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分析3篇

时间:2022-12-21 10:02: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分析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分析3篇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篇1

语文和思政同属于社会人文类的学科,原本就具有天然的联系。长期以来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目标、功能中,育人功能一直被反复强调。而这一功能正是与思政教育的目标高度吻合的。思政教材中常以文学内容,如作家的生平经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来举例;而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也会以思政元素来升华主题,对学生作正向引导。优秀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源泉,思政教育又引领着优秀文化的弘扬创新。从这个层面上说,语文是比较容易思政化的。但正是由于学科属性接近,在另一方面又加大了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难度,使得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迫在眉睫。

一、“和而不同”是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

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更像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从文字到文字的结合与融入。笔者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如何落实大学语文的思政融入,常常会有各种争论。一些教师认为要将思政元素铺展开来作详细阐述,不然似乎思政意味不够浓郁。也有教师认为,既然是语文课,必定要保留语文的学科特点,思政元素固然要挖掘,但阐述时要精炼,不能完全覆盖了语文的学科特点,不能把语文课就上成思政课。因此,作为与思政课程性质较为接近的语文学科,其融入思政元素的程度应当如何把握,以怎样的方式融入更为自然,使之既有思政气息,同时又能比较好的体现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是值得当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此外,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长期被边缘化。据笔者了解,江苏不少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困境和问题十分相似,如高职语文课程定位不明确,教师课程建设积极性不高,生源复杂、语文基础差异大难以兼顾等等。相较于中职语文,高职语文的教学对象已然成年,开始需要面对寻找人生方向、毕业就业、精神成人等问题。当下的专转本考试又以“大学语文”为文科类必考科目。而相较于本科学生,高职学生又存在基础不牢,语文知识相对缺乏,不愿研究思考等短板。一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碎片化、片面化,甚至缺少较为成熟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因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定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索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必须明确大学语文与思政是“和而不同”的关系,这里的“和”有两层含义:一是目标相同,一是糅合,即思政糅合到大学语文之中;这里的“不同”是指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相区别,不能把大学语文上成思政课;“和而不同”这一关系的根本点是将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作为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索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如此,才能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进探索。

二、将思政目标融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设定

如何才能做到“和而不同”?笔者以为,还是要在语文学科一般要求设定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方面下功夫,将思政目标融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之中,具体在以下四方面来发力。

(一)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语用”能力

部分高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弱,日常言谈、书写相当随意,缺乏良好的口头、书面表达习惯。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培养青年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敬畏、热爱之心,运用语言文字认真严谨的态度,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字及文字运用中的美妙和趣味,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且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化的言语经验,在具体情境下正确、有效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交流、沟通。并聚焦职业特色,加强大学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依据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及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介绍演讲及求职面试等口才训练基本常识、技巧等,树立大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竞争。

(二)感受优秀文化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独特美感。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内蕴,自然、人文、艺术底蕴,是中华文化之美的汇集,具有极高的美育价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高审美情趣与品位。通过语文学习,获得发现、体验、欣赏及评价美的能力及品质。通过教师指导阅读经典作品,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人类文明成果等各类优秀作品,运用联想与想象、品味语言艺术,进行审美体验与鉴赏,并学习运用口头及书面语言表现和创造美。大力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创作,在表现和创造的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心智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立足民族根基,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语文学习,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文化创新、创造力。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学习,能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初步具有对中华民族文化理解与吸收、传承与发展的能力,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能力,并在学习中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要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尽可能广泛旁征博引,让学生们真正能够深切体会我们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了无穷的智慧,我们能够,也应当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学生个人,真正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够有意识地自觉锻炼自己成材,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大国工匠,成为中华复兴的有用之材,并对此充满自信。

(四)领悟人格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诸多目标功能中,突出强调育人功能。大学语文课程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大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语文》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在育人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蕴含着最优秀、最宝贵人文精神的文学经典可成为思政教育的源头、活水,能切实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育其良好品质,唤醒其道德意识及历史使命感,养成其文明、健康的习惯,铸造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在对篇目做具体解读时,可以通过延伸思考、浸润体验、自我实践等方式,巧妙地与思政元素相联系。如解读《论语·季氏篇》中“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柙”“龟玉毁椟”等重点语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和当下社会现实,思考这些重点词、句对自己有何启发?如“陈力就列”可以解释为“在其位谋其政”,从而引申到社会不同层面,从个人到国家应当如何承担责任与使命。

如通过解读《季氏篇》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等,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即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反对强行霸道,武力征服,继而引申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方针。另如,讲授儒家经典篇目《大学之道》时,由解读“大学是什么?”“大学的宗旨是什么”,儒家文化中的“三纲”“八目”,探讨封建社会人才的成长之路,人才培养的标准,“儒道互补”的思想体系,从而延伸思考当下教育的时代三问,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探讨《大学之道》的时代意蕴,引申到当下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再如,讲述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时,引导学生思考对自己有何启发,通过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故事,鼓励学生勇于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深入钻研自己的专业,坚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赏析曹植名作《白马篇》时,令学生感受诗人“逞才使气”创作特点的同时,由古代的英雄之歌启发学生思考谁是我们当下社会的英雄,从而引申出疫情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杜诗对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文学史上有无数的优秀作家、诗人,他们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都能给学生以不同层面的启发:李白诗意人生的两面,飞扬潇洒与失意落寞;左思貌丑才高,出身寒微而志向高远的“铅刀贵一割”;陈子昂从纨绔少年到诗文大家的人生转变;许多诗人求学科考之路的艰辛,特别能引起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共鸣,能帮助他们反观自我,激励自我,塑造健全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在“课程思政”基础上探索“课程人文”的可能性

“文专融合”是近年来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大热的关键词。许多教育专家以大量精心设计的案例,成熟完善的教学成果,示范了“文专融合”的可能性。但这样的教学必然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在课前做大量的调研准备。笔者以为,亦应将“文专融合”的探索与课程思政背景结合起来。并从课程思政的角度为“文专融合”开辟新的层面。“文专融合”是将语文教学和学生专业结合起来,以培养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为教学目标。而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各专业、行业的职业道德、行业精神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如给医药学的学生讲授大学语文课时,可以适当选择如《扁鹊传》《希波克拉底誓言》《大医精诚》等兼具文学性和专业精神的篇目,使学生同时获得文学欣赏的愉悦、专业素养的提升、职业精神的熏陶。再如,在引导建筑专业的学生搜集与古代建筑相关的诗文,统计唐诗中出现频率高的古建筑的同时,探讨某些著名的建筑在古诗文中有何人文内涵,使学生从对唐代建筑文化的了解、感受中产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又如,给室内艺术设计、视觉艺术等专业的学生解读王维“诗中有画”、谢灵运山水诗的画境、先秦诸子抽象哲学思想的具象表现、上古神话中的奇特形象等知识点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设计作品中融入古诗词的意境。结合设计专业的相关论文及设计成品图片等,引导学生寻找本专业与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结合点,从而进一步在创作作品时融入文化元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艺术类专业学科。大学语文教师亦可尝试与不同学科专业教师进行深度合作,在“课程思政”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课程人文”的可能性。长久以来,职业院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短板十分明显。而无论是对于学习何种学科的大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就业、工作、生活中,人文素养都非常重要。因此在不改变本专业学科特征、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将人文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于不同专业,将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各专业课堂更生动,更具人文情怀,使各不同专业都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坚守自己的信仰,拥有自己的感动。亦可将“课程思政”“课程人文”主题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从地方文化特色角度出发,挖掘地方文化土壤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课程人文具有地方特色。丰富的地方文化养料是语文教学的底气。

以南通地区为例,教师可深入南通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红色基地调研,广泛查阅南通地方作者、作品,如张謇诗文、范氏诗文,整理出其中具育人功能的思政、人文元素。充分发掘古典诗词、地方文化、名人轶事等材料来辅助构建大学语文教学,将以语文为中心的人文精神、地方文化和社会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素养高、有文化、有情怀的新青年,陪伴学生完成精神上的成人。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讲好人文故事至关重要,通过地方文化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化情境,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教师也可将自己的地方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使学生在学好课本语文的同时,关注身边的语文、脚下的语文,城市的语文,这样的语文才是生动鲜活,直击学生心灵的。作为一名南通高校的语文教师,南通地方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关注和探索的亮点,尽管如南通大学等高校的文学院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南通的高职院校却尚未能将这些成果很好的融入语文教学当中,可以借鉴经验,将南通高职语文教育与地方文化做进一步的融合。课程思政是一个崭新课题,要在“和而不同”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者:刘威韵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篇2

当前,高职院校要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思考大学语文课程涵盖的教学内容,还要探究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为建设高质量课程内容体系做好准备。培养技术水平高超、能力优越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应承担起的育人责任。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要以理论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满足高职学生专业发展与自我发展的需求。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教师专业性不足、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问题,以致大学语文课程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不足

1.课程设置目标单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存在目标单一的问题,比如,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情感的培养。可以说,课程设置目标单一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2.语文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策略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缺乏专职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聘请大学语文专职教师,授课工作由学校其他岗位教师完成,或通过外聘教师解决大学语文授课问题。二是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态度不积极。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素养良好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学生更重视技术型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不重视也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继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部分高职院校不重视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培训管理,从而阻碍了教师能力的发展与素养的提升。

3.教学内容相对单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过度依赖教材的问题,教师只注重讲解教科书收录的内容,忽视了对课外素材、拓展课程的讲解,教学内容过于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存在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使得大学语文无法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例如,教师忽视了大学语文与历史、哲学、专业课的联系,只围绕着教材中的诗歌、散文、小说展开教学,教学视野过于狭窄,无法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4.教学模式相对传统。部分大学语文教师缺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意识,依旧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进行教学。一些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不足,多数时间仍使用“口述+板书”的教学方法,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程教学进度。此外,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未将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良好融合,导致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1.设置多元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教师可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设置为:第一,知识教学目标,以丰富学生的言语行为、言语作品知识为主。具体来说,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汉字、词语、语句,让其阅读更多种类型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文言文等,让其了解更多语言逻辑知识与修辞手法,积累更多文化常识与文学知识,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方法等。第二,能力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能力与语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为主。高职学生在毕业求职、工作时免不了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具体来说,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学生要在工作中快速理解上司的指令,高效、简洁地汇报自身的工作成果,就必须具备以上四种能力。在建设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时,教师要根据专业对学生的要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目标,根据学生言语运用需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确保大学语文发挥更人性化的教育功能。第三,情感培养目标,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情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当下的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型人才,还要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明气质的综合型人才。设置情感培养目标,建设更包容的语文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更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如此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可以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使教师专注课程结构优化,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构建优质教师团队,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打造高质量的大学语文教师团队对于建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应重视师资力量建设工作,从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引进专业教师等角度切入,着手建设满足高职院校教书育人需求的优质教师团队。第一,要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影响力,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信念感。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比如,为大学语文教师设置专门的科研机构,每隔一段时间在校内组织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研讨会等,通过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地位,培养教师的敬业、爱业、乐业精神。第二,要设置灵活的人才引入机制。高职院校要不拘一格地聘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良好、教学成果显著的教育人才,通过拓宽人才准入渠道、搭建教育人才梯队为大学语文教育储备专业教职人才,壮大师资队伍。比如,高职院校可通过提高薪资待遇等方法,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入教学团队;可将教育专业、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为储备教师,为建设人才梯队、提升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做好准备。第三,要设置健全的教师管理机制。高职院校要落实大学语文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为教师指明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教师在职学习、提升能力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间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应关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通过外延教学时空、拓宽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挖掘《春江花月夜》《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雨巷》等诗歌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将视频教学素材、文字教学资料引入课堂教学当中,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语文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关联,增强对语文深度学习的意识。其次,教师应关注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专业发展的作用,基于专业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设置语文教学内容的比例。比如,针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可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与应用写作课程内容融为一体,通过设计应用写作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通用公文的撰写方法,为日后工作时编写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报告打下基础。

4.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应用情境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情境分析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程教学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如风景情境、故事情境、对话情境等,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联想文字描述的景象,感受文字传递的情感,继而分析文字内涵,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以《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上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闭上眼睛联想下述场景:夜晚,江边,潮水涌动。一轮明月缓缓移到半空中,月华洒落在潮水上,江面波光粼粼。江水一刻不停地流淌着,流淌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流淌过开阔平坦的沙滩。月光似霜一般皎洁清冷,江畔的白沙似乎与月光融于一起……在乐曲与教师口头描述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在情境中看见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美妙景色。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看到这一景色时,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的真实感受,教师分析本诗的景物美与哲理美,加深学生对本诗情感的理解。(2)应用混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理论不断被完善,其教学作用也显著提高。将混合教学策略应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拓宽教学渠道、丰富课程内涵有着积极作用。教师使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互动当中,使用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说服与拒绝”的教学为例,教师先使用微课展示三个情景:①你反感吸烟,你的朋友给你一根香烟让你试一下,你该怎么拒绝?②你忙着备考,你的朋友约你去打牌,你怎么拒绝?③客户购买的一款产品出现了故障,按照“三包”要求,只需要保维修就可以,但是客户坚持换全新的产品,你该怎么拒绝?用微课展示教学案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探究出最佳拒绝方法,并分享拒绝的具体表述。在混合教学中,学生主动回顾教材中关于“拒绝的原则”“拒绝的方法”“拒绝的注意事项”等知识,并学会使用避实就虚法、替代选择法、多用敬语法等方法拒绝他人的邀请或请求,为日后参加工作做好准备。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积极意义。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设置理论、实践教学课程,为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修养、语言运用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王珍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篇3

2019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由此,职业教育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提升课程思政改革实效,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工具性、人文性与综合性等特点与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改革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语文因非专业课而被长期边缘化,一些院校或专业甚至未开设大学语文相关类课程。专注专业技能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就目前来看,面对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以及教学实效的探索与研究还非常欠缺。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特有优势

从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国文科为高等学堂必修科,到民国时期,多所高校开设国文国学研究所,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虽有所停滞,但是大学语文在整体上一直处于复苏阶段。率先开设大学语文的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曾认为大学语文有两条线:一是可以培养、锻炼、提高学习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二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促进大学生在性格塑造、品德端正、治学为人等方面的提升。这两条线正对应了大学语文课程独有的特征,点明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

(一)工具性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其中工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使自身的母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能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从而储备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提升阅读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其次,大学语文以文载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知识,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增强自身道德修养。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借助文字、文学、文化之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向善向美。这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目前所需高素质技能人才目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目标均高度契合,是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特有的优势之一。

(二)人文性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周易·贲卦》,而今天常说“人文素养”,对个人来说,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对社会来说,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正体现在其通过文学的巨大价值,实现了对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近些年,高校学生违法犯罪的新闻屡见不鲜,可见高知并不等于高品格。而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语文的一点正是其更加注重人文性,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汲取精神养分,感受文学大家的精神力量与思想光芒,学习伟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面对苦难的乐观精神,体会英雄的家国情怀及舍生忘死的高尚情操;等等。由此可见,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也是其育人优势之所在,古今中外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元素在正确的教学方法下能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巨大优势。由此可见,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同样都体现出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特有优势。但是,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改革上,对人文素养课的关注度有限,下面笔者将从教、研两个角度探讨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教研现状。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教研现状

(一)教学现状

从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来看,由于大学语文课是公共基础课、人文素养课、通识课,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长期以来总是将此类课程放在次要位置。尤其是在以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院校,此类现象更为严峻。笔者在对多所高职院校调研后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已经全校开设大学语文,有些高职院校仅为理工科专业开设大学语文作为补充,还有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并未开设大学语文。在对多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很多学生从进入高职院校开始,就被灌输专业课才需要认真听课的思想,对一系列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公共基础课的想法就是加学分、放松身心,不需要花精力。由此可见,就目前而言,院校和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从师资队伍来看,部分教师对自己教授的课程也存在畏难情绪,同时自身不具备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精神。该课程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学素养、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应用能力,这些能力不仅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深耕,还要求教师不断打破自身认知局限。另外,在课程思政改革的大背景下,还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能力,对时事政治的敏感度与思考深度。这一系列要求都是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从教学内容及教材选择来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质量。教材种类繁多,不仅有普适性教材,还有专门针对某一专业的教材,如《旅游语文》。各类教材包含的内容也纷繁复杂,有的教材侧重文言文理解,有的侧重古诗词欣赏,有的侧重现当代文学。不难看出,这些教材和教学内容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建设。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关乎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对其精神品格的塑造,绝不能仅凭借教师个人喜好挑选。二是时代性。目前的大学语文的教材与教学内容更偏重于中国传统经典篇目,如《采薇》等,与时俱进的文章相对较少。这并不是说要摒弃传统篇目,而是要在选择经典的同时加入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时代元素。温儒敏曾说:“我认为‘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该在注重经典传承的同时引发学生对民族文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其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二)科研现状

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为关键词的模糊搜索,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共收集到相关论文共190余篇。继续缩小范围,加入“高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截至目前,共收集到相关论文30余篇。可见高职院校教师逐渐开始探索适用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与途径,也可以推知此方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还将不断增加。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充分发掘大学语文的课程资源,进行“文以载道”的价值观引领,是新时代赋予该课程的重要使命。然而,不同类型的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以思政元素为主线实施专题化教学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大多是按照时间轴排列学习内容,从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诗经》《楚辞》到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诗宋词及明清小说,而本课程在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充分挖掘思政线索,将其整合并与现今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做人做事的道理等教育内容,构成了新的专题模块。各模块所蕴含的思政专题有:“我的大学”模块启发学生对“大学”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树立个人远大理想,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胸怀天下”模块将爱国作品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修身养性”专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脚踏实地”专题从敬业、乐业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人生若只如初见”模块结合经典爱情作品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人间四月天”专题以美丽中国为载体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人间至情”专题传承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生命至上”专题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感,使其关怀生命的价值,培养其抗挫折能力。与此同时,课程也致力于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围绕每一专题,尽可能选取与时事新闻相关的优秀作品、与大学生精神成长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实施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专题化教学,更加有利于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促使教学内容与价值目标高度契合。

(二)以思政元素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

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合作探究中,设置具有思政引导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自觉形成对思政观点的认同,避免生硬的灌输和说教。为此,本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前阅读—课中讲解、鉴赏、合作探究—课后实践活动”实施教学。课前由教师在“云班课”平台发布本专题教学资源包,包括文学作品、朗诵欣赏链接、名家鉴赏视频以及延伸阅读等,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初识作品,形成感悟并提出疑问。在课前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的时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阅读分享,第二部分是本专题2~3篇文学作品的引导鉴赏与合作探究。在学生阅读分享部分,每节课请3位学生以PPT演讲的形式分享所阅读书籍或作品的内容、作者、创作背景、读后感悟等,借此锻炼学生必备的演讲、朗读口才、叙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部分,教师借助PPT讲解、视频展示等方式针对本专题文学作品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分析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在课前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对本专题的中心思想进行提炼概括。课后践行知行合一的原则,举办各类大学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举办诗词大会等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三)以思政元素为主线构建专题影音资源库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手段普及的趋势,也满足不了高职学生日渐增长的学习需求。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大多是“0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普及并且高速发展的时代,思维活跃且接受新鲜事物快,不喜欢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课堂,喜欢参与感强、氛围活跃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以文字、文学、文化为主的大学语文课堂加入更多信息化元素,以及构建成体系的影音资源库。这就需要挖掘一批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优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如:《觉醒年代》《最美逆行者》《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品读》《经典咏流传》等,分专题上传至信息化教学平台“云班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整合教学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目的的思政主题优质影音资源库。对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共享此类影音资源有利于提高备课效率、启发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视频资源有利于将抽象的文字以具象的画面展示出来从而加深自身的理解、感悟。

(四)以思政元素为主线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

教师是推动和实践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的主力军,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肩负者。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功、丰富的人生阅历、终身学习的精神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能力。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文本理解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让教师将一些复杂难懂的文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实现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良好的文本理解能力则能够让教师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分析、提炼、总结出来,以实现“语文+思政元素”的融合。其次,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理论知识与较强的认知能力。文学作品与文化、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各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都是语文教师需要具备的文学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对于一名大学语文教师来说,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是教授学生的宝贵财富。首先,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利于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思考;其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案例,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教师还应该大量阅读书籍、文献资料,通过这些资源获得间接经验与案例,这不但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还有利于丰富课堂讲解内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加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成为新时代的终身学习者与跨界学习者。既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克服畏难情绪,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尤其是针对思想政治学科,提高对思政元素的敏感度,找准对标文学作品的思政元素。总之,以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红莲,张云云.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5-7.

[2]张晓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质量提升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50-54.

作者:徐樱子 王海波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