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

时间:2022-07-24 10:01: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根据农业部对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统计调查的标准,全省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522个,固定资产135.11亿元,销售总额426.33亿元,创利税34.14亿元,带动农户299万户,联结基地1014万亩。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1560个,占34.5%;中介组织带动型307个,占6.79%;专业市场带动型239个,占5.28%。

一、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近年来,各地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一)主导产业日趋明显。近几年来,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充分发挥农业区划的成果,因势利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大力挖掘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全省有60多个县开展了土地流转,面积达340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势头良好,有各类种养专业大户23万余户,其中种植业专业大户16万户,经营面积408万亩。全省以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十大主导产业逐步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如衢州市每县都形成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品牌的主导产业,全市粮油、生猪、白鹅、水产、柑桔、食用菌、笋竹、名优茶、蔬菜等9个主导产业产值达36.8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80%,农民收入的65%来自主导产业。

(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近年来,各地充分认识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围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得到不断壮大。据统计,8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除杭州灯塔养殖总场外拥有资产15.96亿元,固定资产8.74亿元,1—9月份实现销售额(交易)31.17亿元,创利1.11亿元,上交税收0.4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87%、21.05%、14.93%、13.98%和10.14%,带动农户14.93万户,建立基地57万多亩。23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拥有资产31.22亿元,固定资产9.94亿元,1—9月份实现销售额25.78亿元,创利1.2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15.72%、2.55%和4.96%,带动农户62.64万户,建立基地205.66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开始向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如温州安达集团公司原是一家以加工淡水鱼和海洋低值鱼为主的水产加工企业,近几年向农产品加工方向转移,加工出口毛豆、芋艿、马蹄笋、榨菜、速冻磨菇等5大系列26个品种,迅速发展成为一家集农水产品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三)市场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和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0年底,全省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362个(据省工商局统计),年成交368亿元。从城乡布局来看,位于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2个,2000年成交210亿元,农村的230个,成交158亿元。全省以销地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重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开始形成。市场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到9月底,13家市场拥有资产10.2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和17.6%。1—9月份成交各类农产品371.4万吨,成交额148.1亿元,同比增长51.4%和33.4%,带动农户54万户,建立基地221.2万亩。有15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列入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难点。

一是总体规模小。经过近年发展,我省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提升,但与其它行业、兄弟省份相比还相对落后,与经济发达省份不相符。受自然资源和生产规模的影响,“小而散”、“档次低”的问题突出,上规模上档次的少,带动力不强。全省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十多家,至今还没有一家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也仅有三家。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科技进步与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加入WTO日趋临近,农业产业、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我省企业如何应对、增强竞争能力应引起企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二是加工能力弱。适宜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品种较少,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运、加工环节科技攻关滞后,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相对薄弱。以柑桔为例,全省柑桔总产量达200万吨左右,但经过加工的仅17万吨,占7%,与世界柑桔鲜果与加工比例的65∶35相比,差距很大。加工环节薄弱,不仅限制了对初级农产品的消化吸收,同时也造成了农业产业链不长,难以实现拉长销售时间、拓宽销售空间和加工增值。初级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过多,成本高。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主体分散,力量不集中,在国内外市场有一定份额的知名品牌更少。

三是利益联结松。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处在初级阶段。据调查统计,目前我省3/4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企业返利于农户的很少。“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很不规范,普遍存在订单好下,兑现难问题,纠纷较多,农业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是政策到位难。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部门,一些地方、部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认识不足,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一是现有的政策落实难,一些政策虽好,但操作性不强,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不够明确。一些政策由于涉及部门利益,如税收、信贷、绿色通道等,落实起来更加难。二是一些政策本身存在不科学性,如很多扶持政策往往限定特定的对象,忽视面上情况。三是农产品加工增值税环节税赋过高,粗、精加工标准界定不清,税率设定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资本积累,发展进程不快。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措施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化组织的实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户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利益联结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今后按照大发展、大提高的思路,着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坚持以发展效益农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重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动力,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使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扶强扶大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业,扶持农民。

一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只要与农民有比较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建立生产基地,能够带动农户,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一视同仁地给予扶持。要根据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及建立基地情况进行扶持,逐步把目前由政府和部门建的示范基地转变成在政府规划引导下由龙头企业作为运作主体实施的农产品基地。省重点扶持50家带动农户1万户、建立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与当地主导产业关联度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市县要对经营机制好、科技含量高、产品有特色,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二是把培育、催生农业龙头企业与“扶强、扶优、扶大、扶特”结合起来。鼓励国有企业、工商业主、个私经济等多种成份通过多种途径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推广万向集团通过控股临安人长久投资开发农业的经验,引导有品牌、有实力的知名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如蛙哈哈、旺旺食品、农夫山泉等。

三是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制定不同的扶持标准,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要对25个经济欠发达县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每个县扶持1—2家。

四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应对我国加入WTO,引导同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商会、协会等途径组建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提高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今年开展以蜂产品、茶叶、出口蔬菜加工经营为主的行业协会试点工作。重点在规范经营行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加快农业龙头企业股份制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要在用人制度、产品品牌、科技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有所突破。今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领导轮训一遍。

五是对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每年根据考核评价指标,对建立基地面积大、带动农户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十佳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对确已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取消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

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是统一规划,加强立项管理。逐步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产销结合、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点培育农村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如台州、衢州、金华的果品市场,庆元、磐安的食用菌市场,舟山、象山、温州的海产品市场,新昌的茶叶市场、嘉兴的仔猪市场等。

二是要扶持市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重点支持市场的冷冻、冷藏、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推行电子统一结算管理系统,提高交易和管理效率。鼓励探索竞价拍卖、直供配送和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引导优质、有品牌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发挥市场的信息窗口作用,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价格、供求信息采集、整理和系统,为农民、经营户、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三是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发展。重点以果菜等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为窗口,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从加强管理着手,配置检测设备,规范检测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进场交易。在加强农业产前、产中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农产品产后流通环节的抽检力度,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确保居民吃上安全、卫生的农产品。

四是加强市场开拓。加大农产品贩销大户、经纪人队伍培育,以市场为依托,通过组建农产品贩销户行业协会的途径,提高农产品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贩销大户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以市场为中介,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牵头与大中城市市场建立业务关系等多种途径,扩大当地农产品对外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使更多的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三)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制定制度,加强规范,推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首先要明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条件。从我省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发起人和一定数量的会员,会员数一般在5人以上。二是要有共同的专业生产经营项目和具体的合作内容。三是要有一定的经营基础,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等生产经营和服务要素。

其次要制定示范章程,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组织建设。示范《章程》应包括: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性质、原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活动范围;会员的资格和会员的权利、义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股金设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设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方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盈余分配原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变更、解散、清算等规定。

其三要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指导部门和确认部门,形成统一指导、多部门多形式兴办的格局,改变目前的多部门指导和确认混乱的状况。社团性质的合作经济组织由民政部门登记,专业合作社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确认后如需开展经营活动,应当允许进行工商登记。

其四要抓紧制定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办法,通过法规或规章形式,使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建议省政府制定政策,加大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除财政支持外,要明确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税收优惠,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输社员的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免缴过路、过桥费。在用地、用水、用电方面要对专业合作组织给予一定的照顾和优惠。

(四)努力提高产业化科技水平

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以省级五大种子种苗工程为龙头,加大新品种研究开发、引进、繁育和推广力度,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发展名特优新稀农产品。二是要加快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引进、试验和示范的窗口及种子种苗繁育中心。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订,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逐步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主体,重点加强省级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建设,逐步在全省开展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逐步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成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生力军,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结合。五是鼓励农技人员、科研单位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重点培训50万户农业专业大户。六是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重点抓好“一库二网”建设,即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农业产业化信息网、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建设。

(五)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针对我国加入WTO的现状,着重发挥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是进一步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良种、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及经营管理经验,吸引国外客商到我省建基地、兴办加工企业,改造和提升我省的传统产业,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二是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产品比例,尽快改进我省加工、贮存、保鲜、包装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出口机制,重点扶持和发展外向型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出口产业。三是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自营出口,建立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基地,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有条件的龙头组织到省外和跨国经营,开发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通过国际性的农产品展示会、博览会,加大我省农产品对外宣传力度,使我省更多的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六)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一是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农户与企业之间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企业提供销路,农户按订单发展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可通过最低保护价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二是鼓励和提倡向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方向发展。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吸收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入股形成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根据WTO的有关规则,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扶持。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1)在保持原有20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的基础上,每年有所增加,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重点用于农产品基地、龙头组织培育、农业科技投入等。(2)在省扶贫资金中专门切出一块重点扶持25个贫困县的农业龙头企业。(3)为解决农产品集中上市问题,延长销售时间,建议对龙头企业兴建冷库进行补助。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1)针对农产品季节性强,龙头企业收购资金紧缺的现状,建议每年召开银企座谈会,由各银行根据农业龙头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确定授信额度。(2)对具备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优先安排发行债券,优先推荐股票上市。

三是加大用地、用电扶持力度。(1)支持大型出口创汇企业建立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新办畜牧场用地,视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龙头企业在非基本农田保护内从事水产养殖、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只备案不审批,在签订复垦协议的基础上,免缴土地复垦押金,临时用地土地管理费减半征收。(2)对列入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用地优先安排指标,免交土地出让金。(3)农业龙头企业从事种植养殖的生产用电按农用电价计收。(4)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产性用电享受农业龙头企业同等政策。

四是建立风险基金及组建担保公司。(1)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允许按订单额度的一定比例建立风险基金,在税前列支,用于抵御发展订单农业承受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资金来源让企业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省政府重点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给予一定的补助。(2)鉴于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建议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通过政府出一点,企业筹一点,运作公司拿一点组建担保公司,重点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担保问题。

五是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对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专业合作社运输本组织主营的农产品,常年开通“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过桥、过隧道费。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对我省生产的柑桔、西瓜、杨梅、草莓等不耐贮存的大宗鲜活农产品,按照上市季节开通“绿色通道”,除防疫检疫外禁止对农产品运销设卡检查收费,确保农产品流通环节畅通。

六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考核。农业产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大,涉及部门多。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从上到下,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和职能机构,各地要明确职责,加快落实。要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对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要进行督查,确保及时落实到位,产生效益。省级安排一定的资金对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给予奖励。各级要加快制订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特别是县(市)按“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套实施办法”的方式,扎扎实实抓落实。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石泉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今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陕西石泉

1基本情况

石泉县辖11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5.13万人,总耕地面积1.94万hm2,其中农耕地1.31万hm2。2015年农业(种植业)产值55401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214万元的48%。全县共建有10个农产品市场,其中县城2个、镇级农贸市场8个,基本满足石泉县农产品供销,还有3家小型茶叶加工企业和200余家粮油小型加工企业。

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种植业整体发展滞后

种植业产业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自然状况,种植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标准化桑园、烟草、茶叶、大棚设施栽培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建设,目前仅在少数乡镇、少数重点村有一定基础,规模、产业及区域布局雏形初现;大部分乡镇、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和区域布局及产业化。

2.2农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扶贫迁移、新农村建设占地扩大[1-2],石泉县农耕地由1996年的1.84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万hm2,减少0.58万hm2,年均减少527.27hm2。随着农耕地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1996年的3.15万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万hm2,减少0.8万hm2,年均减少734.55hm2。农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使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种植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也受到制约。

2.3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石泉县是山区县,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农民经济基础差,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少,全县仅3533.33hm2旱涝保收田,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旱减产、涝也减产,种植业受自然条件、气候灾害的影响太大,缺乏保障。

2.4农业规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农户种植规模小(约0.2hm2),种植种类杂乱、产量低,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收入和劳务收入,家庭种植主要自食,少量的农产品出售也对家庭收入影响较小,处于可种、可不种的状态,不追求产品质量、产量、效益,新品种、新技术接受程度低,种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效益低下[3-4]。

2.5农业产业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现有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实到县级,地方财政更没有能力进行扶持。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投入扶持引导,发展缓慢。信贷资金扶持乏力,特别是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困难,企业缺乏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能力,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

2.6农业产业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种植业农产品除茶叶基本形成产、加、销产业化雏形外,优质粮油和瓜果菜均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户除自产自食外,销售原粮、油菜籽、瓜果菜鲜产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农产品不能升值产生经济效益,农民收入增产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推动力。

3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对策

3.1巩固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农业。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做好野三农冶工作,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稳定粮油作物面积,主攻单产,保证石泉县粮油自给。要巩固和适度扩大经济作物产业区域布局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单产及单位产值。

3.2增加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

利用国家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政策,组织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加强石泉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对已有发展基础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乡镇、村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产业发展科技扶持,促进区域布局的适度扩大和种养水平的提高,尽快形成野一村一品冶区域特色产业布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抓农业产业区域建设重点,实现率先突破

根据各乡镇、村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制定种植业产业发展规划,分别进行农业产业区域建设开发。原则上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选择一项有基础、有发展条件的主导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区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野一村一品冶建成之时。

3.4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种植业生产力水平

引进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名优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无公害养植关键技术,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大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要以强村大户为重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区域布局内重点产业的专业化、标准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农业科学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涉农部门及有关事业单位做好良种及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植物病虫、种植技术指导、物资配套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3.5利用市场功能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场、技术、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视和利用市场引导功能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培育和经营农业产业化就要高度重视产品销售这个关键环节。政府和有关涉农部门要做好产业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及营销工作,农业产业的产品野既要生产得出来,又要卖得出去冶,更要有经济效益,野三个轮子冶一起转,产业化建设目标才能实现。特别要重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依托经销大户把生产的农产品销向外地、销向大城市甚至出口。农产品产地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取得市场准入的门槛,拿到准入证才能进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销售,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发时必须通过野两个认证冶,做好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期营销工作。

3.6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牵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区域布局。当农业产业建设种植规模和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级产品时,产业发展就会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设开发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业,将原料产品转化为初加工产品,实现第一次升值。通过小型加工企业的滚动发展和优胜劣汰,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服务,扶持其发展。达到野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项产业冶的目的。

3.7加强农产品贸易市场建设

目前,县城2个农贸市场已经不能适应石泉县农产品贸易需求,场地狭小、交通拥挤,购销双方均为不便。建议新建农贸市场,以适应农产品交易的需求,努力为内销和外销农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的贸易平台。

作者:胡松 单位:陕西省石泉县农林科技服务中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对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的思考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之路。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如何使农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本文就结合我县实际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了初步的思考。

一、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年,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农村“再造”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特色日益突出,产业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分析我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产业“龙头”初步建立。建“龙头”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县是围绕大宗农产品生产,积极上项目、办企业、建市场,先后建成了以面粉加工、绵白糖、脱水菜、皮棉、蕃茄酱生产等为主的一系列涉农加工企业和以县农贸市场、中东团结坪、双城14号基地等为主的一批农产品销售市场。至2002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0多户,销售市场发展到14个。其中年产值达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9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发展到4户,交易额达百万以上销售市场1个。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29.6万亩,连接农户4.62万户,“龙头”企业年实现产值29309万元,利税2268万元,农产品交易额达到1.19亿元。

2、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县上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至2002年,围绕省上确定的21个农业产业化基地项目,建成了以优质中药材、专用小麦、鲜果、牧草、肉羊、无公害蔬菜、制种等为重点的产业基地386个,基地面积达到18.01万亩,基地牲畜饲养量达到46.08万头只,带动农户累计达到8.04万户。

3、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按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大作强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县上因地制异,围绕企业“龙头”和市场需求,着力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通过几年的市场抉择,逐步发展形成了以棉花、酱用西红柿、肉羊等为重点的主导产业。目前,棉花、西红柿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了20万亩以上和1.5万亩左右,两种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56.7%,总产值达到19479.5万元,占到委员会业总产值的43.6%;肉羊饲养量达到65.2万只,占畜禽饲养总量的36.5%,羊肉产量达到3439.4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4.6%,养羊产值达到5019万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1.5%。

4、流通网络构架基本形成。近年来,全县各级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工作,县上成立了农产品流通办公室,乡、村两级也相继成立了农产品流通组织,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搞活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措施办法。各级组织通过引导组建专业运销协会,积极支持鼓励能人大户参与农产品流通,形成了全县上下抓流通的良好局面,至2002年底,全县建成以黑瓜籽、孜然等为主的运销协会48个,形成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运销企业8户,发展个体流通大户1360户,组建各类产业产销协会131个,年经销各类农产品达32万吨,占农产品商品量的80%以上。

5、发展市场农业的意识得到增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使各级政府、企业乃至广大农户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的自觉性普遍提高。政府通过不断深化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立发展”为主的企业改革,使全县90%的“龙头”企业变为民有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自主权大大增强。“龙头”企业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采取制定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签订农业订单等形式,加强与基地、农户的紧密协作;广大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龙头”企业及政府信息引导,安排生产计划,发展市场农业。2002年,全县订单农作物品种达到9种,签约订单达到10.32万份,订单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使全县大宗农产品基本实现了合同种植。

二、发展产业化经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目前,已建成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虽然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但规模相对都较小,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产值上千万的也只有6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对农业生产没有产生真正的促进作用。就拿西域阳光食品、棉花加工企业来说,自身同样受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生产产品成本大,效益低,缺乏经受市场冲击的、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企业命运随市场波动而波动,致使农民在种植计划安排上无所适从,企业与农户之间难以形成稳定的协作关系。

2、“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形成。长期以来,“龙头”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是以牺牲农业利益为代价的。在发展市场农业的今天,大部分“龙头”企业仍不能摆脱这种思维定式,没有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与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不论市场行情好坏,吃亏的都是农户。就棉花企业来讲,皮棉价格好的时候,企业对棉农的收购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而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则被企业获得,农户却得不到二次利润的回报;当皮棉价格不好时,企业则通过压级压价等手段,将亏损转嫁到农户头上,使农户受到更多的损失。

3、诚信意识相对淡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要求利益各方面都要“重合同,守信用,讲诚信”。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小农经济意识影响,在企业和农户之间普遍存在着信用意识不强的问题。一些“龙头”企业缺乏以质量兴企、信誉兴企的意识,融资方面重贷轻还,产品质量方面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对客户心存欺诈,对待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合同,存在有很大的随意性。所有这些,不仅不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信贷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源和原料生产基地,更不利于企业的壮大发展。部分农户市场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淡薄,没有长远眼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当市场行情好时,千方百计投机取巧,掺杂使假,或不履行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又过分依赖于政府和企业。

4、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规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做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就我县而言,在产业化经营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的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产供销相互脱节,供、销环节软弱涣散的状况仍很突出。从供应环节看,长期以来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的各级供销合作社作用得到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各级各类经销商或商,从形式上看虽说是“八仙过海”,但缺乏强有力的集中统一组织领导和规范化管理;从销售环节看,虽然各级都成立了流通组织和各类协会,能人大户带动作用有所发挥,对活跃农产品流通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各流通组织基本处于弱、小、散的状况,相互之间缺乏紧密合作、共担市场风险的意识;缺少抵御市场变化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不利影响的能力,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存在有相互之间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

三、对发展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思考

㈠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针对我县实际,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要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立足资源优势,围绕发展特色和主导产业谋发展,求突破。

1、围绕“一红(西红柿)二白(棉花、肉羊)”主导产业,走主导产业+农户的发展路子。发挥现有条件,通过扩规模、上档次,强“龙头”、固基地,走一体化发展之路,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2、围绕“日光温室”新型产业,走专业市场+农户的发展路子。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抓蔬菜流通批发市场建设,推动支柱产业的形成和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经营的发展。

3、围绕制种和中药材产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立足两大产业基地,通过强化公司(企业)规模和规范化运营,提高公司(企业)对基地农户的全程化服务水平,使公司(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利益各方的全面发展。

4、围绕黑瓜籽、孜然、果品等传统产业,走农产联+企业+农户的路子。通过培育、规范、壮大“农产联”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合作开发等方面的职能作用,采取跨区域联合经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一体化经营集团,推动区域经济专业化发展。

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与支柱。经过几年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战略大调整,种植业以制酱西红柿、棉花为主,畜牧业以肉羊为主的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基本确立,并且已经得到广大农户的接受和认可。今后,各级要在坚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助推、政策支持、信息引导、科技投入和全程化服务工作力度,通过品种、品质改良和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种养殖效益,达到巩固产业基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在“龙头”企业建设方面:一是要扩张规模,提升质量。首先,对以生产蕃茄酱为主的西域阳光食品有限公司要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内部改革的同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及生产规模改造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增强企业辐射带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次,对皮棉加工企业,要在明晰产权,规范经营的同时,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新上纺纱等皮棉深加工项目,达到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棉花产业的壮大发展;其三,积极论证,招商引资,围绕肉羊产业发展,新建集屠宰销售、皮毛加工为主的系列化企业集团,推进草畜产业健康发展。二是要实施大市场带动战略。要抓紧建设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充分发挥专业市场辐射带动作用。三是要抓大不放小,注重总量扩张。制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能人从事小宗农副产品的加工销售等工作,通过千家万户的参与,走好总量扩张带动型发展的路子。

3、以市场化管理为标准,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是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目标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要正确处理公司(企业)与各方之间的依存度和利益关系,通过制定实施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提供低偿或无偿服务等措施办法,力求把各方获利确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二要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营约束机制。首先,明晰企业产权,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立发展的经济实体;其次,加强诚信教育,牢固树立讲诚信求发展的意识;其三,要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合同中的责权利益关系,增强双方的履约意识。三要建立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制。首先,建立以“龙头”企业和各类协会为主体的稳定的产业一体化经营组织。经营组织通过采取提供技术、信息、销售等全程化的为农服务,提高农户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为产业化经营提供组织保障;其次,研究制定适应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制度。通过制定合同销售制度、保护价格制度、风险基金制度等,为产业化经营提供更多的制度方面的保障,以共同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猛,但与山东、江苏等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首先从4个方面分析当前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从困难和机遇两个方面对未来3~5年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即实施“巨人计划”,打造一批在全国有显著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示范基地为主要抓手,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强化品牌建设,增强农产品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健全推进机制。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形势;对策;湖北省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2012年6月中共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湖北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的重要战略目标。近年来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①对农业产业化基本内涵、重要性、工作重点等相关问题的认识[1,2]。②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订单履约关系的研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商品契约完全有可能在长期内达到稳定,优于要素契约;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基于内部结算价格与农户间形成的准纵向一体化关系,加之信任、互惠、灵活性、声誉机制等关系治理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发展目标[3-5]。③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研究。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几种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6,7]。④对农业产业化某个关键点的典型研究。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角色、金融支持、经营战略[8,9]。⑤对农业产业化的国际经验借鉴研究。如美国、法国等国的农业产业化主要做法[10]。

毋庸置疑,上述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是,涉及具体某一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研究却鲜有文献涉及。为实现推动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尽快进入全国前列的重要战略目标,必须对当前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面临的形势有准确客观的认识,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此,笔者2012年8月和2013年6月相继展开两次专题调研,并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猛,农产品加工业产值6年来实现年均35.1%的增长,由2006年的1 478.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 970.5亿元,一跃成为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但与山东、江苏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缺乏在全国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

首先是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2012年山东、江苏、河南、四川4省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就分别有10、11、5和3家,过50亿元的分别有19、15、15和7家。江苏雨润集团和四川新希望集团2012年销售额分别高达1 061亿元和732.38亿元,而湖北省惟一2012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稻花香集团才为160.04亿元,过50亿元的也仅有6家。其次是品牌影响力不够强。近年来湖北省虽然打造了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但还没有像五粮液、青岛啤酒等享誉国内外市场的“铁军”和“王牌军”。2012年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全国有82个食品、饮料类品牌上榜,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北京市分别有8、6、5和7家,而湖北省仅有稻花香、枝江两家,差距很大。

1.2 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首先是产品呈现精深加工比例和附加值“双低”特征。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实力雄厚,但中试转化及产业化开发环节相对薄弱,产业链条短,成果转化率较低,精深加工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较少,农产品大都为简单加工。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不重视新产品研发、产品研发投入少、科技研发能力差等突出问题,很多企业的发展模式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模仿和跟风行业知名企业。油菜产业最为典型,年产量连续18年居全国之首,拥有全国一流的科研技术和顶级人才,却长期停留在提供初级原料的低端产业链上。其次是加工、冷藏装备落后。湖北省目前只有约5%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80%左右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

1.3 行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首先是主导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科学的“顶层设计”。各地市在选择主导产业和制定产业规划时基本是“单打独斗”,缺乏全省统一的科学规划与协调,个别地方甚至是一把手“拍脑袋”,导致部分地市、行业重复建设问题十分突出。盲目引进和重复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产品加工与原料供应脱节,生产出的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不少企业倒闭,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是行业协会建设滞后。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形式,行业协会在山东、江苏等先进地区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湖北省农业行业协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力量薄弱,组织比较松散。三是行业风险管控能力较弱,一些地方还未建立主要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体系,风险应急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1.4 很多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瓶颈

除了为数不多的重点龙头企业外,湖北省很多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自有资金匮乏,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内部治理不规范,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加之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割据、正规金融体系缺乏应有的活力、中间业务品种少、信用担保体系缺位等原因,致使当前湖北省很多农产品企业面临很大的金融信贷约束。

2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2.1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的困难

2.1.1 经济增长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受欧洲、美国等高负债国家仍处在“去杠杆化”过程的影响,世界经济处于危机后的调整期,即所谓的“软复苏”状态,经济危机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同时由于投资扩张动力不足、消费内增性趋强但增速趋缓、出口增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也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8%、9.7%、9.5%、9.1%、8.9%、8.1%、7.6%和7.4%,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下滑,2012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前3季度经济增长依然在低位徘徊,分别为7.9%、7.7%、7.5%和7.8%。当前湖北省也面临着经济下行的风险,2013年前3季度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与2012年末相比,增幅回落3.1个百分点,前3季度湖北省工业用电量800.79亿kW・h,同比仅增长5.1%。全省食品工业生产放缓,2013年前3季度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691.66亿元,增幅比2012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尽管截至2013年5月底,湖北省经济增长已经止跌回升,但目前湖北省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的动力尚不充足,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这必将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1.2 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不断增长的压力 2013年湖北省企业原材料、资金、劳动用工等生产要素成本压力突出,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付职工工资204.1亿元,同比增长23.8%,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189.66亿元,同比增长90.2%。同时产品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以及企业生产扩张意愿不强,2013年前3季度,湖北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3,分别比2012年末和同期下降1.0%和1.1%;对大中型企业的景气度调查显示,一季度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或持平的企业比例高达85.2%;从企业销售费用增长情况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费用为147.08亿元,同比增长22.3%,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也远高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增幅,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企业市场开拓的难度。在外需不振、内需不足、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前期产能集中释放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13年不少农业产业化企业感到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尤为明显,这必将对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2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面临的机遇

2.2.1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2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作出明确部署,并强调应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作出明确部署。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这两个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紧密相关。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

2.2.2 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首要议程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首要议程。2009年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市。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动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的重大战略目标。2013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对加快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作出明确部署。

2.2.3 湖北省迎来“黄金十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目前,湖北省已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加快发展面临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外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湖北省将成为拓展内需市场的前沿阵地,为湖北省扩大对外开放、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转移提供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湖北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湖北省拥有优越的政策条件,既享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优惠,部分地区还享受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政策优惠,还有长江经济带开发、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一系列政策优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湖北省“四化”同步加快推进,近年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成长,将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3 加快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巨人计划”,打造一批在全国有显著影响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深入推进“四个一批”工程,实施“巨人计划”。以打造优势产业链为抓手,在指导龙头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支持一批优势特色领军型龙头企业,以资本、品牌、技术和市场等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和产权转让等方法成长为特大型企业,打造“百亿”、“千亿”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现代融资行为,提升企业综合发展能力;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包装、运输、保鲜、贮藏等方面的先进设备,通过延长产品链条,发展精深加工,从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加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农超对接、农交会、直营或连锁、电子商务以及流通标准化建设等,优化农产品营销网络,大力提升农产品的营销能力和流通效率。

3.2 以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示范基地为主要抓手,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集群集聚发展

2012年湖北省共建设26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 209.39亿元,且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农业部即将启动第二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申报工作,要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做好对26家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与规划的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示范基地。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传统优势,发展切合本地区实际的主导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向园区集中,并注重配套产业同步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在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过程中,强化上游产业链建设,着力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农产品加工园区要取得长足发展,首先定位要明确,要以打造一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为目标,产品开发方面追求绿色、生态、专业、品牌、特色等理念;要建立一流的投资环境,完全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构筑基础设施,并且以适度超前的战略眼光来实施建设。同时打造一支公正、廉洁、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专班,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全程“保姆式”的服务,要用一流服务、一流环境将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成特色园区、品牌园区、实力园区和生态园区。

3.3 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一是大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自身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建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将市场有效需求和精深加工紧密结合,各地要严格落实鼓励农产品研发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或利用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进行关键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引进并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先进设备工艺。二是组织召开农业科企对接会议,推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实现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实验室、信息资料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放。三是强化技术推广应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及时搭建关键技术推广、转让平台并完善当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型体系和市场导向型体系相融合的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为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四是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高管人员。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市场、管理和技术业务骨干。注重通过到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进修学习的方式对业务骨干进行高层次培训,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吸引专业对口的重点高校硕士、博士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

3.4 强化品牌建设,增强农产品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各地要制定农产品加工品牌发展规划。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统筹制定本地区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规划。挑选有实力的企业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品牌发展良好局面。二是突出品牌建设重点。以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加工品牌。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以优质板块基地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四是完善品牌建设配套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在全社会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完善打假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3.5 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健全推进机制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抓好资金项目等协调落实,做好龙头企业的运行监测、调研和分析工作。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对龙头企业审批事项实行一条龙服务。对龙头企业项目建设用地,市县要拿出一定的用地指标优先安排。对龙头企业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用地,在符合省级土地利用计划准入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向省政府申请使用省级土地利用计划。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的支农涉农资金项目,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倾斜。实施“腾飞”奖励计划。各市县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投入机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强化金融信贷支持,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引导信贷资金向符合条件的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倾斜,引导龙头企业向各类资本市场融资。四是加强风险防范,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包括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数据体系、标准制定采集体系、信息分析评估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积极组建省、市、县三级特色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并与国家级的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建立良好的联系。六是建立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担保公司与当地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利合作,为担保机构提供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探讨:关于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思考

摘 要:为了促进我市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完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运作目标成为了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蓬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思考

一、我市农业发展现状

(一)开辟特色运行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我市在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的基础之上,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产业经营模式,如“一体化样板基地”、“紧密型生产基地”、“松散型生产基地”、“公司+种植大户合作社”等。

(二)注重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富农工程。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者紧密结合,围绕我市苹果、葡萄、畜牧、水产养殖四大特色领域的发展,组织一批拥有技术的人员深入到种植一线,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农业示范基地的生产建设中,或以个人创新、技术承包的形式参与到特色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中,全面促进我市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进而提升我市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三)推广农业产业化项目,打造农业特色园区。烟台苹果是山东干名优特产之一,其以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技术,逐年扩大市场份额,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渔业养殖捕捞方面,因引进大菱鲆等新品种,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环渤海湾地区大菱鲆养殖产业化的发展;肉鸡标准化养殖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集养殖、种植、生物能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使蓬莱市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和全国三大优质酿酒葡萄产区之一,辐射带动了全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升级换代及高端葡萄酒品质的提升。

二、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经济在产业化、规模化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龙头企业规模、品牌建设、监督监管、产业规划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上、下游的走向;而在农业中,龙头企业的发展从深度与广度两个方向影响着农户与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市农产品行业中,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并且多数企业还处于“小、散、低、弱”的状态,但当前我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均无法对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任何作用。

三、我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及对策措施

“三农”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格局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我市应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契机,捋清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强服务监管,大力推动我市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现代化、产业化的农业经济体系,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创收。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1、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做强做大。在全市范围内树立学习典型,或在周边市区寻找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优秀经验,以推进我市龙头企业的的加速发展,并实现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制定优惠政策,为龙头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以推动我市本土企业的发展;引进高新农业产业技术,促进现有企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现有企业之间兼并和重组,逐步扩大企业的规模;利用民间资本,在现有企业中培育出新的龙头企业。2、树立品牌意识。在现有企业中选出优质产品,以其品牌为重点发展对象,并大力扶持,促进该品牌及产品的推广和扩张。在品牌选择时,要重点扶持具有蓬莱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建立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市场中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品牌。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技术与农产品生产的有效结合,实现科研院校与企业的强强联手;积极引进、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与企业、与农户实时对接,使新兴技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在创新或研发方面做出的努力,或是在品牌方面的成绩,可通过相对应的奖励办法给予鼓励。

(二)密切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系,促进规模化发展。1、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支持订单农业的发展,促进企业和农户之间稳定购销关系的形成。企业在向农户收购农产品时可设定最低价格以保护双方的利益,并将加工及销售环节的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农户;积极鼓励农户以技术入股、农产品入股等形式加入到企业中,从而使二者形成“自愿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在全市范围内树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积极推广成功经验,鼓励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协会或行业协会,并充分发挥其行业指导作用。通过对这类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使各类组织充分会发其在市场、企业、农户三者之间的桥梁作用,进而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农户的增收。

(三)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加速规模化发展。1、强调政府调控。农产品企业想要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运作,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和经营,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2、加大政策扶持。在一定范围内对龙头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扶持,促进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对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规范引导,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强化考核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本单位共建企业、扶持企业的监管和考核,狠抓产品质量安全,建立诚信的可追溯机制和监管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