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在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演变

时间:2022-07-03 09:22: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集体主义在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演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集体主义在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演变

一、集体主义教育观念由社会本位转向注重个体价值

从课程自身发展逻辑上讲,思想品德课承载了过多、过高的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集体主义教育由明显的社会本位思想转向关注个体的独特价值。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的社会发展模式还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所要求的价值取向就是:以国家和集体为本位,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集体的需要即是个人的需要,个人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和集体的需要。这一时期国内的集体主义精神讲求的是舍己利他、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以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为荣。这样的价值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都还能在教材中找到一些痕迹。例如1988年《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个人服从集体》一课,国家乒乓球队的小余,为了让中国乒乓球队成为世界强队,练习战胜日本队发明的“弧圈球”打法,服从组织安排,甘当一名陪打员。教材中还强调“他技术全面,球艺高超,许多人都认为,他很有希望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名次”。更是衬托出主人公为集体利益作出了极大的牺牲。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生活的重心由政治转向了经济,经济的发展给人们价值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完美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很多人对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质疑。1986年后,我国出现了强调个人本位、反对社会本位的伦理思潮,认为过去强调社会本位,把社会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是抹杀限制了人的积极性,而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就要用个人本位来代替社会本位,要用自我代替集体,要用个人代替社会。这时,学者们以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来探索集体主义,并大胆提出:集体主义并没有使个性消失,反而更加充实了个性。在集体中彰显个性,使集体更加多姿多彩,这是新时代的需要。然而教科书的编写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材在这个阶段强调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个体,试图为学生个性发展争得一席之地。例如,1988年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个人服从集体》课后练习“为什么个人要服从集体?服从集体是不是就不考虑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和1999年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维护集体荣誉》课后练习“四(1)班的同学是怎么争取和维护集体荣誉的?从他们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集体荣誉与每个成员有什么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这时的人们自我意识日渐增强,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越来越突出。这种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反映到道德价值观上来,一直倍受推崇的集体主义精神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集体主义的内涵必然要不断进行完善和丰富。有学者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树立“和谐本位”的集体主义思想,把互利主义和功利原则纳入集体主义的基本内涵。[4]还有学者提出集体与个人相结合、公私兼顾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集体与个人道德关系的合理结构。集体只有尊重和维护每个人的利益,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个人也只有在自身利益得到集体的尊重和满足后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集体才会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对比1986版教学大纲和1997版课程标准,我们发现1997版课程标准删除了“个人要服从集体,少数要服从多数”的标准要求,增加了“做学校的主人”这一内容。虽然课程标准删除了这些标准要求,但1999版《思想品德》教材依旧保留了《个人服从集体》一课。这一课教师教学用书这样解释教育意图:“当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当有可能既不损害集体利益又可照顾个人利益时,也不是非要牺牲个人利益。”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教材在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上考虑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要求,开始关注如何在集体中维护个人利益,而不是一味要求个人要服从集体。2000年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道德存在观从知识形态道德转向生活形态道德,课程观从唯知识论转向生活经验论,学习观从单向认知转向多向互动。这时期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编写选择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素材,更大程度地避免了教材成人化、政治化倾向。例如二年级上册《我们班里故事多》一课,通过几个主人公的真实集体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带给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进而使学生自发地产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喜欢和同学交往的情感。集体主义教育不再单单强调个人要为集体作贡献,同时也强调了集体也在为个人提供帮助和服务,这种新时代的“和谐本位”“互利互惠”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可见一斑。

二、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由知识性向生活性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灌输型的教育,教师也多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地教给学生,以学生的识记为考核重点,不关注知识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逐渐被淘汰。集体主义教育的重心由知识性向生活性慢慢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能力。以“掌握课本知识”为学生习得道德的手段,其背后蕴含着这样一个观念: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知识和发展了认知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德行。例如1988年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可爱的班集体》一课就写道:“我们班是一个集体,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在班集体中,同学们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们的班集体真可爱,我爱我们的班集体。”从课文中只看到了需要儿童去了解的概念,需要儿童去践行的德育目标,而看不到儿童实际生活的存在。这种把道德知识的获得和人的道德行为、态度、品质的形成视为同一过程的德育目标,必然缺乏主体性和实践性;这种把道德知识当作客观世界的真理,用这种道德内容去要求学生记忆和掌握,培养出来的必定是生活的异化物。[8]学生在面对这些教学内容时,感觉和数理化中的公理、定理无异,背诵和记忆的目的仅在于考试时能提取出来或者迫于教师的要求不得不记,既感受不到生命的触动,也谈不上能融入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整体人格之中。[9]1999年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可爱的班集体》一课则选取了一个儿童生活的事例,从体会故事主人公在集体中接受到的帮助、感受到的温暖来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在强调集体主义教育的同时,关注了学生个体。可以看出,这一变化进一步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编写理念。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那种成人本位的思想主宰受教育者头脑的现象,如“有的教他说普通话。李新感到班集体对自己的帮助真大。……同学们都来看望他。李新感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真温暖。……一同游戏,热闹极了!李新感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真快乐”。儿童的地位和儿童独特的生活世界、内心活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有的重视。倡导德育的生活性是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2002年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教材内容选取立足于儿童生活,注重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品德形成,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及社会常识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我的责任》一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找岗位”的事例作为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角色和责任的角度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相比1988年版和1999年版《思想品德》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不再是长篇大论式的说教,而是加入了很多实拍的照片、真实的故事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学会选择。在总结和吸取了多年德育教材的经验及教训上,《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呈现角度上更多样,例如,二年级上册《我爱我们班》中,不仅沿用以往教材在体会班级生活的快乐中萌发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还从班与班之间的竞争活动中体会集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带给个人的温暖与进步。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各版教材在内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如1988年版《思想品德》教材和1999年版《思想品德》教材都设置了《为集体做好事》一课,但1988年版《思想品德》教材课后练习是“1.夸夸班上关心集体的好人好事。2.请你也像他们一样,多为集体做好事。把你今后的打算说给大家听听”。1999年版《思想品德》教材课后练习用一系列很具体的提问,把同龄人的想法呈现出来,让学生正确面对在为集体做好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退缩等心态。这种教育方式明显更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关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教育更有针对性,注重反映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三、教材的编排方式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

1988年版、1999年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都是一课一故事、一课一德目。每册书虽然没有单元设计,但从课题名称就可以看出相同德育目标的内容被编排在了一起,集中在一册出现,形式比较单一。例如集体主义教育,在低年级让学生了解班集体这个生活小圈子,知道自己能为班集体做什么,能为班集体中的别人做什么,中高年级上升到个人要服从集体的概念。低年级教材中的事例多用学生学校生活或小寓言故事阐释一些道德概念和道德原则,中高年级多用成人世界的事例。2002版教材在相关内容的结构安排上更突出综合性,没有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作为课程建构的依据,更多地考虑了知识的融合性和课程的综合性。例如,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你我他》中,由发现人和人的不同,进而感受班集体中不同的人都能为集体作贡献,让学生感受班集体生活的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班集体生活,热爱班集体。五年级上册《集体的事谁说了算》中,通过学习一些在群体中商量事情的基本方法和规则,提高学生的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意识,进而理解集体的事应该大家一起商量,积极参与,为集体献计献策。另外,2002年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没有课后练习的板块,每课内容也不再是单纯地呈现一篇故事,而是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各种情境,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这种不单独呈现某篇故事,而是围绕着某一主题设置一些真实的情景和问题,一步步引发学生思考和判断,也是当时教材特有的形式。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秋季将小学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是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由于编写依据同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教材在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编排上同样也突出了综合性。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促进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些人越来越关注自身利益以及自我实现。但是,自我意识张扬的同时也陷入了信仰价值观的迷惘,感受不到集体精神对个人产生的凝聚作用,集体主义精神失落。因此,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必须坚持的教育方针。集体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决定了集体主义教育也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帮助学生端正个体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集体主义教育重新回归,教材编写也越来越重视个人的主体性价值,努力避免“假、大、空”的教育模式,满足了个体发展的现实要求,有效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内化。

马春萌,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编辑室,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