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1 03:04: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高职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更是高职院校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但是当前一些素质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清晰。本文着重分析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的意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素质的含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1]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2]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其实质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和提高,重视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目前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这就让就业市场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说说:“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理念所强调的,就是在对学生的培育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争取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而以往所说素质教育,多是侧重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即所谓的“又红又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素质的其它方面,如学生的人格精神,个性发展,生活品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培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人才。实践证明:素质教育能更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能更好促进受教育者终身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发现和培养各个领域拨尖人才。
三、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从职业教育的方面看,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提高。然而,就职业教育来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普通院校教育有所不同。这种特殊性,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应用型”上,即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适应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不同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由此,这也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也必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即把人才“能力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能力素质”包括哪些基本方面呢?一般来讲,应包括: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实际工作组织能力、信息收集传递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等。这不仅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特别注重对专业技术的把握、实际操作能力、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以充分显示其特色。
四、素质教育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第一次被赋予确定内涵和特殊现实意义,并具有法律的性质和效力。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赋予了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用人的角度讲,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文化层次高,有发展前途,但不稳定,吃苦精神普遍较差,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中专生、职高生多数有吃苦精神,心甘情愿从基层干起,稳定性强,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初中毕业的员工文化层次低,悟性差,提高慢。因而,不少企业集团为了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职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现在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在萌芽状态下的知识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不同的行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都大不相同,对人才层次、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中级技术人才在我国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视对劳动者,也就是大量操作人员的培养,必须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者是知识、技术的载体,他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其生产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比如美国、德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相当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我国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突出强调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总之,重视和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既是历史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又关系着职业院校的声誉和前途,更是职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如何搞好职教中的素质教育,需要职教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不停的探索,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后备力量。要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应当“有道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强调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不仅是对全社会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教师、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的种种误区逐渐显露了出来。表现之一: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以至于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不关心集体,不守纪律,不知谦让与互相帮助,心中只有自己。从企业反馈的对毕业学生的信息来看,表明不受企业欢迎的大多学生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
职业教育虽有素质教育的优势,但它并不等于是素质教育,那种认为职业教育无须实施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能够看到,虽然职业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并无追逐“应试之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但在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上,职业教育并不占优势。职业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质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也就是职业角色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用性和灵活性。从教育策略来看,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要求从学校到社会实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虽然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已被足够重视的主要部分。但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与发展,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道德就是一种力量。数千年前,老子迫于过关,留下《道经》、《德经》,首创“道德”一词。今“道德”一词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更突出约束性与规范性。其实,“道德”一词本义于《道德经》,为“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国有国德,人有人德。以德治国,是一个国家的美德。以德做人,是一个人的美德。道德层次的不同,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价值高下和生命意义的美丑。人无德不善。美的道德是一个人屹立于传扬社会的脊骨。道德的内涵应当包括勤劳,真诚,勇敢,善良,明理和创造相统一的精神体现。《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很“大”又很“小”。说道德很“大”,是因为它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说道德很“小”,是因为它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认为,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修身先修德,做事先做人。没有道德的人,知识再丰富,也难成大器。道德建设要务实不要务虚,要少说多做;少指责别人,多反思自己;要少教育他人,多教育自己;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要强调自觉而不要依赖别人约束。每一位具有道德的中国人。都应该加入到这场道德文化鼎兴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而奋斗!不重视继承传统美德,凭空是不可能建设新道德的。道德建设表现在社会阶层各个方面,但是表率的示范作用影响力最大。从排队、不随地吐痰和遵守交通规则做起!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需要道德来维持和平衡社会秩序与人的心理状态。道德建设靠自己,靠社会,靠国家。道德就是家风国风。在职业教育中德育素质的培养.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是重要的一方面。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结果。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道德既具有职业特征,又具有各个职业所共同具有的一般要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工作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也是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学动机。学生可以通过征文、演讲、报告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我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大学生都应恪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协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性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各个行业都应遵守的。大学生是将来的某一个职业的中坚骨干,懂得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程,掌握某一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将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摘 要】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职业培训及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将来某一个职业的后备力量,懂得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程,掌握某一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将有利于他们毕业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关键词】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逐渐显露出误区,如: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动手能力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以至于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不关心集体,不守纪律,不知谦让与互相帮助,心中只有自己。从企业对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表明不受企业欢迎的大多数学生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
职业教育虽有素质教育的优势,但它并不等于是素质教育,那种认为职业教育无须实施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能够看到,虽然职业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并无追逐“应试之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但在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上,职业教育并不占优势。职业教育不是天然的素质教育,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从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也就是职业角色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从教育策略来看,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要求从学校到社会实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素质教育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虽然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已被足够重视的主要部分。但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与发展,职业培训及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道德素质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道德就是一种力量。数千年前,老子迫于过关,留下《道经》、《德经》,首创“道德”一词。今“道德”一词已成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更突出约束性与规范性。其实,“道德”一词本义于《道德经》,为“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反映”。国有国德,人有人德。以德治国,是一个国家的美德。以德做人,是一个人的美德。道德层次的不同,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价值高下和生命意义的美丑。人无德不善。美的道德是一个人屹立于传扬社会的脊骨。道德的内涵应当包括勤劳,真诚,勇敢,善良,明理和创造相统一的精神体现。《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很“大”又很“小”。说道德很“大”,是因为它凝结着民族性格,展示着社会文明,构筑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基础。说道德很“小”,是因为它时时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道德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认为,道德、健康和知识,既是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道德又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修身先修德,做事先做人。没有道德的人,知识再丰富,也难成大器。道德建设要务实不要务虚,要少说多做;少指责别人,多反思自己;要少教育他人,多教育自己;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要强调自觉而不要依赖别人约束。每一位具有道德的中国人,都应该加入到这场道德文化鼎兴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而奋斗!不重视继承传统美德,凭空是不可能建设新道德的。道德建设表现在社会阶层各个方面,但是表率的示范作用影响力最大。从排队、不随地吐痰和遵守交通规则做起!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需要道德来维持和平衡社会秩序与人的心理状态。道德建设靠自己,靠社会,靠国家。道德就是家风国风。
在职业教育中德育素质的培养,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其中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是重要的一方面。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结果。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因此,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职业道德既具有职业特征,又具有各个职业所共同具有的一般要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工作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职业培训及技工学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也是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学动机。学生可以通过征文、演讲、报告会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在我国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受过职业教育的人都应恪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性职业道德准则,这是各个行业都应遵守的。懂得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课程,掌握某一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此,每个职业培训及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摘 要:“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而当前存在着就业难、招工难的境况,这实际上是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岗位之间出现了脱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科学把握素质教育内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增强职校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有效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实现
21世纪是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教育更深入、更普及,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我国在实行高校扩招的同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更全面更深入的展开。
一、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它的提出既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它关注人的发展,有其特定的现代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基础;它的实践性与现代性表明,它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然而,还存在对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不能科学认识和理解,导致教育观念混乱,曲解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而且将教育实践引入误区。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在:
1.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包括性格、兴趣以及对学习的不懈追求和进取精神,把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作为发展教育、进行教育活动的目标。
2.素质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
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以往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也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更强调培养专业人才,注重教育的选拔功能。如今则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可能性,积极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完善素质教育方法,建立素质教育评估制度等环节来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素质教育应是面向现代化的教育。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培养学生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临危不惧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会理解、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社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认知、善于学习、善于自我激励。
4.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担负着完成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者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和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5.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注重学生素质结构的综合发展。在素质教育看来,学生是知识的主人,是认知主体。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根据促进主体性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应以学科为中心。
6.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
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落实或有赖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终身教育思想应运而生,教育将面临全面的调整,包括教育观念与思想、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能在其一生中更好生存、不断发展的素质。素质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重要保证。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在实践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客观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教育体制改革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发展轨道。
二、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
发展职业教育,旨在培养有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这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素质教育就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与主题。可是,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素质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不少实际困难,致使素质教育很好地融入职业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数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一方面,由于他们多数为“应试教育”的失利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且有偏科现象。认为自己文化都学不好,专业和职业技能就更难学会了,对自己缺乏自信,存在严重的自卑现象。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迅速发展的“心理断乳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好高骛远,不少学生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独立能力较差。再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为生产一线,条件相对较为艰苦。不少学生由于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不够扎实,难以胜任岗位需要,或是专业与岗位脱节,短时不能对口就业,就业压力增大,对前途感到失望或恐慌。
2.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职业教育不同于以文化成绩和分数定人才质量的应试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但是,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并没有显现出职业教育的优势。(1)教育目标方面。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重点,职业教育则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训练 ,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2)人才培养策略方面。素质教育提倡并重视终身教育,强调全面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则关注职业技能的培养,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必需”、“够用”就行,更有甚者取消基础课程的教学。(3)教育过程上,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
3.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文化层次、育人理念、“双师”比例等不合理,也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实现
三、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正是由于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的误导,它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少职业学校单纯以考试成绩来度量学业的优劣,且考试形式单一;教学模式缺乏改革与创新,或是抄袭基础教育和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或是沿用传统的中职和成人教学模式,学生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应对学科考试,而不是综合能力的学习,明显有追随应试教育之嫌。这将必然严重阻碍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职业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后续教育。由于职校生普遍存在学习自律性低、文化基础差、纪律观念淡漠、集体荣誉感缺乏等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制造了障碍。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分析和研究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稳步、有序地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1.全面分析学情,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业道德素质是核心。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针对性地按照不同的专业特点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掌握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积极组织活动,避免理论说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2.结合身心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健康、自信、独立、合作的社会建设者
当代青年学生不少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身体心理问题。学校应广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增强体质,陶冶心境;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危机,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树立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
3.根据现有文化知识水平,合理构建学生知识结构
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重视文化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学科知识的教育,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步发展。
4.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职业技能的训练,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确保人才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5.外引内培、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梯队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有计划分批次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实践,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学习,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手段,提高其专业和教学有关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向双师型教师迈进。实行动态转换的竞争机制。完善激励制度,加强外聘(返聘)教师队伍建设。确立“师资强校,名师兴校”的理念,以人为本,努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师德、师风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育,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锐意进取、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数量和规模匹配,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能满足专业发展需要的整体优化高效精干、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在职业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当前,素质教育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今后的路程还很长,困难还很多,阻力很大。要实现素质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积极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坚持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职业院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最高层次的精神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同样不容忽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创业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以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为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的部署,这对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体现是对受教育者的职业性培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规范准则、职业修养、职业社会观念等一系列的东西。一般性的大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等是共性的,也是素质教育应有的内容。因此,对职业教育来说素质教育内涵更丰富更全面、更直接和具体。那么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呢?
一、改进和加强德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等职业学校要把德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组织师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法制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德育与各教学环节、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文化氛围建设,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的要求,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档断加强课程改革,课程结构要实行整体优化,要认真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开设课程必须以职业素质为中心,围绕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行。所以在文化课程的设置上要紧扣两个目标:一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二是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必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检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节上,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通过亲自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影响及于终生。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社会服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质量意识的教育,明确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要求,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实践教学的内容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来资格标准相适应,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学校要加大对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把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能真正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上来,要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让仪器和设备产生教育效益还应该同时争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地方和行业技术培训、推广和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要集中力量,对投资大、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进行统筹建设,对区域内的同类型学校开放,以共享资源,提高效益。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高职毕业生可以依靠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技含量更多、水平更高的技术以及综合性更强的职业能力去从事本职工作的。
四、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提出和探索是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走向深化和必然趋势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责。实行创业教育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开设并上好就业和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要融入经营、管理、法律、公关、成本核算等教学内容;实行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通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举行创业计划大赛,让学生及时了解从事的职业,创业计划大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创新性意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的管委会载体,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