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道路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23 04:38: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园林道路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关于园林道路设计及基本要求探讨

摘要: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园林道路的特点、设计原则等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同行们在造园实践或设计中提供一些参考,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道路设计;原则;特点;要求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

1、园路的特点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除了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

1.1划分园林空间

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换形”“一曲一改观”,追求一种隽永含蓄、深邃空远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1.2 引导游览

我国古典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

1.3 丰富园林景观

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周围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

2、园林道路的分类

2.1主要园路

主要园路是贯穿园林内各景观的主要路线,其是园林内的主要骨架,也是将园林进行科学划分的主要脉络,根据不同的性质, 一般的主要园路宽度在4~10m左右,主要是为了能够承载消防车辆的通过要求。

2.2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也是园林内连接各个景观的一个脉络,是主要园路的辅助路线,主要是为游客提供行走的路线,一般要考虑到人流的总量、功能需要等来进行设计。园林道路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全园的基本骨架,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也是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之一。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 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园林道路设计原则

3.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应根据设计范围内的地形、 地貌、 景区景点的分布,综合考虑、 统一规划, 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道路, 材料一般来说可就地取材, 体现地方特色, 又可节约成本, 当然在特殊的环境中, 可根据设计所表达的内涵和需要, 选择特殊的材质, 体现相异的质感, 但要和整个园林的风格一致。

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道路的景观设计,主要是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和行走距离,加宽道路的局部来布局一些休息设施,满足人的需要。 道路两旁的休闲设施要做到灵活多变,体量应较小,造型要新颖简洁,色彩对比鲜明,用来丰富园林环境空间,如垃圾箱,一般应置于道路两旁或道路交叉口,即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又使它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再比如路灯,在园林设计中,既可起到照明的功能,又可增加夜景,丰富园林景观,还可加强园林道路线性景观的营造。还要安排好残疾人和老年人对道路的使用,应在设计时使用平坦、坚固、不滑、不积水、 缝隙及大孔洞的路面做法。通行空间要满足拄双杖者所需宽度,园路行动的空间以轮椅通行为准。在园路设计时,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园路上设可休息的休息地坪等节点, 满足老年人边走边观景,途中需要休息的行动轨迹。

4、园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4.1平面设计

1)道路的宽度:车行道以车宽计算,人行道以人肩宽计算。单行车道不得小于3.5 米,双行车道不得小于5.5~6.5米,单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2)转弯半径,曲线加宽:一般小车转弯半径至少6米,大卡车最少半径为9米。

3)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拐弯曲线不能完全相等,连续弯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离在20米以内,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4.2竖向设计

1)要求在保证路基稳定情况下,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以减少土方量,园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能排除地面水。

2)应有3%~8%的纵坡,1.5%~3.5%的横坡。

3)游步道超过12°(20%)时为了便于行走,可设台阶,台阶不宜连续使用过多,如地形允许,经过一二十级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复疲劳和有喘息的机会台阶宽度应与路面相同,每级增高12~17厘米,踏步宽30~38厘米。

4)道路超高:道路转弯时为平衡车辆离心力,须把外侧加高,一般情况不超过4%。

4.3道路尺寸的设计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1)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园林道路设计的特点及原则解析

摘要:在规划园林风景的过程中,园林道路设计可谓其重要的一部分。园林道路有着重要的指示功能,科学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方便人们的行走,保证道路的畅通;可以增加园林风景的审美;可以对园林风景景观形成一定的空间划分。总之,它对整个绿地的构成和规划有着关键的作用。它是每个景区之间的纽带,通过道路人们可以浏览、休闲、散步、体验园林风景的魅力。往往从园林风景地图上可以看到园林道路的设计简图,园林道路除了满足人们散步休闲的需求外,还有很多其他特有的功能特点。

关键词:园林道路;设计特点;原则解析

前言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在国内蓬勃发展,尤其是园林风景区的发展,作为人们休闲、有氧运动的最佳场所,它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园林风景中必要的一部分,园林道路设计也被设计者所重视。道路设计对园林风景结构及观赏的作用不可否认,它既有功能性,也有自身的美感。然而通过园林道路的发展,其类型及种类已形成很多种。

园林道路类型

1.1变态路

园林道路的建设要符合其周围园林景观的需求,因此根据需求将变态路分为瞪道、休息岛、步石、踏级、磷和订步等种类。依环境而建,达到与环境的融合。

1.2游息小路

游息小路,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供游客娱乐和休息的小路,辅助游客通往园林更细致的地方。一般双人行走的距离是1.2一1.5m,单人的则为0.6一lm,对于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疏林山上、水边等地方设置的小路,是根据地势蜿蜒、曲折等特点进行自然发挥设计。

1.3主要的园林道路设计

在园林风景区的观光中,主要的园林道路是大部分游客必走的道路,甚至有时需要一些小型车辆的通行。因此,一般主要的园林道路宽度建设在4一6m即可满足人们需求,也不容易造成人流拥堵。这些主要道路旁一般都有很好的绿化带进行填充。

1.4次要的园林道路设计

次要园路在园林景区内起辅助作用,主要是对主要道路的补充,对景区与建筑有着连接作用,次要道路的宽度设计一般在2一4m之间即可。

2.园林道路的功能与特点

(1)具有组织交通的功能。一方面园林道路对游客的疏导和集散起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园林道路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修、护养等工作也有着辅助作用。

(2)具有对园林空间区域规划,对游客进行引导的功能。在园林景观中,有许多不同特征的景观,其之间有着联系也有着区别,园林道路的合理设计可以因地制宜地达到这两种功效,符合现代园林建设中要求的形神兼俱。道路对园林景观进行自然的区域划分,对观赏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还可以引导游客进行更细致的观赏。

(3)它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园林景观的建设注重整体美和细节美,注重各种部位的相融合,而园林道路可以体现出园林景观的曲线美及整体协调性。因此,其中的一草一木及道路都是园林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园林艺术中也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因景设路和因路保景。

3.园林道路布局的设计原则

(1)根据园林道路的性质,遵循园林道路布局的灵活性。一般园林道路呈现环形,在设计时要根据园林景观的走向进行道路设计,避免主次道路的断连。园林道路建设除了环形扩展向外,还要有几条从园林中心放射出去的道路,这样才可以使得道路贯穿整个园林风景区。总之,园林道路的设计要灵活变通,在满足游客行走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观赏角度,有时候需要景观引导道路的走向。

(2)体现园林道路的实用性,做到以人为本。建设园林道路,除了使其符合整体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外,还要考虑到道路的实用性。此外,还要注重道路设计的人性化,在设计过程中多些人性化建设。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景观有着很重的地域性,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建设园林景观,道路的设计也应该符合地域特征,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融合。

(4)平面成形的规划布局研究。同传统的城市道路建设相比较,景观园林的道路设计布局,存在着自身独有的布局特点形式,通常自然式的风景园林道路系统平面成形局部设计形式有三种,即为带带式、树枝式、套环式三类。

(5)立面成形的规划布局。现实中景观园林的道路设计,能够依据实际功能的需求来进行宽度尺寸的变化收放,采取以变断面形式展开立面之上的规划布局。如在诸多风景园林中的道路两侧,都设置有凳子和座椅,这皆是作为园林道路的外延边界而存在,除了这以外,还有很多园林道路同小型广场相互结合的案例。这种立面成型的设计形式,呈现出宽狭相接,直曲相济的效果,使得园林景观道路趋于生动多变,游人在道路行走的过程中,能够驻足停留,运动休闲,相得益彰。

(6)园林道路交叉路口的设置布局形式研究。在同一景观园林区域内,必然会面临多条干道相接相交的情况,除了对较为陡峭的山地地形之外,在设计中应当尽可能的采取以正交的形式进行设计,交叉口区域需要作扩大处理,促使区域相对空旷,形成一个小广场,即疏通交通,又避免产生行人拥挤。对于小型道路,应当以斜交的方式进行设计,但交叉位置不要太多,且两个交叉点应当保证一定的距离,做到主次分明,同时相交的角度需保证一定的宽广度,以免因为角度太小影响到整体的美观。对待丁字型的道路交叉口设计,因为其处于视线交点,能够进行点缀以相应的景观风景植物,以避免多条道路视线交于一点,令游人出现方向迷失感,同时还应于交叉口的位置设置明确的指示牌,进行方向的指引。

4.园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l)现代园林建设中,个人设计色彩严重,不能做到以地域而设计。许多非专业人员对园林景观道路的建设进行严重干预,很容易出现道路缺乏变化,平淡无奇;由于太过于强调园林道路的特殊性,不假思索地要求“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2)园林道路容易出现断头、回头的现象。一般园林道路的布局形式有自然式、规划式及混和式,在没有明显的终点标志建筑出现的情况下,园林设计中避免出现回头路、断头路的现象,这一点非常重要。

(3)园林道路的设计数量不合理。园林道路的设计旨在满足最大游客容量时的需求,因此园林道路的设计要根据园林景观的具体面积来设计,如果景观面积小,道路却很多,会导致景观散失其原有的观赏性,景观也会被进行多处分割,游客密度变大造成拥堵;如果景观面积大,园林道路又很少,就不能充分发挥园林的观赏作用,有许多细致的景观设计不能让游客欣赏到。

(4)在园林景观某处道路交叉口的设计不是很合理,由于夹角较小,导致转弯半径不够,这样很容易造成人们抄捷径践踏草坪,破坏绿化。

结束语

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规划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不仅要遵循设计的原理理念,还要满足园林道路的自身功能,从园林道路的线性构思、铺张图案的设计、对色彩的掌握等多方面入手,营造出优美迷人、引人入胜的园林道路景观。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园林设计者应严格按照规范实行,遵循园林道路的设计原则,合理地布置园林道路,满足园林道路的功能要求,又要求需注意协调园林道路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一个完美的园林道路设计,更是需要提高设计者的自身艺术修养和必要的业务素质,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园林道路的设计真正体现艺术和功能的和谐统一。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关于园林道路设计及基本要求探讨

摘要: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园林道路的特点、设计原则等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同行们在造园实践或设计中提供一些参考,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道路设计;原则;特点;要求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

1、园路的特点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除了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

1.1划分园林空间

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斗折蛇行”“一步一换形”“一曲一改观”,追求一种隽永含蓄、深邃空远的意境,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1.2 引导游览

我国古典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

1.3 丰富园林景观

园林中的道路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周围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

2、园林道路的分类

2.1主要园路

主要园路是贯穿园林内各景观的主要路线,其是园林内的主要骨架,也是将园林进行科学划分的主要脉络,根据不同的性质, 一般的主要园路宽度在4~10m左右,主要是为了能够承载消防车辆的通过要求。

2.2次要园路

次要园路也是园林内连接各个景观的一个脉络,是主要园路的辅助路线,主要是为游客提供行走的路线,一般要考虑到人流的总量、功能需要等来进行设计。园林道路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由纵横交错的道路构成全园的基本骨架,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也是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之一。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 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园林道路设计原则

3.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应根据设计范围内的地形、 地貌、 景区景点的分布,综合考虑、 统一规划, 设计出不同形式的道路, 材料一般来说可就地取材, 体现地方特色, 又可节约成本, 当然在特殊的环境中, 可根据设计所表达的内涵和需要, 选择特殊的材质, 体现相异的质感, 但要和整个园林的风格一致。

3.2 以人为本的原则

道路的景观设计,主要是根据人的行为规律和行走距离,加宽道路的局部来布局一些休息设施,满足人的需要。 道路两旁的休闲设施要做到灵活多变,体量应较小,造型要新颖简洁,色彩对比鲜明,用来丰富园林环境空间,如垃圾箱,一般应置于道路两旁或道路交叉口,即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又使它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再比如路灯,在园林设计中,既可起到照明的功能,又可增加夜景,丰富园林景观,还可加强园林道路线性景观的营造。还要安排好残疾人和老年人对道路的使用,应在设计时使用平坦、坚固、不滑、不积水、 缝隙及大孔洞的路面做法。通行空间要满足拄双杖者所需宽度,园路行动的空间以轮椅通行为准。在园路设计时,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园路上设可休息的休息地坪等节点, 满足老年人边走边观景,途中需要休息的行动轨迹。

4、园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4.1平面设计

1)道路的宽度:车行道以车宽计算,人行道以人肩宽计算。单行车道不得小于3.5 米,双行车道不得小于5.5~6.5米,单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2)转弯半径,曲线加宽:一般小车转弯半径至少6米,大卡车最少半径为9米。

3)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拐弯曲线不能完全相等,连续弯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离在20米以内,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4.2竖向设计

1)要求在保证路基稳定情况下,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以减少土方量,园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能排除地面水。

2)应有3%~8%的纵坡,1.5%~3.5%的横坡。

3)游步道超过12°(20%)时为了便于行走,可设台阶,台阶不宜连续使用过多,如地形允许,经过一二十级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复疲劳和有喘息的机会台阶宽度应与路面相同,每级增高12~17厘米,踏步宽30~38厘米。

4)道路超高:道路转弯时为平衡车辆离心力,须把外侧加高,一般情况不超过4%。

4.3道路尺寸的设计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1)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2)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3)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4)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1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在园林园路设计中要强调三点:

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 ,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20 世纪 60~70 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

5、园林道路的景观设计

道路两旁常种植乔木、灌木、草花,用以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季相景观和丰富的空间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在距道路两旁一定距离内,通常种植乔木、 灌木和草花,以体现植物的空间层次和季相景观,这种形式能够很好与附近的景观配合,但夏季遮荫效果不如规则式好。在规划式园林设计中,道路两旁通常列植一些乔灌木,或者用灌木和草花组成一些图案,体现渐变交替的韵律美,同时加强道路线性景观的营道。除此,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 导向不明;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

6、结语

因此,在进行园林道路设计时应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浅谈园林道路设计

【摘 要】园路作为城市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交通功能之外,还具备组织空间、划分景区、还有景观的功能。本文仅从铺装材料、铺装形式等方面探讨园路这一城市园林组成元素。

【关键词】园路;铺装材料;铺装形式

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

一、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除了具有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以外,还有造景、提供活动场所和休息场所、组织排水等作用。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园路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地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色彩、铺装材质、形式等从实用功能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二、园路的分类

一般城市园林绿地的园路分为4种: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小路、园务路。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m。

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m。

休闲小路、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m~1.5m,单人0.6m~lm。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同时铺装的造型又可以极具艺术性成为园林一景。

园务路:为便于园务运输、养护管理等的需要而建造的路。这种路往往有专门的入口,直通公园的仓库、餐馆、管理处、杂物院等处,并与主环路相通,以便把物资直接运往各景点。在有古建筑、风景名胜处,园路的设置应考虑消防的要求。

三、园路的铺装材料

一般多选用混凝土、石材、防腐木材和预制路面材料等传统的铺装材料,由于近几年对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环保材料,扩大了可选择的范围。

1.混凝土:一般指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有着造价低廉、铺设简单等优点,可塑性强,耐久性也很高,通过—些简单的工艺,像染色,喷漆、蚀刻、压模等,可以描绘出美丽的图案,让它改头换面以适应设计要求。

2.石材:主要分为花岗岩、板岩、卵石、机制石和砾石五大类型。

花岗岩一般指具有装饰功能,结构致密、质地坚硬、性能稳定、可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各种岩石,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花岗岩面层质感常划分为:磨光面、亚光面:通过研磨抛光将锯好的毛板进一步加工,使其厚度、平整度、光泽度达到要求。充分显示花岗岩原有的颜色、花纹和光泽。火烧面:通过烧毛加工又称喷烧加工,用火焰喷烧使其表面部分颗粒热胀松动脱落,形成起伏有序的粗饰花纹。手凿面通过楔裂、凿打、劈剁、整修、打磨等办法将毛胚加工成所需产品,其表面可以是若礁面、网纹面、锤纹面、斧凿面等。机凿面:将不同质地的石材表面进行拉丝,打磨等办法处理形成不同的图案花纹,常见机凿面的面层主要是荔枝面和拉丝面、龙眼面。自然面:不作特别加工,表面高底悬殊,立体感强。

板岩:属于多孔石材,具有环保无辐射、吸音、吸潮、吸热、保温、防滑、色泽自然等特点。园林中常选类型:青石板、绣石板、给人以自然、幽静的感觉,适用于游览小径。

卵石:卵石颜色丰富,古朴自然,且体积小可以拼贴成不同的图案且有按摩脚底的保健作用,常用的有普通鹅卵石、五彩石和雨花石作为健身步道的路面材料。

机制石:一般分为水洗石、黄金石等,是由小石子、海砂等经过水磨机打磨后形成粒径小于1 0毫米的细石米,常用颜色有黄、红、白及混色,多用于游览步道。

砾石:砾石在自然界中到处可见,而且在公园景观中,砾石也能够创造出极其自然的效果。由于它具有极强的透水性,所以用砾石铺成的园路不仅干爽、稳固、坚实,而且还为植物提供了最理想的生长环境。多适用于郊野公园,体现自然、野趣的效果以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3防腐木材:一般是由桉木、柚木、冷杉木、松木等原木材经过防腐处理而成,多用于公园的栈道,与景观相协调,体现出自然、野趣。木质铺装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觉。

4预制路面材料:主要有陶土砖、混凝土砖、黏土砖、瓦片等一系列以黏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焙烧而成,具有牢固、平坦、防滑、耐磨、抗冻、防腐能力较强,便于施工和管理等特点,适用范围较大。

5环保材料

透水混凝土: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舍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层薄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透水混凝土具有与普通混凝土所不同的特点:容重小、水的毛细现象不显着、透水性大、水泥用量小、施工简单,能使雨水迅速渗八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等的一些环境问题。

透水砖:泛指砖体本身布满透水孔洞,渗水性很好的路面砖,其他优点是: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能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防止路面积水,夜间不反光,增加路面安全性和通行舒适性。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城市热循环,缓解热岛效应。大孔隙率能降低车辆行驶时的路面噪音,创造舒适的交通环境。大量的空隙能吸附城市污染物(如粉尘),减少扬尘污染。易于维护,空隙不会破损,不易堵塞。

四、园路的铺装形式

在古典园林中酶铺装形式多用砖、卵石、石片、瓦片等,组成卍字式、海棠芝花式、八角式、八角灯景式、八角橄榄景式、球门式、长八方式、葵花式、冰纹梅花式等多种多样图案精美和色彩的组合,其形如织似锦,颇具观赏价值,在设计中,还用各种宝相花纹的形式,如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德;忍冬草纹象征坚忍的情操;兰花象征素雅清幽,品格高尚;梅花的傲雪凌霜象征意志坚定。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浅析园林道路设计与施工

摘要: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宜居城市的打造,而城市绿地面积已成为“宜居城市”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园林设计者需要在更大的景观尺度下构思设计方案,渗透于园林当中的道路像是园林的经络、血管,园路规划布局反映不同园林的风格和面貌,其科学与否关系着未来园区的养护费用、治安等都多个方面。

关键词:园林 道路设计 施工

前言:

园林造景是利用地形、植被、建筑以及道路将园区按不同功能划分成相应景区,道路将这些区域链接成一个整体,所以说贯穿于园林各景点的道路设计是园林设计中关键组成部分。园林中的道路不仅起到引导人流、疏导交通等功能性作用,道路本身也是园林意境的一种体现形式,道路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在园林的道路设计上要做到不影响功能作用的基础上突出美学表现。

1 功能决定道路类型

1.1主干道路

尽管园林的建设是以休闲为目的。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全面考虑问题,预想到未来园区建设和日后投入使用后的生产、救护、消防、游览等各种事件对道路的要求。在园区的主路设计上对以上要求要有所体现。主路宽度设计以3-7m,满足相向会车为宜,但对一些精致小巧型园林可依据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主路更多的是体现道路的连接功能,可通过主路连接园区的几个重要出入口,但不宜过多,否则侵占植被和造景空间,给园林舒适感打折扣。主路一般用柏油铺砌,这种道路的好处时,便于管理,在极端天气里也比较可靠,缺点是影响整个园林的美观;也可以选择沙石土路,优点是光反射相对较低,良好的透水性更具生态效益,缺点是日后需要持续养护,遇到极端天气,如暴雨,道路可能回因此阻断。主路两旁的行道树极其关键,通过行道树的合理选择种植,形成的树荫可以有效降低道路的光反射,增加行人在道路上的舒适感,从而弥补所铺设主路的缺陷。

1.2次干道

次干道是连接各分散景点、建筑之间的道路,是主干道的辅助道路,宽度在2-3m,是园林景观中大部分游人选择行进的路线,必要时也可通行电瓶车。次干道的分布空间与铺设宽度设计应该合理反映客观人流密度,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次干道的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相反,休闲散步区域应该小一些。否则,绿地可能会受到人流的破坏,导致养护成本的增加。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多变的断面型,如转折处采用不同宽狭处理道路,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1.3游步道

游步道是供游人散步休闲,引导游人更深入的到达园林各个角落,游人生动的称其为健康小道。游步道依据单人到双人行走宽度设为0.6-1.5m宽,道路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多使用旱汀步、间隔铺砌。现代园林设计中还常常使用空心植草砖铺设,目的是要营造自然氛围,减少人工痕迹,增大绿地面积。设计好的游步道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游步道时常要求路比草低,但一定要比土高。否则,会带来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2园路与植被的配置

常见的植物组合有中心绿岛、夹景、花坛、树阵,灌丛,树篱。园林设计没有最好的景观效果只有最和谐的景观配置。植物配置上强调“夏成荫冬显阳”,能充分体现出季节变化,即季相差异,春红夏绿秋黄(实)。有色叶植物或香源植物配合种植,使季节更替时呈现不同季相,散发不同的气息,满足人们视觉美感同时嗅觉也被植物的气息所包围,发挥植物的保健功能。道路铺设引导参观者融入园艺师所营造的美妙植物氛围同时,限制人们由于践踏、采摘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可能性。这就要在道路设计时巧妙采用与景观得立体交汇。

3园路的铺装

3.1路砖的使用

尽量多使用砂、石、木、预制品等多层面道路。砂土基层上可透气,下可渗水到周围园林造景中,实现生态环保道路。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符合绿地生态要求: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城市周边兴建的人工森林园景,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施工,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是对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3.2铺装时的注意事项

园林道路铺砖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设计风格,空间环境相协调之外,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要做到施工简易,设计思考却不能跟着简易。道路表面粗细适度要充分考虑游客的情况: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通过行走在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同样能达到健身目的,这种人文关怀的精巧设计就收到了入园游人的好评,卵石路自身也不失为园林一景。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道路设计与铺设在园林设计施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好的道路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对入园游人的人文关怀,增加园林的美学情趣,提升园林与游人良性互动。

园林道路设计研究:对园林道路设计施工问题的若干探讨

摘要: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字:园林 园路 设计

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一项重要设施,它的质量好坏,对游人的游览情绪和绿地清洁的维护,有很大的影响。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

一、园路的类型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

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二、园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1、平面设计

(1)道路的宽度:车行道以车宽计算,人行道以人肩宽计算。单行车道不得小于3.5米,双行车道不得小于5.5-6.5米,单人行道可0.8-1.0米,三人游步道可以2-2.5米。

(2)转弯半径,曲线加宽:一般小车转弯半径至少6米,大卡车最少半径为9米。

(3)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拐弯曲线不能完全相等,连续弯不要太多,道路交叉口不要距离在20米以内,分叉角度不要太小。

2、竖向设计

(1)要求在保证路基稳定情况下,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以减少土方量,园内外道路要有良好衔接。能排除地面水。

(2)应有3-8%0的纵坡,1.5-3.5%的横坡。

(3)游步道超过12º(20%)时为了便于行走,可设台阶,台阶不宜连续使用过多,如地形允许,经过一二十级有一段平坦道路,使游人恢复疲劳和有喘息的机会。台阶宽度应与路面相同,每级增高12-17厘米,踏步宽30-38厘米。

(4)道路超高:道路转弯时为平衡车辆离心力,须把外侧加高,一般情况不超过4%。

园路的类型和尺度

3、道路尺寸的设计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1)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2)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3)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4)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在园林园路设计中要强调三点:

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

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

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

三、园路的线型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见图)。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