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3篇

时间:2022-12-30 16:39: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3篇

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对策篇1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农村的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张,成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有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产品互联网零售额实现9549.3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1.6%。而电子商务对农业的助力远不止于此,其为我国攻克贫困问题贡献良多。首先,电商扶贫将贫困地区独有的农产品与电商产业链结合,从而实现该地区整体收入水平的提升;其次,电商扶贫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促使网络购物在贫困地区普及,实现普惠成果在贫困地区的推广,缩小了地区消费差异。由于电商的出色表现,国家颁布大量政策文件助力电商与农产品的耦合。从“十五”时期开始将信息技术纳入农产品生产活动范畴,“十三五”时期着重实现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强调要提升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普及率,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条,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转移。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不仅拥有宝贵的适宜农作物产出的黑土地资源,还蕴含诸多矿产与林木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产品具备极高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传统销售渠道复杂且缓慢,大量农产品囤积在农民手中,增产不增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将农产品与电商结合,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一)地理优势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取得了质的提升,这也为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建设涵盖了众多国家及地区,沿线各国就区域间贸易问题达成共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拓展了农产品发展市场,为农产品外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吉林省借助“一带一路”带来的红利与自身得天独厚的农产品资源刺激全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除此以外,吉林省与朝鲜仅隔一条鸭绿江,在相关政策的帮扶下激发了图们江流域的发展潜力,与朝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省内的延边州地处长吉图地区,与俄、日、韩三国相邻,坐拥11个对外口岸和1处国际化航空港。长春市作为东北亚区域中心亦成为了“一带一路”计划实施的重要枢纽。珲春市毗邻俄、朝两国,作为边境口岸,其地理位置优势显著。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省内货物贸易总额超1280亿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吉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2020年,省内跨境电商交易额为33.6亿元,较2019年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22.1亿元,由此可见吉林省跨境电商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二)政策支持

现阶段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为延续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政府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2014年,吉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了协议以加强本省与集团在跨境电商、大数据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共创“数字互联网吉林”。2016年出台《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省内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将持续完善针对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相关的政策,诸如农作物生产的补贴政策、耕地保护政策等。在外贸领域延续“放管服”措施,打造“丝路吉林”,积极促进长春、吉林等地区跨境电商与外界的交流,引进外资保障省内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吉林省政府重点关注农产品跨境营销,深度拓宽农产品出口范围,借助网红直播、结对帮扶等措施强化与电商企业、平台的合作,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对外销售。与此同时,政府统筹县域物流资源,引导物流向农村拓展,优化配送路线,为农产品跨境销售打造良好的销售渠道[1]。

(三)农业基础雄厚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近1660万公顷农业用地。202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568.1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比较大,占总播种面积的75.5%,水稻播种面积占比14.7%,豆类播种面积占比6.9%。粮食作物年总产出3803.1万吨,肉类年总产出236万吨。省内的长白山作为大自然的馈赠为吉林省提供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现阶段已经开发出260余种农牧产品,创建500多个品牌,培育上千种优质农作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的人参,吉林省人参产出量在全国人参产出中占比超过70%。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人参出口量为557.72吨,约为进口数量的3.33倍,出口额为1984.65万美元,约为进口额的1.78倍。截至2019年,我国人参出口国家共计44个,主要集中于日本和美国。现阶段全省人参制作企业超400家,且人参产业园区已经搭建完成。除人参外,吉林省还拥有北五味子、刺五加、龙胆草等名贵中药材,红景天、蕨菜、松子等山珍。省内各个城市都具备自身独特的产品,如延边州的米肠、松原市的胖头鱼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借助丰厚的自然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是推进吉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2]

(四)县(市)区跨境电商发展规模

在吉林省对外贸易格局中,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作为新兴贸易渠道,在全省稳外贸、扩内需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实力。2018年,长春市被准许作为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随后,该区域借助跨境电商开展对外贸易,拓展业务范围,逐步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长春市借助省内资源优势选取兴隆综合保税区作为示范区域,通力构建产业聚集地。兴隆综保区搭建了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运营基地与监管中心,相关设施建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0年,兴隆综保区推出O2O保税展示业务,结合线下自提业务,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减轻了企业的融资压力。长春市开通至韩国、德国等多地的运输渠道,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便利。2019年,珲春市被批准成为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并于2020年成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珲春市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菜鸟国际、京东全球售等均落地于此,实现电商产品对俄出口,并被认证为国内唯一对俄陆路正规口岸。珲春综保区内还搭建了保税仓与监管中心,并于周边设立了备货仓。截止到2020年10月,该区域跨境电商贸易总额为5.7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超2倍。2020年,吉林市被批准为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当地政府机构为此专门设立领导小组以扶持项目建设。跨境电商核心示范区已经投入建设,相关平台也在不断完善。除此以外,延吉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并与韩国企业签约开展相关业务。

二、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现存问题

(一)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缓慢

尽管吉林省农产品经营主体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多为中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融资困难、经营方式单一。省内跨境电商产业集群由于缺乏带头企业引领导致产业整体发展缓慢。跨境电商企业采取分散经营模式,且出口营销模式相对传统,多以家庭为经营主体,无法实现标准化经营。现阶段国际贸易市场风险较大,传统营销方式无法适应当下的发展环境。出口农产品加工粗糙、国际竞争力不足,不能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融入产品生产及销售环节。同时,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能力有限,数据分析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无法准确掌握顾客偏好,继而无法基于数据决策产品生产数量与发展方向。

(二)物流体系不健全

由于省内跨境电商企业大多使用分散、成本高、数量有限的“小包”运输手段,无法适配跨境电商所需的智能化运输,且跨境物流运输距离较远,所需时长较长,即使采取空运的方式也无法实现快速将产品交付到海外顾客手里,加之销售大促物流缓慢、包裹丢失及破损等问题,亟待采取有关措施进行解决。“海外仓”的提出对于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大帮助,但是其设立成本较高、货物储备风险较高,建设前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很难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省内的农产品原产地分散于各个区域,产品间存在品牌异质性、质量异质性,若想将这些产品进行整合分类,则需要更高水平的配套基础设施,但农村地区的发展显然无法实现这一需求,极大地制约了省内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吉林省电商发展起步较晚,农村区域物流设施较为落后,物流配送时间长,无法实现快速将农产品运送到用户手中的需求。物流体系不健全会影响跨境农产品经济效益,周期较长会影响境外用户购物体验,甚至会出现退货行为,增加交易风险。现阶段,境内运输主要使用普通车辆,且往往采取常温配送方式,在配送过程中农产品会遭受损失;在跨境交易中,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较大,远超其他国家,严重制约了吉林省农产品的跨境贸易发展。

(三)跨境电商人才匮乏

充足的跨境电商人才资源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吉林省相关专业人才资源短缺,人才储备无法跟上当前规模快速扩张的电子商务发展进程。[4]省内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当地农户,该群体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不够深入,群体素质亟待提高。尽管部分地区通过培训提升经营个体的电商运营水平,但是农村现存人员年龄普遍较高,学习能力不足。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号召青年返乡就业,但是职业发展仍无法得到专业人才的青睐,无法弥补本省农村电商人才的空缺。此外,吉林省在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相关专业开设院校缺失、人才培养方案匮乏、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企业无法招聘到高质量人才,阻碍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创新发展。

(四)品牌知名度较差

吉林省的野山参、玉米、水稻等均在国内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这并不足以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品牌知名度关系到顾客对产品的信任程度,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规模。吉林省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多为中小微企业,品牌发展受规模、资金等因素限制,知名度无法快速提升。尽管吉林省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在农产品发展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是省内企业并没有提炼产品优势,宣传力度不足,无法吸引顾客。产品标准方面,由于产出规制尚未统一,品牌复杂多样,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品牌内部冲突的情况,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品牌间内耗严重,无法实现对外输出。同时,同一区域内产品存在同质性,种类单一,仅靠某一种品牌的微薄之力无法实现品牌推广,难以拓展外部市场。对于优质产品的界定,经营者与顾客间理念无法统一,经营者倾向于产品的纯天然而顾客倾向于品牌知名度,因此,品牌知名度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销售规模。此外,在跨境电商进行经济活动时,买卖行为借助互联网达成协定过程中顾客无法实际探究产品质量,而由于农村地区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在交易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不良农户以次充好的行为,这对省内农产品整体的形象有很大损害。吉林省农产品多为粗放式发展,在跨境交易中多以降低市场价格为优势吸引消费者,而当前农产品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低价优势无法保持,物流水平提升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消耗,但是不能有效解决农产品竞争力弱的问题,仍需在品牌建设上做文章。

三、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快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进程

吉林省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是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企业间良性竞争、合作共赢,助力跨境电商发展登上新台阶。政府应当发挥引导作用,提供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进而引进外资,打造省内跨境电商龙头产业,促使中小微企业向龙头企业聚拢,携手共进。应当抓住跨境电商发展机遇,依托诸如皓月集团等龙头品牌稳固现有农产品市场,借助特色农产品拓展新市场,搭建多元化境外销售平台,提升吉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政府还应当依据各国市场的差异性与省内农产品实际情况进行比对,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先进的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吉林省应当进一步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网络宽带在全省范围内的普及率,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加快5G相关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传递速率,提高跨境电商贸易效率;为电商企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境外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物环境。吉林省还应构建大数据系统为跨境电商企业服务,使其深入了解消费者偏好,继而规划产品发展走向,借助定向推广等措施实现个性化定制,精准判断市场需求调整库存,提升跨境销售效率。

(二)完善物流体系

在跨境电商交易过程中,物流作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作。因此,要构建现代化物流,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风险,这也是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受物流条件限制无法实现深度发展,应当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完善农村储备仓、加工运输、冷藏处理等设施。此外,应提升物流环节的核心技术,包含信息的搜集、整理、评估等,结合信息技术策划物流方案,拓展境外市场,针对消费者偏好进行个性定制,达成智慧物流的目的。省内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应当与境外运输网络对接,结合全球物流纽带,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跨境物流创新,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交易效率,而这一目标可以借助海外仓的构建得以实现。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扶持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实现集聚效应,共同构建海外仓,实现收益最大化。要创建标准化服务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物流基础设施,实现消费者实地监督产品质量,进而完善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

(三)提升跨境电商人才质量

要实现吉林省跨境电商长远发展,人才储备不可或缺。要对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加大引进力度,凭借引进人才资源助推农村现代化发展,协助当地跨境电商从业者学习职业技能。政府应当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增加农产品跨境电商资金投入,从而吸引相关人才投身于农产品跨境推广事业的积极性。应当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成“政、校、企”三方合作,政府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高校给予人才与培养环境、企业给予实践平台,确保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外,还应当解决人才外流问题,确保人才留“吉”就业,保障吉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政府应当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从业人员专业技能,采取相应补贴政策吸引农民主动加入培训活动中。企业应当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依据企业自身发展规划制定人才调配方案,确保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良性竞争的薪资体系,合理安排就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与晋升机制,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提升团队向心力。

(四)提升跨境电商品牌知名度

为保证吉林省跨境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在规划品牌定位时应当全面考虑品牌定位、核心理念、目标市场等因素,短期内可以选取知名度高、具有权威性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合作,此类电商平台体制机制完善,且产品品牌推广功能十分成熟,借助境外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目标群体精准推送,提升品牌在境外的知名度。吉林省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凭借本土优势,如近年来的发展焦点———冰雪旅游业,将特色冰雪元素纳入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实现产业间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品牌知名度的提升首先应当选取特色品牌作为支撑点,结合商业元素进一步升华,品牌文化应当顺应潮流,选取便于大众接受的品牌内容,在体验产品的同时展现企业文化底蕴。需要注意的是,品牌背后的支撑是值得信赖的产品,因此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要时刻注意品质的保证,政府应当统一省内农产品生产标准,完善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联合知名电商、超市、社交平台等进行品牌推广,共同打造值得信赖的农产品。还应搭建农产品追溯机制,将生产环节透明化,保证消费者可以跟进生产、加工、配送等各个流程,时刻保证产品质量,更好地实现吉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品牌的推广。

作者:杜春晶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管理学院

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篇2

我国跨境电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取得了持续、显著的发展成果。近年来,虽然贸易保护主义现象有所增加,但整体出口贸易环境向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区域面积广袤、出产农产品种类丰富且发展潜力巨大。结合上述特点,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能够帮助更多的农业人口得到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开放红利。做大做强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的根源在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产品是否符合境外地区消费需求,商业运营流程能否降低综合成本及流通时间等方面。跟随国家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让农村经营者直接接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者、经营者,促进产销结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发展。

一、新时代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的深入落实,提振了国际客户的信心。我国经过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实力突飞猛进,各类主体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后,为了应对复杂、多边的国际局势,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间经贸往来。截至2021年5月,我国分别同170余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达成相关合作文件两百余份。这不仅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增强地区经济动力提供了重要抓手,也为我国乡村振兴、农村发展开拓了更宽的发展道路。

2.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红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试验区的试点运行,为我国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先后发布发多项相关重要文件,积极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引导跨境电商发展。创新、优化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方式,在模式、制度、管理、服务等方面持续优化、改进,逐渐形成适合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通关的监管服务模式。

3.乡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跨境电商活力明显。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2.5万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9.04%,连续多年保值正增长。根据相关机构预计,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万亿元。随跨境电商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提高。伴随着“一带一路”共建深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科技赋能不断积累,农村跨境电子商务也逐渐蓬勃发展。通过跨境电商这种更加开放的平台,可以使农村地区的相关企业可以直接与全球消费者对接,重塑了产品销售场景、调整了贸易方式、缩短了流通关节,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跨境电商经营从业人才短缺。跨境电商同其他行业一样,对人员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跨境电商行业由于自身的特殊商业运作模式,需要从业人员不仅掌握电商、外语、农产品、法律、物流、销售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了解目标市场消费需求、国际市场动态的国际视野。主要体现在农村跨境电商从业人员人才结构失衡,重生产、轻销售,销售端关于市场敏感度低,营销能力不足,网络敏感度差,解决经营问题的能力欠缺。最常见的问题是农产品跨境电商从业者外语交流能力不足,不包括小语种的情况下,仅以英语为例,农产品跨境电商从业者的需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在线处理文稿编辑、信息发布、在线接待、沟通商品细节、订单达成等等一系列环节,才能完成整个销售流程。而农村跨境电商在精通外语和本企业产品知识的专业人才招聘方面并不具备较高优势,加之可能存在的绩效考核问题、工作时间问题,造成从业人员流失,且达不到有效补充。

2.产品定位模糊及产品质量缺乏标准。第一,产品定位模糊,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农村跨境电商的商品附加值较低,主要为初级农产品或轻工业品,产品普遍存在差异化小、品牌力不足、科技含量低等现象明显。主要竞争手段为不断压缩利润空间报低价格,不注重或者没有能力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品牌。第二,商品的质量是品牌建立的生命线,既要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内标准,也要根据国外目标市场的需求点调整产品风格及质量标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就注定了产品的需求多样性。产品质量、商品特性是否满足国外消费者需求,需要跨境电商从业者的调研、分析,要从需求端结合供给端开发适合目标市场的、具备我国特色的具体产品。

3.跨境物流运输及售后问题。根据电商商务小时纠纷调解平台数据显示,2020年跨境电商投诉问题类型分布比较集中在退款问题、物流问题、商品质量、网络售假等问题。第一,物流运输效率低。跨境电商的物流环节较多,主要包括商品储存、商品运输、通关检查、商品送达等环节,造成了跨境物流的运送周期长且物流信息更新慢的现状。第二,运输成本较高。目前跨境电商的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有邮政包裹、专线配送、普通国际快递、海外仓等方式。但是小件运输距离长,单件运输成本高,在当前货运量级下确实是两难的矛盾。第三,售后服务问题突出。因为买卖双方的位置跨境,退换商品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重新进行货物的反向运输,以及中间耽误的时间较长,造成了售后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在发生退换货时,卖家要承担往返的运费以及垫付通关税费等费用。

4.跨境电商平台管理能力有待持续优化。第一,产品信息发布存在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现象。由于农村跨境电商行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少卖家为了快速提升网页点击量,吸引买家打开链接,不惜通过编造虚假信息、作出违规承诺、夸大产品信息要素等过度营销方式达到目的。第二,跨境电商平台服务费用较高。跨境电商卖家的获客渠道主要依赖于网站平台的商品展示和网站推广,目前电商平台各家收费方式不同,主要包括刊登费、成交费、销售佣金、月租费、单件销售费等,根据卖家选择平台的具体规则进行收取。第三,各类电商平台服务覆盖不平衡。跨境电商卖家在网上平台上需要学习各种电商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从产品图文的编辑、发布,到页面布局、价格设置等,而且各家平台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和使用风格,农村跨境电商尚处于发展初期,没有主要试点城市及重点区域的网站培训经理的深入培训,造成了农村跨境电商经营者入门难、上手慢的困境。

三、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重视乡镇跨境电商人才的自身培养。农村跨境电商在吸引人才方面除了要克服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还要解决跨境电商人才“返乡、入乡”后的具体问题,如生活习惯问题、工作方式、薪资待遇、考核方式、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综合分析后,当地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方式,可能是解决相关人才短缺的最优途径。乡镇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应做好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当地特色产业为依托,开展对口产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乡镇跨境电商人才短缺的局面。具体来说,通过结合传统电商人才和外贸人才的方式解决人才紧缺的短期问题,主要通电商平台培训、行业协会协调跨地区学习等方式,提升当前紧缺人才的综合技能。通过当地青年及返乡大学生的跨境电商培训方式解决中长期人才短缺的瓶颈。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行业协会、高校、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卖家联动的方式,共同推动乡镇特色产业的跨境推广工作。

2.突出本地特色,构建质量标准及品牌建设。农产品跨境电商的推广商品要选择突出当地区域特色,挖掘特色鲜明、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深挖当地传统优势产业中的特色产品,充分利用跨境电商直通国际消费者的渠道优势,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充分构建产品质量保障体系、质量认证办法、加强品牌建设、构建产品全流程溯源系统等增加产品保障增值服务手段。以农产品品牌国际化为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围绕产业链优化、增加产品附加值、构建产品质量认证等方式,将我国农村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这种新贸易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育出新的消费群体。并且培养国际客户基础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开发出具有独特品牌价值力的产品线。只有在把好质量关、做好品牌形象,我国农村跨境电商才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3.根据不同产品特性的商品,构建相应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目前我国农村跨境电商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形成了B2C、B2B、B2B2C三种主要模式,B2C模式是指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后买后,卖家通过小件邮寄的方式完成物流运输,整体成本较高。这种模式适合单品附加值大、品牌优势明显的大型头部跨境电商卖家,通过销量、资本、运营、客户基础等全方位的企业发展优势压缩物流成本。对于起步阶段的农村跨境电商来说,更适合通过政府牵头,组织跨境电商平台、专业跨境物流集团的广泛合作,优化现有的跨境物流系统,通过规模效应、科学管理等方式降低国际间货运成本。B2B、B2B2C模式可能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以海外仓区域覆盖的方式为核心。通过不断完善国内区域跨境运输供应链物流系统,畅通生产地与海关出口离岸地之间的运输通道,不断提升国内物流运营能力。对外增加直达入境口岸,通过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基础运营能力,建立完整的运输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力,达到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售后满意度等一系列目的。通过加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方式,构建跨境物流体系。

作者:孙长平 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其他经济元素的冲击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跨境电商迅猛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积极构建农产品跨境电商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出口效益,对我国农业领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农产品跨境电商的概念与类别

1.1农产品跨境电商的概念

农产品跨境电商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农产品交易主体,借助电商平台展示产品、交流信息以及达成商品交易目标的国际商业活动。农产品跨境电商模式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双方的交流,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达成交易,提高农产品的贸易效率。其不仅能够对我国过剩的农产品起到良好的消耗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及竞争力。

1.2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类别

近年来,凭借着诸多新兴优势,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得以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三大主流模式。即农商或者个体商务应用电商平台直接为客户提供农产品的F2C模式,大规模农业生产者通过电商平台对大型农产品需求企业进行农产品流通的F2B模式,农户通过中介公司为顾客提供农产品的F2I2C模式。不同农产品电商模式的优劣势存在一定差异,需要结合商户的实际需求,灵活应用农产品跨境电商模式,借此促进我国农产品外贸水平逐步提升。

2目前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虽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及平等性,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跨境电商行业的门槛较低,但在发展过程中对政策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跨境交易涉及到的复杂政策使得很多企业与个人不愿意参与其中。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时间较短,加之发展初期国家的相关鼓励政策不够完善,使得一些大型的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多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东北及河南等农业大省多以小规模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为主。导致各区域内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不均衡,对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的长远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1]。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企业已有几千家,但是因为跨境电商扶持政策的差异性,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或政策优惠较多的地区。很多农业大省并没有享受到跨境电商带来的政策红利,与其他地区相比,农产品的跨境销售情况依旧存在较大差异。

2.2物流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配送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物品配送。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对于配送的时间以及运输方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部分生鲜农产品具有容易腐败、季节性强以及产销分离等特点,因此对地域物流配送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只有拥有完善的现代冷链物流配套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农产品跨境电商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村快递效率相对低下,二次加价问题较为突出,绝大多数农户需到乡(镇)快递点自取。部分地区农村电商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没有解决。第二,农村物流建设体系滞后。一方面,农村点多、面广、线长,快递业务量较少,运营成本较高,大部分快递公司不愿在农村设置网点。另一方面,由于行政村数量大、涵括范围广,财政资金难以支持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第三,村级便民服务站点杂乱。目前,农村服务站点包括便民服务站、电商服务站、物流配送站、普惠金融服务站、供销服务站点等,涉及的管理部门有邮政管理局、商务粮食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等。各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突出。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无法针对农产品跨境配送提供全面成熟的冷链物流服务,对于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缺乏健全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严重,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3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多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相关产业链不够齐全,直接影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很多农产品企业没有建设农产品基地,主要通过与大型农业生产基地合作采购农产品,或由采购人员直接在市场购买。不固定的采购方式使得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容易出现农药残留及激素残留等安全隐患,危害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直接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我国缺乏规范的跨境电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监管体系,对于跨境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力度不足,容易导致质量不过关的农产品掺入跨境电商中,严重损坏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较大的问题,导致跨境农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进入美欧等准入标准较高的国家,这也是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售后服务水平较低

任何产品的成功销售都离不开优质的售后服务,这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起步较晚,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售后服务水平明显不足。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涉及生产、采购、检验、物流及保管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需售后服务予以解决。跨境电商模式中出现问题,需做好各环节的排查工作。但较之于传统贸易模式,其会耗费更长时间,增加经营成本。目前,部分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经营效益,解决农产品售后问题时多持有回避式处理态度,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急剧下降,对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后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虽然一些跨境电商企业妥善解决了售后问题,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导致售后服务的时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这也是消费者降低购买及再次购买欲望的重要原因。

2.5缺乏健全的信息安全及信用体系

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多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买方与卖方缺乏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受交易虚拟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影响,电商市场容易出现网络欺诈、不守信用以及以次充好等问题,导致消费者的正当权益遭到侵害。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领域得以迅速发展,但是跨境交易监管体系的建设较为落后,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交易风险。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健全的信息安全及信用体系,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倒卖消费者个人信息、实际货物与购买不符等问题频频发生,对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优化对策

3.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的发展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部分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发展是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之一,需要对以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在“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的实施背景下予以解决。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能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就我国各地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现有农产品跨境电商政策主要局限于试点经济发达地区及开放口岸地区。但是我国各省市的农产品各具特色,大多缺乏配套政策作为支撑,使得河南、陕西等非试点区域在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制约了这些地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具体发展[4]。针对这一问题,相关政府部门需提升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尽快将试点地区的成功政策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促使我国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农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向国际市场。政府应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力度。从农村电商人才成长规律看,农村电商技能培训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上几节课、办几次班、参观几个基地就能一蹴而就的。事实上,技能培训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农村电商从业者解决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过程,需要在集中培训后,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应构建一个相关专家、电商龙头企业和成功电商从业者等常态化、长期性参与的机制。电商龙头企业是农村电商平台的构建者与提供者,也是电商经营模式创新的主要推动者,能够根据商家和消费者的大数据信息,精准研判农村电商的经营特征,提供分区域、分产品的经营分析报告与培训内容。其更加熟知电商行业发展的前沿态势,拥有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渠道资源,有能力整合渠道资源,对农村电商从业者进行长期性、跟踪性、垂直性的培训与帮扶。此外,我国要针对中小跨境电商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制定相应的农产品跨境电商政策,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跨境电商的政策准入标准,实现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协调发展,并吸引更多企业及个人参与到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中。

3.2构建成熟完善的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的构建效果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农产品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我国积极构建成熟的物流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跨境电商物流质量与物流效率,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买需求。在农产品跨境物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物流企业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加大一体化、标准化的建设力度,将所有农产品物流信息整合于同一信息平台,实现国内外物流仓储、配送以及服务的统筹管理工作,从而降低因信息传递不畅对物流效率造成的影响。此外,农产品自身的特性要求我国物流行业加大对冷链保鲜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力度,尽可能避免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损耗与浪费情况,为农产品运输提供更加优质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要结合跨境电商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独立海外仓库的构建工作。针对没有资金构建独立仓库的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商而言,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从国家层面构建统一的仓库,激发中小商户参与农产品跨境电商的积极性。构建成熟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跨境电商服务,还能对自身的售后工作起到良好的优化效果,从而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体系。

3.3构建严格的质量监管机制

为了对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我国需不断完善与优化现有跨境农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检验检疫制度,结合现有国际市场对农产品指标的标准,不断完善国内质量标准,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保障跨境电商交易中农产品质量水准,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在农产品跨境电商的质量监管体系中,需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农产品跨境交易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假冒伪劣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良好的质量监管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构建质量监管保障体系能提升跨境电商市场中的农产品质量,有效突破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应提高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入新型质量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实现对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产品质量的动态监管。3.4构建合理的税收征管体系在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过程中,烦琐的税收政策及海关政策是影响农产品跨境电商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政府部门需简化税收海关程序,合理构建税收征管体系,借此提高农产品跨境电商经营者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全面开通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征、缴、退、补税等手续的网络绿色通道,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6]。此外,要进一步减轻跨境电商农产品的税务负担,加大对农产品跨境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进一步发展。

3.5做好信用体系的搭建工作

对目前农产品跨境电商构建信用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海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从而实现农产品跨境电商领域的长远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需针对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健全现有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做好农产品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工作,避免发生农产品跨境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借此保障消费者及企业的正当权益。此外,要逐步推行跨境电商交易主体的实名认证制度及信用评级制度,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恶意侵权及经营行为违规违法的跨境电商进行司法处理[7],对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规范及约束作用,增强海外消费者对我国农产品的购买信心。

4结束语

在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起步较晚,在运行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只有明确相关问题的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跨境电商运行体系,才能为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促进农产品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欣.我国跨境农产品电商与冷链物流的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J].保鲜与加工,2017,17(4):134-138.

[2]郑洁.我国西南地区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问题与对策———以四川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20(18):158-161.

[3]马静,王洪清.我国小微型农产品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20(9):24-27.

[4]刘旭芳,李华,相雅欣.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B2B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103-105.

[5]刘焦南.我国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困境与对策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9(5):56-57,43.

[6]田世英,王剑.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展望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141-146.

[7]李艳,卢巧舒.一带一路下湖南农产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4-7.

作者:杨苗苗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