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0:04: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研究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合作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小学图书馆应当积极与本地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少年儿童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2017年,国务院法制办审议通过《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其中也指出中小学应积极与高等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加强合作,支持和帮助学生参加校外阅读活动。201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八条也明确了国家支持公共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以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服务,可谓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中小学生阅读中应有的作为。
二、前期调研
太原市教育现代化中心(简称中心)是太原市教育局直属单位,工作职能之一是指导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与应用。山西省图书馆(简称省图)位于太原市,是政府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拥有文献汇集、专家资源和品牌文化活动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馆际合作、优势互补以提高服务效能,是各类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通过与省图工作人员座谈和对太原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进行问卷调研发现:一方面,省图曾希望邀请中小学参与省图举办的主题读书活动,但未能联系成功;少数合作过的学校局限于单次活动,没有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多数中小学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图书陈旧、结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超过70%的图书管理员表示愿意通过引进校外资源来补充学校的现有馆藏;60%的图书管理员希望通过更加专业的引领来提高服务水平。基于此,中心统筹规划各中小学图书馆与省图开展合作,争取上级支持,建立沟通渠道,探索合作模式,并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协调。
三、合作愿景
1.助力全民阅读
培养阅读兴趣应从小抓起。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关键在青少年。省图承担着引领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很难扩大固定读者群体。而中小学图书馆则拥有读者数量与地理位置的优势,利用省图提供的优质青少年读物精准对接学校服务群体,可将普惠均等的阅读服务延伸至每名学生,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带动全民阅读。
2.强化图书馆育人功能
在“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已成为开展素质教育、课后托管的重要载体,其育人功能愈发凸显。中小学图书馆与省图开展联合服务,让图书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既能发挥学校的教育主体优势,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具体而言,第一,以省图丰富的图书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满足他们灵活、自主、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将省图的公共展览资源、公益讲座引入学校,用好社会资源,拓宽课后服务渠道,提高课后服务水平。第二,双方共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特色阅读活动,让阅读为“双减”补位,让广大中小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第三,双方合作为中小学生打造社会实践平台,开展义务馆员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发展协同育人机制
2022年发布的《太原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学校筹划组织、省图阅读专家团队引领、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与学科融合的阅读指导、分级阅读指导、亲子阅读家长课堂等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辅以科学的方法指导,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带动家庭阅读成长,构建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阅读新生态。以阅读为切入点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四、合作途径
1.成立培训基地提升专业水平
公共图书馆的入职门槛较高,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图情相关专业,受过图书著录编目、分类排架、读者服务及阅读推广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而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由一般学科教师兼任,或是从其他学科教师转岗而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效能的发挥。借助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优势,通过培训,可以帮助广大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提升业务水平。2021年,太原市教育局与省图联合成立了太原市中小学图书馆(室)培训基地。在第一期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培训班上,省图采编部主任、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少儿馆优秀阅读推广人分别以“图书的采选及编目”“信息化设备在图书馆的应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案例分析”等为主题展开讲座。培训班预计每年举办一次,形成系统化、长效化机制,参训教师还能实地参观省图相关业务工作,加深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
2.成立流通站共享图书资源
在中心、学校与省图的三方协调下,目前已在太原六十六中成立了首个省图校园分馆(图书流通站),首期配备2000册图书供在校师生借阅,并且实现了馆际通借通还;另外两所小学的图书流通站也在建设中。省图公共资源的引入,将优化馆藏结构,增强馆藏适用性,进一步满足师生多元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能够为师生开展主题阅读和研究性学习提供精准的文献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园的图书流通站还将辐射周边社区,延伸省图的阅读服务范围,从而打通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3.开展阅读活动启智培德助成长
(1)读书活动自2020年开始,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太原市教育局都会和省图联合举办主题亲子图文创意展示活动和主题征文活动。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师生,引领广大师生品味经典,激发阅读热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受到中小学师生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此外,活动评选出个人佳作奖、个人优秀奖和组织奖,获奖图文作品会在省图定期举办的“少儿主题书画展”中展示。(2)朗诵活动2021年,经中心选拔推荐,太原五中图书馆、太原成成中学校图书馆等5个学校图书馆作为代表参加省图“话峥嵘岁月迎光辉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诗文诵读”大赛,通过诗文感受辉煌历史,用声音诠释爱国之情、爱党之情。(3)童书评选活动在省图“我喜爱的童书”评选活动中,中心委托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的教育装备部门推荐部分区属小学代表学生为自己喜爱的童书投票,在投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自主选择阅读的快乐,为童书的出版和阅读推广贡献了“小小阅读者”的声音。(4)名师阅读讲座中心与省图联合举办的首期名师阅读讲座于2021年10月在太原十二中举行。活动邀请了部分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员、语文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省图阅读教育学者、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阎秋霞从理论层面讲解了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出了语文学科对于培养阅读素养、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科教学与阅读融合的重要性。阅读讲座促进了校园阅读推广和家校共育,创造了良好阅读氛围,为逐步构建起阅读教育合力提供了助力。
4.丰富社会实践共促全面发展
省图面向中小学生招募10~17岁的义务小馆员,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到馆内进行秩序维护、图书整理、咨询解答等志愿服务工作。学校将这项志愿服务纳入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志愿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社交能力,有助于丰富图书馆专业知识,促进全面发展。
五、问题与建议
1.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中小学和公共图书馆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许多事项需要双方多次协调和商榷,遇到双方人事变动等情况时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双方合作发展所需的交流和学习服务有所欠缺。(2)数据接口不统一在理想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实现馆藏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来保证通借通还。但现实情况是公共图书馆使用的数据平台不同于中小学,运行和维护两套管理系统,势必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此外,数据库不统一也导致无法进行统一身份认证,双方无法实现在线阅读和文献传递服务合作。(3)校园安全因素为了保证校园安全,学校图书馆一般不会像公共图书馆一样对外开放。所以即使公共图书馆在校园开设分馆,读者群还是局限在校内,难以实现辐射周边社区的愿景。
2.未来合作的建议
(1)完善合作机制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合作,需要双方上级部门的共同支持。应在合作前签订正式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联合本地图书馆学会,借鉴中国图书馆学会下设的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等工作小组模式,协调组织双方学习交流与深度合作,推动中小学图书馆进一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推进馆校统一数据库建设创新管理体制,选取试点学校,从建立共享书目、数据统计与阅读推广平台开始,逐步探索建立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的统一数据库;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全市中小学图书馆“一卡通”借阅服务;推进中小学图书馆依托公共数字云平台获取数字图书和电子期刊,减少资源重复和经费浪费,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3)探索中小学图书馆对外开放机制《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二十九条规定: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向家长、社区有序开放。中小学图书馆要转变观念,主动承担起服务全民阅读的角色,可以尝试在节假日期间小范围有序开放。例如,中小学图书馆面向所在社区开放,成为社区图书馆的有力补充,提供必要的阅读服务,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实现共同的合作愿景。
六、结语
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全民阅读和教育。中心将继续当好桥梁和纽带,引领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广泛深入合作,不断探索互利双赢模式,推动太原市中小学图书馆整体建设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服务教育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伟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8年1月1日已颁布实施,其中,“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公共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第三十一条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和配送体系……”;《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已颁布实施数年,其中最新修订的内容中明确强调:“图书馆的定位及发展目标,服务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2015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以及“带动书香社会建设”等重点任务。作为一个满足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既是《图书馆法》的规定,又是《规程》的要求,其次,它还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资源中心,又是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这三个中心明确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对于整个“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均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这是中小学管理的内容之一。“依法管理”也是当前各个行业的热门探讨问题。图书馆员及教师、学生的图书馆学及现代化知识及礼仪的培训,也是迫在眉睫的,且为中小学新增课程内容之一。
一、充分认识数字图书馆的背景及意义:现代化教育教学及管理的需要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传播知识的窗口,是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内部环境。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深刻融入和贯穿到了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例如,现代化的电子白板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教学模式,电子投影仪及多功能创新教室的投入使用也使传统的演示实验更加清晰明确。作为课外知识扩展的重要窗口和学生学习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图书馆更加离不开现代化、数字化的智能工具。为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必须利用网络平台、计算机软件等现代信息工具,丰富和拓展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和属性,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富有探索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性研究学习。数字图书馆为我们提供先进的网络探究平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可以被突破,“能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1]这是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功能及“依法管理”的内容之一。
二、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用与管理
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强调图书馆的定位及发展目标,指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1.加强中小学图书馆软硬件配置,提升信息化水平(1)结合当前中小学各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师资力量的配备情况来对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进行建设。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但整体的应用水平偏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各校的图书馆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人员数量也相对比较紧张。数字图书馆直接服务于广大师生。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管理平台和网站、手机APP查询软件等,使广大师生随时了解书目信息、馆藏地点等信息,提前做好借阅的准备工作,彻底改变以往要查找借阅资料就只能亲自去到图书馆的状况。教师与学生均应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操作能力。这是当代人的“通行证”之一。(2)实行总分馆制,充分共享资源。由于篇幅所限,仅提出此论点:“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界早已提出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3)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功能。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网上建立信息平台,用于存储、记录阅读数据和沟通交流。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登录自己的账号后分门别类地管理自己收藏的数字图书资源,撰写读书笔记,进行图书推荐和分享等。利用信息平台记录的资源可以生成每个学生个性化的主题信息库,图书馆员也可以自动提取,便于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方向,做出更为精确的统计和阅读推荐。2.充分利用数字资源,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1)教师合理运用数字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教师在教学和备课的过程中,可以从数字图书馆方便快捷地检索到相关的学科知识,不仅吸取现成的教学参考,还可以通过电子资源看到视频,听到音频,从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领会到更贴近实际的健康丰富的课程。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尝试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而不再是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拓宽了学习渠道,增大阅读量和阅读率。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籍的难易程度,推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侧重于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配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为今后的知识学习和运用打好坚实的基础。(2)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切合实际,自主学习。“数字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资助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中小学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获取他们想学的知识、想看的书籍和想找的文献资料,进一步提升了阅读效率和浏览空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推荐的一些好的书目,自由地筛选出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书籍,广泛阅读。对于基础知识水平较差的学生,则以复习巩固为主,落实教材内容。也可在数字图书馆的网站上反复浏览教学课件、优质课程视频、微课等,充分吸收课堂知识,打好扎实基础。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以提升拓展为主。在全面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创新性、延展性的阅读,汲取到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积极做好阅读笔记,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主动研究,促进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达到取有所得、学有所乐的中小学生“天性”所趋。(3)馆员服务管理精准化,紧密配合学科教学。未来学校的图书馆员承担着学校信息咨询顾问的角色,服务应该更加专业和精准。这就要求馆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知识吸收能力及管理能力,能够精准地把握本馆的学科资源分布,借助现代信息化管理软件、手机APP移动服务等,掌握学生的阅读特点、图书借阅情况,通过对学生阅读数据的挖掘、分析、整合、汇总,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服务。让图书馆从常规的阅读场所不断上升到带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教学服务场所,促进数字图书馆的长期良性使用和发展。
三、加强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的图书馆学、现代化知识及礼仪的培训
“学习促发展,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更新思想,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礼仪规范,才能推动形成崇尚知识的好氛围”[3]。中小学图书馆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及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馆学知识、现代化技能、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这是保障学校图书馆事业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新修订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也明确强调,要加强条件保障,促进专业队伍建设。《规程》中还提出图书馆要设专职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性。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编制在本校教职工编制总数内合理确定。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图书馆本身是一个服务部门,文明礼仪是服务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因此,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尤为重要。馆员是学校图书馆的形象塑造者,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图书馆礼仪素养方面的相关培训,增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掌握必要的学科礼仪和处事规则,切实提高工作执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真诚谦和的态度塑造图书馆的文明形象,营造和谐的读书氛围。这是“图书馆文化”的组成与反映。
四、结语
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设备建设部门,我们义不容辞应对中小学图书馆及自身图书馆进行管理研究与指导,尤其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的研究。数字图书馆正在加速信息资源、图书和教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将数字图书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是信息时代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不断实现现代化的中小学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积极探索,使其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有效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品牌。“当代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应具备合理的三角形知识结构……应通过继续教育、专业讲座、赴大学进修、自身博览群书等教育培训途径获得!
作者:金学文 李阳阳 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图书馆 西北大学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篇3
合作、开放、共建、共享是图书馆界的重要理念和追求目标,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国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馆校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社会服务效益,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面临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设的背景
(一)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2015年5月,由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图书馆要与公共图书馆开展合作,为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共建提供了政策支持。2018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小学图书馆应当积极与本地公共图书馆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1]。2018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四条、第四十八条提出公共图书馆依法为学校提供支持,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提高其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对公共图书馆全方位服务中小学读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条款都为馆校合作共建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馆校合作的现实因素
从现实情况看,许多中小学图书馆由于受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很少购进新书,导致藏书陈旧,藏书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加上不开放或开放时间不规律,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位处学生身边的优势,也就失去了对本来就课业超重的中小学生的吸引力。而公共图书馆,由于近年来经费保障逐步提高,馆藏文献、软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公共馆每年都会购进占购书经费40%的青少年读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青少年阅读使用的公共资源体系[2]。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极好的现实条件。
二、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设的模式
目前,国内外已形成了多种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共建模式,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濮阳实际,濮阳市图书馆和濮阳市第一中学进行了合作探索,以总分馆的形式,迈出了合作建设的第一步,形成了具有濮阳地方特色的“濮阳模式”。
(一)“濮阳模式”分析
“濮阳模式”的具体做法是:濮阳市一中提供专门的场地、设施设备和管理人员,定制了书架、阅览桌椅,配置了电脑等,濮阳市图书馆作为总馆负责安装和维护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提供学校所需图书并定期更换,对一中分馆进行业务指导和定期考核,帮助学校培训图书管理员。前期,濮阳市图书馆按照学校和老师提供的书目,出资购置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利用本馆的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对这些图书进行分类、编目、加工、整合后,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使濮阳市图书馆新馆、老馆、40余个分馆实行“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共享近50万册纸质文献和9个数据库共计30TB的数字资源。
(二)依托“濮阳模式”开展的活动
依托“濮阳模式”的合作平台,市一中借助市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和专业的阅读推广模式,开展了阅读指导、阅读分享、专家讲座等专题活动。(1)借助辅仁书友会的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阅读活动濮阳市辅仁书友会是濮阳市图书馆打造的由图书馆读者参加的学习平台,坚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宗旨,为广大读者提供读书学习交流服务。市图书馆在市一中设立了濮阳市图书馆辅仁书友会一中分会,市一中依托该阵地和平台,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阅读活动,形成了一中分馆的阅读品牌“风雅来斯读书会”和“品美文·共分享”课外书阅读活动。书友会每周举行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大家可以“盘膝而坐”,还可以“垂足而坐”,听讲和自读都给人极大的享受。学生很喜欢在图书馆上阅读课,感觉这里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与喧嚣的外界隔绝开来,堪称一方远离浊世、升华心灵的净土。截止2020年底,这样的阅读活动已经举办了15期,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和兴趣,促进学生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升了阅读视野,拓宽了知识渠道,丰富了文化底蕴。(2)借助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节庆诵读活动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市图书馆和市一中图书馆共同举办“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用声音讲述故事,用知识诠释内涵,品味经典,深化阅读,传承文化,让学生在享受节日欢愉的同时,拥有更美好更高雅的表达方式。
(三)“濮阳模式”取得的效果
以总分馆制为特色的馆校合作的“濮阳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一中图书馆馆藏图书数量不足和藏书品种相对单一等问题,极大地满足了学校师生的阅读需求,突破了文化或教育单一、系统自上而下的管理结构,将一中图书馆纳入濮阳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网络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合作互利效果,一中图书馆的借阅量显著提高,濮阳市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全面盘活了两馆馆藏文献资源,初步实现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濮阳市一中与濮阳市图书馆合作共建的“濮阳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馆校共建过程中的共性。
(一)缺乏合作意识
由于公共馆与中小学馆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经费的划拨渠道不同,建立比较深入的合作模式存在很大的难度。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馆校合作意识都很薄弱,馆校之间几乎没有合作,即使有合作,合作方式也比较单一。
(二)业务管理系统各异
中小学图书馆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与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不统一,存在不兼容的现实问题。
(三)管理模式相悖
馆校两个系统在开放服务管理上是两条线,公共馆面向社会开放,而学校图书馆由于管理人员不够,担心学校图书馆开放后出入人员复杂,对学校学生的安全问题造成隐患等方面的原因,周末和假期中小学图书馆都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社会读者难以进入中小学图书馆,造成公共馆与学校馆的矛盾。
四、做好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设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一)制定合作规划,确定合作模式
成功的合作需要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完善的规划及评测,多元的沟通渠道,足够的资金及人力,其种种因素缺一不可。制定整体规划,成立机构统一领导,按照行政推动与自愿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合作模式,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协调监管[3]。
(二)做好前期调研,探讨合作方式
公共馆与中小学馆共同探索合作模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寻求最佳的馆校合作方式,使馆校合作内容更丰富、合作方式更灵活、合作前景更美好,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实现馆校共赢。
(三)理顺馆校关系,明确双方职责
公共馆与中小学馆分别隶属于文化和教育系统,合作需要双方上级部门的支持及学校和公共馆的积极参与。合作前要签订正式协议,确认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确保沟通渠道顺畅、合作建设顺利。(四)馆校领导介入,确保合作顺畅公共馆与中小学馆合作建设,双方领导层的介入是必要的,因为在时间、经费、人员管理的总体把握需要领导层面的决策,领导认同了开展合作的必要性,才会提供经费支持、人员支持等,才能保障合作建设顺利进行。
(五)统一管理系统,实现通借通还
公共馆和中小学馆应使用统一的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统一,才能实现馆际互借,通借通还。
(六)组织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随着全民阅读和书香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与各行各业的机构和个人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小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合作,充分发挥公共馆的资源优势,将现有的活动形式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技术和馆藏数字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有针对性地共同开展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4]。要加强对各类读书活动的设计和研究,提高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能让学校与图书馆的合作流于形式。
(七)校馆对外开放,确保校园安全
教育部在2018年5月印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要求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有序向社会开放。中小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要树立开放性的新思维,转变传统的封闭式办馆思想,树立主动服务的观念,破除求稳怕乱的思想,还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和家长在闲暇时能共同利用图书馆,让社会读者能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学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在社会服务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自我管理能力。校馆在保证对外开放和开放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校园安全。无论城乡,现在的中小学生多是由家长接送陪护,严格的校园管理规定使家长在校外等待而无处可去。为保证开放时间和中小学校园安全,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设在离学校近、方便师生使用的校外邻近位置,这样一来,家长可以在图书馆边等边读书,也方便了社会读者借阅,开放和安全都兼顾到了,而且这样的小文化环境给人们提供的方便和熏陶远非其他地方可比[5]。
(八)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水平
公共图书馆应利用其专业优势对中小学馆工作人员进行进行统一培训,提高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应改变单纯为本校师生服务的资源独享的观念,摒弃嫌麻烦、怕困难的思想,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普及化、中小学图书馆社会化是发展的趋势,馆校合作是新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变迁,馆校大范围的合作前程光明[6]。我们相信随着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不断发力,不断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设、共同开展服务的最佳模式一定会实现。
作者:王文英 刘东学 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