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时间:2022-12-06 11:09: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篇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总结,还需要全面促进学生兴趣和动力的提升,使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全面促进其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探究优化实验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通过实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促进其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重要性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来说,化学实验的进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通过实验过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培养其创新意识。但是从现有的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对于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进缺乏重视,学生接触到实验的机会也相对来说比较少,并且部分学校还存在着缺乏化学实验设备的情况。因此,在对一些实验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时,很多教师只能采用口述以及文字的形式对实验进行描述。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化学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出于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教师责任的考虑,很多实验也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在新的社会教育环境下,人们对初中教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化学这门重要的学习科目来说,很多初中生家长不仅希望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学到充足的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希望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可以得到同步的提升,而这就大幅度地加大了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师要想在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满足各种教学要求,那就必须要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投入足够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让初中生的化学学科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但就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推动初中化学教学进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已经不再适合当代初中生的学习与发展。尤其是对于现如今的初中生来说,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已经成为初中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学生要同时学习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而每个学科所需要学生投入的时间以及精力都很多,这就导致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精力不足的情况,无法掌握相应学科的核心知识。再加上在教学的时候,部分教师都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个人的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影响要素,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降低。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展现学科的拓展性,并且不利于对学生其余品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所提到的,学习压力大、学习能力低是一些初中生存在的学习状态,因为化学课程与常见的语数外课程不同,语数外课程在每个学生刚接触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开设,学生具有较多的学习经验以及知识基础,因此在面对初中语数外课程的时候可以表现得游刃有余,但是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高年级才接触到的学科,与语数外这几门课程相比,学生的学习时间短,学习经验也相对不足,因此在面对初中化学课程中繁杂的化学反应公式以及反应原理的时候,学生会显得较为吃力。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化学的学习任务会持续地增加,这对于一些化学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其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更加无法深入掌握化学知识。

三、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基于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虽然化学学科在部分知识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但是仍然有很多趣味性与新颖性的元素能够被挖掘,尤其是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丰富初中化学课程。那么,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着那些问题与局限,又该如何对其进行改进与创新,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很多中学基本上都实现了信息网络的覆盖,多媒体教室也基本得到了配备,所以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互联网资源来展示一些难以进行、或者具有安全风险的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多媒体设备与互联网教学资源的使用,还能够有效解决部分偏远地区中学化学实验器材不足的困难,丰富化学教学的形式与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促进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对此,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视频教学材料,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应的化学实验视频,从而让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到一些复杂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实验,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确保部分化学实验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一些难以在课堂上开展的实验搬到网络之上,从而为学生构建虚拟的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实验的详细步骤。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能缓解部分学校在实验器材上的不足,减小实验操作危险,实现对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

(二)创设问题情境,获取化学知识

如今,部分中学在化学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资源不足问题,比如实验设备与器材缺乏、师资力量缺乏等。因此,想要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进,首先就需要提高广大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然后再不断对实验资源进行完善,为化学实验的有效开展创造前提与条件。在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化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能提升化学实验课程的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如今很多学生之所以会觉得化学课堂比较无聊与乏味,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如果仅仅只是讲授理论知识,由教师来带领学生解决化学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思维难以跟上进度,还会因为难以理解而产生枯燥感。而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则能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更为欢快与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比如在对《燃烧与灭火》这一章节中的实验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现原始人钻木取火的视频,然后再播放现代社会森林火灾的画面,从而通过这两个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火的双面性,然后再引出课本中“燃烧与灭火”的化学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再通过自制的小实验来带领学生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探讨,比如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杯中,然后盖上玻璃片,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蜡烛的火焰由于氧气的逐渐减少而慢慢熄灭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实验趣味,培养创新探究

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学习能力以及效率的最佳选择。在新课改的推进下,更多的初中化学教师开始尝试利用实验来激发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通过接触化学实验,不仅能够让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化学反应原理,在理论知识方面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在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之前,需要注意实验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安排合理实验的内容以及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充分结合。如在“燃烧与灭火”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白磷入水燃烧的实验”,从而根据实验向学生提出白磷的燃烧条件以及白磷的自燃等一系列问题,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做“烧不坏的布”实验,教师可以取来一块干净的布,然后将布浸润到60%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然后将布点燃,发现布在燃烧后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损坏,而这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看过这个实验过后,学生就会去探究布为什么在燃烧后没有损坏,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究与燃点有关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探究性实验,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相关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相关探讨,是有效促进我国初中教学发展的关键所在,任课教师要加大对该方面的关注程度,积极学习并掌握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及理念,同时也要对现阶段已经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问题并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保障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深入学生生活,开展自主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大多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具有趣味的化学现象。但是因为学生平常不注意观察,所以难以将化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让学生进入到生活中,通过生活化实验,发现化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受到启发,发展化学思维,提升化学学习水平。比如,教师在教授《燃烧和灭火》时,因为燃烧和灭火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开展生活实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准备燃烧的材料,如纸张,布条等。并将其点燃,让学生思考如何灭火。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会用水灭火,有的同学会用灭火器灭火,还有的学生会拿一个大盖子盖住燃烧的物品,接着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实验中的灭火原理,这样就通过生活化的实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且教会了学生灭火的方法,使学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实验教学就发挥了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进步。经过以上的探究可以看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改进、创新实验教学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最后,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带入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不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更重视开展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动手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任雷红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漾头中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篇2

环境化学是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及存在形态、浓度水平、迁移转化降解等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1]。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开设于大四夏季学期,共设计6个综合性或验证性实验,包括海洋沉积物对铜的吸附、海洋沉积物中砷的污染分析、水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苯酚的光降解速率常数、土壤中农药的残留等内容,总计32学时。通过环境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深化环境化学课程讲授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数据科学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能力。

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重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信息的传递过程完成于课堂之前,有利于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吸收运用,自出现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在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3-4]。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传统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提前准备教学资料,并发送给学生,学生前期投入大量精力去理解和学习。由于教师缺少有效的方法评估和把控学生课前的参与程度,对于自律性和自主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学习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本研究拟改变原有“教师讲解一遍、学生仿作一遍、报告抄写一遍”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达到提高学生环境样品采集、前处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的目的。翻转课堂的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创造潜质、拓展学生自主实践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创新型分析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对于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学生按照讲义开展实验、获取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器材和实验样品的准备等工作均由实验员完成。学生是教师指令的执行者,缺乏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完善实验方案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激发,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在批改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照抄实验讲义,对于实验课程中涉及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等并没有体现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微信是一种便捷式媒体,具备知识信息推送、大数据获取、资源共享等功能。以微信平台为依托的网络教学模式已取得了一定进展[5-7]。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课外先学习相关知识,课堂上能够深入参与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以提升学习效果[8]。以微信平台为依托,教师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环境化学实验相关知识,并与学生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整个实验课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与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报告增加自主设计方案、实验原始记录等内容,以量化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的程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研究能力的目的。

3.1明确实验目的,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环境化学实验课程开设于大四夏季学期,第三周开始上课,该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串联学生之前学习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得到综合提升。学生前三年已系统学习了环境化学相关课程及实验,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实验、环境监测及实验、海水分析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环境化学等课程。如果环境化学实验不能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作为目的,则该课程很容易成为前期开设实验课的简单重复,体现不了该课程开设的初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高度参与教学过程,意味着学生课下也要花费更多精力在课程的准备上。本课程的6个实验全部运用该种方式并不现实,选择1~2个适合的综合性实验,通过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学生每2人为一组,教师通过微信平台推送实验讲义等基本学习材料,并设置与课程有关且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水中重金属污染评价为例,提前让学生准备课题———校园景观河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每个小组需要在实验课前提交实验方案,包括水样采集方案、前处理方案、测定方案、实验结果处理方案、所需试剂及仪器等。

3.2学生反向推送研究资料

讲义和要求发送后,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反向推送完成项目所需查阅的资料,由教师判断资料的有效性,并依此判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教师要在课前通过微信与学生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解决疑难问题,必要时指导学生进行预实验。每个实验设计时长为5~6学时,课上各小组先用大约1个学时交流、讨论各自方案的优劣,取长补短,按照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方案讨论过程中发现,通过反向推送教学资料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能够主动去观察现场,并通过网络查找现场相关资料,考虑到由于没有明显污染源,河水重金属含量不会太高,所以又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找到更先进的痕量重金属测定方法。

3.3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学生主动性评分占比

以往课程成绩评价形式强调结果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片面追求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导致学生重报告、轻操作,不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实验教学评价应更加关注学生求知、探究的过程,教师要全程监督学生的参与度,但量化该过程比较困难。对该过程的评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实验方案(占比20%),方案是否详细、科学,可以反映学生课下对资料的掌握程度;二是对实验过程质量的评价(占比30%),设计详细的过程评价表如表1所示,评价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规范程度;三是对实验报告的评价(占比50%),以学生实验报告中实验现象记录和误差分析(或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等为主要依据。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4.1学习效果分析

方案讨论完善后,各小组依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首先,进行现场采样,各小组带着提前准备的实验器材去现场采集水样。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采样行为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往的实验课教学中,在没有教师提前准备及教授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只会带着采样瓶去采样,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提前根据方案准备干净的采样瓶、固定剂、记号笔、记录本、现场环境监测设备,并考虑到样品保存等环节,现场采样也能严格按照采样规范进行。其次,在样品前处理及测定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够根据方案有序进行分工合作,并清楚每个步骤的目的。整个实验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担当场外指导员的角色,只负责指出学生失误和疏忽的地方。最后,学生们可能会通过不同的实验程序,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报告的批改也不再唯“正确结果论”,只要能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就是一篇合格的实验报告。

4.2学生成绩分析

环境化学实验共计6个,选择水环境重金属污染评价作为研究实验,并选择校园景观河作为研究对象。实验操作前,每2个学生为一小组,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因课前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大部分学生根据预习资料进行了现场调查,实验方案比往届学生的更加科学、详实,现场采集水样时也更熟练、从容,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数据观测和记录、采样瓶润洗、固定剂添加等工作。从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分析,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验报告平均分最高。数据分析显示,与其他四个实验报告分数在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只与其中一个实验报告相比分数略高,但并没有显著差异。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更加独立,主动性强,学生通过这个实验也了解到科研工作的艰辛和繁琐。

5结语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性较差的缺点,但也存在占用时间过多、不适合大范围使用等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或模块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一个相对简单的综合实验进行课堂翻转,学生参与教学资料的上传工作,能够对以往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串联,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对该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只对学生上传资料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不能了解学生对该资料的掌握程度;实验方案的考察也只是针对小组,并没有落实到个人;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成绩还是不能完全反映平时的付出。因此,需要对学生上传资料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改革,以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资料查阅提高综合实验技能。

作者:王艳 刘汝海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篇3

化学实验探究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手脑并用技能的有效载体,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实验探究课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应在实验探究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以精准的目标、优化的流程、高质量的配置等作为实验探究课强有力的支撑,给予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平台,进而提升化学教学的整体有效性。

一、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的教学现状

在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受到中考制度的影响,一些教师对于实验探究课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他们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讲解理论知识和习题练习中,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也使得他们对化学原理和公式的来源理解得不够透彻,当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解答相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态度不严谨、要素不全面的情况,进而影响化学教学的整体发展。还有一部分教师会定期安排实验探究课,不过他们将自身作为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将实验的整个过程呈现给学生,而未能将探究和操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通常只能了解实验的表面流程,却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原理和各元素之间的化学关系[1]。除以上两个主要问题之外,实验器材不足、安全意识有待培养等都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的整体进度和效果,因此教师应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二、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课的教学策略

(一)锚定目标,明确探究方向

“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体现出了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在正式开启教学活动之前设定明确的目标,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化学知识,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从目标的重要性出发,在实验探究课的教学中,教师最关键的任务即是锚定清晰的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路径,以及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设定内容清晰、层次递进、重难点突出的目标,并按照实验进度将其细化为众多小目标,从而在目标的支持下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综合素养。而且,教师也可以将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单节课程目标、实验流程目标等呈现在书面教学计划中,以批注、圈画等方式记录下实验课的基本教学情况,总结和归纳课程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思考未达成目标的原因,以便及时做出调整、完善教学模式。除了记录书面目标之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自主设定学习目标,按照学期、月、周和单节课程,规定自身应习得的知识、技能等,并制定自我成长和规划表,按照表中的内容展开自我反馈,促使他们在归纳、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明确自身的缺陷,并通过深入钻研和自我训练等不同的形式弥补自身的不足,这样方可达成目标中的实际要求。

(二)设计流程,提高实验效率

化学是一门对严谨性和教学流程的严密性具有较高要求的学科,不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对最后的结果便会产生极大影响,重则还会影响实验反应效率,甚至产生一些安全问题。针对化学实验步骤的严谨性,教师应依据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探究课的教学流程,带领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遵循流程的重要性,将每一个环节应达成的实验效果或可能产生的危害告知给学生,让他们树立起安全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不同的流程和步骤内合理地操作实验器材,从而在严格遵循实验流程的基础上提高实验的效率。如此,实验探究课的效果也会超越人的预期[2]。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让学生扎实地记忆实验的流程,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实验记录本”,以课程的标题作为中心,围绕着中心记录实验的基本流程,并在每一个流程下记录每一步应使用的方法和涉及的化学知识,并将自身在初次实验中出现的失误等记录下来。而在阶段性测验和练习时,学生便可利用“实验记录本”中的内容和记录下的流程展开科学实验,严格遵循相关步骤,促使他们在反复的练习和针对性的探究中明确化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隐含信息,充分了解不同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提高实验效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典型示范,突破技术难关

初中生在化学实验探究中可能会遇到知识或操作上的难题,他们无法全面地了解器材的具体操作办法,若不能及时帮助学生渡过这一难关,很可能会削弱学生信心,不利于实验探究课的总体发展。对此,为帮助学生突破技术难关,教师可借助典型示范的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为学生演示实验的具体办法、化学材料的种类、用量和不同化学材料的反应情况等等,让他们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明确实验的核心要点,促使他们通过观摩示范性实验而增强探究积极性。而且,在开展典型示范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使用实验室中的实物道具,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摩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为例,为了让学生准确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和操作方法,教师可借助长颈漏斗、导管、橡皮塞、集气瓶等基本的实验器材,为学生示范连接装置的基本操作步骤,并在“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加大理石”“加稀盐酸”“收集气体”等环节的示范中促使学生习得实验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利用虚拟实验技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手段,通过提前制作实验动画和现场操作等不同的形式,将实验所需的具体器材以及重点步骤的技术动作展示出来,并以虚拟实验技术中的放大和停止等功能,为学生反复演示实验的办法。据此,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也能够在教师的演示和帮助下理解和掌握实验探究中的技术难关。这对于提升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四)优化配置,推动实验发展

对于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来说,器材、道具和药品等基本配置是影响探究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完善的配置才能为实验探究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学校和教师应致力于优化实验配置,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购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促进器材和道具的更新换代,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并积极建设现代化的化学实验室,配备多媒体、虚拟实验软件等等,重新规划实验室内器材、药品的存放位置,让学生能够在资源充足、井然有序的实验环境中展开学习和探究,以此推动实验教学的长期发展。此外,在优化配置方面,学校也可以与高校化学专业和正规实验室建立合作体制,按照课程教学的需求借调实验器材或者实验室,带领学生利用专业设备、药品等展开实验活动,或者以高校和正规化学实验室为场域,为学生创造专业化的探究环境,让他们能够利用优质的实验器材探索化学原理和公式,并能养成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真理的良好习惯。另外,基于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要求,学校也应为实验室配备安全设施和救急器材,定期检查实验设备的功能,以专人负责的方式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及时维修和替换不符合实验要求的设备,从而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学生的安全[3]。

(五)联系生活,激活探究兴趣

化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元素的支持。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一些原理和定义会产生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为有效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激活其探究兴趣,教师可在实验探究课中联系现实生活,借助可观可感的生活元素解释化学现象、完成实验任务,促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和总结出化学知识的规律。1.挖掘生活实验素材。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以实验室中的器材和药品等为实验素材,虽然可以增强实验的专业性,但是可能会出现灵活性和趣味性不足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围绕课内教学的内容以及实验探究课应达成的基本目标,从现实生活中选择简洁、安全的实验素材,将其纳入到化学实验素材储备库中,为后续的实验活动做好储备工作,让学生能够利用简单的生活化素材完成任务,提高教学的实际效率。而且,教师不仅要提前储备生活化的实验素材,也要提前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诉求,要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主动搜集、整理和归纳实验中所需的素材,并将其按照类型做好分类工作,在正式的实验探究中利用这些素材解决化学问题。此外,针对一些安全隐患系数小、简单易操作的化学小实验,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求实验的道具和材料,利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如玻璃瓶、吸管等展开实验操作,以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品质。2.引进真实生活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现象,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将关注点放在课内教材中,忽视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难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教师可以于实验探究课的导入阶段引进初中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或较为熟悉的生活现象,如城市大气污染、剧烈运动后肌肉中增加“乳酸”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并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利用药品、实验设备等展开实验,通过实验素材之间的反应,展现出生活现象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公式的衍生过程,促使学生能够在探究中科学地解读生活现象。另外,基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化学实验教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师也可以选取某一个或一类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让学生利用实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后总结出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也能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六)图文结合,转化思维模式

对于尚处于化学学习初级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复杂的化学公式,让学生遇到重重阻碍,他们难以理清不同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也可能会出现遗漏实验步骤和素材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实验的整体效果。因而,为扭转学生思维混沌、思路不清晰的情况,教师可采取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或简易框架图,将实验所需的具体素材、步骤以及各公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图中,以直观化和简洁化的图文形式,捋顺自身的实验思路,促使他们在转化思维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实操能力[4]。此外,在开启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依照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检验自己是否达成了阶段性目标、是否严格按照规范化的步骤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也能强化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另外,教师也可以于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利用绘制的图形总结实验经验、展示实验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他们在沟通中明确实验的正确方法,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

(七)巧设任务,增强实验效果

初中生是一个好胜心和好奇心较强的群体,他们对于驱动性的任务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假若教师以设置任务的方式开展实验探究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便会积极地参与实验活动,他们的主观探究意识也会明显加强。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以及初中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巧妙地设置实验探究任务,以专题化和项目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深度探究和专项实验的机会,并创建结构合理、各组实力均衡的实验小组,让学生在通力配合、互帮互助的氛围中达成深度探究的效果。同时,为了增强任务型实验探究课的效果,教师也要精选任务的主题,以初中生感兴趣、符合化学课程要求的话题作为专项实验中的选题,让学生围绕着选题展开探究活动,通过查阅资料、挑选器材、组建装置、投放素材、记录过程、小组总结等不同的环节,猜想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在专项探究中挖掘和运用化学知识。

三、结语

总之,在强调综合素质的教育背景和人才培养环境中,通过建设目标精准、流程完善、配置优化、素材丰富、手段创新的化学实验探究课程教学模式,既能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也能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探究精神的人才做出贡献。而在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时刻观察学生的言语和行为,为他们提供应有的帮助和支持,从而通过教学支架促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龚怡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133.

[2]黄进明.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21(2):80.

[3]翁俊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0):94.

[4]陈六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优化对策[J].读与写,2021(19):207.

作者:王希茂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河镇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