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2 04:19: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各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相继推出,比如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政策等。因此,环境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探讨的焦点,我国相关环境部门也更加重视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阐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引出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进一步探讨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的具体对策,目的是为了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问题,作为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且重视的问题之一,左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在坚决贯彻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大力倡导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的生产模式,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从管理入手,强化对环境质量整体的提升。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提升,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更加提升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保障。在新时代的背景要求下,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让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走向集约化、科学化、高效化以及法制化的根本途径,更是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具体措施。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千里眼、顺风耳,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据,也是环境管理的基础。现场监测过程中的质量直接影响环境质量的真实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对环境监测的全过程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环境应急预案、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关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是完善体系构建的重要工作。首先,环境监测工作的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人员对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成为主要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因素。其次,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不具备先进的操作技术,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效率。另外监测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不具备先进技术的工作人员也会影响实际的管理工作质量,阻碍环境监测工作开展和实施。再者,当下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仪器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监测仪器总体使用状况呈现出效率低、利用差的现状,降低了实际的工作水平。由于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比较晚,实际的操作能力比较低下,影响了政府的资本投入选择,导致设备的更新与应用存在问题和矛盾,影响了实际的工作执行[1]。
3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3.1构建科学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在强化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前提下,必须建立科学且合理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利用技术的导向性作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其次,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实现现代化管理和集约化管理。
3.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自动化程度
所谓自动化程度,就是指环境监测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无人远程操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能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保证全天在线。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不仅能够降低人工失误率,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数据,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无落点的全面监控[2]。当前,应进一步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科技监测监控手段运用。
3.3组建高素质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
对环境监测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并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有效把握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政策是我国大力推行的政策之一,在环境保护口号的号召下,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将更加重视。并且我国相关环境部门也更加重视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在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信息化和数字化,更加提升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保障。总的来说,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进一步对我国环境标准有了更加明确的制定,更从合理合法的角度,规范了社会生产的污染排放,为实现绿色生产和天蓝水清地绿的目标助力。
作者:赵钱垒 单位: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强化环保工作,政府一再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而在长期以来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数据和信息上的漏洞和错误,这大大抑制了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漏洞和错误,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就需要尽快建设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建设
在环境监测工作当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关系着环境监测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准确性,是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保障。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及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愈加重视,环境监测的范围和领域正不断扩大,这无疑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若想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就必须要先建设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以下笔者就结合实际来简单谈一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科技的全面发展时期,尤其是传统工业的发展更是异常迅速,这在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了尽快发展经济,而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自然环境,这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其后,虽然政府和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国家更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依然非常严峻,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而若想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不行的。只有在一个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约束下,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以保障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客观性。
二、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和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都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够重视,认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因此往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忽略了这一内容。其次,部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偏差,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以科学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反而对环境监测工作施加不正当的干预,例如在审核环境监测数据之时私自修改或删减数据,这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也降低了环境监测数据的权威性与公信度。
2、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有很多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中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都并没有达到国家所规定的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标准要求,其不是专业知识或业务能力不够,就是缺乏管理经验。这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失误,从而造成环境监测质量下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由于大部分相关部门和机构都更加重视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才,没有对其开展有效的培训,也不怎么积极招聘相关人才;二是由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自身也没有积极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
3、控制手段不足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正在不断进步,然而环境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却没有相应提高,反而严重滞后,已逐渐难以适应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要求。再者,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明显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工作效率。
三、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所颁布的,其已历时多年,早已无法适应当今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求,当前必须要尽快修订新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从实际出发,结合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以对环境监测工作形成有效的约束力。新的法律法规当中应当要明确环境监测的领域范围、环境监测机构的资质、环境监测人员的从业资格及环境监测设备的要求等等,这样才能够促进环境监测的规范化发展。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管理人员的知识基础、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及管理经验等各不相同,因此其管理效率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监测机构应当要尽量选择那些知识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及管理经验多的人员来负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并定期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不断加强其工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要求。另外,还应当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本人的工资相挂钩,做到公正公平、赏罚分明,从而促进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3、规范技术体系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要加大对科技的研究力度,不断研发新的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环境监测工作当中;其次,要加快制订科学的标准与技术规范,切实保证环境监测工作有据可依;再者,要制订完善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最后,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根据我国国情而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其能够适应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就必须要尽快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未来还需在实践当中不断摸索和研究。
作者:刘金波 俞巍 单位:黑龙江省逊克县环境保护局
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使人们不得不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了,环境污染不仅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存空间,而且会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就非常重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为环境监测管理与决策工作提供基本依据,整个环保工作只有有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支持才不至于陷入被动。
一、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中大力开展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项目,使各级监测站的实验室环境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等硬件设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硬件基础的不同步的是现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存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与运行问题。现在虽然编制的体系文件在形式上达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与《实验室资质评审准则》的要求,但是普遍存在内容不切实际,可操作性差,脱离实际工作等问题。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对宣传工作的疏忽与懈怠,导致工作人员无法深刻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使工作中职责不明确,开展工作忙中出错等问题不断出现;而且在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方面工作不够细致,考核无法真是的反应环境的分析水平。现场采样过程不规范是环境监测管理的另一个问题。其问题通常出现在采样地点选择、采样方法、样品保存与运输及样品交接等。对环境监测人员来说对于污染源成分等缺乏必要认识、分析处理方案不精确、缺乏对于国家与行业、地方环境标准掌握不全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环境监测人员应对国家与地方颁布的新环境标准充分了解,对标准的执行运用理解不到位,使实际才做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二、加强环境监测能力的举措
1.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检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素质,因此要有计划的加强人员素质,不断加大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与素质,适应现代化检测形式的需求。
2.对监测站的硬件加大投入
由于现代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越来越大,因此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大监测站的经济投入,对于一些条件较差的监测站应使其满足基本配置,保证县级监测站的检测能力,不断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系统,使我国的监测系统整体水平有质的提高。
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强化环境监测的质量意识
作为环保工作基础与技术制成的环境监测,对环保工作至关重要,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直接影响着环境决策的正确性。环境监测信息、数据是检测站的主要检测参数,其数据的准确有效对科学的研究环境状况与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2.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加大工作制度化是根本途径。现阶段我国的质量管理制度仍然有好多地方需要完善,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应修订《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使其更加适应实际情况;其次应加强其他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检查,促进其质量管理手段完善,尤其是水、气等的在线监测;再次对质量管理考核等更加规范化,扩大质量管理到检测部门的全部工作中。
3.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优先选用国家、行业标准分析方法;选择具有合格的仪器并定期对分析测量仪进行校准,以避免仪器问题带来的数据误差,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水和试剂药品,试剂的纯度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上级部门组织的持证上岗考核合格;在样品的实际分析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手段;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填写原始记录,记录周围环境要素、分析方法、实验过程、研究实验中出现的影响因素,以备数值溯源。
4.健全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在实验室质控样品配备,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等质量管理措施上要舍得投入。针对目前已开展监测工作却没有标准物质的领域,应加强研制标准物品的试验,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加强修订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监测标准、规范。抬高仪器设备的准入门槛,消除目前仪器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四、结语
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反映出环境质量与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只有不断适应现代科学、信息化的环境监测管理要求,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政府的决策和环境的管理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作者:赖明刚 刘林君 林选福 单位:修文县环境监测站
1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使用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颁布的条例,在经过多年的变迁后,陈旧的条例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环境建设中,更不符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应结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保障系统,细化至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细节,从而建立完整、健全的环境监测制度,在法律法规强有力的约束下和威慑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对监测机构中的资质、监测工作人员的资格、监测规章制度的制定、监测网络的建立等予以明确、严格的规范,从而逐渐推行标注化建设,真正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规范,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监测设备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虽已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并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新旧设备和技术使用方法不一的情况,旧设备和旧技术严重落后,跟不上先进技术的步伐。因此,要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时更新以往监测技术,掌握和跟进现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同时要尽快制定出新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合规性。另外,由于许多进口的新监测设备和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诸如监测方法不恰当、监测流程不完整、使用方法与设备不一等问题。因此,应制定和出台进口监测设备的准入规章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通过借鉴国外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环境监测要求的准入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3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质量监督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选拔新人时,应选用工作能力较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等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的职务。而对于原有员工,应展开全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训,主要包括增强职员的监测技术、加强职员的相关知识涵养、提高职员的工作能力、培养职员的责任意识等,从而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职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程度等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对能力较差、不合格的职员应给予相应惩罚并加强培训力度,从而全方面提高质量监督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
4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环境监测机构,都将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与国家实验室制定的标准作为依据来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规定和标准来进行环境监测是远远不够并且行不通的,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要想实现质量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则必须要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地点的代表性、实地取样的规范性、样品保持的完整性与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等,才能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决策。由此可见,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要实现创新,则必须要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体系,全方面监控监测工作的准备、采集、保存、检测、报告等工作;还需建立灵活且有效的反馈机制,质控制度和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5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着政府对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执法的公正性,还影响着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随着世界环境监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和完善。通过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等手段,从而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作者:黄晓容 王祥炳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近些年来,环保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等思想理念不断被提起,我国环境监测的力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环保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就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滞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
虽然环境监测得到了国家的充分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已经初步建成,在环境监测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①质量体系与实际不符。许多地方的环境监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立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环境,选择的监测点、监测人员等都不合适,在这种情形下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自然也就没有实际意义。②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在环境监测技术和内容不断丰富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许多地方环境监测并没有跟上这种变化趋势,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管理制度,与当下的环境监测工作不相符合,影响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效果。③管理机构设置混乱。环境监测工作是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进行的,通常是由政府部门负责管理。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在环境监测站中没有设置相应的质控部门,也没有明确规定专门负责管理的部门,导致管理机构之间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造成了阻碍。
2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2.1培养高水平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十分重要。
2.1.1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
举办技术培训活动,组织监测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提高监测人员对相关技术的熟练程度。同时,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其创新能力,丰富其实际操作经验,保证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
2.1.2做好对监测人员的考核
为保证监测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需要对各个人员不断地进行相应考核,将不符合人才素质标准的人员剔除出监测队伍,确保所有人员持证上岗。
2.2加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和引进
2.2.1加大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投入
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投入主要是指经费和人员投入,在鼓励技术人员开发创新环境监测技术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保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与环境监测领域、对象相适应,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2.2.2做好监测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监测仪器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需做好监测仪器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依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好监测仪器的日常检修是环境监测结果准确的重要保障。同时,在使用监测仪器时,要充分掌握其使用方法,严格按照相应要求操作,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3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监督工作
监督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措施有:①采取网络管理方式,统一质量监督标准。环境监测工作并不是独立的,不同区域的环境监测应该联合成一个整体,构成全国性的环境监测系统,共同完成环境质量、污染源、突发性污染事件和重大环境调查等监测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应该采用网络管理的方式,将所有监测质量数据纳入到同一网络平台中,以相同监督标准进行控制,确保全国范围内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的可靠性,促进各个领域环境监测质量的共同进步。②创新监督管理方法,保证监督机制的长效性。当前的监督管理表现出单领域、单项目和零散型的特点,增加了监管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监管效果。对此,需要积极创新监督管理的模式和方法,通过质量检查、同步和比对监测以及质控考核等措施,努力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建立长久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
2.4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
质量控制指标是评价质量管理控制结果的重要依据,也是质量管理作用发挥的重要基础,所以,保证质控指标的科学性、有效性十分重要。在当前的质控评价当中,受质控指标选择不合理等原因的影响,经常有评价结果失效、质控疏漏等问题发生。对此,可以通过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来解决。采取合理的质控方法,选择适当的质控指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的过程,研究其中可能会给监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寻找其中的薄弱环节,并将其作为质量控制的对象;强化监测流程,为监测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针对不同的预测领域,根据其监测因子、方法和质控手段等选择合适的质控指标,以确保质控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以方法验证数据为参考,应用统计方法。首先根据方法验证得到的数据,说明方法的可行性;然后结合监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在满足质控标准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质控指标;最后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确保评价依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过度依赖标准样品得出结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的力度,是我国当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应该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监测技术、完善监督体制等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定量化和法制化,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有效改善我国环境质量。
作者:罗建军 单位:丰顺县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