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5 03:49: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的运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族音乐是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将民族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普及并加大其影响力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句话说的就是民族音乐在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弘扬好民族音乐,将民族音乐带入中学课堂,一方面可以普及爱国主义社会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整体素质。本文将首先从民族音乐在我国音乐中的地位和在初中音乐中的地位开始分析,结合它的发展现状,融入新课标对于音乐教学的要求,最后对民族音乐进行总结反思议,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将这些建议和意见明确落实到实践中。
一、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加强个人音乐素质,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正处于十几岁的青春期,矛盾、叛逆、有自己的强烈个性,正是可塑性极强的年纪,此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音乐的教学,也是在使用良好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培养起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整体素质。我们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更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提高民族音乐素养的熏陶。我国的民族音乐涵盖的范畴十分广阔,有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民间舞蹈音乐等等。初中音乐教材中,七年级主要体现在上册的《茉莉芬芳》和下册的《江南丝竹》、《梨园漫步》、《弦管和鸣》;八年级上册都围绕着中国民歌展开,下册则有《乐鸣江河》、《曲坛音韵》;还有九年级的《悠远古风》等。如今网络化的现实生活对中小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促使了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普及,与此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对于民族的音乐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的下降。再加上“应试教育”造成对音乐课的忽视等弊端,加强民族音乐的有效教学探索,弘扬民族文化已是势在必行。
二、对民族音乐教学的总结反思和完善
目前,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民族音乐教学依旧存在较大问题。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音乐浩如烟海,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首先得认清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反思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谬误,将民族音乐带进中学课堂。首先要以激励式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学习民族音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结合他们的兴趣所在使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重视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式,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感受,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加以巩固,将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参与度,实现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各要素的完美结合有效发展。比如,教师在教授江苏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川江船夫号子》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先使用PPT展示关于川江船夫摆渡过江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假设情景为画面配合适的音乐,等到学生有了思考然后讨论的过程有自己的看法之后,再让学生完整欣赏《川江船夫号子》,此时学生会感受到听到的乐曲和自己理解的情境十分相似从而对这首曲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教师再为学生介绍这首曲子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以及音乐要素对于曲子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话语引导和情景启示,使学生有一种多维式的体验,并对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的把握也极为重要,教学目标设置的难度适中,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并且适当地和其它许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在点点滴滴之间。在此,仍是以江苏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丝路驼铃》为例来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展示介绍新疆的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讲解新疆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事业,另一方面则可以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轻松氛围。民族音乐是塑造青少年人格、提高素质和修养的主要方式,更是传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和文化,而民族音乐中所传达出来的强大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自尊自立自爱自强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作者:康东珍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启悟中学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我国民族音乐是一颗璀璨的民主,饱含着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精神。把民族音乐加入到初中音乐教育当中,不光能够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发扬和传承,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就对民族音乐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音乐;音乐教育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如今,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充斥在大街小巷,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了解越来越少,更不用说理解与鉴赏了。因此,加强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讲,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一、民族音乐的作用
(一)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就包含了我国悠久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信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加强民族音乐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二)培养审美观。在如今的时代,流行音乐与网络音乐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现阶段的学生都缺少对于民族音乐的热情与认识,他们大部分都偏好流行音乐,让审美范围变得较为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审美水平与审美意识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民族音乐是我国的艺术结晶,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文化素质与审美意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目前想要让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发扬与传承,就需要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水平。而民族音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如果我国没有了民族音乐,那音乐的发展就成了无水之源。因此,学习民族音乐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比如在我国古老的民族音乐《梁祝》,就给学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还有戏曲、昆曲、越剧等。我国的民族音乐在世界的音乐中,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作品中的瑰宝。学习民族音乐能够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着一个非常特别的作用,他们不是培育门生的专业技能、常识,而是想要使用音乐来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思想水平的“完全的人”,这对的学生将来的人生轨道是不是在一个准确的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学生的将来有很大联系。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系到门生将来一生的成长,这是关于人生的话题。因为民族音乐所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其对于人们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都是潜移默化式的,于不知不觉中就会对特定的人群有某种程度上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同时,处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之中心智发展最为活跃,心理、性格和观念处于最为具有可塑性的青少年阶段。因此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十分重要。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整体体系大部分还是借鉴了西方,没有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教学体系。在初中阶段的民族音乐教育中,没有给民族音乐一个准确的定位,常常被教师所忽略。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初中生对于流行音乐的需求较高,教师就忽略了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音乐教材当中,有关民族音乐的教材也比较单一,内容较少。同时,教师也缺乏对于民族音乐相关知识的全面了解,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方式
(一)培养音乐欣赏习惯,创造音乐学习氛围。培养民族感情并不是一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多方面共同进行。因此,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爱民族音乐的良好氛围。这个氛围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几个方面中进行。在学校中,不光是在课程当中,在课外活动力也要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可以多开展一些民族音乐的鉴赏会和讲座,对于音乐中包含的故事给学生叙述,并让学生写读后感。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支持学生学习民族歌曲、乐器中,多放民族音乐。在社会当中,媒体渠道可以积极的宣传民族音乐,引导人们更加喜爱民族音乐。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产生很大的兴趣时,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目前初中阶段的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民族音乐的内容。因此,如何使用好这些教材内容的知识点,来提高学生的民族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在音乐教育课程中,课程可以选择教材中比较经典的民族音乐,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首先,教师要有相关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知识是教学的基础。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民族音乐作品中想表达的内容,教师就需要有耐心,能够不断地给学生传授通俗易懂的知识,并且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在初一下册教材中对于民歌的分类中,教师可以从民歌的起源、发展、题材以及不同民歌的特点来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十分多元化,有着不同的音乐特点,进而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兴趣。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育的课程中,民族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因此,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课题。经过实践可以就看出,如果经常和健康、优雅的音乐相伴,能够让人的审美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让人更有精神。学习民族音乐,就是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能够通过各省表达我们对于祖国的喜爱,对于历史英雄任务的称赞,对于我国美好和善的热情,对于学生来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情操,进而让他们能够感觉更加自豪、自信、自强。让学生能够激发爱国之情,不断学习,报效祖国。在初中音乐的教学当中,长时间对于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对于学生民族感情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让民族之情在学生的心中绽放,是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的主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作者:叶永琳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
[摘 要]民族音乐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弘扬中华文化起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多数教师过于重视分数,缺乏专业设备,导致中学民族音乐教学僵化。针对此种情况,只有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资源,理解民族音乐的作用和有效教学方式,才能够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音乐素养
初中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还未形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音乐的感受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如今,流行音乐与网络音乐充斥着大街小巷,学生很少接触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更无法理解与鉴赏,这对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增加民族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由此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一、民族音乐的作用
1.培养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与民族的繁荣息息相关,在民族音乐中,包含民族的精神、文化与信仰。在初中阶段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
2.培养审美观
如今,网络音乐与流行音乐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所以初中生基本上都缺少对民族音乐的热情与了解,多数都喜欢流行音乐,导致审美范围变得狭窄,这对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审美意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民族音乐是艺术的结晶,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素质等,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3.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想要使民族音乐得到传承,就必须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民族音乐就是良好的渠道,学习民族音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如经典民族音贰读鹤!罚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还有昆曲与越剧等。我国民族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艺术作品中的瑰宝,学习民族音乐能够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二、民族音乐有效教学的方式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由此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民族音乐的魅力之一就是情调,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语言、服饰以及环境等来创设情境。优秀的教师能够在短期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达到音乐与情景相融的目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音乐作品的内容,及时调整教学语言的语调与语气等。例如在欣赏《金蛇狂舞》以及《龙的传人》时,教师就可用慷慨激昂的情绪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生存能力与民族精神。除了语言外,教师还可运用民族服装与道具等,引导学生进入民族音乐的世界。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教师就可借助蒙古族的长袖长袍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大草原的风情。
2.给学生展现民族音乐的机会
在音乐课堂上,除了引导外,教师还可组织一些才艺展示活动,请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如此便可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也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如在音乐课堂上,有些学生表演了拉丁舞;有些学生表演了古筝曲、二胡曲等,赢得了其他学生热烈的掌声。很多学生听完后纷纷表示,原来民族音乐也这么好听。可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民族音乐的机会,就会使学生不再沉迷于流行音乐,转而将民族音乐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教师还可请学生模仿一些中国比较著名的民族歌手,如张也、宋祖英等。模仿的过程学生也会学习到很多音乐知识,既能够激发对民歌的兴趣,还能够增强自信。
3.感受与鉴赏
良好的音乐感知力与鉴赏力,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文化素养以及增进身心健康来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例如在欣赏《长江两岸》时,教师就可增加《采茶舞曲》《龙船调》以及《欢乐歌》等乐曲来丰富学生的感知。从上述音乐表现要素来看,速度、旋律以及情绪等要素的对比,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音乐体裁以及风格等,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等都发挥了自身独特的作用。学生在感知与对比中,就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对音乐形象产生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逐渐积累鉴赏经验,对接触到的音乐知识产生自己的见解,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享受音乐。
综上所述,优秀的民族音乐能够陶冶与净化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使学生对人生产生新的感悟,心灵得到升华。通过借助大量的民族音乐,能够深入理解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