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探究

时间:2022-10-17 09:59: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探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探究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重理性与逻辑性的思考,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初中物理教学的很多教学内容涉及物理实验,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会对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造成影响,无法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注意发挥新教学方法、新教学理念的优势,着手于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器具、创新实验主题,推进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影响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实效性的因素

第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仍将教学重心放在理论教学上,没有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的时长不够,且未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比如,部分教师使用实验图片、微课视频、网络实验视频代替实验教学内容,让学生粗略地观察,无法深入领会实验内涵,也无法学会具体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操能力得不到提升。第二,实验教学的方法过于刻板。很多教师组织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科书内容完全一致,学生体会不到实验学习的新鲜感,实验参与性不足。同时,实验器材、实验主题、实验步骤程式化,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学习即可,无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质疑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僵化的物理学习思维,自然会影响到物理实验课程及理论教学课程的教学实效性。第三,实验教学的观念过于传统。很多物理教师过分追求实验教学结果,不重视对操作流程的优化与管理,很多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对新学的知识理论融会贯通,也无法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实验技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推进初中物理实验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实验讲解方法,提升实验学习兴趣

实验讲解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有效的讲解可以调动学生的物理实验积极性,引起其对探究实验结果的兴趣。然而,当下的实验讲解方法以陈述讲解为主,教师不注重悬念的设置与趣味的引导,讲解内容无趣,使学生丧失主动实验的兴趣。实验创新需从创新实验讲解方法开始。教师可将生活中、新闻里的趣味事件引入物理课堂,并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渗透实验目标、实验主题,实现对实验讲解流程的优化。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播放以下视频:1.一名老人在地铁口投入地拉二胡,二胡的琴弦颤动,二胡的音乐声音悠扬;2.宇航员在太空站拿水袋,水袋产生皱褶,却没有传来任何声音。3.水壶被放置在桌子上,视频中不产生任何声音。播放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你观察三个视频感受到了什么?”“什么使声音产生?”在提出具有悬念的问题后,教师将“想想做做”中的实验内容引出:“将橡皮筋拉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产生振动后发出类似琴弦拨动的声音,这是为什么?”“你能想到怎样的方法探索物体发声的原因?”在提问与讲解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实验探究的兴趣,之后再为其讲解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使其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实验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忌生硬地讲解实验内容,而是要借助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自然地引出实验教学的主题,并在讨论案例、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将注意力放在实验学习上,从而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实验教学资源,拓宽物理学习视野

将教科书内容作为唯一的实验教学资源会使实验流于形式,让学生产生枯燥感。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课外教学资源的获取难度降低。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互联网将课外教学资源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并对实验资源进行补充与优化。通过拓展实验资源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在新的实验项目中拓宽学生的实验学习视野,使其在研究新问题、使用新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创新、求知的快乐,更加投入地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整合网络上的相关教学资源,对“冰棒冒白气”“开水锅盖子上有小水滴”“秋季清晨的雾”“冬天卖包子蒸笼冒出的白气”等现实案例进行整合。同时,综合教科书“想想做做”的气态酒精向液态酒精转化实验内容,设计“制作蒸馏水实验”。首先准备烧杯、酒精灯、冷凝管、冰块、塑料袋等实验器具,让学生综合课上学习的“汽化”“液化”“沸点”等知识设计实验。以蒸馏水实验为例,教师在课上组建简易蒸馏器:在烧杯下放置酒精灯加热,烧杯中倒入自来水,密封烧杯连接导管;加热后气体流入导管,导管末端连接冷凝装置(冰块降温),蒸汽遇冷转化成水珠流入二号烧杯,得到蒸馏水。在这一实验中让学生联想雾的成因,加深其对汽化、液化等知识的印象。这样一来,整合新的实验资源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在带给学生新颖的实验学习感受的同时,使其了解更多的课外物理知识,从而丰富其物理知识储备。

(三)创新实验操作方案,加深物理学习感悟

一些教师不重视实验操作方案的管理,只简单地讲解了实验流程,并未提及具体的实验细节,使学生不明晰实验操作流程,操作过程出现漏洞,影响实验结果。教师应采取细化的实验教学手段,对操作方案进行创新管理,使学生能根据方案了解实验目标、主要操作流程、具体操作细节等情况,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理解相关原理、概念表达的含义。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以下两类实验方案:1.选择平面镜、红外线灯、记号笔、光屏作为主要实验工具;将光屏弯折出弧度,并将红外线灯沿着某一个角度入射到光屏折痕与平面镜垂直的点上;观察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痕迹;重复以上操作。2.选择漫反射镜、光具盘作为主要实验工具;转动圆形光盘,使平行光线被投射到漫反射镜面上;观察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光线;重复以上操作。细化平面反射、漫反射实验方案,让学生以具体内容为依据进行操作。实验后,教师提出相关物理问题,引发其对物理知识的深度思考:“为什么投影仪和电影幻灯片放映的屏幕不使用表面平滑的平面镜?”“坐在远离窗户一排的学生因为反光看不清黑板,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解决?”如此一来,通过细化实验教学方案将抽象的物理理论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观察实验内容总结物理规律的同时提出有关应用问题,引发学生爱实验探索、应用求知的过程中深度思考,加深其物理学习感悟。

(四)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物理课堂质量

1.应用任务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师指导、教师全程监督为主,学生的个人意愿不被尊重,存在被动式、机械式操作的问题。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参与感不强,课上知识点的吸收、理解、应用效果不理想。实验创新,其关键点是创新试验的教学方法。将任务教学法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实验学习的主人,使其利用新课学习的物理知识点探究任务、完成任务,从而提升物理实验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一课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布置实验探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简易喷泉。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各组学生主动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马德堡半球试验课件等内容,加深其对大气压强这一概念的认知,使其了解带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教师将喷泉制作原理及方法的相关微课视频分享在云平台中,让各组学生根据需求浏览并下载。任务中,学生先分析了大气压强制作喷泉的仪器,比如,玻璃管、喷水管、出水管、接水槽、橡皮塞等。之后,学生利用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对喷泉的工作原理进行探究,了解“水沿水管流出时封闭玻璃管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强大于管中大气压强,水从喷嘴喷出”这一原理,并根据具体原理安装、调试喷水管、橡皮塞等仪器,完成简易喷泉的制作。如此一来,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能凭借教师给出的有关资料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理论能力、探索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2.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

项目教学法可以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对学生初中物理深入探究潜能、创新创造潜能的挖掘与培养。将项目教学应用到物理创新教学中,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使其全程参与到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在参与中建立完善的物理知识脉络,从而提升其物理学习层次。比如,在完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简单机械”一章的教学后,教师设计“组装滑轮”项目:第一,让学生结合回顾本章所学的具体知识点,确定实验需要的器材,比如,钩码、滑轮、弹簧秤、铁架等;确定实验所需的表格图纸,做好项目准备。第二,让学生决定是否独立完成项目,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定、动滑轮、滑轮组的组装方案。第三,由学生全程参与到细线缠绕、控制末端拉力等实验操作中,在实验中放飞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操作中体验知识,感悟知识,应用知识。由此可见,项目式教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个体潜能。日常物理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要选择是否应用项目式教学,并做好项目立项、设计、操作、评价等环节的管理,使学生在独立操作项目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学习层次。

(五)创新实验教学渠道,发展物理应用思维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线下教学为主,其教学形式受到限制,无法让学生在实验中接触更多的物理知识,探索更多的物理原理,也无法满足其知识应用的需求。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搭建云实验平台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做实验的学习需求,让其在实验中体会物理学科思维,学会应用物理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云平台,并将物理实验教学资源上传到云平台上,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环境下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云平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凸透镜、烛焰、光屏等虚拟的实验器材,并设计摆放、找像、记录、总结规律等一系列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参与到线上的实验探究中,通过移动虚拟光屏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现象的视频保存下来,以供实验后总结使用。在学生适应用云平台进行实验学习后,教师还可将课程中的其他知识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计成物理实验,比如“探究凹透镜成像规律特点”“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平面镜当镜子”等实验。使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云学习平台,在平台上为其准备充足的模拟实验器具,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方便的实验环境。同时,教师注意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生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云实验,培养其实验验证理论的物理学习思维。

(六)创新实验总结流程,提升理论总结能力

总结环节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可以在回顾实验流程、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规律的过程中加深对具体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层次。教师要做好实验总结流程的教学管理,营造轻松舒适的教学氛围,使其主动联想物理实验的思想、实验步骤与试验结果,在联想过程中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并用自身的理论知识与执教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其解疑释惑,指导其向正确的学习道路前进。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摩擦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对静摩擦力测量实验、探究影响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进行总结。首先,总结实验器具:“两个实验都用到了木块、木板、钩码、弹簧测力计,但动摩擦力实验还应用到了毛巾、棉布等其他的实验器材。”其次,总结实验流程:“静摩擦力实验中,将木块静止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弹簧使其处于将动未动的状态,观察静摩擦力的值。”“动摩擦力试验中,假设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等因素,设计控制变量实验。先使其他试验条件保持不变,使木块的压力改变,观察摩擦力;使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观察摩擦力;使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木板的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最后,总结试验结果与教科书中的相关概念、理论:“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非与运动方向相反。弹簧测力计测量静摩擦力F静摩擦力时很难观察到具体数值,其数值在0<F<F静摩擦力的区间以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其大小与压力、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用F=μFN表示,其中F表示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压力大小,μ表示两物体的动摩擦因数。”需要注意的是,总结期间要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其在陈述具体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两项物理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点总结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若忽视实验教学重要性、忽视实验创新必要性,将会对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以后,教师要积极创新实验教学理念,以新态度、新方法、新形式组织个人物理实验、小组物理实验,使学生在物理实验中感悟理论内容,学习实验技巧,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马荣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