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30 03:48: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幼儿教师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一、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行为标准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是指在农村幼儿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面向农村幼儿使用的教学语言。因为特殊的环境及教育对象,明理启智、简明规范、具体鲜明、语言儿童化是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行为标准。

(1)明理启智。幼儿教师担负着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发展他们良好个性的重要任务。作为教育手段的教学语言,它的表达内容和形式都要为这个总任务服务。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信息量,以便幼儿能在受教育的同时开启心智,增长见识,获得经验。

(2)简明规范。简明是指简洁通俗、语清意明。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差,对于繁多冗长的话难以记忆和理解,农村幼儿教师应该使用幼儿能听懂的词语,选择幼儿喜欢的简短句式,说话的目的性要明确,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楚。规范即要求幼儿教师说标准的普通话,在遣词造句方面符合现代汉语的标准。农村幼儿教师应做到语音规范,发音清晰,声音有一定的力度,洪亮、持久而且甜美;语流通畅,节奏明快;慢而不拖沓,快而不杂乱;语气活泼,语调铿锵;用词恰当,语句通顺,表达得体。

(3)具体鲜明。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亲自看、听、尝、闻、摸、动,需要依赖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以及其他感官来认识事物,这就要求农村幼儿教师的语言要有声、有形、有色,有动态感觉,有情感色彩。

(4)语言儿童化。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儿童化是指符合幼儿心理、幼儿语言习惯、幼儿易于接受的规范化语言。要做到语言儿童化就要求农村幼儿教师要有童心、有童趣,使用的教学语言要贴近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的要求,表达幼儿的情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二、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培养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特点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幼儿是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感体验。儿童的发展并不单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是身心和谐、情感和认知的统一发展,是全面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还是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儿童观也比较模糊,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的规范正确使用,也阻碍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活动中,农村幼儿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给幼儿,更重要的是给予幼儿情感的关怀和体验,激发幼儿内在的生命力,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通过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传授给幼儿。所以,农村幼儿教师要不断深化对科学的教育教学观的认识,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去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对于农村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首先教师要针对幼儿突出的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特点,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来描述抽象的知识。其次,教师的语言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幼儿园教学中,依循教材的浅显性、启蒙性固然重要,但教师更应注意思考如何将成人生活中的抽象知识、科学语言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具体知识、形象语言。再次,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来推敲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必须使其内容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根据思维的逻辑来准确运用概念,恰当作出判断。幼儿的逻辑思维正处在发展阶段,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表达的逻辑性,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2.立足职前职后培训,锤炼教师教学语言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本身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教学语言技能欠缺,不能很好地按照幼儿的认识规律对教材内容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幼儿难以接受和理解,教师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为了促进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发展,培训机构应加强职前培训。一方面开足开好一些和教师教学语言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进行教学竞赛活动,一步一步地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培训资源,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语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教师开展以教学语言为专题的学习和交流公开研讨活动,举办一些说课赛课比赛,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教学语言水平。通过组织听园内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活动,学习他们是如何运用教学语言组织教学以及与幼儿是如何互动交流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改善目前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促进全园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提升。

3.加强教学实践监督,提升教学语言水平

只有实践和经验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由经验型上升到理论型,再由理论型上升到研究型。因此,农村幼儿教师要在熟悉教学内容和设计活动方案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首先,教师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嘴巴”,摒除题外话、口头禅,在重复的地方要三思而行,想想是不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想想这样的重复对教学的进展和幼儿的发展有没有促进作用或负面影响。其次,教师要努力锤炼教学语言,做到惜字如金,简约含蓄。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的范围较小等是幼儿教师使用语言时必须遵循的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语言的句子不宜过长,复合句和并列句不宜过多,语法和语义关系也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再次,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进行一个总体评价,反思在教学活动中自己的教学语言哪些是能够促进幼儿成长的,哪些是存在问题和不足的。教师可以预先写出课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然后在课后通过回忆比对,找出课上说了多少废话、套话;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拍下上课的全过程,课后进行微格分析,找出自己教学语言上的不足;也可以请同事课上专门记录自己的教学用语,课后一起进行语言会诊。

4.注重教学语言情感色彩,追求教学语言艺术化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幼儿一般都有期望得到教师“爱抚”的心态。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组织教学,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报你,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农村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幼儿的年龄、思想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形象、生动和趣味性,要“趣化”;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激励性,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去探索,要“激化”;教师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出神入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教学语言要“诗化”。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指出:“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它综合地反映着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农村幼儿教师要追求形象生动、准确精当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亲和力,也要追求行云流水、富有语调变化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感染力,更要追求情感丰沛、真诚动心的教学语言,让教学具有震撼力。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引导着自己的专业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水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农村幼儿教师应该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把自己培养为专业化的教师。

作者:曾冠群 单位:湖南省祁阳师范学校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体操教学论文

1幼儿教师基本体操的教学能力的现状

(1)陈旧的教育思想。经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园的幼儿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呆板,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的德、智的教育,忽略了“体”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基础体操的发展。因此,要求幼儿教师要在进行基础体操的教授时,要时刻注意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以便于能及时地满足幼儿对体操教学的需求。[1]幼儿教师没有认识到基本体操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基本体操的教学,对基本体操的教学只是应付了事、毫不重视,导致幼儿基本体操的教学发展受到了局限。同时,由于有些幼儿教师的思想较为顽固,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幼儿体操的价值认识得不全面,导致在教学中忽视了幼儿基本体操的价值。

(2)单一的基本体操的教学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在进行基本体操的教课时,更注重的是增强幼儿的体质,忽略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当前的基本体操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基本体操的训练时,应更多地选择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基本体操,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在幼儿基本体操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目标限制了幼儿的基本体操的发展,单一的教学目标也束缚了孩子的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对幼儿德、智方面的教育,失去了基本体操的价值。因此,在幼儿教师的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幼儿的体操教学的发展,不应只是局限在体质的教学,更应该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

(3)幼儿教师的体操教学能力水平不高。由于幼儿教师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对基本体操的认识度不高,因而在对幼儿进行基本体操的教学过程中,影响了幼儿的基本体操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幼儿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基本体操的水平,带动幼儿的基本体操的发展。经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幼儿教师并不是体育专业毕业的,普遍都是师范类专业,缺乏对基本体操的教学认识,甚至有的幼儿园没有体操教师,只是用其他学科的教师代替幼儿基本体操的教学,局限了幼儿基本体操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对体质的增强也没有起到一个有利的作用。[2]同时,幼儿教师的体操教学水平不高,普遍表现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熟悉教学器材,甚至不知道教学器材是用来做什么的,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对基本体操的专业知识,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体操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要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幼儿的体操教学的发展。

(4)幼儿的基本体操课程安排不当。“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由此看出,教师对于课程的选择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中,都忽视了对幼儿体操课的教学,根据对幼儿园一周课程的调查显示,在一周的课程安排中,只有一节或两节的体操课程,由于幼儿的体操课程的减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师基本体操教学能力的对策

(1)转变传统的较学思想。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幼儿体操教师要具有专业的教育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增加先进的基本体操的教学理念,增强基本体操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的体操的教学发展,在基本体操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基本体操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幼儿的体操发展。

(2)构建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幼儿体操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目标,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全面体操教学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体质增强的教学,在体操教学的目标中要增加兴趣教学思想、技能教学思想、终身教学思想、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对幼儿的基本体操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体质、性格制定完善的体操学习计划,在体操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体操的教学,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3)丰富幼儿的基本体操的教学内容。幼儿的教育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所以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点,丰富体操教学的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在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其他的体操教学器材,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幼儿教师要采取一器多用的教学方式,减轻幼儿园的教学负担,提高幼儿教师的体操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器材的转变,增强幼儿的体质健康,促进幼儿的全面性、科学性、健康性的发展。

(4)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学习载体,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幼儿教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减少与幼儿的距离感,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友谊。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地与幼儿做好朋友,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还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幼儿教师的教学。

(5)加强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在对幼儿体操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俗话说:好的教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因此,要加强幼儿园中对体操教师的队伍建设,创造一个师资力量雄厚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体操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3结语

基本体操在幼儿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基本体操的教学发展,通过对学生的基本体操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促进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以及全面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周长江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教学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教育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是未来幼儿教师的摇篮,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能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笔者就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相结合进行探究,力求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关键词:

学前教育;教学;幼儿教师

幼儿期是孩子的认知和心理都善未成熟的阶段,学前教育的教师承担着幼儿期学龄前儿童的综合能力的发展,由于幼儿教师特殊的工作性质,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要求更高。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这种职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幼儿教师只有在专业技能学习和锻炼的阶段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工作岗位中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职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做到有效避免学生在学校所学和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教师要把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未来的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凸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意义主要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美术专业技能的幼儿美术教师,把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顺应学前教育中各种关联要素的需要。第一、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今天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明天幼儿教室里的幼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用未来教师的标准去培养学生,能够让学生更加更够胜任未来的工作,所以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相结合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的需要。第二、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社会的需要。对于幼儿教育人才,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幼儿的家长们都更喜欢专业技能高,工作适应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能够让学生顺利成长为用人单位和家长的需求,满足社会的总体需求。第三、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是实现中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幼儿专业技能的人才,专业技能强的学前教育人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得到长足稳定地发展。

二、学前美术专业教育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相结合的途径

学前教育要想与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进行有效结合,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教师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让学生成长成为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幼儿。

(一)学前美术专业教育要注重学生教师素养的培养

今天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将成长为明天的幼儿教师,所以在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未来的教师进行培养。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教师技能的培养。学前教育美术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育,学生除了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之外,还应该掌握如何把自己学到的美术技能交给学生的能力。所以中职学前教育美术专业的教师责任重大,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未来的工作性质结合于教学中。如:教给学生一些幼儿小朋友要学习和掌握的简单的作画方式和作画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教学中得以应用。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教师素养,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良好的额口语表达能力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

(二)学前专业美术教育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前专业美术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如果说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美术技能的掌握大多处于理论理解的程度,学生见习和实习的过程却是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和运用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到只是转化为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二、培养学生实际教育教学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会遇到很多突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把一些在给幼儿进行美术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做成课件,在班上来和学生一起探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效应对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前美术专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幼儿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中职美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创新是美术作品的生命力,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用于教学当中,才能让幼儿的美术作品充满新意。因为幼儿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让幼儿接受到新型的教学,还能让幼儿在具有创新精神教师的指引下成长成为有创新精神的儿童。中职美术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型的教育是把创新精神进行传承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了创新的精神能够让自己将来的教学工作充满新意,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幼儿教师能够享受到教学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树立自己教学的信心。

总之,在中职学前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教学和学生的岗位需要结合起来,把学生当作未来教师来培养。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师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的学习让学生成长成为幼儿教师要具备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在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成长成为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陈怡 单位:宁波外事学校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教育评价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水平路径探析

摘要:

学科教学知识详细阐释了一名教师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是当前有关教师研究的前沿理论。实践表明,多数幼儿教师并不具备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者意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主要从教育评价是否有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及保证教育评价可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条件两个角度阐述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育评价;学科教学;知识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逐步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迈进。毋庸置疑,幼儿教师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高素质的幼儿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如今,我们对教师的考察已经从单一因素,如考察教师品质、教师行为向多角度、多方面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成为当今有关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前沿领域,其详细地阐释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该掌握的认知知识。本文试着从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出发,探讨、分析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

一、教育评价的内涵

评价,即价值判断,是指对某一事或人进行判断、分析。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方向,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依赖于科学、适宜的评价方案及评价方法。虽然不同的评价方案及评价方法关注点不同,实施程序不同,但其共同致力于解决同一个问题,即将评价与教学紧密联系,与幼儿的学习过程、成长紧密联系,实现评价为教师教育教学、学生成长直接服务的目标。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

1985年,舒尔曼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中所出现的过于注重教学法知识,而忽略了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内容知识的问题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这一概念。在舒尔曼看来,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专业知识,它将教师与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相区别,是关于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知道使用怎样的演示、举例、类比等来呈现学科内容,指导学生理解难点。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知识、教学法知识三个方面。舒尔曼指出,一名教师应该掌握完整的学科教学知识,缺一不可。涉及学前教育领域,研究者则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应该包括领域教学知识、幼儿知识、教学法知识。

三、借助评价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水平的可能性

舒尔曼认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升需借助于教师的不断理解、反思。格罗斯曼指出,教师可以借助于对有经验教师的观察、课堂教学经历、继续教师教育等途径完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据此,研究者认为借助评价有提升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可能性。

(一)教育评价有助于完善教师关于幼儿方面的知识

在幼儿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学科教学知识中,教师对于幼儿知识的掌握尤为关键,是选择领域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桥梁、纽带。具体表现为,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现有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水平,才能为其提取自身所具备的领域内容知识提供方向,同时为究竟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提供依据。从评价出发,教育评价的过程必然包括对儿童行为表现的观察、分析与解读。评价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成长。

(二)教育评价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促进教师反思

研究者相信每位幼儿教师都知道反思在自我成长中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却做不到主动、积极反思,原因何在,这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在研究者看来,教师不反思主要是因为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根据什么反思,反思后应该去向何方。然而,教育评价却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促进、帮助教师进行反思。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借助于评价环节搜集关于幼儿、教学的相关信息,判断幼儿现有发展水平,审视教育活动过程。之后,教师根据从评价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对其之前设计的教学活动及接下来准备要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分析、反思、总结。只有基于本班幼儿成长的反思才是真正、有效的反思。

四、保证教育评价可以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水平的条件

评价能否有效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师所采用的评价工具及评价方法有很大关系,并不是任何一种评价都可以。

(一)保证教师与幼儿是评价过程的主体

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当其被动地接受评价时,总是无益于教学和幼儿成长的。只有教师作为评价过程的主体,其才能够真实地观察到儿童的真实表现和真实发展水平。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做到不断反思,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评价意识。幼儿作为评价过程的主体,首先要保证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是对幼儿真实活动情境、真实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而不是幼儿行为发生之后教师借助于回忆进行的观察及评价。其次,要关注儿童在评价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二)寻求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首先,寻求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能够保证教师有效使用评价工具。教师有效使用评价工具的潜在含义在于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评价工具融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者认为,对幼儿教师来讲,教学是其最关注的问题。如果评价工具本身所评价的内容正好与教师教学内容相一致,那么评价环节的工作必然会引起教师的重视。其次,从幼儿需要掌握的“关键经验”出发设计评价工具,可以做到评价内容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关键经验最初源于高瞻课程,是幼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幼儿社会、认知、身体和情感发展的综合描述。关键经验不是庞杂琐碎的学习主题或目标,而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生活经验。关键经验是每个幼儿都必须掌握的,并且是幼儿在各个任务中可以迁移的。关键经验必然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基点,如果也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这样便可以有效实现评价为幼儿教师教学直接服务的目的。

(三)评价工具本身可以提升教师领域教学知识

领域教学知识是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根基。我国当前很大的一部分幼儿园教师由于学历低、继续教育缺乏等因素确实忽略了学科知识的完善、提升。如果评价工具本身就幼儿所应该掌握的“关键经验”进行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系统设计,那么必然会在帮助教师在明晰学科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关于幼儿的知识并提取适宜的教学法知识。

作者:张冬霞 张金 辉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策略浅议

摘要: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1,可见高素质的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反思。可以说,幼儿教师想要得到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在教学中贯穿反思。本文以教师自身出发,以强化反思意识和提高反思能力为切入点浅谈反思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反思策略

申继亮,刘加霞认为教学反思的含义: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因此,我们可以从此定义中看出教学反思要求教学主体主动的、审慎的、积极的、持续的、深入的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强化反思意识

舍恩理论证明,既然人们不可能在每种情况下都重新设计自身的行动,那么,个人必须掌握一种能在任何情况都有效的行动理论,而这种行动理论来自目的明确的个人意识。人们的行动理论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名义理论,即人们宣称自己的行为所遵循的支撑理论,通常是以一种固定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甚至自己也信以为然,这即是反思意识的培养;第二种则是应用理论,即人们实际运用的行动理论,这只有通过观察人们的实际行动才能够推断出来,此即是对反思意识的良好运用。笔者认为,关于反思意识的强化,莫过于投入自主性,增强责任感,二者相辅相成,能共同作用于意识。

1.自主性

幼儿园与教师践行教学反思之初,便是名义理论向行动理论逐渐演化的体现,由自治转变至他治,而此过程稍有偏差即能导致两者的相互对立,不一致性,这就是缺乏自主性意识,承诺与行动相悖,而成功的教学反思就是要使得教师意识到这种不一致的差距。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促成这种转变的正确性,一致性,扮演教学反思的真正主导者,收效方能明显。

2.责任心

人们的任何行动都是经过设计的,习惯的力量非常巨大,要想改变人们的习惯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应用理论是什么,所以,当要求人们去想一想自己的应用理论时,不仅不合乎常理,也有违人们一直以来所熟悉的行为模式。可以想到的是,如果人们缺乏对某件事情的责任感,便不能在长期的践行中形成习惯并一路坚持。教师应明确自身教学目标,以创造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己任,辅之合理的奖惩机制,培养自身对教学反思的责任心。这样接下来就可以思考改善和发展它们的能力,剔除阻碍这些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的因素。责任感可以帮助组织中的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以何种推理为基础来行动的,使员工之间的互动沟通更有效率,组织的运行管理更有成效。

二、提升反思能力

提升教师教学反思的能力,目标主体回归到教师本身,此时仅仅依靠之前所提到的幼儿园外部制度刺激已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自身还需要有足够的提升意愿及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谋求优化。

1.端品行,重实践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教师提升教学反思能力的第一步,是立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充当学生楷模,从根本上做到教书育人。自古云人品不立,则自知不足以为师,为师者不可不重自身的道德节操,上行下效,尤其对心智尚在发展塑性时期的幼儿学生,做到了德行一致,在教学实践中展露德行,才可谈反思能力的提升,才可谈教育的成功。

2.深挖掘,精储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书本、大纲、教育理念的“传道者”,将最基础的素养授予潺潺学步中的幼儿,能于平淡无奇的点点滴滴发现新的视角,新的变化,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精而广的世界,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视角和变化的求新,不仅要求教师能够顺利将教学任务当中的知识授予学生,更注重激发教师自身对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不惟立言制行,不盲从权威,不一叶障目,随时检点,“传道中”随时充电,丰富自己的素养和储备,如此,才能真正升华自身的反思能力。

3.疑经验,纠偏差

管理学讲究将工作的实际执行结果与之前的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所在并找出原因,拟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发展或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反馈控制,又称成果控制,是对既定的目标或期望值加以调整和影响的行为。

三、总结

教师切不可经验主义,一切盲从以往个人甚至他人的经验成果,实际教学成果与过往经验时时对比,找出两者反映出的偏差和不匹配,及时调整,重建经验,使其“迎合”当下目标值,为下一步的工作实施总结新的经验。

作者:柳月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针对幼儿教师在教学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基于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丰富和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提高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规范幼儿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使幼儿在科学与合理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

教学语言;幼儿教师;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界定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养成、符合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1]。幼儿园是孩子走出家庭、离开父母的第一站,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在这个时期得到提高,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语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借助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运用语言向教师反馈疑惑,师生通过语言交流传递内心的观点和想法。规范的教学语言能够实现幼儿与教师之间简单快捷、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学语言的教学地位不容置疑,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规范与否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

(一)规范性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幼稚、纯洁、活泼的幼儿,他们年龄小、独立性差、认知水平低,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幼儿能够接受的语言形式,如词汇范围不宜过大、句子不宜过长、尽量不使用复合句和并列句等长难句[2];同时,幼儿教师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规范程度,使幼儿学习和模仿规范的语言表达,锻炼和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二)科学性

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只能接受一些简单和基本的日常概念,对于科学和复杂的概念仍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幼儿教师最好使用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向他们传授知识和解释问题[3]。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能有效减少幼儿的理解偏差,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信息并且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性

生动、形象、具体且带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有利于幼儿认知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4]。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只有激起好奇心的课堂教学才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枯燥乏味的教学语言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因此,使用艺术性语言的幼儿教师才称得上合格,穿插着艺术性语言的教学才能称之为好课。

三、幼儿教师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干预和操纵现象明显

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完整地表达情感、态度、观点及困惑,只有自由、放松的环境才能完全释放幼儿的天资与禀赋。笔者调查发现,无论课内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教师使用“引导性”教学语言主导、干预、操纵师幼交往的现象极为明显,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空间,控制了幼儿的思维与行为方向,而且严重禁锢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性欠缺

语言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对于思维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使他们更加直观、清楚地认识事物,言简意赅的语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反,隐晦、复杂的教学语言往往将幼儿的思维引入“歧途”,给幼儿增添不必要的困惑[5]。事实上,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中缺乏导入、概念阐述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也直线下降。

(三)示范性不足

婴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幼儿往往通过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6]。幼儿教师与幼儿的接触最为密切,成为幼儿心中第一位的模仿和学习对象,教学语言无疑成为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的重要示范。因此,幼儿要快速和扎实地掌握语言要领,教师必须组织他们开展示范性训练;相反,如果错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与精力也徒劳无益,“狼孩”便是一个实例。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师流动性的增加,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不仅教师的教学语言条理不清、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有的幼儿教师还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和方言,不仅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没有帮助,反而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四、幼儿教师教学语言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思维主要以婴儿阶段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在走出家庭坏境、进入幼儿园新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形象性、单向性以及无次序性等特点。以“1+1=2”为例,幼儿可以从“一个苹果加上另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的解释中明白其中的道理,有助于幼儿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理解抽象、笼统的概念。但是,“2-1=1”的问题很难被幼儿接受,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单向性,他们只能从左边推向右边,不具备反向推理的能力。一些幼儿教师往往忽略了幼儿思维的习惯和特点,只采取单一的语言组织教学,枯燥乏味的授课方式和单调无趣的教学语言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缺少必要的知识积累

有调查发现,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大多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一些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各种各样的疑问时,往往回答的含糊其辞,虽然教学用语十分专业,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仍然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致使幼儿得不到满意、清晰的答案,好奇心和求知欲都会大打折扣。因此,知识积累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非常必要。

(三)缺乏一定的语言素养

幼儿教师能否娴熟、准确和流畅地运用教学语言取决于语言修养的高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有些幼儿教师思路明朗、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既简单干练,而又不失风趣优雅;有些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条理不清、颠三倒四、枯燥无味。由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不仅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轻松愉快,学生听的也清楚明白,课堂效率自会提高;相反,语言素养低、表达能力差的幼儿教师会浪费许多时间,教学效果事倍而功半。

五、优化教学语言的对策

(一)语言简明扼要,具有逻辑性

简明扼要指运用少量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达到更高的准确度;幼儿教师需做到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不重复、不罗嗦,语言重复啰嗦或者表达不清楚都会影响表达效果。语言逻辑性指语言的组织能力,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内容与目的要明确和清晰。幼儿的学习过程需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及运用等环节,复杂、重复、啰嗦、晦涩难懂的语言不仅浪费时间,还会使幼儿“消化不良”,继而丧失自信心[7]。

(二)语言流畅、生动

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流畅即流利、通畅,指教师自然、连贯地讲述知识,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幼儿教师流畅清晰的语言配以生动传神的表达可使幼儿百听不烦、回味无穷。生动的语言需要形象、灵动且富有感情,是走进听者心里的语言。流畅、生动的教学语言能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听课热情,这样的教学语言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外的惊喜。

(三)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

“上天赐予人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且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是有效沟通的组成部分,是丰富情感的一种表现,是心灵间的对话。善于倾听是合格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品质,倾听幼儿的回答是师幼间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思想、情感及态度。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准确捕获幼儿思想中的闪光点,找到与幼儿打交道的语言捷径;可以抓住线索引导幼儿思维朝着健康、正确、完善、成熟的方向发展[8]。因此,教师在提问后应该留给幼儿足够的反应时间,能够耐心聆听幼儿的倾诉,并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反馈给幼儿,避免把想法强加给幼儿。耐心的倾听才能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教学渐入佳境。

(四)仔细观察幼儿的反应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兴趣、情绪、心理常处于起伏不定的状态,幼儿常常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心理变化。因此,幼儿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行为变化揣测他的真实想法,由于每个儿童在生理、心理、生长环境、受教育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特点皆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仔细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语言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五)积极与幼儿交流

教师与幼儿交流时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师幼关系。为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应以真诚、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幼儿交流。在师幼交流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首先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偏爱、不忽视,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其次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在交谈中充分尊重幼儿的表达意愿,切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幼儿,更不可以对幼儿发号施令,并强迫幼儿服从命令;再次要以友善、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犯下的错误,不能肆意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羞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最后,与幼儿谈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态度,多建议、少命令,多商量、少争执,一举一动尽量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和信任。唯有如此,幼儿才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才会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想法,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真正的需要、真实的想法,进而完善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语言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纽带,规范、科学、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更是不可多得。教师身为教学的主导者,其一言一行倍受幼儿的关注,更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规范的教学语言能为幼儿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分析和讨论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与教师教学语言问题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优化幼儿教师教学语言的对策,以期促进师幼间的交流与沟通、丰富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理论研究。

作者:宋婷 单位: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农村幼儿教师课程教学研究

一、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前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总体构想,也是历次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学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幼儿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园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众所周知,我国教育系统中,城乡教育差距仍然十分大、民族聚居区与汉族聚居区的教育质量的差距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资力量悬殊过大。当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成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跟踪访谈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分析,得知他们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除了受外在的很多客观因素制约以外,也有其主观因素的制约,并且其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一切使得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陷入重重困境,始终难以突破;进而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学前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与速度。因此研究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种种困窘,并为之寻求其解蔽路径尤显其紧迫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现实困窘

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非常缓慢、薄弱,其中一个极为关键、核心在于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形成。谈到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就不可避免的直接涉及幼儿教师开发什么、怎么开发的两大聚焦问题:其一,开发什么,即幼儿教师课程资源,就必须搞清楚何谓幼儿课程资源;其二,怎么开发,即开发出来的载体及其实施应用的过程。课程资源是有可能进入课程活动,或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一切。范蔚教授更加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由此可推,幼儿园课程资源也就是凡是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教育价值的、能够进入幼儿园课程、与其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总和。具体来说,既包括了能直接转化成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资源、也包括对所有幼儿园课程的各种条件性支撑性的服务资源。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质即其开发产品的过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及其实施运用产品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出的产品主要体现为“幼儿园课程”,尤其是“幼儿园园本课程”,这里的幼儿园课程既包括有形的载体也包括无形的载体,是一种广义的课程观。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来源于幼儿的活动与经验,以及与幼儿生活、活动紧密相关的大自然、大社会等。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仅次于云南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大民族省份。在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供幼儿园开发利用。如苗族、侗族等村寨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建筑风格、地方自然、人文景观;有丰富的民间传说、歌谣等;课题组对毕节黔东南州、黔南州、安顺、毕节等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出问卷1060份,回收有效问卷992份,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最显著的一大难题: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本身能力素养的缺失,致使他们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与利用方面力不从心,陷入困境、深感迷茫。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现实困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学前教育政策文本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偏差

在21世纪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和教育部最近几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指导性文件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对这些政策和文件的解读、理解与运用极大影响他们的幼儿教育观念、行为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幼儿园教师从文本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过程,需要一个认真、务实、准确到位的理解、运用过程。根据课题组的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分析得知:广大农村幼教工作者对这些政策、指导性文件的理解、实施情况十分堪忧。农村幼教工作者大致由三大人群组成:第一类,毕业于师范院校或者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第二类,小学转岗教师;第三类,聘用的代课教师和保育员。第一类幼儿教师人群较少,这类幼儿教师有少数人读过、钻研过这些政策文件,并且大多数是来自于大学教师和短期培训者的介绍、解读,而不是亲自解读和钻研。第二类和第三类幼儿教师群体几乎没有读过、甚至没有听过,不知这些政策文件为何物。作为一个赋予很大自主权的幼儿工作者,对学前教育领域最前沿、指导性的政策文件不能达到懂、透、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行为和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园课程开发能力又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这些政策文件很多详细内容的规定对我们一线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起着直接性指导作用,由于篇幅的限定,在此就不一一举例描述。

(二)缺乏以科学的人本主义儿童观为课程开发理念导向

农村幼儿教师群体中的第一类群体,虽然具备一定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素养,但缺乏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幼儿园课程开发实践;第二类群体十分重视小学化的读写算等知识的传授,甚至以小学低年级、一二册的教材作为幼儿园的课程,以小学化教育思想的儿童观为指导;第三类群体大多数即不具备师范专业的理论素养、也没有经过岗前、岗后的培训,也不具备相应育儿实践经验与能力;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看管、照顾护理学前儿童的工作者,谈不上科学的育儿观。第二类和第三类群体的幼教工作者基本上不能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以儿童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经验为中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儿童观为指导思想,因此也就谈不上对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运用。

(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薄弱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薄弱首先主要表现于:他们没有课程资源的概念和收集相关课程资源的自觉性。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认为教材就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课程资源;个别好一点的农村幼儿园,在自我能力范围内开发一少数浅层次的园内有形资源,究竟什么是课程资源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存在偏差或错位的现象。对于什么是课程资源,在本文前面内容中有明确阐述。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对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的自觉收集、整理归类、然后对其赋予教育价值,进行编排、组织设计并实施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运用的过程。可是,这些幼儿教师在这些方面都缺乏一种高度的自觉性、甚或说责任感;对课程资源的认知不到位,因此其幼儿园课程开发意识十分淡薄。其次,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课程开发能力的知识基础。从前面的幼儿教师群体来源可知:第一类教师群体缺少一些实践性的智慧知识,同时也不能自觉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第二类群体缺乏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专业不对口,尤其是第三类幼儿教师群体,如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游戏指导理论与实践等理论素养、保教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素养等几乎一无所知。这三类教师群体都十分缺乏课程本身的理论与实践素养。对什么是课程、课程构成的基本要素、课程资源、课程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几乎不能科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众所周知,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极端低下、低效的现象十分严重。另外,课程管理制度困境:高度集中的集权化课程管理。在幼儿园课程管理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形成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贵州省教育厅也明确规定严禁地方教育局统一指定幼儿园教材、甚至不能发放幼儿园教材。但是在某些地方并未真正落实到位,有些地方教育局统一指定使用某个出版社的教材。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几乎很少制定相应政策、规章制度来鼓励、支持、规范、指导幼儿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也没有相应课程开发的专项资金或奖励资助资金。高度集中化的课程管理制度及其配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幼儿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自觉开发与利用,进而阻碍了他们的课程意识的唤醒、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

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解蔽路径

(一)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对静态政策文件文本的动态理解实施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1979)将课程分为5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教师理解的课程、教师运作的课程和儿童获得的课程”。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运用丰富的民间文化进行自主开发幼儿园课程的过程正是对古德莱德课程层次观的运用和体现。借助古德莱德的课程五层次理论对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文本进行解读、领悟、实施、最后到学生获得的经验;此过程也是从静态到动态、从理论到实践运行的转变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层层深入的推进,将政策文件中蕴含的教育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专业能力,从而指导幼儿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先从国家、教育部、地方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进行课程开发的整体构想(理想的课程);再到教师结合园内园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实况编制幼儿园课程(正式的课程);在此基础上,遵循本园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正式的课程进行备课(教师理解的课程);再把教师理解课程根据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情景灵活运用其中,就成为了教师实际运作实施的课程;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儿童最终体验和获得的一切就是儿童获得(经验)的课程。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自觉借助外界各种途径,具体包括各种培训、各种现代信息载体、民间艺人、家长的借力等,自主学习与反思,只有这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中学、做中保教、保教学合一,方可真正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学前教育政策方针和指导性文件,最终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也才能避免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对国家政策文件的浅层次模糊性的理解、或者仅停于此,没有真正的行为发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儿童、教师、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

通过课题组对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调研得知,大多数教师认为唯教材即知识的来源或主要来源,表现出他们知识结构的单一性、封闭性、老化性。保教相结合是幼儿教育的中心工作,其教育活动内容必须面向儿童完整的生活、面向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具有启蒙性、综合性、完整性等,因此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须是完整的、综合的、开放的。也只有完整的、开放的、综合的知识结构与内容,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开发幼儿园课程。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除了能对国家政策文件正确的理解与运作外,还必须自觉学习与反思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的本体性知识,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游戏指导理论与实践等条件性的知识,广博的地方性知识(园内外的自然地理、人文社科、民俗文化等),课程理论与实践性的知识(课程观、课程资源观、课程设计、课程构成要素等)、现代信息化的知识与技术等。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主动学习、更新、完善知识结构,方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三)培养科研型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善于开拓创新、增强教育实践智慧的幼儿教师,是时代的急切需求与呼唤,也才能为幼儿开发适切的、广阔开放的、综合的课程,也才能为幼儿提供开放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自助餐式的课程菜谱。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却自卑地认为“我们哪是科研的料,科研是专家们干的事,我们能够教会幼儿基本读、写、算,看管照顾好幼儿就够了”。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明确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做科研并非是专家的特有权,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者、科研者。幼儿教师也不例外,照样可成为科研性的幼儿教师。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对“科研”应有正确认知、唤醒自己的科研意识、践行科研行为,通过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自觉反思就会使自我成长为实践型的科研者。就从教师自身层面来讲,农村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善于反思、勤于反思、好读书、多读书、活读书、勤写作、善写作、善于收集、整理、分析身边具有教育价值的园内外各种资源,让其走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等途径与策略,进而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在科研思想上的瓶颈和实践中的困惑。

(四)政府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的硬件设备、环境创设,软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本身就相对十分薄弱,更需要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课题组成员通过对地方教育局官员和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的调研,他们一致认为在幼儿园课程开发方面,尤其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倾斜、经费的大力投入。政府应着力于鼓励、支持、倾斜于农村幼儿园以园本课程开发为主的项目发展平台,比如,政府组建课程研发专家团队驻村幼儿园帮扶;另外,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农村幼儿教师待遇的提高,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的经济压力后顾之忧。农村幼儿教师在解决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思想、观念、制度平台、经济后盾的困境等主要方面之后,就可能自觉地投入到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在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幼儿园、教师、儿童的全面全方位发展。

作者:雷经国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中职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是社会方面。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幼儿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专业化已成为必然,中职学校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教师是中职学校当务之急。而幼儿教师口语作为中职幼儿师范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是一门应用性语言,是幼儿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是专门研究和探讨幼儿教师口语运用技巧和方法的课程。在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地方方言、生理条件、社会语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校开设的幼儿教师口语是否符合本地区学生特点,中职学校如何提升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策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因此,调查与分析当前的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幼儿师范专业教学课堂策略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在教师方面。目前,我们还没有摸索出一套真正有效的合适中等职业教育的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也是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中职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师只好沿用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注重的只是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以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最终评价,是不适合中职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的课堂教学。而幼儿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展示幼儿教师言语行为规范、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师方面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第三是教材方面。目前在全区中等幼儿师范专业甚至全国,都没有统一适合的教材。学校基本是参照其他中职学校或者由任课教师自主征订,而没有统一征订,这对本校教师和各中职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交流造成很大的困难。最后一点是学生方面。中职学校,特别是市、县级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方言是他们的母语,受方言影响,口语教学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而我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情况更为复杂。因此,我校幼儿师范专业学生的方言情况是很严重的。面对这样的现状,该如何提高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的课堂教学策略呢?

二、提高中职幼儿师范专业课堂教学策略

(一)增加实践教学

以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为主要教学目标,把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内容分为普通话阅读模块、一般口语交际训练模块和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三大部分,其中把实践重点放在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为了达到训练学生幼儿教师职业口语的目的,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幼儿教师口语训练中有个内容是讲故事,为引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下载一些儿童故事演讲比赛的视频,引出课题,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别人是怎样做的,让学生讨论讲故事的要领,然后在班里开展幼儿故事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习兴趣。

(二)选择使用的教材

中职幼儿师范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基础不扎实,致使他们对口语课缺少兴趣。例如他们在公共场合不能也不敢大胆、有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不能认真、专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能准确地领会说话人的主要目的,方言味重、普通话水平较低。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若只是简单地介绍课本内容,很难达到好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各种训练。笔者在关于教材的使用上,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但使用的方式和角度则按自己的教学目标来确定。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各种媒介收集资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自己编写一部分教材。例如,对于讲故事训练这一内容,在课堂上笔者除了给学生训练课本所给的内容以外,还从网上寻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儿故事,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上台进行表演。

(三)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在幼儿师范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积极进行操作实践。只有使教师、学生、知识三方面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故事训练这一内容中,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3—5人,每组选择一则幼儿故事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要求每组要有必要的教具(如,图片、视频、头饰等),这就给了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这样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组织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在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幼儿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教学策略,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改变传统教师传递知识的单一模式,丰富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想象空间,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使自己的口语水平尽量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标准,给幼儿提供更标准的学习榜样。因此,作为一名准幼儿园教师应尽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现力,使言语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圆润清晰,自然流畅,语速适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还要让学生善于运用停顿、快慢、高低、重音、必要的重复等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另外,学生平时训练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练,符合逻辑,注意表达的形象生动。

三、结语

总之,目前各职校幼儿师范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中职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职校生才能适应未来幼儿教师的工作要求。

作者:王文露 单位:广西南丹县职业教育中心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质量探析

一、教学方案的提出

笔者发现,学生上课爱睡觉、爱玩手机,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没兴趣。找到问题根源后,笔者在历以贤[3]、吕春辉等专家、同行的启发下,从2011年起,根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规律,几经探索,最后确立了“在正常的教学环节之外,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激活学生对幼儿教师口语课的兴趣,进而逐渐激活、提高他们的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方案的实施

学习能力是真正的“渔”而非单纯的“鱼”,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1.激活、提高观察力。

笔者所教的学生,虽然正值好奇心极强的年龄,但由于他们心态消极、习惯不良等,使他们的观察常有笼统、粗糙和反智的特点。笔者采用大量视频、音频等介质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活泼、表现力极强的教学情景,使他们对色彩迷人、画面绚丽及音乐优美的教学情景有了观察的耐性,在提升他们观察力的同时,还能让他们真正理解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如发音时发音器官的动程,用气发声的基本状态,态势语的具体表达方式等。同时,他们因为观察力提升而能更好地模仿,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升。

2.激活、提高记忆力。

记忆是学习必备的重要因素。但这类学生曾一度片面地从自身经验出发,在肤浅地否定应试教育的弊端时,也把“死记硬背”的合理性从心态上、方法上抛弃了,加上他们的记忆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没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他们最初特别反感,也特别不善于去记那些必须记住的知识点,如读平舌音的常用字,鼻声母n的常用字,500余个必读轻声词等等。

3.激活、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笔者不只给学生再现教学情境、提供感性材料,还特别注重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活动,从而促其思维发展,提高其思维能力。

4.激发、提升自学能力。

网络技术使阅读有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跨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自学能力在幼儿教师口语课任务很重而学时数又太少的情况下,是教师应充分调动利用的因素。所以,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超文本阅读来激活、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5.激发、提升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口语课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也十分注意学生这一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在向学生讲述普通话语音系统时,笔者借助MP3、MP4等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认真跟读和仔细辨析单音节字词与多音节词语,或让他们跟着这些资料朗读有关文学作品,除此之外,笔者还曾将有关专家,甚至学生自己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上传自己的QQ空间,让学生课后仔细地“听”与“练”。当然,关于学习能力的内涵,有不同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我持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凡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都算。尤其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三个方面,我做了更多努力,囿于篇幅就不介绍了。目前,笔者在正常的教学环节、教学程序之外,共享了各类普通话教学音频、视频、文字及图片等资料1,500余份,除少数通过电化教学设备播放给学生学习外,其余则上传至笔者的QQ空间,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多次点击、分享和转载,据统计,目前这些资料的总浏览量已近25万余人次。辅助手段不辅助,成了笔者完成教学目标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学方案实施的效果

由于各级领导的帮助,以及相关班主任的积极配合、笔者的全力以赴,所以虽然笔者所教学生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已实施了近五年的方案仍取得了显著效果:笔者所教班级班主任和学生反馈说,“(学生)上其他课‘睡一大片’,上这门课‘精神百倍’”;近年来我所教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一次性过关率均近80%,与我未实施教学探索前的50%提高了65%,且据悉,比其他平行班级的30%左右也高出近170%,还有近15%的学生获得二级甲等及以上证书。总之,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让学生得到了成长,从而减少了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伤害幼儿的可能。四、一点说明读者也许会质疑,这样的教学效果,不就是在说你在上篇论文中的论调是错误的吗,他们的好成绩,不就是明证吗?但我坚持我的看法。虽然这个教学方案也许的确是提升幼儿教师口语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其他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借鉴它,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个例外,它不可持续与复制。首先,是市教委、市语委和学校等各级领导的培养和提携,让我成为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评员,且让我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了最高的、在全国都人数不太多的一级甲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得到了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班主任的全力支持、配合与协助;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付出了全部心血,这使我曾因过度劳累多次住院。也许我以这份精力去培养其他学生,效果会更好。此外,这门课程学得好,其他课程呢;还有更重要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之类,是否又都合格呢?

四、总结

总之,孩子们的这门课程学得好一点,只能说明奇迹可以创造,但不能说明他们真的适合当幼儿教师。其实我很不愿坚持这样的判断,因为这些学生中,有我教过的孩子,我非常爱他们;但我又必须坚持,因为还要面对下下下一代无数孩子。在本文结束之际,笔者借此刊一角,向培养、帮助过我的重庆市教委、市语委和笔者学校等领导,向大力支持我教学工作的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班主任,向为我的教学及本文写作给过启发的厉以贤等专家,一起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庹晓莉 单位:重庆教育管理学校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教学语言问题与对策

一、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繁冗多余与低效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活动中与幼儿交流最主要的手段。为了保证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高效性,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应该是精练、精确、清楚明白的。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清楚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程度。清楚明白的、带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实现师幼的有效互动。模糊、混乱、繁冗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程度,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分语言情境,教学语言中有大量的“那,嗯,啊,唉,哦,呀”等语气词,成为语言表达的累赘。教师还习惯性地在说完一句话后加上“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等无意义提问,幼儿则机械地回答“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来帮助教师推动教学进程。这种缺乏启发引导性的教学语言,限制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语言表达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语也多集中在“真棒!”“非常好!”缺少有针对性的评价,幼儿知道自己“对”、自己“好”,但是却不清楚对在哪里,好在哪里。这样的教学语言限制了幼儿思维的空间,剥夺了他们表达、发现和体验的机会。幼儿由于无法与教师进行真正有意义的交流,进而也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语言表达、创造能力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无效教学语言?国外学者卡尔森着重研究了学科知识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理解时,他们喜欢频繁地用低认知层次、缺乏一定科学性的低效的教学语言来控制课堂谈话,幼儿的参与程度很低、思维沉寂、缺乏创造性。

(二)情感性语言使用缺失

情感性语言,是指带有情感性质和色彩的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包含了大量的认知信息,同时也负载了大量的情感信号,使得语言产生了委婉、直白、居高临下、和蔼可亲、心平气和、激进等不同的感觉。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决定了语言的交往过程不是接受式的,而是感应式的、体验式的。教学话语具有传递信息并引起接受者接受信息的功能,也具有表达施教者情感和态度并引起和改变接受者的情感、态度的功能。在学校和教室笼罩着的种种言语气氛可能会阻止或者促成教师和学生间的联系和接触感。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作用于幼儿的听觉感官,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还能作用于幼儿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有些教师的情感性语言使用不足,教学语言不生动,用来控制幼儿或者训斥的话语偏多。

(三)指令性语言使用过多

幼儿园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具有创造性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是师幼之间思想、智慧与精神交流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起到支持、鼓励、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及疑惑的作用。这样有助于教师理解和把握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展开信息交流与情感的沟通。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教师主导与规范控制的特征。例如,为了制定一定的规则,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言语上反复提示幼儿要端正坐姿、规范举手、保持安静等。有时候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就试图通过自己富有引导性的语言按照画好的图纸来按部就班地引导幼儿走向预定的终点。问题刚一提出,幼儿还未来得及思考,就给予语言的引导和提示,希望能尽快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一时得不到心中的正确答案,就急于将所谓的正确答案抛给幼儿。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的“对话”与“互动”,从本质上看仅仅是一种形式化的而无实质内容的控制。教师教学语言的引导更多地在于秩序的维持和目标的达成。形式多样的各种表扬或鼓励成了控制幼儿的一种手段,幼儿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也较少受到关注,违背了教学语言的对话性、开放性及不确定性,使得教学语言呈现独白性、封闭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四)语言示范性不够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语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幼儿身处的语言环境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来源。教师是幼儿相处时间最长、交流最多的主要对象,幼儿的“向师性”特点也使得教师成为幼儿重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语言示范性不足,缺乏一定的艺术性,有些教师的语音、语汇、语法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中班阅读活动“大棕熊的秘密”中,教师在讲述“奇迹”的意思时唯恐幼儿听不明白,过于追求“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的语言和不恰当的案例告知幼儿什么是奇迹,把本来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即可讲清楚的问题越讲越模糊,结果只能用“跑到彩虹上就叫奇迹”来草草收尾。除此之外,有些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口头禅和方言使用频繁,例如教师把“好”字作为口头语,说话后面都会带有一个“嗯”“昂”“啊”“呢”字,作为向幼儿布置某项任务或对某句话的强调。幼儿是未成熟的、正在形成中的生命个体,知识经验缺乏,判断能力弱,教师的这些不够规范、简洁的语言问题很容易被幼儿模仿和学习,影响到幼儿语言的学习、对语言美的体验和对教师教学语言所表达内容、目的和意图的理解,妨碍幼儿语言与认知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教学语言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语言评价,提升教师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

实践证明,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自然产生的,也不是通过学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即使通过一些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在教学中注意使用,但是如果缺乏提高自我教学语言的意识,还是难以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教师只有树立了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才会想方设法地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练习。因此,幼儿园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可以适当地加强对教学语言的评价,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语言。可将教学语言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教学评价机制中,并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语言评价指标,帮助教师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

(二)系统的理论培训,帮助教师储备广博的语言知识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观念影响行为,内容决定形式。只有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语言才会有正确的方向、持久的动力。因此,提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关键在于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只有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不断搜集专业信息,才能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幼儿园应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语言知识方面的培训,例如组织教师学习语言学的书籍、邀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园开展教学语言的讲座等,丰富教师语言表达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带领教师共赏经典美文,不断丰富文化底蕴。经典美文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为一体,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汲取丰富优美的语言,而且还能增进教师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三)采取多种手段,促使教师进行教学语言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最直接的途径。一个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其教学语言才能得到更快地发展。幼儿园可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究。比如,幼儿园可以在教案本中增置“教学反思”的栏目,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表现的优点和不足。另外,幼儿园可以为班级提供摄像机,为教师提供录课的条件。教师可以观看课程录像,研究自己的教学语言,将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其他教师进行比较,教学和教研同步进行。

(四)开展合作学习,提升教师语言运用能力

1.自由结合,小组讨论

幼儿园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之间以小组的形式,就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语言策略的得失互相交流,就所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谈论。使教师们能研究性地看待问题,开放式地讨论问题,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策略的优缺点,以便自己在教学中进行变化调整。组与组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促进全园教师共同进步。

2.示范观摩,教研互动

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以教学语言为专题的学习和交流的公开研讨活动,遵循“示范观摩——集体研讨——课堂实践”的思路,进行教研活动。首先,推出几位公认的教学语言优秀的教师,请其他教师观摩他们的课;接着,在观摩课后举行评课活动。幼儿园每隔一段时间对教师的听课进行汇总观察,了解教师的最新动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下一个教研活动。

作者:袁冰楠 单位: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双语教学解析

一、理念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配备一些儿童化的图片,使用儿童化的语言,多融入一些故事书,动画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孩子们会更喜欢。把所教学的内容配上画,或做适当的手工,贴在教室内,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幼儿随机学习的能力。采用滚动式的教学方式,每次课都复习一下,学习效果自然就有保证了。出示图片或实物给孩子一种视觉,具有直观性,说出英语时又给孩子一种听觉,图片或实物都可以让孩子去摸一摸,又给孩子一种触觉.摹声能吸引幼儿的听觉直观,会唤起他们对事物的注意,想象和理解Cat,cat,meow,meow,meow;Dog,dog,woof,woof,woof;Duck,duck,quack,quack,quack.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

二、方法篇

单词教学,教师应示范口型,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注意倾听、观察和模仿。合成词、多音节词,教师应分解发音,注意纠正个别孩子的错误发音。教孩子学说句子时,一定要“断句”,尤其是教托班、小班孩子的时候,每3-5个音节就要断开一次,然后,再连起来说。英语教学不单纯地是教一些单词,要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为孩子创设纯英文的环境,先听懂,再慢慢地学会表达,运用。采用快乐节奏教学法:Hey!Hey!You’regreat!(全体幼儿一起表扬,做动作)穿插游戏的目的有两点:1.直接为英语服务。2.间接为英语服务,一个游戏指向多种词汇、短句。教唱歌,最好中英文对照起来,英文歌会唱,中文歌也会唱。教师在课上所加入的动作要协调一致,自然大方,便于孩子模仿。孩子在一起说时,一定要引导到位,让孩子说整齐,当说到单词较难或孩子容易忘记的地方时,教师一定要接地非常好,并且做到声音宏亮,让他人看不出破绽。教师一定要有气质、风度、力度,与孩子融为一体。教师要有自信心,“你就是幼儿教育专家”,尤其是在家长面前,你要夸夸其谈,推出你的理论(平时一定要多了解幼儿)“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亲子教育”“幼儿年龄特点”“如何与孩子相处?”“走进童心世界!”等等。上英语公开课要体现出:教师、幼儿及家长的三者互动。课上要关注孩子的细微之处,多关爱孩子---情商。

三、教学篇

上课“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讲故事、提问题、猜谜语、唱歌、看图片、变魔术”等等。目的就是能够把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到教师身上,能够让孩子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下去,学会东西。教师上课时,要避免使用方言、土语,一定要使用儿童化的普通话,便于孩子接受,也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听方言,一般都能听出教师是什么地方的人)教师的语调升降,声音的大小要富于变化,时刻吸引住每一个孩子。善用语言技巧,多鼓励、安慰小朋友,这是制胜的法宝。课堂上要松、严结合,玩中学,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言传身教,多示范动作,幼儿喜欢模仿,这样形象易记。若有纪律问题,可以请个别孩子坐到教师身边。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教单词,可以把图片或实物摆到地上,拿小圈套,说出单词后发奖品。教单词时先说出英文,经提醒后,让孩子来猜是什么!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力。小班个别孩子不愿学习,只想玩,有的甚至还招惹别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用新颖的道具或好吃的食品来吸引孩子,把孩子的兴趣点转移到所教授的相关内容上来。

四、反思篇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懂得感情,教师只管奉献你的爱心,微笑着去面对每一个孩子,与孩子做朋友,做一名大哥哥(姐姐),自然、大方些,不用拘束、紧张,把你的童心发挥地淋漓尽致,那你一定是最优秀,最受孩子欢迎和喜爱的好老师,你也会觉得非常顺心,感觉这样的生活很开心,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你也因此而变得年轻且富有朝气,你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会使你拥有一个和谐的、融洽的人际关系。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多体会,多分析、研究孩子。孩子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会教会教师如何读懂、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如何塑造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地去尝试、去体会,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新的、高难度的挑战。若能坚持这样做下去,写心得体会就不会感觉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一定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谈,一定会迎来一个又一个地惊喜和成功,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名幼教专家、人民教育家。

作者:孙光峰 程平菊 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体育教学幼儿教师论文

一、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担任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不高,体育知识也很匮乏,导致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了科学性。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了简单的户外活动,几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示范讲解,更忽视了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6]。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7]。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三)男幼儿教师应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男幼儿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技能,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认识到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其次是要了解在课前如何确定活动目标、选择体育内容、准备体育材料和活动场地,掌握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技巧;最后懂得如何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只有加强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育学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体育方面的水平。

作者:王立明 单位:绥化学院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体育教学活动中男幼儿教师论文

一、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体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并未落到实处,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会出现轻视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现象。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每天早晨,入园后几乎都有体育活动时间。但在体育活动开展时,教师对于体育活动的内容、具体的活动时间、幼儿的性别、身体形态和年龄等方面并没有详细地划分。这就使得幼儿活动的场地、器材和范围等受到了相对的限制,对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活动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价值。

(二)师资性别不合理

在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当中,大部分的教师均为女性,她们具有细心、体贴等特点,更符合对于幼儿的教育需求,但是男性教师的缺失使孩子普遍缺乏男子气概和勇敢坚强的品质,这对幼儿初期体育活动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导致幼儿体育活动不能进一步开展。

(三)师资水平不高

目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担任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不高,体育知识也很匮乏,导致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了科学性。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了简单的户外活动,几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示范讲解,更忽视了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三)男幼儿教师应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男幼儿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技能,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认识到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其次是要了解在课前如何确定活动目标、选择体育内容、准备体育材料和活动场地,掌握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技巧;最后懂得如何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只有加强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育学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体育方面的水平。

作者:王立明 单位:绥化学院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论文

一、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角色错位问题

(一)教师在选择绘本时盲从,不以幼儿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

由于大部分幼儿园有固定的绘本教材和教师对绘本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很少自己去选择绘本,对已有的绘本也不仔细筛选,她们只是使用幼儿园固定的教材或从网上找现成的绘本教案,是盲目和被动的。不仅忽视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无形地剥夺了幼儿的选择权,失去了绘本教学应有的乐趣。为幼儿选择一本绘本至关重要,这也是决定一个教学活动价值的因素之一。

(二)教师缺乏融入绘本的意识,以自我为中心

当下,绘本教学成为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绘本教学像是讲故事而不是教学,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将绘本与看图说话相混淆,教学目标设计不明,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和看图说话无多大差异,忽视了绘本本身的特性,缺乏对绘本教学的研究,使绘本教学仅仅流于形式,最后演变成故事教学。并且由于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理论水平低,缺少文学素养,加之园内工作任务重,使教师在活动前拿到绘本,只是大概的浏览故事内容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教案,缺少对绘本的深层解读,就会导致自身难以融入到绘本诱人的故事中。

(三)教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置身于教学之外

绘本是绘本教学的重要媒体,在教学中应以绘本为主,幼儿直接用手接触到绘本与其他方式看到绘本的体验是不同的。但是,大多数幼儿园中拥有的绘本数量少之又少,市场上绘本的定价偏高,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难以大批购买多种绘本。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就在网上下载电子版的绘本,教学时用多媒体展示,于是就只能通过电脑屏幕一页一页引导幼儿集体观看。教师不再与幼儿共同阅读精彩内容,不再为幼儿进行逐页引读,而是用鼠标点击来指挥教学,把自己置身于教学之外。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简化,所以不能传授给幼儿阅读的技巧,也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

(四)教师在教学前后没有进行反思,使教学失去价值

每一本绘本都会呈现不同的世界,每一次绘本教学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绘本不会讲一些难懂的内容,而是用有趣的方式表现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学前后进行反思,才能将绘本精彩的故事准确地传递给幼儿。近几年来,绘本教学在公开课上频频出现,公开课是检验幼儿教师水平的手段,所以每一次公开课都能体现教师教学的能力。但是,当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家庭负担重等原因未能在教学前后进行反思,使绘本教学失去价值,所以每次绘本教学结束后,作为执教的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情绪的变化、整节课的流程等进行细致的总结和反思。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因素的限制

1.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不足。

在影响教师角色定位的因素中,教师自身的因素不可忽视。当下,幼儿园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大专毕业或者非学前教育专业,学历低,专业知识薄弱且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所以她们在面对新的教学理论时感到力不从心。绘本进入幼儿园成为了教学媒介,但多数的幼儿教师没有接触过绘本,没有绘本教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根本派不上用场,从而导致教师对绘本教学概念不清,想当然地认为绘本教学就是看图讲故事。

2.教师工作负担重。

在幼儿园里家长最担心的是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于是幼儿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幼儿的安全问题上。除了这些,幼儿教师还要备课、上课、写教案、赛教、迎接各种评比、考核、检查、搞科研、编教材、搞项目和课题,超负荷的工作量使教师经常加班。其实,很多幼儿教师对绘本还是有浓厚兴趣的,但是家长的诸多要求和幼儿园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迫使教师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保障幼儿的安全上和教学工作中,因此没有时间去研究绘本教学。

(二)幼儿园管理体制不合理

1.幼儿园管理者不重视绘本教学。

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实行园长负责制,幼儿教师在园长的指令下开展工作,幼儿园的课程基本按照五大领域来设置。而很多绘本正是涵盖了五大领域的内容,但是有些园长却没有把目光放在这个新事物上,对绘本教学缺乏重视,依然坚持教师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超负荷的工作使幼儿教师感到身心疲惫,没有研究绘本的精力和时间,也没有组织教师进行绘本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

2.幼儿园的绘本经费不足。

其实很多幼儿园不是真的缺乏资金,只是大部分经费被管理者过多地用于“面子工程”,导致购买绘本的经费不足。很多幼儿园虽然班级里有阅读区或图书角,但是摆放的图书中几乎没有绘本,全都是价格便宜、质量低下、被简化的童话故事书,有的甚至已经残缺不全。这样的阅读区根本无法满足幼儿的阅读量,不仅缺少能让所有幼儿都能看到的“大书”,而且还缺乏每个幼儿都能看的有意义的“小书”。

(三)家长对幼儿期望不当

家长期望幼儿能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的知识,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能为以后入小学打好基础。因此,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和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把知识的传授放在首要位置,识字、数学、艺术等填满了幼儿所有时间。家长们的期望不当就会使幼儿教师不得不“剥夺”幼儿快乐的游戏活动,忽视可以带给幼儿快乐并有教育意义的绘本教学。

三、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

教师绘本教学实践包括绘本的筛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反思这四个阶段,因此幼儿教师要在这每个阶段中正确定位自身角色,从而充分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

(一)教师选择绘本教学内容时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优秀绘本的筛选者。

绘本可以激发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幼儿能否以读书为乐,取决于幼儿期间阅读绘本的好坏。因此,教师选择绘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为幼儿选择好的绘本是决定教学活动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绘本内容是否积极,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否符合幼儿的教学目标,都会直接影响绘本教学的实施。

2.教师是解读绘本的先行者。

教师在确定绘本教材后,需要运用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经验,对绘本的图片、文字、色彩和情感等各因素进行研究,对绘本进行细致解读。然后把自己阅读后的思考,与幼儿一起阅读的结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提升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确定绘本教学目标时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开启幼儿绘本阅读的引路者。

绘本教学是教师与幼儿连接心灵对话的桥梁,是幼儿走进阅读世界的钥匙。教师需要让幼儿透过绘本喜欢阅读,教师要做好引路者,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教师是把握教学方向的主持者。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幼儿情感、体验、理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掌握阅读的方法,才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作为把握教学活动方向的主持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语言特点和绘本所传达的教育价值,来制定具体的目标。

(三)教师实施绘本教学时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

绘本教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给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和主动挖掘绘本的力量。因此,在绘本教学实践活动中,如果教师只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去预设问题,忽视幼儿的兴趣,就会使幼儿在听故事时不得不保持清醒的头脑,来接受教师的问题,这样教学只会让幼儿厌倦排斥绘本,更不利于幼儿的想象和思维的培养。

2.教师是绘本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开展绘本教学的目的是给幼儿带来快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是很重要的,但是如何既不打扰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又能引导幼儿理解绘本作品,并能做出相应的回答,是当前绘本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教师作为绘本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借助绘本的力量改变提问的方式,寻找提问的策略。

(四)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结束后的角色定位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

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知,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教学反思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对绘本内容、教学活动目标、教学环节等进行反思,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完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促进绘本教学在幼儿园更好更快地发展。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幼儿教师在起初接触崭新领域的绘本教学时,关心的只是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实施,而忽视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于是我们需要幼儿教师明白,她们是绘本教学的研究者,从最初绘本的筛选者,到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最后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就应该致力于绘本教学活动的研究,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让绘本教学真正体现教育价值。

作者:刘丽娜 单位: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口语模块式教学下幼儿教师论文

一、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背景

当前我国学者对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者较少,并且鲜有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缺少对教学模式相配套的课程开发程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二对国外教学模式理论的论述,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案例、教学实例研究过少。三是虽然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缺乏对我国学前教育现实需要的考虑,实践起来缺乏可操作性,实践意义并不大。理论研究者少,实践层面更缺乏科学、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实用教材。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材大部分与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对职业发展需求缺乏关注。

二、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方向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所在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运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和初步成果。主要做法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现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改革为个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在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态度领域)、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通过一个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抽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资借鉴的、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三、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一个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首先必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国情,从“幼教师资调查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环节,做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称之为“五环节周期循环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环节。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幼教市场需求,正确作出模块设置的决定;二是模块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幼教市场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学制等。第二环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环节。经过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模块,就需要研究模块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第三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教学软环境和开发教学硬环境两方面内容。软环境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及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校本教程的开发。开发教学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实训室的开发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辟与建立。第四环节:教学实施与管理环节。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一是入学水平测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试环节必须通过普通话口语表达测试;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计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计划;四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定,这是模式化教学成果的考量与展示。第五环节:教学评价与考核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四、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构建模块

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课程模块,建立科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为了模块的可操作性,整合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从而进行口语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将模块细化为语音训练、朗读、说话、讲故事、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等六个项目内容。同时,着手对口语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的研究,体现在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生动化、专项化、应用化和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设定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及同行评价,学生及考试评价这几个方面幼儿教师口语模块教学进行评估与反馈的研究。

五、实施效果

我国的课程模块化教学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课程模块化教学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进步中。这种模式化教学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将技能培养、职业素养放在首位,课堂可操作性强,并且教学效果显著。徐州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100%,在幼儿园受到单位的好评,这得益于科学的培养模式锻造了学生完备的职业素养。

作者:张海清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的教学策略及启示

一、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集体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项互动,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信心和优良品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方法。在我院丹麦引进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1)共同学习法(cooperativelearning),是由戴维•约翰逊和罗杰•约翰逊提出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由4~5名学生构成一个异质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作业,然后每组交一个完整的作业,教师根据小组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表扬或者奖励。这种方法重视开始共同学习之前先确立要进行小组活动,重视经常性地讨论如何更好地共同学习。例如我院引进课程《环境教育学》教学中,丹麦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准备好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利用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一个电动刷子的制作任务,并请每组的一个成员到前面演示讲解本组作品,然后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在引进课程《戏剧》教学中,丹麦教师提出了“当你遇到醉酒幼儿家长接孩子离园时候会如何处理?”的问题后,请每个小组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采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本组同学的解决方法,然后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热烈、勇于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涨,发散思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也明显增强。

(2)小组调研法(groupinvestigation),是一种普遍的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性提问、小组讨论及合理性规划等来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中,学生自由结组,每组2~6人不等。每组从全班的总课题中选择某一子课题,然后将子课题分解为几个独立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为小组报告做准备。最后每组为全班学生报告或者展示他们的成果。例如我院引进课程《环境教育学》和《社会教育学》的考试中,两位丹麦教师提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设计、制作并阐述幼儿园模型的考试试题。学生根据教师的考试课题要求,自由分为5组,每组5人,学生将教师的课题分解为“自然幼儿园”、“现代幼儿园”、“城市幼儿园”、“乡村幼儿园”等子课题,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题又在组内分配协商,探讨运用何种教育理论去建构幼儿园?幼儿园的结构如何?需要选择什么材料去建构幼儿园?每个人负责制作什么?谁负责来作小组报告?每个人在主考教师提问过程中负责回答什么问题,等等。

二、丹麦幼儿教师教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高,世界各国幼儿教师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是提升幼儿教师教育水平。培养幼儿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积极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的特色,深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1.采取基于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资讯权威者的形象,教学中采用单纯的讲授法,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理论课程内容,而更加喜欢专业技能课程。而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则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师要积极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以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其创造性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合作互助品质。

例如,我院在学前教育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中,教师结合学习的五大领域教学设计理论,布置相应的幼儿园教学设计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课前搜集材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课上分组进行模拟教学汇报,然后师生进行教育评价。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深化了对各领域课程设计理论的理解,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了教学设计能力、模拟教学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在《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一部分课程内容由教师讲授、一部分课程内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采取综合性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高校在学前教育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中主要采用专业理论课程试题库中的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试题中,既有考核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试题,也有考核学生能力的试题。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过于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中,也可积极借鉴丹麦教师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书面报告+单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考试前布置小组考核任务,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文献资料目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地展开合作学习;具体考核评价形式上,可以采用笔试、口试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合作完成项目报告,然后由一名学生汇报项目研究成果,作为小组考核成绩的评价依据;同时,教师还可以请组内每位学生回答与项目报告相关的问题,作为个人考核成绩的评价依据。

最后,教师根据小组项目报告情况与个人阐述情况综合评定出每位学生的考核成绩。例如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考核中建构了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微格教室小组模拟教学成绩、说课考核成绩和笔试试卷成绩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充分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等能力的提高,课程考核由终结性评价变为过程性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幼儿教师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立足国际视野,借鉴丹麦幼儿教师教育经验,可以为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与思路。

作者:付延风 单位: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幼儿教师教学论文: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幼儿教师只有具备充足的信息化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但现在幼儿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信息化素养研究方面比较匮乏。针对教师专业、教育实践及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而言,增加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具有信息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建立网络等众多方案,促进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幼儿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国内一直以来都是应用自发研修、学位进修、短期培训与校园培训等几种形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的,可是这却未能从本质上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因此,大部分幼儿教师无法满足新形势的要求,使其不能很好地投身于信息化教学,进而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策略进行探究。以下是相应介绍:

1培养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1与专业发展需求相符合

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就是教师通过学习及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思想与技能。而教师这个专业的发展一直都在变化,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改变、人们思想文化要求的提高等等,这些使教师必须不断增加知识含量,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够更好的满足时代需求[1]。所以,幼儿教师应该跟着时代一同发展,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活动,提升信息素养。

1.2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符合

在信息技术的研究逐渐深入的进程中,教育信息不仅推动教育朝着现代化方面迈进,同时也是教育改革及持续发展的目标,幼儿教育同样如此。提升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及信息化的教学能力,不但能够促进幼教事业稳定、快速发展,顺利进行儿童信息技术教育,还能够在满足时代教育要求的同时,使幼师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迅猛发展,创造崭新的教学气象。

1.3与教育实践的发展相符合

幼师信息素养与教育实际结合一定会促进教育实践的快速发展。《幼教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一定要和家庭及社区建立起合作关系,同小学做好衔接,合理使用教学资源,为幼儿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只要幼师拥有充足的信息知识与技术能力,就能够合理应用教育资源,进而完善教学模式,鼓励幼儿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

2提升幼师信息素养的办法

2.1对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合理应用

幼师专业方面的成长可以认为是教师主动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幼师应该拥有选择及评价媒体与信息技术的技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幼师专业的发展有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平台和环境。幼师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借助网络对有关知识进行检索和应用,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基础上,提高教学水平[2]。例如:笔者在选择资源时,并没有完全的复制或照搬那些成功的教学先例,而是有效进行借鉴和选择,并将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和教学过程在网络上进行反馈,和同行们在此处进行讨论和探究,进而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

2.2建设信息化校园

假如教师工作条件发生了改变,那么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建设信息化校园时一定要努力提升幼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通常我们使用下面几个方面对信息化校园进行建设。首先,对信息文化环境进行建设。例如:建设优质、健全的互联网,让每个幼儿园都具有一个完善的网络工程;增加多媒体设备,供幼儿教师使用,保证每个教师都有一个确定的Email地址;构建明确的审核与奖励惩罚机制,对于那些能够很好应用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来授课,且获得效果非常好的幼师给予一定奖励,以使他们的积极性可以始终保持下去等[3]。其次,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园内领导及主管人员参加。培训课程中应该多设置一些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内容,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还能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

2.3对网络实践社区进行搭建

实践社区来自于瑞士,主要就是把一些具有相同兴趣爱好,且在同一领域上的人通过网络联系起来。人们在自愿的情况下组织建立的,始终围绕某一特定知识领域进行学习、发展、分享及工作。建立网络实践社区,可以让幼师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教学案例及方式,把他们当作自己教学的参考材料,进而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学;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实践社区同众多同行一起探究,然后通过反馈与修正后再合理地在教学中应用。这样幼师在探索教学方式的时,就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和阻碍,从而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幼儿健康成长。

2.4从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

首先,在网络上构建一个学习平台,这样教师就能够从中及时的掌握众多新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投影仪、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通过网络我们能观看到这些新媒体的具体演示方式,进而使信息技术的培训不再受场地及时间的限制,最主要的就是使幼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其次,对幼师进行技术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让幼师学习PPT的制作,更不是怎样使用打印机及投影仪,其实是教授幼师该怎样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幼师进行交流与沟通。让每名教师都可以对先进的教学媒体进行使用,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升科研技术及教育水平,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结语

总之,现在幼师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界较为关注且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提升幼师信息化教育水平,不但需要幼师要拥有良好信息技术能力,同时还关注幼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更新、转化和交流的能力。只有幼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得到改善,进而促进国内幼儿信息化教育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黄刚 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