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时间:2022-07-16 03:02: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为例,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所带来的效益。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观察是认识的出发点,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是正常思维的必要条件。”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持久性,而多媒体技术却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它通过呈现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鲜艳的色彩,生动活泼的画面,抛弃了传统教学中静态的观察模式,使抽象变为具体、形象、生动,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持久地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探究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奥秘。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主要特征,加强观察的目的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观察事物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从而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我在设计《笋娃娃》一课的课件中,在画面上用文字或鲜艳的色彩予以突出,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直观地再现了笋娃娃从泥土里“钻出来”“冒出来”“顶着石头”的样子。学生观看课件后,很快体会这几个动词所表现出的笋娃娃的生长状态。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安排学生的口语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学生说话欲望,让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青蛙看海》一文教学中,课件呈现给学生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面上波翻浪涌,伴随着磅礴的惊涛声,教师提出问题:青蛙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它还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展开想象、交流讨论,最后围绕着话题和要求将自己想象的内容讲述出来。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启发。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放飞学生的思路,突破思维的常规和束缚,从而调动他们自身积累的素材,开拓选材范围。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达到进一步巩固和运用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内因。只有产生与文本的对话期待后,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进入“真正的读书境界”。

如《观潮》一课里,学生较难理解文中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教师把多媒体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潮的雄伟上,教师将选用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概括潮的特点,并配上话外音,在仿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充满了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方面,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改造和重组的过程,学生是积极意义建构的主体。所以,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活动,他们的理解和运用的技能才能获得和形成,才能逐渐积累语言,丰富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必须落实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上下功夫,必须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动机,端正学生主动探索的态度,激励学生主动开拓的精神。如:利用Hiclass教学平台展开的修改作文的活动课上,如果大部分学生不会修改词句,那么,下次的活动课内容教师就事先与学生商量,准备以如何修改词句为内容开展讨论或练习,学生就会在近期内对这方面内容主动探索。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学生学习了电脑,在运用电脑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学习。学生就会不断充实自己,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持续发展。

2.利用现代教育条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果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创作才能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中,教师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最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

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变静为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不断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使语文教学更富有魅力,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县路口镇长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摘 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语言文字也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信息 技术 运用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我在教学中,借助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在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的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由于受到认识能力的限制,对一些较为艰深的科学道理、专业名词等往往难以理解,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概念。我们在教学时便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运用图画、投影、录像、电影及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突破训练难点,克服思维障碍。

《摇花船》是一篇介绍民间艺术文化的短文,课文是从花船的样子、摇花船的姑娘、“船老大”、摇花船的时间与路线这四个方面来展开叙述的。对于民间艺术文化,学生知之甚少,于是我在课前搜集了我国各个民间活动的图片,课堂中运用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民间艺术有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文中的“竹篾”、“流苏”、“火铳”等物品,学生因缺少生活经验及时间的久远,较难理解。于是,我在帮助他们克服这一难点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画面清晰地一一展示这些物品,并展示出它们的用途,在视觉形象作用下,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原先的障碍一扫而空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大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利用媒体播放了一段电影录像,五壮士毫不畏惧,英勇跳崖,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我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录像后,我又让学生根据画面中五壮士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他们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四、运用网络技术,巩固学生收编资料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简单的文字叙述,巩固收编资料的能力,并学会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有了信息课上掌握的技能在教师设置的专题性活动中很快就搜集到所需信息,加之在小组、全班交流中获得的信息就相当丰富了。但面对着众多的信息如何处理呢?

在教授《太阳》一课时,我让学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太阳,学生们能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甄别选取有用信息写出自己对太阳的认识。这正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尝试。

五、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免步入误区

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只要用就好,不管内容是否需要。生搬硬凑、声音、影像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不乏存在。多媒体软件是为了教学服务的,其功能是辅助教学,不能滥用多媒体。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遵循教育原则,切不可弄巧成拙。不可以为了表现技术水平而滥用技术。技术与教学要相得益彰,才能创造教学效果。我们也不能盲目追求艺术美感而华而不实。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把学生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会影响效果的。例如:教授《春晓》一诗时,因为它是一年级课文。教师若用多媒体展示多篇关于春天的诗词、大量关于春天的文章,就歪曲了原文之意了。运用多媒体,应当把它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电教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我们的课堂大放光彩。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妙用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把多媒体引入了课堂,它像一个百变的精灵,融图片、动画、计算机、音响、录像、实物投影为一体,灵活、便捷、形象、直观的优势特别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把“听说读写”的教学巧妙地和多媒体结合在一起,可使学生印象中枯燥、乏味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鲜活起来。笔者将针对“听说读写”的相关教学实践,探究多媒体运用和语文教学结合的相关途径。

一、让我们的听觉、视觉多元化――培养听的能力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了学生的感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需要关注事物的敏感度,对自己觉得无趣的电视节目,遥控器在手便可随心所欲。相对于色彩鲜艳、生动新颖的动画片,课堂的教学便显得逊色不少。难怪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一看动画片便专心致志,一上课便容易分神。

而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的问题。如何去与动画片一拼高低,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能听得入迷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视听媒体的长处,利用课堂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优势,让学生专心地听讲吧!

例如:我校开展“每日成语”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拗口难读的成语并非轻松自然,了解其中深奥的意思也是困难重重。

为了让学生爱读成语,爱听成语,爱用成语,笔者购买了相关的成语故事动画片。学生果然爱看,每次看到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他们的小手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常常提醒教师让他们观看。

学习有了一定的效果后,笔者便利用学生爱模仿的天性,让学生学着成语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边表演边说故事,屏幕上的卡通人物成了背景,学生们为了能活灵活现地展示动画片中的人物,就更加注意听讲了。表演时,虽不尽善尽美,但看到故事中的人物变成了身边的小朋友,很多学生都提高了学习成语的兴趣,不少成语故事说起来如数家珍,津津乐道。

于是,笔者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上这些成语,并把如何用的过程说给大家听。虽然有不少成语用得啼笑皆非,但同学们专注的倾听成为下一位同学说的动力,使得成语的学习呈现了良性的循环。

笔者从完全依赖多媒体入手,让学生先从心理上接受、认可后,再逐渐从多媒体中剥离出来,让它只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最后,让学生真正脱离这根拐杖,尽情投入到有效、主动的学习当中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也培养了相关的说的能力,效果较好。

二、活用多媒体,创设口语情境,激发表达欲望――培养说的能力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吸收的信息虽多,但若不会正确、完整、艺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疑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能言善辩的课堂辩论,各抒胸臆的情感交流不约而同地成为一节语文课的亮点。抓住口语交际的基本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可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例如:20016年的初冬,时逢2006年多哈亚运会的召开,电视媒体大肆宣扬,电视转播更是从开幕式起便贯穿始终。笔者灵机一动,何不确立这一内涵极其丰富、学生又感兴趣的主题,利用各家的电视机作为媒体工具,为学生的口语交际准备下大量的素材呢?于是,孩子们便十分乐意地接受了“看电视”这一作业。

广州亚运会结束之后,笔者专门上了一堂“亚运面面观”的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述自己眼中的亚运会。笔者又特意剪辑几段亚运冠军的精彩片段,如刘翔跨栏冲过终点线,身披国旗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运动员在领奖台上高唱国歌、流下热泪的画面,在课堂上播放后,让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画面作一段口头的场面描述。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幕,学生们马上受到强烈的感染,表达的欲望萌发了。这一次教学活动不仅提供了一次口语训练的机会,也再一次拨动了他们的爱国心弦。从我国的选手到国外选手,从成功到失利,荣与辱,泪水、汗水、微笑、鲜花,他们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孩子们眼中的亚运会是多么精彩,多么令人回味呀!

巧妙利用课外和课内的多媒体组合,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欲望,不仅有话要说,还滔滔不绝,讨论热烈,获得了不错的训练效果。

三、让我们的朗读情感化――培养读的能力

语文姓“语”,从语言文字入手,细心揣摩,领悟字里行间中作者表达的细腻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是朗读训练的基本过程。可是,单纯的粉笔、黑板、教师的引导是一方面,很多课文景色、场面的描写是很难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深刻的,没有视觉、听觉的经验,有些学生在朗读中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夕阳真美》一课时,虽然不少学生听说过夕阳,但真正静心凝望它美丽面庞的却寥寥无几。在第一课时教学后,笔者发现学生虽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夕阳,以往的生活经验也未能帮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但是,他们却迫切地想看看课文中描述的夕阳是否真是那么迷人。笔者便搜集了有关于夕阳的一些精美图片,制作成幻灯片,有长河日落、大漠斜阳、海面余晖,先激发起学生对夕阳之美的同感,让学生走入语言文字,自己揣摩。第一遍朗读训练后,笔者又播放了夕阳渐渐落下的壮丽景色,学生的朗读热情更高了,竞相朗读。最后一次朗读,笔者给学生配上舒缓、轻柔的音乐,在动听的曲调中,一位学生的缓缓朗读,立刻把大家带进了夕阳的余晖中,好像所有的人都披上了金色的霞衣。学生和教师均陶醉其中,有的学生甚至陶醉得轻轻闭上眼睛,久久不愿睁开。

笔者利用了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图片、录像以及录音的播放,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了,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情感,自然而流畅,还有不少学生在课后专门和家长去看真正的夕阳,写出一篇篇佳作。

四、巧妙组合媒体,拓宽写作内容,促进写作交流――培养写的能力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少学生对写作却有点“谈虎色变”。如何拓宽学生写作的内容,让学生乐写,并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呢?这确实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难题,

例如:在进行一次拓展的作文训练《我是一颗种子》时,作文要求是让学生学会细微观察,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文体不限。以前也曾经进行过这样的作文训练,让孩子们养上一颗种子,浇浇水,但是,开始的兴趣慢慢就消退了,孩子们的观察也时断时续,写作时依然没有素材。

这次,笔者利用多媒体快速展示了种子生长的过程,全面、直观,不仅有发芽、长叶的过程,还有根系发展的进程,孩子们立刻被这奇妙、真实的自然现象所吸引,七嘴八舌地就讨论开了,针对种子如何生长的过程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笔者鼓励他们利用网络去查询,网络这一强大的媒体立刻成为学生们的信息源泉,写好后,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丰富,描写生动,饶有趣味。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交流作文,笔者又把一些好的作文和一些需要修改的作文放在网络平台上,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修改他人的作文,再进行交流。

笔者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写作,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写作,最后还是利用网络帮助他们交流作文,完善作文,巧妙地进行了媒体的有效组合,拓宽了写作的路径,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不能为了用而用。

语文的空间广阔,“听说读写”的内涵也极其丰富,相信我们利用好多媒体,会在多个不同的层面帮助学生更乐意学习语文,接受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余地,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你的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对于正处在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这种潜在的心理能量主要是靠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加以体现。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能使你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

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通常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出发点的观念和意识。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1. 聆听音乐,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

每堂课一上课,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或者是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都会由下课时的松弛变为上课时的紧张,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为此,我们在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气氛,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听音乐放松了神情,活跃了思绪,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2. 展示图片,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

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学投影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

3. 播放动画,营造自由的学习环境。

动画片是小学生的喜好。让学生对动画片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学生更是一个比一个发言积极。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利用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配备的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各抒己见,必将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这样,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抓住了课文中的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不同的学习内容,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保证学生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就小学语文而言,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不囿于原有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地灵活地去思考。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 录像再现。《火烧云》这一课主要是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不同变化的描写,让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认识。小学生平时观察到火烧云的机会很少,有时即使有机会观察,看得也不是十分仔细,因此在对课文内容理解时,自己的思维就受到了局限。为此我们可以把电视录像中有关火烧云的资料重新播放给学生看,学生看过以后,视野开阔了,思维也就灵活了。然后再让他们去学习文中的内容,这样他们就有了一定的思维求异性和变通性。

2. 网络下载。《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什么是雷达,雷达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关的网站,找到这些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表现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1. 实物演示。写入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中的许多物体,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究竟这个物体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书中所写的,孩子们一概不知,如琥珀。这很不利于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这个物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是能见到的,为此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几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琥珀,上课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分别演示给学生看。由于是实物,他们看的兴趣就会很浓,看的时候就会很认真很细心;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提出许多自己认为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通过询问、查找、讨论,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加强。

2. 摹拟试验。许多事情,如果不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其中道理永远都不会明白。例如《画杨桃》,同是一个杨桃,它能被画成不同的形状。其原因是每个学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杨桃的形状就不一样。老师在上这一课时,单凭讲学生是不会轻易理解的。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把一个杨桃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试着自己也去画一画,然后再变换位置看。这样一画一换,虽然学生仅仅是动动手动动腿,但他们在动的过程中已经是锻炼了自己的一种创新能力。

3. 虚拟假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的主人公结局都是极具悬念性的。如果能对这些主人公后面的故事进行一番虚拟假设,势必会对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帮助。如《凡卡》、《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他们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文章的图片通过剪辑整理合并在一个地方,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把它后面的故事虚构成一段文字讲给同学们听。此举一方面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次综合考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教学效果是显然的。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伟大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现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相较于教师的纯粹主观灌输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是很浓厚,单调的语文课堂更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因此多媒体的恰当应用无疑对课堂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新鲜、多变的事物是充满好奇感的,当教师运用多媒体去刺激他们的时候,不但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总是居于课堂的主导部分。在这一过程,教师不仅仅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同时还要讲解,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机会。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则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课前,老师先设计好整洁规范板书的图案,课上,只需按照程序将板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如此,教师可以利用节约省的时间扩充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训练的次数。提高知识结构密度。或者,把余出来的时间惊醒课堂答疑,学生有疑问,在当堂就可解决。除此之外,现代教育媒体的视听交互功能,更容易被处在成长阶段,爱好新奇的学生们所接受。它可以把大量学生必须了解的信息以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时,学生的情绪亢奋,思维敏捷,这种情况下最容易接受知识,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中,说、读、写这类能力训练本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现代教育媒体教学的直接呈现使之中变得有趣而易于接受。如此一来,学习情境被优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然提高。当学生置身于最有利于的环境中,思维兴趣才会异常活跃,学习主动性才能高涨。学习的活动空间范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创设课文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全面、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乐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其他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通过形、声、色、光的运用与结合,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导致“情深”,引起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战争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实在太遥远了,仅凭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容易真正体会到八路军战士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的。所以,教者可在学习课文以前,详细介绍战争的背景,给学生打下爱憎分明的感情基调,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课文,感悟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随后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片段,使学生走近那场战争,走近英雄们,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升华,情为之所动。随后,教者在电脑上展现五位壮士屹立狼牙山顶峰的英雄形象,映出字幕:“此刻,面对伟大的革命英雄们,你们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吗?”通过刚才的学习和对电影片段的欣赏,学生情绪高昂,跃跃欲试地要对英雄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决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很自然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四、把“重教”变为“重学”

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过去的应试教育是“老师讲、学生背、应付考”,于是在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只是一味的死记,根本没有理解或者只作一些囫囵吞枣的理解。而素质教育则重在学生主动、积极、真正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这方面确有很大的实效。

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必须多让学生参与,真正的体现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必须放弃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欲望。

如我在《七月的天山》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