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16 03:49: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

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探究

[摘 要] 对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进行了界定,并分别就科技教育主题的选择、课程资源的教学研究与开发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三个层面对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科技信息素养,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关键词] 科技教育 教育 创新 实践模式

1.引言

文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然而,就目前普通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却明显不足[1]。为了弥补不足,高校提出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或在选修课中开设科技教育课程,或在活动课中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实践活动等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来说,远远达不到要求。如何对高等综合院校的文科学生进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学生又乐于接受的科技教育?笔者认为,可以创建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

2.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界定

2.1 基于STS的“三位一体”科技教育学习环境构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STS教育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改革方向和一种模式提出。这一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以对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安排现代社会的科技教育[2]。STS课程设计思想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的相互联系,强调对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相关科学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并采取行动措施的有手段。在大学文科生中开展科技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现代科技素养的内涵包含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技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3]。

结合STS教育实践和科技素养的认识,在大学文科生中加强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构建出适合学生学习环境是根本,其中,包括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构建环境。自然环境,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和资源的总和;社会环境,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人工构建环境,指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多媒体学习系统、校园网络环境、教育网站、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等。如图(1)所示,自然环境是学生直接接触自然科学的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培养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社会环境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平台提高文科学生社会科学技术素养;人工构建环境主要以学生的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出符合文科学生科技教育发展潜能的环境,通过人工构建环境的摔打和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科学技术能力。在这三类环境中,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体现出STS教育的群体没有改变,三类环境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及能力各有侧重,但是三者却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和社会一脉相承,相互促进。(如图中的双向箭头)。图(1)表示的是基于STS的“三位一体”科技教育学习环境构建图。

2.2 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界定

科技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和传统的科技课程开发过程中,人们将主要的目光都集中在教材的编写,再围绕教材来设计教学资料和教具,这种状况属于一种封闭式的课程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基于STS的科技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笔者通过多年担任文科《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开放式课程开发模式:课程主题课程资源课程活动。如图(2)所示,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中心问题构建课程资源,从而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该开发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课程主题是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关键部分,科技活动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成分,三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撑才能够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生成过程,随着活动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活动设计,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主题、课程资源、课程活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和教师应注意恰当处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关系,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从点到面,开发和利用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实验操作、网上搜索、网站建设等),了解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以及其对科学研究领域、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乃至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课程的设计,将科技知识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领域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本论文所说的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具体界定如下:

大学文科生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主要是以STS课程设计思想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某一科技主题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

对文科生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界定,如下面图(3)示意图所示。

3.文科大学生中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实施

实施模式的构建将有助于改进文科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应该紧紧抓住其“实践性”特征,以实践活动的创造性为横坐标,以实践的目的为纵坐标。

3.1 科技主题的选择体现创新性

科技主题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体现创新性:

其一,科技主题的选择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将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其二,要研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实际条件选择科技主题。其三,选择某一科技主题,从点到面的展开,从而动态的生成教学资源。

3.2 课程资源的教学体现合作性

课程资源的教学合作性,体现在对教师教学表现形式的转变。在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视角下,传统课程实施和综合实践模式课程实施在表现方式上要实现转变。具体如下表1所示。

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逐步生成动态课程。以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原因在于课程内容不是预先规定的,而是以某一科技主题为出发点,由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共同搜集、筛选、整理相关内容,对该主题的内容不断地扩充而生成的。

实践活动方式是结合具体的科技内容和现有的课程资源而设计的。结合课题内容,适当介绍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有计划地设计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案,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不断生成的实践活动。比如,设计了一种由某一科技主题为出发点,从科技内容和活动方法两方面展开的坐标模式。科技主题是根据“三个面向”的原则,在充分挖掘周边环境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选定的(定原点);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展开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中,共同创生的(建立坐标轴);学生自主地选择活动方式和研究内容,自主决定研究课题(选定自己的坐标位置),然后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探究活动。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动态课程生成如图(4)所示。

3.3 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现多元性

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应突出体现全程性、多元性、多样性。

全程性是指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多元性是指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者可以是指导教师,或是教师小组,或是学生本人,或是学生小组,甚至是与实践活动相关的校外人员等;多样性表现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上,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4.总结

文章对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进行探讨,主要以STS理论为依据,从模式的界定、科技教育主题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来探讨,与此同时,尝试在本校展开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模式,需要精心选择科技主题,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以科技创新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以课程科技活动的搭建为平台,走出了一条有学校特色的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之路[4]。

作者简介:

钟友坤(1977年-),男,汉族,广西岑溪人,广西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何丹康(1977年-),男,汉族,广西马山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助教,研究方向:电子通信技术。

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的互动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的因素和特点,探讨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培养中的师生、校企、各级创新平台互动模式,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科技创新 活动教育 互动模式

一、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的因素

1.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束缚了老师的主导性的发挥。“应试教育”下的“高分低能”不是个别学生的写照,同时在现在还是很多师生追求的目标。

2.大学教学管理运行制度的影响。最为显性的的体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教师的引导、帮助。此外,大多数高校仅仅依靠团学组织而未建立起与教学运行相统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机构,也未制订相关的规章措施。

3.缺乏相应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难以为继,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因大学生不是生产者,不能对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资金和设备地投入,而科技创新又必须有资金和物资的保障才能进行,因此大学生的创造发明函待资金和物质的保证。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的特点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有创新性。大学生创新活动教育目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介入社会,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点本身与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成长需求是相一致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便捷使大学生对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发展现状都有着基本的掌握,因此有了网络信息创新的新平台,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使研究向着更新的方向发展。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范围的宽广性和过程的复杂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再局限于校园,已经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活动中,空间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随着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尤其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学分制管理的逐步推行,课内外的界限逐步被模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逐渐纳入到新的教育教学体系中,高校逐步形成了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的整体培养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过程包括从学习一创新一应用的必然环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有很强的层次性与实用性。首先,大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学历层次。其次,大学生主体的层次差异性又导致了活动结果的多样性。由于层次不同的大学生在个性特征、已有学习积累、知识结构和优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科技成果不可避免的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另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受到资金、设备和所学知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的互动模式探讨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师生互动模式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培养主要是三条途径:一是在老师指导下获得。二是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得。三是从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获得。老师指导就需要师生互动,互动策略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导师指导创新小组制度的师生互动模式。开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的新局面,必须要造就一个高水平的、能够担当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目的这一战略任务的师资队伍,而课外科研活动小组就是实现教师指导学生的最佳组织形式。

(2)创新活动教育纳入到教学活动过程的师生互动模式。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其应用充实各门课程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新动态和应用的新热点,打破专业界限,开设通识的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使学生知识结构既博又专,以此师生互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支撑和基础。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校企互动模式

(1)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与市场实际需求的互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要加强市场观念。做科技创新活动之前认真做好社会调查,来研究自己准备从事的科技创新项目与社会、市场联系是不是够紧密;研究的成果能否被市场接受等。

(2)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与企事业生产需求的互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尽可能的与相关的厂矿企事业单位互动,以期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选题方向,争取相应的资金、设备支持,不仅为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设备不足的问题。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各级平台互动模式

(1)学院互动平台层面。学院要根据学校的部署, 积极围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推进创新活动教育的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活动教育氛围, 以学生第二课堂科技活动为抓手, 结合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活动激情, 为最终实现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创造条件。

(2)学校互动层面。把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学校层面的系统工程来抓, 努力以改革创新活动教育方式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学校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创造发明活动。加强大学生相关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出台大学生创新活动作品申报立项和奖励办法, 设立校级层面创新活动基金, 为优秀项目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全程辅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活动。

(3)全国及省市各类创新活动竞赛互动层面。以“挑战杯”为重点的系列学生科技活动成了全国及省市各类创新活动“百花齐放”的局面。如何与各类创新活动竞赛互动,制度是保障,规范的制度, 对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教育有着非常积极作用。合理的可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该类活动。

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

摘 要 加强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不仅能为提高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平台,而且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动力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理念的分析,进一步发挥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践教育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教育 学风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知识的创新锻炼,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效在建设良好的学风方面所特有的推动力,这使得当前部分高校中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兴趣不浓,学习缺乏知识动力等等,①致使学风建设得不到实质性的改善。

由此,重视学风建设,以科技实践活动促进学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层面,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又是关系着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发展。②

1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能有力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科技创新活动是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的优良学风会给科研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就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因此科技创新的知识需要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触其它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2)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能提升大学生创造能力与创新水平,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学生在具备这些能力后,将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学院的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以求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学习风气和校园文化氛围上将有质的飞跃。这对于推动学风建设,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3)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能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身潜在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那种仅仅为了传授某一专业知识技能而具备的知识结构己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了 , 大学生要想在未来社会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主动,就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使自己既具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2 科技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密不可分

目前,高校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一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部分同学理想脱离现实,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而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③

科技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句话,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实践、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引发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的思想。当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学风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需要聪明才智、学习能力等智力因素,更需要正确而适度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饱满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毅力以及完美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创新教育离不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众所周知,学风建设的重点正是在于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创新教育与学风建设是紧密结合的,前者促进后者的建设效果,而后者影响前者的实施效果,通过科技创新教育来带动学风建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和催生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知识价值的认识水平、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情感、对学习的行为意志力,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氛围,进而构成一定的群体压力,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不自觉地被这种强有力的稳定气氛所感染,并日益与之交融,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实施“第二课堂”的科技创新教育。“第一课堂”教育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第二课堂”科技创新即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则是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实验技能密不可分。所以说,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各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等资源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生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学校应该就此组织多样化的、有新意的教育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定位在让学生发明创造上,也不是刻意让学生标新立异,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习惯,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发展个性,获得创新体验,增强创新热情,为今后更长远的创新实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在资金、设备、场地和指导教师等方面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有力保障,积极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和省部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与潜能,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情操、诚信意识、互助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推动良好学风的养成。

(4)打造科技创新活动品牌,使学风建设获得持续动力。作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部门应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形成浓厚的参与氛围。建立有效的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后盾,构建各类竞赛的参赛团队应涵盖高、中、低各年级学生。树立本单位的品牌竞赛活动,有效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提供组织保障和配套支持;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评比和表彰,定期举办大学生科研成果展或报告会,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金,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引导鼓励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训练及竞赛项目,体验科技创新过程,并形成一定成果,通过典型带动,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由精英型向普及型转变,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通过社团和协会活动,使所有学生均得到良好的科技创新教育,让学生更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学风建设的“助推器”。

大学生科技教育研究:科技活动中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方法与实践

摘要:针对工科院校高年级学生,通过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分析面临的主动性缺失的问题,一方面提出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明确创新的实质内容不是创造,关键在于创新智慧;二是有针对性的科技活动的研究规划和研究内容分解;三是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建立一种互动学习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一是以兴趣为起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发现学生的差异,并善于应用;三是以创建和谐氛围为中心,在相互的合作过程中寻求创新。

关键词: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习模式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主体的人格特征和智慧特征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在已有的教育的模式基础上,着重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特征和创新智慧特征的问题。现有的研究者分别从教育体系本身以及从创新能力的心理构成上进行分析和研究,他们代表了教育学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如有的研究者提出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要创新;有的研究者提出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的见解,等等。上述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一般是中小学生或者是大学里的低年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兼科研人员,接触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科技活动,而所有这些活动的主体都是高年级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他们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人生观等已经基本定位,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根据自身与所带的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体验,感悟颇多。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定位

创新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像现在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创新同时也意味着改变,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所谓的结果是指人们看到的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等的变化;创新也是一种过程,它是作为创新主题的人的日积月累付出;第三,创新面临风险,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是在创新方面很有可能是创新者的辛苦付出收获一份失败的回报。从上面具体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进一步归纳出创新主体的人格特征——自信、坚持和责任。这是从作为创新的主体的心态反应,包括意识、情感和创新意志三大方面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1)作为创新主体所具有的不断追求新的知识的动力——自信,这种追求新知识的动力针对不同的个体而不同的,但是在创新主体中确实是普遍存在的。2)坚持是个体追求新知识的一种自觉能动状态,在创新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创新主体的习惯与性格。3)责任感是创新主体追求新知识的内部心理体验结果的一种升华,尽管有挫折、有成功,但无论是怎样的结果,创新主体体验的不断强化,就会转化为创新主体的责任感,并使他们不断地靠着自己的理想坚持下去。从中也能够看到创新主体的智慧特征,表现出来就是创新主体的知识水平与技术技巧的掌握。首先,创新主体在观念上已经具备了自成体系、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这种水平的前提是创新主体必须具备牢靠的基础知识,想到才能做到,如果想不到是不可能做得到的。这是在人们最经常说的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之上的一个能力水平。其次,创新的实践活动是创新主体在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展现作为创新主体的问题解决方式,只有经过实践活动才能证明创新活动的可行与否,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创新”无法称之为创新。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科技活动中实施的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主体的创新人格特征入手,以提高创新主体的智慧特征为核心,带动作为创新主体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而创新人格特征和智慧特征不是先天的,它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创新主体消极被动的按照既定模式的训练过程,而是针对创新主体的个体差异,量身定制的科技活动,这一新的教学过程成为创新主体不断认识自我、追求探索新知识和完善自身各方面能力的过程,亦即培养创新主体自信、自立、自理、自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他们具备创新的人格特征、创新智慧特征。

二、问题: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经验性的研究表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需要的品质和素质需要在基础教育或者通过基础教育得到培养。摆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系列的科技活动,如何把握科技活动中的基础教育,并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工科院校,尽管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对所参加科技活动很感兴趣,但经过与学生的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沟通,还是发现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自己面前——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提不出问题,被动地需要教师主动提出问题,同时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因此实践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从小学、中学一路走入大学的校门,这些优秀的学生已习惯了我国的考试模式,转而要求他们自主学习、变革创新、积极讨论,难免地会使学生受习惯的影响而感到乏力。此外,参加科技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创造、实践、生存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较课堂教学更高要求,使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人格特征又重新退回到以前的习惯中去。因此,这个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三、科技活动中的创新教育

在我校科技活动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等、冯如杯等等为学生提供了科技活动的平台,针对科技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特色,提出科技活动创新教育体现在在三个层次:首先在思想上,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认识到创新是变化,不是单纯地创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智慧。创新的智慧来源于学生们正常的思维过程,又高于他们正常的思维过程,它是作为创新主体的学生对某种对象包括事物、问题、观点等产生新的观点、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其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原有的认识,在人们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因此,创新主体智慧的培养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它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这种认识来源于学生对科技活动内容的文献、资料调研。这是科技活动内容至关重要的部分,需要学生大量查阅,达到“知己知彼”的状态,这也就是说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调研活动不是简单地查阅,需要学生通观全局,归纳整理。只有通观全局才能有全面的认识,通过细致的总结、归纳、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认识,逐渐形成创新思维。其次,有针对性的科技活动的研究规划和研究内容分解。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科技活动也是这样的,即使是小的科技活动项目也具有自己的项目目标和研究内容,因此必须制定项目的研究计划,并进行研究内容的分解。通过前面的调研,学生得到了项目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法全局的认识,通过归纳整理,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自然地学生能够顺理成章地进行“移植”创新,项目计划由想象到逐步落实,研究内容的分解也随之得到明确。第三,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大量的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他们的课堂和实践课程的学习结果是良莠不齐,这就意味着在创新教育中不是针对某一些人,而是针对大量的学生,因此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需要与学生加强相互沟通、专题讨论,在科技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和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在面临问题的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有的是面前有一座“大山”,畏手畏脚,裹足不前;有的是方法很多,在选取哪种方案或技术的时候举足不定。这时候学生们需要的一是建立信心,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的工作内容、或者是赞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进而产生自信心。二是对技术方案/方法的把握。在学生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利用自己文献总结得到的结论和实际情况,进行最优化的设计;还可以通过专题或小组讨论比较各种技术和方案,在讨论中不仅技术方案/方法明确了,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

四、科技活动中创新教育的实践

科技活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讲求的是创新、合作。如何让学生能够进行创新,和谐合作,在此提出了一种学习模式,通过自身的实践,学生们收获颇多。这种模式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兴趣为起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个体,只有学生从意识上和行为上摒弃对待知识的简单复制、呆板僵化的态度,有开拓、创造的意识,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科技活动中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要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合作的新型关系,必须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在《兴趣与努力》中提到:“真正的兴趣原理是所要学习的事实或所建议的行动和正在成长的自我之间公认的一致性的原理;兴趣存在于行动者自己生长的同一个方向,因而是生长所迫切需要的,如果行动者要自主地行动的话。”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潜力需要从激发兴趣开始,需要从文献综述、选题、实施过程中间,教师启发、指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专题、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中产生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2.发现学生的差异,并善于应用。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作为指导者,由于每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个性都各不相同,所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调动每个人探究的欲望和对成功的期待便成为必需。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欲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用多种视角解读问题,找出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在现实能力基础上的潜力开发,形成独立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促进者,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引出学习者的经验,试着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视角有所收获,获得愉悦,增强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3.以创建和谐氛围为中心,在相互的合作过程中寻求创新。大学生学习方式往往沿袭的是自己在高中时代已经定型的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完整的创新人格和智慧的培养过程来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培养。而单一的接受学习的不足却可以通过发现学习来弥补。科技活动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在实践中,不同的学生研究内容是有足够差别的,并且需要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一般来说,科技活动中,学生往往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诸如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专题、小组讨论等,不断发掘自己的长处,同时也不断反省自己的不足。

创新教育,实践证明在科技活动中完全可以围绕创新主体的创新人格特征和智慧特征的培养展开,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每次与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谈心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宽泛全面的基础培养、活动过程中分工合作面对困难等等,这一切使他们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简介:胡姝玲,女,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