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税收风险防范3篇

时间:2023-02-16 09:56: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国际贸易税收风险防范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际贸易税收风险防范3篇

国际贸易税收风险篇1

服装表演艺术中舞台美术设计研究我国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纲领、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等行动为开展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时应同时注意到面临的风险。为避免税源流失,保证本国利益,各个国家的进出口税收管理都是税务管理的重点;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部分国家加大了对违法违规的国际贸易业务的处罚。妥善管理进出口税收业务成为企业国际贸易管理的重点问题。

1税收风险防范价值意义分析

对企业而言,税收风险防范是一项提前计划的经济活动,能够帮助企业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税负。首先,通过税收风险筹划让企业在缴纳税款时,能够尽量降低成本,帮助企业提高其利润,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能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秩序上稳定发展。企业做好税收风险防范,不但能够让企业自身的经营投资更加合理和科学,还能让企业内部财务活动进行得健康有序,保证经营的规范化,让企业发展更加稳定和健康;最后,国际贸易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纳税过程出现风险问题的可能性,在纳税政策的要求下更好地对纳税数额进行控制,并提高企业对于各类纳税风险问题的防控能力。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对纳税政策的内容更加明确,并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来制定科学的避税措施以降低纳税支出。

2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税收风险分析

2.1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2.1.1政治因素

(P)2020年,中美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升至约70%。我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将中美关系带到了十字路口。2018年美国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加征约5%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的进出口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美国长臂管辖的影响,美国的盟友也不同程度的对我国国际贸易业加以限制,导致全球供应链受挫。

2.1.2经济因素

(E)制度经济学、需求侧分析和供给侧分析三个不同维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框架分别从各自的视角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结论。尽管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提出了“逆全球化”的说法,各个国家避其锋芒,区域联盟经济市场逐渐兴起。东盟10国加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

2.1.3社会因素

(S)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税收风险管理,将会面临贸易所在国的处罚。而为应对疫情影响,快速恢复经济,我国推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有利于企业迅速从疫情中迅速恢复过来。

2.1.4技术因素

(T)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建成了金税三期系统、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电子税务局、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等重大应用系统,大力推进“互联网+税务”,不断提升数据治理和运用水平。据统计,经核查有问题的企业站,国家税务总局推送风险企业数量的比率为90%。我国税务管理已经步入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新阶段,对企业税务风险识别和税务筹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企业内部风险分析

2.2.1缺乏涉外税收管理经验

我国目前仍有很多公司对国际业务采取委托代理的形式进行管理。代理公司在国际业务方面较为专业,能够为国际项目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代理模式虽然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样存在明显的不足,生产单位的管理人员减少了积累涉外税收管理经验的机会,在国际业务多元化、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实务的处理和具体问题的应对,才能够积累丰富的涉外税收管理经验。

2.2.2缺乏专业的涉外税务人才

通常情况下,企业不会设置专业的涉外税收岗位,甚至一些企业不会对涉外税收进行单独核算,只笼统的计入生产成本,导致在对涉外业务进行分析时无法提取有效的涉税数据。受以上情况的限制,对于税收风险中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在避税地建立受控外国公司、合理利用税收协定等储备知识不足,从而使本可以规避的税负没有规避到位,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2.2.3对于涉外税收风险未给予足够重视缺乏涉税收管理经验及人才储备,通常导致企业对涉外税收业务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重视同时又影响了企业相关资源的投入,如涉外税收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形成不良循环,不利于企业国际业务发展。

3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税收风险控制措施

3.1构建坚固的税收风险基础

税收风险防范成功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构建坚固基础,第一,严格按照《会计法》中的要求提升国际贸易内部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确保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及会计信息的完整、规范,随后开展会计管理工作,为强化税收风险效果提供重要依据;第二,强化相关人员税收风险工作的认识,国家所颁布的税收政策有着较强的时效性,而税收风险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为此应定期组织税收人员进行相应培训,进一步加深其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在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后可及时调整税收风险方案,增强风险意识,真正提升税收风险的控制水平,尤其是决策层应该遵循依法纳税及合法避税的原则,开展税收风险筹划工作,在法律规定的弹性区间内减少纳税金额。

3.2制定健全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制度旨在为国际贸易多项税收风险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并且制度会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可以保障各项工作全面的开展及落实,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要求操作,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税收风险的规范化水平,以减少风险发生。国际贸易应对现有工作责任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对税收风险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后明确不同岗位、承担责任、权限范围及工作要求,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为提升税收风险精细化水平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国际贸易还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制定完善、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并且严格按照《会计法》中的要求对会计信息、报表、凭证等进行管理,确保税收风险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3.3关注税法变化,加大信息交流,强化监督

国际贸易企业应时刻关注我国税法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加大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交流,对税收风险的执行情况予以全面监督。第一,国际贸易纳税筹划人员应对税法保持密切关注,深刻意识到国际贸易在税收风险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风险,了解和掌握税法及相关优惠政策的真实含义和要求,以此不断提升国际税收风险工作的针对性,避免税收风险不当或错误而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国际贸易企业应该在下属公司和部门之间建立国际贸易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加快信息在部门之间的流转速度,同时对不同部门税收信息进行收集并及时反馈到国际贸易税收风险部门,为国际贸易税收风险的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不仅如此,国际贸易还应该加强与税收机关的沟通和联系,将自身税务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给税收机关,同时从税收机关获得税法及优惠政策变化的最新动态,避免因为信息不通畅而为国际贸易带来税收的风险。第三,国际贸易企业应对税收风险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掌握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发现生产及经营活动可以引发的税务筹划风险,促使税收风险工作的流程更加具体和规范,尽可能规避税收风险中受到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各种风险。

3.4构建涉外税收风险预警机制

国际贸易企业应及时构建切实可行的税收风险预警机制,但需要注意,该项机制必须以国际贸易自身实际状况为基础,采用现代化先进风险预警方式对潜藏的风险及其类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促使国际贸易能够更好地避免税收风险。

3.5科学选择税收风险方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以自身实际状况为出发点,选择涉外税收风险方式亦是如此,掌握更多税收风险方法,并结合自身经济活动及业务管理实际状况、需求等合理选择税收风险方法,进而确保国际贸易税收风险工作规范开展,提升其效果,从根本上缓解税收负担,循序渐进地增加自身经济效益。主营业务不同其特点也存在一定差异,为此需要国际贸易企业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税收风险。现阶段,国际贸易税收风险的主要方法包括科学运用优惠政策、纳税期递延法、转让定价筹划法及财务核算对税收风险的控制能力,税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在构建风险预警机制过程中可以对不同风险类型实施针对性管理和控制,进而有效缓解企业在税收上的负担和压力。此外,还应深刻意识到涉外税务环境产生的重要作用,对税务管理办法及规范予以明确,结合税收机关的要求对税收风险活动进行合理安排,确保税收风险规范、合法,为企业减少自身税收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3.6完善涉外税收制度体系

完善的管理应基于合理的制度体系。涉外税收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同时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保证管理要求顺利落实,达到管理进出口税收风险的目的,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建立:(1)基本管理制度,即企业关于税收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的制度。(2)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文件,主要是税收管理基本内容的相关制度或流程文件。(3)涉外税收工作规范,具体有业务指南和工作手册。建立涉外税收管理制度体系,并非要推翻企业原有的制度进行重建,可以在企业现有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在涉及国际业务的相关制度中融入税收管理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修订,或按照需要发布新的具体的管理制度或业务流程。

3.7涉外税收风险管控

涉外税收风险防控应从重要项目风险管控和日常业务风险管控两方面开展。

3.7.1重要项目风险管控

对于重要业务的风险管控可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调整、事后评价三个环节。(1)事前评估重要项目开展前应充分收集项目基本资料,充分识别该项目的税收风险,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项目和企业的潜在影响,并尽量做到量化结果。(2)事中调整筹划方案并非一经确定不可更改。项目执行人员应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实施方案进行同步评估,及时对方案进行修订以应对新情况。(3)事后评价项目顺利完成后,管理人员应及时对项目进行总结,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补充,妥善存档。

3.7.2日常业务风险管控

除重要项目以外的进出口税收相关业务,即日常业务。日常业务的特点是风险较小,应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避免出现因为风险小而忽视不管的情况。

3.8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税收风险方案顺利实施的结果仍取决于管理队伍的能力。建立具有专业素养的涉外税收管理团队可以推进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有效防控项目风险,保证税收风险方案落实。

3.8.1培养专业的涉税人员

鉴于当前国际市场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涉税人员,熟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掌握财税政策变化,具备财务会计等多方面知识,对国际贸易中的涉税业务进行合理统筹策划,确定纳税模式,控制风险降低成本。

3.8.2推进涉外税收岗位工作标准化

涉外税收岗位工作标准化主要指制定完善的岗位说明书,充分涵盖企业相关业务,包括涉税政策分析解读和税收风险业务;合同条款中涉税条款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纳税申报工作等。完善的岗位职责能够保证人员流动中业务顺利交接,使管理流程价值得到充分保留。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企业提高了对税收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视,税收风险防范也被逐渐全面应用于企业财务经营管理中。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强对国际贸易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并能够实现对各类税收风险问题的科学预防,帮助国际贸易企业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规避,以此来实现企业税收规划方案合理性的提升,进而在当前的税收政策要求下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水平。基于此,国际贸易企业应对当前的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优化措施,以此来促进国际贸易企业在新形势下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小翠 单位:金诚信矿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国际贸易税收风险篇2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贸易方式已逐渐改变,电子商务平台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并依据我国贸易发展情况进行探究,以供参考。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了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阶段,其中发展和规范并举、竞争和协调并行、开放和安全并重为三大发展原则,有力推动了“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电子商务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守正创新、共生共享共赢将成为产业发展主要方向。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为此,应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对外贸易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使命。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贸易发展带来的优势分析

(一)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在贸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单证,并且处理这些单证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在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但减少了文件处理费用,也提升了单证结汇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可提升企业资金周转率,提升经济效益。

(二)货物贸易自由化

在电子商务关税减让方面大批产品关税降为零。其中,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下称“成员国”)之间产生的零关税比例超出65%左右,该数据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货物贸易自由比无限增大,并且在依据原产地累积规则方面,成员国只需要实现产品加工增值比例即可完成自由比增值效用,达到促进产品出口的增值效果。

(三)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颁布后,可明确看出电子商务法将进一步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在电子商务立法颁布后,我国经济领域也得到了规范,该立法承担着我国与成员国共通、共享、共赢的重任。开展电子商务发展与立法的国际交流合作是我国经贸合作、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客观要求。在持续推动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阶段,应积极按照电子商务立法条款,合理规划对外贸易经营主体,扩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而促进我国贸易合作,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效用,满足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需求。同时电子商务立法可促进我国参与构建全球法律规则,这对构建互联网全球贸易的法律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主体的影响

在传统交易下,我国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主体主要通过满足对方资源需求来获得差价,并通过差价增加贸易效益,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电子商务工具促进了跨境贸易发展。例如,企业可通过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模式,为客户提供线上营销服务;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与优势展现给对方,在有效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时,为企业带来全新的经济效益。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方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革新了我国贸易形式,也解决了传统贸易沟通、支付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在传统贸易中,各参与方主要是依据协议来完成沟通与交易,效率较低,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贸易的各个参与方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并针对整个贸易环节进行把控,不但提升了贸易效率,也降低了贸易各个参与方的经济成本。

(三)电子商务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影响

根据经济影响可划分为三个层面。其一是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巩固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在2022年,作为东盟三大出口市场之一的中国将取消对东盟进口商品约70%的关税;文莱、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取消约75%的关税,其余关税将在20年内逐步取消。因此,为提高企业对优惠关税政策的利用,电子商务整合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不同的原产地规则,使得许多产品在其计算出区域价值成分时,能够获得RCEP原产资格并得到关税优惠。其二是强调透明度,采纳食品安全、包装和标签要求的国际标准,RCEP合作伙伴合格评定程序的互认标准确保关税方面自由化方面取得了进展。其三是电子商务可刺激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并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还可以通过电子贸易平台保护网上消费者个人数据,促进信息跨境传输等。例如,在疫情环境下,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加重要,以新加坡为例,在线零售额在总零售额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5.9%上升到2020年的11.7%,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整合在未来十年内会进一步推进,这种效应将被继续放大。

三、我国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问题

首先,我国外贸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但还有一些企业存在着对电子商务模式不够了解的现象,仍采用传统贸易模式进行经营,这也对我国搭建国际化贸易平台造成了一定影响。其次,从我国外贸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很多小型外贸企业缺乏相对的资金及人才,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发挥电子商务模式在贸易中的优势。

(二)对策

首先,应针对电商领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平台垄断、资本无序扩张、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加大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推动电子商务能够更加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仍然强调要保持电子商务的创新活力,以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创新来巩固电子商务发展优势。其次,应不断丰富电子商务平台,政府应积极推广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并扩展电子商务平台功能,坚持融合共生,协调发展,进一步明确电子商务助力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势,同时提升政府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高标准营商环境和发展生态。最后,应构建出个性化国际系统,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发展理念。其中共赢是全球电子商务合作的主基调,为此应准确把握好我国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产业化发展趋势,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建好交流平台,在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形成有力支撑,让我国电商企业“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将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同时可通过主动扩大开放,打造更加便利化的电商通道,吸引全球优质商品,助推国内消费升级。在构建个性化国际系统时,应做到提升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并积极发挥出CRM构建成效,不断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实施要点,在CRM构建时也要让企业更了解成员国国情,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出个性化产品以及服务。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加快发展下,为发挥电子商务模式对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我国应顺应对外贸易发展趋势,逐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提升我国外贸水平。

作者:逯楠楠

国际贸易税收风险篇3

一、国际贸易税收管理风险分析

(一)税收制度风险

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及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其国际贸易税收制度科学程度及完善程度不同,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国际贸易税收制度及管理环境不完善问题,部分国家还存在税收法治体系欠缺、税收执法力度较低、缺少国际贸易税收管理经验、缺少涉税律师及诉讼人才等问题。由此可见,贸易国家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必然会给我国国际贸易税收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风险,同时增加了国际贸易从业企业的从业困难程度。例如,2014年,外交部在对非洲某国经贸领域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国国际贸易业务面临的问题60%为税收管理问题,其中,有40%的问题为税收制度问题。此外,我国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和经营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较大的涉税争议,部分企业还会面临待遇歧视等问题,这些都是税收制度风险的具体表现[1]。

(二)税收征管风险

当前,国际贸易的多样化使得我国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在资产重组和组织结构建设方面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风险,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我国部分拥有海外投资的企业无偿向境外子公司或者相关企业输送商标、渠道、专有技术等资产,这种行为实际上会对国内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间接侵蚀,同时损害了我国国际贸易税收权益;实际上,企业在向境外企业提供无形资产时,需要基于交易原则收取一定特许使用费,并且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等税费。第二,我国目前已经有大量企业拥有较大的境外投资规模,但是部分从事境外投资的企业并没有按照税务规定申报境外所得,或者是少申报,部分企业甚至选择在全球避税地设立分公司的方式来逃税;上述问题会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渐突出,这会破坏国际贸易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增加企业面临的税收征管风险。

(三)税收政策风险

为了帮助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适应国际贸易环境,降低其税收缴纳压力,各国政府之间不但需要签订税收协定,还需要积极调整及完善现有的税收体系和税收政策,以此来顺应国际税务管理工作需求,同时促进国际贸易业务的规范开展。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税收政策及税收体系的完善程度较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并且显现出了一定的税收管理问题,例如,涉外税收抵免规定不合理、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导向较弱等,这些都会增加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面临的税收政策风险,不但会增加企业的税收压力,还会损害企业的境外合法权益。导致我国税收政策和税收体系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缺少对贸易国家或地区税收政策的了解,以及缺少对国际资本运营、海外投资竞标等相关国际贸易活动的了解。

二、国际贸易税收管理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一)加强税收管理风险识别与评定

风险识别与评定是税收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税收管理风险识别指的是收集和整理风险因素、发生规律、特征,具体如下:对税务机关采集信息、纳税人信息、第三方信息等税收管理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明确信息的来源、应用方向、类型、管理要求等;通过先进分析方式和技术分析税收管理信息的逻辑性、类比性、波动性、完整性,以此来提取税税收管理风险的风险特征,同时结合税收管理经验进一步汇总税收管理风险特征;按照税收管理风险特征表现形式,能够总结风险特征指标,具体分为主体特征指标、主体行为特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特征库,形成完善的风险特征指标体系,为税收管理风险评定提供科学依据。税收管理风险评定指的是按照风险性质、权重、重要性,对风险进行等级评定,在评定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提升风险评定的精准度,因此应要注重评定人员的专业程度和使用设备的先进性。[2]

(二)积极打击逃避税现象

我国在新型国际税收体系建设中作出了一定贡献,行业专家全面参与了相关议题研究,并且为谈判结果的形成、行动规划的制定作出了努力,同时连同其他国家就打击逃避税现象形成了一致看法,由此可见,我国在未来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中还将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关于打击逃避税现象,我国及国际贸易从业企业能够采取的策略如下: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就反避税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为国际贸易从业企业维护税务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为我国打击国际避税现象提供了完善对策法律规定;我国需要连同其他国家建立反避税制度及转让定价制度,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注重事后查处的反避税问题处理模式,而是转为合理预防反避税问题,同时也能够为国际贸易从业企业缴税纳税提供一定指导,提高企业的税务法律意识,降低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概率;针对跨国企业及外资企业,国家之间需要就反避税问题进行谈判,确保国际贸易从业企业能够顺利在国际环境中完成税收协议签订,为各国贸易提供有利环境。

(三)通过税收协定争取优惠权益

国际贸易从业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及合作前,需要充分了解我国与投资国的税收法律政策,以及我国与投资国建立的收税协定,在此基础上尽量争取优惠权益,同时充分确保自身权益,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合理应用股息科目,收税协定规定资本来源国对于支付股息具有一定征税权,目前股息税率为10%,并且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空间。第二,合理应用利息科目,收税协定规定针对通过利息获得的经济收益需要征收相应税款,目前利息税率为10%,并且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空间。第三,合理应用财产收益科目,在收税协定规定中,一般情况下,不动产转让产生的收益的征税权在不动产所在国税务部门,企业常设机构动产转让产生的收益的征税权在企业常设机构所在国税务部门,国际运输交通工具(船舶、飞机等)动产转让产生的收益的征税权在从业人员国籍所在国税务部门。第四,合理应用国际运输收益科目,我国收税协定规定航空运输、远洋运输从业企业收益的征税权在企业所在国税务部门。

(四)加大对制税权的掌握力度

传统的国际税收体系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这表示这些西方国家不但掌握着国际贸易规则,也能够通过税收体系来谋求更多经济利益,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我国需要加大对制税权的掌握力度,在顺应国际税收体系的基础上,提高在国际税收体系改善中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够从战略角度实现对国际贸易税收管理风险的防范,同时真正让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具体来讲,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国家提高对制税权的掌握力度奠定基础,只有我国能够在国际税收新规则制定中占据主动权,才能够获得优势,国际贸易业务税收模式才能够得到完善,国际贸易从业企业才能够实现对税收管理风险的有效规避。此外,国际贸易从业企业之间需要做到相互沟通及合作,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先进税收管理经验的有效推广,企业才能够通过不断完善税收管理模式,来不断优化税收管理结构[3]。

(五)建立税收利益共同体

建设利益共同体是开展任何经济活动的有效方式之一,体现在国际贸易税收管理中,只有合作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才能够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合作,才能够实现税收方面的公平公正,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提高税务政策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在此基础上与合作方共同制定公开的、透明的税收协议和政策,这样不但能够提高企业国际贸易的便利程度,还能够为合作方在我国创造有利投资条件。第二,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选择与我国建立友好互惠贸易关系的国家企业进行合作,这样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国家税收政策和协议导致的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建立税收利益共同体不但需要考虑共同利益,也要考虑到外交政策等国家层面的因素。第三,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维护好与合作企业的平衡关系,以此来实现双方信息的有效交换,共同加强税收管理,真正建立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

(六)培养综合型国际税务人才

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环境和国际税收环境,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从税收管理的长远角度出发,培养综合型国际税务人才,以此来顺应未来国际税收发展形势,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意识到现阶段国际贸易及国际税收管理对于税务人员的专业要求,提高对税务人员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更好的应对我国在经理的税务环境转型、商业模式转型。第二,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确保税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理解合作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税收体系,了解合作国家的国际贸易环境及税收管理环境,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合理应用及合理开展,才能够在税收管理方面保持竞争优势;同时还需要做到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有效合作,这样才能够结合企业内部发展情况采取针对性税收管理方式。

三、结语

现阶段,国际贸易市场面临着税收管理风险较大的问题,并且风险类型较多,造成的不利影响较为严重。为了合理应对和有效防范国际贸易税收管理风险,国际贸易从业企业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建立一定的防范机制,同时强化税收科学程度,规范税收管理操作,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有湘,董强.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税收风险应对机制[J].税收经济研究,2015(6).

[2]曹锦阳,曹树武.新常态下税源管理专业化国际借鉴和创新拓展的探究[J].中国商论,2016(1).

[3]蒙莉.跨境企业价值链管理与税收规避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71).

作者:刘娟 单位: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