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31 09:12: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论文摘要:从文化环境、心理品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成长的影响出发,重点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在适应全新的城市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提出了几点方法和措施。
成长环境对一个人思想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深刻的作用。人的思想和心理品质一旦形成便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惯性,影响人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如果人的成长环境没有较大变化,那么人的思想和心理与成长环境就会形成自然的相互适应、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相互谐调的状态。如果人的成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那么人的思想和心理就会与新环境发生较大冲突从而产生各种思想矛盾和心理问题。农村籍大学生因为求学而不得不离开他所熟悉的乡村,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城市。面对城市生活,他们会感到一种与原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产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矛盾,从而影响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因此,了解和掌握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是高校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农村籍大学生的若干心理特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约占在校学生的70%左右。近年来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广大农村仍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艰苦、文化落后。虽然在农村,大学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是大家夸赞和羡慕的对象,但是,来到城市,他们便失去了原有的光环。与城市人相比,农村籍大学生会觉得自己形象土气、见识肤浅、技艺缺乏、生活拮据。面对眼花缭乱的城市生活他们一时无所适从。城市文明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构成巨大的冲击,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激烈的震荡。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必须调整和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生活。这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他们要进行很多的思考和选择,要面对很多考验和诱惑,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与煎熬。在这个调整适应的过程中,农村籍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以下特征。
l、生活方面,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但易产生自卑感。农村生活大都是清贫的、艰苦的。贫苦中长大的孩子能体会出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的不易。他们看惯了父母的劳作,也曾尽可能地帮父母劳作过。面对城市生活,他们不会很快地改变自己早已形成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他们对大学校园环境是满意的,为能来到大城市求学而兴奋,但是,看到周围一些吃不愁、穿不愁的城市同学,他们又会感到非常无奈,甚至自卑。有自卑感的同学不愿与同学交往,自尊心特别容易受到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2、在学习生活方面,他们聪明好学、刻苦认真,但对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期较长。农村的教育资源比较缺乏,高中教育的普及率很低。能够上了高中又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聪明好学的学生。他们想通过考学改变自身命运和超越父辈的愿望特别强烈,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学习的品质。到了大学,只要学习目标明确,一般来讲,农村籍学生的学习潜力会很大。然而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每个学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农村籍学生要比城市籍大学生的适应期要长一些。因为,在中学时农村籍学生比城市学生较少接触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学习活动相对单一,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见过电脑,很少练习外语听力和口语,所以,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一些。另一方面,大学生都有一种高考后想放松的心理,大学里强调学习自主,重视目标管理的教育方式,又给学生一种非常自由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籍学生惊奇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问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学习上的差距也因为不像中学那样能得到多次作业与考试的检验,而浑然不知。所以在大学里,农村籍大学生比城市籍学生更放松,更缺乏警觉性。有的学生甚至等到挂了几门课之后才会猛然惊醒。
3、人际交往中,他们真诚、善良、重情义,但交往不主动,交往面窄,交往障碍多。渴望交往是年青人的特点,农村籍大学生也不例外。受农村家族、亲戚、邻舍间普遍存在的互帮互助、合作友好的社交风气的深刻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普遍表现出真诚、善良、重情义的特点,喜欢将人际往纳入某种组织形式加以开展,如:成立老乡会、校友会等。另一方面,因为农村生活相对单调,学校活动较少,社交活动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所以,农村籍大学生又表现出讷言、呆板和群体性的内向性格。再者,因为与城市籍大学生在经济上的差距,使农村籍大学生负担不起聚餐、旅游、联欢、体育活动等高消费,正常人际交往受到很大限制。农村籍大学生虽然渴望交往,但没有主动性,不懂的交往方法,与异性交往更是害羞,不好意思。在有限的交往活动中,农村籍大学生具有普遍的真诚、善良、重情义的品质,较少圆滑和复杂的特点。
4、在集体生活与社会活动方面,他们表现出热爱集体、自尊自强、吃苦肯干的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因才艺缺乏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热爱集体是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农村籍大学生在这一点上毫不逊色。农村籍大学生从小生活艰苦,经受过不少劳动磨练,所以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不怕困难、热爱劳动、踏实肯干的品质相对突出。在大学里,社团林立,文艺、体育、演讲、辩论等活动不断,集体生活丰富多彩。在落后教育条件和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村籍大学生大都无一技之长,与普遍有一定业余特长的城市籍大学生相比,他们会觉得自己在风度仪表、人格魅力等方面处处不如人,从而产生孤独、嫉妒和自卑心理。他们努力想改变自己,但又不能很快实现这种改变,所以,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注定要扮演一种被动的角色。这种自尊自强、热爱集体的主观愿望,与现实生活中孤独、自卑的心理体验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必然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5.在环境适应过程中,他们积极追求时尚,但不走极端;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染不良习惯。接受新事物是青年人的天性,所以,当农村籍大学生面对全新的城市文明时,大都会采取一种调整自我,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态度。他们会以极大热情学习接受新事物从而提高自己,缩小与城市籍同学问的差距。半年大学生活之后,城乡大学生从穿着打扮上已没有太大的差别,从言语中,农村籍大学生已可以和城市同学一起畅谈影视明星、体坛风云、网络世界等时尚内容了。在这个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能在城乡文化冲突中找到合理的结合点和发展空间。一般来说,农村籍大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但不走极端,但也有一部分农村籍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会迷失自我,失去判断能力,受不良的风气感染,经不起考验从而走向坠落。如出现网络成瘾、游戏无度等现象。
二、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籍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健康成长
1、引导他们客观分析自身,克服自卑心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城乡差别的存在将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种城乡差别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地表现在文化上。农村籍大学生的一些缺陷是客观条件和文化差异共同造成的,这不是他们自身的过错。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农村大学生将经历两种完全不同生活环境的磨练,要比城市学生阅历更丰富,眼界更开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他们可以在以后的城市生活中适应城市生活的一切,而城市学生将很难有在农村接受磨练的机会。从这一点上讲,农村籍大学生应当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
2、平等对待,发挥所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农村籍大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刚入校后必然有较大的区别,很多情况下,农村籍大学生表现得要土气、内向,愚讷,但这是暂时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对学生亲疏不一,而是要以平等、公正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大学生。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工作者更要注意工作方法,有意识地发挥农村籍学生真诚善良、认真踏实、自强上进等优点,信任他们,重用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农村籍大学生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做好他们的工作是做好整体工作的关键。
3、关心他们的生活来到一个新环境,农村籍大学生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如:学习不适应、家庭经济困难、人际交往障碍等。作为学生工作者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首先,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心。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其次,设法从多方面给予他们以帮助,使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爱校建校的意识。超级秘书网
4、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的行动指南,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才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所以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刚入校的大学生,由于以前高考的压力,还没有太多地将自身的前途命运与社会和未来相联系,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比较模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个时机加强“两课”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将自身与社会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人的价值在于奉献,教育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上学期间抓住学习成才这个关键,看轻享乐、游玩等生活内容,克服困难,自立自强。
5、重视心理咨询工作。大学生心理咨询指大学生遭遇心理矛盾或精神危机时;通过向心理工作者倾诉,求得帮助而得以缓解和排除的过程。心理咨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倾诉内心积郁的场所,使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并加以治疗。农村籍大学生和其它大学生一样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必需心理工作者的帮助。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相对薄弱,不适应学生工作的需要,亟待加强和改进。在目前情况下,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是缓解心理咨询工作薄弱的有效方法。
摘要: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不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也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对于积极开展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应激问题
这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
1.2自我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作为象牙塔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1.3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的问题,不少人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又会加深这一矛盾。还有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经验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陷入孤独境地。
1.4生活上的挫折
一些偶然的因素,带给某些大学生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到过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耐受性比较差,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1.5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主权,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对受“进入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就可以端铁饭碗吃皇粮”的传统观念影响,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呈多样化趋势。但经归纳梳理,不外乎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社会环境
大学生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毕业分配制度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增多,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社会上表现的腐败、堕落的各种负面现象也同样摧残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出现了道德的滑坡。
2.2校园环境
大学既要求学生们能够生活自理,又要有团队精神以及奉献精神。但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不习惯集体生活,因此,普遍感到孤独寂寞,压抑和焦虑。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中学生相比更为广泛、更为深刻,角色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其个性的差异更显突出,其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较少,要想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娴熟的交往技能,又需要积极的交往模式,他们常常为人际交往而感到困惑。学生们如果无力自行妥善解决或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它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与他人交往中担心自己的行为表现被人指责,害怕失败,以至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别人的否定上,过分地苛求自己的行为表现,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出手大方可以潇洒地和同学交往。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2.4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不仅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而且还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差,就很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出现焦虑、忧郁、退缩及自我否定等负性心理,最终导致学业失败。一些大学生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出现了心理活动的闭锁性,但内心深处又强烈呼唤着友情,渴望得到理解,非常希望通过相互交往增进友谊,从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处于焦虑、压抑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管理体系。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重视心理素质教育,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从新生抓起。高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并且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控等方面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达到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顺利成才的目的。高校应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如学报、校刊、广播、网站等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同时不定期的举办组织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组织大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通过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地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给予指导帮助,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3注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内自然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际环境,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人格的升华,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立还需动静结合,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公务员之家
3.4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有利于子女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对预防青年期发生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会遇到学习、择业、人际交往以及恋爱等心理困扰,更加迫切地需要家长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帮助。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应主动与孩子联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随时都准备提供建议和帮助。
3.5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
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个性扬长避短,使他们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和适应,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面前,能够进行心理自助,进而走出“精神低谷”,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使得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智慧人生成为每个当代大学生的健康追求。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综合地把握自己,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主动有效地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环境。
3.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将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应当丰富业余生活,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7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展积极的危机干预。
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宏观上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微观上掌握有心里障碍的学生,实现跟踪、控制,就可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心理档案中筛查出来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进行主动的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应发挥多方力量,实施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素质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1焦虑的情绪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
焦虑会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和身体状况。被焦虑所困扰的大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为不灵活、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的焦虑能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在心理上摧垮一个人。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焦虑都是坏事。在这个紧张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加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处于一定的焦虑状态中,学习紧张繁忙、前途尚不明朗的大学生就更是如此。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警觉、激发斗志,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比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中等焦虑最有利于考生自我能力的发挥,而无焦虑或高焦虑则不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不适当的高度焦虑对心身健康却是很不利的。为此,应增强自信,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这样可减轻焦虑;应磨炼意志,不怕困难,无谓地或过分地担忧正是焦虑的实质;应开阔胸襟,不计较得失,也不杞人忧天;应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因为犹豫徘徊会增加焦虑。
2抑郁的困扰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
抑郁就像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人人都曾体验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为时短暂,时过境迁,很快会消失。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导致抑郁症。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不爱交际、生活中遭遇意外的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情绪抑郁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反应迟钝,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他们看上去倦怠疲乏,表情冷漠,面色灰暗,仿佛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长期的抑郁会使人的身心都受到严重损害,使人无法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要避免抑郁或从抑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建立自尊,增强自信;调整认知方式,不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多注意事物的光明面;扩大人际交往,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如果抑郁情绪较严重,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3冷漠的态度
冷漠是一种对人对事冷淡、漠不关心的消极情绪体验。正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是其基本心理特征之一。但有的大学生却表现出对一切都不关心:对学习漠然置之,听课昏昏欲睡,对成绩好坏满不在乎,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无情,对环境无动于衷。日本心理学家把具有这种冷漠状态的大学生称之为“三无”学生,即:无情感、无关心、无气力。
对大学生来说,为了消除冷漠,应充分意识到冷漠的危害性,分析自己冷漠的原因,从而做针对性的调整:
首先,积极转变观念并采取行动是很关键的。人际关系是相互的,要获得别人的友情,就不能对人冷漠,若不伸出自己的手,又怎能握住对方的手?洁身自好、顾影自怜是在为自己设置陷阱。
其次,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情的交流,尤其是性格内向、情感含蓄的大学生更应主动走出自己的情感世界,实现相互沟通;克服观望、等待或被动态度,意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积极地投身于各项活动,从中去获得热情、乐趣和自身价值。
再次,明白生活中虽然有假恶丑,但毕竟人间处处有真情,不应遭遇几次挫折和不幸就一叶障目、失去信心。正如俄国诗人普希金说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4嫉妒的心理
嫉妒是大学生中有一定普遍性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大学生嫉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外表、成绩、能力、物质条件、恋人、运气等等。虽说嫉妒是人类一种通性,但那些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过盛、自信心不足、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有偏差、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嫉妒,而且程度也较一般人更重。
嫉妒心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同学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同时使自己处于烦躁、痛苦的情绪中,因而需要很好调节。
首先,要学会进行正确的比较,每个人都既有长处,亦有短处,关键是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其次,要化消极的嫉妒为积极的进取,“你行我也行”,奋发努力,缩小差距。
再次,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培根就曾经说过:“嫉妒是一个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
5压抑的表现
大学时期是情感最丰富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冲突的时期。情绪的压抑也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得到尽情倾诉。近年来大学中流行的“郁闷”情绪即是压抑的表现。
这种感觉有些是由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而有些则是自己也不知道的,只觉得自己有一种不满、烦恼、空虚、寂寞、孤独、苦闷、疑惑的感觉。
大学生情绪压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解决“自我认同”的危机中会出现精神上的迷茫、情绪上的苦闷和心理上的不安;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大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他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如人际关系的紧张、“三点一线”的枯燥、成绩下降的烦恼、失恋带来的痛苦、性冲突的苦闷、情感丰富而无所寄托造成的孤独寂寞、对社会现实难以理解产生的疑惑、才能难以施展导致的空虚、激烈竞争形成的心理压力等等。这些都会使敏感的大学生有挫折感,从而产生情绪困扰。当这种困扰无法宣泄时,就会日积月累积淀下来形成压抑。此时的压抑往往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具体内容而主要表现为一种形式,大学生称之为“郁闷”。长期的、严重的压抑会诱发胃溃疡、高血压等疾病,还往往会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厌弃人生而自杀。专家们认为,适当的宣泄是防治压抑的有效途径。
面对充满挑战的快节奏生活和市场竞争,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心理方面的选修课、讲座、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其掌握调适的方法,提高受挫折的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摘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而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诸多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编者按:本论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现状,以社会交流的自我中心观,成就感的自满观,性格特点的自我高估,淡薄的价值观的心理素质和缺陷,加强引导,注重实践,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使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素质得以提高。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现状价值观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参考。
1前言
大学生心理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日益暴露在更加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心理的成长成为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众多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相应的变化,面临着新问题,因此,文章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抽取广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研究查阅了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大量文献资料,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基础;同时研究访谈了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文章编制并发放《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表》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96.2%。
3目前大学生心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3.1社会交流的“自我中心观”
所谓的“自我中心观”,是指在社会交流中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感受,事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最终目标。研究发现,51%的学生做事情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表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交流中存在严重的“自我中心观”的状况,他们不能够客观的理解事物的状况,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所想到的只是索取,不考虑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也不考虑事物的归属是否属于自己,而当索取无果或对索取成果不满意是就会产生不满、郁闷等负面情绪。大学生这种“自我中心观”严重影响了同学间的关系,阻碍了学生的交流,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阻碍。
3.2成就感的“自满观”
自满观是指学生在评价自己的成就或成绩时表现出过度满足的心理状态,自满观的显著表现就是对取得成绩的过度自我肯定,将成就和成绩放大化,不能够客观的认识已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自满观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虽然大学生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但是他们的主观判断能力明显的存在着不足,因此多数大学生出现过度自满的成就感。访谈中发现,53%的大学生对自己获得成绩感到非常满足,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了,只有2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远远不够”,还需继续努力,由此可见,自满观已经是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3性格特点的“自我高估”
自我高估是指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的过高估计,是大学生对自身元认知认识不正确的具体表现,自我高估的学生往往表现出盛气凌人、“高人一等”的姿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的才能使最大的。自我高估的学生对自己所能达到成就过度的高估,对成就的估计远远超过自身所能完成的成就。自我高估是目前大学生的普遍存在的状况,调查发现69%的大学生存在自我高估的心理,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3.4淡薄的价值观
本研究所讲价值观是指大学生自己合意目标的选择倾向,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奋斗目标的具体表现。本研究将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最需要做的事情”作为体现大学生价值观的指标,通过调查发现,仅有20%的大学生认为学习是最主要做的事情。高校是传授知识的殿堂,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目的就是努力掌握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学习应该是大学生必须做的事情,2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最主要的,显然这个比例过小,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经渐渐的偏离了学习的轨道,在各种环境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得分散、淡薄,而偏离学习的价值观将是大学生最大的损失。
4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4.1加强引导,提高科学认识自身能力
通过研究大学生心理现状不难看出,不能够科学的认识自己是大学生存在的通病,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尤其加强大学生元认知的教育,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元认知教育,并设置相应的课程,配备相应的师资,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教育的监督和评价,促进大学生元认知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4.2注重实践,促进社会交流能力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适应社会最好的训练基地,高校要让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存在“自我中心”、“自满”、“自我高估”等负面心理,此种心理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交流,不利于他们理解团队的力量,影响让门的团队合作能力,因此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通过合理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大学生社会交流能力的提高。
4.3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学生的大学生活意义重大,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而偏移的价值观将影响学生的成才。研究中发现,学习渐渐偏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中心,这对高等教育是危险的信号,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树立“学习第一”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全面的科学知识,成为有用的人才。来源于/
4.4注重师资力量的提高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因此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状况对心理教育的效果非常重要。高校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使教师把心理将于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育效果。
5结语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引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自满”、“自我高估”“价值观偏离”等负面心理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高校要通过提高学生自身认识能力,促进学生社会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等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四种表现,剖析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四种原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学生工作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农业院校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而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期和心理期。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大学生的年龄一般18~23岁,正处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乃至于接近认识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所以,大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大学生都会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课题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和竞争的压力。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和调适,往往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就目前而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态等都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而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负担较重。这会使他们比别的大学生在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更加低估自己,容易产生自轻、自贱、自卑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也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此导致他们缺乏信心,不敢面对挑战,缺乏激情,不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潜能,行为中常常采取逃避的方式,远离同学、学校和社会。
(二)敏感心理
敏感心理是一种内心对外在的主观感受,这种心理在农业院校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因为他们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又上的是农业院校,对与钱有关的事非常敏感,他们不愿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希望自己因贫穷而成为需要照顾的人,这会使他们心理不平衡,在同学们面前产生不平等心理体验。
(三)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恋爱、交往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多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与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大学生中出现考试焦虑心理较多,有的学习争强好胜,有的考试准备不充分等,都易出现焦虑症状。另外,毕业生特别是相貌一般或特困生毕业生在择业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四)负疚心理
面对艰难的家庭生活条件,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疚感,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不能帮家里减轻负担,还要花钱读书,感觉对不起日夜操劳的父母。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往往比较困难。而有些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入不敷出的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假如在学习中又受到挫折时,这些学生的负疚感就会更强烈,常常陷入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之中,感觉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自卑、苦闷等心理问题。
二、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农业院校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经济负担压力较大
随着高校改革,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要靠举债借款或助学贷款的方式来维持学业。这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既要打工挣钱,另一方面又要艰苦学习,以期得到较高的奖学金,来弥补自己学费和生活费的不足。这就使他们陷入一种学习与打工的两难抉择之中。长此以往,这种矛盾就会更为激烈和突出。即使他们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但偿还贷款的压力将伴随着他们走完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长此以往,无法解除的经济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体制转型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也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三)适应社会能力较差
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很多荣誉,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明显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等情况。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一些学生干部、学习尖子的上佳表现,而产生心理落差。进入高校后,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他们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里烦恼却无人、无处倾诉的情况。
(四)对农业院校的歧视较大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行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们的歧视,“历经千辛万苦想改变现状,鱼越农门” 的农业院校大学生更是如此。来自农村的学生常常受到一些人们的奚落、嘲笑和歧视;在社会上,就业压力沉重,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存在许多不公正的现象,使农业院校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这种社会现实和农业院校大学生主观意识间的冲突,加剧了其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改变。
三、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人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第一,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第二,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他们消除压力,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考研落榜、就业很难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第五,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宣泄,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他们的情绪状态,使其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的心情及时进行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摆脱心理困境,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多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入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品位的精神作品感化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二是校园公德环境。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正常交往等。三是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明设施和教学生活条件,这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部分。校园的布局、绿化美化、建筑风格、各种装饰宣传物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明素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摘要:现代社会离婚率的升高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也相应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离异家庭大学生,他们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人显得困难,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何教育、引导好离异家庭大学生的确已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指出了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健康;对策
某日,我在一个大三毕业班补考监考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位平日里总喜欢“浓妆艳抹”的学生。说实话,很早就认识她了,但是对她的印象真的不大好,不仅是衣着打扮,而是平时的举止行为有时会显得很轻浮。那天当我去检查她的试卷有没有写好姓名时,我发现这位女生答卷上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很像一位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过后,我跟她的辅导员谈起这位学生,说到她人长得不错,字也很漂亮,只可惜成绩不大好,老是见她补考。于是她老师便对我说:“其实这位学生大一第一学期成绩还是前几名,后来她父母离婚了,所以……”。她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父母的离异,使这位女孩子成为了一个不和谐家庭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是否正常,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离婚率的升高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曾经有一所高校心理咨询室的案例统计显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约有三分之二家庭存在问题,而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父母离异。
家是心灵的驿站,离异家庭大学生由于受到父母离异、社会压力骤然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心理状态的调整要比其他同龄人显得困难,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调节能力在增强,但即使到了大学阶段,也仍难以消除单亲家庭带来的的积累性消极影响。相反,随着自我意识的提高和新的心理冲突的发生,常常还会使心理健康危机问题显得更为严重。本文着重分析了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针对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措施和建议。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以及这些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身因素等原因,使得他们的心理偏差各有不同或侧重。但归纳起来,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种心理问题或现象:
(一)自卑心理
离异家庭大学生容易产生“我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关心”、“我的命不好”、“我是没人要的孩子”等消极悲观的自我概念。我认识一个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家是农村的,他的大学学费都是亲戚借来的,家里所有的开支都只能靠妈妈给人家做保姆来维持,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来源于在课余时间打点零工,他没钱买品牌衣服,只能穿地摊上淘来的便宜衣服,班上只有几个同学没有买手机,他是其中之一。他从进大学那一天起,从不向人讲自己的身世,同学们见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也不敢问他的家庭情况,他心里总感觉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父亲的呵护和关心,认为自已的经济条件不如其他的同学,心中的落差使得他产生自卑的心理。
(二)人际关系问题
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使离异大学生对人际和社会关系看法偏激,他们中有些不善交往,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有的有自闭倾向,不易与人交往;有的不善言谈,很少自我表现,有强烈的孤独感,总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因此,他们干脆逃避现实,不与人交往,很容易形成不合群、独来独往的孤僻性格。曾有一位来自某高校外语系的女生,从小父母离异,猜疑心特别重,由于疑心太重,总是怀疑同学讲她的坏话,只要见到同学耳语,就认为是在议论她。于是。她就冲着她们大发脾气,讲一些尖刻的话。结果,她与同学的关系十分紧张,她自己也深感痛苦。
(三)抑郁心理
大学生中父母离异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精神的压力时,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而是怨天尤人,恨命运不公,有时过于敏感,稍有争执便暴怒,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封闭自我内心,回避社交活动,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终日情绪消沉,积极性不高,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抑郁是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
湖南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明从记事开始,家对于王明来说就是痛苦的代名词。父母无休止的争吵,使他总是有坐在火药桶上的感觉,而且父母的争吵每次带给他的是莫明其妙的迁怒,儿时的他过早地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在王明读小学一年级的那一年,妈妈跟他说出去几天就回来,其实王明的父母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离婚了,从此王明再也没见过妈妈。失去妈妈的王明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待他很好,什么事都顺着他,但王明渴望母爱,他羡慕别人可以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他由渴望妈妈的出现到打心底地憎恨自已的妈妈,长大以后的他总觉得事事不如意,特别是上大学以后,更是莫名其妙地跟爸爸发脾气,也无端地为一件小事与同学大吵大闹,事后又觉得后悔,但下次又克制不住自已发怒,他每天都沉浸在苦恼、沮丧中不能自拔,彻底滑入了抑郁的泥潭。
(四)恋爱偏差
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父母的婚姻质量问题十分敏感。若是父母婚姻不幸福,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大学生必然为此而抑郁、痛苦,并对自己的家庭产生失望与鄙弃的心态。父母的婚姻质量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观,或使他对未来的婚姻家庭产生怀疑和偏见,或是恋爱的态度有所偏差。[1]某大学大二学生小玲父母亲长期感情不和,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小玲判归父亲。小玲的父亲个性偏执,性格也很暴躁,渐渐长大了的小玲没少挨父亲的打,有一次甚至被打得逃出了家门,那时候,母亲是她的避风港。可几年前母亲再婚了,他再去母亲那儿便感到了拘束。小玲把重重的心事藏在内心,不与人交流。在大学里,同班的男孩刘宇一直暗暗喜欢小玲,而小玲一方面公开宣称不喜欢刘宇,另一方面却又不断让刘宇做这做那,支使刘宇时的态度很差,而且还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在她心里实际上“并不喜欢刘宇”,但刘宇对她的喜欢和重视,满足了她内心孤独的一种渴求。她需要在别人面前显示这种受重视的状况,于是便用支使刘宇做这做那且态度恶劣,来显示和强化这种受重视的感觉。
二、解决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离异家庭大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离异家庭大学生处于这三者相结合的成长环境中,三者对于其教育都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这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处理不好,离异家庭大学生成长的天平就会失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子女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该如何来解决?本人认为当前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来加大力度。
(一)社会
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离异家庭群体经济物资等方面的帮助,引导这些家庭的子女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们展示兴趣、爱好和才华创造条件和机会。社会尤其应重视和完善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治疗机构,这样既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父母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以及教育子女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子女正确地认识父母的选择,排解内心的疑惑。在判决离婚案、处理子女抚养问题时,要考虑有利于子女的监护权,通过完善子女的监护权,使子女尽可能多的得到双亲的照顾和关怀。对虐待、残害子女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罚。[2]社会大众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不能歧视单亲家庭子女,努力帮助单亲家庭子女适应社会,使他们能够顺利的成长和工作。
(二)学校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有利条件,其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而且可利用的教育渠道广泛,方法灵活。学校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核心作用,要用足用好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为促进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发挥积极的作用。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从进大学开始,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并收集归档。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档案要作重点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进行详细记载。把对每个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帮助与教育具体落实到辅导员、系心理老师头上,由他们负责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并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家和学校的表现情况。
2、加强爱心教育
学校是以师生关系为主轴而构成的社会群体。教师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感情、意志品质的发展,也影响着他们的个性,特别是性格的形成。离异家庭大学生由于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饱受冷漠和创伤,在学校中,他们对老师的态度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因而,教师的教育态度,对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说有着更大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的“爱”可以填补学生心理的“真空”,可以抚平学生心灵的创伤,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心里激起层层浪花。同时教师要教育其他同学不要歧视、嘲讽和挖苦他们,更不能对他们有成见,而应该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使他们逐渐忘记自己不幸的家庭背景,走出自我封闭的心态。离异家庭大学生如果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的特别幸运。
3、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信
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帮助离异家庭大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不仅要开心理课,而且要对离异家庭子女“开小灶”,进行专题辅导。应充分利用品德教育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积极鼓励离异家庭大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重视离异家庭教育
家庭的解体,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破裂的不完整的离异家庭里,这样,他们不仅发现自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而且还会由此而招来非议和歧视,更有甚者,离异家庭子女的抚养者为了争得同情和支持,还会在孩子面前相互指责、咒骂或有意向孩子陈述其离异父亲或母亲的“罪过”,有的离异家庭子女的抚养者甚至还把孩子看成是生活的累赘和再婚的障碍,家庭的缺损必定带来家庭教育的缺损。[2]所以只对家庭离异大学生进行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有家长的良好家庭教育。作为父母,无论婚姻是否存在,都应该承担起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离婚绝不能以伤害和牺牲孩子为前提和结果,应尽量使孩子的生存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1、重视子女交往能力的培养
离异家庭子女往往受到来自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父母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父母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活动,努力提高人格修养和自身能力,真正融入大学生活,忘却父母离异所带来的阴影,培养自己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2、增强子女的挫折承受力
父母失败的婚姻在子女眼里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一时难以接受。离异父母一定要冷静理智地撂下个人恩怨,双方一致善待子女,以博大的胸怀和宽容开朗的心态去面对子女,共同合作,帮助孩子度过眼前的心理危机和暂时的困境。让孩子以一种平常心看待父母失败的婚姻,减少对家庭的疏离感。同时,父母还可以安慰、开导孩子,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让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大小挫折,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单亲子女的独立性
有许多父母在离异后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的唯一希望,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对其子女娇惯溺爱,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孩子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父母一旦离异,这些家庭的子女离开父母便不知道如何去应付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
总之,父母的离异,家庭的解体,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离异家庭大学生要更好地发展自我,仅仅在家庭教育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并且能科学及时地引导他们走过心理的泥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他们的负面影响,让离异家庭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提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2013年女大学生比例已达到51.7%以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女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生理和心理的学生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已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罗 洁(1981―),女,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李胜连(1981―),男,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2010年4月女大学生比例达到49%以上,2013年女大学生比例和女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1.7%和48.5%。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社会里,女性举步维为艰地走到今天,着实不易。作为有特殊生理和心理的一个学生群体,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我国在校女大学生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处于青春中期,这是心理发展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变化较激烈的时期,也是心理成长的困惑期。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形成的原因也各不同,根据平时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恐惧症
医学上讲的恐惧,是指病人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产生难以克服的害怕情绪,而且常常伴随焦虑和回避的行为。案例:女大学生王某,平时举止得体,性格开朗,阳光有朝气。一天夜晚,她参加完学校的一场辩论赛,一个人急急忙忙赶回宿舍,那天晚上下着小雨,周围一片寂静,忽然,一个黑影从树后串出,欲对她实施强暴,王某拼命挣扎尖叫,幸好有男生听到过来解救,歹徒急忙逃走。从此以后,一到晚上她便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痛不堪言,这就是典型的恐惧症。
(二)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记忆、思维、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各种强迫现象的心理症。其特点是病人对某种观念、情感、意向或行为经常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却不能控制的情况。案例:女生刘某,为人谨慎,从小家教颇严,很具传统文化意识。因为小时候一次偷拿父母的零花钱,受到了父母严厉地惩罚,之后心理一直有阴影,非常压抑。进入大学后因为心情压抑,想找一种方式排解,于是试着偷拿同学的东西,一次、两次后觉得非常刺激,心情得到了释放,慢慢发展到经常性地偷拿同学的东西,而且明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
(三)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考试忧虑症占有一定的比例。焦虑症伴有恐慌、运动不安、身体不舒服等感觉。案例:一女生,学习成绩优异,上进心强,一次考试中涂错了答题卡,时间不够,顿时心情紧张,手脚冰凉,手不停的发抖,导致答题卡没有涂改完,考试成绩很差,从此一到考期便焦虑紧张。^度焦虑会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四)妄想症
妄想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案例:某女生,五官端正,身材高挑,思维敏捷。在宿舍和班级里经常希望同学们能关注她,走在校园里,总觉得身后有男生跟着她,周围的同学都看着她,走在街上也觉得旁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她,对她品头论足,时常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焦点。妄想症患者有偏执性格基础,要尽早治疗,否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人际交往。
(五)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压制自己情感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这种突出的抑郁情感,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和自责等,患者看一切总是灰暗的。尤其是自尊心较强的女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得抑郁症。抑郁症也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后果。案例:某女生,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自尊心强,成绩较好。一次考试,因各种原因没有正常发挥,成绩很不理想,因此心情郁闷,愁容满面,终日黯然神伤,并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再次测试成绩仍不理想,于是更加内向、孤僻,不与人说话,人际关系紧张,常常以泪洗面,长吁短叹。
二、解决对策
如何对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矫治和科学的教育,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某些药物疗法能见一定疗效,但心理治疗才是除根之妙方。通过实践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教会患者模仿某些应对方式,指导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培养更为良好的应变能力。心理咨询遵循以下原则:相互信任,咨询者和患者以平等的身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谈话;耐心倾听,咨询工作者要耐心倾听咨询者的陈述,使咨询者产生信任,咨询者耐心听取指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审慎解答,咨询工作者要循循善诱,斟酌解答;维护隐私权,咨询工作者要尊重患者的隐私,这将影响到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谈心谈话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一对一开展心理辅导谈话,一次效果不行,多次谈,学生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从多方面进行开导,从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安全避风港,当她无助的时候总有人在她身后,让她的内心能保持平静。通过谈心谈话、关心帮助,得到学生的信任,师生成为知心朋友,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心理活动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对于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开展各种心理讲座,经常请心理专家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专家的话往往带有权威性,很多同学不愿听家长同学的意见,但愿意接受专家的指导。女生心理健康活动,侧重点应在学生方面。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分散注意力,感受氛围,同学之间增进了解,促进交流,这对于害羞、内向的女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效果。
(四)家长配合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多是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或在小时候有某种经历,到一定的时候发展到心理的不正常,因此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每当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首先要与家长联系,将情况告之,并与家长共同商量治疗方案。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在于家庭因素,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家人耐心的开导和宽慰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这要求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给她们情感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培养她们敢于面对现实、经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态度,认真而冷静地分析对待,她们的内心必将充满阳光。
摘 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建立有效的心理问题预防机制两方面来分析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生 心理 教育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普遍被关注的对象,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隐性问题,作为非心理专业的辅导员很难准确判定和采取有效措施,这便要求辅导员在了解学生心理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对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积极的探索,力争能够尽早发现、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全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表现各不相同,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纳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大学生由于自身成长中的固有特点及涉世不深,也必然的对于人际交往有一定的障碍,比如认知错觉、性格障碍、能力缺陷等。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将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并且作为重点工作来做。如何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建档等基础工作
要及时发现、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摸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并建立相关档案。唯有此才能充分掌握学生动态的信息,预防并及早发现学生的问题,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排查制度。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规律性,平时看似心理一贯健康的学生,有可能会在某一阶段或某一特殊事件面前产生心理问题,这便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排查。在同学中设立心理排查员,建立从宿舍到班级再到年级的排查网络尤为必要和可行,这也是辅导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再次,要畅通沟通渠道,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因为长期隐形积压,导致在短时间内或瞬间引发恶性事件。
(2)有效沟通,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
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机会最多、交流时间最长的教师群体,在工作中,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心理问题“及早发现”上,并及时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交流情况,必要时将问题转交心理咨询机构负责。对于非心理健康专业的辅导员而言,要能够敏锐地洞察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尽可能打破学生对老师固有的身份隔阂,用“真诚”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以家人、挚友或者陪伴者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困难,通过有效交流逐渐的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和引导,最终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3)做好体辅导,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个体辅导是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的辅导模式。个体辅导要求辅导员既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和个人信息,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运用自身的经历经验、专业知识与学生充分、耐心的交流,为学生提供积极乐观的辅导意见。同时,辅导员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4)推行集体辅导,普遍预防学生心理问题
集体辅导是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学生以讲座、实践、文体活动等为载体进行辅导模式,是针对多数学生开展教育、预防心理问题的最佳途径。另外,辅导员可以引导班集体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将每一名同学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重视每个个体,不抛弃,不放弃,促进整个班集体和谐友爱氛围的形成和每个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通过集体辅导的开展,辅导员可以将健康身心发展的知识和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地预防、发现、帮助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
(5)强化专业技能,科学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干预不是简单依靠交流谈话和思想工作能够解决的,还需要辅导员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确保科学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辅导员要在工作中积极与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研究,这是提升辅导员心理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思维活跃、冲动的青年学生,会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许多的挑战,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并培养自己超常的爱心、耐心和宽容心,能及时调整自身的状态,理性的接纳不同学生,处理各种事件,以自身的健康身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当代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这更要求我们注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查、筛选及引导工作,寻找出适合自己切实可行的心理问题排查及解决机制是当代大学辅导员的重点工作之一。
来自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去年下半年对2639名大一新生的思想、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分析,表明:在一年内有自杀倾向的达65人,占2.4%,测试异常人数高达196人,占7.4%,对“至今你觉得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吗”做出肯定选择的有800人,占到29%。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如今的大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增多,且在重要性的次序上也发生了变化。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是老一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上的重要程度分列前三位,现在的前三位仍是这些问题,但社会交往已上升到第一位,情感排第二,学习问题在第三位。外表、就业、性等因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新热点。这是记者从某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获知的信息,中心成立于2004年,设专职人员两位,3年来,中心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心理知识普及、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各种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协助同学们克服在学习、生活或成长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扰。
经过这几年的连续的跟踪调查,中心老师发现,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怎么处处不如人
调查中21%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中心主任吉梅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新生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大学不是人间天堂
调查中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爱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学生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政策环境等各方面与本科高校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容易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后感觉“低人一等”、“脸上无光”。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因此,学生出现了各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无奈、失意、混文凭向父母交差等等,这些心态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人际交往困难:想要交往又怕交往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毕业时的心理危机也要提前预防
“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吉梅老师称,其实,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要比低年级学生大好多。自我储备(包括知识储备、能力储备等)的缺乏,对就业质量的期待,成了毕业生最大的心病,由此使他们情绪上产生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果从头来过,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成了高年级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存在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许多学生在毕业前拥有许多“证书”,但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至在就业竞技场上迷失了方向。
对于这些因为就业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吉老师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新生开始。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很多都是到临毕业的时候才开设的,内容也大多是如何制作简历,如何去应聘等求职的指导,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往往收效甚微。如果将大一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那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一进校就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和强项以及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全面了解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前松后紧”的局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据了解,目前多数高校已均初步建立了三级心理保健网络,在各系设立心理辅导员,班级设立了心理互助员,并划拨专项经费对各类专兼职人员进行专业训练。
摘 要: 本文作者阐述了自己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并结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学生自我调控体系的建构、五级防护网络体系的建立、加强心理问题预防三支队伍的建设、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立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教育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的工作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 早期心理问题干预 预防性干预 工作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社会竞争也日趋激烈,人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空前加大;同时,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的进入,使我国传统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社会权威价值理念被弱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人际关系、求职就业等领域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受挫几率增高,由此而引发的自残、自杀等问题事件时有发生,它对学校、社会及家庭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甚至惨痛的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问题干预,对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减少校园问题事件、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
所谓心理问题是指当事人主观上认识的失衡,即当事人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某一事件或境遇是其个人资源和原有的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引发的无助感和困扰冲突,当得不到及时缓解或帮助时,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失调。[1]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一)由于个性缺陷、自我认知出现偏差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二)由于情感受挫,主要是失恋引发的心理问题;(三)由于学业压力、就业困难、求职屡屡受挫引发的心理问题;(四)由于家庭问题而间接导致的心理问题;(五)由于教育缺失,行为冲动引发的心理问题;(六)由于心理上抑郁、孤僻、自卑,人际关系紧张引发的心理问题;(七)由于过度使用网络、网络成瘾严重影响学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八)新生环境适应问题诱发的心理问题,等等。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头痛、失眠、无食欲;逃学、离校出走、逃避现实;抑郁、情绪低落,怕与人交往;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冷漠、逆反;愤怒、羞耻、自责;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等等。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现状
心理问题干预就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它能帮助个体化解问题,告知其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急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问题,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2]实际上这个概念指的是狭义的心理问题干预。广义的心理问题干预不仅包括在问题发生后的干预――治疗性和补救性干预,而且包括问题发生前的预防性干预。
近年来,国家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布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促进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一些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体系构建的研究也不断增多。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工作更侧重于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和解决,忽视了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大部分高校的心理问题干预仍处于“补救性”的干预阶段,多数是在问题事件已造成不良后果后再做些“亡羊补牢”的事情,致使问题干预工作比较被动,结果也只能局限于缓解当事人的心理失衡状态,恢复其正常的心理功能,降低了心理问题干预工作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心理问题干预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教育、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我们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以预防为主的心理问题干预体系。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的探索
(一)学生自我调控体系的建构
学生自我调控体系的有效建构能帮助学生增强免疫力,学会自我化解心理问题,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自我调控体系的建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达成。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问题形成和化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实施心理问题的我自我调控,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铸就承受压力和抗拒刺激的人格盾牌。大学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开放的生活态度、乐观的人生境界、认真的学习品格、敬业的工作精神、积极的处事风格都能有力地抵御现实刺激,有效地化解心理冲突。
2.增强自身各种能力来抵抗问题。
问题的自我调控能力主要包括对现实的认知力、对挫折的承受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几个部分。
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主观感受,在个体决定应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认知能力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培养认知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竞争力,做到学习活动科学合理,生活安排井然有序,追求目标量力而行,体育锻炼持之以恒。
挫折承受力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大学生要通过参加一些有趣的校园耐力比赛,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来不断增强自身的抗挫折力能力。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人的基本属性就是具有社会性,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大学生不能因为害怕人际冲突而逃避交往,要建立自己的包括亲人、朋友、老师、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心理支持系统,遇到问题难以排解时向他们寻求帮助,以促进问题的化解。[3]
(二)五级防护网络体系的建立
1.寝室参与是五级防护网。
设立以寝室长为主的学生心理健康联络员。利用大家同吃、同住的条件,实时关注寝室内同学的心理状况,做好信息通报工作。同时,增强寝室凝聚力,创建良好的寝室风气。
2.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参与是四级防护网。
在班级选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开展预防性心理问题干预的基础性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加强情感上的联系和沟通,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营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班级心理氛围。
3.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参与是三级防护网。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建立学生的家庭情况档案,关注其家庭状况(如是否单亲,家庭经济是否困难,是否有遗传病史,等等),了解这些情况对预防性心理问题干预有着积极的作用。
4.学院参与是二级防护网。
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专门负责本学院的心理问题预防工作,调动班主任协同其他学院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并及时向学院分管领导汇报本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5.学校参与是一级防护网。
学校应成立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问题干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三)加强心理问题预防三支队伍的建设
1.心理咨询专业队伍。
聘用具有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学历证书的教师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的咨询人员,为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证。大力支持咨询师参加教育部、教育厅、部属高校等组织举办的培训、工作坊、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其专业知识和咨询技能。
2.学生工作干部队伍。
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等,他们与学生接触较多,容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心理问题预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推选学生工作干部参加各级心理培训和研讨班的学习交流,邀请校内外心理专家开设心理讲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他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发现及干预能力。
3.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骨干队伍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干部、寝室长、心理委员、社团干部等。利用同吃、同住、或同学习的条件,他们能够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统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提高他们觉察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心理问题的识别干预能力、朋辈辅导的能力,使他们在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4]
(四)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
1.积极提供多形式咨询服务与心理辅导。
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多种方式的咨询服务:一是通过中心专兼职咨询教师定时值班接待来访学生;二是通过电话、网络等为学生提供其指定咨询教师的咨询服务;三是通过电话、QQ、MSN、邮件等信息网络平台为不愿面谈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对刚入校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后,发现高危对象,主动约谈;五是主动与特殊家庭(孤儿、单亲、重大变故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谈心,了解其心理现状和具体困难,把解决具体困难与进行心理疏导相结合;六是对评估出有早期精神疾病症状或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转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此外,学校还可通过各种心理辅导形式,对新生适应、独立生活、恋爱、人际关系、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如:针对新生入学适应,开展“相逢是首歌”的主题班会;针对恋爱问题,开展“寻找幸福”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信、自强、诚信”的专题讲座;在活动中通过分享、感悟、支持、理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自助与助人的意识。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就业特点,改变过去的就业指导模式,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展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科学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职业生涯,确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此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就业期望,找准职业定位,培养一种乐观、平稳的就业心态,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拓宽其就业途径,减轻就业压力,预防心理问题。
(五)建立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教育体系
1.开设心理问题干预教育系列课程。
开设心理问题干预教育系列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让他们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在面对问题时能适当的进行自我调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5]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可以使大学生有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积极支持学生组建心理社团,创办心理刊物来开展自我教育;每年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举办心理剧场、播放心理影片,组织心理征文活动,开展心理漫画赏析、心理沙龙等主题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宣传手册、网络、心理刊物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师生都积极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有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3.以大学体育课、运动会等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在国外,体育运动被公认为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具有显著的短期情绪效应,它能迅速地降低焦虑、抑郁、紧张等状态。国内一项相关调查也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其情绪更加稳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人际交往能力也更强。因此,我们要以大学体育课、运动会等为载体,开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释放心理压力,预防心理问题。
以上问题干预工作体系能够提高心理问题干预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使心理问题干预工作更加主动和有效,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教育、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性干预。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并轨招生的全面实施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也日益突出。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相比较物质上的贫困,心理上的贫困更为严重。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贫困 特征 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1.自卑、自尊与敏感并存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否定自我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是贫困生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贫困生家庭的贫寒,地处偏远,享受的教育等各种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导致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差悬殊,感到自惭形秽,很容易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产生自卑心理。在强烈的自卑心理阴影下,他们变得敏感多疑,很容易体验到别人话语中无意的嘲讽、戏弄,遇到打击就很容易失落,同时,过分的自尊导致自卑心理更严重,大学同学之间在物质水平上的差异,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在自尊上感到异常脆弱和敏感,他们既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又害怕得到别人的帮助,他们将得到别人善意的物质帮助视为是对自身人格的伤害,从而人际关系冷漠。
2.焦虑与压力心理
一般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经济拮据,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使得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悲观、厌世和情绪不安的焦虑状态。贫困大学生更看重大学学历,他们把取得大学学历以及就业视为自己和家庭唯一脱贫的有效途径,因此他们比非贫困生在求学过程中怀有更大期望与压力。因为家庭常常无法提供足够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没有可靠保证,他们不得不紧衣缩食,想法设法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参与勤工俭学或兼职工作,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压力,面对学习与打工的矛盾,他们往往力不从心。
3.自我封闭心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相互理解、信任,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是维持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对贫困的错误认知,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现象,多数人避免参与集体活动,不愿积极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不敢上台演讲,在公共场合选择沉默寡言,将自己隔离与同学、老师、学校之外。
二、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催化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贫富差距,使得非贫困生与贫困生之间消费层次悬殊,这无疑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虽然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仍有少数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的消极思想文化,这部分亚文化冲击着大学生们脆弱敏感的神经。如果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全面的看待与认识,很容易对周围的人、事、物及学校、社会产生厌恶、反抗情绪,加剧心理危机的程度。
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受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往往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全面,这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无法完全释放,长久积压在内心,越来越严重。同时,在缴费或助贫方面,学校及老师不当的工作方式,给他们冠以“贫困生”的称呼,以及周围小部分同学的歧视,使他们的情感受到伤害。
3.家庭因素
一方面,家庭经济拮据是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的负担,父母的辛劳,使他们饱含愧疚,迫不得已勤工俭学,面对学业、打工、学费、生活费,他们倍感压力。另一方面,家庭的教育失当。贫困家庭的父母大都文化水平有限,他们一心期望子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方式大都简单粗暴,只考虑经济支持,却缺乏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忽略了子女的心理健康。
4.个人因素
对于贫困生而言,贫困大学生个人对待贫困的态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他们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贫困,心理上的贫困。由于对贫困的错误认知及态度,他们自卑、焦虑、悲观、封闭,既不愿接受帮助,又不愿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现状,使他们很难顺利融入大学环境,在心理行为上产生偏差。
三、应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对策
1.指导贫困大学生正确面对现实,认识自己
高校辅导员应指导贫困大学生正确面对贫困的客观现实,使他们明白物质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当成一种磨难历练自己。要正确看待出身,出身是不可选择的,这个社会贫困者还有很多,所以不必感到自己是特殊的,孤独的。面对父母,已经为家庭付出很多,因此也不可埋怨父母的无能。面对他人,不必将歧视放在心上,因为物质的贫富并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要正确认识自己,寻找自己的闪光点,靠自身优势及努力改变现状。
2.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
高校辅导要让贫困大学生通过心理辅导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不仅能客观认识现实,正确认识自己,更要提高他们自己乐观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帮助提高他们心理调适水平,增强应对困难的解决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个人及团体的心理辅导,是他们了解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和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帮助他们合理疏导负面情绪,消除消极心理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心理贫困的目的。
3.多关心其实际生活,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辅导员应多关心贫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状况,了解其与其他同学的相处,尽自己及他人的能力给予其适当的帮助。开展社会性的集体参与的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体现他们的知识、体力、意志力、积极向上能吃苦的等优点,使他们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优势,肯定自己,确立自信,增强其归属感、价值感,获得尊重,从而拥有良好心态面对现实。
4.物质上给予合理资助
既然贫困是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物质上的合理资助,不仅能减轻其经济压力,而且是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和帮助其心理调适的基础。首先要他们明白因贫困获得帮助并不可耻或丢人,也不可有完全依赖救助的心理,认为理所当然,学校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形式,在生活上真正帮助他们的同时让他们心怀感恩,将来努力奉献。
【摘要】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引起的此类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但物质上缺乏,而且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使贫困学生无法踏实读书,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严重地影响了自身发展及社会稳定。本文试图从家庭经济苦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去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大学生 心理问题 素质教育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拮据,困难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和行为等方面与其它学生相比较,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许多贫困学生经历了生活的坎坷,思想较为成熟,情绪稳定,态度乐观、意志坚强,进校后能很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自强不息。但也有少数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引发种种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学习压力较大,自卑心理较重。多数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学习基础差,加上经济困难带来的较大影响,使得学习压力更大。除少数人发奋读书,不少学生忙于为学费和生活费支而奔波劳碌。晚上失眠,上课走神,学习受到了严重影响,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由于自卑和精神压力,不愿与同学交流,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和不合群。
2. 生活简朴,心理负担沉重。由于无力支付生活费用,困难学生在生活上大多都比较节约,过分的节俭导致身体虚弱,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影响正常的发育成长。由于大学生尚处于心理转型时期,心理不成熟,学生间经济状况差距越发明显,给困难学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
3.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心理相容问题。在学生群体中,由于道德修养上存在的较大差异, 虽然大多数困难学生都能够设法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经济状况,但仍有少数贫困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其他少数同学存在轻视、鄙视心态,相互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关系紧张。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关系,往往又激化相互间的矛盾
4.社会交往能力差 ,就业压力大。有少数贫困学生丧失自信心、丧失进取心甚至丧失信念,不要求上进,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性格更加孤僻、不合群,甚至做出难以理解的举动。只考虑向国家和学校伸手要钱,而忽视提高综合素质,在校全面发展。因此,这些贫困生得到的锻炼机会少,社会交往能力也比较差,这些困难学生要承担更大的就业压力。
5.贫困学生缺乏恋爱归属感。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和非贫困学生相比较,贫困学生受到父母的关注较少,缺乏安全感,爱和归属感的体验相对较弱,产生情感孤寂和社会孤寂,无法完全信任和依赖自己的恋人,和恋人亲近感到不自在,以至于性格匹配度、恋人交流和相互信任方面普遍偏低。物质条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恋爱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
二 、应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现代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非以前可比,而贫困生作为一特殊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加让人值得关注,因此,必须妥善解决好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
1.从多方面、多渠道来建立和完善资助体系。近几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各省政府及各高校利用许多办法来推动贫困学生助学工作的完善,加大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力度,确保每名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从大学生进校开始,辅导员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避免由于资助方式不当或对资助事宜的宣传报道方式不当,伤害贫困生的自尊心。
2.加强困难学生心理咨询和教育。 做好贫困薛恒的心理解困工作,面对逐渐突出的贫困生心理问题,努力帮助贫困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是在提供物质帮助基础上及时提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帮助,意义十分明显。为帮助贫困生渡过心理贫困期,学校可设立贫困生咨询机构,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通过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测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或解答贫困生的疑难问题,稳定贫困学生的思想状况,帮他们培养正常的心理和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要激发困难学生自信心和学习自觉性,帮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3.加强师生沟通渠道,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是由师生组成的群体,良好的群体是改善和提高贫困学生心理素质的必备条件。扶助贫困学生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把他们培养成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努力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课堂外要时时关心、爱护学生,与他们交心,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还应教育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帮助,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体现出真情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教育学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成精神上的动力,刻苦学习,努力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自己。
4.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大学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以及心理上迅速走向成熟的高峰期。恋爱,与异性交往是这一时期大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贫困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缺乏有关性科学方面的教育,许多贫困学生对恋爱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由于青年初期,个体性意识的觉醒和个体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使得学生会面临一些和异性交往当面的问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恋爱心理纳入其中,无论此时他们是否处于恋爱中,给予恋爱心理和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重做好贫困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感情问题。
总之,贫困大学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以及自身努力下,克服不健康心理,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政治素质状况决定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和中国未来的社会走向。因此,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让大学生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努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摘 要:通过介绍微时代,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对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展开探讨,旨在为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介,凭借自身即时互动、信息共享、内容简化等特征,现如今已然转变成人们发表自我看法、分享内心感受等的重要平台,已然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微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时代概述
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性、思维方式正逐步被这种“无微不至”的时代环境特色所改变。现阶段,“微时代”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信息名词,而是一个关乎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1.信息负荷致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困惑
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个人的学习过程实质是维持自身信息平衡的过程。倘若一个人失去感觉,缺乏信息刺激,其便会产生心理问题。同样,倘若一个人得到过量的信息刺激,其同样难以健康发展。微时代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多条渠道,一方面对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予以满足;信息资料的急剧增多,一方面又超过了大学生自身处理、利用信息的水平,造成他们雾里看花、应接不暇。微时代的网络信息加大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漫无目的地徘徊于各个微信公众账号、微博页面,麻木地接受外来信息的刺激。
2.微时代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正值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发展由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决定。受长期与互联网接触影响,往往造成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对信息网络产生眷恋心理,使自身生活在电子设备包装的电磁场下无法自拔,且不再需要像在现实生活中那般去主动概括、反思,进一步对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3.微时代对大学生形成社会性情感构成阻碍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他们正经历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阶段,社会性情感在大学生情感生活中逐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由于上网、玩手机成瘾,造成自身在人机交往中慢慢转变为情感迷失的机器。在此种情形下,微时代就好似一道铁闸阻断了大学生社会情绪体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虚拟社会中,对大学生形成社会性情感构成阻碍。
三、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高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论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1.借助新媒介,搭建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平台
现阶段,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喜爱,高校应当利用该特征,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信息内容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不过调查研究表明,即便当前大多数高校设立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账号,然而却鲜有得到学生的关注,这与平台的内容多为官方新闻、通知等枯燥内容不无关系。鉴于此,高校可考虑积极推出一些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创意活动、话题,就好比借助热门微博编织手段,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来开展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调整优化自身的心理状态。
2.借助新媒体,开展微博心理咨询
针对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接受面对面心理咨询的现状,高校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开设互动交流栏目,在交流栏目中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合理监管,营造良好“微文化”氛围
微信、微博中的内容传播极为迅速,倘若对其中相关的分享转发信息未采取适度的监管,势必导致一些不良言论、虚假信息等传播开来,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高校应当加大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介的管理力度,提倡微时代道德,既要鼓励学生远离微博不良信息,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进一步促进“微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总而言之,微时代下,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总结经验,清楚地认识微时代的内涵,全面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借助新媒介,搭建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平台”“借助新媒体,开展微博心理咨询”“开展合理监管,构筑良好‘微文化’氛围”等,积极促进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摘要】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构成主体,是国家未来的缔造者。概括了高校大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欠佳、心理素质薄弱等心理问题,分析了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受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社会心理、重视塑造社会美好心灵、维护学生健全人格,以期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心理问题 创新教育
一、引言
90后大学生是当前高校的构成主体,是国家未来的缔造者,然而,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却在逐年上升,也不乏才华卓越的大学生难以承受心理压力而与难得机遇擦肩而过,为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必要全面把握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心理创新教育方式。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
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与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一年级主要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如专业认知问题、集体生活问题、自主学习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目标确立问题、自我表现与能力发展,情感与恋爱等问题。四年级主要表现为择业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高校大学生很潮,是新生事物的尝试者和引领者,他们喜欢从着装等方面表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希望用独特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1],他们喜欢自由,不愿意受到家长、老师的过多干涉。向师性欠缺,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就应该上课,缺少了对老师的崇拜和敬仰,很多学生考试的时候不知道任课老师的姓名。功利性很强,上课就是为了拿学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学习积极性明显减弱,不少学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
2.集体意识欠佳
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缺乏与兄弟姐妹的交流,再加上父母的忙碌,与同伴交流也很少,最终形成了不懂得谦让,不愿与人交流、分享的习惯。大学集体生活中,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个人自扫门前雪,过分关注自我,缺乏对别人的关心和谅解,导致人际交往中过于敏感挑剔,难以与同学和谐相处。
3.心理素质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考上大学,因此,90后大学生以前的生活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再加上物质生活丰富,父母的无限宠爱等因素,90后大学生普遍没有经受过挫折,心理素质普遍低。大学生活中常有学生因考试不及格、失恋、与宿舍同学吵架等情绪波动,心理失衡。如2016年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10%的四年级学生因老师对学术问题的质疑而发挥失常。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但网络信息时代使得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海量、及时的信息,且纷繁复杂,良莠共存,严重充斥着学生的“三观”,一旦学生智力支持不足,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重大差距,就会动摇理想信念,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大学生也切身感受到了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容易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2],形成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首先,生活环境的变化。上大学后开始过独立的集体生活,90后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再加上宿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家庭情况也相差很大,生活习惯难免不同,如果没有包容、谦让,室友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孤独、寂寞、无助等负面情绪难免产生。其次,学习环境的变化。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主,缺少了任课老师的督促,班主任的作用也弱化,学生会感觉无所适从,如果考取的学校与理想不一致,更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质疑大学的美好。如果学校再疏于管理,一些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沉迷于网络游戏,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而休学或退学。
3.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取向,对待生活的态度、家庭成员的构成和人际氛围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每个人都会被他成长的环境打上深深的烙印。如某学生因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坐牢,从小在大伯家长大,在校期间表现得很外向,但内心很自卑,多次出现情绪失控,想通过谈恋爱找到心里的寄托,但发现谁也不是自己终身的依靠,后因违反校纪而休学。
4.自身因素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希望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大学生因不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另外,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需要情感的慰藉,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一致导致需要爱与理解爱之间的偏差,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和调适,就会产生心理失衡。
四、高校大学生心理创新教育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其内心点燃,实现个体的人格和谐和幸福。
1.关注学生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群体共同表现出的心理,它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社会心理状况最终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种种生活迹象刺激人们和人们对其的理解与感受形成的,社会心理促成一定的社会风气。个体心理健康也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健康[3]。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十八大明确提出“培植理性平和社会心态”,90后大学生心理教育应引导学生理性观察、理性分析、理性表达。理性看待网络媒体传播的各类信息、并能够进行理性分析,理性表达个人观点和个人诉求,增强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善于运用理性心态和法治方式看问题办事情,从而保持平和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