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数学作业设计增值路径

时间:2022-11-04 18:42: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探寻数学作业设计增值路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探寻数学作业设计增值路径

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学生作业上探索新的增值路径,做到减量不减质,成为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作业是课内学习内容的巩固和补充,那么,当下作业设计研究都有哪些?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精细化”“有针对性”“减量保质”的作业设计呢

一、审视:作业设计现状

在现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学效果往往与作业设计挂钩。作业兼顾巩固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的作用。数学是一门有着严密知识结构的学科,知识点杂而多,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成为了解现阶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关键环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现阶段作业设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M轻质

很多教师期望通过“量变带来质变”,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但是这样的作业设计,往往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的学业压力急剧增加,这与“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并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如:加大计算量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还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反感,从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以量取胜”的作业设计,使作业原本的意义难以实现,也失去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

(二)需求脱节

拘泥于传统思想的部分家长,在教师已经预留家庭作业的基础上,认为自家孩子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课后会给孩子布置一些作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从最后的效果看,这样的作业安排脱离了学生的增值路径实际需求,严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苦不堪言,甚至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缺乏创新

数学作业设计更多是基于课内学习的内容,单纯地进行复习巩固,本来数学相对而言就较为抽象和枯燥,单调的作业使学生的枯燥感进一步加强,仅能够起到单纯的练习目的,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没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如果能创新作业设计的形式和模式,就能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二、沉思:作业设计的价值探寻

作业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所学知识有着巩固和提升的作用。通过作业,教师能知道学生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由此可知,作业在课程价值体现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教学指导、学习评价方面也有其价值。好的作业设计能提供知识巩固的支架、搭建知识延伸的平台、填补知识储备的漏洞、提升知识应用的空间。因此,作业设计的变革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进阶。

三、实践:作业设计的增值路径

(一)优化作业设计

1.基于学生认知差异,关注作业设计的层次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会逐步呈现“差异化”现象,这种现象在中、髙年级体现得尤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家庭背景不同,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化。在推行课改的今天,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家校合力,把学生从单纯的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学生的兴趣人手,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创新作业形式。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差异化”对待。如对学困生需要降低要求,从需求出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次设计,可分为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就是检查学生对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的掌握情况。无论学生处于何种水平,都需要通过基础性作业的练习,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双减”背景下,基础性作业不能是大量机械性作业,而应与知识重难点相契合,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拓展性作业主要立足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能够在旧知的基础上改变数学思维模式,既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增强,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促使学生整体学习力的提升。实践性作业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要立足于“生活即数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将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进行统整,体现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融会贯通。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教师要关注实践性作业的目标是否真的有实际意义、实践性作业涉及哪些知识技能点、实践性作业的任务是否明确以及学生是否有“抓手”。2.基于学生身心发展,提高作业设计的效能教师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提高作业设计的效能。为此,笔者从作业设计的数量、策略上都做了调整。数量上,删减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尽量减少学生作业的时间,帮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重“质”轻“量”,从而保证学生正常的休息时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策略上,从以前关注应试教育,转为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重思考、重操作,考查角度的改变,让学生从之前的“重复机械作业”中解脱出来,更关注课堂学习过程。3.基于学科知识联结,优化作业设计的结构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联结紧密特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可以尝试从新旧知识交汇处、深层思维断层处、相似知识对比处优化作业设计的结构。新旧知识交汇处: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设计一份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识与面积知识相结合的作业。深层思维断层处: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策略——转化时,设计一份针对不同类型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作业,达到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效果。相似知识对比处:如在学习完比、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后,设计一份相似知识点的对比练习。4.基于学生自我诊断,丰富作业设计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应该是最清楚的,对于知识点的漏洞也是最了解的。基于学生对自我情况的剖析,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作业设计的小主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我剖析和诊断知识点掌握情况,整理一段时间的易错题和经典题,并在每份作业设计中,标明学生的姓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作业设计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二)注重学科整合

跨学科作业对学习资源进行了整合,这种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淡化学科边界、沟通知识联结,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需要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技能等,还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与帮助。这就需要教师整合多学科知识,打破学科壁垒,尝试设计跨学科的融合性作业,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树叶有多大”内容时,教师可以与美术学科融合,通过描绘树叶的边线和给树叶绘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不规则图形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三}变革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着强弱搭配、兴趣相投的原则,建立“新实践”学习小团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家长参与并整合社会资源的主体性项目研究活动,以小研究、拓展题等主题活动为抓手,设计“新实践”主题研修单,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根据近期学科学习的情况,定期布置针对性作业(一个月两次或每周一次),利用相关软件的作业功能,布置重难点题目的讲解、卷面分析等口头表达作业,实时了解学生的完成状况,利用软件的交互功能开展学科研讨或者定期进行学科总结。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科知识的巩固提升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要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转变作业设计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陆丽娟 单位: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