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9 10:46: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发热门诊护理管理范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发热门诊接收的患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其神经系统的损伤,出现智力障碍或癫痫等情况[1]。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应当加强门诊的管理工作,规范护理流程[2]。数据显示[3-4],越来越多的医院运用风险管理评估护理过程的危险因素,减少了科室的医疗风险事件[5]。基于此,选取本院2021年1~9月发热门诊收治的130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茂名市中医院发热门诊2021年1~9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5:30,年龄分布为20~75岁,平均(48.69±3.46)岁,BMI为21~32kg/m2,平均(25.17±1.92)kg/m2,病程0.5~2d,平均(0.83±0.14)d,体温分布在37.84~39.76℃,平均(38.13±1.27)℃,其中流感31例、肺炎19例、其他15例。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3:32,年龄分布为21~74岁,平均(45.28±3.19)岁,BMI为20~32kg/m2,平均(27.02±3.14)kg/m2,病程0.5~2d,平均(0.76±0.22)d,体温分布在37.93~39.81℃,平均(38.44±1.30)℃,其中流感30例,肺炎17例,其他18例。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患者体温超过37.50℃;②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研究。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妇女;②依从性差。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退烧、消炎等常规治疗措施。除此之外,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饮食和服药方面的指导,并进行发热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期监测体温等。研究组除了以上措施外,实施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包括:
(1)构建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集中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完整的接诊-治疗-护理-随访链,对可能发生危险因素的环节进行预防,强化小组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的专业素养。如在配药、输液过程中,由1名护理人员参与记录,避免出现交叉问题。
(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在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下对新入职的或护理经验欠缺的护理工作者进行培训,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尤其儿童与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弱,发热症状缓解可能较慢,对于这类患者,护理工作者更应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加强照护,避免意外出现。同时还需加强护理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分享护理经验。
(3)加强患者的宣教与沟通:在患者入院后至出院前,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造成机体发热类的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患者自身身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开展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
(2)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由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分,包括沟通技巧,穿刺熟练度、服务态度、用药指导等4项。单项为20分,总分8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越满意。
(3)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标准为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评分。其中得分70~80为满意,50~69为一般,<5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n×100%。
(4)记录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头晕、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表示公式为(pagenumber_ebook=209,pagenumber_book=203),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体温恢复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满意度得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的满意度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其中二组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对其穿刺熟练度、服务态度、用药指导等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两组满意度对比,研究组较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8%,明显低于对照组为15.38%,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见表4。
3讨论
医院的发热门诊接收的患者多为突发性疾病[6],如流感、肺炎、甲亢等[7],以上病情随着患者体温升高会伴有多方面的症状,患者的就诊时间较为急促且集中。除此之外,该门诊的患者流动性较大,可能出现护患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为其康复过程带来安全隐患[8]。因此,在发热门诊中进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显示[9]:风险管理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化的评估,并详细分析危险因素存在的原因后给出有效的防范,从而达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概率的目的。该模式已在多个医院的多种科室得到应用,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仅用时2d左右,体温便恢复正常,对照组用时3d;研究组、对照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3.28±0.93)d、(5.42±1.21)d,组间比较,研究组具有更短的体温恢复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效果的满意度总得分为(75.03±9.25)分,高于对照组的(67.73±9.01)分(P<0.05),通过分析各维度发现,二者除了对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评分无明显差异外(P>0.05),在对护理人员的穿刺熟练度、服务态度、用药指导等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给出了更高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数据认为,在发热门诊中应用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缩短患者的症状恢复事件有重要作用,同时该护理模式下,来我院发热门诊科就诊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原因在于,本次研究采取的风险管理模式中:首先,由专业小组对患者进行照护,对于加快患者症状消除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次,加强了对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在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越熟练、专业知识越牢固,便意味着护理工作越容易开展,患者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满意度。除此之外,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为73.85%,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最后,研究组患者具有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08%vs.15.38%)(P<0.05)。分析数据认为,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得出结论:风险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比常规护理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大缩短,并且降低了感染、头晕、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相比于常规护理组,风险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学者王懿勤[10]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管理组)患者的风险事件概率为3.47%,低于常规组的18.42%;病情康复时间为(3.14±1.08)d,低于常规护理组的(5.41±1.38)d;患者满意度对比为94.00%vs.78.00%,得出结论风险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发热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模式在发热门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的发热症状改善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并且该模式对于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概率有积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汪艳鸣 单位:茂名市中医院
发热门诊护理管理篇2
发热门诊属于医院门诊部中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按照上级指示成立的,专门用于检查疑似存在传染的患者,针对出现发热表现患者进行专门的治疗科室[1]。传播途径也会伴随患者口中唾液或与人接触、甚至是物品接触等传播,易感染人群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同时也存在普遍感染现象,大多为自身免疫能力较弱的群体[2]。常规的危机管理,大多是将患者进行紧急治疗,给予防护宣教,但整体管理处于半封闭状态,无法避免患者用过的物品或触碰到的物件等保证绝对的安全[3]。4R危机管理护理理论中提出,将系统化管理同阶段性操作技巧有效结合,主要分为缩减、预备、反应及恢复4个层面,以此呈现出一个持续性、动态性的良好循环过程,包含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层次的管理干预[4]。本次提出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患者在就诊时出现的风险及不良事件,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改善患者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满意度,具体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抽取的65例在发热门诊就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发热门诊就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体温37.9~40.5℃;白细胞计数>10.0×109个/L;认知功能检查量表评分>45分;自理能力量表评分>35分;配合度高;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5-6]。排除标准:有其他传染性疾病者,如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肝肾功能衰竭者;合并恶性肿瘤;中途退出者。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34~56(45.15±5.16)岁,发热时间1~3(2.01±0.58)h,最高体表温度(37.74±0.57)℃,疾病类型:荨麻疹12例、流行性出血热10例、流行性感冒14例、带状疱疹19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其他5例;观察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35~54(45.09±5.05)岁,发热时间2~4(2.49±0.71)h,最高体表温度(37.83±0.61)℃,疾病类型:荨麻疹14例、流行性出血热12例、流行性感冒11例、带状疱疹17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2、方法
2.1、对照组
应用常规危机管理,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具体包含:(1)待患者进入到发热门诊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神志及白细胞检验等,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若发生任何异常需要及时上报给医生进行辅助处理[7-8]。(2)对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先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存在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进而采取吸氧或其他干预方式[9]。(3)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感染护理,若已经出现感染迹象需给予抗感染药物干预,同时护理人员对其患者实施单独隔离,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影响。(4)护理人员要严格依照发热门诊落实消毒及无菌护理对策。(5)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措施,保证门诊内环境干净整洁,定时做好消毒[10]。
2.2、观察组
(1)整合阶段。该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个类型的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以及特异性评估,针对体温较高且神志有些不清楚的患者需要采取危机评估表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落实对照组上述1~3项常规的危机管理干预方式。护理人员对以往的安全制度进行完善,为发热门诊患者成立一个安全的环境,保证整体的救治设备可以正常运转,在进行护理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组织进行不断更新[11-14]。同时落实对照组4~5项整体基础护理管理阶段。(2)预备阶段。①成立由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4R危机管理控制小组,其中整体管理小组领导由护士长担任。组员主要承担着为减少和避免院内出现不良事件解决对策,护士长定期要组织全科室人员以“导致发热门诊患者出现院内传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等”为主题进行培训;同时组织护理人员妥善做好避免患者发生感染传染的护理管理工作[15-16]。②对患者进行深入风险安全评估,重点监测患者是否发生感染迹象,及时做好早期防护措施。③护士长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情景模拟培训,定期针对感染暴发季节危机管理进行演习,同时针对情景模拟后找出不足,在对危机管理护理进一步优化[17]。(3)反应阶段。一旦患者出现感染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刻从预备阶段转变成反应阶段,综合患者的发热表现,及时分析出患者感染类型及原因和严重程度。启动应对方案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提供抗感染护理,之后对患者进行评估恢复效果,同时对院内危机管理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18]。(4)恢复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汇总整合并分析出发热门诊院内存在不良护理事件案例,针对不良事件上采取相对应的奖罚方式,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投入到预防患者感染的危机管理护理当中。定期总结并分享在患者感染的危机管理当中值得借鉴的经验,重点工作选出进行标准化的推广采纳。护理人员还需要总结4R危机管理护理落实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方式,持续性改善增强护理质量[19]。
3、观察指标
(1)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分析,具体包含服务态度、诊室环境、温馨提示以及护患沟通4个层面,采取5级评分法,总分2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本次服务的满意度较高。(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具体分为针头脱落、院内感染、呼吸困难等。(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具体为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药物管理及特色护理,总分为100分,分数高与护理质量呈正比。
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5.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针对性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pagenumber_ebook=53,pagenumber_book=3151)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满意度评分情况
观察组服务态度、诊室环境、温馨提示、护患沟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2、两组发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5%(4/65),低于对照组[20.0%(1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P=0.019),详见表2。
3、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药物管理、特色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3。
讨论
相关数据表示,发热门诊患者的院内感染是位居前列的,发病率高达5%~12%[20]。发热门诊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疾病或病情发展较快等特点[21]。与此同时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会呈现抵抗力下降以及传染性提高,该科室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概率高于普通科室的5倍,其中以传染性肺炎和流行性出血热最为常见[22]。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发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患者生命质量[23]。在发热门诊有其他普通门诊存在的风险,若危机管理防范不够,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向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产生传播性疾病,为此危机管理安全在发热门诊中尤为重要,这也是发热门诊与其他门诊不相同之处[24]。与常规的危机管理体系相对比,4R危机管理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最为关注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缩减整合、预备、反应及恢复4个方面进行有顺序的工作,可以很好分析护理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最大范围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25]。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分析显示,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
由此分析,观察组提出的4R危机管理在落实后,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评分,主要是由于4R危机管理当中的缩减整合及预备环节,护理人员不仅成立了一个护理专项小组,且对门诊环境的空气及地面等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会主动告知患者做好自己防护准备,避免与其他人的物品弄混,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可能[26]。这些管理措施会让患者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自身的防范能力,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良好的沟通,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会更加让患者产生信任,并增加满意度[27]。4R危机管理实施后,院内感染及不良事件等也大大降低了,究其原因为,可能在落实该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主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可能,将该门诊的风险因素降到最低,使患者可以安全接受治疗[28]。待开展4R危机管理后,由护士长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同时不定期进行专业考核,实现择优录取机制,让护理人员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快速帮助护理人员增加知识,进而提高了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29]。4R危机管理理论作为发热门诊防控工作当中的新型护理体系,通过科学性和临床反复实践证实,调整患者就诊流程和护理过程中的细节,做到发热患者检验、检查、治疗、留观4个关键环节,尽量减少接触,严格落实危机管理,进而达到发热门诊护理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急落实。综上分析,针对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采取4R危机管理护理,可改善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避免患者出现院内感染,造成二次身体伤害,以此提升了发热门诊的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感染评估,可快速筛查患者发病症状,让患者快速得到有效治疗,实现快速康复,值得各个科室借鉴推广。
作者:欧小萍 李玉群 单位: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发热门诊护理管理篇3
发热门诊是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发热门诊主要收治病人为身体携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此类疾病十分特殊,为此应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1-2]。为了提升护理中质量,给予病人最佳的护理干预,我科室则采用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5-2020.06。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分得51例。对比组:参与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6例与25例,年龄在22岁至6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5.61岁。研究组:参与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5例与26例,年龄在23岁至70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5.72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并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风险因素管理,具体如下:①组建门诊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确立相应管理机制,以不良事件登记制度、细化交班机制、报告机制为主,规范就诊流程与门诊挂号,同时加强管理力度,并制定相关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②加强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在日常护理中对护理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化来院就诊的病人;③分析不良事件: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全方面分析病人很可能出现与发生的不良事件,同时做好对应预防措施,避免在日常护理中发生隐患问题;④提高管理力度: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重视病人治疗经过,加强挂号、分诊以及预诊管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沟通、交流,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做好候诊流程。
1.3观察指标分析
护理效果。①护理满意评分结果:采用评分方式进行,总得分值越高证明满意度越佳;②风险事件发生率:风险事件为留置针导管滑脱、静脉炎、药物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pagenumber_ebook=179,pagenumber_book=173±s)行t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评分结果
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75.11±1.36分;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91.09±1.22分,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
2.2风险事件发生率
对比组:参与调查的51例病人中,留置针导管滑脱发生例数为5例、静脉炎发生例数为4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共11例病人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1.57%;研究组:参与调查的51例病人中,留置针导管滑脱发生例数为1例、静脉炎发生例数为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0例,共2例病人发生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92%,对比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发热门诊是我院最为重要的科室,此科室主要收治一些身体携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根据笔者收集与统计资料证实,近些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多,在医院传染性疾病防控中发热门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4]。发热门诊属于新型科室,主要就诊人群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此类病人具备病因不明、病情危重的特点,因此导致风险时间发生率较高。根据临床有关资料证实,其主要诱发因素和护理人员年轻化、护理经验不足、学习能力比较差、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为此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虽然有效,但效果不佳。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室则采用风险因素管理。此护理模式属于新型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可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与意识,可有效制定科学、有效且合理的风险因素管理方案,进而达到提升护理人员时效性的目的。此外,通过培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进而达到降低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的目的,提升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在发热门诊护理中,风险因素管理应作为首选方案,此方案应用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赵勇发热门诊护理中风险因素管理的应用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20):257.
[2]刘萍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6):125.
[3]杨宏,王薏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5):11-12.
[4]孙超,王贞慧,王霞,等.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3):4644-4648.
作者:贺淑梅 高立卉 邹腾燕 单位:威海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