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双语教育研究

时间:2022-08-06 03:06: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职双语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职双语教育研究

中职双语教育研究:如何提高喀什地区中职双语教育教学质量

摘 要: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喀什师范学校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双语教育教学的行动。首先对2015级入校的学生进行摸底考试,其次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学校的管理水平、教材的选择、科目的安排等),存在问题的原因(教师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社会环境原因、学生原因等)、如何提高喀什师范汉语教育教学质量及解决办法(国家政策、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学生个人)及今后喀什师范汉语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双语;行动;存在问题;兴趣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南疆教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南疆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南疆教育的倾斜和支持,投入16亿元在南疆建成了1689所农村双语幼儿园,率先在南疆四地州实现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的战略决策,专门就加快南疆四地州双语教育尤其是普及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提出并制定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重大举措。

“十三五”期间,为加速发展喀什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地区专门召开了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对喀什地区中职学校教师提出“四个90%”的目标即实现教师90%以上通晓汉语、专业课90%以上使用汉语授课、在校生90%以上基本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毕业生90%以上稳定就业或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

春季开学初为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加速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 2015级19个班级752名在校生进行了汉语摸底测试,掌握到学生实际汉语平均成绩是20.16 分 ,38人及格,及格率仅为5%(其中初中起点师资班3.6%,大专班28.5%,高中起点师资班6%,音、体、美专业班不合格),汉语水平除大专班外,普遍较低,特别是音、体、美专业班更低。2013级毕业班MHK过级人数为171人,过级率仅为42%。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并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初、高中起点师资班和大专班主要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确定通过加强基础汉语、汉语口语课程的学习和MHK考试培训为主提升汉语水平,按地委制定的MHK达标要求逐年推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音、体、美专业班主要以升入高一级的院校为培养目标,确定通过加强维语文、数学、汉语等高考科目训练为主,提升应试能力。

开学初,再次对2015级学前双语师资班学生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并与汉语口语、基础汉语 、阅读及MHK教师、学校管理者、学生及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实情 ,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汉语很重要,但学习汉Z很困难,不知如何下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比较差。2.教材内容陈旧,学生没有兴趣。3.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读书较少,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4.学生虽然都是天生的好嗓子,但却不怎么会唱汉语歌,也不了解汉文化。5.没有学汉语的环境,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使用汉语。6.德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学生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7.与任课教师沟通较少,什么事都找班主任。8.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普遍充满期待。9.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很大。10.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期举行汉语大赛形成竞争环境对学好汉语是十分必要的。11.学生普遍认可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学好汉语十分重要。12.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教师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道德品质、学识水平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一门课的喜爱程度,甚至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13.师德事关重大,育人先育德,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行为示范,才能教好学生。

二、学校方面

1.对于硬件设施方面,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比如播放一些有关节日、美食、购物等有关话题的汉语或生动画面、音乐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2.学校广播室要利用午间、晚间休息时间播放各种优美动听健康向上的以汉语为主的各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3.在楼道的墙壁张贴丰富多彩的用汉语标注的宣传板、名人名言、老师和学生的绘画及手工作品。4.在班级增设汉语角,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三、教师方面

1.提高对教师个人言行的要求,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并请每位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2.由个人备课变为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把集体智慧的结晶应用于教学,并定期对教师开展双语培训、计算机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3.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人分10到15个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在交流中互相了解风俗文化,学习语言,增进感情。4.选用合适的教材,在课堂教学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学生通过表演既学到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很自然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2)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分组由老师负责带领学生上街读商店或商场的店名,并通过和店员店主聊天和上网搜索的方式查找店名的含义及背后的故事,并分析有无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并间接学习了汉语。(3)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制汉字卡片,要求图文并茂,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汉字的含义或来源,这样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4)定期举行汉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汉语场景会话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习汉语的氛围。

通过探讨将以上方法付诸于行动,应用于教学实践,将会取得显著效果。校风 、班风、学风明显端正,学生团结奋进,活泼进取,有了阳光向上的心态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对学习汉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人人都学汉语的大环境下,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了汉语学习中,口语表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用汉语跟老师交流,不再害怕说错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那种由于知识面窄而导致的不论是汉语还是母语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即使写出的作文是拼音加错别字也是满满的内容。学生通过和老师交朋友可以增进感情,对于教师的汉语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

中职双语教育研究:双语教学在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由于经济发展、教育基础和语言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新疆“双语”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我校是一所幼儿师范学校,担负着培养少数民族幼儿教师的重任,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加强我校师生的双语教学能力,同时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我校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变。在毫无经验和模式借鉴的情况下我边学习,边摸索,开始了自己的双语音乐教学。下面我想针对双语教学在音乐学科的开展,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思考和认识。

我认为,在音乐学科中实施双语教学,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双语教师自身的水平

音乐教师担任双语教学肩负着重要的美育工作,要使师生双方都能在寓教于乐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全面掌握教材以为,还要了解学生的汉语水平,提高自己的双语程度。本人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维语口语表达能力。从前我的学习一直以维语的“听”为主,即便这样,维语的听说能力还是很差,而现在在课堂上公然要用维语来向一点汉语都不懂的维族学生解释他们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那语言的表达就成为困扰我的一件大事。为了提高自己的维语水平,我必须不断充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结合实践,我的维语口语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从最初的不敢说,到现在的敢于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从最初的个别词语,到现在的较为连贯的句子,从最初的维持汉语教学模式逐步向双语过渡模式过渡。

二、学科教师与汉语教师结对

高质量的汉语教学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师资的缺乏,当前双语教学的开展主要是以学科教师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语教学的教师与汉语教师结对进行培训,能随时了解学生汉语学习的承度,在进行双语教学时,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有一定的汉语使用标准。

三、创设艺术与汉语相结合的空间

学习语言,需要充分的语言环境,如果社会,学校,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汉语学习环境,让学生时时都能身处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中,语言的学习,仅仅依靠每天45分钟的课堂是绝对不够的,在我们的音乐学科的课堂上,利用音乐教室四周的挂图,例如基本乐理知识挂图,中外音乐家,中西乐器,民族乐器,经典音乐剧剧照,配以维汉文介绍,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宛如置身于艺术的殿堂,极力为学生创设双语教学的环境,同时我也会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尽量使用汉语回答问题。

四、把握好材料p工具p主体三要素双语教学的实践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来说,有着比其他教师更高的要求它包括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p综合素质p语言能力p应变能力等等,尤其音乐学科的教师,必须按照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p任务和现有的条件,学生的汉语水平,本着积极开拓,求同求异,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以完成音乐学科教学目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努力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电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材料:结合音乐学科的教材,增加专业词汇量,拓宽学生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教材以外,会不定期的发一些自己归纳的有关音乐学科的维汉语对照的材料,增加学生在音乐学科方面的汉语词汇量,有时也会是一句有关音乐学科方面的句子。我认为,结合了音乐学科专业的双语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喀什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看双语教学。因此,如何科学的理解双语教育的目的如何为实现这一目的采取合理的方法等问题正成为噬待解决的课题,只有科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体现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思想,克服双语教学中各类问题,实施和发展更为开放p合理p和谐的双语教育,同时也能培养一批维汉兼通的音乐人才,使我们的音乐教育有着更高p更好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全体教师将要努力的方向!

中职双语教育研究:缩短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成熟期”的初步探索

【摘 要】针对社会需要“学前和英语知识”兼备的幼儿双语教师的形势,分析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成熟期”过长的主要原因,并从创编校本学前专业英语教材、创新学前英语SRE教学模式和加强学生的TPR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以缩短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成熟期”。

【关键词】中职 幼儿双语教育方向 毕业生 缩短成熟期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加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英语语音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幼儿双语教师水平。中职学校虽然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了不少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但其综合素质与社会所需要的幼儿双语教师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本文试从创编校本学前专业英语教材、创新学前英语SRE教学模式和加强学生的TPR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等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进行缩短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成熟期”初步探索。

一、 社会需要“学前和英语知识”兼备的幼儿双语教师

合格的幼儿双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的一般素质和幼儿教师、英语教师的特殊素质,其中,教师的一般素质是基础,幼儿教师的特殊素质是必要前提,英语教师的特殊素质是重要保证。

(一) 幼儿双语教育的两大主要目的

尽管学界对于幼儿时期学习英语的利弊一直争论不断,但多数语言学家及学者肯定儿童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认为在语言关键期内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对于幼儿学习外语,尤其是在听音辨音方面很有必要。他们指出,幼儿双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2~6岁幼儿,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发幼儿对英语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因为激发起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 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 使幼儿学而知乐, 破除学习英语的畏惧与神秘感;主要目的之二是让幼儿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通过语音输入刺激语言中枢, 培养良好的听音辨音能力及语感;因为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看, 语音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学好了发音, 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中储存下来。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 其语音语调最易定型。语音语调风格一旦形成就很难重塑, 正如乡音不好改变一样,启蒙阶段孩子英语读音不准,以后非常难以纠正。

(二)中职幼儿双语教师的专业结构不理想

人们在日益重视幼儿英语语音学习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幼儿双语教师的水平。因为幼儿双语教师相较于其他专业的英语教师,要兼具两种能力,一是熟知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合适的教育目标、计划、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是能运用标准语音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掌握较多的词汇,能够驾驭幼儿英语课堂。

调查发现,中职幼儿双语教师中,既具备英语专业技能又具备学前教育素养者几乎为零。现实中, 幼儿双语教师常处于如下窘境:英语专业背景的老师不熟悉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无法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的课堂教学,通常课堂秩序混乱,不能引起儿童兴趣;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学生虽能较好地根据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活动, 但在英语语音、 语调和表达方面稍逊一筹,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特别是上岗不久的中专毕业的幼儿双语教师,虽然年轻热情,教学方式活泼,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各方面表现比较“青涩”。

二、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成熟期”过长的主要原因

中职学校在没有能力改变学制的前提下,在短暂的三年内要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英语特长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英语教师又有幼儿教师的特殊素质的任务非常艰巨,造成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不理想的原因之一是学前英语教材欠缺。一个合格的幼儿双语教师不仅需要运用标准语音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掌握较多的词汇驾驭幼儿英语课堂,还要知道如何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直至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符合此类教学要求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材。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都期待一本包含学前双语师资所需求的语音、词汇、听力、口语、幼儿英语游戏设计和幼儿英语教学法等的教材能早日面市。原因之二是因为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一般由英语专业老师担任。英语专业老师均具有较好的语音面貌和英语语言教学能力,但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在教学中运用幼儿教学实例进行教学阐释的能力较弱,对幼儿园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较生涩,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不能马上运用到实际教学实践中去, “成熟”过程较长。

三、缩短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成熟期”的初步探索

学前教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为培养“学前和英语知识” 兼备的双语幼教人才,让学历偏低的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缩短“成熟期”,中职学校除鼓励英语老师创编集语音、听力、口语、词汇、幼儿英语游戏设计和幼儿英语教学法等为一体的校本学前专业英语教材,创新学前英语SRE教学模式外,还应加强学生的TPR (全身反应法,以下简称TPR)英语教学技能培养,重点教会学生掌握TPR英语教学法并将之灵活运用到幼儿双语教育中,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幼儿双语教师。

(一)创编校本学前专业英语教材

为了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双语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进入角色,教师应利用学生在校学习英语期间,帮助他们积累更多幼儿教学常用英语词汇和语句。在创编校本教材时应考虑从幼儿自身、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生活内容、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因为单项、独立的单词发音教学并不能培养幼儿的英语语音技能,所以创编时要注意把能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句子或语段通过英文歌曲和游戏的形式加以完善,再附上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游刃有余地运用实例进行学前英语教学阐释。

(二)创新学前英语SRE教学模式

我国现阶段学前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传统的 EGP英语综合讲述模式,是传统意义上讲授教学方法;二是改革后的 ESP专业英语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普及,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针对中职学校学前专业幼儿双语教学方向生源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普遍不扎实的现状,笔者认为SRE教学模式更适合运用于学前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中。 SRE是 Subject Related English 的简写形式, 意思是与专业相关的英语。重点依然明显放在 “英语”,但其突出特点是在中职层次英语专业基础课中渗透幼儿英语知识,然后辅以必需的幼儿英语教学知识。在学前英语教育教学中,应以 SRE 教学为主、 ESP 为辅,这样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由此可见,SRE 在中职幼儿双语教育的实施要比 ESP 简单,更有实际可操作性,即不像 EGP 那样只强调通用性,也不像 ESP 那样太注重专业性, 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既可以体现在教材上,也可以体现在教学设计模式中。在缺乏专门教材的现阶段,教师可以同时结合 EGP 和ESP 教育思想自主备课,根据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避免现有教材内容过于统一和滞后带来的僵化。

(三)加强学生的TPR英语教学技能培养

1.TPR英语教学法。TPR 英语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阿歇尔(Asher)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其显著特点为“听力领先,启动开口”,它强化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儿童通过身体的活动对语言输入作出反应,从而提高理解力。它以不拘一格的动作瞬间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儿童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感觉像是在做游戏,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纯正的英语环境中,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快乐学习的原则相符。教师在使用 TPR英语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通过课堂组织幼儿熟悉他们生活环境常出现的英语词汇、运用肢体语言及影像技术,尽可能给儿童呈现纯正的外语源,以扩大儿童外语语言的输入量,并鼓励儿童大胆尝试,参与实践, 给予儿童良好而充分的语言空间,最后使其主动将语言无障碍地输出。现代幼儿英语教学领域, TPR英语教学法赢得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可。

2.TPR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学生 TPR 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包括:模仿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美术功底、良好的音乐修养,充分的教学技能实践。

为缩短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 “成熟期”,中职学校在没有能力改变学制的前提下,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幼儿英语知识在英语、美术、音乐课堂中的有机整合和渗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英语教学效果。

一是英语课堂。幼儿期是英语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学习英语专注于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在中职学前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要拓展“ 学前教育”的模块方向,特别加强学生在英语发音、口语方面的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鼓励学生加强模仿和表演技能的培养。作为幼儿园英语教师发音要尽量与西方人相同,语言表述和表情要有一定的感染力。所以在课堂上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读音准确的前提下,尽量模仿西方人讲话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幼儿语音教学中的模仿可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如教授 “apple”一词的发音,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成各种小动物,以各种小动物的不同嗓音来发“apple” 这个音,用小猫细细的嗓音,用大象粗粗的嗓音,用小猴急急的嗓音,用小狗憨憨的嗓音等,并同时模仿他们走路的样子。教学中还要惟妙惟肖模仿各种角色夸张、幽默的动作行为,尽量使学生置身于给幼儿上课的真实的场景中。例如,教 “猴子”,教师可以用手搭额头,双眼前视,扮演孩子耳熟能详的孙悟空形象;在教 “蹦跳” 的时候, 教师可以通过将双手支起来放在头顶,做成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动作。教师通过让孩子们模仿生动的动作来加深对英语单词的记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多种模仿技巧,到幼儿英语教学实践中可用上,让孩子们对非母语产生兴趣, 快乐地学英语。久而久之,孩子们就能习惯性地将英语发音同动作相结合起来,能在准确用语言表达之前通过模仿教师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是美术课堂。TPR 英语教学法主张用直观、形象的视觉刺激帮助儿童感知语言目标。基于此,幼儿双语教师拥有扎实的简笔画和手工制作等美术功底尤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图片、实物、头饰等直观教具以及多媒体仪器辅助教学,更能引导儿童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自己感受生活、感受环境、感受艺术的美的情感。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师,在认真指导学生苦练美术基本功的同时,也要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学生的简笔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对教室整体布置的能力。教育学生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大胆运用图片、头饰等感官教具以激发儿童使用英语的兴趣,启发和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的自然的状态中使用英语。

三是音乐课堂。音乐是幼儿表现自我、表达交流的重要途径。研究证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可以帮助儿童提高语言的流利程度,把朗朗上口、节奏欢快的英文儿歌、童谣等音乐元素组织起来有利于幼儿记忆英语内容。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儿童大胆积极参与其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儿歌的编唱的教学技能,还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练习弹唱英文儿歌和童谣。让学生认识到,到了幼儿园,他们如果能一边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儿童理解英语歌曲,一边和儿童一起表演相应的动作,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让幼儿体验良好的情绪反应。

四是实践实习。检验学习成果、让学生了解自身缺陷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亲自到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只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基础知识、地道的发音和表达远远不够,还须积累幼儿教学常用英语词汇,具备幼儿教学组织能力。学生应通过观察和模仿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良好教姿、体态和表情,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操练,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与能力,让幼儿双语教学技能实践能力达到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双语教育人才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培养方向是正确的, 培养目标是明确的,我们可以做到缩短中职幼儿双语教育方向毕业生的“成熟期”,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幼儿双语教育专业人才。

中职双语教育研究:内地西藏中职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师资培养体系构建

摘 要 本文结合内地西藏双语教育的实际,概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建立和发展过程,分析内地西藏中职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存在的双语教育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现状,旨在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措施,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适应民族地区实际的学前藏汉双语师资培养体系,推动内地学前教育整体的跨越发展。

关键词 藏汉双语教学 内地西藏地区 师资培养体系

0 引言

藏族双语教育政策涉及到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各种关系,也是国家利益,少数民族群体和个别利益诉求的焦点。在这种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网络中,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师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内地西藏中职班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刚刚起步,无论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丰富和升华教师教育理论的需要来看,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争取“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建立健全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农牧区推行免费学前双语教育,力争到2015年以前,幼儿园数量由2010年的119所发展到1000所,将学前双语教育幼儿园入学率从现在的24.5%提高到60%,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

1 内地西藏学前藏汉双语师资发展概述

1.1 内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史

1.1.1 内地双语教育的理论与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978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民族小学从三年级开设汉语课,到1995年,高中毕业生要达到“民汉兼通”。2003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决定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为止全面改进和加强“双语”教育的基本任务,进一步明确“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加大汉语教学力度,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加快建设适应“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双语”教学保障机制。为西藏培养大批合格的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师资已成为西藏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2010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颁布教民[2010]5号文件,文件要求在内地中东部地区的12个省市1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中专部设立内地西藏中职班,首批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800名,教民[2010]5号文件规定学生毕业后将充实到西藏学前双语教育岗位。

1.1.2 双语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

“双语”教育事关西藏百年发展大计,要加强对双语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2004年3月自治区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但全区中小学的5. 5万名少数民族教师中得到系统培训的教师数量较少,远远无法满足双语教育发展需要。到2008年9月,自治区教育厅将实施两年制“西藏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将对西藏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高中部分学科的1198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培训。表明西藏自治区已经加大了对从事双语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1.1.3 从事双语教育教师队伍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从事双语教育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据统计1982年内地中小学共有从事双语教育师资1516人,到2004年底增加到14880人,国家投入1. 3亿元资金大力培训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目前西藏已有1.8万多名少数民族教师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1.2 进一步完善学前藏汉双语师资培养体系的意义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必定会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到方式与方法上的完善,就会愈加落后,不能反映时代要求,这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做到汉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才能够提高有效提高汉藏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使藏地教育摆脱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大,教师费力多,而教育成效却不明显的窘境。而且,有效实施汉藏双语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保护藏族文字和文化,以便能够有效地加强汉藏民族团结,发展藏族地区的文教事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文教方面的支持。

2 内地中职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双语教育机制不健全

双语教育机制包括针对双语教育制定的各类机制。如教育行政机制、奖励机制、检查机制、用人机制、引进人才机制等方面。这些机制相互协调,共同协作,形成双语教育机制,共同为双语教育的繁荣与发展作贡献。而藏族学前教育非常薄弱,民族幼儿园基本处于“空白”,这不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语言发展和性格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个体今后的发展。并且招生专业面狭窄且过于单一,这远远不能满足藏区培养各类双语人才的需求,导致制约藏区的发展。目前,自治区各级行政部门虽然重视双语教育,但一些方针、政策、计划、措施和实际问题无专门机构抓落实;用人机制也还不健全,双语教育工作者缺乏竞争机制,缺少人才流动机制;没有设置系统的双语教育奖励机制,重视双语教育发展还未真正落在实处,没能很好地调动全体双语教师的积极性等,这都严重影响了双语教育的发展。

2.2 缺乏高层次的双语教育人才

由于历史等原因藏汉双语师资素质普遍偏低,这是影响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藏区双语教育师资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了为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问题。如接受过专业双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师资数量有限,双语教师受教育程度及学历不达标,专业技能不过关;进入教学第一线的人数少。针对藏区双语教育师资短缺的状况,近年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了大批双语人才,但这批具备专业知识的双语人才真正走向双语教育第一线的人数较少,这与双语教育师资缺乏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藏区在推行藏汉双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随着藏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发展,还显得捉襟见肘,跟不上发展的需求,这是教师数量上表现出来的矛盾。而学历结构除有少部分大专毕业生外,绝大多数是中专毕业生,本科生屈指可数。这就导致藏汉双语教师的总体素质较低。

3 构建高效的藏区双语教育师资体系

3.1 提高双语教师队伍素质

随着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队伍问题成为摆在藏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找到了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一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要加快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推进双语教学提供师资保障,一方面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双语教师,另一方面以“内培外训”为主,辅之以校本培训、民汉“结对子”等途径,不断加大双语教师内培外训力度。

目前自治区教育厅已经启动了6000名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目的就是为双语教育培养和储备合格师资。不少高校学子毕业后选择加入双语教师队伍,补充到国家及自治区援建的项目学校。除了补充双语教师数量,藏区还不断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推进实施了以第二期“国家支援藏区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和“藏区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为重点的双语教师培训。事实证明,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线的教师。在汉藏双语教学的创新模式中,无论是模式方法的探索,还是具体的课堂付诸行动,都需要一线教师的全程参与。事实上,任何一个汉藏双语教学教师都可以独自探索适合自己以及班级学生的创新式教学模式方法,而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创新式汉藏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在借鉴使用过程当中,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做出修正,这就需要汉藏双语教学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水平,而这种能力素质水平,则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以及自身努力获得。具体来说,教育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对汉藏双语教学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对现任教师进行组织培训,并定期考核;另一方面,要吸纳引进汉藏双语教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教学岗位上去,为汉藏双语教学的模式创新做出贡献。

3.2 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如今,在藏区,双语教育已经从最初的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发展到“全面推行”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其质量便成为核心任务。为了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藏区需要研究制定双语教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调整方案和考试升学政策;加强双语教学指导和研究,开展民考汉学生开设民族语文课程试点工作,成立自治区双语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启动双语教育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同时,加大双语教材和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建立藏区远程教育网及双语教学资源库,启动学前远程同步示范课活动,开发多媒体课程资源,并开展了双语光盘教学实验。

除此之外,藏区还要加强双语教育质量评测,制定农村双语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语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并成立双语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中心;加快推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并启动实施双语教育实名制管理工作等。这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为切实提高双语教育质量提供了保障。推进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双语教育是重中之重,今后,藏区将继续以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民族教育为重点,以双语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对藏区中职学前汉藏双语师资的发展、现状以及应对措施有了一定的认识。汉藏双语教学是模式创新,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少数民族国家政策的教育大事,理应受到广大相关教育人士的重视,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有效改善藏区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的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