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27 15:29: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篇1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宝安区沙井街道,下涌西起截流河,东止东兴花园及康民路,全长2.72km。总建设范围约32.3ha,其中碧道建设核心区约13ha,研究范围约300ha。基地周边以工业区为主,夹杂一些城中村,少量绿地,无特定商业区(图1)。通过现场踏勘,总结出基地主要存在“能来不易入,有水难亲水,空间被割裂,生态待修复”等问题。规划主要围绕这些特征和问题,提出针对性地规划设计策略,并制定碧道景观的总体布局和详细节点方案。

2主要内容

2.1制定“健康河-人文道-创新带”三大策略

(1)通过自然与安全并重的“强韧性”生态织补,打造韧性健康河。打破下游行洪瓶颈,拆除驳岸违建,形成2.72km的行洪通道,同时建设生态驳岸,提升防洪强度,保障行洪安全;通过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齐头并进,实现水体全面康复;构建河流生境网络,以生态绿廊、水廊等方式链接周边城市公园绿地,重建生物与人类互动的廊道系统(图2)。(2)创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微更新”模式,建设幸福人文道。打通空间断点、激活空间资源,使河岸更开放,针对各类断点和堵点,通过“针灸”式的微更新设计手法进行辟通和连接,例如在岸上缺乏连通的空间区段建设水上栈道和步行桥梁,贯通左右岸和上下游;关注边角余料空间的发掘和利用,提供多层次开放空间,并采用场地整治、景观改造、设施提升、艺术美化等多种方法将空间激活。强化慢行链接、注入公共活动,使河岸更具活力,针对多样化活动的需求特征,以亲水漫步道、运动跑步道、休闲骑行道形成贯穿全线的游憩路径,在垂直下涌河堤岸方向设置更多的慢行廊道,使河岸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相融合,有效“链接”腹地。聚焦周边文化遗产,彰显文化底蕴,使河岸更具人文性,通过植入创意、展示、演艺等新文化功能,打造河岸“文化时尚秀场”。(3)谋划基于产城融合为导向的“轻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繁荣创新带。从未来产业与空间结构出发,以共享、复合、生态为核心,让制造厂房走向多元开放,完成新型复合产业花园演替,构建碧水庭间产业园。

2.2构建“一河三段”的总体空间布局

总体空间结构分为下游田园思乡、中游产城融合和上游活力人居三大段落(图3)。下游田园思乡段,紧邻海上田园,生态本底优良,通过构建水生植物带,为鸟、昆虫、鱼类等动物预留栖息地,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针对北岸城中村居住的外来人口,以乡愁为主题,营造闲适氛围,打造城村共生的景观体验空间。中游产城融合段,构建复合多元的功能体系,导入新型业态,丰富区域游乐内容,为周边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服务,促进产城互动;推进沿河区域的绿色产业调整和生态园区建设,形成先行示范,辐射周边工业聚集区,助力产业升级,实现产城共融。上游活力人居段,服务全年龄段人群的使用需求,设计更体现人性化,创造可供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社区交往空间;挖掘人文历史和地方民俗,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景观碧道和风光带,展示本土文化底蕴和魅力。

2.3打造“一台、一桥、一园”三大节点

乡愁舞台(图4),以诗意田园的生态环境为基底,巧妙地结合城中村河岸边多元精彩的生活景象,构建具有乡土气息与归属情怀的空间意象,塑造“小桥、流水、人家”深赋意蕴的特色文化景致,让居民“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4谋划实施河流治理与生态修复重点项目

水体治理方面,通过提升泵站抽排能力、保障行洪顺畅,新建町步,有效蓄水、增氧,增加亲水效果下,同时保障水安全;通过提升补水点水质,增设微生物驯化设施和曝氧喷泉,封堵现状排污口,利用植物打造水下森林,改善水环境;通过两岸种植各类挺水植物更进一步净化补水水源,在丰富生境的同时,也将都市生态圈内的动物吸引至河道内,重构河道生态系统。驳岸整治方面,针对现状大部分河段驳岸空间狭小,绿化不足,亲水性差的特点,采用开拓现状直立式驳岸空间的方式,以部分区域敞开下河台阶的形式将河岸面向城市敞开;驳岸上下增加绿量,河道靠岸处增加连排的水生植物,下河台阶也以绿化做点缀,使之成为连通河岸生态空间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绿色媒介;在适当位置敞开挡墙,设计成草阶式下河入口以增加绿量及拓展空间;同时选取合适点位,在不影响行洪条件的情况下增设架空挑台,从而实现对现状驳岸全方位的空间优化[2]。智慧系统方面,沿河岸建设多元立体监测体系、多维信息服务平台、智慧预报调度平台以及支撑保障环境体系,对流域实时数据,进行多源、多尺度的无缝融合,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流域智慧数字化管理与服务。

3结束语

通过设计实践,深入探索了碧道建设内涵。设计以现状问题为导向制定三大策略,以周边功能和人群分布特征为导向构建空间布局,以项目落地实施为导向策划3个详细节点,为深圳宝安区碧道建设提供了全新设计样本,也为实现“碧一江春水,道两岸风华”的美好愿景提供了方向和路径。

作者:李汉川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篇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环保生态理念在我国逐步推广普及,当前我国城市化规模仍在逐年稳速增长,构建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模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相关法律法规对城市用地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例如城市绿地率需占全部成熟区域面积的30%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需超过35%等[1]。因此,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发展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事项。

1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调查

长春市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其自然特征较为突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春秋两季昼夜温差相对偏大,经综合评估及相关专业文献数据归纳,发现目前适用于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达到70余种,涵盖27个科、58个属,由乔木、灌木、草本、草坪植物组成,具体建设投运管养期间,则要考量道路绿化带方位、交通路线特点、行车视野,科学制定植物景观建设方案,并对树种长势、形态予以适度调整[2]。目前如将长春市道路绿化带细致划分,可划定为行道树绿化带、分车带绿化带、路侧绿化带,且基本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但树种品类上也有一定差异。

1.1乔木树种应用

1)行道树绿化带乔木树种的应用长春市现有行道树绿化带所用树种由12种乔木树种组成(见图1),其中小青杨作为主流树种,选择应用占比达到29.6%,这主要与其自身树种属性优势性有直接关系,小青杨实际生长成型时间较短,树种形态满足行道树基本标准要求,但与此同时,其生长过程,每年所产生飞絮较多,这些飞絮不仅降低了区域空气生态品质,也会对行车视野产生影响,导致区域交通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率增高,目前长春市新建道路绿化带项目,已经不会将小青杨作为主要树种。而在长春市旧有行道树绿化带所用树种中,除小青杨外,银中杨树种的应用占比也十分突出,其应用占比达到22.2%,银中杨由于枝干笔直、枝叶繁茂、没有飞絮的特质而受到广泛青睐,加之其在进入冬季时,树身枝叶会逐步凋零,整体骨干更显硬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长春市冬季城市生态观感。2)分车带绿化带乔木树种的应用长春市现有分车带绿化带乔木树种,由13种乔木树种构成(见图2),其中黑皮油松最为常见,在分车带绿化带中的应用占比达到30%,黑皮油松存活率佳,长势较为迅速,寿命长同时抗寒、防污染功能显著,加之其生长成型后美感性好,尤其本身属于当地原生树种,所以在长春市分车带绿化带树种的应用十分普及。除此之外,金叶榆作为长春市现有分车带绿化带树种中,应用占比仅次于黑皮油松的乔木树种,应用占比达到20%,金叶榆有着树干枝叶生长形式可调整、管养可控的优势,树冠较为丰满,存活率也有一定保障。其他例如山杏等树种,在分车带绿化带中的应用占比远低于黑皮油松和金叶榆,因其枝点有限,需要提干培养,管养成本、难度相对偏高,一旦管养不到位,枝条延展至交通路线内,便会危及路面行车安全。长春市中间区域分车带绿化带树种基本都是以樟子松为主,此树种常年青绿,不会应季落叶,降噪环保属性显著同时可以起到有效区分上下机动车道的作用。3)路侧绿化带乔木树种的应用路侧绿化带属于道路绿化带中最为灵活的一片区域,其占地面积相对更大,对于树种结构、景观呈现效果有着较为明确的标准。对比行道树、分车带而言,路侧绿化带所应用选择乔木树种反而对树种本身整体成型性状不做严格评定,只要可以满足当地区域生态气候要求,具备良好的美感度和观赏特质,抗病虫害能力可控,都可予以选用。长春市路侧绿化带乔木树种,目前多达32种,其中红皮云杉、樟子松、黑皮油松由于生长习性、形态美观,应用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3%,33%,26%。其他树种也具备较为别致美感观赏特质,比如紫叶李、火炬树等都在长春市路侧绿化带乔木树种中有一定应用,只是由于成本、管养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其整体应用占比相对较为有限。

1.2灌木层树种的应用

长春市灌木层树种,主要以自然生长、人工修建的形式体现,例如灌木球、绿篱即人工修剪式灌木层。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中,对灌木层树种的选择应用,应满足当地气候条件、耐修剪、植株繁茂、有一定抗病虫害属性、观赏性越高越好[3],目前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灌木层树种应用达到18种,其中小叶丁香最为常见,应用占比达到81%。

1.3地被层植物的应用

地被植物所具有的色彩层次多元、颜色艳丽、生长形态多样等特质极为突出,将之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可以起到提升道路绿化带整体观赏性作用,同时能促进区域生态效益提高[4]。现阶段地被植物在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普及度极高,应用模式也较为多样,例如地面草坪、树木花卉等。

1.4植物多样性的分析

长春市主干道绿化带植物以乔木为主体应用部分,灌木则以丰富层次感的形式体现,多会采取绿篱结构,但现阶段长春市生长状态相对比较好的绿篱种类有限,大部分道路所用绿篱类型较为单一,所用灌木规模也十分有限,但也满足过渡层次要求。与此同时,在机场路方面,绿植多样性指数表现高于其他绿化带,群落生长形势也比较有特点。

2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规模也在持续增加,但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方因素影响,最终导致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效果很难达到预期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目前长春市旧有道路绿化带存在问题也比较典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绿地率部分建筑项目、停车位侵占道路绿化带,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带占比低于城市绿地率基本指标,虽行道树绿化带等其他形式绿化带较为完整,但缺失的路侧绿化带降低了道路绿地率。2)景观养护道路绿化带本身属于一项长效项目,对建成后的管养期要求极高,一旦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管理保养,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生长效率、美感度也会大幅降低。相关管理部门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投运、养护关注度有限,在设计方案完成,建设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未对城市道路绿化带做针对性、周期性的养护,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随时间推移,自身功能作用大幅降低,很难达到预期“服役”年限,如前进大街地被层缺失。3)植物多样性现阶段存在成果评价指标层面比较固化单一的现象,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的评价过程仍然是以实际道路绿化率、绿化覆盖为基准进行对应评估,整体而言缺乏精细化、专业化参考引导依据,尤其在美感、层次性、种类搭配性上相关评价指标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最终会导致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虽满足绿化率标准,但造型、美感层面十分单一,很难有效展现城市特点和生态逻辑效应,这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4)植物形态绿化带植物长势繁杂、枝条散乱,甚至有的枝条已经延伸至交通线内,增加行车风险,市区生态美感度、景观环保功效也有明显下降趋势。道路绿化带乔木一旦出现歪斜、扭曲情况,未生长成型的树冠形态便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最终树冠饱满度也会因此降低,对应区域乔木观赏性下降,视线诱导功能也会随之全面减低。5)植物群落层次部分绿化带植物群落层次感较为单一,道路分车带只做乔木搭配地被模式设计,下层空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降低绿化层次、体量同时严重降低植物滞尘净化效能。

3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改进策略

长春市作为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道路绿化带建设水平相对较高,尤其近年来长春市道路绿化带规模进一步增加,但同时在新时期大背景下,当今城市化建设对绿化标准与以往相比已经全面提升,而长春市部分旧有道路绿化带的质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发展要求,所以为了进一步确保长春市生态建设始终紧跟政策、潮流,应尽快对旧有道路绿化带进行适度改造优化。

3.1生态功能方面

1)提高道路绿地率在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改进策略的实践期间,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监管防控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按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合理评估道路绿地指标,发现侵占绿地个体或者公司,第一时间依法惩处。若已经存在道路绿地被侵占的区域道路,则灵活采取维持现有绿地面积的举措,适度做好绿地扩增,规避非必要用地面积,配套植物则要采取乔木搭配灌木、地被的基本形式,保障点植、散植树种可以成片联结,全面提升区域空间利用率,以充分发挥绿植生态功能,如人民大街行道树绿化带为乔木树池式(见图4),可以营造具有新意的绿化带景观,突破现有植物景观效果。2)丰富道路绿化带植物种类适度调整道路绿化带内植物种类结构、规模,比如行道树分车带绿化带内乔木按照1种~2种配植设计,灌木层以绿篱结构,选用种类数量控制在4种以内。对比长春市现有行道树绿化带2种常用树种,银中杨无疑更具优势,因此在后续绿地建设道路项目中,应以银中杨为核心主体,部分满足改造条件旧有行道树区域,也可予以银中杨替换原有树种的形式,制定相应建设改造方案。另外,长春市其他应用占比较低的行道树树种,例如蒙古栎等,其本身生长速度较慢,成型管养成本也比较高,阻碍行道视野,且不能有效发挥遮荫效用,综合比对后发现其并不适用于行道树绿化带,后续新建项目中应避免使用。长春市行道树绿化带,由于其地处位置即人行道和车行道间隔区,旨在有效滞尘[5]、改善区域空气生态,所以长春市在行道树绿化带应用上,应围绕树形规整、枝叶密集、树冠偏大的原则进行合理筛选,同时树干、叶片也要具备无毒害属性,在此基础上再次综合细化评估树种品质,对于存活率高、管养简便、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突出的树种可作为行道树绿化带主要树种。

3.2美学功能方面

考虑到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在其满足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植物群落,比如在掌握绿化带宽度信息基础上,将之化为3层种植或者围绕乔木搭配绿篱做2层种植的形式,全面提升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美感度和观赏性。分车带主要分布于交通干道双侧、中间区域,其中双侧分车绿化带作用旨在隔开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本质是将人与车做交通路线层面的硬性区分,所以双侧分车绿化带必须具备分界功能,而中间分车绿化带旨在隔开上机动车道、下机动车道,提高交通干道利用率和安全性。实践期间,对于分车带乔木树种选择应用,对比行道树乔木树种选择应用需更加专业严谨,树种本身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整体美感度也要突出,且生长管养过程不会妨碍区域交通,在此基础上自身抗病害能力也应有一定保障,加之分车带区域基本都是移植土,所选树种根系则不可过深。双侧分车绿化带便是采取乔木搭配地被分层模式,提升区域整体绿化“体量规模”,同时借助绿篱洗尘属性,促进了区域空气质量,且整体所呈现的协调性美感也较为突出。行道树绿化带则可按照乔木联合铺装,人流密集段做2层以上植被分层种植。如景阳大路路侧绿化带只有乔木层次(见图5),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适度增设紫叶李、地被花卉等植物,进一步丰富行道树绿化带观赏性(见图6),地被植物的使用将成为园林绿化质量提高的关键性因素。

3.3安全功能方面

为保障交通安全,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改造应遵循通行安全原则,最大限度降低影响道路绿化带安全的风险隐患问题,通行顺畅同时保证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综合功能效应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发现存在生长过度或者趋向高压线、干扰交通干道路线的乔木树枝,必须第一时间予以剪除,尤其靠近高压线的乔木树种,若无法剪除或者剪除难度大,可采取更换树种,选择分枝低、树冠密集但形状有限树种。中间区域分车带绿化带,应坚持以四季青绿乔木树种为主,突出防眩、防晕特质,这样才能使行车的安全性不受影响(见图7)。

4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化带是城市绿化的核心架构,对于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美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作用,加之道路绿化带某种程度上也可看作联结城市交通的生态网,所以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设计、建设、改造工作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而从城市居民居住层面分析,科学专业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可以减低行车产生的噪音,稀释汽车尾气粉尘,有助于净化城市区域空气环境,从而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增进城市居住舒适性。本研究有效推动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进程,对完善道路绿化监管制度、节约绿化资源、创新道路绿化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的研究分析,当前长春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改造效果值得借鉴、推广,结合实际来看,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围绕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建设改造成果及相应实地调研数据归纳总结,希望为同类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后续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邵馨瑶 单位:长春市绿化管理中心

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篇3

城市隧道是城市交通体系中高效便捷的构成方式,且对城市地上空间肌理的整体影响较小。但是,为了排放隧道内的污染空气,需要在隧道进出口附近设置通风塔,这些进出口多位于路网交织、人车密集处,城市生态和风貌敏感度高,长大隧道的高风塔作为醒目的竖向元素,形成的视觉形象更会被广泛关注,需要在设计和建设中对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有多方位的研究。

1项目概况

汕头海湾隧道穿越城市内海湾,工程全长6.68km,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汕头城区一湾两岸的交通品质。海湾隧道南北两岸各设66m高风塔,北塔位于华侨公园滨海处,南塔位于南滨路与海湾之间风光带内,用地极为局促,塔体高耸(图1、图2),城市空间呈现多义性特征,需要在设计中考虑下列问题和需求:秩序——规划协调性:与其他城市水下隧道两岸风塔多位于沿水(江、湖、海)风光带范围内一样,汕头海湾隧道风塔也会成为城市滨海亲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期城市规划并未有足够的考虑,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消解其对风光带连续性序列的冲击,使之融入城市脉络之中。界面——形态敏感性:由于风塔排出的废气主要含有NOx、CO、粉尘等有害成分[1],对健康和环境均有不利影响,需要集中高空排放后稀释以确保近地面空气质量清洁,因此塔体较高,风塔长细比约为6∶1。同时风塔位于公园和风光带之内、逼近周边密集的交通路网,从视觉形象来讲,其对地面游客和行人存在压迫感,需要缓和其与环境的紧张关系。场所——社会需求:风塔敏感的位置、竖向醒目的形体势必会让市民产生超越基本功能之外意义的期盼。汕头海湾隧道风塔在建设前期即被社会各方关注,希望能成为城市文化特质和生活场景的某种表达。

2对策

隧道风塔设置有附建式、改建式、独立式等多种方式。由于风塔功能的辅助性,占地不大,一般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并未有充分的设计,结构体本身多被视为不宜近人的消极形体,倾向于采用附属于其他建构筑物内或尽量拉开与城市实体空间的距离等被动式策略加以隔离、掩隐,以避免空间的对峙感(表1)。以附建、改建方式建造的风塔与其他建筑结合在一起,不影响城市既有空间形态,但需要综合解决防火分隔、噪声振动、所排废气对其他功能空间的影响、不同结构体连接乃至用地权属等复杂问题,技术成本较高,建设的推进还依赖于行政程序的协同效率。这种方式适用于风塔高度有限、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如上海人民路隧道浦西风塔、外滩隧道南风塔。长大隧道风塔排风量大,排风高度需要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一般超过24m,长细比约为4∶1~8∶1,多为独立式建筑,因此会成为所在环境的重要视觉节点。在一些用地宽松的建设案例中,风塔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较为疏远,如厦门翔安隧道风塔,虽然形体尺寸较大,但所占绿地为公园,自成一体,约束条件少,可以通过较为灵活的装饰形态和比例以获取非塔式视觉形象而不必过多考虑与城市交通、建筑群落、历史文脉等多系统的协调。汕头海湾隧道风塔位置敏感且用地局促,与城市环境关系较为紧密,由此采用独立式的建造方式,采取更为主动的设计策略。城市中不同系统交叠和演变使空间呈现多义性的特征,功能与空间并不完全对应,这也为行为与空间的交互作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能够引导更为丰富的场所体验[2]。但是,基于空间多义性发掘场所的丰富内涵,需要同时展现不同系统要素的复杂性和界面弹性,让多元边界相互渗透以构成清晰的空间透明性,从而得到多层次的解读,以促使场所意义的共时感知。要素如果具备跨越不同系统的介质性,形成多重视角的聚焦点,则有利于引导人们对于复杂体系的解读[3]。汕头海湾南北风塔既是地下隧道与地上道路转换的交通指引,也是海面与陆地界面的交汇节点,还是密集的城市设施与绿地之间的衔接导示,可以充分利用塔身简明的竖向圆柱形、纤细比例具有的独特性及其对海岸水平线的冲击所构成的动态感,从城市秩序、空间节律、场所情景等方面为复杂的城市空间不同系统的交叠和穿插提供一个主动的介质。通过反映城市轴线的隐与显、塑造形体界面的动与静、融合场所的虚与实,塑造表达区域特质的标志,成为激发城市空间活力、增进公共情感连接的因子。

3设计

3.1脉络——秩序的隐与显

汕头城市一湾两岸,西北郊的北回归线塔昭显城市独特的地理特征,北岸主城区历史氛围浓厚,南岸南滨新城发展迅速,海湾隧道连接南北,与两岸沿线形成纵横发展的格局。城市由东而西,海陆相接,千百年来,形成了兼容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独具魅力的潮汕文化。南北风塔景观设计基于隧道走向与城市南北轴线的契合,结合城市空间规划,呼应城市文脉,以北回归线塔为原点,自北向南,由静而动,凸显主城区到南滨新城区的轴线关系,以1条轴线、3个节点隐喻“回归+历史+开放”的城市时空演进序列(图3)。

3.2节律——界面的动与静

城市发达的交通系统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形成了同质化的行为节奏,人们在空间中一晃而过,无法亲临和触摸空间界面,但是个体视角和感受依然重要,空间中标志性形态结合地域特质的表达,可以让人领略到城市不同地段的节律。隧道所在区域里动态的海面与静态的陆域呈现出两种状态的矛盾性,两塔基于矛盾性的背景,结合两岸风情、风塔形态构筑四重寓意,形成丰富的多义性秩序。位于华侨试验区南滨新城的南岸风塔,以轻盈的幕墙体块扭转沿塔体螺旋而上、表皮纹理同构渐变形成极具张力的动态空间,体现如海水般丝绸的柔美和飘动,丝绸好像是从海面延伸或生长出来的一样,既喻意汕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也表达出潮汕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位于百年商埠、侨乡故里的北岸风塔,以汕头具有浓郁特色的中西合璧做法的民居柱式为原型,将柔美的传统木柱与刚性的罗马柱式相结合,形成一种带有柱身竖向凹槽的莲花柱纹样形式,以一种相对静态的立体构成表达出刻画历史的归属感、推陈出新的兼容性。双塔形态动静有异,但均以不扩占用地的模型化构成手法塑造,引导人们在清晰的几何逻辑关系中感受空间的多义性(图4~图7),双塔建成投用之后成为所在空间的标志(图8、图9)。

3.3情景——场所的虚与实

风塔所在的汕头海湾滨水地带人群活动呈现白天人少夜晚增多的现象[4],设计基于双塔实体形态各异的个性化界面,利用智能技术形成独特的媒介化建筑表皮,通过戏剧化的景观照明和视频系统促使虚拟意象与实体空间之间的互动,使风塔成为数字化城市情感体验的一个载体(图10、图11)。本项目投用以来,开展了“侨见汕头”“520”等灯光秀活动,获得良好反响。南北风塔分别作为南滨风光带和华侨公园的标志物,借助融入媒介界面的诗化因子,以载歌载舞的仪式演绎、亦惊亦喜的游戏体验、人来人往的交流聚散,引导不同时间空间氛围的转换,使海湾长廊景观空间活力覆盖昼夜,丰富了人们在全天候时段的多重感受,为城市空间情感连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5]。具有诗化场景的南北风塔已成为汕头海湾不可或缺的城市亮点和游客的浪漫打卡点,在实现功能价值的同时体现了项目的社会意义。

4结语

城市空间理想上是希望由显性的人居活动场所和隐性的保障功能设施构成,但有些设施如隧道风塔、变电站、垃圾站等并不能很好地被隐藏,如果缺乏适宜的处置,其所在位置就可能成为不受欢迎、难以近人的消极空间甚至危险空间,因此,空间的多义性不仅只是营造和改善显性活动场所中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平衡空间复杂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关系,消解对峙,兼容多元,通过设计发掘未被定义的空间所具有的任何可能性,为我们创造更好的、全方位和全周期的环境友好关系。

作者:石东浩 石弦 韦徐钦

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篇4

1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目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了节约理念,更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城市建设中,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消耗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资源的过度消耗不仅会严重影响我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可以宣传节约理念,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降低资源消耗量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

1.2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现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城市整体的布局、生态结构进行调整,这对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另外,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公共环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设计人员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生态特点等,合理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不仅能够彰显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还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满足节约型设计理念的相关要求。设计人员要对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所在地进行考察和研究,充分了解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植被生长情况、地貌特征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合理利用,最终制订出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当地的地势地貌使整体的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空间层次感,或者结合当地植被生长情况,在选择绿化植被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本土植被,从而有效利用当地资源,节约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成本。

2.2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将人作为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体,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科学进行生态园林景观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设计人员要了解人的需求,充分认识到人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体地位,深入调查和了解人类对生活环境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在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规划设计对周边居民居住环境造成的影响。另外,设计人员先要了解周边居民的实际居住需求,如对采光、空气质量、湿度以及温度的要求等,然后合理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这样既能满足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也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

2.3生态和谐原则

生态和谐原则是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生态和谐原则是指园林景观建设要符合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能够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因此,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循生态和谐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确保园林景观建设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保障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例如,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处理建筑、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种植多种绿色植物,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使园林景观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为了确保绿色植物能够健康生长,设计人员要对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优化,科学搭配种植各种乔木、灌木,构建和谐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

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

3.1在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逐渐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人们生存、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而且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目前,大部分人会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履行公民监督职能,对一些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制止。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注重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不能因为建设生态园林景观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设计人员要对建设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生态景观等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并且结合实际的自然条件对景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使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满足生态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从而有效落实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3.2合理筛选和布置绿植

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筛选和布置绿植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合理筛选绿植、做好绿植的布置工作来实现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园林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还能够增强园林景观的美观性。首先,设计人员在选择绿化树种时,要树立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地质条件来选择适合该环境的绿化树种,最好选择本土树种,即当地的树种。这是因为本土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以及较强的抗逆性,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还能够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以及死亡率。另外,采用本土树种,能够有效节约树苗栽植成本、园林管理成本以及运输成本。因此,设计人员要提高对本土树种的重视程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筛选本土树种。此外,设计人员还要保证树种的多样性。生态园林中存在一些比较有名的本土古树(见图1),因此设计人员既要实现设计目标,又要对本土古树进行有效保护。对此,设计人员可以将本土古树作为规划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各种树木生长的需求来对该范围内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其次,设计人员要对绿化草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绿化草地的规划与绿化树种的选择具有相似性,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土壤条件来合理选择草种。此外,设计人员在选择草种时,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选择生长习性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草种。另外,设计人员还要结合草地的用途对草种进行细化选择,比如,对于运动型草地,设计人员要选择生命力比较顽强的草种,如狗牙根、结缕草等。

4结语

综上所述,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资源和能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设计人员要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的原则,根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来进行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