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时间:2022-07-12 03:14: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探讨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中国可持续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一些地方以环境为代价发展农业,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加,传统农业发展出现问题。因此,我们要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推动科技兴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充分发挥农业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既需要国家宏观政策,也需要微观的技术方法。走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基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决定的。

一、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既要保持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稳定又要保证农业产品的质量。我国农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只有我国的农业经济与国际接轨,才能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业生态,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农村农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使农业资源和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长久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达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生态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三)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由依靠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型农业向依靠科学技术的集约型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小了污染,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对资源的一次性利用,增加他们的重复使用。同时,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比如农业的生活垃圾可以用来建立沼气,这样不仅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资源。

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这就使得农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减少,农村的教育、医疗环境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困难,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资源环境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另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私自开发土地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村信息传递之后,信息传播途径有限,虽然很多地区农民不停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来提高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短期来看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就会导致农业结构的失衡,有些产品会出现供过于求,而一些产品会供小于求。着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素质较低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正如前文所提,目前农村人均资源不足,尤其是教育资源缺乏,导致部分农村孩子没法上学,农村文化水平总体偏低,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也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三、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内涵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应该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内涵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农民读懂并接受这一发展新模式,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二)保护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由于乡级土地规划建设不合理,许多企业工厂违章扩建,严重的占用了农村的耕地资源,耕地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还因为农民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耕地资源减少。国家应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帮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修建水库、灌溉渠等公共设施保护农业生产用水。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备自然条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排污企业的治理,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做好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再满足主要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农业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污染、五公害的绿色农产品,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新的认识,绿色农产品得到广泛认可,经济效益迅速提高。

(三)网上农业

现代网络发展无处不在,可以利用网络对农产品进行推广销售,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水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要推动农业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绩显著,但是其中也有许多日益突出的问题值得重视,亟待解决。农业方面就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在我国这个农业大国,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要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及时得到解决。本文重点针对我国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为业内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针;对策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从最开始的粗放型转变成了现在的集约化,并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福音。国家在加强加大新农村建设方面做足了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已经有目共睹。但是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不平坦,随着我国对城市建设的加快,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农业发展也因此受挫。所以国家提倡环境保护,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其中,在农业方面,诸如加大农产品的附加值含量、因地制宜选择农产品类型进行栽种等,都是改善农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本文将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措施建议。

一、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相关技术落后,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低下,部分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在技术研发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机械的普及率还比较低。而且,我国有的地方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对农产品的各项指标的相关知识了解得比较少,偏远地区的农民虽然世代耕种,但是对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却知之甚少,无法根据市场情况判断农产品的实际收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乡差距大这一现状,很多农民都走出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留在家里耕种的人越来越少,进一步破坏了我国的农业结构。

(二)农村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弱,生产规模偏小,收益不佳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且幅员辽阔,但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人均种植面积较低。这体现在我国南方的种植业中尤其明显。南方多山地丘陵,能够用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很少,而且在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仍旧以传统的手工农业为主,先进技术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普及能力较弱,所以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就相对较低。此外,我国在农村和乡镇成立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规模也很小,经营质量和员工素质无法与时俱进,所以在竞销方面缺少足够的竞争能力,这样就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收益,对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下降,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因为无法正常发展而从时代大潮中落伍。我国目前的农业依旧以种植业为主,但是种植的农作物中,传统粮食作物居多,经济作物较少,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缺少对未来的规划,也缺少更为科学的经营模式和生产举措,这也会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如今的社会市场上难以为继。

(三)缺少农业类生产资源,生态环境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所知,我国的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类对环境索取的无所顾忌,诸如对林木的过量砍伐、大肆毁林开荒等,这种行为使我国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急剧缩小。同时,工业的发达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空气质量差,温室效应日益明显,农作物的成长环境遭到破坏,收成自然就会一年不如一年;水资源的减少对于那些喜水类作物来说更是致命一击,加上毁林开荒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的整个生长环境都为之受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高楼大厦的修建对土地的要求日益增多,许多农业用地都被征作城市建设用地,这样一方面使得农业用地减少,也使得农业的生产率降低。城市化致富了一批人,也影响了一批人。因为城市化,许多农村子弟进程务工,放弃在家耕种的念头,所以会有大批农村的土地被闲置,时间一长,这些土地被荒废,土壤肥力也会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促使我国农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措施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将农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生态的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实现互惠公平式的发展。一方面能够使农作物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市场上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技术应用也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技术性操作的普及;另一方面也要保障环境的不受污染,生态建设能够顺利开展,并且逐步改善目前的生态状况。因此,做到这些,就需要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

(一)重点保护自然资源并加以呵护利用

农业发展要进步就必须采用先进技术,但是先进技术的采用与否要和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不能顾此失彼,给生态带来困扰。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避免,所以要在既实现城市化又要顾全农业的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城市化建设中,要节约用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研发新技术,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保证经营的农作物生产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将技术研发和制度制约相结合,防止因为温室效应对生产造成更大伤害,尽全力保护我们的空气和水等求之不得的宝贵资源。此外,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控制也要更为重视。例如,在农作物培育中,要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的侵蚀,保护土地、水和大气的空气洁净无污染;禁止为了单纯追求利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的行为;对各类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再利用,减少浪费。要做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就要注意相关专业技术的研发。科学技术永远是解决生产力落后现状的首要关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在合理的适用范围使用合理的技术资源,时刻保证环境不受到污染,这就需要选用高效、无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农作物,再根据每一个地区的实际生态现状,从中选取适宜种植的作物进行培育。

(二)制度层面要给予充分保障,做好后盾

我国针对农业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这些政策导向中,需要注意的有:将农业生产和市场销售实际情况及其发展前景结合考虑,做好农业发展的规划,对不适宜农业健康发展的规划进行调整,一切以可持续发展位基准;注重相关农业法律的完善,对不正当经营行为和不健全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整改;从制度层面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对员工进行严格培训,实行绩效考核等,提升其综合素质;企业和社会上的技术研发机构或者高校团队联合,共同在技术和人员上加强管理。

(三)加快发展生产农业的力度

生态农业的基本就是能够实现环境和效益的共赢,实现循环再生。这种农业形式的日益被采用已经看到了成效。诸如充分开发新的清洁能、资源循环利用、因地制宜等。

三、结束语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化的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工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社会各方人士、各个组织部门的协调配合,既要从政府层面加以管理,又要小到每一个普通的经营着、员工的培训。只有从各个方面都做好调控工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下去,实现人民和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凯 单位:邹平县韩店镇财政审计所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农业经济中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业生态,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农村农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使农业资源和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长久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达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生态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由依靠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型农业向依靠科学技术的集约型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小了污染,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对资源的一次性利用,增加他们的重复使用。同时,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比如农业的生活垃圾可以用来建立沼气,这样不仅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资源。

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这就使得农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减少,农村的教育、医疗环境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困难,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资源环境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另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私自开发土地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村信息传递之后,信息传播途径有限,虽然很多地区农民不停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来提高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短期来看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就会导致农业结构的失衡,有些产品会出现供过于求,而一些产品会供小于求。着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素质较低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正如前文所提,目前农村人均资源不足,尤其是教育资源缺乏,导致部分农村孩子没法上学,农村文化水平总体偏低,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也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三、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内涵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应该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内涵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农民读懂并接受这一发展新模式,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二)保护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由于乡级土地规划建设不合理,许多企业工厂违章扩建,严重的占用了农村的耕地资源,耕地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还因为农民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耕地资源减少。国家应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帮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修建水库、灌溉渠等公共设施保护农业生产用水。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备自然条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排污企业的治理,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做好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再满足主要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农业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污染、五公害的绿色农产品,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新的认识,绿色农产品得到广泛认可,经济效益迅速提高。

(三)网上农业

现代网络发展无处不在,可以利用网络对农产品进行推广销售,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五、结束语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民经济的水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要推动农业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始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马秋艳 单位:东丰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站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为之努力的目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在当今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四大难题的破解中,都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农业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可持续

一、更新农业发展观念,科学规划发展目标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必须牢记小平同志这一教导,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对待农业持续发展问题。在指导思想上应树立下列新思想:(l)系统思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坚持系统化原则,把转变过程作为一个大系统;转变的过程应有先有后,措施应多种多样,途径应因地制宜,过程、措施、途径应有机联合起来。(2)协同思想。将传统农业、常规农业和持续农业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理论与技术协调,各种农业模式相融,互相促进,协调发展。(3)效益思想。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必须保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逐步提高。(在发展目标上应将下列方面作为基本目标:(l)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率、食品满足率。(2)产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3)资源利用和开发的高效率与持续永久的能力,再生资源的循环持久利用。

二、建立“三项机制”,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调整充实了农业产业化、富硒农产品开发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茶叶产业发展等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乡镇协作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加快农业转型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

二是加大投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减亏补偿和保费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注入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充分发挥县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为农服务主力军作用,扩大对农业授信贷款面,拓宽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三是提升素质,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多渠道、多方式的人才培养和开发,着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成立诸如奶牛养殖、三元杂交猪、果树等“专家大院”,引进专家定期到大院工作,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聘请技术专家在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现场上课、“零距离”实地指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农业科技水平。

三、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

要求产业结构安排、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资源及环境相协调。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引导基地和农户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但由于对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区域市场需求信息了解或分析不够,存在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主导产业不能发挥资源及区位优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另外,龙头企业”在选择产业和产品项目上,一般只是考虑企业的内部经济效益,很少顾及外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而造成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区域资源和环境不协调,影响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路线应做好以下几点:

1.植物的生态保护。可以把人类对害虫防治的方法归结为2大类即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来得快速彻底,但因为强调物种全部消灭,造成自然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则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 维持自然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平衡。不仅因为其能有效地控制害虫、保证农作物丰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其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残毒的遗留量。采用生物防治配合其他防治措施,改变了过去定期施药的状况,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降低了农业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未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保证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生态系统,对外来物种的抵御能力较低,农产品自身的抗病性和竞争力也普遍较低。农林业方面杂草性的植物种或是对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的一些节肢动物的入侵,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农林业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养殖业方面,由于长期的驯化养殖使得畜、禽的疾病抵抗能力下降,对人类的依赖加重,因此必须要保持农业的多样性发展,才能保证各农产品的优质优量。

3.加强农业资源的统筹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完结时往往伴随着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恣意排放,例如每年水稻收成后堆在田里的秸秆就会被燃烧,这样严重恶化了空气质量,造成了霾天气,使得周边城市能见度极低,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实行资源的循环、统筹利用。

4.农业环境的综合治理。农业污染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数,现代的农业生产因为加入了农药、化肥、兽药等因数对环境的污染比传统农业更大。因此必须对农业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一方面加强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作好对农村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

总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要把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结合起来,在开发利用土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的同时,减少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控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处于永续的良性循环之中,使其能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永久性支撑,实现代际公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我国农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我国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低,我国农业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

1 农业污染严重,生态失衡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与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被逼至极限,导致生态严重失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无视污染与破坏,一位追求高效益,将有害地阻碍农业长期有效的发展。

如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施用化肥,使用石油燃料、塑料薄膜,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土质下降。农业器械的过多使用,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大气污染。畜禽类的大量饲养繁殖,使得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加重等。

2 传统线性农业经济深入人心

几千年来,我国农业一直沿袭传统粗放型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增长方式,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薄弱,产出不高。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模式已无法协调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而推进可持续发展实践效应,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思考和拉进,以期实现“资源——产品——再生”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3 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农民收入不高,受教育的机会也有限。致使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欲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道路,农民应当具备一定的觉悟和认识,以便在发扬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增加循环经济利用的可能性。

4 农业资源短缺,劳动生产率低

我国的人均耕地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40%和30%,同时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土地沙漠化严重,北旱南涝、台风等等自然灾害也在逐步吞噬农业资源。

另外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农机化密度增大,最终导致了劳动生产率的降低。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农业长期有效地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是与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农业生产、农业社会、生态环境和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依靠生态学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农业经济活动。

1 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的不同之处

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是线性单向的,即“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排放”,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废弃物高排放。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将资源高度开采和利用,而产生的废弃物全无保留地丢弃排放在河流、土壤和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此种方式是粗放性和一次性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变革,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倡导的是一种循环式的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的破坏降到最低点。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由于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循环式经济在实施的过程中又缺乏明确的技术标准和指引,无法深入民众底层形成一种规范性意识。而资金的匮乏,更是大大阻碍了循环式经济的发展。

其次,国家调控不足,目前我国农村涉及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和法规少之又少,无法普及到群众中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环境、人文和社会的复杂工程,国家应当给予适当的宏观和微观调控,以期循环经济快速有效地进行。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和策略

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思考(Renect)的行为原则来指导农业生产、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策略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全民素质和觉悟,形成一个学习和开展循环式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媒体和书本宣传,加强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逐步公布当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增加公民的危机意识和自主意识。让民众意识到循环经济的种种优点和发展趋势。

(2)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遏制掠夺性经营,防止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用地的过多占用,防止耕地破坏、土质流失。推行清洁生产,制止环境恶化。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秆叶的再生,制止工业污染和垃圾堆放。保证生物多样性等。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林牧渔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等各产业互惠互利的产业链条,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同时投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加强政府对农业的综合管理。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建立相应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民群众的行为。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支持。从宏观和微观双方面对农业循环经济予以适当有效地调节。

结论: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替代传统农业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农业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开展农业循环经济,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农业的长期高效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