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5-11 03:47: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的运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的运用

一、绘导图,巧记忆,进行自主预习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正是这种能力的良好体现。但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在进行预习时茫然不知所措,达不到预习的效果。而运用绘制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就可以解决预习环节中困扰师生的这一难题。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一方面可应用在预习某个章节的全部知识,另一方面可运用于预习某篇课文。在预习前,学生可按照单元章节目录,初步感知本单元课文的整体目标,并梳理、归纳整个单元中的重点内容,然后再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布置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通过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各种事件的关键词,然后用多种颜色的笔绘制出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不同的颜色体现不同的知识点;然后再往下延伸画第二层级,用铅笔勾画出第二层级的关键词语。这样就使课前预习操作简单,而且使用多种形式的图形、线条以及色彩等,使学生能快速而准确地记忆和预习,上课时课堂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活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效率

因为思维导图是以课题为中心的层级结构,因此灵活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就能根据思维导图各层级之间的脉络发现课本重点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梳理出课文脉络,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特别是能够帮助学生去把握课文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建立起有条理、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体系。比如:在八年级《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的教学中,介绍新中国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新生政权,就可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形式辅助教学,将本课知识结构化,以新中国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巩固新生政权作为第一层主干,然后将具体历史事件如抗美援朝、、民族区域自治作为第二层级,其他的具体事例作为“树叶和果实”镶嵌其中。

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板书设计

在许多老师传统的板书设计上,只是简单书写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需要老师较大的板书量,造成课堂进度缓慢;也没有必要的课文知识、特别是重难点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在我们在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后,能够将所有重点知识由一个中心关键词拓展延伸开来,形成清晰明确的知识链条和脉络体系,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了整体把握,提高了课上效率。比如,我们通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日甲午战争》一课的板书设计,来说明如何在课堂板书中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第一步:首先找到本课关键词———甲午战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是将中日甲午战争确定为绘制板书思维导图的关键词,以此在黑板中间画板书的主图,引导学生以此为中心进行思维的拓展发散。第二步:让学生阅读课本,找出主要信息,梳理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时间,经过、结果以及战败原因。第三步:进一步找出第二层级之下的具体知识,再次进行第三层级的知识延展延伸,进一步拓宽学生思维,巩固本课知识。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从比较凌乱的历史知识中抽丝剥茧,归纳总结有用信息,然后再进一步梳理出适合于自身理解和识记的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直观的思维导图结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能更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梳理和记忆。

四、画“图”织网,复习事半功倍

在复习时,可指导学生首先简要的回顾和梳理所学章节知识。将历史教材的各个单元、课时、节次分成几个主题,简单形成框架结构。而后在头脑中迅速的把学过的所有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其中的中心大图是本节课所要复习的主题,绘制时线条要粗一些;在中心大图的分支下,再划分出多个小图,每个小图就又是一张迷你思维导图,每个小图再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在上面标注出更加细致、具体的知识点。这样所学过的所有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会更加清楚。通过实践证明,正确的运用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养成对历史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创新思维和理解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过程,帮助学生梳理了所学知识信息,通过人体右脑强大的图形记忆能力,快速记住所学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了整个知识结构,辅助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总之,灵活地把思维导图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并培养学生在多方面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历史知识,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这一形式,建立起各章节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提高学习历史、梳理重点、合理解题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倪仲.构建知识体系法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幸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任各庄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