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17:16: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分析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一般而言,民间美术的形式非常丰富,且用途各不相同,不仅有造型艺术,也有一些实用的工艺品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民间美术内容,能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且具有特色的美术作品,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选择有效的途径进行民间美术教学的渗透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分析
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育暴露出了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目前很多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呆板的,部分教师只是根据美术教材来进行集中的授课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时性,没有为学生引入一些新颖的美术教学资源,也没有针对教材上面的美术学科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和补充,在这种情形下,导致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认知较为狭隘,在课堂上无法接触到更为全面的美术知识。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美术学科内容和民间美术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能会习惯性忽视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播,这会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民间美术教学在美术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渗透过程中,教师可能没有选择合适的民间美术文化引入方式,如教师只是一味地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民间美术作品,或者是让学生去完成枯燥的模仿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以体会到民间美术的实际魅力,学习欲望不够强烈。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优点
民间美术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也能起到实际的帮助。首先,通过民间美术的引入,能进一步丰富美术课堂教学资源。之前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是以教材作为主要的素材,但是教材上面的内容不具有实时更新的特点。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所接受的美术教育是不够完整的。而在应用民间美术资源时,教师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去搜集类型各异的民间美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不断地接触各种特色的美术形式,发展学生的美术认知能力。其次,民间美术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能促进当地优质文化的传播。一般而言,民间美术文化都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智慧和结晶,在引入这些民间美术时,学生不仅有机会去鉴赏造型各异的作品,还能深入分析作品,了解劳动人民借助美术作品所传达的一些精神思想。再次,在学生不断接触优质民间艺术的过程中,他们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民间美术的实际魅力,以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去弘扬这些优质的美术形式,让优质文化永久流传下去。最后,民间美术的形式是比较丰富的,除了一些书面化的作品之外,还有一些特色的美术工艺品,在应用民间美术时,教师还会为学生设置一些民间艺术创作的实践类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近距离接触民间美术,有效提升学生美术学习质量。
三、探析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应用民间美术教学,以最终能够提升美术教育效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
(一)选择生动的呈现方式,展现多样民间美术作品
部分教师会直接选择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去进行分析,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要点。但是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呈现方式是比较固定的,学生很难从教师的展示中感受到教学的生动性。因此,为了营造出一种更为生动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教师需要选择更为生动的民间美术呈现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实际魅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提前收集几幅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在收集之后将其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小短片,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播放小短片,让学生借助动态的视频来了解不同的作品特点。教师还可以直接为学生展示几幅特色的工艺品,例如,教师在搜集教学资源时发现民间美术中的刺绣以及雕塑等工艺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为学生展示这些刺绣或者是雕塑成品,让学生能近距离进行观察,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的代入感,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研究不同的民间特色美术作品。
(二)设置美术探源活动,亲身接触特色美术形式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一般会依赖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没有主动探索的意识。而在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当代教育专家号召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学生能自主去探究不同知识的由来。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民间美术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与户外的美术探源活动,让学生能轻松地去接触不同特色美术的具体创作方法。例如,教师已经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绣花荷包以及刺绣等精致的民间美术工艺品,那么在后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拜访当地的手工匠人,让学生向他们学习具体的荷包以及刺绣的操作方法。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向当地的手工艺人学习,并且在当地手工艺人的讲解下,了解这些特色民间美术文化的由来。不仅如此,他们可以意识到这些民间美术文化的宝贵性,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去继承并且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不断传播和发展。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
在进行民间美术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有更为强烈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不同的民间手艺,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去完成一些美术作品的鉴赏或者是模仿创作,应让学生亲手创作,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已经带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民间作品形式,那么在后续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设置作品荟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自由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传统的手工艺作品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比如,有的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泥人非常生动,所以在课堂上,他们运用一些泥土捏制了不同形状的泥人。在捏泥人的过程中,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泥人形象,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亲身在实践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实际魅力。让学生在亲身尝试后发现民间美术创意设计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去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和创作能力。而且在具体的实操活动中,为了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置比赛评比的方式,针对学生创作的不同作品,让班级同学一起来进行公开的投票,给予票数最高的学生相应的奖励,在这种情形下,能刺激学生更加认真地完成创作,增强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民间美术教学。民间美术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发展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但与此同时,在进行民间美术教学时,教师也需要改变以往的枯燥讲解模式,选择更为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现这些特色文化的实际魅力,让学生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去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促进我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的不断继承发展。
作者:林煜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南屿中心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篇2
民间美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艺术性和民族性,将其运用到小学美术教育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民间美术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
民间美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能够反映人们现实生活需求、呈现地方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民间美术的相关元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对教材中民间美术资源的深度挖掘,对相关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整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对简单,并没有充分发挥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另外,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学,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呈现民间美术资源,让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精彩。但部分美术教师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没有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学模式相对僵化、陈旧,教学方式单一,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这会影响其美术学习兴趣,最终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让美术教育资源更加丰富
民间美术属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能够反映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特色,其形式和内容都非常丰富。常见的民间美术形式包括皮影、年画、剪纸等,将这些融入美术教学,能够让美术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此外,民间美术的造型、内容等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能够体现一个民族在不同时代下的生活状况。对于学生来说,民间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其丰富知识面、开阔视野。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间美术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主动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对于美术教育者来说,将民间美术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民间美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将其融入美术教学能够实现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保护和宣传,深化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民间美术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和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路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美术教学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民间美术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美术教育资源,深入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和情趣,了解人们在民间美术作品中寄托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1.引入民间美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开展教学。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适当地拓展和延伸教材的美术教学资源,引入民间美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和了解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从中选择优质的民间美术资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从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出发,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文化,以此加强美术教学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将扑灰年画、济南泥塑、小郭泥塑、济南面塑、郎庄面塑、曹州面人、曹县江米人、惠民泥塑、枣庄伏里土陶、鲁绣、鲁西南民间织锦、嘉祥彩印花布、掖县草编、鄄城砖塑、淄博陶瓷、聂家庄泥塑、曲阜楷木雕刻、潍坊核雕、东昌葫芦雕刻、莱西葫芦雕刻、青岛贝雕、莱州玉雕、嘉祥石雕等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现相关的民间美术,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深入体会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借助民间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开展
艺术创作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而且应该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构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艺术创作不仅符合美术学科的特征,而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机会,让学生乐于参与到美术学习和创作中。如,教师可以引入剪纸,给学生提供小剪刀、彩色的纸、胶水等材料,为学生介绍剪纸并展现多样的剪纸作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合理开展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不仅能够剪出一些传统的剪纸图样,而且能够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
3.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的内容,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当地了解民间美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一般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局限于课堂。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路径狭窄,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理念。要想更好地发挥民间美术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体会、学习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拜访民间美术传承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手工艺人是如何完成美术作品的,让学生体会民间美术的魅力,吸取丰富的养分,这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非常重要。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感知具体的景色,以完成美术创作。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南山景区写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绘画技巧和手段完成创作,或者结合风景完成手工刺绣,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利用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呈现景色,让美术作品更加生动、立体。总之,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强化民间美术教学的策略
1.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活化教学是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贯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从现实生活出发开展教学,美术教学也是一样。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择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民间美术资源引入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校也可以举办与民间美术相关的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对民间美术有更深刻的体会。
2.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长时间为学生讲解各种美术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讲的状态,难以对民间美术感兴趣,其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做到以学定教,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案,选择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师应深入分析学情,把握学生对民间美术的了解情况、喜爱程度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民间美术相关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明确美术教学的目标。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和帮助者,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自主学习、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则在适当时机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
要想加强民间美术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多媒体成为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能够多样化、立体化地呈现知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课程的内容,从而进一步凸显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的作品、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打造出生动、具有互动性的美术课堂。
五、结语
小学美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民间美术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要重视民间美术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创作,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作者:刘肖溪 单位::广饶县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篇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要积极融合优秀文化,在课本资源、教学课堂、校园环境中充分渗透优秀文化,营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在中国众多的优秀文化载体中,剪纸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今,各种新思潮和文化涌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逐渐淡化的现状,手工艺术作品有所减少,亟须人们重视和保护,以及发扬和传承。因此,小学美术课程应合理融入民间手工作品制作,弘扬民间美术文化,促进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精髓,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接触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
一、民间美术融合小学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一)补充美术课程资源
民间美术进入小学,可以增加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体系。民间美术作品传承了浓厚的文化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各区域的人文、习俗表现出一定差异性,相应形成了多种民间美术创作方法。比如,剪纸、皮影均是民间美术结合区域文化内容产生的民间美术作品,能够增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喜爱,使其热爱美术实践。民间美术素材是美术课程的有益补充,能够完整展现特定区域的人文思想,强化学生的民间文化意识。
(二)塑造学生审美思想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美术创作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艺术审美思想。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可以端正学生的审美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学生主动理解美术内容,形成较强的美术创作能力。民间美术作品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特点,可以增加美术与生活的关联,让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创作出更具生活性的手工作品,使学生热爱美术创作。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拥有长时间的文化创作历程,拥有多样性的艺术形式,时代特点鲜明,能够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使人形成优质的审美思想。民间美术创作及其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认识。小学美术课程中引入民间美术,能够展现民间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促使学生深层理解民族文化思想,达到文化传承的教学目标。
二、引入民间美术,创新小学美术课程的方法
(一)挖掘本土民间艺术,延展课程内容
美术教师进行课程规划时,应依托于教材内容,进行课外素材的补充,丰富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的本土文化,对学生思想具有一定影响作用。结合本土文化优势,教师可以优先选择本土资源,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缩短学生与美术的间距,切实增强学生美术探究的主动性。民间艺术融合后,学生可以深入思考美术的创作方法,创新美术表现形式。例如,教师在进行“用彩墨画鱼”课程教学编排时,可以引入民间面塑艺术作品,作为延展学习内容,利用民间艺术创作思想,增强学生对艺术创作的认识,使学生领会艺术创作的意境表达、物态刻画特点。民间面塑艺术作品,是指创作人员将颜料调入面粉中调配成多种颜色,加入颜料后的面团可以像绘画配色一样,随心所欲进行调配,然后创作人员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型工具,将面团捏塑成各种具体形象。面塑作品表现出色彩多样性、造型优美性、体积微小性、携带便捷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完鱼的彩墨画法之后,让学生讨论民间面塑作品的创作思路,学生结合“鱼”这个主题,思考如果要创作一个鱼的面塑作品,那么其色彩、造型、大小等特征应该如何创作。从鱼的种类、体型、结构,从鱼头、躯干、鱼尾等位置,逐一进行研究。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面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捏造出鱼的面塑作品。在这堂课中,学生既学会了如何用彩墨绘画鱼,也实践了如何用彩色面团捏塑鱼,加强绘画技巧与民间创作的结合,促使学生领会艺术创作的内涵,感受艺术创作的多种形式。
(二)引入民间美术创作方法,开发学生审美思想
美术创作要求学生进行多次练习,逐步形成创촋作思路。课程学习期间,美术教师收集各类民间美术素材,进行民间作品的品鉴活动,针对作品中的绘画特点,学生可以自由表达,然后自主进行各类美术创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绣在服装上的故事”课程要求:学生知晓苗族服饰的设计理念,领会苗族刺绣的服饰美感。美术教师可以采取剪纸、刺绣等手工实操形式,以小组合作方法,让学生完成苗族服饰的美术创作。课程进行时,教师可以引入多样性的民间刺绣、剪纸作品,融合苗族的民族文化和区域生活特点,使学生形成民族文化认识,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融合民间刺绣作品时,教师可以从9大类43种刺绣针法中,选择其中2~3种,进行针法示范,挖掘苏州本土民间文化素材,增强学生刺绣的操作能力。针法指导后,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民间刺绣作品,以此补充民间作品。比如,珍禽异兽的民间刺绣,使用施针、滚针进行创作,可以增强“兽物”毛丝柔顺性,灵活展现“兽物”生态;花卉刺绣作品,使用散套针进行刺绣,尽显花卉生态美感;人像、景色的刺绣作品,使用乱针法,利用刺绣针法的多变性,刻画人物表情,展现风景表达的多变性,民族文化浓厚。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多种民间刺绣作品,如《红色锦鲤》《游龙戏珠》《花团锦簇》等。参照民间刺绣作品的表达手法,为学生准备刺绣手工创作的各类道具,如刺绣半成品、彩纸、刺绣图样等。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刺绣交流,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刺绣手工作品。小组交流期间,学生会自行领会刺绣针法的操作过程,找出刺绣图样的对应颜色线,逐步完成刺绣创作。刺绣创作完成后,学生会有美术创作的收获感,体会民间美术的创作精湛性,主动欣赏各类民间刺绣作品,形成手工创作的审美意识。
(三)开展民间美术实践,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在民间美术教学实践时,教师应关注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从校园、社会等视角,全方位地为学生传授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以此显著增强学生美术创作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美术指导的顺畅性。教师可以适当举办各项美术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美术创作空间,让学生自行参加实践活动,给予学生美术创作的实操机会,显著激发学生美术绘画能力。教师可以参照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相应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自行进行美术创作。学生参与美术创作后,对民间美术作品形成浓厚的兴趣,树立文化传承的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各类民间艺人的视频,进行手工创作宣传,增加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联合自身所学内容,形成民间美术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切实感受民间美术魅力。民间美术资源表现出区域差异性,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民间美术作品,适当进行作品外延,以此补充美术教学资源,高效开展各项美术教学活动。
(四)组织多样性户外参观活动,展示民间美术魅力
民间美术作品,是民间劳动群众努力探索的艺术成果。小学美术课程规划期间,教师应准确把握民间美术的艺术内涵,开展多样的民间艺术实践活动,在作品赏析、作品创作、艺人交流各个环节中,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的解读,使其感受到民间美术创作过程的智慧,形成鉴赏美、创造美的美术技能。小学美术教师应合理规划各项户外参观活动,比如参观美术馆、民俗馆、博物馆等,带领学生参观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获知民间美术的发展实况,领会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例如,教师组织开展民间艺术参观活动,活动主题为“发现民间美”,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艺术馆。学生到达展区后,深切感知“文化大观园”的文化力量,欣赏各类民间文化素材。如展馆中颇具民间创作代表性的是《龙舟竞渡》,此龙船作品使用手工折纸“三角插”创作而成,放置于展厅一侧。龙头位置使用剪纸、彩纸绘画等处理方式,增加了游龙张嘴动作的生态性;龙尾位置采取上翘设计,增加整个龙形态的灵动性;船只前侧添加了“北极格”牌子,船只后侧添加的文字是“锦彩夺目”,以此展现龙舟文化的内涵。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此种民间文化作品,既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切实领会民间艺术文化的内涵,能对美术表达形成全新的认识。又如,《十里红妆》这一民间作品,承袭了民间婚庆文化,使用彩纸、牙签、胶水等工具,粘贴创作成的“红轿子”,极具婚庆民俗特征。彩纸粘贴民间作品,表现出较强的民俗文化特点,顺应人们对婚庆习俗的认识。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此种民间美术作品,在参观的过程中,为学生普及中国婚俗知识,介绍中国婚庆文化。以“红轿子”彩纸剪裁手工创作,增强学生对生活事物的艺术设计能力。再如,《戏曲脸谱》绘画民间作品,展现了国粹戏曲文化。戏曲作为国内经典的文化类型,教师可以引入各类脸谱,联系学生认识的人物形象,解读脸谱艺术的表现手法,增强学生对脸谱创作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的脸谱有“曹操”“李逵”等。在参观结束,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脸谱,加强学生色彩设计与人物性格的联合,让学生掌握色彩设计的技巧,使学生深层感受脸谱文化,达到传承国粹文化目的。比如,红色表示正义、黑色表示愤怒等。利用此种绘画练习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色彩认识,增强学生颜色搭配能力。此外,展览馆中陈列了多种民间作品,含有皮影、剪纸等多样性作品。学生经过民间艺术作品的参观过程,可以领会民间美术的内在美感,使学生受到民间艺术熏陶,获得精神愉悦。此次展览馆参观后,学生能够准确认识民间工艺品的创作特点,了解国内各类民间美术的创作风格,对民间艺术形成较高的热忱。比如,某学生对《满汉全席》泥塑作品印象深刻,书写观后感时,想要利用泥塑工艺进行动画人物创作。又如,学生观看“苏州昆曲”后,对于舞台表演、演员服饰等艺术文化形成了准确认识,能够自觉学习昆曲文化。由此可见,开展参观展览馆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使其认识民间艺术美,形成民间美术创作的内驱力。
(五)融合生活思想,创建民间美术新话题
民间生活素材是民间艺术形成的关键资源。可见,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思想源于人们生活,其印证了美术创作必须顺应作者内心追求。因此,在个性化创作期间,应保证美术作品主题的明确性,使其与生活素材相互连接,紧密联合生活实践,将生活人事物均看作绘画素材,找出素材的内在特征,形成全新的美术创作思想,促使学生深层解读民间艺术。美术教师以生活化视角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素材,感受生活美。比如,“捏泥巴”课程中,泥塑艺术是国内民间艺术创作的代表形式,美术指导教师可以引入各类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泥塑作品的文化内涵,讲解泥塑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泥塑实操。如此能紧密结合生活素材,适当进行课外延伸,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思路。又如,“剪纸中的古老记忆”课程引入剪纸民间作品,此类民间艺术作品表现出多重文化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实用价值。民间剪纸从手工操作方法、剪纸图意等方面,均表达着区域文化思想,展现地区的艺术风采,突出区域的时代风貌。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其中几种剪纸图案,指导学生进行剪纸实操,增强学生的美术实操技能。剪纸民间美术创作融入美术课程,可以顺应新时代美育的要求,有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感受民间文化。在民间剪纸课程规划时,教师可以收集区域内的各类民间剪纸作品,从创作风格、艺术表达等方面,进行民间剪纸作品分类。实践中,美术教师可以翻看各类杂志、报纸等素材,全面收集剪纸素材,丰富民间美术资源,拓宽学生美术学习视野的同时,切实增强学生剪纸操作的主动性,创建优质的民间艺术学习环境。此外,美术教师可以选择剪纸操作视频,带领学生观看复杂剪纸的操作过程,促使学生领会剪纸创作的艺术理念。在课程指导期间,教师可以从“外形、剪裁”“设计表达”“艺术性鉴赏”“实操练习”四个方面,逐一进行剪纸创作的美术指导。在“外形剪裁”环节,带领学生观看各类剪纸作品,梳理剪纸的操作技巧。在“设计表达”环节,引入各类剪纸工具,指导学生剪裁方式,促使学生领会剪纸艺术。“艺术性鉴赏”环节,让学生解读剪纸的文化内涵,如“太阳纹”象征“希望”,“福”字剪纸象征“祝福”等。在“实操练习”环节,让学生自行练习各类剪纸,强化学生剪纸能力,使学生创新剪纸形式,提升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含有较高的文化继承价值,能够拓展民族文化思想。小学美术教师应关注学生艺术思维的形成,加强艺术素材引入,补充美术课程资源。民间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生活性,含有剪纸、风筝、泥塑等类型,教师应准确梳理各项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技巧,推进民间美术作品与美术课程相融合,促使学生传承优秀民间美术文化,感受民间美术的文化力量,形成全新的美术认识。
作者:沈晓淑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