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5 16:00: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思政课实践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有益延伸,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认知、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培育情感、服务社会。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强调:“要坚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考察、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和军事训练等实践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提升实践育人成效。”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和政治情感培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化对思想理论的认识、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意义。
1当前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缺少操作指南、缺少模块优化、缺少空间生产”等“三缺”问题,无序化、随意化、娱乐化、形式化、单一化和小众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1]。根本问题在于实践教学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做到因校、因地制宜,没有真正把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优势,育人针对性、有效性和现实性不强,这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生学习需求。
1.1缺少操作指南
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要想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必须进行系统谋划和科学设计,特别是需要形成可供师生参照的标准和指南。然而一些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无统一教材,也无教学大纲,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由于缺少执行标准和运行指南无法真正落地见效。
1.2缺少模块优化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其进行内容切块和模块优化及组合,才能使课程教学形成闭环,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但现实中,部分高校因教学资源匮乏,特别是教学基地、教学平台和教学团队等存在不足,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谋划,或者内容简单重复,或者实践深度不够,导致其实际教育效果甚微。
1.3缺少空间生产
思政课要取得预定成效,必须做好分工协作。既要强调各门课程独自空间的生产,同时,受课时、经费有限等因素影响,又要考虑综合空间、协同空间的配合生产,不可能完全“各自为政”。加之,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思政课教学空间生产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由此,如何以空间生产的视角和范式,处理好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维空间,以及思政课五门课程之间及其与其他课程实践空间之间的关系就至关重要,既不能本位主义,也不能一锅烩。但现实中,一些高校或者存在缺少思政课实践教学,或者简单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混同,或与专业实践合一,这些都影响到思政课社会实践功能和价值的发挥。
2地方特色资源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
基于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建构“184”(一图八块四空间)教改模式,暨“建构1张地图、优化8大模块、生产4个空间”,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1建构1张地图
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专业、年级、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感知、认知和参与的不同影响和需求分布特点,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绘制基于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和学生特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地图。该地图包括2张子地图,一是学情地图,二是资源地图。学情地图需要对学生做好画像,包括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各自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情况。资源地图需要对地方资源优势进行汇总、分类及排列,特别是按照特色性、重要性、有效性等对资源进行赋值,比如,5星资源、3星资源等等。
2.2优化8大模块
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在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赋能中,分块建设、综合优化,推动目标、内容、形式、结构、保障、体验、评价和发展等8大模块持续改进。一要进行目标优化。应用型高校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时,首先需要将实践教学目标做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将一般性表述转换成可供测量、可供执行的语句。比如,将地方特色资源引入课程设计、作为课程有机组成部分,由此,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操作性,起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作用。二要进行内容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现实应用的更深入理解,也需要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新的认识,是一个认识、描述、理解、解释再到批判、解决的过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特点进行优选,做到精准实践。三要进行形式优化。固然内容为王,但恰当的实践形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对于地方不同特色资源,要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创新形式,做到形式和内容相互支持。四要进行结构优化。地方特色资源种类丰富,在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时,要根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做好结构选择,保证既有物质资源,又有文化资源,既有红色资源,又有绿色资源,既有人才资源,又有科技资源等,既有事业单位资源,又有企业单位资源。五要进行保障优化。制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大根本原因在于相关保障与实际需求不相协调。要从人、财、物及制度、规范等多方面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保障水平,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造条件。特别是要充分借力地方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行业标杆等资源或平台,加强校院企等合作交流,争取企业支持,实现互利共赢。六要进行体验优化。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密切与地方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合作,在实践教学细节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获得满意感。七要进行评价优化。要在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成效评价体系,做到教评结合、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八要进行发展优化。要从整体上坚持发展理念,对上述7个模块做发展性建构,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做好历时和共时的资料统计分析以及存量、增量和减量的改革。
2.3生产4个空间
根据空间范围不同,可以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场域分为4个,分别为课堂、校园、社会以及网络[2]。要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建构1张地图、优化8大模块基础上,还要同步做好4个空间的生产。一是课堂空间的生产。课堂空间是最基本也最直接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阵地。要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特色化,必然需要体现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而地方资源作为空间距离最小、学生最易感知的客观存在,为学生了解、理解相关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提供了最好的说明。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特色资源,通过案例讲解、专题讨论,或者邀请地方文化名人、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作现场报告等形式,将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与课堂教学深度结合、高度融合,拉近课堂与地方的联系。二是校园空间的生产。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最主要、最重要的空间,要建设好校园空间,让学生在环境中达到自然教育。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秀校友、捐资贤达等事迹,通过参观校史馆、纪念馆等形式,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校园文化,感受精神力量。三是社会空间的生产。除课堂和校园空间外,学校所处市域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最具价值的空间。不论学校所处市域行政级别如何,其从历史而言,均与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时发展,思政课社会实践要实现低成本、高效能,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各项资源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因时空距离近、出行成本低、安全保障压力更小等明显优势,地方特色资源小社会空间的打造的生产意义重大。可以让学生从了解所在城市开始,向后回望历史,向前展望未来,同时,以所在城市为中心点,向四周扩散,建立起知一城而了解一省、知一省而了解全国的作用。四是网络空间的生产。新生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著民,其生来就在网中。网络空间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的必然场景,有不同于课堂、校园和社会空间的特点。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地方特色网络资源平台,把虚拟资源、数字资源充分运用到课堂空间中,并且,要抓好地方网络空间资源的选择运用,最大限度使用地方特色网络资源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
3地方特色资源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方法
“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障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前提,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知效果,而且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3]”地方特色资源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突出基地建设和基地功能发挥的关键一手作用,在“一图八块四空间”基础上,坚持系统性、发展性和有效性原则,做好“一挖二建三编四用五助”工作。
3.1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密切与地方政府、企事业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联系,采取系列措施,深入挖掘区域各类特色资源,包括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金色人才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秀企业文化资源等等。特别是要突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基础上,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所强调的技能性、技术性、应用性等特殊性,做好地方特色资源特别是对口企业、优秀企业资源的二次挖掘,寻找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的契合点和共生点。
3.2建立特色实践教学基地
在深入挖掘基础上,根据高校思政课每门课程个性和共性需要,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分类,分层次分主题建立特色实践基地。以学校所在地为中心点,以距离为半径,梳理不同半径内资源分布及教学基地建设运行情况,重点对资源进行更深入地对接和开发,以此加强实践教学基础的特色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3.3编写特色校本实践教材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特别是以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新时代新技术新实践为素材,编写校本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程等教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根据教材使用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出发,根据地方特色资源变化情况,适时开展教材修改,保障校本实践教材与时俱进。
3.4用好特色实践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并依据自编教材体系,从实际出发,以利用地方实践教学资源为基础,统一制定思政课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落实几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学分、学时安排,并根据运行情况不断优化完善。
3.5助力地方实现互哺
经由学校与地方相关部门、有关企业的联系沟通,校地企多方在共同建设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的同时,不断加强学校与地方、学校与企业等的联系,为人才培养与就业、地方文化宣传、传承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相关部门、有关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共赢。
4地方特色资源赋能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运行保障
地方特色资源赋能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工程思维和设计思维并重,既强调目标导向,也注重过程优化,既强调育人共性,也注重应用型特性。
4.1将“184”模式制度化
在前期试运行基础上,根据运行情况反馈情况做好模式的修改完善,形成模式范本,并经由学院确认,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工作执行标准,以制度化保障模式运行。特别是对于“1张地图”的构建,要从制度设计和功能优化相互配合的角度,实现制度之于功能的保障和功能对于制度的反向作用,使地方特色资源赋能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模式实现制度化发展。
4.2给予政策支持
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出发,给予思政课实践教学“184”模式改革及运行政策支持,充分保障模式运行所需的经费、人员和资源等。比如,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184”模式作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抓手,除思政课专项建设资金外,另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支持等形式补充配套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确保模式运行资金充足。
4.3做好工作协同
成立类似思政课建设指导委员会、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及课程思政中心等组织,对思政课教育教学做统筹规划和安排,确保分工明确、运转流畅。如,成立特色资源建设组,专门负责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接洽谈,并实施资源库监测动态分析。成立学情分析组,专门负责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提出目标资源方案。
4.4强化责任落实
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等方式,积极调动校内各类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相关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取得重大成效的项目或个人给予直接奖励,并纳入职称评聘可选条件。对未能按照学校要求,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和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处罚,以此,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创新、人人参与改革实践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荣华 单位: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高校思政课教学篇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体验式教学理念和翻转课堂模式已广泛地应用到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将二者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较少,文章对此开展研究,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期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成长的期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1]。
一、概念界定
(一)体验式教学
综合分析学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可总结出所谓“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改变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掌握知识,并成功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主要是指对课堂内外的任务予以科学的调整,教师提前发布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教学内容展开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不再给予过多的讲解,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学习成果予以展示,最后教师对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对遗漏问题进行补充,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
(三)体验式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不同。体验式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体现的是教学方法的改变;翻转课堂侧重课堂内外的翻转,体现的是教学模式的变化。虽然二者侧重不同,但通过研究不难发现二者有着密切联系。首先,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二者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中心地位,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方式,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真实体验为教学主渠道,翻转课堂强调课内师生的角色的转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其次,都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对传统教学将书本知识生硬地教授给学生,强调学生将所学内容与自身经验联系起来主动建构的意义。体验式教学主张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对所学内容的主动建构;翻转课堂主张在课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课内通过各种活动达到知识的升华。最后,二者都重视知行统一,与传统课堂相比,二者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翻转课堂也强调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通过各种活动纾难解困,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得真实感受,最终二者的目标都是达到学生将自身所学真正应用到实践生活中,达到知行统一[2]。
二、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也担负起新时代的新任务。大学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全面了解与灵活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时把网络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与生产中去。因此,体验式教学理念下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是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习灵活性的需要,也满足应用科学技术营造良好体验环境,使学生获取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习潜力的需要[3]。
(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思政课是关乎青年人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课程,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乐学的“金课”是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举。体验式教学理念指引下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对以往的教学形式予以优化,改变教师讲授理论、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针对学情设计匹配的课前、课中、课后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动机,通过体验感受获得真情实感,通过课堂翻转提高主体能动性,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与参与度,使思政课成为同学愿学、乐学的课程。
三、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层面
坚持以学生为本,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学生自身的畏难心理和内驱力不足的障碍。一方面,部分学生早已适应了以往被动的学习模式,新教改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平台展开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的交流在课堂上主动展示学习成果。新的学习模式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具备信息获取、甄别、内化、升华的能力,同时还要小组合作和成果汇总展示的能力等。因此面对新要求、新挑战,难免有一些学生产生排斥和畏难心理。另一方面,面临学生课业压力特别是专业课的学习压力,同时受到毕业与就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求学分,缺乏内驱力,未能真正领悟思政课的重要意义[4]。
(二)教师层面
新教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积极主动推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在实施中,教师却常常出现不想改、不能改的问题。一方面,许多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已建立了一套自己擅长的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改革面临很多新问题需要研究,会导致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另一方面,新教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难度更大,教师需要熟悉网络平台的操作,需要设计适合的教学体验环节,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并开展针对性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评价等。新教改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很多教师面临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学校其他工作的压力,导致教师短时间内在教改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内容层面
教学内容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动态载体,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层面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特殊性。一方面,把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发挥“大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改中要积极引导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学习;另一方面,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把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思政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最基本的思想和理论,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因此在对思政课进教材与教法行改革时要把握好正确方向,不可一味地迎合趋势,不可为了改而改,不可过度地追求“标新立异”,在改革时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删繁就简,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四、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方案设计
改革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正确的指导方案和行之有效的“路线图”。为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教师改革的积极性从而激活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坚持“一思、二分、三课、四结合”的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一思”:坚定思想引导,明确思政课改革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坚定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正确思想导向,确保体验教学与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序开展。“二分”:分课程、分专题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体验式教学与课堂翻转的实施无法面面俱到,如何充分发挥其优势,需要分课程、分专题进行深入分析制订教学方案。“三课”: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真实的课堂互动,要在互动中重视问题导向,无论是学生的体验还是课堂翻转都可通过问题激活;第二课堂是走出课堂进入校园,构建高校“三全育人”新格局;第三课堂是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重视知行统一。“四结合”:在教学目标上知、情、意、行的结合;在教学主体上师、生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理、实结合;在教学过程上课堂内、外结合。以上方案的制订为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学校如何评指明了方向[5]。
(二)教学平台搭建
教改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教学平台,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连接校内外实践体验教学平台、建立区域资源整合平台不仅可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优化教学环境,助力体验式教学理念下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第一教改的实施需要与网络教学平台紧密结合,这既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是体验教学和翻转课堂有效展开的技术前提。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情,对目前发展较成熟的各种学习平台进行比较,选择适合本校的优质资源平台为自身所用,如目前很多院校都在使用大学生慕课、学习通、智慧职教云等。另一方面,可创建符合本校特色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实施起来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缺点是前期投入较多,困难较大。第二教改的实施需要连接校内外实践体验教学平台。一方面,发挥实体体验平台的突出作用,在校内可创建思政教学基地,学生进入场馆后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获得情感升华,在校外可带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等来完善实践体验内容。另一方面发挥虚拟体验实践平台的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充分利用虚拟体验实践平台开展沉浸式学习,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可实现学生不出教室便能实现思政课实践体验学习。第三教改的实施需要建立区域资源整合平台,在教改过程中可充分调动区域资源优势,建立高校联动,可通过名师讲坛、高校教师研学、优质课程示范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
(三)教学流程设置
有了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正确指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下一步则是教学实施过程。在体验理论指引下把翻转课堂模式合理地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全面贯彻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前设计。在课前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在课前将所需讲解的内容编制成一个个完整的视频,并传输至相关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实现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第二阶段:课中设计。将课中划分为四个环环相扣的模块展开。第一模块是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这一模块主要是通过视频、问题、故事等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次课堂所学的所有内容进行整体简单概述,并顺势引出学前大家自主学习中所遗留的重难点问题。第二模块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此环节重视体验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的结合,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为解决遗留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注重创设情境,教师发布相关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体验中领悟新知,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结合切身的体验感受与课前学习的内容来分析问题,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选代表把讨论结果进行分享,与此同时其他小组仔细倾听,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完善,以这种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模块是总结提升、拓展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展示进行总评,对于学生知识薄弱点再次进行强化。第四模块是思想自觉、引领行动,通过本课学习教师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来,进而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阶段:课后设计。课后并不代表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结束,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后工作十分关键,课后教师要继续对课堂教学进行跟踪,教师需要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教改的实际情况,并引导学生提出对新教学模式的意见建议。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对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适当的优化,保证体验教学与翻转课堂模式能够在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运用效果。
(四)教学评价改进
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中教师评价为主、“分数至上”的方式无法对新教改情境下的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对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进是推动教学改革实施的动力之一。在教学评价中形成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互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实施。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自身优缺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我反思能够清晰把握自身学习现状,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提升,能够引领自己不断地向前发展。小组互评是指在开展小组互动过程中同一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点评、凝练观点,不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点评取长补短,通过这种小组互评的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这种方式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师生互评,一方面是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给予及时评价,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另一方面是指教师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种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诊断性评价是指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这是设计课中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从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向既定目标迈进。总结性评价是结合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结果,在学期末对既定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由教师评价为主到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改变,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实践体验评价,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成功展开。
五、结语
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在学生、教师、内容、环境等层面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试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流程设置、教学评价改进四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案,试图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点滴支撑。
作者:于静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思政课教学篇3
全国高校间断性开展线上教学,使本就是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大学生成为互联网“常驻民”。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阵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比教师更关注“微博热搜”“今日头条”,不少人喜欢在社交平台晒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对某些问题的感受。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甚至平日里不太上课的学生也会冲到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浏览课程。有些大学生甚至连用键盘打字都没搞明白,就成为高级的手游玩家,电脑沦为成年人的办公器材,手机成为学生身边的“必要陪伴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一场教育改革,也是教师一直致力于改进的教学革命。现在,很多高校仍旧开展间断性网课,教师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原有授课内容和实习计划也全部启用线上、线下两套方案。线上授课的备课内容会应用于线下授课,线上授课经验、做法也会应用于线下授课。虽然教师已经适应了线上授课,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似乎没有明显成效。
一、学生思想和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2021年,在本项目的“大学生上思政课调查问卷”中,对3712名省属重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不记名调查。调查显示,有43%的学生承认在思政课上从来不玩手机,有52.7%的学生承认偶尔会玩手机,只有4.3%的学生承认经常玩手机,这说明上课玩手机的群体相对固定,且人数较少。在被问到“你上思政课时用手机做什么”的时候,有26.7%的人选择“我上课不用手机”,74.6%的人选择“查资料”,有43.6%的学生选择“聊天、刷屏、听音乐或看电影”,只有5.3%的学生选择“打游戏”。以上两个问题属于“陷阱问题”,对应的两个数据“43%”和“26.7%”说明,上思政课不用手机的人数接近26.7%,用手机查资料但不玩游戏的人数接近43%。在被问到“是否会在思政课上主动回答问题”时,10.2%的学生选择“不参与”,有46%的学生选择“会积极参与”,有36.6%的学生选择“心里有想法,但不想表达”,还有7.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总的来看会有超过80%的人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在被问到“如果课上老师让在微信群里讨论,你会发言吗”时,50%的学生选择“会发言”,有28.9%的学生选择“看是什么话题”,只有2.7%的学生选择“不想发言”,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讨论。在被问到“你觉得哪些是思政课的不足”这个多选题时,排在第一的选项“课堂规模偏大,很多学生不听课,氛围涣散”占比56.4%,排在第二的选项“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对现实的指导”占比43.3%,排在第三的选项“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占比34.5%,排在第四的选项“语言表达沉闷缺乏感染力,课堂气氛沉闷”占比21.4%,最后只有4%的人选择了“老师上课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内心不关心学生”。这说明大学生期待良好的学习环境、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此外,问卷还就是否赞成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进行了调查(见表1)。总体来看,大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感比较强烈,教师对授课过程也比较用心,其关键问题是课堂整体氛围没有达到学生的期待,授课内容达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渴望,授课方法、手段仍有待改进。尤其在被问到影响力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互联网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思政课的影响力,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首先,在时间上,思政课只占据了本课堂的时间,而手机占据了其他所有时间。其次,在内容上,思政课的话题围绕课程内容展开,且受到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而互联网上内容丰富、高手众多,学生总能够找到自己的情感切入点。最后,教师的影响力大相径庭、特点各不相同,课程节奏也不能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兴奋度,学生不满意。
二、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趋势
针对大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问题,一些教师表示不支持,有管理者用“治理”“对策”这种词汇应对这样的现象,甚至使用“手机回收袋”将学生手机临时存起来。有学者、教师也在积极寻找治理这种现象的对策,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要拿出手机,否则视为违规。这样的思路,其本身就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将教师授课与学生用手机的行为对立起来,把上课效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学生玩手机,将“授课与玩手机”作为“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并将“玩手机”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思想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过分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和斗争性中的对抗性矛盾,忽视了非对抗性矛盾。手机文化具有大众传媒的属性,文化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随意性和私密性的特点,实现了人与媒体在时空上的无缝对接。[1]学生不止在“玩手机”和“听课”二者之间做选择,学生即便没有手机,也不一定能听课。手机确实能影响上课,但是也能辅助上课。事实上,斗争性与同一性结合构成了矛盾运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必然促进事物发展,“玩手机”势必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授课内容的更新,推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发展,实属“玩得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混合式教学要成为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新常态。”其表明融合了“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在教与学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将长期共存并深度融合,这种融合绝不仅仅是在线课程的简单融入,也不只是知名大学的课程共享,而是教育思想、理念、方法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在自媒体时代,媒体才是最强有力的文化武器,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知识量也是有限的,但网络媒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工具的使用,绝不仅仅是把线下的测试、研讨等内容简单地搬到线上来,也不仅仅是分享视频和链接这么简单。在思政课中,知识本身与通过学习过程而达到的目的相比,后者更重要。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其实早就渗透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早就渗透在中华民族一直“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和独特精神境界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应当更重视教育的结果,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只有少数需要继续提升学历、从事研究的人才应该深刻研究理论。对于思政教师的授课来说,不仅要让学生懂,更要让学生信,这要求教师不只是对知识进行讲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有所影响。强硬的管束手段一定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反而站在对立面就无法起到引导的作用,削弱了教学效果。大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社会责任感,能够认同主流价值观,分辨真伪、正误。重大灾难向来都会激发人类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宣传,渲染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这些都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和基础,成为思政课的良好素材。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思政教师的自我提升是改革的关键
思政教师是课程的主体,发挥好课程的作用,关键在于发挥主体的作用。课程的实际效果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教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与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内容要通过教师传达给学生,所以教师的表达力、表演力等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思政教师一定要注重日常积累,要摸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契合他们的思想需求,B站、微博、头条、知乎、抖音等应该成为教师日常关注的App,运用时尚、通俗的语言阐明深刻道理,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引导其价值观的形成,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
(二)思政课教学要以学生感受为目标导向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向来倡导实践性。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够为思政课目标服务,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课程讲得好不好,要问学生满不满意。要从源头上找准落脚点,学校必须改革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思政课评价体系中,除了观点、立场的正确性外,核心问题应当以学生的感受,考核方向应当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对教师的认可程度、是否受到了教师的影响、是否从课程中得到收获四个方面为主要考核指标,并兼顾知识讲解。
(三)思政课教师要正确切入大学生情感世界
理论能够指导认知,但不能产生情怀,理论只是工具,情怀才是目的。认知是情怀的媒介,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正确认知,才产生了家国情怀。与“70后”“80后”不同,“00后”生活条件优越,普遍缺少因自身的某种渴望而产生的直接情怀,只能通过影视媒体得到间接情怀。很多从小上学就被车接车送的学生,虽然能够理解风雨交加、天寒地冻的艰难感受,但很难体会革命烈士无所畏惧、英勇牺牲的热血青春。拥有更多直接情怀的思政教师想要对接媒体传递给学生的间接情怀,这种情感对接过程则往往会因为世界观的差异而错位。同样一句话,在一个背景下,师生间能够产生共鸣,而更换一个时代背景,很可能就无法产生共鸣。所以,教师所讲内容是否能够切入学生情感,就决定了自身的影响力,一个没有影响力的思政教师,无论理论层次有多高,都无法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影响,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真正目的。
(四)思政课要大胆放开实践渠道
实践功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特点,一次切身的体验抵得过一万句苦口婆心的奉劝。实践环节应当是思政课最重要的环节,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试错”机会,不应当过分担心学生在实践中犯的某些错误。未来世界一定是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体,人与人的交往会更多地集中在社交平台上。将思政课课程实践与网络平台相结合,是必然趋势,但这种结合必须是开放的结合。一段精心准备却只有教师能看到的视频,其宣传价值以及学生的期待感等会大打折扣。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群体的辨别力,给予充分指导和展示空间,并予以有效监督,才是积极应对之策。事实上,根据以往指导大学生课程实践的经验,大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很少发生言论、行为上的原则性错误,尤其是在教师规定范围内加以引导的情况下,出现原则错误的可能性更低。同时,我们发现,对于在课堂上展示的优秀作品,更多的学生会表达出羡慕、期待的情绪。
(五)思政课要注重群体的自我修复性
在以往思政课改革中,学者、教师十分重视师生互动。但教师由于受年龄、性别、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等影响,师生互动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差异较大。另外,因师生互信度、教师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等相关因素,教师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贡献值是十分有限的。与思政辅导员不同的是,绝大多数思政教师并不能时时关注学生、接触学生。虽然有少数学生会与思政教师探讨当下难题,思政教师也往往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特殊矛盾或给予建议,但是思政教师很难解决更多学生的特殊问题。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群体的自我修复性,用“强势群体”带动群体中的“弱势个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加强对整体氛围的营造。
参考文献:
[1]张阿兰.手机文化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教学实践研究,2019(4):180-182.
[2]刘鹏.教育部:高校在线教学不仅是救急,也是一直致力推动的学习革命[N].第一财经,2020-02-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鞠鹏 张鸿冰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