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认知讨论

时间:2022-12-13 08:10: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西医结合的认知讨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西医结合的认知讨论

中西医结合篇1

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是各具特色的医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谱的演变催生了以“态靶辨治”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创新体系,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全国两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工程,强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乌兰察布市中医蒙医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向,坚持“现代医学技术先进,中医药特色鲜明,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基本定位,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模式,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为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护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硬核力量。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为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2015年乌兰察布市蒙中医院挂牌成立,标志着乌兰察布市中西医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3月更名为乌兰察布市中医蒙医医院,持续擦亮中西医结合这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市中医蒙医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日臻完善,制定了《中蒙医发展规划》《中蒙医发展战略》《中蒙西医融合发展方案》《中蒙医提升行动方案》,并以中(蒙)西医结合为抓手,健全中(蒙)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中(蒙)西医科室得到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为中西医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所医院要高质量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坚实的基础是什么?市中医蒙医医院结合实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结对子”模式。

市中医蒙医医院遵循中(蒙)西医优势专业特长,按专业相近原则与西医对口专业“结对子”。目前,西医肿瘤内科对口中医肿瘤科、西医老年病科对口中医老年病科;西医疼痛科和中(蒙)医疼痛科进行了合并;西医科室还通过西学中和学有所长培养模式改造中(蒙)医结合科室,西医运动医学科改造为中医骨伤科,西医肛肠科改造为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倾力打造优势中西医学科融合矩阵。

“为了把‘结对子’模式制度化、持续化,医院专门成立了中(蒙)医建设推进办公室,由院长亲抓,有效地保障了中(蒙)西医协同发展的持续性、高效性。”中(蒙)医建设推进办王绍亭介绍,“结对子”模式打破了中西医泾渭分明的格局,一部分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相互渗透,达到1+1大于2的效果。提升水平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实力近年来,市中医蒙医医院以人才、设备、技术提升为抓手,一步步把中西医结合做精做强,全面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硬”实力。

市中医蒙医医院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定期开展院级、科级中(蒙)西医协同发展专项推进会,加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选派业务骨干到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培训学习,举办中(蒙)医青年骨干培训,各科室内部开展业务交流……一系列提质增效的举措,使得医院逐步做到“能西会中”,中(蒙)医人才队伍也得到优化,中医药发展氛围日益浓厚,中医诊疗技术不断提升。“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现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理念贯穿在医院日常诊疗和医生思维方式中,中医科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成果,延伸‘望闻问切’的深度、精度,提升临床疗效;西医科室正确认识了中医药的历史贡献、理论体系和独特优势,并逐渐打破中西医之间的界限,更深入地探索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渠道,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的同时提升了市中医蒙医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实力。”王绍亭说。

目前,市中医蒙医医院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1名,自治区级名老中(蒙)医学术经验传承人4名,院级名老中(蒙)医学术经验传承人10人,中(蒙)医自治区重点专科2个,自治区在建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8个。为进一步充实中(蒙)医人才队伍,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吸引本科专业人才78名,研究生27名,并建成6个名医工作室,并且中(蒙)医自治区级、市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大突破。此外,市中医蒙医医院设施先进,技术精湛。医院拥有GE公司PET/CT、飞利浦1.5T磁共振、128排CT、数字胃肠机、椎间孔镜等性能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有核医学部、影像诊断中心、优生与分子医学检测中心等建设平台,中蒙医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近500余台,B座一楼大厅新建占地200平方米综合煎药室,中医治未病科、康复科等购置价值数百万的设备,已成为一所智能化、人性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医院。

中西医协同救治为患者保驾护航病患刘翠因一氧化碳中毒陷入重度昏迷,一家人辗转北京和呼市两地医院多次救治都无果。在乌兰察布市中医蒙医医院进行扩血管治疗和神经营养治疗后,病情稳定,之后开始了中医针灸治疗,短短几天,刘翠就有了轻微的意识,僵硬的手指也可以微微地抖动。中西医协同,发挥最佳疗效,几个月后,刘翠在亲人的搀扶下可以走路。“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推进中医药及时介入此例患者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展示了中西医协同治疗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刘翠主治医师全科医学科专家房彪介绍道。“中西医结合不是一句空口号,医生要全面系统了解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王绍亭介绍,我们鼓励西医学中医,中医学西医。西医不一定需要掌握所有中医技能,但需明白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适应人群,中医也需了解现代医学的相关疾病诊治方法和诊疗指南。此外,市中医蒙医医院儿科、产科等科室已经形成中西医联合门诊、联合会诊、联合查房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市中医蒙医医院为满足临床中医药治疗需求,研发制定了33个中药协定处方,中药协定处方很多是发掘验方、名方并经该院临床医师反复验证其疗效后所拟定,疗效确切。医院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开展个体化用药,并提供丸剂、散剂、止咳膏等多种剂型的中药。目前,产科的玉米须粥、通乳汤,老年病科的大黄热敷、腹痛贴,针灸科的无痛麻醉,儿科的止咳贴膏、暖脾贴膏等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市中医蒙医医院将继续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办院方向,坚持“现代医学技术先进,中医药特色鲜明,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基本定位,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姿态,敢为人先,奋力发展,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作者:张少慧

中西医结合篇2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人们的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身体健康是财富基础的理念已逐渐被民众接受[1]。人们对疾病的态度也在发生悄然转变,已从之前的生病后才去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注重日常保健[2]。人们对健康追求的逐渐提升,也从另一个角度提示,今后的医疗工作中,维系人群健康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和课题。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已形成了独特的保健体系及方法[3]。目前西医为我国医疗体系的主体,中医要发展,需与西医相结合,形成两种理论及两种体系的相互融合,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产业,以服务于民众,造福于社会。

1健康管理的中西医认知

1.1西医的健康概况

WHO早就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躯体没有疾病,还需要处于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依据这一理念,现代人的健康需要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若干个维度[4]。现代社会已经明确,健康属于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个体的宝贵财富。健康是正常生活的基础,也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

1.2中医的健康概念

在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5]。不难看出,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就已经贯穿了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理念。在之后出现的《吕氏春秋》中,也出现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记载,暗喻生命的存在依托于运动的道理。可见中医历来重视通过健身及饮食等防病。至今在我国的居民膳食指南之中仍然有五谷为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理论体现。古代名医华佗云:“动摇而谷气得消,血脉流通而病不生也。”而上工“治未病”思想更是贯穿于现代预防医学的工作方针之中。我国历代中医名家均对“治未病”思想有所发展,如张仲景、葛洪、孙思邈等,目前中医学理论中的“治未病”思想仍然具有十足的活力,尤其在当代的医疗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也需要看到,由于十分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治未病”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1.3健康管理的内涵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者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全面管控的行为。健康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个体或者群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最大的健康收益。健康管理的概念源于美国,发展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在健康管理要被我所用,需要将该种理论本土化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使之更容易被我国公众接受并服务于人民群众,最终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2健康管理融入中医思想2.1将中医学思维融入健康管理中医养生理念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思想。中医养生主要具有如下特点:①强调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法则,顺应天时,达到“天人合一”。②将精神情志的调养列为养生方式,强调人的欲望需适度控制,安定精神则邪不可入。③强调养体内正气,认为正气充足则淫邪不侵,各类养生需以正气为保护的核心。

2.2现代健康管理中融入中医的方法

2.2.1整理中医的有效信息

健康管理工作中需将中医的疾病理论及诊疗方法引入其内,包括四诊合参,全面评估人体状况。利用科学设计的中医量表对人体进行检查,如神色、形态、舌象、脉象、声音、气味等。这些信息均应尽量数据化,以标准化方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作为有效实施健康管理的基础条件。

2.2.2中医体质辨识

根据现代检验所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对其体质进行中医辨识。中医古代对于人体的体质辨识有多种方法,最多的可以达到25种。目前比较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为9分法[6]。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进行深入挖掘,形成最适合被管理人群的体质辨识方案。

2.2.3健康风险评估

完成中医体质辨识后,需对患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根据其健康状态、日常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对疾病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估测,并形成直观报告。该评价方法借用了西医理论中的策略,有效弥补了中医指标系统中的缺陷。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较符合我国民众的实际情况。

2.2.4倡导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风险干预方式

完成健康风险评估后,需依据医学检验数据,因人而异地设计健康体检套餐,建立适合现代人群需要的健康干预方式。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推荐采取政府部门主导、其他单位及个人合作参与的模式,打造更符合市场需要的服务模式。健康风险干预的最终目标是提供成系统的服务,其中涵盖的技术应囊括现代健康管理的各类方法在内。特别要强调医学检验的重要性,引导民众接受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医疗检测技术。对不同体质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可包括中医的膳食指导、情志调节、“治未病”指导等。尤其要将“治未病”思想融入人的思维之中。

2.2.5建立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

需科学制定健康管理流程。在完成信息收集、健康体检、状况评价、危险因素评估后,专业健康管理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提出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方案,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通过网络及手机等完成随时的健康咨询、定期检查、心理辅导等,形成一整套服务体系。

2.2.6完善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学科建设与研究

目前,在我国推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热度较高,但需冷静地看到,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建立时间尚短,与传统学科比较,尚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总之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应在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方面起到更大的带头作用。建议改进仅停留在健康管理师短期培训的做法,高等院校可单独设立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专业,同时可从社会医学或公共卫生领域内划分出独立的健康管理专业,组织多学科力量进行攻关。同时也要动员医学教育及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该项工作中,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后续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作者:李仲飞 王捷 李建兰 单位:浙江省荣军医院

中西医结合篇3

一、前言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数十年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实际应用获得突破性成就,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为保障居民健康做出突出贡献。也要注意到,目前有关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仍有待统一,中医和西医的结合方式还存在争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资源总量不足,临床科研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和西医突破各自壁垒、取得共识以获得国际性认可,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规模、人才培养结构与质量、临床科研体系架构为研究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行业宏观研究,力求统一认识、理清思路,促进发展。本文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中的实践经验,总结突出成就、梳理发展现状,凝练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化等发展瓶颈,论证新形势下的建设目标,以期为发展具有中华民族原创思维的可量化、能重复、易推广、新型整合医学提供理论参考。

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地位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出“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1958年毛泽东主席作出“西学中”重要批示,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局面[1]。此后,促进中西医结合成为国家一以贯之的医疗卫生工作政策之一。在新时期,国家继续重视并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6年,国务院制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017年,国家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鼓励中医和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鼓励中西医结合[3];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4]。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西医结合医学融汇传统医学及现代西方医学,各取所长,取得了丰硕成果,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促进了我国及世界医学发展。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第一个诺贝尔奖(2015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中成药二次开发、人工麝香产业化、砒霜制剂治疗白血病、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等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这些重大进展都表明,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体系,在保护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助力COVID-19疫情防控

在我国,中医药用于防治传染病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面对未知病毒、暂无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西医结合医学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供更好的生命支持,增强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进而取得良好的综合疗效。我国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防控过程均有中医药的深度参与。在此次COVID-19疫情防控过程中,汲取了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防治经验,中医药早期介入,中西医结合协同运用。①国家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旨在迅速找到针对COVID-19有良好疗效乃至特效的核心方药;针对清肺排毒汤等中药复方,完成了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有效者纳入诊疗方案并全国推广应用。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先后发布了8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从第3版开始加入中医诊疗方案,此后逐步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建立中医方舱医院、中西医联合会诊巡诊制度,发挥了传统医学的独特优势[5]。③各省份依据自身气候特点,出台了相应的中西医结合防治COVID-19疫情的策略及方案。

目前,可检索到的国内外中西医结合防治COVID-19的临床研究约有50项,注册方案较全面,覆盖了预防、诊疗、康复等过程。以中药“复方连花清瘟胶囊”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代表的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提供了较高等级的临床证据[6]。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加强各方协作以进一步阐明中医药的有效性,依然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有待深化的内容。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一)中西医结合资源总量不足

截至2019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约为1.007×106个,总床位数约为8.807×106张[7]。其中,中西结合医院仅有699个,床位数约为1.177×105张(不及总量的1%);中西医结合门诊部仅有468个,中西医结合诊所有8360个(较2018年减少29个)。这表明,中西医结合医学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能力不足,相关防疫体系有待完善。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缺乏,这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平台建设相对不足密切相关。截至2019年,全国仅有2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749个,而中西医结合相关单位的数量仅占9%;教育部中西医结合培育学科单位仅有8个[7,8]。虽然我国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投入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但占比依然偏低。2019年,卫生部门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23%,而中医类(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2%。中西医结合资源的总量不足、医院及研究机构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规模。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科研存在局限性

我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才正式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部批准);截至2017年,全国仅有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资源有所不足、结构有待优化,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的理念及定位模糊,与其他中医类专业同质化现象明显;中医、西医课程整合程度不够,权重不统一,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中医经典理论课程被过度压缩;以理论讲授为主,临床实践偏少,中西医结合本科、硕士毕业生难以匹配市场需求,进而导致出路困难。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中医证型的判断多以主观因素为主,目前虽有脉诊仪和面诊仪等客观化、商品化的仪器,但其准确度、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多以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减少为主要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说服力低,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研究证据;中医与西医合作性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果缺乏共识。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的方法学设计,优化干预方案、疗效评价指标,提高可操作性。

(三)中西医结合医学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

中医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西医源于西方自然科学,一个注重整体,一个注重“组织–细胞–分子”机制,由于观念不同导致难以沟通、“结而不合”等问题。单纯采用西方自然科学的语言和方法来解释传统医学,将进一步限制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认可度,提高中医中药的诊治与评价诊断的正确性、科学性、可重复性,推广人们对中医药临床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认识,是在当前及后续一段时期内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并加快“走出去”步伐的瓶颈。然而,中西医结合诊疗缺乏国际化标准、国际间合作少、经费海外筹措困难等因素制约着国际合作进程。

五、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点建设内容

(一)整体建设目标

中西医结合医学重在整合中医、西医的优势并避其弊端,体现整体观与系统生物学、个体化与精准医学的结合,采用现代语言阐明中医的科学内涵,揭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纱[9]。在抗击COVID-19疫情的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通知,坚持中西医结合,加强联防联控;相关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验证了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的价值。着眼长远发展需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点建设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快速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建立符合中西医结合发展客观规律的法律体系、标准体系、监督体系,使得中西医结合的管理体制更加健全,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现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能力及研究水平的大幅提升。重点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居民获得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完善国家中西医结合重大慢病、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体系;健全中西医结合发展支撑体系,培养中西医结合后备人才力量,提升行业整体科研水平、产业智能化水平。三是扩大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国际性影响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引导中西医结合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世界传统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进程,保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继承创新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居民共享发展。

(二)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设路径

支持综合医院提高中西医结合的工作能力,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规范设置综合医院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加强县级综合医院的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做好信息化保障。将中医纳入多学科联合会诊体系,开展综合医院与中医院、综合医院内跨科室等不同层面的中西医协同攻关。建立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感染性疾病防治医院,完善国家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医疗体系,优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稳步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治疗水平。提升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优先举办儿科、妇科、肛肠科等中西医结合专科医院,发展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医疗机构,示范并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

(三)教育科研方面的建设路径

1.健全中西医结合教育临床科研体系通过医教协同,尽快构建多层次互补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办学体系。在西医、中医的院校教学中,互设中医、西医的特色教学与实践课程,支持西医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在“双一流”院校中培育一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对于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加强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能力的教育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临床诊疗能力的锻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必要的教学改革。支持相关高校设立中西医结合健康促进、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等专业。发展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技术与产品,支持目诊仪等基于大数据理论的现代科技产品研发,协助提升中医诊断的客观性、标准化。合理扩充中西医结合医学示范推广研究基金的规模,深化有关经典方剂、特色医疗技法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引入现代化学、材料、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AI)等技术并与传统医药结合,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与传承创新,加强科学内涵的阐释。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与智慧医疗融合的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如新型目诊仪、艾灸设备等。针对COVID-19疫情的常态化防控需求,持续建设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信息化平台,为深化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必要条件。

2.提升循证医学研究与真实世界研究互补的现代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能力目前国家和地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已经发布了多种涉及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案,但限于诊疗评估指标缺乏客观性,达成共识还需时日。中西医结合早期介入非常关键,但中医辨证施治多具有主观性,以医者的个人经验为主,部分制约了中西医结合医疗手段的运用[10~12]。为此,应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更为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评价体系,为中西医结合疗效提供有力证据,不断提升认可度。建立基于“辨证论治、病期证结合”的现代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研究提炼西医“辨病”与中医“辩证”诊断的最佳结合点,补充西医“有病无证”的不足,弥补中医“有证无病无期无型”之尴尬,从而显现中西结合独立存在的指导价值。细化“宏观辨证+辨期+微观辨病”的结合模式,形成辨证、辨期、辨病相结合的优化治疗手段。推广“病期证结合”,支持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预警),实现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标准化、国际化。

建立以循证医学研究与真实世界研究互补的中西医结合临床评价体系(含治疗、疗效、预后)以及相应的国际化推广模式。发展包含系统生物学和多组学特征在内的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网络信息系统与资源平台,涵盖中医证候、西医临床、病理样本、生物标志物“四位一体”资源库。论证并推动以循证医学和真实世界研究互补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进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制定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推广战略的路线图和行动计划,完善相应的国际化传播模式。

六、对策建议

(一)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理体系

建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疫情防控、中药监管、诊疗规范、职业范围等方面完善配套的中西医结合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①在法律层面完善对新发传染病疫情的中西医结合防控措施,发挥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独特优势,优化主动预防型的疾病防控体系。②加强中成药、中药新药研制、生产方面的监管规范,提升中药质量,激发中西医结合制剂的创新能力。③建立规范的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及流程,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规范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行为,尤其是临床指南、管理指南的规范体例与格式。④合理扩大中西医结合人才的执业范围,完善中西结合医师的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⑤将确有疗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产品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二)加强中西医结合防治人才和队伍建设

加强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人才培养,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架构体系。①设立中西医结合专项人才培养项目,面向“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需求,鼓励多学科交叉,将AI技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中西医结合防控传染病的能力。②实施自主品牌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注重多学科协同培养,增强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水平、国际交流和创新能力,打造“高精尖专”的业务团队。③深化继续教育,构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学历后教育体系;建立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及培训体系,着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④吸引优秀的中医、西医人才进入中西医结合队伍,促进中西结合医师的科学配置与合理流动,加强社区中西结合初级诊疗服务体系。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

国际交流发展推动中西医结合走向国际是必然之路。①重点将中西医结合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范围,将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纳入“一带一路”医疗卫生一揽子解决方案;鼓励社会力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海外中心、国际合作基地、服务出口基地。②合理运用和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动员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高校、科研机构与华侨组织联合,形成供给力量多元化的国际健康社区。③加强学术交流,支持中西医结合医学论坛、期刊出版等多种方式的国际交流合作。④注重中西医结合医学成果转化,将医疗科技与商品贸易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医疗产品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影响力。⑤鼓励跨国家、跨地区的人才与项目交流,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国际人才培养、成果转化落地。

(四)弘扬中西医结合

文化凝练中医药文化精髓,促进中西医结合文化传播。①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传播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理念,引导居民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②加强中西医结合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实施中西医结合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丰富传播内容和方式,建设中西医结合文化传播人才队伍。③建设中西医结合文化全媒体传播平台,创作中西医结合文化精品,促进中西医结合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健身等的融合发展,打造优秀中西医结合文化品牌。④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等机构文化建设,塑造中西医结合行业特有的良好人文环境。

作者:王聪慧 冯哲 李爽 陈香美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 国家重点肾脏病实验室 国家肾脏病临床中心  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