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

时间:2022-08-03 04:50: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发挥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主渠道作用的思考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由于片面的“教学、技能中心”,传统观念的影响,德育教师的因素,德育教师远离德育工作等因素导致德育课与学校德育工作脱节的现象,影响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应该从明确德育教师的定位,思想上重视德育课,加强德育教师培训,让德育教师进入德育队伍,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全面、客观、公正等方面来发挥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工作;主渠道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把中职德育课提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一、德育课与学校德育工作脱节的现象浅析

1.片面的“教学中心”、“技能中心”论冲淡了德育课教育。我们常说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教学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倾向。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德育课大多被轻视或忽视,德育教师大多被轻视或忽视,不少人认为:职业学校的培养重心是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以便于将来好就业。加上现在要求的是“双证毕业”,即取得专业技能证与毕业证才能毕业,这些似乎与德育无关。同时,不少地方强调学生的技能大赛、学校的技能大赛,还以技能大赛的成绩来评定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校在地区中的排名,甚至流行的观点认为“普教看高考、职教看大赛。”殊不知现在有不少人对职教的大赛提出了异议,认为:普教的高考是学生全员参与的公平竞争,而职教的大赛是学校和多数教师为极少数“精英”倾注大部精力和大量财力的“精英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所以职业教育的重心就变成了:技能、比赛、考证。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教学、德育工作、德育教师被忽视或轻视也就成了自然,这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传统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传统观念认为:德育课即所谓的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搞什么假、大、空的那一套,上课就是让学生学理论、学概念,下来就是背条条,考试就是考条条。在实际的运用中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再加上除德育教师之外不少的老师不知道或不了解中职德育新课改的情况,以及在平日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德育教师没有起到相应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责任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学校不太重视德育课。在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听闻不少的班主任抱怨:德育课教师可有可无,他们的教学工作基本上帮不了班主任的忙,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还得靠班主任。因而,出现德育教师不管班级,不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不配合德育教师的情况也是情有可原。同时,还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都会认为:德育课教学归德育课教学,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归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德育课教学是德育老师的事,只管完成教学任务,只管上完课,只管学生考试合格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德育课教学中是否真正养成了相关的良好素质,形成了相关的良好意识和良好习惯等与德育教学无关。学校的日常德育管理是班主任、德育处等部门的事,与德育教师无关。这便严重影响了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3.德育教师自身的因素。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不少人确实存在没有把德育课上好的情况。表现在德育教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掌握的信息量有限,对职业中专学生存在片面的认识,长期的德育课教学工作产生了所谓的职业倦怠,因而出现了过多的理论说教、单一的教学方式、单一的考核方式等弊端,导致德育课教学质量的下降。加上一些德育课教师本身的责任心欠缺,只管自己的教学工作不管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等。再者经笔者对不少中职学校的调查,发现德育教师的“老龄化”(指教龄在15~20年之间者)现象严重,教学方法技巧老旧,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刚毕业的老师大多社会经验、教学经验比较欠缺。甚至还有不少是行政领导兼德育课教师,他们经验丰富优势较多,但有的人专业并不对口,加上工作繁忙就耽搁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另外,德育教师“充电”不足。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区、市、省甚至是国家级的不同级别培训,而德育教师除了少量的校、区、市的教研培训外再无其他。由于对德育教师的培训培养不够,加上自身“凭老本”吃饭的陈旧观念,使得他们的知识量有限、视野狭窄、教学方法手段老旧,直接影响了德育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4.德育教师中不少的人远离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德育课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只管担任传统的教学任务,只要自己不在德育管理队伍就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无关。现实中,德育课教师不少人远离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的现象确实存在。表现在他们多数没有担当班主任,没有在学校的德育管理部门担任工作,没有进入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去,据了解,不少学校在每年一度的德育工作联席会议中竟然没有德育课教师参加,也就自然而然的造成了德育课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脱节。

二、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几个思考

1.充分明确德育课教师的职责定位及素质要求。德育课教师除应具备国家法定的教师资格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这是国家对从事中职德育课教学教师提出的职责定位和素质要求,我们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塑造灵魂”的主要力量和专门力量,认清自己的职责定位,自觉的按照国家的要求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和增强自己的实力,并按照国家的要求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符合德育教师的职责要求,圆满的完成自己的“教书育人”工作。忠实履行德育教师的起码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位称职的中职德育课教师,发挥德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2.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德育课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思想上的重视十分重要,这里包括两方面:作为德育教师,我们首先要看得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改变人的思想和灵魂是最重要的事,我们的工作是伟大和崇高的,是了不起的。所以德育教师必须自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深入钻研社会科学知识,广泛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增强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作为学校也应该真正认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到德育教师的重要性,切实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重视德育课、重视德育教师。

3.切实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前面提到在职业中专中大多数专业教师每年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级别的专业提升培训,班主任也能得到相应的骨干班主任培训,而德育教师得到的培训几乎为零。这样不利于德育课教师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德育课教学的有效开展,从而影响了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或相关部门的角度来讲,都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的作用。

4.尽可能让德育教师进入学校的德育队伍或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活动。让德育教师尽可能的担任班主任、年级长,进入德育处、保卫处、团委等德育管理队伍中。使他们在诸如学校班级开展的日常班会、常规教育、法制、、安全、青春期、爱国主义、文明上网、慎重交友、就业创业指导以及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环保活动、学生实习实践等各种综合性、常规性的活动,各种日常性或专题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在以上提到的这些教育活动中,德育教师可以有效地将德育课程中的思想理念传授给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

5.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要尽可能全面、客观、公正。在德育课程大纲的评价与考核要求中都提到了:客观、公正、全面。笔者在拙作《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刍议》中也曾提到我校在评价考核学生学科成绩的做法:“学期末的总评成绩包括学生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大部分。其中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包含七个评价内容: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校技能培训或竞赛、市省国家技能竞赛,每月做一次月评成绩。在期末的总评成绩中平时学习综合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一做法既客观又合理,避免了单纯按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评价办法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考评组评。

综合平均各项的得分来确定总评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最后由家长、班主任、德育处签章。笔者认为,若能参照以下三方面:平时学习综合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定等级的评价,来给学生定德育学科的考核成绩,并实行等级制,这样既体现了全面、客观、公正的要求,又能有效地发挥德育课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主渠道作用。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摘 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为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一定要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传统的德育工作将重点放在理论上,缺少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到以学生为主,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放在德育工作的重点,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在认识与实践的活动中对自身主体地位、主体价值与主体能力的一种意识。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现代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重视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实现德育工作最实效的目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位置的现状

当前德育模式是以开设德育课程与教学为主,在我国中职学校中德育课程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德育课程是学校事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开展德育工作最主要的渠道。当前对于德育工作多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老师只是一味的进行教学,学生听不听的进去又是一回事,教师只是单纯的将课程传授完成,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所遇到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课程教学为主,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过于注重教材的讲解,忽视学生的想法。德育课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严重阻碍了德育教学的改革。德育课教学缺乏对教学功能的认识,只知道教书育人却懂得的发掘学生的潜能,导致学生的个性无法发挥。德育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总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

(二)传统德育模式阻碍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传统的德育模式将重点放在教材的教学上,德育教师努力备课,付出了劳动,但却不被学生接受,部分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内容不理解,感觉乏味,缺乏兴趣。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对于教学讲解的内容似懂非懂,在课堂上因缺乏兴趣就自己干自己的事,对于德育工作的内容根本不去思考,无法实现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

(三)无法突破原有教学法考核模式

当前的德育课程采用的是陈旧的考核模式,阻碍了德育教学课堂的改革。在进行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水平的评价中,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笔试考核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无法更深层次的体现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学校必须加以重视,对教学考核法加以创新。

三、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培养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思想和工作体制。

1.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自信心。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懂得赏识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能简单的用理论进行教导,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对于问题加以讨论,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从而认同教师的观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不能单纯的加以否认,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指导思想上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要注意措辞,要注重引导,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缺点,在批评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运用,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批评,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的进行改正,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2. 创设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主体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注重民主与平等。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灌输知识,要重视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内心真正的需求,师生之间要平等的进行交流,要相互的认同与理解,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会学生的感受,考虑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商讨,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目的。在教育的工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与需要,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依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兴趣等,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其个性发展符合教育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民主的氛围下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在心情愉悦下学习知识,主动接受知识,自觉的在教学活动中领会教育的内涵。

3. 创新职业生涯教育。中职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性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缺少完善的择业观,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学习习惯与学习的动力不足。学校要创新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更为客观的认识自己与社会,以实现更好的就业,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开展职业生涯的教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重点,依据一定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状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如新生的教育上,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上,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在实施的方法上可以进行一定的入学教育,或者是进行新生的军训,为学生介绍专业,提供一些专业的咨询。学校可以让学生填写职业生涯规划表,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树立学生为目标而努力的信心。

(二)在日常的教学中和课外培养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方法。

1. 活动体验式教学和艺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学生作为主体主动积极地亲历具有教育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学生心智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浅析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升学比例的提高,加上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也逐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生源不足导致生源素质下降的局面。有的学生厌学情绪比较强烈;有的学生道德修养严重欠缺;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努力加强对学生基本文明行为的教育,让学生在中职学校这个公共生活圈中学习道德、体会道德、实践道德,使其真正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本文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是笔者对工作的总结的升华,对班级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本文能对全体中职老师的德育工作起到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长期性;实效性

引 言

众所周知,当代中职生的素质相对较低,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也让学生管理工作相对不易。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过程中,我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体会。我希望能通过这篇文章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用来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能够有所收获。

一、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无入学考试,学生普遍存在素质不高,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等情况,而且这些情况存在于各类职业学校,且影响到学校,班级的日常事务管理和教学质量。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有:迟到、早退、上课不专心、上课睡觉、上课窃窃私语、玩手机、看电子图书或课外书;作业不认真,相互抄袭,或根本不做;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文化基础差,听不懂,不愿意听;专业课不愿学;实验、实训课不愿上,不愿做;抽烟,酗酒,赌博,斗殴等,个别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发展到偷盗。诸此种种,举不胜举。这些现象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家长和在校学生对职业学校德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中职学生是中考的失利者,带着无奈的心情进入了职校,对学习的态度并不积极,往往是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更多的忽视文化课程的学习,甚至轻视德育课程的学习。一些家长也认为职校就是学点技术,找个职业,对德育学习没有什么期待。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德育目标定位过高,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过分强调了德育的政治功能。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定位“高、大、空”,一提到“德育”,人们就理所当然地想到了马列主义、思想,想到了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想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我们把“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德育的唯一目标,而忽视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过分强调了德育的政治功能。其实,这完全是把德育的涵义理解片面化、狭窄化了。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信仰、思想品质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其年龄特点而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已趋向成熟,并随着人际交往区域的不断增大,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如果单纯地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和规范,容易使他们对所受教育的内容与外界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从而导致其道德观的疑虑甚至混乱,进而会感到世界的虚伪和社会的灰暗,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甚至排斥。

三、德育课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班集体是学校工作的“基层”,班主任是这个基层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就必须要充分认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中的重大作用并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二)以学科为切入点,大力促进全员育人

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做到教书育人。赫尔巴特曾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有学者把学科德育称“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道德教育”。学科德育主要是指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德育形式。

(三)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美国教育家丽塔・皮尔逊在《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皮尔逊曾经教过一个非常差的班级,一次测试20道题,有个孩子竟然错了18道,皮尔逊没有气势汹汹狠狠地批评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大大的笑脸,学生迷惑不解,“这是不及格吗”“是的”“为什么给我一个笑脸?”“因为你还对两个,没有那么糟!”适时适量表扬学生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无情地打击只会让他们更加气馁,甚至自暴自弃。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学生觉得自己还行,没有那么糟,从而扬起继续前行的风帆。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老师的一句话能让学生受益终生,也可能影响一代人。

四、结语

班主任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在学校管理当中起到枢纽的作用。做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一定要坚持自我完善,不断自我提升;所以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当中,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和能力的提升,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基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摘 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但中职学校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学校要通过建立严格、科学、合理的德育制度,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配以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新的生力军。

关键词:现状剖析;规章制度;教育体系;管理机制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中职学校的领导、教师都知道德育的重要性,都在加强德育力度,但效果却不明显。试从如下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关于中职学校德育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确该怎么做

要做好学校德育,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确应该怎么做。教育部专门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并在2014年修订的基础上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目的就是让教师明确德育工作应该怎么做,学生德育工作目标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或合格的劳动者。就像农民浇地,首先要挖好水渠,水才会顺渠而流。否则,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目标,劲使不在一处,学生也非常迷茫,不知应该怎么去做。

二、建立严密的德育体系,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1.政教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部门

政教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创设德育环境,组织各项德育工作,开展家校联系活动,组织好家长学校。同时又是对教师、班主任、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考核评价部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是班级德育工作的引领者。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发挥好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德育目标,制订好班级管理计划,除组织好其他科任教师的学科教学工作外,更要组织好科任教师的德育渗透工作。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心理特点,制订不同的德育方法及目标。

3.以德育课为德育的主渠道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现实中,学校大都轻视德育课,德育课无非是画画讲讲,德育课教师是什么人都能当。学校对德育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不健全。而德育课又是对口升学考试不考科目,所以就成了学校不必要的一门课程,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难以进行,费尽周折,而且收不到效果。

因此,学校要想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做到德育教师的双重领导(教务与政教)制度,建立德育教研机构,充分利用学校及本地现有的德育资源,加强德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制订行之有效的德育教师考核考评办法,贯彻德育课“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建立德育资源库,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4.全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全校所有教职员工也是最好的德育工作者。全体教师要积极投入德育工作中,先育人再教书。不能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事,科任教师更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创新精神等,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教辅及其他工作人员,也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注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的培养,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

5.创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当地初中毕业生,中考分数达不到普通高中分数线,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兴趣较差。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首先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避免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无事生非、虚度光阴的状况。

比如我校每年都会以文明风采比赛和技能大赛为载体,定期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借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活动之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展示活动,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让学生学到了一技之长,有了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地净化自己的心灵,体验着人生的乐趣,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构建严密的管理体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学生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主管理

利用学生会进行学生自主管理,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发挥了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功能,一举多得,效果很好。

2.年级组课间管理

以学级组为单位的学校,课间时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由年级组负责。注重课间时间学生的不良语言、不良行为以及危险性行为等,同时也能发现学生许多不良的思想动态,做到早发现早做工作,防患于未然。

3.住校生住宿就餐管理

住宿管理主要由宿管员负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同学间的团结互助、正确的交往礼仪、良好的作息习惯等。就餐管理除做好餐厅工作人员的工作礼仪外,学校应有专门的值班人员负责,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文明餐厅礼仪的养成教育。

4.制订严格有效的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只用考试成绩一个参照物,要与课堂德育渗透效果挂钩,特别是德育课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考核也要有严格的科学合理的德育考核标准,促使学生有效地形成良好职业素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中职德育要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必须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有特色、有创新,才能让学生感到愉快。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新的生力军。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方面存在不足,“全员育人、整体德育”方面问题突出。从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加强与企业联系、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并从活动激励、强化实践、开辟德育新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熏陶,开展创业教育、推进德育更快更好地发展等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研究;职业学校;问题;对策;途径;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当前职业学校学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日常行为表现较差,甚至出现焦虑、冷漠、自卑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德育工作问题是中职学校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职教工作者要研究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应对策略,助力广大职教学子成人成才,引领职业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中职德育教学方面存在不足

第一,“知行”脱节,德育实效性大打折扣。部分学校只重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传授,缺乏对道德选择能力和解决道德冲突能力的培养。调查显示,不少学生感到“有些事好坏难辨”,有些学生虽然知道一些道德现象是错误的,但涉及具体问题时,又放弃自身的道德追求。这种“知”与“行”的严重失调,与道德教育观念的落后有很大关系。第二,人本情怀尚需加强,主体地位有待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多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缺乏主体性和能动性;学生主体性的丧失,使中职德育陷于被动境地。第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不够。调查显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教学内容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二是内容陈旧,缺少鲜活的案例,三是教材体系结构比较死板、程式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少学校德育课师资队伍状况与加强德育工作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构成不够专业化,任课教师中兼任教师比重大,非专业的“半路出家”的教师多;相比其他学科,德育课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

2. “全员育人、整体德育”方面问题突出

第一,有些人认为,德育只是德育课教师的事情。其他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养成有意识传播和渗透德育思想的意识,也就少有德育行动。第二,班主任德育的力度亟待加强。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任务非常繁重,他们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要管学生的方方面面,既烦琐又辛苦,有时候出力不讨好。原因在哪里?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成人成才的教育规律”,也就是没注重学生的爱人、感恩、孝道、诚信、坚韧、勇敢等道德品质培养,没有引领学生走上自主发展的良性轨道。第三,德育工作流程不够健全。中职学校有35%左右建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如德育处、德育教研室、德育工作室,而60%的学校的德育工作由政教处、团委、工会组织甚至宣传部门兼管,这些部门职责有时相互交叉重叠,不少工作存在空白,遇到问题时可能存在相互推诿情况,也可能存在无人问津的情况。第四,缺乏全员育人、整体德育的有效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的整体工作,既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又包括对教职员工进行规范引领,全员育人、整体德育的长效机制尚待建立健全。

二、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放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有爱才有教育,微笑亦能产生奇效。职校教育工作者要让心理有偏差的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慢慢找到自信,用期待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慢慢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用关注与赏识给予适时的激励,让学生在慢慢征服自己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为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对社会有益的合格公民。第二,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放手发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变“学会”为“会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加强与企业联系,校企联合办学,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第四,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选用鲜活的德育素材作为案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媒体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活动探究、小组讨论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第五,加强德育课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德育教师队伍,并创造条件让德育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同时,还应该形成全校上下一盘棋、全员育人的良好风尚。第六,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编制学校德育工作规范,确定德育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成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全员育人、整体德育理念,表彰学习道德模范、惩戒道德失范行为,传播彰显德育工作正能量。

三、中职德育工作有效途径探索

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活动激励,强化实践,开辟德育新途径

爱因斯坦认为,人格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课堂教学主渠道是中职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课堂教学侧重德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与渗透,而要更好地实现德育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和行为的实践。部分中职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产生了极佳效果。第一,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职学校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参加这每年一届的全国性德育盛事,开创性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本着“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有的学生擅长写作,在征文项目中崭露头角;有的学生喜欢计算机,在FLASH动画制作方面有所展示;有的则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生活中的美、职业中的美定格下来;有的展示中职生礼仪风采;还有的歌声曼妙、舞姿婀娜,在“中华才艺展示”上大显身手……参加这些活动,广大中职生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第二,举办“道德建设,百年育人”、师生礼仪风采大赛活动。召开大会,全校师生共同学唱《公民道德歌》,在道德歌朴实的旋律里,师生的心灵得到洗涤;还可以评选“十佳师德标兵、十佳德育学生标兵”,举行师德报告会、专题德育讲座等。师生礼仪大赛、基本素质比赛、才艺展示等多项活动,展示了职教人的风采。第三,开展生产实践教育。遵循国家倡导的“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方针,学校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学生们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手把手地传授技能,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落实生产工艺、安全生产规范,以及岗位劳动纪律、严谨的职业道德作风,使得德育真正得到内化。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熏陶

不少职业学校,依据学生特点,精心制作了道德文化长廊,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文化长廊里,有主题雕塑,设有升旗仪仗队、国旗下讲话、学校文化内涵解读、模范人物和优秀毕业生事迹展,以及志愿者在行动、校园小记者、春风文学社团在活动、悄悄话信箱等栏目。

3. 开展创业教育,推进德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有的中职学校开展创业经营大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模拟公司经营开展创业经营活动,完成产品研发、市场开拓、规划投资生产线,以及采购原材料并安排生产、商定产品价格和策划产品销售等活动,直至最后决出胜负。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学校鼓励校内创业实践活动,小商品销售、二手图书、校园洗衣房、垃圾回收公司等校园创业实践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不少学校形成制度,每学期开展多场职校生创业模拟实践大赛,并将其列入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亮点。

四、结束语

在我国,打造“大国工匠”,职业学校责无旁贷。德育工作问题是中职学校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职教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应对策略,创新工作方法,开创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技双馨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