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26 03:36: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1.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我国开始了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的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许多地方学校和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具有一定艺术鉴赏能力的学生,使之更符合现在社会发展需要。我从事高中美术教育多年,结合多年从事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的对策进行研讨。

2.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是,很多时候,美术教育仍然受到忽视,不仅因为学校对美术教育的忽视,更是家长和社会上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虽然我国早已倡导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现在各个中小学的教学任务依旧是一切以高考为中心,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无法完成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任务。现在的中小学依旧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并真正落实。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和培养学生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十分不利。

2.1虽然新课改已经拉开了帷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这门科目在学校教学上是作为一门边缘化副课出现的,不同于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美术教育这一科目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科目出现的。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只重视主课,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其在教学上不是以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目的,而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是机械地介绍书本内容,无法做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之情,无法使学生得到艺术熏陶。这与我国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符。

2.2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忽视的原因之一。一些家长认为只有语数英这样的主课才需要花时间认真学习,美术教育这样的副课不必要花时间去学,多学只会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主课的时间。这样的观点直接导致学生把时间与精力用在与考试有关的科目上,而失去接受良好美术教育的机会,无法获得艺术熏陶,对孩子艺术鉴赏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学生变成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考试机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2.3社会上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忽视的又一原因。美术作为一种完整的具有独特性质的艺术体系,是不能单纯从绘画这个简单意义上理解的。美学观念的培养直接对文学、经济、科学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社会上很多时候,一些人将美术简单地理解为绘画,政府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与师资力量的培养不足,没有一支中小学专业美术教师队伍。尽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中小学美术教师力量的培养方面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像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这些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不利。

3.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下的对策探讨

3.1学校方面:各中小学应当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改变自身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应当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合理安排美术教育的课程时间,按照每周两课时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不能安排语数英等主课课程挤占美术课程的课时进行补课。

3.2政府社会要加强对美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引导社会风气向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引导,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硬件投入。学校能提供更专业的美术教学材料,如毛笔、宣纸等,以及提供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作品展示,才能更直观地使学生受到美学熏陶。这样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满足美术教学中对专业教学材料和专业硬件设备的要求,才更有利于美术教学工作开展。

3.3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把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美术教育中。教学者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的。与此同时,美术教育者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艺术欣赏不敏感的学生要有耐心,要用合适的方式慢慢影响,不宜采用严厉的方式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相关美术知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不能仅让学生照本宣科,单纯临摹大师作品等。有条件可以带领学生踏青,走出教室采风,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多面对更加生动的景物,才更加有利于提高对美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4.结语

加强美术教育,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美术欣赏水平是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长英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素质培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美术教育成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作力,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学科。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校应当重视其在素质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还应当合理利用现代高科技,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以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素质培养为主题,展开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素质培养

引言

美术教育可以说是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难在有限的课堂中保证学生的素质得到合理地提升。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素质培养寻找有效的措施,实现美术教育的更好落实与发展。

1重视中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在现代教育中为了给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秀的人才,相关部门特意制定了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受到了种种阻碍。美术教育时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教育中尤其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一门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的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之前美术教学并未得到重视教学资源短缺,学校重视程度较低,美术教师专业技能不够高等原因,始终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种种弊端。这就需要各中小学校深刻落实国家颁布的有关素质教育的方针,组织校领导以及全体教师进行素质教育方针政策的学习,做到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校方组织进行相关学习之后,各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积极配合美术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占用美术课的时间。校方还应该加大对美术教学相关教具的投入,针对各年级所需要学习的美术课程,为其配备较为充足的美术教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帮组学生置办美术用品,这样为美术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物质保证。美术教师也应该重视美术教育工作,在业余时间不断进行学习,掌握美术这一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提升自身的美术专业技能。这样通过校方和教师的不断努力,转变美术在传统教学中所占据的地位,提升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正视其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2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作潜力

美术教师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足够的重视之后,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美术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激发其创作力及想象力,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首先要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每节课所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入挖掘,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需要进行美术创作的主题。在学生完成了美术创作之后,教师要认真欣赏学生的作品,从中挖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并对学生提出表扬。对于一些在创作上存在不足的学生,只要其作品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即可,不必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掌握和学会运用美术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非必要的课程,教师尽量减少学生对物体的描摹或者对大家作品的临摹,给学生足够的进行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美术教师需要交会中小学生每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创造力的作品才是最与价值的。例如在进行与版画相关的创作时,教师只需要传授给学生如何制作版画即可,不需要为学生制定版画的主题,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版画的主题,这样学生制作出来的版画才能各具特色。对于一些再制作版画时能够大胆进行想象、构图、色彩搭配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作品。让学生认识到充满创作力的美术作品才是最具有特色的,是值得观众欣赏的。

3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高科技在现代教学中能够加以利用。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相关现代科技,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美术领域的日新月异,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美术相关知识技能,使得教学目标更为高效的落实。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每节课的重点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上演示给学生,使得课本上的文字材料和图片以一种相对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进行欣赏课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将名家名作展示给学生进行欣赏,并利用多媒体进行细节的放大,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美术名作进行观察。在遇到难点问题时,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小软件,利用电脑帮助学生重复练习和理解,这样学生能够在玩乐中掌握相关绘画技能。例如在学习有关素描的知识时,由于素描的色彩较为单调,容易使中小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相关绘画技巧。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制作成色彩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将运笔等绘画技巧制作成动画,使学生更为形象的理解相关的知识技能。这样,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合理的利用现代技术,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作潜力,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从而落实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邬季阳 单位:长春市创业中等职业学校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分析

一、回归自然,挖掘生活之美

生活无处不蕴藏着美。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到处存在。让学生用心挖掘生活中的美是教师的职责。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挖掘自然之美;用心去体验生活之美。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茂密的花》这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一起欣赏校园里的花,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花之美。在大自然中,有很多花花草草。大自然因有了花的点缀而变得缤纷多彩。为了让学生体验花之美,教师引导学生以个性的方式和角度欣赏校园中各种各样的花,从而为创作奠定材料基础。校园中的花种类繁多,有月季、有玫瑰花、有菊花等等,让人眼花缭乱。首先,教师让学生自由欣赏花。可以远看,再到近看;可以从正面看,也可以从侧面看等等。有些花非常茂密,有些花零零落落开了几朵,但这并不影响花的美艳。通过亲自观察体验,学生不断挖掘出生活之中花的美。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一起欣赏大师的绘画作品,直观感知大师如何利用画笔,画出茂密的花。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主要让学生回归自然,从自然中的花入手,让学生挖掘生活之美,从而再切入作品学习,逐步引出“茂密的花”的画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欣赏,感知作品之美

欣赏教学,这是美术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利用大师作品,可以让学生感知作品之美。以往的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仅仅播放绘画作品,再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作品,让学生被动欣赏作品、理解作品。这样的教学只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学生对作品也不会有很深的印象和体验,更不会感知到作品之美。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路,以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欣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作品之美。互动欣赏也符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教师要利用互动营造热闹氛围,带动正面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六年级美术《建筑艺术的美》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互动欣赏建筑,感知美的存在,美的地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以“北京故宫”为例,利用多媒体播放故宫中的建筑,从太和殿到中和殿,再到保和殿,最后再播放故宫整体图。教师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故宫中的建筑几乎都是黄色的屋顶、红色的宫墙。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从美学角度你认为这会产生什么效果?这其中又有什么代表性意义。学生结合认知,进行综合欣赏分析,感知故宫之美。

三、创设情境,体验作品之美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和效果。同时,它也是审美素质教育的一大特点。教师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受美,体验美的存在。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入境欣赏,得出体会,体验作品之美。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四季的色彩》这一课时,笔者利用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作品之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四季轮流更替,四季中的大自然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在这节课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四季到底有多美、美在哪里,而是利用情境,让学生入境体验四季之美。教师轮流播放春天长出的嫩绿的幼苗、绿绿的草地;夏天深绿的森林,与水相倒映的树木;秋天黄色的树叶、深红的枫叶;冬天白茫茫的雪地。在播放图片时,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渲染情境。有学生说“一年四季,春去冬来。四季的色彩缤纷多彩,好美呀”;有学生说“四季的颜色太丰富了,我也想用手中的画笔为四季点缀”;“四季也可以不是图片中的颜色,我要用画笔创新四季颜色”……由此可见,学生体验到了四季之美,这是无需言语的。此时,教师再融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爱好自然,丰富学生审美内涵同时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四、发挥想象,感受创造之美

审美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创造美。这就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感受创造之美。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美丽的天空》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创造之美。“蔚蓝的天空”,这是学生对天空的第一印象。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感知天空之美,教师播放一系列作品,让学生欣赏,从而激发创作。有彩虹的天空、有星星点缀的天空、有火烧云的天空、有飞机划过时的天空等等。在欣赏后,学生的思路慢慢开阔,越来越感受到天空之美。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造作品,一起体验创造的快乐。师:天空不止一片蔚蓝。请拿起手中的画笔,发挥想象,画出独特而美丽的天空吧。为了激发学生创造,教师设计一定的评比方法,并设计奖励方式。因此,学生的创造激情非常地高涨。在创作时间结束,教师看到的是独具特色、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五、结语

总之,实施审美素质教育是教育中要解决的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方法,转变思路,将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推动课堂变革,助力学生发展。

作者:李志辉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五棵树镇中心小学校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一、桂西南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桂西南地区有些学生家长思想观念落后

桂西南地区有些家长对美术教育不了解,不善于挖掘孩子的美术天赋,也少有培养孩子美术兴趣的意识,认为美术是“副科”,可有可无。此外,山区信息较闭塞,各级各类的美术比赛和展览较少开展,社会上的美术氛围不浓,使得学生难以展现自己,美术天赋得不到很好发展。

2.有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师素质不高

桂西南地区经济不发达,教师待遇不高,有些高素质的美术教师往往选择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就业,造成桂西南地区的美术师资缺乏。此外,桂西南地区有些学校在评优、评职称、评先等方面都会优先考虑“主科”的教师。这也导致该地区美术教师流失严重。

3.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不高

其一,社会原因。美术专业就业面比较窄,一些家长不看好美术专业,不想让孩子过多学习美术。再加上部分家长认为“主科”学习成绩好就是能力强,这种观念潜意识地影响孩子,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爱画画的天性,导致孩子也认为学习“主科”是最重要的,而学习美术是不重要的。其二,经济条件不好,无力购买好的美术材料。学习美术需要各种学具,当然投入较多。桂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有些家长难以承担购买美术材料的支出。所以部分学生常没钱买绘画用具,很少看到优秀的美术图书,难以产生对美术的兴趣。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知识拓展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常常平淡地口述理论知识,没有条件让学生观察实物,因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难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桂西南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对策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

桂西南地区自然景观奇特且自然资源丰富,这成为美术教学得天独厚的教学素材。如,教师可以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外出采风写生,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也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另外,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该地区的中小学生较方便了解及收集这些资源,因而教师可以开设美术调研课程加以发掘。

2.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及时提高美术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更要给教师提供优良的条件。在业务培训机会、职称评定、职务选拔方面,应平等对待美术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鼓励他们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3.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目前,桂西南地区的美术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听和画,这样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不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本地区的资源,通过部分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资源材料的潜能和制作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自我表现、张扬个性,引导他们观察、发现自然的美,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抒发对自然美的感受。再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讲解名画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观看展览,也可以举办优秀学生作品展览,让学生体验美术带来的乐趣。这样,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总之,根据桂西南地区的条件和当前美术的发展趋势,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积极为学生创设更多展现自我的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这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4.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教学理念

常言道:“授予人一点水,自己须有一桶水。”③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首先,学校可以为美术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这样他们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其次,美术教师自身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心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想从本质上改变桂西南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教育评价制度等都制约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如何结合该地区的环境资源情况,更新教学理念,开展民族特色美术教学,这个问题值得该地区所有美术教育者思考。

5.重新认识美术,关注美术教育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脱离不了美术创造活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美术,只有让科学与美术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很多科学家倡议:“我们要回过头来呼唤美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美感可以唤起一个人到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欲望,同时又可以指导一个人怎样进行这种探索。”④审美素养的提高,对个体的人生观和性格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桂西南地区美术教育者应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该地区特色美术教学,发展该地区美术教育事业。

作者:陈智勇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审美研究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和发展的审美定位

1、美术的教育目的和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和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三项。目的总是依靠于过程。假如说美术表现和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和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中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和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发展性,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2、美术的学科特征和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的审美性、美术的创造性及制作的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前提,以技能性为条件,运用审美性方法,追求创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和创作方法,提高其美术的创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环境的能力及艺术的综合创造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非凡性--通过形体、色彩、材质、空间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能力。

3、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和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

4、美术的素质教育和发展作为普及型立体型的美术素质教育,围绕发展的核心表现出以下征摘要:①科学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即向学生实施具有辅德、益智、健体(心)的美术“双基”,具有全面整体的、优化结构的、层次递进的、有序发展过程的教育,②实效性--因材施教和以点带面的统一,即以因材施教为根本,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达到以点带面的全局性教育效应;③创造性--主体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即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体能动性,做好相互间的合作和配合、促进教学活动从不适应向适应方面发展;④规范性--有一定的教育评量体系和活动,即对学校美术教育实施综合评估并纳入教育、管理常规,根据甘一世纪学生美术素质的综合要求和表现,建立健全一整套过程和结果并重的美术活动的评量规则,并使之在实践中应用化;⑤发展性--以人为全面发展和“教育是基础生产力”的统一为宗旨,即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审美方面的生产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的教育任务,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能运用美术语言手段去感受、理解和创造美的教育目的。

二、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1、树立“大美术”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功能,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面向未来和世界,着眼于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地探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时代和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和社会、有特色的中小学美育新路。

3、优化内容,改进方法,注重过程。首先以基储应用和审美为前提,删缩一些功能单一、难度不适的重复、生僻的教学内容,发挥地方教材优势,增设一些功能显著、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其次,教学方法力忌盲目随意的纯技术教育和纯欣赏教育,而求讲练结合、欣赏和创作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4、建立并完善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标准和展赛机制。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量和展赛,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体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量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和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量的标准和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之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希望、困惑、机遇、挑战并存的世纪。新世纪的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守旧的知识、思想和教法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其制胜的法宝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面的扩展;备课时既要吃透教材,又要不断思考、创新,甚至超越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