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3篇

时间:2023-01-06 11:25: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3篇

农村水环境污染篇1

乡村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重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以推动乡村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乡村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基础设施较为稀少,难以满足乡村需要,另一方面以农业为主的发展方式对环境存在很大依赖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阶段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乡村振兴的步伐。因此,相关部门应提高对乡村环境污染的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原因较多,涉及面较广,治理难度较大,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和技术方法。

1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

针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环境污染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对其危害进行了解并归因,推动相关部门提升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

1.1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可以从农业污染、农村污染两方面来看,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是前者的结果体现。在农业污染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农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农业产量,农村居民的化肥及农药使用量越来越大。一方面农药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残留在土壤中很难挥发或分解,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并伴随降雨及浇灌渗透引发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氮肥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过量施用氮肥,造成土壤富营养化[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工业也在不断发展,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被随意排放,农村环境日益恶化,污水成为农村重要的污染之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垃圾处理站较少,垃圾污染治理也存在很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污染治理。这些状况都在不断加深农业农村污染的严重性,对此,相关部门提出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1.2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危害

现阶段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污染危害也日益凸显。首先是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农药化肥的使用缺乏节制,氮肥农药施用及农村发展中产生的其他固体废弃物由于缺乏专业机构治理,被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化肥农药会造成水资源污染或使得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土壤性质的改变,影响其农业功能;工业化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对大气以及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2]。其次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水资源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并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固体废弃物以及大气污染则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长期生活在污染环境下会导致呼吸道疾病频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会使乡村丧失经济发展的机遇,现阶段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成为乡村发展的一大途径,如果当地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就会影响发展前景,无法吸引相关企业,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详见图1。

2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由于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较为复杂,要对其实现治理需要了解污染的主要类型及形成原因。

2.1水体污染

现阶段农业农村水污染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主要的污染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了当地环境以及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其成因也十分复杂,需要相关人员多方面进行调查。首先是废弃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大,但与之匹配的环保设施较为薄弱,导致这些随意堆放的垃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其次是牲畜的排泄物造成的污染。乡村牲畜养殖较为普遍,但是对于牲畜排泄物的治理却较为忽视,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相关规章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养殖人员对牲畜粪便的处理随意性较强,排放到河流中是较为普遍的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资源[3]。

2.2土壤污染

农村一般以农业为主,在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首先是用水方式不当、化肥使用不平衡等导致的土壤退化,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由于耕地种植方法不当造成的污染占据土壤污染总量的90%,而且不合理的氮肥使用改变了土壤的性质,使之出现土壤沙化、板结以及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变差等问题;其次是废弃物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农膜、塑料袋以及各种塑料制品使用较多,塑料垃圾缺乏专业治理,随意堆积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难以分解,造成土壤污染,废弃物留存在土壤中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最后是土壤退化问题严重,盲目开发造成了水土流失及污染,非常不利于环境保护和治理。

2.3生态破坏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推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往往会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比如纵容企业盲目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破坏山地生态等。这些模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效益,但是长远来看却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政府的不合理规划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如果相关人员忽视乡村实际情况,在规划环节缺乏长远眼光,大量规划化工企业,也会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

3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

针对现阶段农业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方式加快解决污染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治理环节,由于农村状况较为复杂,造成环境污染因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所以现阶段要想实现对农业农村环境的治理,就需要对其难点进行把握。首先是机制方面,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政府管理力度不足,农村环境治理机制还存在治理主体各自为政、建管分离、手段滞后等一些问题,制约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其次是能力方面,现阶段乡村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经济基础依旧十分薄弱,环保意识不足,环境污染治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环保部门也存在执法、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水平[4];然后在理念方面,部分农村的政府部门对环境污染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对污染治理不上心,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污染的治理,另一方面,村民由于意识的局限没有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政府出台的治理政策难以及时有效下达。

4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对策

4.1发展绿色农业

现阶段农业农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十分严重,是导致农村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对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加以治理,就需要改变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首先,绿色农业优化了资源配置,重视资源的节约保护,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实现了农药化肥的减量使用。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就规避了原本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导致的土壤盐渍化以及水资源消耗;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水资源以及土壤造成的污染。其次是实施土地保护战略,环境的治理还需要对土地进行保护,相关部门需要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并且将绿色食品作为发展核心,实现绿色粮食产业体系的构建,规避传统作业方式对土地造成的破坏(见图2);再次是延长产业链,原本的农村作物缺乏市场导向,导致农作物销售出现问题[5],绿色农业能够延长产业链,规划人员经过市场调查之后,再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作物类型,这样就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同等耕地面积下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4.2因地制宜,集中治理突出隐患

农业农村的环境治理中,经济基础薄弱是制约环境治理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污染治理环节不能兼顾全程,因此相关部门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先解决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以实现对污染的治理。在乡村的环境污染中,引发污染的原因较多,如果当地政府不进行统筹规划,而是进行全面治理,往往会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半途而废,不仅消耗大量的资金,治理效果也较为低下。而因地制宜,针对突出隐患,结合农村污染的实际情况对主要污染对象进行集中治理,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治理效果。

4.3加强宣传力度,激发群众环保意识

农业农村的污染治理一方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群众发挥作用,在环保意识的指引下自发对环境进行保护。由于乡村的教育水平较低,群众对于环保重要性的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十分淡薄,对于政府下达的环保指令重视不够,导致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做出污染环境的行为。所以在针对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环保重要性的宣传,在激发群众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举行环保讲座、讲解环保基础知识以及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激发群众的环保意识,现阶段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建立环保公众号及相关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的影响范围,对居民进行环保生活方式的教育。

4.4实施统筹规划,完善制度

乡村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乡村规划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污染治理也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当地政府在针对农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并且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生活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此外,政府还需要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在建设新的产业项目上严把审批关,避免引进高污染企业[6]。其次是对制度进行完善,政府部门需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比如通过垃圾分类制度改变垃圾随意堆放的困境;完善监督监管制度,对随意堆放垃圾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建立专业垃圾清理场所,保证垃圾的及时有效清理。

5结语

在现阶段乡村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并且通过发展绿色农业、因地制宜,集中力量治理关键污染、激发群众环保意识以及实施统筹规划等手段,实现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作者:何丽丹 单位:濮阳市生态环境局濮阳县分局

农村水环境污染篇2

总结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现状是探讨其治理措施的前提。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参与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反思,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对农村水环境染污现状及其治理措施的制定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农村水环境的染污呈现出一种令人堪忧的状态。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1.1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巨大

认识农村水环境染污的影响,是激发环境保护意识,探讨农村水环境问题的前提。由于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企业和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原因,农村水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是相对复杂的,其中既有农业生活中盲目地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原因,也有因未能科学化处理工业用水以及生活污水而造成的水染污。多重的原因产生了多维的影响,从人类自身的健康到未来农村的发展,农村水环境的污染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1.2水环境染污的影响是持久状态

对农村水污染的持久性可以从多个层面上思考:从染污源上讲,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的现象是一个持久性的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利用率在30%~40%,农药的利用率在10%~20%,剩余的化肥、农药进入到地表水、土壤中[2]。作为一种污染源,过剩化肥、农药由于其存在地表的土壤之中,它不可能全部被释放。要在历年不断的土地耕作中,分批次地融入到地表水中。而这一过程实现需要的时间,又因农药、化肥使用地域的地势及环境的综合情况而有所不同,可能一年,也可能两年,更有可能是多年。因而说,水环境的染污影响是持久的。从处理条件上讲,任何一个农村的污水处理条件都不可能与城市相比拟。污水处理设备的缺失,污水处理人才的匮乏,治理理念的落后,这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从防范意识上讲,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表现出了长久性的特点。农村水环境污染多数是由过剩的农药、化肥所引起。但改变农药、化肥的使用习惯、提升化肥的肥效、改良用药的方法,这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说,虽然能够总结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但要想在短期内彻底改变水污染的状态也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1.3农村水污染的普遍性状态

农村水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对这种普遍性的状态,可以这样分析:首先,几乎所有的农村都面临着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其次,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具有普遍性。几乎每一个省每一个市每一个县域内的农村水污染都是相同的。过度的农药、过剩的化肥、生活污水的乱倾倒、养殖业污水的随意排放等都是造成农村水污染的原因。再次,农村水环境污染具有普遍性的治理难。各地农村的发展虽然不处于同样的水平上,但同样都缺乏相关的污水处理设备、水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治理农村水环境污染要在“对症下药”的原则下选择恰当的治理方法,只有如此,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措施

2.1借鉴创新法

因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出普遍性的态势,而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又表现出了不平衡的发展特点,应运用借鉴创新法进行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刘越在其《浅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一文中谈到做好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治理、农业生产的水环境污染治理、乡镇企业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健全农村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机制等具体的方法[3]。分析这些具体方法可知,方法的选择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法。所以,只要能够确定本地农村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哪一种情况造成的,那么就可以借鉴该方法。在具体的借鉴过程中,不能照搬式运用这些方法,需结合本地的实际,改造、创新这些方法。例如,针对“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治理”而言,应明确影响本地水环境的固体废物具体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制定具体的办法。

2.2管治综合法

管治综合法是指管理与治理整合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减少因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而产生的污水,从而在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二是科学化的管理可以提升农村污水治理的效果,从而提升污水治理设备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2.3奖惩同步法

“奖”是指各种形式的“奖励”;“惩”包括一切处罚性的措施。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唤醒村民的保护意识。或者说通过环保意识的唤醒,杜绝或减少人为水污染的发生。因此,它不在于奖励多少金钱,也不在于罚没多少金钱,而是在于一种意识的唤醒。从而使众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并积极探讨环境保护的方法。农村水环境的污染在各地有不同的表现。各地农村所面临水环境污染现状的不同,要求各地农民及其水环境管理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的治理。因而,上述几种方法虽不能根治各地的水污染,但却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倪生祥 单位:辽宁省喀左县中三家镇水利服务站

农村水环境污染篇3

在人们的生活中,水环境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早些年我国水体污染在经济的粗放模式下十分严重。但在时代的快速推移下,国民素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应的也逐渐增强了人们对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意识,促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9年02月22日印发《河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计划》,加快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突出问题,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河北省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1.1生活污水

在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生活污水给环境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引发生活用水污染现象的原因有:(1)农村居民点呈分散型,产生的生活污水也比较分散。如此一来,在污水处理中,想要有效收集污水是非常难的,为此降低了农村水污染治理效果。(2)当农村水环境被污染时,假设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理,则二次污染现象很有可能发生,最终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导致农村水资源短缺。

1.2化肥、农药污染

过量使用农用肥料会使土壤硬化,使土壤肥力失去平衡,对土壤及水环境造成污染。依据相关资料不难发现,农用肥料的利用率约为20%的为氮磷肥料。肥料会慢慢渗入地下,进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与此同时,会随着雨水进入江河湖泊,对水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农药的过量使用也会造成农村水污染,它也是造成农村水体污染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农药残留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后果较为严峻。

1.3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畜禽数量大,且多为散养,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由畜禽养殖引发的水体污染现象极其严峻,这些被污染的水会被排入周围水体,进而严重污染农村水环境,同时畜禽粪便会散发臭味,很容易产生细菌,很有可能对周围居民身体造成影响,使其感染各种疾病。

2常见的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

2.1厌氧发酵的处理技术

大多数的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厌氧发酵去除,其中一些污染物通常被用作污水净化沼气池、埋地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和厌氧折流板过滤器。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具有分散投资、施工方便、无特殊占用土地、无能耗、社会效益好等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埋地污水净化装置是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年度的最佳实用技术A类产品。该装置采用污水处理的A/O工艺,具有独特的配水和通风系统,具有投资省、效果好的特点。研究了厌氧折流板滤池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初始载荷可以从0.2kgCODCr/(m3·d)逐渐增加至1.0kgCODCr/(m3·d),经过87d操作后,CODCr去除率达到大概65%,完成启动。上升流室的上升流速控制在0.116-0.434m/h,能产生沉淀性能好、活性好的絮凝污泥。因此,在常温下启动厌氧折流板过滤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可行的,达到了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2.2土地处理的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的处理技术是采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以及微生物分解来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常用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慢速土地渗入处理系统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既能去除有机物,又能去除氮磷,去除重金属。该方法已在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区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在土地资源条件允许下,是一种可行的污水处理方法。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相比,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具有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的特点,但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很容易受到季节的限制。

2.3生物滤池的处理技术

生物滤池是一种生物反应器,它在材料表面生长生物群落,污水和填料表面的微生物膜间隙的接触以及生物膜的去除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充满了惰性过滤材料,如碎石或塑料。最重要的特点是收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物,节省后续沉淀池,具有容量小、面积小、水质好的优点。

2.4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风机等设备来填充污水,使污水充氧。微生物可以在污水下培养。微生物可以将大多数有机物分解成无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其他部分的污水被合成为细胞物质以促进微生物的增加。最后,污泥仍然存在。等污泥排放后,利用生活污水经净化后排放。上述两种污水处理工程的优势是降低了施工成本,简单的工作原理,维护方便,技术投入减少。在实际施工中,人工湿地的施工与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使生态农村形成良性循环。证明这两种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

3河北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对策

3.1强化农村污水排放管控工作

(1)布局要合理,树立全局意识。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相关部门应调查农村水环境污染情况,修建污水管道,将每户居民的污水排入新管道,再排入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处理手段,提升水资源使用率。(2)对污水排放标准进行确立。在污水处理期间,需坚持因地制宜、资源优化利用准则,对生活水污染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构建,并与污水治理技术进行高效结合,构成全新的污水治理概念,以充分符合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条件。同时在污水排放期间,还应对排放标准进行确立,依据污水治理的实际情况,明确其治理目标,以提升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效果。(3)在治理期间,假设发现乡镇企业污水排放不合理的问题,应建议企业暂停治理,在排水系统符合标准后,方可进行再次治理,进而提升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效果。

3.2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对策

目前禽畜养殖污水处理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采用种养平衡、氧化塘、SBR、生物垫料零排放等源头控制技术进行处理。

3.3化肥、农药污染治理对策

通过宣传培训的形式,帮助农民提高对农药、化肥的认识,促使农民对农业新型的施肥方法进行积极引进并学习,对施肥和打药时间进行科学掌握,推动农村畜牧业与农村种植业的有机结合,有效指导农民对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进行积极运用,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化肥和农药利用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总量。

3.4加大水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

农村污水防治源头控制是国家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长效资金保障机制才能确保防治处理的可持续性,真正促进农村水环境的健康发展。如政府专项农村环保资金、企业投资、城市和工业“反哺”农村,农村专项绿色债券等,保障农村污染的长期治理。加强环境监控,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农村水污染的实际状况、防治方案的执行力度、治理效果等,还可以督促地方开展河道清淤、水质检测、生态恢复等,从而实现保障农村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5有针对性的制定污染防治方案,统筹规划农村生产建设

根据农村的地理位置环境、排水管网情况、人口规模和人口聚集性等,因地制宜的制定污水防治方案。在农村经济可承受范围内,选择合理的污水收集方法。农村土地具有区域特性,应该加强不同地区土地性质考察,根据土地性质科学划分农村种植区、养殖区和生活区,逐步完善农村的排水管网设计。易于发生地下水污染的区域不宜种植高肥、高药的作物;根据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差异划分生态养殖区和禁养区等,也可以进行集中规划建设养殖场配套污染治理设施。

3.6种植业污水治理办法雨水径流、水厂养殖、坑塘

目前这一部分农村污染源头控制技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间套种种植、污水净化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控制种植业污染源的基本措施;移动治污车、湿地是控制坑塘污染源头的基本技术;水产养殖通常采用生态循环水处理技术、池塘清淤等方法进行污染源头控制。农村水污染源头治理复杂困难,资金投入较大,完善经济适用的农村排水体制,实现雨水分流是解决农村水污染的重要举措。目前新农村建设均践行雨污分流的理念,分设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但是传统农村通常是雨污合流,因此要加强管网铺设完善。可以先进行污水管网设置,后期逐步完善雨水管网。农村污水收集以低成本投入、少后期维护、生态化、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对于城郊通过重力流就可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可以纳入城镇污水处理体系之中,既减少成本投入,又增强污水处理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户或联户收集处理的方式进行收集处理。

3.7强化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市场监管

对于水资源市场监管工作,务必要高度重视。因为,在水资源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市场运营过程中,对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言,水资源是其核心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资源和水权问题,不但与人民的基本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与国情密切相关。所以,在水资源管理措施中,水资源和水权的科学有效的落实是市场监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农村环境的发展中,存在最严重的问题要属水污染问题,该问题不但对人们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最终促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进行有效研究,以便能够为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最终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文,曹少飞,王慧娟,张超,马炳辉,韩宝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6):58-60.

[2]庞雨欣.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方法的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23):168.

[3]马瑞杰.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6):7.

[4]王世健.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与对策[J].佛山陶瓷,2015,25(4):38-44.

[5]刘礼涛,郭丽.中国农村水污染问题及其处理技术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9):274-276.

[6]童志锋.中国农村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展与挑战[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1):89-96.

作者:郭遵 单位: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