。9.参加社会体育俱乐部。10.定期或不定期到健身场馆锻炼这样10种途径,供中学生从中选择3项,对选择的结果进行排序,调查结果如下。
前三名:1.校内同学之间自己组织的锻炼。2.有体育教师组织的课余锻炼。3.课外活动。通过对中学生的回访,他们对调查结果的解释是:社会体育俱乐部基本都是高水平的专项运动员去参加,健身场所费用太高,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选择在校内进行锻炼,但是,体育课的内容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而且还要考试,上课还受约束。年级、班级比赛和训练队不一定人人都能参加,所以我们比较喜欢自己选择锻炼内容,这种方式比较自由,内容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以自己把握,没有集体上课或比赛的那种压力。锻炼时间基本上都选在课外活动时间,并希望有体育教师和我们一起活动,因为不是上体育课,有教师也比较随意,而且不用考试,教师还可以指导我们,随时解答我们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最喜欢自己组织的,有教师指导的体育活动。学生的解释无疑道出了他们最理想的体育锻炼途径和方式,学生的这些心声应该是我们对中学体育工作进行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是,学校体育课的计划性和强制性,对保证学生锻炼机会和克服困难使基本身体素质得到良好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不能为了满足学生要求,淡化了体育课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把体育课变得让学生喜欢,只有让学生喜欢,他们才有积极性,才能参与,才能有效果。
(二)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教师类型
本研究以“您最喜欢哪类体育教师”为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具体内容例举了专项技术精湛、通晓多种体育技能、课上对动作讲的清楚、课上示范漂亮、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能让我们学到运动技术、能让我们明白锻炼的方法、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能提供适合您本人的锻炼方法、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这样10项内容,供中学生从中选择5项并按喜欢程度进行排序。经统计排序的结果如下。
前五名的是:1.能提供适合您本人的锻炼方法。2.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3.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4.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5.通晓多种体育技能。通过对学生的回访了解到,学生身体条件和体质情况以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最希望教师能够给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方法;对于能变换各种方法让我们玩得高兴的教师受欢迎,是因为学生除了增强体质的要求之外,希望从体育活动中得到快乐;对于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通晓多种体育技能的教师受欢迎,是因为学生渴望在锻炼时随时能受到教师的指导,玩得更科学、内容更丰富、锻炼效果更好。
综合学生的反映,学生最想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放松身心,从中得到快乐,并不是想学到多少运动技术。所以,他们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技能方面并不十分关注,另一方面,学生不是体育教师,对讲解、示范的水平很难做出评价,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在体育活动中怎么才能高兴,在这个总前提下,能给他们提供适合本人的锻炼方法、能变换各种方法让他们玩得高兴、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的教师、经常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通晓多种体育技能的教师必然受到学生欢迎。
根据对上述调查结果的分析,这些中学体育工作中需要的重要能力和学生喜欢的锻炼途径和教师类型,应该作为师范类体育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摘 要:体育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结晶,在人类社会文化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体育教师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体育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结晶,在人类社会文化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体育教师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体育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体育教师应该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好的东西。从体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体育教学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影响学生社会化进程,使青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习俗,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性,这就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一、政治思想素质
所谓政治思想素质是指体育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好的政治思想修养,较高的教育思想境界和良好和道德品质。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体育工作者。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点,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寓政治思想教育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博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政治思想素质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政治理论方面。
要学习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以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武装自已的头脑,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自觉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终生做体育工作”的专业思想。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共产主义世界观。
2. 职业道德方面。
它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风格习惯的总和,即常说的师德。它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要有春蚕吐丝般的献身教育的精神;精通业务,学而不厌,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不断创新的精神;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处处起到教师的表率作用。
二、道德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基础,道德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基础,能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对技术精益求精,能使教师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已所从事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以致在市场经济大潮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仍能发扬“红烛”、“春蚕”精神,献身体育教师事业。
三、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 专业技术。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一般而言,会做才能会教,做的越好,体会越深,感性知识越丰富,具备会教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会做和会教之间不是必然的自发过程,技术水平越高,并不等于他的教学能力越强,但会做是会教的基础,会教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2. 专业理论知识。
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知识越渊博,能力便越强,无知则无能,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即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
3. 运动训练方面。
为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使其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搞好体育教学、业余运动训练和群众体育工作,体育教师首先要在熟悉掌握和运用教学大纲基础课中各类教材的教学法、练习法、裁判法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专项课中至少一项的运动理论和技术技能;其次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项目,才能搞好本职工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体育运动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而且专项方面还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适应高校运动队训练和高年级选修课的需要。
四、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
现代意识的时代精神是现代化和时展的产物。当前,我国仍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速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需要首先必须树立现代意识。正如英格尔斯所说的那样quot;如果人们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现代化的改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由此可知,树立现代意识和具备时代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
优化当代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结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奠基工程。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核心,健康的心身素质是基础,广博的知识体系是保证,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是关键,它们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21世纪初中学体育教师的缺一不可的素质要素。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体育教师教科书使用的现实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推进《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不断完善及有效利用。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使用情况 调查研究 中学教师
《体育与健康》教材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使用情况,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聊城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体育与健康》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教材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聊城市8个县(市、区)中学任职的16所普通高中的80名教师和25所普通初中的50名教师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展开研究调查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体育健康》课程教材使用现状
1.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关于教材实用性的调查分析。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实用性较高,其中,高中教师认为比较实用和非常实用的占62.5%,初中教师相对较高,占78%。从而表明《体育与健康》教材得到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撑材料。
2.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教材使用目的调查分析。中学体育教师将《体育与健康》教材用于增长教师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上占的比重较大。另外,教师将《体育与健康》教材用于应付考试的情况也较严重。
3.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关于教材使用指导方法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自学和互学是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使用方法主要手段,并且高中体育教师中自学和互学比例比初中高出5个百分点。总体上,视频和查阅资料所占分量较轻,可见,部分教师只是将其作为辅助性学习方法。
4.对聊城市中学体育教师教材使用顺序调查分析。从数据可知,《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使用情况中:高中使用率为77.5%;初中使用率为78%。中学体育教师使用《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情况不太乐观,使用频率较低。
(二)存在的问题
1.《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实用性不高。《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包括了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原则等,因为各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中基本类同,而且学时较多,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内容体系中,仍用较多篇幅来介绍各个运动项目的教法,使得教师产生一定的厌恶感。
2.《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使用目的性偏差大。通过调查发现,我市部分教师将《体育与健康》教材只是用于考试,否则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影响因素主要有:(1)传统思想的影响。轻视体育等一些认为没用的学科;(2)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
3.《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使用指导方法有差异。调查发现,体育学习中对于《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使用中自学和互学占较大比重,因为,作为教师本身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娴熟技能,这使得其体育教材的理解和学习变的相对简单,了解了具体的动作要领之后,知识也基本掌握。
4.对于《体育与健康》教材使用的顺序不明确。《体育与健康》教材作为指导性的教学工具,其使用顺序应该具有明确的时间顺序。通过调查发现,我市还有部分中学教师不用教材,这种现象从积极方面认为是一种对自己教学的超自信,从消极方面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实用性不高,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的多级分录,教学内容中竞技运动教学方法重复多,致使中学体育教师工作量加大,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2.在使用目的、使用效率、使用指导方法上概念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导致教学方向与目标产生偏差,不利于教学,更不利于实现教材的推广实施。
(二)建议
1.明确《体育与健康》教材使用目的。明确使用目的不仅使得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也使得教学效果更加良好。2.提高《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使用效率。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及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材学习中多种指导方法并存。多种方式并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4.《体育与健康》教材应与实践相结合。中学体育教师学习《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体育教学过程服务、做指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实践结合起来。
体育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结晶,在人类社会文化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体育教师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体育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体育教师应该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好的东西。从体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来看,体育教学总是体现一定的社会要求,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影响学生社会化进程,使青年一代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规范和习俗,从而保证社会的延续性,这就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新世纪是一个更加成熟化、更加信息化、更加合作化的新世纪。它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体育教师自身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思想作用,思想境界以及道德修养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故体育教师在"转轨"过程中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构成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素质要素研究,从中揭示出一些内在的基本规律。为构建师专体育专业的素质教育体系和优化中学体育师资后备人才素质结构,提供理论参考。
一、政治思想素质
所谓政治思想素质是指体育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好的政治思想修养,较高的教育思想境界和良好和道德品质。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体育工作者。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观点,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寓政治思想教育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博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
二、道德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极为重要的基础,道德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就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它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基础,能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对技术精益求精,能使教师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已所从事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以致在市场经济大潮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下,仍能发扬"红烛"、"春蚕"精神,献身体育教师事业。
三、较好的体质状况
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是体育教师应具备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力,也就是运动能力,包括体能和技能。一名好的体育教师应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在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良好,能具备各种活动和运动能力,即他的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和精神状况都有好的表现。有了这些素质,直观上是体育生物效益的客观再现,是对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具有积极的诱导作用。比如,在跳、腾空、落地四个部分。助跑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和技术,起跑要求踝关节有一定的爆发力,腾空要求有一定的腰腹力来控制身体的平衡,落地要求有一定的缓冲技术来完成动作的过程,由这一动作可以看出,做一名体育教师必须经常自我学习和锻炼,增强自已的体能和技能。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是如此,因为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示范动作的完美性,是提高学生动作质量的关键。
四、专业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等要素的综合体现,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1、专业技术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一般而言,会做才能会教,做的越好,体会越深,感性知识越丰富,具备会教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会做和会教之间不是必然的自发过程,技术水平越高,并不等于他的教学能力越强,但会做是会教的基础,会教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2、专业理论知识 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知识越渊博,能力便越强,无知则无能,这是举世皆知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即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
3、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是教师的能力素质,它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
优化当代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结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奠基工程。本文阐述和构成21世纪初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的素质要素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都有不可能各自孤立地存在并发挥作用。例如: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心然有利于教学能力的增强;而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自然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互为因果。但是,诸多要素之间又是有层次的,有主有次。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核心,健康的心身素质是基础,广博的知识体系是保证,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是关键,它们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21世纪体育教师的缺一不可的素质要素。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农村体育教师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探讨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各方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城乡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乡村中学 体育教师 对策
一、前言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力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与体育教师队伍是密切相连。随着小康社会步伐的全面加速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农村体育教育事业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的基本状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远不及国家的相应标准。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本科毕业的教师较少,大专居多,成教函授是相当部分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职称比例来看,高级职称的比例极少,少数教师还处于最低级别。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重学轻体是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状况
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能力的有效手段。较强的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部分乡村体育教师没有科研任务要求,有的从没发表过作品,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比较低。
(三)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再学习、深造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方面越来越重视,各学校对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严格把关,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再学习。对在职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是提高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培养优秀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福利待遇状况
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在部分乡村中学里,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教师有所差异,可以发现存在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现象。个别学校在年终进行评定考核时,将农村体育教师单独管理,将正规体育课时按低百分比进行折算。造成乡村体育教师,虽然课上得多但钱却拿得少。
三、解决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改变人们对传统乡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误区,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观代替以往单一的观念
要将终生体育思想作为乡村中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指导下,结合乡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知识、健身、育心三者并育的原则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娱乐中“促进健康”,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身心得益的体验和锻炼能力。
(二)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尽量实现教师学历本科化
带动乡村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女教师的招聘录用,选择有经验、有责任、能吃苦的女教师,充分挖掘女教师在工作细心、方便,与学生更加容易亲近等优势,使体育教学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协调性更优化。
(三)要加强体育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学习
由于现在教学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体育教师会教育知识、技能技术等知识。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通过函授、进修、脱产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提升教师职称。教育知识方面:体育教师要懂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教会学生学习。技能技术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操作计算机,识别外国书籍,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技能
(四)应该多渠道筹集乡村教育经费
当地教育机构应起带头作用,利用各种手段筹措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特别是动员一些优质企业和个人进行赞助,这样既可以缓解教育部门经费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使企业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相互发展。这样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乡村教师的补贴,相对提高教师的待遇,组织体育教师的改行或兼职现状。
(五)要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求一个人有敬业精神,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师才会敬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情绪、心胸、毅力等各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好本分工作,从而保证乡村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
(六)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精神上得到收获。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采用各种先进、适当的方法增加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求知、求新的需求,巩固学生的基础动作。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方法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状态、存在的问题以及调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加强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调节
1999年国家提出实行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对于中学的体育教师来说,其所面对的是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肩上所担负的任务更加的重要,这些应体现在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过程中。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本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担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者”的角色。
(1)升学的压力。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又正值青春发育期,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发育成熟,突发因素比较多。而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师,身上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而且同样担负着自己学生升学的压力,更加担负着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健康调节的作用。因此,这一阶段,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2)体力透支。在现在的部分中学,教师不仅有自己的科研任务,还担任着行政职位,在教学之余还要管理学校的一些事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个别教师因为长时间的劳累,出现了体力透支的现象。
(3)职业竞争加剧。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新鲜血液也融入了教师队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压力,无形中也给教师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面对这些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二、影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体育教师学会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创造使人心理健康的条件。
(1)学校压力因素。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体育教师往往不仅要上体育课,还要兼顾几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学体育教师的负担。
(2)中学体育教师自身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不足。总的来看,影响中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与学校等外部因素,教师自身的因素等,都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但是自身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自己要注意、发现、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另外,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自身因素属于内部因素,离不开教师自己的调节。
三、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适
(1)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多多少少遇到一定的挫折和困难,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因此,人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失常,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偶尔出现的心理失常是正常现象,连续的心理失常才是心理疾病。就像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它们就像感冒一样并不是特别的可怕,只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咨询,就能进行自我调节,并且逐渐恢复。
(2)成立教师心理疏导与咨询中心。学校在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咨询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成立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咨询中心,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的疏导,真正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在校教师心理所出现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3)教师要增强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在加强对教师心理监管的外部条件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自己增强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自己的利益、权利受到损害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担心、害怕,以至于出现心理问题,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4)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维护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要善于建立能够自我疏导的心理优势,面对工作、人际、家庭等所引起的紧张和疲劳,要学会用平常心对待,相信一切会重新好起来而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每一个人、每一份工作,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其生命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既关系到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既要正视所出现的问题,也要想办法进行解决。
摘 要:本文通过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职责分析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并且通过对照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发现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下的能力存在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职责;能力
0.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培养模式及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并且逐渐完成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价值观,使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发现。为实现这一要求,我们应该全面提高中学体育教育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
本研究在通过走访的石家庄市区11所中学和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结合《学校体育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确定了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根据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分析出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并且通过对照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对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发现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建议,旨在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也为高校培养师资力量和对在职中学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石家庄市区部分中学为研究对象,例如石家庄二十七中、石家庄四十二中、石家庄一中、石家庄二中、石家庄精英中学、石家庄十七中等学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人已查阅了大量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相关指导性文件、有关教师职责、教师专业能力和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等文献资料50多篇;认真研读了《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教师能力概论》、《现代教育理论选讲》、《体育教学论》、《21世纪体育教师》等相关书籍。
1.2.2实地考察法
2013年9月到2014年1月先后到石家庄二十七中、石家庄四十二中、石家庄一中、石家庄二中、石家庄精英中学、石家庄十七中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2.结果与分析
2.1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职责分析
根据《学校体育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结合走访的石家庄市区11所中学和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所得到的信息,总结出中学体育的工作职责。具体如下:(一)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二)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三)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加强课余体育训练;(五)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六)协助学校和教研组做好各项工作。
2.2中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构成因素分析
根据以上六条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职责,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与相关权威专家交流,最终确定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余体育训练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
2.2.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贯穿整个课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在上课前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完成教案的撰写,并且在撰写教案的时候要体现学生是“动”的,还要准备好场地和器材。(二)在课中,也就是教学设计实施的过程,首先体育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状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要掌握好课堂,控制好自身和学生情绪,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要在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三)课后要进行教学评价即对自身、对学生、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
2.2.2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所谓教育能力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是教师通过言谈举止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改变的能力。体育教师不仅面向教学工作还要面向社会,指导社会体育运动及健身运动,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要对学生的身体、社会适应等进行教育,这是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2.2.3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所具备的组织管理能力一般来说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由于体育课不在教室,而是在操场上,同时体育教师还肩负着课间操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很强的课外组织管理能力。因此体育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对课堂的管理能力和对活动的组织的能力。
2.2.4课余体育训练能力
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指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特长或爱好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提高竞技能力,逐步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定向地发展和提高。课余体育训练能力主要体现在了体育教师的执教、制订训练计划、运动员选材、裁判工作等几个方面。
2.2.5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主要是从事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各种课题的实验、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能力。创新能力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教师自身创造出的课堂模式、训练方法等,另一类是在教学或训练过程中引用或吸收他人理论成果,贯穿于体育活动过程中,提高体育活动质量。
2.3提高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策略与途径
2.3.1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工作职责下能力现状
通过走访30多个学校,与40多名教师交流发现,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总体水平较强,但还有不足之处。在教学能力方面,语言感染力不强,不够幽默、示范方式单一、不讲究美感、教学反思意识不强等;在教育能力方面,社会适应教育能力还需要提高;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在课余体育训练能力方面,制定训练计划还不够科学;在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普遍偏差。由此可以看出,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提高。
2.3.2策略与途径
(1)学校要重视体育课,多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适当的时候可以组织专家讲座、教师培训等,并且还要鼓励教师在职研修,增强体育教师自身的素养。
(2)完善评价制度。体育教师的职称普遍偏低,这不是说明体育教师能力差,主要还是因为体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目前的评价制度相对较笼统,为此建议对教师的评价应该具体到每个学科。
(3)体育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配置应该增开科研创新课程,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教育部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及继续教育现状进行的社会调查中出现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一、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对参训教师的激励机制模式单一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近一半的的教师认为自己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而真正为教学工作需要参训的教师仅占不到20%;还有一部分的教师是因为教育部门的规定而被动参训;为了获取新的信息参训的教师也仅占少数。由此可见参训教师普遍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和被动参训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参训的激励机制模式单一和僵化。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将参训与否和评定职称挂钩,从而使评定职称成为教师参训的最主要动机。此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教师的参训态度和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教师一旦职称评定后,他们就没有参加培训的动力和积极性,这与目前提倡的终身教育背道而驰。
2、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不够灵活
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之一体现在培训时间的安排缺乏弹性。绝大多数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都是利用暑假集中面授的方式进行,这使得一些参训教师由于受到教学工作(如担任初三、高三假期补课任务)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按时受训,但为了评职称又不得不参加培训,这使得一些参训教师出现迟到或缺勤现象,其结果必然造成这些参训教师的学时数和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假期集中面授的方式,由于所讲授的知识和信息量大,使参训教师在短期内难以接受、掌握和消化多门课程所提供的信息量和知识内容。培训形式缺乏灵活性的表现之三是继续教育的课程安排不够灵活,因为参训教师都须按照培训基地统一安排的课程和科目学习,不管参训教师的资历和层次或对教学是否有用和感兴趣,这也是影响参训教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因素之一。
3、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多数参与继续教育的授课教师没有深入到中学教学第一线搞调研,不了解中学教师的需求,这怎么能使得继续教育、对症下药?继续教育应该为教师的学习和创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条件,然而只是单向传输,而不容互动,不顾参训者的意愿,不管参训者的反响,又缺乏实际作用,这样他们参训的目的就不能达到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变成简单的接受信息和知识,这与应试教育又有什么区别呢?参训教师们认为正是因为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从而影响了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使他们感到没有预期的收获大。
二、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1、继续教育应建立和完善激励教师参训的新机制
激励的目的是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这是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必要保障。要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考虑不同教师的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新机制和政策。例如,除了将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与职称评定、工资晋升、评比先进,以及对未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时的教师,在下一年度不予聘任等教师的利益直接挂钩外,还应对于参加继续教育后,在教育教学中有突出贡献和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奖励,如可赋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或“名教师”等荣誉称号,并且资助他们外出研修学习,让他们参加区内外的教学交流以及承担科研项目等。
只有建立并完善激励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机制,使培训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并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只有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以适应继续教育的变革及其新要求。
2、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
在培训形式上,由于参训教师的教龄、职称、素质都各不相同,如果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培训,满足不了他们不同层次的求知需要和发展能力的需要。因此培训形式也应灵活多样性,即让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助选听所开设的课程,以减少盲目性,此外,很多参训教师希望能在培训中观摩优秀中学教师的授课,并有机会与授课教师以及参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如果作为培训基地能搭建这样的一个互动平台,无疑对参训教师是一个互相学习的绝好机会。目前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已经是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在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上给中学教师提供一个广泛、多样和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只有不断地改变不适应未来社会的传统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才能保证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3、提高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作为承担继续教育培训的基地,应经常性地选拔与组织参与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骨干教师,参加本地区或外省的研修学习,尤其是进行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学科知识新进展以及高科技发展最新动态的强化培训,培养和建设一支能承担继续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此外,作为培训基地参与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的教师应深入到中学教学第一线搞调研,了解中学教师培训的需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而且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参训中学教师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需求,经常调整和改变教学内容以适应参训教师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整合本地区高校与中学多方资源(包括师资、资料、设备、观摩实习基地等),以完善继续教育的兼职人才网络。只有建设好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训师资队伍,才能很好地承担起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只有提高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才能保证和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第十一条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教师大学毕业后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并成为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有关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话题,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参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这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培训基地为参训教师所提供的培训形式和内容是否满足了他们对不断更新和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以及在教师专业岗位日趋激烈竞争中的需要。
总之,中学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掌握和提高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的最新技术;更新和拓展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并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才是继续教育实效性得以提高的根本保证,也才能体现社会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可和参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满意程度。
【摘 要】教师知识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均有深刻影响。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类型及其发展途径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影响教师知识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具体个案对中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启示。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 教学知识 发展途径
体育教育工作是促进中国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但中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师所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但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类型
体育教师教学知识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认知及策略方法,根据性质不同将其分为教学信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及教学反思五个部分。
教学信念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自主选择,并确定其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一种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知识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目标,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所制定的一套较为全面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体育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进行节奏及教学纪律,是保障课堂秩序的重点内容。教学评估是根据既有的教学目标及原则,教师自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而教学反思则指教师对过去、现在的教学经验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二 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1.发展途径
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发展途径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教师的教学知识是一种被动的累积过程,这种知识会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多,从而实现发展。另一种说法认为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具有积极主动性,这一观点认为:(1)知识是人们主动建构和吸收的,在建构过程中个体因素起到主要的调节作用;(2)社会知识背景是知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中其他个体因素进行互动是提高教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第二种主观建构学说受到更广泛认可。
2.影响因素
第一,教龄因素。有研究表明,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随教龄的上升而表现出增长趋势,教龄超过15年后,教师的教学知识便趋于稳定,且教师的教学评估及教学方法在教龄10~15年时达到最低水平。
第二,学历因素。宏观来看,教学知识水平与教师学历有正相关关系,且不同学历间的教学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从不同的教学知识类型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这三方面知识与学历的关系类似于整体变化趋势,而教学评估及教学信念的知识与学历不具有相关性。
第三,外部环境因素。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知识方面产生明显影响,教学相长的工作交流平台、多元的进修培训机会等诸多影响,使得当前城市中学教师的知识水平较农村教师有明显增高。
第四,教学态度因素。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其教学积极性,教学态度良好的中学体育教师会更积极地汲取相关知识,通过自己掌握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保证最基本的教学需要,基于此,其教学知识水平要明显高于持有消极教学态度的中学体育教师。
三 个案分析
对某体育教师的从教经历及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该教师的主要教授课程为武术,已有13年教龄,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包括中小学阶段教练的一对一教学、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在职进修等,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格及教学特色,并在多项体育竞技训练及相关教学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
该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如下:(1)该教师的教学信念是将思想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他的多篇研究论文及教案中也体现出了这一问题。(2)将各项武术动作的规范性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只有确保动作的规范性,才能更好地体现武术动作的美感,赢得学生尊重。(3)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学方法的根本原则,为了同时体现价值观教育及课堂的趣味性,该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注重将勇敢及团结的精神体现在课堂游戏中,并事先对游戏进行课前演练和改进,还积极利用音乐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把握武术动作的节奏,并创造性地用小组竞赛的方法来激发积极性。(4)始终把提高工作责任感作为教学反思的主体部分,并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5)按照正视学生差异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只有正确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才能对教学活动进行更深入的改进,从而使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中学体育的教学要求。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知识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主观学习及被动接受两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龄、学历、外部环境及教学态度。中学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知识的多面性及动态性,使教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从而有效促进中国体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