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09:13: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风景园林设计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风景园林概念由美国近代园林之父Olmsted提出,同时我国首位园林工程院院士汪菊渊先生认为园林学是研究利用生态、社会因素创造优美生活境域的学科。该学科有着悠久历史,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园林、风景、景观持续存在数千年。学术界对“风景园林”定义是“通过安排土地及以上的物质或空间,为人们创造出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的一门科学或艺术。”在园林设计中融合地域特征能展现出当地独特风貌及推动城市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地域特征概述
1.1地域特征
地域一次最早源于《周礼•地官•大司徒》,它表示“面积较大的一块地方”,而后被解释为代表一定的地域空间,也可将其称作区域。地域是在时代进步和发展下,人们逐渐对人类活动因素、时空、自然的综合认知。地域特征指在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总和,通过其具备的特征来多个维度展示出该地域空间的特色。从全球范围上看,世界各地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均有差异,因此部分地方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例如日本防震建筑、瑞士滑雪天堂等等,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地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省市人文特色、自然条件也存在差异。如今许多城市的建设发展中都开始强调创新性,并融合所在地区的人文特色,展现出独特的风貌来推动其发展。
1.2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体现出地域特征,主要可围绕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两个层面。(1)气候条件。影响各地区气候变化的因素大多和海陆分布、地形地貌有着联系。例如南方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相对于北方雨水更丰富,阳光充裕,适合各种植被的生长。(2)地域条件。地域条件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从而影响园林设计。在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往往会基于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来改动,尽可能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破坏,以设计出更独特的园林。由于条件受限,还有部分风景园林会涉及城市的郊外地区,在此情况下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交通条件,尽可能提升人们前来观赏的便利性,愉悦人们心情。(3)植被条件。园林中植物、花卉是重要组成,其不仅能美化整体园林外观,给观赏者美的享受,还可发挥出净化空气的环保功效。有研究指出,园林设计中尽可能选择本地植物、花卉,不仅方便,且植被生长适应性相对更好,能减少维护等方面的成本。(4)水文条件。该条件是植被生存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时也是构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和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分析当地的水文条件、地质后再设计图纸。例如园林尽可能依靠就近的水源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生态环境的优势来打造出新的园林景象,如此也能提升建设的经济性。
2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的体现
2.1自然特征
(1)气候。气候可以体现出园林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当然它也是导致许多园林设计有明显区别的核心因素。总结南方、北方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其有着较大不同。例如江南地区的雨水充沛,气候条件时常有变化,因此园林设计常常会以“水景”为主体,并搭配所在地区有风格的建筑,形成一道道秀丽雅致的美景,并突出了江南地域的温婉柔和特点。南方地区的园林中还常常会增加各种走廊,重视对人造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又如在北方地区中,由于当地的雨水量较少,气候干燥,园林设计中大多会遵照辽阔、宽广的原则,并更多地结合四季变化来设计,营造出不同季节的园林美感。设计人员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常常要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园林中的各种走廊、亭台,并融合古典元素展现地域性特征[1]。(2)植物、花卉。植被是园林设计中基础但也不可忽视的内容,设计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和当地的土壤、气候、环境相适宜的品种,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我国各地区植物种类繁多,设计风景园林时可考虑当地特色,结合地区地理属性选择最适宜生长的植物。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被非常关键,也有较典型的天气差异。考虑南方天气较潮湿炎热,夏季暴雨频繁,设计时要尽可能减少刷损现象。对北方雨少地区可设计成梯田形式,让植物充分接触阳光,提高生态水平。总之,植物、花卉的选择要根据其生长习性等特征分析,另外植物、花卉间的搭配要合理,确保错落有致符合美学,在突出园林生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观赏性。(3)地形地貌。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有着不同特点,如何利用其自然的美态来设计园林,也是有效突出地域特征的方法。另外,设计园林时要注意保护原有的地貌条件,反映出当地的人文特点,让现代风景也能很自然地融到园林中。地形地貌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就如同是基本的“画布”,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出创新精神来描绘出自然场景,突出地域特色。(4)水文。水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科学化地运用水文条件,能够非常自然地打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象,提升对观赏者的吸引力。在园林设计中山水特色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种是自然水景,即江河湖泊,将水景和周围的建筑景观融合,能予以人天然、秀美之感;另一种是人工水景,人工巧妙打造出适合园林风格的水景,精细刻画雕琢,往往能给人精致玲珑、小巧美丽之感。
2.2人文历史
由于地理属性、历史背景的不同,各个地方的人文历史都有着独特性,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园林设计。部分园林设计时会结合当地所具备的历史典故、文化底蕴等加以融合,突出其地域特征。例如有着悠久历史的孔家文化(园林设计中会突出“美善相乐之美”“礼乐之美”“中和之美”等儒家思想)、红色文化等(如广元红星公园、湖南永兴三湾公园),也都可成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此外,园林不仅能传承历史文化,也能突出现代文化和文明,因此也可结合先进科技来为园林设计锦上添花。总之,设计人员要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古迹、风土民情,保障园林不仅满足观赏者视觉上美的享受外,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突出当地特色。
3地域特征融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意义
3.1拓宽设计思路,丰富设计内容
风景园林设计不仅包含诸如园林内的植物、建筑材料等实体物质,也包括地域特征、设计人员审美等隐性物质。具体设计实践时应当适当拓宽思路,打破传统设计思维,从而丰富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内容,满足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审美需求[2]。例如青海塔尔寺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就以当地的藏传佛教为核心,在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及宣传时也强调了和周围区域特色协同,重视和邻近地区间营造出优良的人文交流氛围。该园林设计中还结合了紫檀树、白檀树等寺庙中常见的树木,将艺术和文化自然融合,最终达到和谐的园林设计效果。
3.2塑造设计风格,宣传区域形象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的风景园林设计也各有差异。地域特征指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将其融合到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往往能对设计整体风格有所助益,有利于优化整体形象。例如在我国台湾省高雄市的西子湾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就充分利用了当地地形特点,合理调整土地形状和高度,结合水景、树木营造高低错落的园林美景。
4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则及要点
4.1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4.1.1功能性
风景园林设计并非单纯考虑二维平面构成,更多还是考虑其功能性、实用性,例如基本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同时,设计人员要把握地域环境各要素实施整体性设计,确保地域文化和风景园林协调,例如可融入浓厚当地特色,乡土植物,充分展现出地域特征。
4.1.2艺术性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目标之一,是营造良好的视觉氛围。设计人员在基于地域特征的基础上考虑到自然及人工形态,尽可能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美感。
4.1.3经济性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被及绿化是重要内容,设计人员要总结经验计算出短、中、长期相关绿化指标,如绿化覆盖率、立体绿量。合理化配置不同层次植物,确保符合当地生态效益。例如当基于地域特征设计风景园林遵照经济性原则后,若设计草坪,就能判定设计单一草坪还是乔灌木和林下草坪的结合,减少设计盲目性。此外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尽可能选择易获取的本土植物,能降低成本造价及养护费用。选择更普及、更低成本的绿化方法并积极推行,保障美感和经济性平衡。
4.1.4传承性
设计人员要尊重和延续当地地域文脉,此外要注意设计表达地域特征时要分析到当地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丰富设计工作内涵从而展现出当地独有的文化氛围,力求设计呈现出的结果能独具巧思,与众不同。以西安风景园林设计为例,该地区是拥有千年文化的文明古都,设计时可围绕其浓郁的文化背景,充分展现出当地区地域特征独特价值。
4.1.5保护多样性
设计风景园林时要考虑到当地生物多样性:(1)保护原有生物生息环境;(2)保护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3)保护乡土树种;(4)保护野生草花,保护湿地生态系统[3]。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全局意识,并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重视对当地生态资源、人文景观的保护。全面分析该区域资源,确保设计能促进人和自然间的协调发展。
4.2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点
4.2.1以传承和保护地域特征为导向
风景园林的设计要着眼于其长远发展,不仅是短期内外观改造,更是采取多元化手段将园林转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场所空间,通过其地域特征、文化底蕴来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获得广泛关注。设计时必须要以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为中心点朝外辐射构思,以保护、传承该文化为基本思想,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建筑个性、民风民俗等诸多方面,以实现传统文化及现代精神间的完美协调。例如四川眉山市内部分园林设计中也会放置刻有苏东坡诗词的木桩、假山或雕像(图1)。海南的风景园林设计时又常将当地的椰树作为重要元素合理布局,让地域特征与园林设计完美契合[4]。又如在四川成都沙河源风景园林设计中,由于沙河源公园位于大西南建材城旧址,当地原本有许多大量遗留的铁轨和存储木材的厂房,这些都被设计团队看作是设计要素。设计师们结合了成都的市政规划要求,并梳理了当地的文化遗产及历史背景,利用“木”为原点来设计,意在表达出一个点能够延伸到不同人生阶段的含义。该风景园林的设计是典型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均衡案例。整体布局呈现出山水格局,空间开合富有变化,打造出了活力、记忆、生态三条主线。整个设计发掘历史、保留人文和地域特征,并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图1
4.2.2以满足人们需求及环保为标准
风景园林设计要“以人为本”,以营造舒适环境、满足人们需求为基本目标。从设计社会效益分析,要与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理念结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人们打造出绿色、健康、宜人的生存环境。首先,设计师要详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及环保为基本引导方向,尽可能提升设计的科学性、现代化。以江苏盐城的湿地生态园林设计为例,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致力于打造出世界著名生态公园及沿海天然旅游业,为保护该地域的湿地及人们生活环境奠定了扎实基础。设计师要基于该地区生态现状及环保理念制作园林图纸,以最大程度提升设计质量。在20世纪80年代,“绿色设计”的概念开始席卷全球,该设计理念反映出了新时期下人们对于环境和生态被破坏的反思,也体现出了诸多设计师道德及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同样应当积极融合“低碳、环保、绿色”的理念,例如在园林绿植的栽种上,尽量丰富植物种类,这样不仅满足园林设计主题,也能和当地土地气候适应,以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实现生态平衡的效果。在建筑小品的设计上,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材质;另外在园林中的水体设计中,考虑到该地区的地势条件、大气环境、地理位置、水电资源后,尽可能充分利用水循环系统,确保水体是能够再利用的资源。此外,在设计中还能让水循环围绕浇灌土地,以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其内部成分,并为周围的植被输送营养物质,提升环保价值。
4.2.3以创新设计彰显地域特征内涵
一方面,设计园林时要针对该地区的生态现状、历史文化背景、周围建筑特色进行详细调查分析,选出较为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符号,以此展现出园林设计的内涵。另外,设计师须转换传统设计方式及思维,尝试结合创新设计理念。
4.2.4因地制宜设计,把握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是当地植被文化、地域特征的重要象征,设计师可遵照“因地制宜”原则,将不同地区有特色的植物巧妙结合到园林设计中。以浙江永宁公园为例,它以水为主体,环水构建中阁楼、绿坡、树阵、竹林等,兼具时代色彩和乡土化风情。将乡土茅草作为固堤材料来设计自然游栖地,茅草浮于湿地上,形成和洪水间相适应相协调的景观盒,围绕野生芦苇、水草、茅草,体现出人文城市和自然协调交融状态[5]。将乡土植物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具备以下优势:第一,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此方法不仅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保护地方文化体系,还能营造出有城市特色的景观及人文风貌,诠释着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内涵。第二,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将植物的生态属性发挥到极致,避免外来植物对原有生态的影响。第三,降低成本。乡土植物更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生命力顽强,存活率高。第四,强化人们的认同及亲切感。乡土植物和当地的地域特征间相互影响及补充,能激发出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提升园林形象。
4.2.5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
卓越的风景园林设计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在多元化思想碰撞中闪现灿烂火花,并产生更长远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以国外库尔华坎历史公园为例,石头是墨西哥旧日城市拆迁遗留之物,石头的外形特征与古朴的建筑间相互辉映,协调统一,不仅突出该公园的设计特点,还展现当地深厚地域文化底蕴。又如我国陕西北部安塞县是黄土高原文化代表性区域,其培育出腰鼓、剪纸、民间绘画、民歌都是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
4.2.6充分展现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
风景园林设计中若要突出地域特征,可积极从“人文特色”“自然景观”的角度来切入。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情况和特色,用巧妙的手法来展现出人文特色。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南方许多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往往都会融合当地的地域特征,以展现出园林独特的风貌。例如位于浙江嘉兴市的“绮园”,它是较为典型的有着江南风格的园林。和许多江南园林的传统设计不同,它结合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在该园林中,以当地的树木、山、池为主要核心,利用南北和中间的假山将其自然分隔成不同景区。三座假山有着不同的特点,同时在园林中又以建筑作为点缀,不仅充分展现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还尊重了自然风貌,园林中的“潭影九曲”“美人照镜”等景点(如图2),还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观赏,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如保定的“古莲花池”,有着中国南北园林之美,将园林、书院、行宫等融为一体。该风景园林的设计以“环水筑榭”为特点,园林中还设计了含有古代建筑特点的春午坡、观澜亭、水东楼等,构成了一幅“景中有诗”的画卷,充分展现出了当地的人文特色。
5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加快给风景园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但经实践调查发现,部分园林设计丧失独特韵味,甚至有“千园一面”的景象。巧妙、合理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能美化地方环境,其具备的丰富地域特征还能促进当地文化的创新及发展,意义重大。设计师要在遵守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的现状,并运用更丰富先进的设计理念,竭尽全力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地域文化,切实加快我国园林事业的成熟发展。
作者:韩晶宏 单位:北京中铁生态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
风景园林设计篇2
1失序——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特质
设计的实质是一种预设的控制,指向的是有益于目标达成的秩序的建构,这是所有称之为“设计”的共性。人所“造”之“物”是设计的载体,其中充斥着人意志控制的表征。与众多种类的设计所不同的是,风景园林学(LandscapeArchitecture,LA)1)[1]意义上的设计所“造”之“物”却因其始终受到自然系统的直接影响而呈现出一种人的“失控”,自然祛魅后的时代看似日益的“人定胜天”,而那些以人的意志主导确立的景观空间秩序最终被自然力反噬的案例却比比皆是。究其缘由,风景园林设计所主要应对的“人工境域”,特征性地运用土壤(地形)、水(水体)和植被(群落)等自然物质,沿地表以水平向性的方式整合重塑空间,空间秩序的确立是服务于人,映射的是人观念中理想自然的样貌。一件风景园林设计作品自建成起便开始经受自然力历时性的考验,其中最为显著地体现在植物变化对于空间所产生的影响:那些自带生命周期律的个体,时刻处于气候、水文和土壤环境条件变化中相互竞争并不断演变的群体,以及相互协动的支撑或依赖它们生存的系统。风景园林设计的特质是时间维度下的空间营造,始于人的意志控制而终将受制于人力与自然力共同作用,是人力与自然力呈胶着态的角逐场。短期人力看似可以轻松胜出,而长期则自然力呈主动之势,一切取决于人愿意支付多大的成本去维持这个自设的秩序:决心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失控性”的变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如果说设计之所以为设计是归于控制的实效,那么风景园林设计对于“失控性”的控制则是专业性永恒的方向和衡量标准。“失序”,一种反设计性,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享受这种由时间带来的“失控性”的魅惑,那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基于反设计的设计时代。
2转向——水平到纵深
风景园林学科的源点在于户外空间营造,落地实施为“造”,规划设计为“营”。而风景园林“设计”的独特性在于输出了基于视觉呈现的具有品质意义的专业语汇,从“布局”到“理微”,首要的是具有格局意义的设计语汇。纵观风景园林发展史,风景(Landscape)营建与园林(Garden)营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设计类型,对应着相向而又相关的设计思维方式。风景的营造或者在风景中的营造,受制于在地原生的自然环境格局,重在因借关系的建构;而园林的营造则代表了在具有完整空间边界范畴中内生秩序的建立,并最终发展演化出LA学科中最为专门化的“造园”技艺。园林在场所营造中呈现出完美和集中显性的形式,是研究LA设计思维的主要对象和媒介,即亨特(JohnDixonHunt)2)所概括的特权(PrivilegedPosition)[2]者。园林是人类营造理想世界(乌托邦)最为可行的试验场,并通过打造理想中的自然世界的方式得以实现。19世纪之前的古代世界的园林设计大致可以划分为规则式和非规则式两大类:规则式具有明晰的几何结构秩序,而非规则式则呈现出具有拓扑意义的自由形体结构。尽管早期园林设计演变的证据链并不牢固和充分,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结果反推设计学意义的几个重要历史性节点。目前为止可以通过考古挖掘证实的最早的具有完整园林格局的案例是距今2500多年前古波斯居鲁士大帝帕萨尔加德(Pasargadae)宫殿园林,明确可辨的四分几何形制成为世界规则式园林的源头,以此为基因逐渐演化出波斯伊斯兰园林(ChaharBagh)和含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巴洛克园林等在内的欧洲规则式固化的园林样式、风格和流派。对于欧美规则式园林世界,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是一次设计革命,也是西方园林最后一种经典风格。根植于大不列颠自身文化时代变革的需求,并受到远东文明的影响,如绘(Picturesque),一种“优雅的无序”(Sharawadgi)成为规则式园林世界中异变出的非规则的自然样貌,并以非规则式为底叠加规则式的折衷主义,通过工业革命的力量,将一次地缘性变革演化为恢宏的19世纪公共空间时代的设计范式,最终普适到所有当代文明世界。而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园林,始终秉持一脉相承的非规则式园林传统,其中作为源发地的中国,晚清园林经典遗存丰厚,而清代以前早期园林的实证普遍匮乏,尽管有一定的文献辅佐,客观上仍难以进行设计学意义上大跨度全谱系的流变讨论,这与非规则式设计的可判断性有关。总体而言,无论如何变化,古典时代的世界园林设计一个共同的特征是:“有限”的经典样式应对变化多样的场地(单一化的意志投射到多元化的场地),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LA的“功能追随形式”。即便进入到LA职业发生重大转向的19世纪公共空间的时代,整整100年仍旧没有能够突破折衷主义的迷局。LA设计的破局要来到20世纪第二个10年,职业化的风景园林师(LandscapeArchitect)将从蒙德里安(PieterCornelisMondriaan)3)到阿尔普(JeanArp)4)的贡献中所提取的从几何到非几何的现代设计元语言成功地转换为景观设计的普适语汇,也将源自现代艺术的革命性(尤其是抽象艺术)移植注入专业设计领域。正如马尔克斯(RobertoBurleMarx)5)所阐述的,在美学层面,绘画与景观营造没有区别6)[3],他以画家兼景观设计师的身份自1930年代起身体力行地全面诠释了抽象绘画与风景园林设计之间的同理性,历史性地打穿了艺术图式对于场地景观空间结构控制直接的指导意义。至此,风景园林设计进入了另一个崭新的纪元,从布局到空间,一个无限风格指向的时代,即“无限”的开放性样式应对变化多样的场地(多元化的意志投射到多元化的场地)。再来看所谓多元化场地的自身价值在设计思维中角色的变化。一个风景园林的设计具有三大决定者:需求、设计者和场地条件。营造要落地,场地条件是关键,设计要符合“地之理”。而地有“地语”,面对需求和设计者偏好,场地特征却是设计语汇形成中最为被动的一个权衡因子,无论是“有限”还是“无限”样式的时代,设计在场地中的呈像大都会指向一个主观的观念风格,而与自身特色并无“大关联”。客观而言,科学革命影响下的风景园林职业化时代,专业设计对于场地自然的认识也随之科学化了,如分化出了竖向、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因子进行层化和叠加分析以助设计决策,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描述和设计表达,但这些层化分析并没有能动地指向设计语汇的生成。从这个角度看,关于场地作为设计对象的认识只是针对现状的,总体而言呈扁平化共时性的单一维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亨特提出历史基底(HistoricalGround)的观念[4]是先验的,他将人们的设计思维转向了场地历时性的纵深。
3思考:关于“层化—透析—转置”的设计思维范式
如果说风景园林设计的场地都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片土地,那么这片土地都曾经历过自地球形成以来直至人类世亿万年时间的洗礼,各种历史信息都在时间层分布,而空间层上大都已经消亡或难以辨明,这些信息群的分布可以视为“定域下的时间关系”。可见信息可能会有所“宗”,不可见信息也可能有所“指”,只是看设计是否有能力和意识去判别。“层化”,共时性(图1)和历时性(图2)的叠加强化了场地认知的纵深性,也意味着寻求场地新维度的“看见之道”,这点已可判见是时代所赐。与以往设计思维不同的是,层化是能动的和前置的,对应着技术手段的升级,场地如同被置于各种特殊光线下,让可见和不可见的信息尽可能同时呈现,目标是可以网罗最有价值的面向未来的特质信息的可能。而复杂化信息只是手段,层化强化的同时会带来信息的相应冗余,需要有限求解的高效途径,“透析”是指代过滤冗余锁定关键信息直切最优解的设计思维方式和技能(图3),“转置”则是指向实现真正设计学意义的品质语汇生产,从而完成设计之所以为设计的过程闭环。风景园林(LA)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共同“设计”的结果:博弈中的控制与失序,从这个意义上讲风景园林的设计科学无法对等于纯粹人工设计的某些科学发展规律,它必须基于对人与自然共同演化的不断学习认知中调整自己角色和定位,“人因”的指向皆是“因人”的胜概,从观念到技术。
作者:朱育帆
风景园林设计篇3
风景园林是集成科学、艺术、技术等多学科手段创造的一种功能完备、生态友好、景观价值强、文化内涵丰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环境,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景观原型是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提炼的一种人类对景观意象的共识,其产生不仅源自无意识成果,更取决于人与自然景观的双向交互,为景观创作提供思想基础。研究原型理论对景观设计的指导意义,能为营造风景园林特色景观及编制设计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1原型理论指导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现状
1.1原型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1875~1961)在深入研究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神话传说、历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一系列论证与分析工作,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与原型理论,即将无数同类经验以遗传形式传承、留存下来的一种沉淀在内心深层的普遍性精神、形象构成倾向或领悟模式。他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遵从于人类本能,以原始意象的形式反映出来。通过解读原型内涵,可延伸出以下2个层次:一是意义原型,具有抽象性、相对稳定性特征,能反映原型的本质;二是生活原型,与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可体现原型的表象[1]。
1.2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启示
1.2.1原型的可识别性。风景园林作为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标志,其可识别性与城市景观特色存在密切关联。景观特色的营造取决于剖析与诠释乡土文化,从城市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中提炼出的特殊经验,延伸至设计领域,强调风景园林应凭借其鲜明特色传达可识别性特质,凝结成为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及能激发自我认同感、定位个体价值、生成情感共鸣的栖居环境。有学者从城市公园设计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认为大众参与度是评判风景园林是否具有特色与可识别性的重要指标,强调基于原型理论挖掘大众心中已有的潜意识,探索人对景观的期待感与审美需求,使园林景观设计成果激发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动力,从而将风景园林景观意象转化为可被感知的景观原型[2]。1.2.2景观空间感知。基于原型理论解读景观空间,可划分为以下2种方向:一种是以文化、心理为原型的景观空间感知,以风景园林景观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原型载体,运用积极暗示与心理引导,使景观空间传达具有美感和艺术欣赏价值的体验,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同一环境下“文化———心理”结构系统[3]。另一种是融入情感的空间表达,利用物质空间传递具有自明性的环境情感,由设计人员再次挖掘和提炼初步定位的原型,寻求一种兼具区域特征与时代气质的复合性空间环境,使情感性景观空间激发一种泛人类的情感共鸣。1.2.3景观意象表达。在原型理论指导下的景观意象表达具有象征性、形象化特征,由于集体潜意识的本质具有稳定性,能提供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支持不同解读视角与无限意义。有学者认为,由于不同受众对环境的解读方式、表达形式存在一定差异,风景园林设计不应片面追求展示完美的空间,而是运用象征性表述方式传达设计者对空间的想象。如珠海园设计者解读其设计理念,他强调在设计方案构思上未直接挖掘珠海的符号特征,而是还原、表达其对珠海的想象,由此启示,明确景观设计的目的在于探寻人们生理、心理等层面的多元需求,通过有序规划、合理引导,创造一种开放性空间环境,吸引人重新回归自然、亲近自然[4]。1.2.4景观精神传承。原型理论的重要特征在于对集体潜意识的情感传承,强调将景观转化为人类文明延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遗传基因”和本质特征。有学者正深入分析景观原型在实际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指导意义,归纳出景观设计层面衍生出的地域、历史、自然和艺术4种景观原型,以及蕴含的物质、情感、精神3种空间形式,从方法论层面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有效指导,使景观成为人类的情感传承与精神寄托[5]。
2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及其实践应用
2.1原型的选择与景观意象的提炼
2.1.1原型的选择。在将原型意象引入风景园林设计环节时,首要要做好原型的选择。以四季公园景观设计项目为例,该公园坐落于辽宁省盘锦市,紧邻辽东湾,周围湿地资源丰富,呈现自汉起多个朝代建城者在城市选址、空间规划与建设等领域凝结的智慧,其自然地理特征与文化传承积淀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丰富、宝贵的原型资源,如红海滩、鹤乡等现代文化符号,进一步演化为区域独有的特殊景观意象,将上述原型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元素,以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共同心理认知为基础,融入多种情感、意象作为载体,重构设计要素,更好地发挥原型作为传承区域特征、沿袭历史文脉的重要功能。如以红海滩、鹤作为原型,一方面,将红海滩的壮美景观融入公园大地景观设计中,赋予风景园林独特的气质与内涵,呈现该城市独有的自然景观特色;另一方面,以鹤作为典型文化符号,以鹤乡文化作为切入点,延伸出古代将鹤称为“一品鸟”、比喻具有君子之风的贤才智士,由此衍生为当代城市独有的文化追求。通过运用类推手法有机整合红海滩、鹤两种设计原型,将当地人口耳相传的自然景观与文化符号作为公园景观设计的灵感与要素,以变换形态、丰富肌理为主要方式,利用动态山水景观、鹤之高洁符号特征传达对自然山水的皈依、向往之情与寄情于山水间的文化追求、情感寄托,在此过程中,再现富含地域风情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山水风光、滨海原乡景色,形成兼具流动性、多元性、文化传承特质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景观。2.1.2景观意象的提炼。在设计要素的提炼与表达上,需明确自然、历史、地域、艺术不同原型的独有特征,并寻找适宜方法进行再演绎。如在红海滩原型提炼环节,以“红”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将碱蓬草、湿地与水等要素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以线条形式传达一种辽阔壮美、自由流动的视觉体验,增强风景园林的流动性、跃动感;在鹤原型的提炼上,主要选取鹤的动物形态特征进行景观设计语言的创新,将鹤的外形轮廓作为公园平面结构的基本形态,并与场地功能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公园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与风格特色。在公园景观色彩设计上,在公园内部设有大面积红色景墙与座椅,与红海滩这一原始意象遥相呼应,唤醒游客对空间景观的联想与想象力,配合辽东湾的“蓝”、湿地的“绿”、鹤望兰花的“橙”及鹤的“白”,借助多种色彩组合设计,丰富城市公园的色彩印象,增进市民及游客对城市公园主题与特征的理解及感知能力。在风景园林植物搭配与种植环节,基于乡土化、可识别性原则选择植物品种,如选择紫叶李、亚特斯海棠等观赏性植物进行种植,增强城市风景园林的物种多样性,同时,结合植物生长习性与区域土壤质地,选择在植物种植区周围设置挡土墙,以克服盐碱地地下水对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赋予游客新鲜的观赏及认知体验。
2.2基于场地功能的空间布局设计
在明确景观原型的选择标准与提炼方法后,应聚焦景观原型呈现出的外观形态特征进行空间布局设计,同时,融合城市周围环境特征、风景园林风格特色等构思设计方案,并融合区域功能需求进行分区设计,如入口区、中心区、生态区、休闲区等空间分区类型。如在场地动线规划设计上,以流动性作为核心目标进行功能空间的划分,运用曲线形道路、水系、花池、景墙等刻画场地线条的跃动感,赋予游客动态、自由的入园观赏体验。同时,以自然景观轴线为辅助工具,将其应用于场地空间布局设计环节,利用多条辅轴分割出“开放———闭合”、“静谧———活泼”的多元空间体验。在风景园林细节设计上,除采用曲线进行景墙外观设计,凸显自然水岸特征外,选用耐候钢板材质搭配局部镂空设计方案,传递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理念,与绿植丛林和谐统一,营造城市公园环境的视觉冲击感,从而吸引市民、游客参与公园游览及观赏等活动,依托景观原型,延续城市自然山水与文化记忆,挖掘城市集体无意识。在风景园林区域功能划分上,仍以四季公园为例,将主入口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节点,运用象征性手法设计“鹤舞”姿态,揭示城市公园的核心主题,并且借助景墙发挥空间分割作用,与周围绿植、挡土墙等多种景观要素共同组成序景空间,发挥对人流的有效引导及汇聚作用,成功将游客从公园入口引至中心广场处。再如在生态湿地景观设计上,引入跌水景观作为视觉焦点,沿垂直方向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生植物,带来垂直空间维度上的流动性与变化感,实现对城市山水自然关系的真实表达,有效凸显城市独特的景观空间特征。在公园中心广场的景观设计上,基于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营造下沉式雨水花园景观,充分利用区域地下水水位高的先天优势,使公园发挥储水功能,落实对场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局部微循环的环境特征,配合曲线形小径的设计,串联公园各节点及各区域的景观布局,有效发挥场地空间功能。
2.3以历史为原型的意象表达方式
基于原型理论重构景观意象表达方式,应在承袭原型特征的基础上赋予其新鲜活力,改变传统风景园林设计局限于定格单一画面的模式,还原、再现一系列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场景、事件等,保证选择的原型意象能唤醒一类人对特定事件、特定空间的情绪体验,从而通过激活集体潜意识引导人们主动参与景观欣赏活动中,形成对景观及文化记忆的独特感知。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设计为例,该公园位于上海崇明岛中北部,前身为东平林场,集成了1960年代22万名知青奋斗的光辉岁月。因此在景观设计时,一方面以历史事件作为原型,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和森林肌理,选取杉树作为主要树种进行阵列式排列种植,借此重现知青下乡生涯的情景与回忆,以直观视觉冲击效果唤醒几代人的心理记忆与情感共鸣;同时,在现状农田板块的基础上,整合再利用周围农田线形,调阅东平林场的旧有建造图纸、创新造林方式,大面积营造人工山林线状板块,局部选用地被植物、观花及观叶植物有序点缀景观节点,借此完善绿化效果,提升景观欣赏价值。另一方面,以历史生活作为原型,将作为城市特色的马拉松活动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在公园内设置一条环形万米长枫景道,运用红色橡胶跑道与周围绿色植物形成强烈色彩反差,配合每年策划与实施1~2次马拉松活动,将马拉松选手、运动爱好者、游客与市民共同吸引到公园中,唤醒群体的心理记忆,挖掘集体潜意识,进一步增强集体的获得感,丰富其游览体验。
2.4基于文化符号的场所精神表达
基于原型理论挖掘风景园林景观中文化传承元素,运用具象的原型形态特征使受众融合感性与理性思维,激发其对场所精神的表达意愿,借此深化人们在风景园林景观中的情感体验,传达原型景观中孕育的人文关怀、精神呼唤及心灵慰藉,由此突出风景园林设计中积极、正面的时代价值取向,并进一步延伸景观在视觉效果层面之外,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意义,使所描述、刻画的空间场所传递出意义性、精神层面的表达。以佛山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该公园作为城市新区建设中的重要景观节点,在刻画城市文化形象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中,选取带有典型岭南文化特征的印章、冰裂纹等文化原型作为景观符号,仿照印章形态设计公园内小品构筑物,以垂直绿化形态作为文化转译的核心载体,叠加多种园林小品,使游客在观赏过程中感受绿色、环保、自然与科技的和谐交融体验。同时,以装置艺术作为特色文化符号,运用灯箱点缀局部园景,开辟独特的景观游览路线,减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受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同时,配合小型果实灌木、地被植物,吸引松鼠等野生动物进入园内觅食、繁衍,既有助于丰富物种多样性,也能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增强城市风景园林传递的人文关怀及情感内涵。
3结语
原型理论为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选择对象、确定目标提供合理依据,其中蕴含的空间认知理念、意象表达方式及精神文化实质也为学科发展与设计实践提供良好示范经验。在深入解读景观原型特征的基础上,还应基于场地功能、心理传承、文化功能等多重视角,构思与设计风景园林作品,融合自然、科学、社会、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理论寻求场地原型,并融入景观设计中,从而创造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传承场所精神实质的优秀作品,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在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夏颖,刘漫,古坤鹏,等.景观原型符号下的乡村景观意象探析———以漳平新桥农民画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21-26.
[2]刘东文.风景园林设计中几何艺术美学的动态性设计与研究[J].工业建筑,2020,(10):I0012.
[3]刘畅,唐立娜.景感生态学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生态学报,2020,(22):8141-8146.
[4]王国伟,罗杰威.基于古村落宅间元素模式的村落景观设计优化策略——以徽州地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1,(07):83-88.
[5]庞闪闪.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J].植物学报,2021,(02):I0002.
作者:陈强 解伟 单位: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