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范文3篇

时间:2022-12-21 15:05: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中文言文教学范文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中文言文教学范文3篇

高中文言文教学篇1

众所周知,在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并利用“学习任务群”对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和划分。其中,“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作为第四个学习任务群,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在贯穿必修和选修两个阶段的同时,也与其他学习任务群存在紧密的关系,在强化学生语言建构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呈现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和要求来看,该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前提下,对文言文中的词语在上文和下文中的词义及相关用法进行梳理,进而掌握古今汉语存在的异同,如此,既能理解古今词义的关系,又能够在后续学习阶段理解古义时避免应用现代意义,最终对中华传统作品形成准确把控。相比于初中学段而言,高中学段所学的文言文,无论是在语音、词汇方面,还是在语法方面,都增加了难度,同时,新时期高考制度的制约,也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相关知识时,缺乏主动探究意识,由此也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一、学习目标

分析“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一学习任务群可知,该学习任务群主要将语言现象作为起点,实现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探究。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文言文,大多以作品体裁和主题思想为遵循来开展单元组织。因此,在具体教学阶段,需引导学生梳理文言词语,逐渐实现对虚词、相近字和古今异义词相关知识的积累,最终发现知识规律,建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的顺利迁移,提升自身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策略

(一)任务驱动,探究创新

以文言文中常见虚词“以”的教学为例,在具体教学阶段,教师可先为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分组,针对文言文《六国论》中前三个段落出现的“以”为对象,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其用法进行分类。其一,学生先要自行对文本进行研读,分析重点句子,然后小组讨论,细致梳理完善,派出小组代表总结规律,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文本,验证规律。其二,教师可鼓励学生从意义角度出发,针对《六国论》第四段落、第五段落和第六段落中的“以”进行分类,层层递进,逐渐总结出虚词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掌握文言文虚词带有的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的特点。其三,教师可构建替换活动,对虚词进行替换,鼓励学生体会虚词的表达效果和重要作用。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该阶段的经验为例,以其他的虚词为研究对象,构建梳理活动和验证活动,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提出一些带有创新型特点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思路,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

(二)相近义辨析,常用词分类

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可知,大纲所提出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培养,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缺乏对古代词汇常用意义的了解,进而在学习文言文阶段,对古代语言理解生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基于此,为了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解读能力,务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言词汇的常用意义,进而帮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读通读懂文言文内容,体会文言文所要表达的相关道理和思想境界。在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中,部分词语词典义项相近,但语境义不同,影响着学生对其的理解。故在文言文教学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够立足意义层面,对文言文常用词汇进行分类,并能够从宏观角度出发,跨越不同的文本对相近词灵活辨析,使学生的词汇积累更加系统化。例如:在文言文《鸿门宴》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献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为例,虽然在本句中“操”和“持”两字看起来比较浅易,但严格上来说,“操”和“持”也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操”阐释为“拿,这里是携带”,并未将“持”进行细致阐述,学生往往会参照“操”的意思,来理解“持”,虽然也行得通,但如果将“操”“持”一概而论,学生对作者意图和文本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一般来说,“操”主要表示手部动作娴熟,而“持”则主要表示手向上拖和向上提,后又存“端守”之意,在《鸿门宴》一文中,“持”则表示“奉”的意思,刘邦通过“持”字来表现出对项羽的臣服,由此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解读出刘邦虚伪狡诈的人物特点。但从古代汉语角度来解读,“持”和“奉”也存在着区别,“奉”表示双手高举,以示敬意,“持”则表示向上托,但并不等同于高举。基于此,展现了文言文中词义带有灵活性,词语的意义可能随着语境的不同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其基本义是不会有所改变的。

(三)确定概念,系统推理

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阶段,学生对词类基本概念的掌握,是学生理解文言文文本的前提。一般来说,以实词和虚词两相比较,在高中文言文文本中,古今异义词更加繁多和复杂,学生普遍对其难以掌握。古今异义,指的是在文言文文本内部出现的、在字形上趋同于现代汉语词汇的、但意义层面存在明显差异的词汇。一般来说,可将古今异义词分为六种情况,即:词义扩大、缩小、强化、弱化、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等,可将古今异义词的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字形方面趋同于现代汉语单音节词汇,但现代汉语词义有所变化;一种是在字形方面趋同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汇,但古代汉语为两个单音节。延伸到课堂教学层面,教师在前期阶段,就要为学生呈现出古今异义词的结构图,进而从整体层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教师还要科学引入例子,强化学生的理解。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东道主”一词为词义弱化,“行李”一词为词义转移等,以此来帮助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关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明确相关概念后,学生对古今异义字的分辨方法,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谓语;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对称;第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固定结构;第四,教师可采用对照法,即先发起提问,询问学生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然后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解读词汇在古代汉语中的内涵,两相对比后,学生就能够明确古今异义词的内涵。基于此,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要科学融合相关办法,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情况,对相关办法进行完善和创新。

三、教学评价

依据2017年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知,在评价阶段,教师要从语文实践活动的特点出发,综合考量学生于活动参与阶段所表现出的沟通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等,秉持真实性和全面性原则,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详细记录。基于此,在评价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为衡量标准,以发展的原则给予学生评价。

作者:赵颖璐 单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高中文言文教学篇2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究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课程中的“语言”不仅仅是社会性的理性语言,更是语境中的言语和优质语感的母语。语言是属于社会的,但它的实际存在是人已经进入语言环境之后的话语。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文言文教学就是古代语言的教学。文言文中包含实词、虚词等基本字词,还包括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语法现象。除此之外,一些特殊文言句式和语言结构等也是文言文的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基本掌握,同时亦要学会运用。《劝学》中所涉及的重点字词有很多,例如,通假字,“暴”通“曝”,“生”通“性”,“糅”通“煣”,“知”通“智”;古今异义,博学、以为、参、爪牙、黄泉等;一词多义,于、而、者、焉等。然后,教师通过翻译,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对这些重点字词进行回顾和总结。文言文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去达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语言的要求。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成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优化学生的思考,每一堂课都要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必须是切实深刻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才能让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文意进行疏通,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因此,这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劝学》是一篇议论文,教师要根据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对全文进行分析,大致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引导学生在思维上进行归纳。文章第一段开篇就阐述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和第三段通过比喻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与弥补不足对于学习的关键作用,运用了“青与蓝”“木受绳”等十个比喻论证阐述了人的知识与才能的获得过程是后天不懈学习实践与不断积累创造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并且真正地学习,才能弥补不足。第四段同样运用多个比喻论证论述学习应当善始善终。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荀子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证的,都采取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缜密性和思想全面性,并让学生了解有关议论文的议论结构、论证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写作文时能够有所借鉴。其次,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现阶段实际情况等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更深层次思考。例如,这篇文章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展开阐述。但这需要结合全文和荀子的教育思想去探讨,着重探究文章中对“君子”的描写。“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句与文章第二段有关学习的意义遥相呼应,意思是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句则是与文章第三段有关学习作用遥相呼应,意思是:作为君子的特征其实与平常人无二,只不过君子通常善于借助外物表现自己罢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是独立于那些比喻句之外的,大意是:“在生活中积累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究与改进策略刘继双善行善举以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而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备了圣人才有的精神境界。”通过分析这三个非比喻句,可以得出:荀子指出的三种人是一般人、君子、圣人。通过合理设计问题,使学生逐渐进入深度思考,通过三个非比喻句,探寻荀子所指的三类人,做到思维更深层次的提升。同时通过对君子的描写,使学生明确了解“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坚持不懈,积累经验,专心致志,以提升自身素质为目标,知行合一,从一般人的点滴做起,向着君子出发,立志成为圣人。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是新课标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对于作品做出自己的判断,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渐体会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探寻正确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与现代文相辅相成,它们的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从文言文来看,新课程标准中所选用的32篇文言文均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都从各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这些作品有很多美的因素存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欣赏文章,掌握文章脉络,分析文章深层含义,是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的重点。《劝学》作为说理性文章的代表作品,论证方法多样,比喻恰当合理,经久不衰。最重要的是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灵活生动,绝不枯燥,更易为人所接受。整篇文章共有20多个比喻论述,此起彼伏,对后世影响很深远。文章最常用对偶的形式,文章结构简明有序,大大提升了文章感染力。学生通过学习《劝学》,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以达到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将其融入到写作之中。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写文言文很有难度,但可以在议论文中多加尝试,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比喻手法等,增加自身的语言感染力,增强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世界文化是多样的,所有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化,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对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要有信心,这是“立德树人”总目标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学习《劝学》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儒家学派孔子和孟子的相关作品,对于儒家文化有了相应的认知,而《劝学》选自《荀子》的第一篇,这是对又一儒学大家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的学习。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荀子的人格魅力与关于学习文化沉淀,同时对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感受儒家学派的大家们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荀子等其他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实力和文化担当,培养学生应有的语文核心素养。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文言文作品,体会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成为学生身体力行的借鉴,使他们积极向上,加深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策略

(一)构建文言桥梁,提升学习热情,夯实文言基础

虽然文言时代与现代社会相隔较远,但有很多现代语言也是由文言文演变而来。在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当中,有70%的字仍属于常用字,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压力。除此之外,文言文中涌现的一些成语和名句在现代还仍然时常被引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遇到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而又重要的文言句式,可以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进行教学,建构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桥梁。如《劝学》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实词“兴”,“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虚词“而”等。翻译也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但教师要注意把握翻译的比重,有些内容要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高中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大致了解文章含义的能力,教师可以把翻译作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的内容展开,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总而言之,教师要学会采用学生熟练的语言方式去引导他们进入文言的世界,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感知朗诵方法,学会深入研究,训练辩证思维

朗诵与朗读不同,朗诵需要进行多次的阅读才能变得熟练,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加深对文言文的感悟,更加精准地体会文章思想内涵。诵读法是朗诵方法之一,学生通过发出声音来表现对情感的直接感受,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同时能直接体现学生的思维活动。诵读要求字音、停顿、情感等都要十分准确,“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读才会产生语感,从而最终内化于心。大教育家朱熹以为,熟读就是指熟读一篇文章后,在老师讲解之前,自己就能够大致了解文章的大意。朗诵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不是让学生完全自由发挥,教师要加以辅助和指导,在朗诵前提出要求,在朗读后注意留白,给学生以发挥空间,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动脑去思考,去感受,去联想,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与文章对话,与作者对话,根据内容调整自己的语调和情感,用自己的方式去朗诵文章,从而更深入地进行课文研究,体会文章的美。文言文距今时间久远,许多文章以现代眼光看待会出现不同看法,这给高中生留下了思维辩证想象的空间。对于文本,学生可能会产生不认同质疑的态度,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认真探究。但质疑不是随心所欲的,教师要在学生思想发生偏差时及时进行指导,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走出困难。在《劝学》中应注意对文章内容进行断句,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断句正确了,才更能体会文章的艺术美,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言文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

(三)营造审美情景,提升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是鉴赏和欣赏美,但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注重对文章含义或字词的学习,却忽略了对文言文的感悟和赏析。文言文不论是在结构与章法的安排上,还是在精神与内涵上,都蕴含着深切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体验的培养,打破传统,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获得美的体验。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身体发育较成熟,但大多缺少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这就使得在学习一些情感丰富的文本时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去感悟。适当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能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文言文的创作本身就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所以在教学时要适当补充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进行深入品读,提高审美鉴赏力,必要时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历与知识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如在学习《劝学》过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写以后要如何进行学习,要按照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

(四)拓展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腥风血雨而仍矗立在世界之林,在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全体中华儿女心之所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教师应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古今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意义,缩短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从而慢慢消除时代隔阂,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在教学《劝学》这一课时,作为教师可以拓展讲解一些其他国家有关学习方法的文章,让其与之相比较,然后让学生找出荀子对于学习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比,能够让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接触与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古代仁人志士散发出的优秀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对于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对其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坚定文化自信。

三、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高中生应当掌握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核心素养是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深切体现,是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进一步升华与提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百利而无一弊。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是语文教育者的终极目的。当然,文言文教学只靠教师是不行的,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语文教育者,要结合实际的文言文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推陈出新,为语文教育注入自己的力量,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刘继双

高中文言文教学篇3

一、研究背景与学理探究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多是文字和文章层面的解读和指导,对文言文文学和文化层面意义的传承和发扬尚显不足。而支架式教学就是要实现由知识传授到综合思维能力训练的转变,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文言文教学和学习实践活动中,其目标和效果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情境”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从理论溯源来看,“学习情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源自进步主义的“真实情境”,一是源自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情境”。所谓“真实情境”,杜威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因此,他反对学校脱离真实的环境,反对孤立的知识训练。他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践中,提出了“情境探究”教学法,概括起来即“暗示—提问—假设—推断—验证”等基本步骤。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的理论基础都属于“真实情境”。所谓“认知情境”,源于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者认知结构及其运作方式的探究。那么,教学的任务就是将学科核心知识“转化为适合儿童认知的学习任务”。加涅从认知加工理论提出,“可以把教学看成是经过有意识安排的、旨在支持内部学习过程的一套外部事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中,实践性强调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自主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完成符合实际需要的特定学习任务。什么是情境?课标指出,“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同时强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考察《课标》中对“情境”一词的使用发现,情境化教学思想已涉及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影响幼儿语言发展因素的研究实验中,依托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皮亚杰建构主义的思想,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学理论。在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中,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学”是指学习者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的自觉主动过程,“教”则是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提供的必不可少的帮助支架,学生的学习要在教师撤去支持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体,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二、基于情境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探究性学习支架

支架式教学策略中提出,要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中指出,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设置和任务式学习难以把握,学生和老师更容易忽略阅读本身而更加关注任务,导致泛情境化、阅读功利化倾向、粗阅读、浅阅读等。根据文言文篇目在高中统编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按照任务群的不同分类将课文篇目进行归类研究,主要依据“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进行分类研究。学习任务往往以一种情境为主,同时兼顾其他情境类型,不同的任务群可以有不同的情境设计的侧重点。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以个人体验情境引入,结合社会生活情境,以学科认知情境为抓手进行分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社会生活情境引入,结合个人体验情境,以学科认知情境为抓手进行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依据不同的文体分类,按照不同的单元主题,以学科认知情境引入,结合其他两种情境,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目前较为常用的文言文教学与学习支架有如下几个:①问题支架:教师设置问题链,学生依据文本和合作学习,解答问题,找寻内在联系。②补充资源支架: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学生依据学习资源提供对文本内容的资料补充或支撑。③图表支架:呈现方式直观而清晰,也可以给予学生学习该类文章思维路径方面的指引。④比较分析支架:教师搭建比较拓展的支架,让学生在文本相异处、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等方面形成比较分析,从而建构该类文本的学习方法。⑤诵读支架:文言文学习讲求“因声求气”,对字词意蕴、情韵的把握十分重要。⑥文化传承支架:文言文大多承载了民族的思想精神、文化意蕴、价值观念等,搭建文化支架十分重要。⑦文体分类支架:抓住文体特征,教师归类指导,让学生学习并感悟其特征,从而为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⑧多文本拓展学习支架:多文本之间的拓展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形成迁移能力,由“篇”到“类”,由“类”深“研”,由“研”促“思”。以上支架如何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而这些支架与情境的结合,是更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如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为“中华文明之光”,其中的篇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都是先秦诸子学说的经典之作、史传作品的文化经典。以往对于这一类文章的学习,大多依照“介绍作者与背景——概括内容与层次——分析手法与主旨——研读思想与价值”的路径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没有与自己的生活及需求产生关联。而双新背景下,教师可以从自我的阅读感受出发,思考它们所代表学说的思想特点及异同分析;也可以将他们的思想光芒结合当今的时代,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与成长经历产生关联,用编辑目录、制作介绍卡片等形式分门别类地将社会生活与古代先贤的智慧之光相联系,还原历史场景,深入分析;我们还可以从语文学科要求上,让学生聚焦这些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思考,辨析一下他们各自的思想内涵与说理的层次。总而言之,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和学习任务的设置相契合。同时,运用合适的支架,如问题支架、补充资源支架、比较分析支架、文体分类支架、多文本拓展学习支架等。基于情境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探究性学习支架的探究,在情境设置与文言文学习支架之间建立起联系,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十分关键,也能对一线教师教学文言文提供范例和路径的指引。

作者:许正芳 单位: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