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5 10:16: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建筑企业内部审计探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传统内部审计的职能由原来主要执行监督公司的相关制度转化为对各经济主体的精细化管理,内部审计的职能也由简单的监督行为转变为要提供确证和咨询服务给为它服务的经济对象,对于公司来说,联系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并且,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决策风险和管理风险,审计部门都会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向管理层人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审计
一、建筑施工企业中内部审计的体现
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存在于一些有较大风险的环节中,对于一些不存在风险或者较小风险的环节,审计部门只需要控制资源成本就可以了。建筑行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财务、施工风险等,风险导向审计适用于以上风险的任一环节。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项目承接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兴盛,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公司,各个建筑施工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也与日俱增,但是频频出现投标效率低和中标低价等情况,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营业利润。为此,企业要充分了解能够承担经营风险,控制投标和中标阶段的潜在风险,同时要对中标项目的成本费用预测进行审计,来应对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的成本费用,尽量将审计重心放在项目的事前控制:首先,企业不惜冒很大的风险去承揽包揽项目来追逐利益,而缺乏对项目风险的有效控制,这种投标属于低效率行为,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企业要在事前做好投标及中标风险的评估,同时还要评估进行投标活动的场所,这样风险发生的几率就能更明确;其次,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详细分析该项目的成本和可能带来的利润,分析量化项目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成本,也要同时对资金流动状况以及中标后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再次,对于企业实际的中标率进行比例的分析和计算,计算每个得标项目的资金和耗损情况,从而来制定一个科学的支出计划书,增加利润、提高效率;最后,施工合同中的具体施工条款要进行仔细审核,不能存在含义模糊的情况,对双方的利益进行权衡,对中标项目成本费用预算进行审计,对项目的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将工作核心放在预算与实际利润相差相对比较大的步骤,权衡该项目风险和收益的合理性,即高风险是否能带来高收益,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项目实施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风险设计的核心是对成本的控制,要计算一个项目能够带来目标收益,要从施工的开始到竣工都要进行成本管理,从而带来目标收益。在实际施工过程,很多投资方会通过奖惩条款来要求工期和质量超过预期的目标,也有一些投资方会拖欠保证金等,这些要求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风险,更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损失。所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履约风险和业主拖欠风险要进行预测,施工企业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最好能对审计投资方实力,关注投资方以往的信用情况,争取最大程度提高收回保证金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对施工企业的风险承受和应对能力,揭露不正当违法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效益。
(三)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在项目施工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应用在项目的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上,具有针对性,在维护好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能够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它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规范对项目安全质量进行内部审计,环境审计的核心则是关注施工过程中是否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提高了社会成本,减少这些风险可以减少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四)风险导向审计在政治、经济、税收等风险中的应用
国家政策变化、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税收法律外部环境变化会给企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外部风险,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审计过程中,能蚪艚舾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和发展,都能引起对影响工程项目的信息的注意,对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给出中肯的评价,管理层也要拟定出对应方案以解决问题。
二、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思考和完善风险导向审计
(一)对内部审计机制进一步的完善
管理层要提高风险意识,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来完善审计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及时规避审计中可能的风险。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加强评价体系建设
为了可以将控制过程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控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同时要不断转变审计理念及方法,形成具有本公司特色的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方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工作责任感
每个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析能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综合性管理专业知识,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要对企业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还要有利于公司治理。因此,企业要特别注重对审计人员的挑选和优化,不断的筛选能够有助于公司发展的审计人员,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审计技能互补,增强队伍的实力。
(四)审计实现信息化
目前社会,计算机得到普及,信息全球化,很多企业广泛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但审计信息化程度在很多企业还是不够,这是导致低效率、低利润工作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审计信息化工作是实现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由之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会大大提升进行测试和统计的准确性,能够大大提高团体的工作效率。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使建筑企业间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加,建筑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也相应的增加,存在的各种风险随时会给建筑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使建筑企业倒闭破产,在当前的形式下,建筑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内部审计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建筑 建筑企业 内部审计
一、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一)增值职能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通过为建筑企业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和帮助建筑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内部审计增值功能是建立在内部审计功能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当前时代的产物。当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实施的目的是为建筑企业增加价值并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从而帮助建筑企业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样使内部审计工作和建筑企业的之间的价值联系的更为紧密,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将建筑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风险控制职能
内部审计还具有风险控制职能,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防控风险的发生,而且通过对建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投资人提供最为准确的决策信息,帮助建筑企业管理者和投资人更好的把握投资风险,确保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保证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失。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功能,并具有较强的防范意识,能够将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监督职能
审计人员进行的内部审计最终要形成报告上报给建筑企业领导层,这样就能够对各部门、各岗位存在的问题通过审计报告让领导获悉,从而尽快加以纠正和完善,因此内部审计还具有监督职能。
(四)评价职能
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及审计后,要对建筑企业的各项岗位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以及计核算工作的情况评估,并且为建筑企业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财务审计报告,以便建筑企业管理层能够对各部门的岗位工作情况了解和掌握。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常见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岗位设置单一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建筑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而相应的针对建筑企业的相关内部审计的准则知识则处于初步阶段。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有些企业并没有完全的认真思考自身建筑企业的特征,而是选择了机械地套用某些其他成功企业的机构设置,从而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的不规范、不清晰。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影响审计质量
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并不具有参与建筑企业的高层会议的资格,因而无法对建筑企业的整体规划进行了解并及时的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内部审计对建筑企业相关的整理措施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评价和监督,发现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上报,这样建筑企业管理者可能无法及时的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且予以妥善的进行解决。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其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内审人员的素质。
(三)内部审计范围过于狭窄,内容不全面
现代建筑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北京西玛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公司的绩效管理并没有完善落实到位,只是对销售部门、生产部门进行了绩效考核,而对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以及采购部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审计规定,因此,存在内部审计范围过窄的问题。
(四)内部审手段和技术还不够成熟
目前,建筑企业各项管理差不多都已经采用了电子化和电算化管理,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都是一条龙的电子化管理,尤其是财务部门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这对于建筑企业内部审计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由于部分领导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缺失等问题,造成公司内部审计在审计手段上,技术上还不够成熟,这无疑也是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表现。
三、建筑企业内部审计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的认识
公司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都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审计功能所在,要通过学习有关审计方面的书籍,收看国外先进的审计管理案例,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对内部审计的管理经验以及国内知名建筑企业在内部审计上的做法,从而深刻理解到只有加强内部审计,才能够使建筑企业向现代化管理迈进,才能够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而且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大力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并在公司上下形成重视内部审计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要保证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最主要的因素体现在执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上。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令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自身从业行为的公平、公正性,以实现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要求。对执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力要求则较高: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具备基本的审计底蕴和相关的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正确的程序处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扩大内部审计范围
将现有的内部审计范围从生产部、销售部扩大到采购部、人力资源部、以及重点的财务部,并且还要针对重要岗位上的重要人员的离职、调岗、升迁等进行离职审计,对各部门进行部门审计,从而是审计范围扩大到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
(四)增加内部审计内容
根据北京西玛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现状,在内部审计内容上,可以依据资金流向、风险预估以及审计经验来确定审计的内容,如:依据建筑企业采购部采购的资金流,对采购的价格、物流情况登进行审计,对采购人员的采购管理尤其是招标的审计;对财务部门的财务风险预估的审计等等,只有这样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的增加审计内容,才能够使内部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摘 要】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产品与服务,也体现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与运行效率的较量上。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引言
国民经济向前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行列中,建筑业获得了良好发展。在施工企业看来,内部审计评价企业内部生产及经营活动,指导企业经营决策。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施工企业强化内部审计很有必要。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组成了企业管理重要的一部分,引起许多人的重视。对企业发展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有助于推动企业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包含预算、工程实施及验收的审计,审计的重点在于,确保成本费用的真实与合理。审视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不难发现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尚不成熟,审计工作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运用科学手段,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2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内审队伍缺少稳定性
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及综合素质对其在施工企业中的地位及薪酬等产生直接影响。高素质审计人员跳槽,导致审计队伍不稳定,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没有信心,工作不主动,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特定的性质,内部审计人员多出现被误解情况,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审计人员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往往感到审计工作不能凸显自身价值。
2.2 审计范围较小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丰富,整体素质不高,致使内部审计范围较小,常常局限于事后的审计,如财务收支审计等,只要完成每年上级要求的项目即可,基本未审计企业内部制度中的防护与建设职能等。企业内部审计停留在财务会计层面,许多内部审计具有财务性质,进而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
2.3 审计方法与技术不先进
施工企业逐步发展,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不断优化、完善。事实上,处在发展阶段的企业,其领导层容易将目光集中在核心竞争力项目方面,未重视到内部审计的方法与技术的重要性,导致审计方法与技术滞后,由此,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4 内部审计缺少良好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独立性是客观性的前提,如果缺少独立性,也就无法保障客观性,所以,要开展内部审计,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一定要保持独立,因为企业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间仅是一个较为普通的部门,与被审单位是一种平行关系,受企业管理机制制约,如在考核机制方面,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保持着一种利益关系。因为这种情况,致使审计人员无法保持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层次不高,导致审计机构与人员无法体现较强的权威性,现阶段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权威性最差,最高内部审计归纪委管理,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导致内部审计权威性不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推进,无法凸显内部审计监督与检查等职能。
3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一定要把握机会,改革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着重抓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切实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较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3.1 合理定位内部审计,维持独立性与权威性
建筑施工企业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审计队伍,所以,审计队伍担负施工企业内部控制落实的审查与监督责任。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与审计队伍带领审计机构参与设工作,审计队伍负责审计业务与有关审计工作的协调。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管理者工作情况进行报告。为此,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过程中,确保自身地位高于其余职能部门,为各项设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年初确定被审计单位与审计项目主审。审计部门每年年初明确各单位主审,要求平时主审汇集相关单位的审计资料,明确审计重点内容,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获得的各种资料,集中讨论审计项目。整改各审计组平时出现的问题。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功能。重视把握审前调查与日常情况。审计人员借助网络查看被审计单位凭证时,记录注意事项,定期延伸审计。利用网络,审计人员实时了解企业发展与经营的情况,提高侦查能力。强化内部审计行业管理与法规构建。构建健全的行业自律制度,强化监督与管理内部审计人员。加速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认证,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后续教育机会。
摘 要 当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人员素质、资产管理等方面。为弥补这些不足,应该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内部审计独立、完善审计和管理制度、注重沟通与协调工作,并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关键词 建筑企业 内部审计 财务风险管理
随着建设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推动建筑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审计,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是必要的。然而,由于不确定因素存在,再加上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制约,目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不足,制约建筑企业有效运营和发展,需要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
一、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不足
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偏低,财务会计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没有严格落实,制约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存在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内部审计不足。未能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制约工作效率提升。相关制度不健全,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导致难以客观、公正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甚至出具的审计报告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对建筑企业财会工作的开展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二)管理制度缺失。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难以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激发工作人员热情,不利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三)沟通协调忽视。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到位,与外部审计部门忽视增进相互联系。导致信息交流不畅,难以全面掌握建筑企业财会工作基本情况,不利于提高工作水平。
(四)人T素质偏低。忽视高素质人才引进,现有工作人员财会专业知识缺乏,计算机技术应用技能不足。再加上忽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管理培养不足,难以有效适应具体工作需要。
(五)资产管理不足,例如,建筑企业固定资产信息不全面,没有严格做好登记工作,对资产丢失和损坏现象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固定资产与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不相吻合。
二、建筑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为有效应对风险,提高内部审计水平,提升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促进建筑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以采取以下完善对策。
(一)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不会受到其它因素干扰,进而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进行内部审计。可以设立审计部,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接受企业总会计师领导。同时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进行明确定位,保证内部审计独立,内部审计成员由建筑企业的独立董事参与,经营管理层或财务管理层不得参与,审计结果由最高领导机构讨论,确保审计独立,让各项审计报告客观、公正、独立、真实、有效,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二)完善审计和管理制度。完善规章制度,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丰富内部审计内容,开展财务管理审计,指导内部控制部门完善内控制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评估,出具风险报告,发现财务管理潜在的风险,并督促管理和改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总结和分析工作,发现并改进存在的不足。对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加强支出和收入管理,建立财务审批制度,对每笔开支都要严格管理。重视财务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注重沟通与协调工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应该增进与建筑企业财务部门、管理部门、营销部门等的联系与沟通,及时送到内部审计通知书,让各部门做好准备工作,配合内部审计。重视信息收集,及时反馈审计结论,监督内部审计的监督执行情况。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引进基础扎实、专业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充实财会工作队伍。加强管理培训,熟练应该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增强沟通技能、管理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好适应工作需要。
(五)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建筑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准确而全面。完善并落实规章制度,有效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措施,发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对损坏、报废等情况应该做好记录工作,保证数据准确、清晰,并且及时更新。让固定资产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吻合,为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三、结语
总之,为促进内部审计与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推动建筑企业有效运营和发挥作用,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根据建筑企业具体需要采取完善措施。进而预防财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水平,为财务会计工作水平提升,建筑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创造条件。
摘要:现代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施工企业必须从管理工作入手提高经济效益,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工程审计工作是影响项目成本、工程造价实施的关键,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向管理要效益、提高综合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实施重点进行了简要论述。
1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仅有较为大型的集团化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才刚刚开始。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其内部审计的理解与管理上不够深入。这一情况导致了其内部审计工作仅停留在财务收支的审计内容上。而且,其内审工作还是沿用传统的事后审计方式进行内审工作,这一审计方式造成了企业审计手段单一、缺乏组织的监督有效性。以上存在的不足使得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管理漏洞,为职务侵占、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实施重点
2.1 以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指导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风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以现代工程建设跟踪审计理论,指导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事前预防、施工控制和事后监督审计方式实现跟踪审计目的、提高项目投资资金的使用。施工企业应在审计工作上进行强化,结合现代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进行审计理念的更新,完善企业的审计体系与制度。以此实现企业审计力量的强化、实现审计管理的强化。
2.2 强化审计计划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自身审计力量、资源状况的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审计计划。并将审计计划与绩效考核工作进行结合,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实施。
2.3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在企业进行内审工作时,以项目安排、方案制定为基础,通过科学的人员配置、资料审核以及报告编写等环节工作的细化提高企业审计制度的执行力,促进企业施工过程审计工作的开展。另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督导。以相关岗位的设置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促进企业及时发现审计风险、调整审计方案。而且,审计督导还能够通过对审计人员的指导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2.4 加快企业审计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以现代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全过程内部审计实施中对审计技术手段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审计技术方式方法对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借助网络优势实现企业内部计划、施工、采购以及财务等部门间的资源共享。以此实现企业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的结合,促进企业审计信息渠道的建设,为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2.5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内部审计的主要过程 施工企业应根据这样的流程与过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审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施工企业还应根据各过程的重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实现企业审计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2.6 竣工结算的审计工作重点 竣工结算可以归为事后审计,但是在竣工前的自审过程也属于事后审计范畴。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内审人员应在工程竣工后、结算前对工程实际施工中的各项费用、技术文件等进行系统的审计,再次核算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为竣工结算提供准确数据。在工程竣工后,审计人员还要对工期、质量以及投资情况等进行再次审查,确认工程目标的实现。以工程完成情况、施工图纸比较分析、人工材料的使用情况符合等有效审计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对工程量的统计为结算工作提供准确数据。
3 强化全员审计意识、强化审计工作培训,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在传统的内审工作开展中,由于企业人员对内审工作的不理解、不了解以及对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清楚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企业人员内审意识的低下,造成成本控制、造价管理等工作开展的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注重企业全员审计意识的培养、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体系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培训,使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内审工作的意义以及自身岗位相关的工作内容,促进内审工作的开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实施是保障工程施工资金使用、成本控制以及造价管理的重要工作,是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加快企业内审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人才的引入与培训,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