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03:58: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书籍版式设计问题探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期刊的版式美是一种形式美,少儿期刊的版式设计越来越不容忽视。设计者应注意通过立意、构图、造型以及由印刷工艺提供的可视物质形态的艺术形象,使少儿期刊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达到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少儿期刊;版式;书籍设计;美学特征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期刊业蓬勃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仅有期刊21种,而截至2007年4月底,期刊总数迅速攀升,增至9468种。与此同时,我国期刊的品种也得到极大的丰富,已涉及多个学科、不同领域,极大地满足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阅读需要。其中,少儿类期刊接近200种,虽然其数量所占全国期刊总数的比重不到2%,但在月发行量超过百万的24种期刊中,有9种为少儿类刊物。少儿期刊发展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被业界看好。可见,在拥有近4亿少年儿童这一世界上最大读者群的少儿读物出版大国里,少儿类刊物是期刊界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印刷水平的不断提高,面对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作为传统媒体的少儿期刊美术装帧设计经历了两个跳跃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多数少儿期刊采用黑白印刷。编辑出版工作重在文字,美术装帧设计方面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工笔插图。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少儿期刊开始进入“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漫画、图片越来越多,对美术装帧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几乎每个期刊社的美术编辑们都努力在电脑桌面上大展身手。进入21世纪,网络介质、电子介质等多媒体的普遍适用,使我国的传统型少儿期刊面临更大压力和更激烈的竞争,少儿期刊在美术装帧设计方面是否占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其美术装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份成功的少儿期刊首先吸引读者注意的是其精美的版式,它会使读者在阅读内容之前就有一种审美的愉悦。这种美感的产生是和版面设计的美学原理分不开的。
期刊版式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类,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是视觉艺术、印刷艺术、平面设计、编辑设计、工业设计和桌面排版的综合艺术。期刊的形式美是期刊整体策划的重要任务。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目标是使人类图书产生的信息影响更丰富、更巨大、更持久、更立体化。信息要素在美的刺激下,牢牢地、有力地进入每一个体的大脑,使这些大脑产生协同一致的行动,结成牢固的信息联盟”。
①“一本书就是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不是静止的,它是流动的,它要富有生命力,这样才能够打动读者。”
②而“设计者就是一个导演,同样的内容通过具有个性的设计者之手,会产生完全不同风格和感染力的作品”。
③根据书籍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以具有丰富美感的形式为手段,展现书籍内涵,满足读者对美的享受,这便是对设计者的高层次要求。
一、少儿期刊版式设计的误区
少儿期刊多以年龄段划分市场,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版式设计方面的美学要求――低幼类读物以卡通插画为主,色彩艳丽,形象具体、真实、准确,构图生动活泼;少儿类读物图文相辅相成,色彩介于艳色和灰色之间,形象由具象逐渐转向抽象,多采用象征性手法,构图由生动活泼的形式变为严肃、庄重的形式,突出其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林林总总的少儿期刊中,多数期刊设计编排、制作方法、材质选择趋同,缺乏创新,缺乏民族性、地域性特色,品牌区隔特点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很难贴合小读者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少儿期刊的版式设计陷入一些误区。
其一,随着网络多元化的发展和读者品位的提高,期刊编辑纷纷在版式设计上大做文章,逐渐由传统的厚文薄题、穿插套拼、横竖相向、错落有致的版面风格向现代的充满强烈视觉冲击的版面设计转变――厚题薄文、模块版式、大量插图、大块底纹、色彩鲜活且反差强烈。有些编辑甚至为了插图而删减文章,以提高易读性,其结果导致期刊整体设计风格失去重心。
其二,一些少儿期刊在版式设计上片面追求“形式美”,不顾内容,如大量采用插图、巨幅照片、醒目的标题等,而所选用的图片不尽如人意、艺术性一般,标题内容缺乏新鲜性、生动性。版面元素的夸张使用,导致了期刊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极不相称。此外,色彩、图片、线条等运用的过繁过多,从而版面显得过于花哨,给读者造成视觉疲劳。
二、少儿期刊版式设计的美学特征
期刊的版式美是一种形式美。它虽不同于绘画,但它的形式美法则与绘画的构图法则有着极大的一致性。
点、线、面,是构成设计语言的基本元素。版面中的文字,一个字可以视作一个“点”,文字排列成行就成为“线”,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的“字行”就成为“面”。这些是组成版式的基本元素。版式设计是版面的表现方式,是对文稿基本要素的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期刊所载信息除了基本文字外,还有插图、层次标题、页眉、页码等,编辑根据编辑设计、编辑美学原理和规律对特定的信息、知识、载体进行整体装帧设计加以安排和组织,提出期刊基本要素和文稿结构要素的设计蓝图,树立起独特的期刊艺术的美学形象。
一份少儿期刊从封面到内文直至封底,每一页都要进行版式设计,这就是版式形式美的问题。例如,标题字号与层次、内文格式、插图的大小与位置,以及空白等都是版面组成的基本要素,在整个版面上都要进行要素组合。而绘画与少儿期刊的版式设计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点、线、面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后者只能根据他们的固定程式加以适当的变化,但在虚与实、动与静、整齐与多变等的基本法则方面则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少儿期刊的版式设计,就是运用版面的基本元素,在满足少儿阅读方便的前提下,通过版面的变化以造成一种使人愉快的版面美感。
少儿期刊的美应该是内容美和版式形式美的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出:任何事物都有“双重的形式”,一层是内形式,一层是外形式。内形式就是形式存在于内容“自身内”,而外形式则“不返回到内容自身”。“书的内容所具有的形式,如小说的章回,语言陈述的风格,是内形式;而书的设计与装帧,它无法‘返回’到书的内容,则是书的外形式。”
④形式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形式要由内容决定,反过来为内容增色。人们在阅读少儿期刊时,往往首先接触到的是它的形式,然后才是内容。因此,少儿期刊的形式美在审美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是通过立意、构图、造型以及由印刷工艺提供的可视物质形态的艺术形象,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在整个审美过程中,一方面,读者通过对版式设计的欣赏,提高阅读的兴趣,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美的设计使内容更加完美,使少儿期刊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达到完美的统一。由此可见,版式设计的出发点,不能单纯是版面的形式美,而是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美。
三、少儿期刊版式设计的发展
版式设计是对组成文稿的部件和各种元素进行集散成锦的艺术处理。期刊版式中存在诸多视觉元素,如经过独特设计的正文字体,期刊的主色调、各辅色的具体色彩、所选用图片的质量以及所用纸张的克数等。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搭配和组合,给读者传递信息资迅,体现期刊个性之美。从艺术设计的形式美角度出发,少儿期刊版式设计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简洁有序与层次分明、均衡协调与差异对比、和谐统一与创新求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简洁有序与层次分明
亚里士多德说过,形式美在于其本身的生动性和整体性。在期刊版式设计中,生动性和整体性就体现在简洁有序和层次分明的版面上。期刊版面由许多稿件组合而成,这种组合并非简单、生硬、机械的拼接叠加,而是由一根红线将这些零碎的、单个的元素逐一串接为一个统一整体。它表现的是一种节奏,这种节奏作为形式美的要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日月星辰的运转、四季的更迭、花谢花开、潮起潮落等,都有节奏。在形式美众多形式中,“任何杂乱的视觉元素,一旦有规律地重复编排就会产生某种节奏美,对称是产生节奏美的最便捷途径”。
⑤把握好期刊版式的整齐有序,从而避免杂乱无章的现象。层次性也是形式美的一个因素,也不可忽视。如同一幅画,尽管人物众多、景色万千,画家总不忘记他们之间的主从层次关系。版式中各级标题的反复出现,各级标题不同空间的运用,章、节、段落之间的间歇和停顿组成了期刊最基本的同类反复;文中图表的运用,以及它们的反复出现,又构成了第二层次的同类反复;整本期刊中的文章反复出现,就形成了第三层次的同类反复。这些同类反复中,既有力度的变化――字体、字号的变换,又有空间的变化――版面空间的占用,以及时间长短的变化――文章篇幅长短的不同。把这些重复、间歇、虚实、层次与时间联系起来,形成重复、简便和跳跃的不同层次,再通过版式设计,形成一本有序而富有个性的期刊。
简洁有序和层次分明是版式形式美的初级层次,它有着整一的审美特性,但也存在着生硬、呆板的弊端。在进行编排时,应注意按照稿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稿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读者阅读的视觉习惯来有组织、有目的地安排版面;空间组合应明晰可辨,标题设置应简练醒目,线条的运用应简单流畅,图片画面应清晰鲜明,达到凸显主题、前呼后应、上下左右相得益彰的审美愉悦。
2.均衡协调与差异对比
均衡给人的感觉是生动、紧凑和新颖。若失去均衡,则陷于形式上的失稳状态,看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在绘画中,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所画之物不能悉集于一隅。在装饰美的表现形式上,调和状态、均衡状态,都是平稳、妥适的形式。合理地运用版面的语言技巧,处理好版面各元素之间繁简、大小、疏密、曲直等关系,在有序与无序、整齐与错落之间营造出不同的“气韵之美”。把若干个存在共性的稿件通过版块的大小、色彩的深浅、光线的明暗、字体字号的差异、空间位置的不同、虚实的变化、线条的曲直、动态与静态、节奏的快慢等变化,使稿件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版式设计中“均衡协调”的原则。采用这种原则进行版式设计,可以使版面主题突出,层次清晰,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然而,密布的文字或满版的插图,这样的版面既无间隙又无浓淡层次,缺少视觉强势,缺乏活力和趣味,使人产生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压抑感,更谈不上具有使人愉悦的美感。“在一个平稳、妥适的形式基础上,有一个特别显露成为整体中非常精彩的组成部分,必能使柔和的美感更为生色而动人。调和状态中的对比作用,均衡状态中力的均衡,就都能发挥出‘平中出奇’的作用。”
⑥版式设计中的“差异对比”就是通过图文的大小、形状、浓淡、色彩、方位等技术手段,构成版面的差异。它包括形的对比、明暗与黑白的对比,以及虚实对比。新颖而不落俗套的对比运用,让版面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制造出版面的动态美以捕捉读者的阅读兴趣。
版面的均衡统一与差异对比是版式形式美的中级层次,两者相辅相成。在要求整体和谐的情况下,为了突出重点,可以使用大面积的空白或黑版,使视线集中到某一焦点上,以引起视觉的强烈反差。但切忌运用过多,过多的视觉反差对比会削弱主题,冲淡“重点”的表现力。
3.和谐统一与创新求变
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美在整体”的观点。“和谐统一”的原则就是“寓统一于变化”。“变化之中有统一的因素活动的时候,即是变化与统一两者的矛盾得到适当解决的时候,则既不杂乱,又不平凡,便发挥美的价值而产生美感。”
⑦这要求期刊版式在形式变化与内容方面做到相互协调一致。经过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的稿件,已具有一定的条理性、整齐性和完整性,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经过排版之后,标题正文的字体、字号,图片的安放,色彩的使用,装饰线条的运用等都与内容表达的严肃或活泼等协调一致,“整齐美”更为突出。稿件的这种“整齐美”的前提就是和谐统一。如果没有“和谐统一”作为设计的前提,就像乐曲中的音符不按音节排列一样,发出的声音只能是噪音而非乐曲。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期刊版式也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创新求变就意味着突破传统,超越传统;打破老规矩,创立新规矩;突破旧风格,创建新风格。“无法而法,乃至无法。”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石涛的这句话道出了艺术创造臻于自由的最高境界。“一切艺术创作或工艺设计,不能摆托旧套的束缚,不能突破陈规,独具风格,熟而不生,这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要求的。”
⑧期刊不仅要在内容上求新求变,而且要在版式设计上大胆进行创新尝试,给读者以新的视觉享受。例如,对原来对称的版面有意识地在对称的外形中掺杂某种不对称的因素,在均衡布局的原则下,采用等量不同形的手法;在横竖成行成列的期刊版式中,采用题头和脚花的装饰图案形成对角呼应的斜轴来加以突破,等等。
“Cookie World”在排版时,根据读者阅读习惯,把文字按照传统的两栏常规排列,而没有采用奇特的编排形式。美术编辑将重点放在配图部分,文字绕图排列,使版面更为生动活泼并富有节奏感;再线条书眉,以及儿童常用的粉色块,使整个版面在整洁统一、跳跃变化。只要符合美学的原则,几乎没有什么规律是不能突破的,这就是版面美学的统一与变化。
和谐统一与创新求变是版式形式美的高级形式,设计者不仅要从技术技巧的纯熟着想,而且更要从新颖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内容上予以重视,加以研究。
“书籍是一个生命体,是有丰富表情的立体物……对每一本书都要深入地吃透它的核心,并由核心向外扩展延伸到书外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然后将与书的内容相关联的各类要素重新梳理、排列、组合、穿插、渗透、流动……”
⑨版式设计的个性化是出版物内在个性的外在表现。只有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既不喧宾夺主、故弄玄虚,又与文章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才能与大众产生互动,使刊物在同类期刊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少儿类期刊既是文化教育事业,也是一项文化产业,它是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商业的有机结合。如何让少儿期刊的美术设计跟上时展潮流,让少年儿童从期刊上面更好的接受美学的熏陶,如何引领少儿读者进入、享受期刊文化所带来的独特乐趣,是少儿期刊所需要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期刊业者的责任。而如何面对国际国内日益加强的竞争压力,让传统型少儿类期刊在21世纪取得新的长足发展,对少儿期刊编辑更是一种挑战。
摘要:文章从书籍装帧中的版式设计入手,论述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装帧设计带来的新面貌和新活力。同时提出自由版式设计要与书籍类别相吻合。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主张在版式设计中要注入情感,升华书籍内容,增加文化内涵,力求使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达到完美结合。
关键词:版式设计 自由版式设计 艺术性 功能性
书籍诞生于书写,是人类思想的最佳记录,它的历史进程似乎建立在三个因素上:“一种方便的载体的存在,一个文本按照能无限变化的模式复制并传播。”0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时僧侣抄写在羊皮纸上的手稿以及我国古代的竹简。就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书了。因为有了书籍此种载体,才有了今天对书籍乃至其版式设计的研究。
何为版式设计?版式的英译为“lay-out”,意指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和调度;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范围内,某些外版书籍也把版式译为“Type-graph”,字面意思就是图片和文字的编排。而从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出发,我们通常所指的版式设计是指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和构成元素进行组合编排,使信息的传达有序而又美观的一种设计方法。
在现存的版式设计中,最为古老的首推500年前以德国人古腾堡为代表的古典版式设计,其特点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两页相对称,内文版式有严格的限定。字距、行距有统一的尺寸标准,天头地脚内外白边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的一个保护性的框子。文字油墨深浅和嵌入版心内图片的黑白关系都有严格的对应标准,古典版式设计在书籍设计史上统治欧洲数百年不变,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市场。
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文明的产生,西欧又出现了网格设计,它是在书页上运用数学的比例关系,通过严格的计算,把版心划分为无数统一尺寸的网格,以此来分配文字和图片的一种版面设计方法。它注重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科学性和严肃性。40年代后半期出版了第一件用网格的印刷品,严密的文字和图片设计方案,贯穿全书统一的版面设计和对于主题朴实无华的表现,代表了新的潮流。借助网格,设计应用在功能上、逻辑上和美学上获得了发展。但是随着设计的进程,慢慢发现网格设计限制性太强,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容易给版面带来呆板的感觉,所以不少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力求打破网格的约束使画面变得更具韵律感。
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行业中的运用使版式语言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期,自由版式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由版式设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设计,它是通过版式编排的自身元素自由组合排列的设计方式。它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是当代出现的具有前卫意识的版式形式和风格。
自由版式设计这一自由的、实验性的手法首先来源于科技成果的突破,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使书籍装帧的自由版式设计如虎添翼。最早推崇自由版式设计潮流的是美国设计师戴维・卡森,他的《印刷的终结――戴维・卡森的自由版式设计》一书打破了人们对版式设计原有的认识,它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和震惊至今让人激动不已。文字的图形化处理,画面的任意性处理,不同段落的不同字体,段落之间互相穿插重叠。将某个兴致所至的句子加线加框或反白,放大此字母而缩小彼字母,大小写倒置,都是其设计的招牌特征。表面一看,这些文字似乎杂乱无章,给阅读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它隐含着巧妙的阅读导向线索,令阅读更添趣味,开创了新时代的设计新概念。戴维・卡森在版面设计的研究中曾对人的心理反应做过一个实验,他试图通过打散原有版式编排的秩序而达到实验的目的,他发现自己所设计的杂志很为年轻人所接受。于是他继续这项实验的研究,从而使该项事业得到了发展,为印刷传媒争夺了这个时代最年轻的读者。尽管多数评论家把卡森的风格定义为“激进设计”,认为是一种很无聊的设计,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卡森的设计就如同不断涌现出的网络歌曲一样,越来越为广大年轻人所欢迎。自由版式设计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艺术类、旅游类、文学类等书籍的设计中。并受到推崇。
自由版式设计有其自身的形式规律,以及基本的设计元素:线条、形态、色调、色彩和空间等因素。比如《艺众、设计、以访谈的名义》一书就是一个典范,它是自由版式设计成功的代表作。本书是韩国平面设计师安尚秀对他在中央美院所教授的“版式设计”课程作业结集而出版的。设计者对每个被访谈人的个性与职业作了相关的了解,从而运用不和谐的点、线、面等元素与破碎的文化符号去重组,从而形成新的版面形式。该书成功的关键,一是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即在版式设计中加强“情感形象”的运用。二是在版式设计中充实了文化内涵,从而打破了书籍设计一成不变的套路,使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结合。看了之后你会惊叹,啊!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设计。
同样,吕敬人的《敬人书籍设计》一书,对编辑排版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空间处理等因素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和大胆的尝试。吕式风格的诀窍是一个字,即“新”。在选题中立足于新的艺术家,而非平庸的艺术家。“人之耳目,喜新厌故”(郭熙),诗经也有“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诗文随世远,无日不趋新”,都说明一个道理,艺术要创新。
旅游类书籍《藏地牛皮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受到了无数自助旅游者和书籍设计者的追捧和喜爱,因为它不仅是一本旅游书。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装帧上,浅黄色的荷兰蒙肯纸、全部涂成了黑色的不规则书边,书脊一侧开有两个小孔,当书被翻得七零八落时,可以任意找一根绳子穿缀其中,以保障书的完整。书内别出心裁的手法比比皆是:手绘地图、速写、插图、大量的摄影照片和书中横、竖、斜排的版式;大小不一、字体不一、字距行距不一的文字排版;彩色与黑白的图片相互穿插;字里行间还配有许多手标之类的记号和用钢笔随意圈点的线框、箭头,这一切是那么的随意、自然。丰富的版式即使不看内容,也足以让读者怦然心动了。其他如《丽江的柔软时光》《漓江深呼吸》《自由自在新三峡》等都成功地采用了自由版式设计。
文学类书籍在设计中有很多也采用了自由版式。如《中华文学五千年》彩色人文历史系列丛书,把文学史类的书籍变得轻松有趣。书中的版式设计在图文编排中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通过图文互注以及多种视觉要素,全面提升了书本的阅读价值,欣赏价值。
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平添了新面貌,其革命性是肯定的。然而,在应用中不可失度,讲究的“只是恰当”,否则自由版式设计不仅不能注入新活力,反而成了弊端。因为它是一种依照设计中字体、图形内容随心所欲地自由编排,并没有一个标准去规范它,所以一不留心就会变得盲目而不着边际。比如李渔丛书“闲情偶寄”系列中的《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在一个版面中至少有5种大小的文字穿插其中,显得版面过于杂乱,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版式设计中一味地追求它的艺术性,把字号过分缩小,字体虚化,甚至重叠、复加、添加装饰物,无休止提高成本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管版式排列的变化再“艺术”,读者也不会认可。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和愉悦性的原则。阅读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终极目的,好的设计就是能适合任何读者的阅读。设计者就如同一位投球手,有些设计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知道如何把装帧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统一,知道所设计的书籍的类型是什么,知道如何定位。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设计家,他们所设计的作品,所抛出来的“球”能被读者接住。
我们要学习自由版式设计的新思维、新方法,充分发挥自由版式设计的优越性,从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灵活运用,为书籍装帧设计增添鲜亮的一笔。
书籍装帧中文字版式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在读者与书籍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然而,在当今书籍装帧的某些设计作品中,文字的版式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作品中忽视文字元素的设计,字形本身不具美感,同时文字编排零乱,缺乏正确的视觉顺序,使书籍难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也不利于读者对书籍进行有效的阅读。
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但有利于阅读,而且版面的艺术处理与书籍的内涵有机地结合,可增加书籍的美感。对于书的认识需要有一定的深度,这是良好设计的开端。专业的版式设计应具有音乐般的韵律,给读者以阅读便利与视觉享受。千书一面的版式设计,呆板、平庸,使人读起来乏味,打不起精神,易于疲倦,神游书外。
文字元素
书籍离不开文字,而字体、字形、笔画、间距等为文字的基本元素。
字体的设计、选用是排版设计的基础。不同字体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情色彩,了解不同字体所带来的感情特性,对版面设计表现书籍的内容无疑是不可缺少的语汇。中文常用的字体主要有宋体、仿宋体、黑体、楷书四种。在标题上为了达到醒目的效果,又出现了粗黑体、综艺体、琥珀体、粗圆体、细圆体以及手绘创意美术字等,在排版设计中,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佳视觉结果,否则,会产生零乱而缺乏整体的效果。在选用的这三种字体中,可考虑加粗、变细、拉长、压扁或调整行距的方式来变化字体大小,使之能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而儿童类读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故此类书籍设计表现形式追求生动、活泼,采用变化形式多样而富有趣味的字体,如POP体、手写体等,比较符合儿童的视觉感受。
字号是表示字体大小的术语,各种不同字号的文字在版面中进行编排能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将首字放大起着引导、强调、活泼版面和成为视觉焦点的作用。
字距与行距比例的把握是设计师对版面的心理感受,也是设计师设计品位的直接体现。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版面来说,字距与行距的加宽或缩紧,更能体现主题的内涵。现代国际上流行将文字分开排列的方式,感觉疏朗清新、现代感强。因此,字距与行距的大小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版式设计中,不管字体怎样积极参与内容表现,一旦阻碍了阅读流畅性,就超越了装帧艺术的基础原则。
文字版式设计的空间编排构成
文字的编排形式多种多样,我们一般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文字左右齐整编排、文字左齐编排、文字右齐编排或文字居中编排。这几种形式的文字既可做横排也可做竖排。
现代书籍的版式设计已从单向性转向多向性,书籍的功能也由此发生革命性的转化:由单向性知识传递的平面结构转变为横向、纵向、多方位的漫反射式的多元传播结构。读者可从书中获得超越书本的知识容量值,感受到书中的点、线、面构成的智慧之网。
点、线、面与空间的编排构成。版式设计是书籍内容的外在形式,它的形式要素同样也是点、线、面。不过,在版式设计中,点、线、面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书籍中各种不同字体和字号的铅字或照排字,包括各种小的图形,都可以在版式设计中作为“点”来看待。由于字号不同,还可以将其视作大点或小点。在版面中的点,由于大小、形态、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也不同。
点移动的轨迹为线。线在编排构成中的形态很复杂,有形态明确的实线、虚线,也有空间的视觉流动线。书籍中不同字体字号的铅字或照排字连起来就是一条线。字号不同可以连成粗线和细线;字体不同可以连成深线和浅线;各种不同的图形还可以连成各种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各种装饰用线、直线、曲线、花线,都是版式设计中可以运用的线。
各种线并排起来就可以组成面,比如各种书页上一行行的铅字排起来,就可以构成“面”。字体、字号的不同,面的变化也会有深浅之别。字行的多少及字行的长短又可以组成较大或较小的面。各种插图和装饰图,在版式设计中也应将其作为各种大小和深浅不同的“面”来看待。
面在版面中的概念,可理解为点的放大、点的密集或线的重复。另外,线的分割产生各种比例的空间,同时也形成各种比例关系的面。面在版面中具有平衡、丰富空间层次、烘托及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维空间的编排构成。在生活中的三维空间是立体空间,看得见、摸得着、能深入,如当我们走进房间的感觉,而在平面编排中的三维空间,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建立近、中、远立体的空间关系。看得见而摸不着,是假象空间。这种假象,是通过借助多方面的空间关系来表现的,即是比例、动静、图像肌理等空间因素。
在版式设计的各种版面中,均可视为黑白灰的三色空间层次。黑白为对比极色,最单纯、强烈、醒目,最能保持远近距离视觉传达效果;灰色能概括一切中间色,且柔和而协调。三色的近中远空间位置,依版面具体的明暗调关系而定。
在比例、位置关系的空间层次方面,面积大小的比例,产生近、中、远的空间层次。在编排中,可将主体形象或标题文字放大,次要形象缩小,来建立良好的主次、强弱的空间关系,以增强版面的节奏感和明快度。前后叠压的位置关系可构成空间层次。将图像或文字作前后叠压排列,产生强节奏的三度层次空间,并做疏密、轻重、缓急的位置编排,所产生的空间层次富于弹性,同时也产生紧张或舒缓的心理感受。
空白是版式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空间观念。空白是一种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以白当黑,无画处有画,指出空灵中蕴涵无限想象空间,此时无声胜有声。版面设计中掌控空白量的多少非常重要。片面地强调版面空间的利用率,将文字和图片等排得很满,忽略了哪些版面需要留些空白,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审美愉悦也就无从谈起了。
另外在版式设计中要注意动静结合。动使版面充满活力,获得更高的注目度;静使版面冷静、含蓄,具有稳定的因素。两者在版面的组织上,以动为前,静为后,彼此以动静的对比关系来建立空间感。
文字版式设计与创新思维。设计构思与灵感是设计者思维水准的体现,也是评价一件装帧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书籍装帧设计已呈现图文互动的趋势,先进的印刷技术加大了版面文字设计的可能性,文字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艺术化的趋势,这就对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立足书籍的内容特性、品质定位、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等前提下,重在打破传统思维设计的束缚。因此,设计师头脑中记忆贮存的知识是产生灵感的基础,创意重在“表达”二字,书籍要让人理解设计师所传达的“信息”,与设计师的创意息息相关。
有风格的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最高境界。个人风格代表了设计者的个性。通常一个极富个性的设计理念始终贯穿于设计者的诸多设计作品中,这种个性以独特的方式外化为一定的视觉形象,表现在他的各种作品中,形成了设计家自己的设计风格,如中国设计家吕敬人以特有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构成了书装界独树一帜的“吕氏风格”。吕敬人认为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并吸取西方现代设计意识与方法,才能构建出中国现代书籍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系,而这既是中国书籍设计的必由之路,也是它的希望所在。
伴随着计算机在设计领域中的广泛运用,设计师的作品可通过计算机表达多种感觉形式,可以使设计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文字和图形信息,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不断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拓展思路,开辟版式设计的新领域。
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书籍不但要达到精神沟通的目的,更需要在两者精神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创造新的视觉理念。文字版式设计应具有一个总的设计基调,除了我们对文字特性进行统一外,也可以从空间关系上达到统一基调的效果,即注意字体组合产生的黑、白、灰,明度上的版面视觉空间,它是视觉上的拓展,而不仅仅是视觉刺激的变化。
文字在排版设计中,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达意义上的概念,而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文字已提升到启迪性和宣传性,引领人们审美时尚的新视角。
摘 要:从中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到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从西方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到俄国构成主义,从包豪斯理念到波普艺术,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版面设计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一种艺术行为和文化行为,它将营销策略转化为一种能与消费者建立起沟通的具体视觉表现,通过将图、文、色等基本设计元素进行富有形式感及个性化的编排组合,以激发人们在书籍中学习的兴趣。本文力求使书籍装帧中版式编排更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以强化吸引读者眼球和引导阅读的功能,更进一步凸显版式编排设计的价值
关键词:书籍;版式编排;文字
什么是版式设计?指在平面上组织图形与图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表现出多姿多彩的空间关系,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范围内。书籍装帧中的版式设计,是指书籍正文的全部格式设计。一般而言.除封面、环衬和扉页之外,前言也包括在其中。版式设计是指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和构成元素进行组合编排,使信息的传达有序而又美观的一种设计方法。
书籍版式设计需要灵感去支撑它。也就是说版式设计需要有它自己的灵魂,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要把所要表达的东西本身的内在的思想韵味挖掘出来,显露出来,升华书籍内容,增加文化内涵。在我的眼中,版式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是一种能带给我们视觉冲击力的视觉盛宴,它同文字艺术设计一样,对我们的听觉、视觉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也正验证了版式设计的目的:方便读者,给读者美的享受。我认为:一个好的版式设计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画面中的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决定着整幅画面的节奏与布局,通过对点的空间排列、线的粗细曲直、面的虚实变化进行视觉处理之后,点线面就不再是孤立的三个个体,而是凝成一股统一而强烈的力量使画面具有非凡的表现力。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及文字、图形、色彩的综合运用是版式设计最重要的构成元素。点线面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构成了整个版面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内容的设计,要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的搭配与合作才能完成。深入透彻的理解点线面的表达方式和文字、图形、色彩的性格特征,可增加版面设计的魅力与精彩,准确的表达出思想主题,以其快速有效的手段吸引打动人,让欣赏者在审美愉悦中高效的接受信息。点线面的力量不容忽视,但是画面中的点线面是由图形和文字组成的,而图形不单单是指美术图形,文字的搭配组合亦可形成画面所需要的图形,甚至比图片更有表现力。文字作为语言信息的载体,不仅可以表达概念,同时也可以以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所以说文字版式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书籍版式的视觉传达效果中有着直接影响。
在书籍的版式设计中,文字发挥着最原始的功能:信息传递。而书籍就是一个大容量的信息库,当我们面临大容量的信息传递任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人更容易了解?除了讲究文字的字号,字距,行距影响阅读以外,轻松度是影响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那怎么才能让读者在这些乏味的文字中感觉到轻松呢?这就需要版面的形式美感,必须根据书籍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使字体、字号、空白与美术图形的设计达到和谐统一,或是利用图形文字设计带给读者轻松感。
图形文字设计是利用文字组成图形,很多文字都是象形的,这样在设计时:一是利用文字本身的形式特点进行夸张,加以图案化;二是利用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将文字形象化;三是利用现代平面构成的技法重新编排,如放射、透视、变形等形式在视觉上产生特殊效果。文字中排列与组合时要注意,首先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就是符合人体工学。要做到从左向右,从上而下。文字的编排设计,主要有左右对齐、中心对齐、图文穿插三种编排形式。左右对齐的排列方式可使版面平衡、严谨、端正、清晰有序,是目前书籍和报刊设计常用的一种文字排列方法;文字以中心为对称轴进行排版,能让人集中视线、从而突出重心,此版面设计整体性较强且视线端正统一;在文字周围插入图片,使文字在图形边缘随形、随性围绕排列,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具有很强的设计感。还有要考虑字体的外形特征,如扁体字适合做横向编排组合,长体字适合做上下竖向的编排组合,斜体字适合做横向和一定斜度的斜向编排组合。总之,要有一个整体设计的基调。
书籍版式设计在近两百年的发展中,在给社会和人类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传递了信息,使人们得到了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更加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流的频繁,所要求的书籍版式设计的水平也更高,但是不管形式怎样千变万化,还是要追求人的生理审美要求和心理审美要求的,因此要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人们的视觉思维达到感性和理性的高度统一,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和物质需要;反过来说,人们不断提高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也是促进书籍版式设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书籍版式设计是一种实用艺术。在进行版式设计构思时,突出、强化主题形象的措施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这一主题。如封面、封底、前后环衬、目录、译序、题词、护封都要有主题形象出现,每一形象应该有不同的变化。从变化中求得统一,进一步深化主题形象。在此,结合本人的实践,谈谈版式设计的三个基本元素。
版式设计如同绘画之构图和书法之行款,同样是在二维空间经营位置。设计者依据原稿对版面空间分割做出判断,在处理“排什么”和“怎样排”之前,首先应把握版式构成的三元素,即版芯与版面,排式与分栏,字体与字号。
版芯与版面。版芯是版式构成的框架,它直接影响版面的容量和视觉效果。版芯又称版口,是指期刊正文版面容纳文字和图表的面积。版芯四周留的空白要适当。艺术类期刊版芯可略小,四边留白多,版面空灵。但空白留得过大则版芯面积小,图文容量相对小。科普期刊的读者一般较少在版面上作批注,所以版芯可稍偏大,藉以扩充版面,增加信息量。
版芯应有页眉(亦称书眉)、页码与页脚。页眉一般定位在每页版芯的上白边,以标明刊名或章节标题,与此相对称的还有一条下压线,称页眉线。页眉在版面上一般是水平横置,也可垂直竖置,横置与竖置均依设计者而定。页码是指期刊每一页的顺序码,用阿拉伯字体编号。页码可位于页眉,也可位于页脚(下白边),无论居上或居下,均应居于版面外白边即靠切口之处,以便于读者查找。页脚的功能与页眉无异,但表现形式较页眉活跃,同样也可标明刊名与章节。设计者可依据不同风格的期刊来确定。
线条对于版式设计的意义相当积极。利用线条的粗细、竖横、直曲、大小、虚实、疏密的对比,使版面新颖活泼有张力。
排式与分栏。排式与分栏是期刊版式中最具视觉冲击的板块结构,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排式指正文的字体与行文的排列方式。古籍线装书大都采用直排,这是沿袭了书法行款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法则。但期刊的正文则通用自左而右横排,以适应于人眼的生理机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据实验报告,每行文字宽度超过120毫米时,阅读率降低5%。因此,字行宽度应控制在80毫米~105毫米为宜。科普期刊多为16开本,版芯宽度较大,文字不宜排通栏,设计时可缩短字行宽度;将正文分为双栏或三栏。科普期刊文章的篇幅一般较小,采取分栏的排式可调节活跃版面。如文章篇幅较大,可采用双栏形式,再利用小标题将正文分段,以驱散阅读疲劳,在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章篇数较多的版面,偶尔将一篇文稿设计成竖排亦可调节视觉,活跃版面。此外,图表在专业期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设计者可将图表内容进行文字化的逻辑处理,归纳为不同的信息类别后,再决定所需的栏数和行数。最后将这些归类的信息在版面上合理布局,使之图文协调。排式与分栏力求板块清晰,线条流畅。
字体与字号。字体不仅体现刊物的内容,而且是版式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合理的字体设计应该是符合艺术形式规律的。不同字体的汉字形态各异。宋体、正楷、黑体、仿宋体的使用频率较高:宋体清晰悦目,端庄秀美;正楷刚柔相济,活泼自然;黑体浑厚凝重,粗壮简洁;仿宋挺拔秀丽,起落有致。另外还有书法体如洒脱飘逸、张弛有度的隶书和古朴大方、刚劲挺拔的魏碑等。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又将许多字体推到了读者的面前:雅致晶莹、饱满温和的琥珀体;敦实有力、气质独特的综艺体以及婉转秀丽、圆润柔和的圆线体等。
字号指字的大小。传统的铅排活字将字的大小分为1号、2号、3号等等。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手动照排,到80年代中期的激光照排以及90年代桌面出版系统的面世,传统的字号已不常用,取而代之的是用“点”(Points)量度字的大小。“点”又称为“磅”,一英寸约等于72点,亦称72磅,折合为25.4毫米。标题一般大于14点(相当于传统的老4号以上),正文则小于14点,一般用9点或10.5点(相当于传统的新5号、老5号)。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随着信息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书籍的形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电子媒体以新兴的姿态出现,以具有传统书籍无法具备的互动性特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大有取代传统书籍的趋势。人们对书籍的审美观念在悄然地变化着。面对新媒介的挑战,探寻书籍设计的新思路是设计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在未来的书籍设计发展中,唯有做到书籍的内容与形式、视觉经验与心理定向的统一,才能促进人与书的情感交流,体现书籍的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