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09:51: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前询问、术后分散注意力等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中21.25%表现为无痛,32.50%表现为重度疼痛;观察组患者中38.75%表现为无痛,7.50%表现为重度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疼痛是外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属于一种复合的主观感受[1]。在外科手术麻醉消失后,患者在术后24 h内出现切口剧烈疼痛,并且疼痛常持续2~3 d后才会渐渐减轻或消失,给患者肉体和精神上造成一定痛苦,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2]。因此,在外科术后进行良好的疼痛护理干预,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对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7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14~81岁,平均(46.1±6.8)岁,其中胆道手术31例,肠道手术10例,阑尾切除术22例,甲状腺手术11例,脾胃手术6例。观察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15~85岁,平均(49.1±6.6)岁,其中胆道手术29例,肠道手术11例,阑尾切除术19例,甲状腺手术12例,脾胃手术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8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止痛药,在精神上鼓励患者正确面对术后疼痛,并给予适当肌肉按摩,指导患者做简单自我控制疼痛方法,如调节呼吸、放松身体、变换体位、局部咳嗽、活动时注意对伤口的保护等,可以有效减轻自身的痛苦。
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以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1)做好患者的疼痛评估,杜绝对疼痛的不重视、不准确、不及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常规监测,仔细对患者进行询问,从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疼痛评估,进行个体疼痛评分,给予针对性的止痛措施,达到有效的疼痛控制。(2)更新对麻醉止痛药的认识。护理人员要学会区分麻醉止痛药成瘾性、依赖性、耐药性的差别,给予患者个体化止痛药,以减轻患者剧烈疼痛。(3)做好患者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准确评估术后疼痛,消除疼痛恐惧感,积极配合护理才能减少疼痛,促进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可以减轻经济负担,使患者乐于接受麻醉药止痛,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后常因疼痛而产生恐惧、焦虑、无助、自闭、孤独等不良情绪,非常不利于术后康复治疗[3-4]。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有效疼痛宣教工作,认识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指导患者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如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减轻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对术后康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WHO对疼痛级别标准,将疼痛感划分为四级:无痛为0级,轻度疼痛为1级,中度疼痛为2级,重度疼痛为3级。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160例患者通过临床疼痛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中21.25%表现为无痛,32.50%表现为重度疼痛;观察组患者中38.75%表现为无痛,7.50%表现为重度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动,疼痛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折磨[4]。术后疼痛是机体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若疼痛程度较重则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题[5-7]。引起术后疼痛的原因复杂,主要原因有切口疼痛、切口处的缝合张力、肠蠕动、心理恐惧因素等导致,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质量。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术后疼痛成为广大医患共同关注的医疗服务指标[8]。因此,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直接关系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是医疗服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9]。实践证明,保持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舒适、安静、温馨、和谐的病室,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各种悲观情绪,树立患者的乐观、积极战胜病痛的信心,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创口愈合,提高普外科手术术后痊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家医院提倡人性化的优质服务理念,普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日趋受到重视[10-12]。护理人员通过制定人性化、个体化术后护理方案,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做好事前宣传工作和心理辅导,耐心讲解手术的基本知识,从而加强患者对手术疼痛的认知,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13-14]。研究指出,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恢复,为手术预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5-16]。本文笔者对本院160例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有38.75%的患者疼痛消失,仅有7.50%的患者为重度疼痛;而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无痛患者仅21.25%,重度疼痛患者达32.5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减少疼痛十分重要,不仅关系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而且还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影响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知名度。因此,严密观察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体征,采取果断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提高普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并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见于每1例术后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修复、延长住院时间,因此迅速有效地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是护理基本要求。为探寻有效止痛护理干预方法,本科选取了部分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止痛效果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 2010年1月~2013 年 1 月在普外科住院的术后患者共 480 例,其中,阑尾炎手术 205 例,胃肠手术 148 例,腹股沟病手术 110 例,甲状腺手术 5 例,其他手术12例。 患者中男 287 例,女 193 例;年龄 14~78岁,平均 46岁。
1.2术后疼痛评估方法 护士要掌握患者的疼痛信息,正确评估疼痛的程度,要改变过去认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患者应忍耐疼痛不该抱怨"的陈旧观念,疼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患者应报告疼痛,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询问,评估治疗疼痛[2]。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最核心的就是观察疼痛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分为无痛、轻、中、重度 4 个等级。0 级代表无疼痛;Ⅰ级为轻度,表示有疼痛,但是可以忍受,对生活和睡眠无干扰;Ⅱ级代表中度疼痛,患者已经不能忍受,要求使用止痛药,睡眠质量差;Ⅲ级代表重度疼痛,痛感剧烈,不能忍受,需用止痛剂,睡眠受严重干扰。数字分级法(NRS):可让患者在图中点出适合自己疼痛状态的合适位置,以此作为选择药物品种、剂量、给药途径、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 此法简单明了,很有实用性。
2 疼痛控制措施
2.1药物止痛法
2.1.1口服给药法是一种患者可接受的易行方法,但镇痛效果不理想,仅适用于浅表小手术引起轻度疼痛。
2.1.2 肌肉注射法是临床常用给药方法,适用于术后重度疼痛患者,但镇痛作用短暂,常反复给药。
2.1.3 患者自控镇痛泵(PCA) PCA在国外应用10余年,发展较快,国内镇痛泵也在逐步推广使用。PCA是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微量泵)通过静脉、硬膜外腔,患者自控下注射止痛药物来达到镇痛目的。
2.1.4硬嵴膜外止痛,侧卧弯曲背部,由麻醉科执行技术 ,将软导管放在硬嵴膜外腔,经由导管加入止痛药。而硬嵴膜外止痛术则适用于腹部及下肢手术,多使用于产科,一般而言,在患者同意、接受使用硬嵴膜外止痛术情形下,此方式第1d效果比自控止痛术好[3]。
2.2非药物疗法 针灸、催眠法、松弛训练、想象技术、分散注意力、暗示、音乐、伤口部位的冷敷、精神放松等心理疗法,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
3 术后疼痛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在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教会有关疼痛知识,使之掌握自控能力,并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与举止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强烈克制的患者予以鼓励,并让他们呻吟,以此转移疼痛[4]。
3.2采用药物止痛措施护理 护士应掌握药理知识,正确应用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小,比疼痛后治疗效果好;对诊断不明疼痛不随意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慎用成瘾药物。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给药方式及途径。给药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和症状缓解情况,确定其用药剂量,并定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按照个体情况调节剂量。
3.3体位护理 患者摆好舒适体位,使肌肉放松。护士要认真检查引流导管是否固定妥当通畅,给患者更衣、翻身时操作要小心保护,防止滑脱或扭曲。术后切口痛一般于2d或3d逐渐减轻,若患者持续疼痛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5]。
4 讨论
普外科手术为有创性治疗方式,加之患者疾病本身的影响,患者多在术后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疼痛,而疼痛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控制好患者术后的疼痛也是治疗效果综合评估中的一个有效因子。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身在患者疼痛中所起作用,要认真学习及掌握疼痛管理的有关新知识和技能,改善疼痛护理质量,使疼痛患者获得体贴和细心照顾,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 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本院2012年1-6月间收治的1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90例,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常规组10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和镇痛情况。结果:护理组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情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术后24 h镇痛需求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 术后疼痛; 临床护理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多由皮肤缝线伤口肿胀、留置管等所致,疼痛持续且严重,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不适,还极易产生不良情绪,极易引发各种术后并发症,对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都有极大影响。因此,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优质的护理对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身心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1]。本院根据实际情况对2012年1-6月收治的部分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6月间19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精神障碍,具备基本表达能力。护理组90例患者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15~80岁,平均(45.29±9.28)岁;肝胆手术46例,胃部手术5例,肠道手术18例,甲状腺手术6例,其他普外科手术15例;文化程度:小学24例,中学26例,大专以上40例;常规组100例患者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6~82岁,平均(43.56±8.91)岁;肝胆手术51例,胃部手术5例,肠道手术12例,甲状腺手术14例,其他普外科手术18例;文化程度:小学26例,中学29例,大专以上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普外科手术术后护理和常规镇痛。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1)加强心理护理:在术前帮助患者充分认识术后疼痛基本原理,手术的具体过程以及了解有效的镇痛方法等,减轻手术神秘感和患者恐惧心理,并积极为患者创造优雅舒适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鼓励与帮助,尽量满足患者生活需求,详细了解患者疼痛时特殊的生理与行为反应,采用疏导法、心理暗示法等消除患者焦虑情绪,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2]。(2)生理护理:入院后要及时接诊,术前测量血压、脉搏、体温、体质量等基本数据,术后护理动作要准确、轻柔,尽量避免疼痛刺激,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对症下药,实行个体化、痛觉与治疗相反馈的镇痛方案。例如手术伤口疼痛可以指导患者在情况稳定后用手由上向下,由下向上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动作要轻柔,松弛止痛[3]。同时,严密观测患者病情,注意包扎松紧度、血运情况、伤口有无渗出、出血及感染迹象,并给予患者详细的饮食指导。(3)指导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引导患者掌握相关的护理技巧、准确舒适的体位以及呼吸节奏,咳嗽和深呼吸时都应用手或枕头护住切口,防止伤口拉开,日常活动注意防止压迫、扭曲以及牵拉留置引流管,指导患者学会放松调整,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处理好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以获得更多系统的支援。
1.2.2 评价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分别于术后24 h、48 h、72 h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四级进行评估,0级为无痛,分数越高疼痛越强烈;同时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需求,首次下床时间,出院时调查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P
2 结果
术后疼痛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护理组术后24 h、48 h、72 h患者疼痛情况评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护理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需求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是手术创伤、焦虑等的正常综合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发的痛觉和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受到如性格、对疼痛的敏感度、注意力、心理状态等患者主观因素[4]及环境、教育、暗示作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术后疼痛能引起患者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切口愈合等带来不良影响,甚至还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并对患者及家属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5]。因此,高质量的镇痛护理,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手术护理工作中重要部分。良好的疼痛护理是在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评判,从心理、生理以及患者自我护理等角度采取相应的预防与减缓疼痛的措施[6],尽可能多的解除患者疼痛。
本研究中,护理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患者术后24、48、72 h疼痛情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护理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需求和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提高外科护理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将4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26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72小时后进行疼痛率比较,用直观类比标度法检测术后疼痛的程度。结果:试验组疼痛率42.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76.86%。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普外科术后 疼痛护理
手术是普外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做好术后患者疼痛的身心护理,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通过4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分析,提出了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的方法和意义,为今后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普外科患者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48例患者主要包括阑尾炎、疝气、乳腺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肝囊肿等普外科疾病。
方法:将4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22例术后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26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并加以围手术期的疼痛护理,并于术后72小时进行疼痛率比较。
结 果
术后72小时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患者疼痛情况:其中试验组疼痛率42.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疼痛率76.86%(P<0.05)。用直观类比标度法检测术后疼痛的程度,试验组在麻醉清醒和术后72小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于对照组未进行疼痛护理,患者普遍感觉疼痛剧烈,心情焦躁,情绪不稳定,而试验组由于系统的疼痛护理,患者普遍感觉舒适,并认为疼痛可以忍受,能够配合好医务人员的术后工作。
讨 论
疼痛护理的方法:由于术后疼痛给患者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带来不良影响,疼痛感觉和反应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1],因此在临床上观察术后患者时,同样性质、程度的疾病,会因不同患者的情况而反应的强弱、轻重程度不同。而且往往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的不同,不同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心理反应也不同。最好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护理措施也要因人而异,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具体疼痛护理的方法很多,可以运用暗示、分散注意力、音乐或药物等方法减轻疼痛。良好的止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情,保证患者疾病及时恢复。其中止痛药物的运用仍是目前解除术后患者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运用镇痛药物是药物止痛的关键步骤,医护人员要了解各种止痛药物的应用原则、适合的人群、药物的禁忌证和并发症,避免盲目用药而造成不良后果,并且要防止患者对止痛剂的依赖性[2]。其次要改传统的“按需给药”为根据药物半衰期的“按时给药”,应使药物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使药物的疗效发挥最彻底,保证疼痛患者取得最佳的镇痛效果。除了尽早给予患者止痛药以外,精神鼓励也是很重要的。精神鼓励前,医护人员首先要向患者详细讲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及注意事项,帮助其了解手术过程中所需的环节及要求,使患者正确面对该病,认识该病,帮助其树立信心。分散注意力是术后止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可减少其对疼痛的忍受程度[3]。由于不良的忧虑、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可加重普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又反过来影响情绪,导致恶性循环。分散患者疼痛的注意力,转移他们注意的重点,可以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一般临床上推荐患者在术后可参加一些活动,如下棋、看电视、适当的运动、聊天等;或者给患者放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通过音乐优美的旋律、曲调和感染力使患者精神得到放松,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帮助其放松心情,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转移疼痛的注意力,最终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也可以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在病房中与其他患者交流,谈彼此的手术感受和经验,相互鼓励、相互照顾。总之,疼痛护理的方法很多,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地总结和丰富,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疼痛护理的意义:疼痛护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快速康复,而且可以影响患者的病情变化,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影响。疼痛护理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普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应用系统的、全面的疼痛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医护人员应通过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强化护理人员的意识,扩展知识,完善术后疼痛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动态,随时发现并及时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影响因素,使患者正确认识术后疼痛,减轻其疼痛,提高耐受性,最后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强调心理指导、病情观察和饮食护理等;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平均3.17±1.09分,对照组平均6.94±2.47分,两组差异显著(P
关键词 护理干预普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程度
自实施护理干预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研究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男22例,女59例,年龄27~74岁,平均39.57±11.25岁;对照组男27例,女54例,年龄23~78岁,平均41.26±10.0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护理方法:⑴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包括专科护理和对症护理,给予患者舒适卧位,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并定时为患者按摩肢体和翻身。⑵观察组:①心理指导: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患者对未知的病症会感到不安和焦躁,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说明,让患者有所了解;术后医护人员和家属人员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氛围,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1]。②病情观察: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注意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呼吸。③特殊处理:仔细了解患者疼痛时的特殊生理反应,按照所掌握的资料差异,用不同方式给患者安慰和鼓励。同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并记录相关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规划。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④切口护理和引流管的更换:术后严密注意腹壁伤口情况,观察是否有渗血、胆汁外溢、伤口红肿等情况,为防止感染,应及时更换创口贴和敷料;注意引流管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流量、颜色等。若有严重的腹痛、腹胀、呕吐等情况出现,应及时对症处理[2]。⑤饮食和活动指导:详细介绍术后饮食对肠道功能恢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在1~2天内食用少量流食和水果,促进肠胃功能恢复,但不可引用牛奶、豆浆等引起腹胀的食物;鼓励患者在术后24小时后开始下床活动,利于肠胃蠕动和身体的恢复。
评价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疼痛程度分为3个程度:轻微、中度、重度。并量化为1~10分,患者可根据自身感受到的疼痛程度选择相应分数和程度,见表1。
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t检验,P
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平均3.17±1.09分,对照组平均6.94±2.47分,两组差异显著(P
讨论
疼痛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生理活动。术后疼痛是机体组织修复过程中产生,几乎见于各种手术术后。外科手术治疗时患者会有不同的疼痛,尽管这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时的自然反应,也是参与手术治疗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若疼痛程度较重则会给患者情绪造成异常,使得手术的并发症概率提升,也造成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就需要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其疼痛程度。实践证明,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以及和谐病室休养氛围、合适的体位和良好乐观地情绪对患者手术后缓解疼痛有很大的帮助。而加强患者间的相互沟通,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按摩、幽默、放松等护理干预措施也深受患者欢迎接受,这些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在使用普外科手术为患者消除病患时,不可避免的会使患者在术后有短期性的疼痛感。因此,术后做好对患者的疼痛护理和心理慰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当代医学人性化服务的提出,普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日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身为医护人员,将减少患者疼痛作为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通过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制定相应有效的方案,应对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3]。这样不仅可以做好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速度,还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
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未知,往往会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事前宣传工作和心理辅导,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增强患者信心。本研究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