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0 08:20: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研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也日趋完善,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越来越严格,各项财政管理制度的健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改革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根据需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专项资金的使用已从重投入转向重绩效;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挤占挪用、浪费低效等问题,所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已势在必行。
一、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活动情况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部分,节约资金,用好资金,可以从源头上杜绝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不流失。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确保专款专用
目前国家对民生和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专项资金大都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公共财政职能的体现和发挥。在具体的支出和使用管理方面直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产生影响。强化专项资金管理能够充分有效的提升和发挥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专项资金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管理重视度不高,管理制度滞后,财务核算不清,资金效益难以发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可以促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实现服务社会的职能。
(三)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
专项资金一方面投入大,范围广,作用强,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观念不到位,仍抱着传统思想观念,重视不够,没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意义重大,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的发生,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专项资金的管理,大多单位已意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构建了有效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不够,流于形式,存在领导的意志高于制度的现象。一是制度的制定不切合单位的实际,也没有具体到资金的具体性质,浮在表面,千篇一律,没有可操作性;二是制度的遵照和实施没有刚性约束,基本上都是习惯性思维管理,不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如在民生补助类专项资金上存在钻政策空子,滞留、挪用、挤占、扩大范围现象,影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
(二)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不规范
实际工作中,各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前期准备工作不够扎实,基础工作薄弱,对项目的调研、可行性研究未经充分论证,主观性、随意性较大,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只是为了争取资金,预算没有做到精细化,只有金额和名称,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内容。还有的项目没有纳入预算,紧急申报,临时追加预算。如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程类项目受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预算前期准备时间的限制,存在盲目性和草率性,拍脑袋估计专项资金的预算,造成预算编制能力较弱,缺乏科学的规范和标准。
(三)专项资金的支出进度缓慢,不能严格执行预算
重项目申报,不关注项目的实施,资金使用与预算脱节。存在前松后紧、前慢后快、突击花钱的传统做法。部分领导申报专项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从而扩大自己的政绩,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项目的安排上,热衷于多立项目,扩大项目,从而给项目的实施带来难度,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同时内控制度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施工单位与管理部门沟通不够,没有及时进行协调与沟通,还有体制问题,项目的申报与审批时间与项目实施及完工时间相脱节,出现项目建设缓慢或者暂停现象,影响到资金的支出进度,弱化了资金的使用。
(四)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差,资金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专项资金在预算、申报、使用、竣工决算等环节缺乏全过程的跟踪与监督,事前没有制定详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事后只是通过简单的报表汇总,没有综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更无多元化角度分析,缺乏对专项资金的综合考评和监督,使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资金使用率低,浪费与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财务人员只是承担核算职能,缺乏对项目的专业性了解,经常会出现将资金用到其它项目,违反了专款专用的原则。
三、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解决措施
(一)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专项资金管理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应在专项资金使用前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完善及健全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包含资金使用的方方面面,如资金的申请、资金拨付、资金结算等,针对不同专项资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在流程上予以规范,确保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约束力,有完善的制度监控,从前期的预算到后期的绩效评价都有规范化的制度管理和引导,真正做到制度先行,有章可循。
(二)严格编制专项资金的部门预算,优化申报程序
贯彻落实《预算法》和《会计法》,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项目的立项、筛选、论证层层严格把关,建立滚动的部门项目库,作为编制预算的参考依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规范程序、科学排序、合理安排、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重点,减少项目安排的主观性、随意性、优化资源配置。要细化项目预算,编制到经济科目,从源头管控,预算要做到透明、清晰,具有可行性。
(三)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项目的计划的预算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尤其是领导人员要对专项资金管理有足够的认识,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应加强沟通,对项目进度及时跟进,为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好准备。根据工作目标和任务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严格专项资金的审核制度,不得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的用途,提高专项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加强单位内控制度,既是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更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定期对专项资金的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应当协调解决,及时改进,不得推萎扯皮,影响工程进度,造成资金难以支付。
(四)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注重绩效考核
为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必要的途径之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体系,在项目的预算阶段就要制定详细的考评指标和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设置完善的考评机制,项目完工后,要与绩效目标对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改进措施,提交绩效考评报告。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责任,从专项资金的预算、项目的评审、政府采购、资金的拨付、竣工决算各个环节都要及时跟进,严格审核把关,实行绩效问责。对符合要求评价结果较高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对较差的取消其项目的申报资格,及时调整预算支出的方向,将项目的绩效评价反馈结果做为下年度优化项目支出的依据。
四、结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势在必行,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强化专项资金的管理意识,严格预算编制的流程,约束预算执行和控制,提高财务基础工作,完善监督体系,从多方面跟进,把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一个台阶,从而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保障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推进。
作者:郭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