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8 14:49: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遗产,也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全面梳理了甘肃非遗及其保护与传承情况,包括各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要特征,以及采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等,深入分析了甘肃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从编制中长期保护及传承规划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建议,以供参考。截至2021年,甘肃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3项,其中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据普查全省有非遗线索2.7万条。
国内外非遗研究综述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并系统地提出非遗保护理念并将其写入法律条文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并于1998年11月审议通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全球保护非遗提供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日本盐野米松(1998)的《留住手艺》、韩国Yangjongsung(2004)的《韩国文化保护法》、巴西Londres.C(2005)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巴西经验》、埃及AhmedMorsi(2005)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研究与保护方案》、德国HermannBausinger(1961)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等专著和文章详细介绍了各国的非遗保护现状及政策措施。我国在宏观层面对非遗的研究较多。最权威的当属李树文、信春鹰、袁曙宏、王文章(2011)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其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文释义》逐条逐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行解释,这对我国非遗保护的具体实践及其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王文章在其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意义,以及国内外非遗保护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4项基本原则,即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和可持续性,并提出了立法保护、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7个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李荣启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苑利、顾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以及文化空间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畴、普查申报要点以及开发等角度,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对了解非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名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汇集了其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微观层面,几乎每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都有专门的团队进行研究。2020年9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月刊)正式创刊发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权威、专业和广阔的平台。对甘肃省非遗保护的研究较为全面的是雒庆娇的《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该书第一次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甘肃民族地区非遗的现存数量和保护现状,第一次从灾害学的角度审视甘肃民族地区非遗的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甘肃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另外,徐凤在《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价值及传承与保护,分类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流布分类情况及其主要特征与现在的传承情况。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甘肃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跨越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从南到北分布着8个气候类型区,自然生态多元,地质地貌独特。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余公里,丝路文化、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佛教文化、敦煌文化等文化在这里交融互鉴。多个民族的文化在甘肃地区进行交流、交融、交汇,形成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陇原大地各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截至2021年,全省有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占全国入选名录总量的7.14%),分别为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全省有8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政府已公布省级非遗名录4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493项,占全国省级代表性项目总量的3.17%;另有15项非遗项目已被文旅部公示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待国务院正式公布。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21年,全省先后累计认定非遗传承人11467名,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8名、占全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总人数的2.2%,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7名、占全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总量的3.75%,市州级代表性传承人3036名、县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814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是世界各地非遗的基本特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种类分布、地域分布、民族分布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现状
保护及传承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其先后制定颁布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花儿保护传承条例》《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4项地方性法规,并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板块分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投入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甘肃省建立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经费补助制度。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共给甘肃划拨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累计近2亿元,对68个国家级项目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保护,每年对每名国家级传承人给予2万元的传承补助。省财政自2012年设立省级非遗专项资金以来,截至2020年底累计投入非遗专项保护经费1.08亿元,对其中23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组织实施了抢救性保护,并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对省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经费支持。产学研体系建设持续推进1.“产”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甘肃省全省共出版非遗保护成果专著210余部,累计4550余万字;拍摄视频专辑795部,总时长达6.12万分钟。建成非遗博览馆(所)487个,建立各类项目保护基地69个;开展收集、整理、挖掘和保护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达到380人。2.“学”依托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等四所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组织传承人开展砖雕、唐卡、剪纸、刺绣、洮砚、木雕、古建、秦腔、陇剧、道情皮影戏等项目研培24期,培训学员1300人次。3.“研”2018年4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这是甘肃高校设立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注非遗人才培养的学院。利用学院资源优势,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从理论和实践技能、文化素养和传承能力及审美观念上改变传统传承模式创新不足的劣势,研究探索学院跟政府、行业、企业、非遗传承人对接,跟同类高校对接的新机制、新办法,把非遗传承、产教深度融合作为一个平台来建设,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专业建设,让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非遗传承研究和产学研研究。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对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非遗之所以被称为非遗,是为了与其他文化遗产的物化属性进行区分,更多强调其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形态和价值,其是一种文化遗产,拥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目前,甘肃大部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都停留在抢救性记录(文字、照片和视频方式)、理论研究层面,保护和传承的形式局限于出版专著、论文、拍摄图片和视频专辑等,一些展演项目也只是展演部分经典片段或具有代表性的实物,对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缺乏进一步挖掘。非遗保护及传承队伍亟须壮大部分非生产性非遗项目,特别是以特殊人群或家庭为主要传承群体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如以松鸣岩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其传承基础主要在民间,传承主体是农民。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许多年轻的优秀歌手为了生计外出,花儿会的盛况明显不如当年。同时一些非遗项目对传承人的要求比较严格,导致传承人队伍越来越小。比如通渭影子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曾经活跃着60多个影子腔戏班,一直按照祖上“传孙不传子”的家规隔代相传,导致目前正常活动的戏班不足10个,且戏班的艺人大都年事已高。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足大多数非遗项目的内容和展现方式较为古板,缺乏趣味性和感染力,不符合当前大众的审美需求。如何将这些非遗项目以当今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和普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前非遗保护及传承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以皮影戏为例,各地传承方式主要以展演为主,唯一的衍生产品为皮影人(文创产品),但其生产规模非常小,市场上几乎找不到相关产品,而且开发层次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对策
编制中长期保护及传承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甘肃通过文化旅游这一支柱产业,打造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新高地、丝路精神和时代精神新典范、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新样板,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的《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是战略性、长远性、系统性抓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前提和基础。突出特色优势,深挖非遗本质内涵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非遗也不仅是某种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其内容本身。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是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要求。搭建投融资平台,壮大传承人队伍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的投融资机制,着力破解非遗保护资金不足的难题,是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必备条件。非遗传承既要做好以代表性传承人为主的“传承主体”队伍建设,也要做好以各级非遗保护机构中管理、服务、研究人员为主的“保护主体”队伍建设。加大非遗创新创意产品研发“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不谈利用、不谈发展、不谈创新的保护终究是“一厢情愿”,是不可持续、没有成效的。因此,在做好非遗保护抢救、记录和保存的基础上,还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从各地实践来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创意产品研发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项有效举措。
作者:高照程 单位: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篇2
“当涂民歌”流行于安徽省皖东长江两岸,种类繁多,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独特的江南水乡民歌风格。通过口头创作、即兴演唱和口传身授传习传承,艺术性和欣赏性价值极高,是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2006年,“当涂民歌”项目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
一、“当涂民歌”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政府部门的保护与传承
当涂县人民政府积极加强“当涂民歌”的保护工作,确立保障机制,制定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成立专门管理机构,承担起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根据马鞍山市相关条例的实施,2019年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统筹全县的非遗管理,使全县非遗管理有章可循。在县文化馆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中心配主任一名,编制三人,专门从事非遗认定建档和管理工作,使全县的非遗工作有人管。每年县财政部门拨付20万元作为非遗专项保护资金,由当涂县文化主管部门开展“当涂民歌”的保护、传承、展演展示等活动。通过“非遗展演展示”活动进行了相关宣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增设了县级非遗传承人补助制度,为县级非遗传承人提供补助,每人每年1000元,确保所有传承人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资助,尽可能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二)文化阵地的保护与传承
发挥阵地优势,确立重点传承方向,从目前非遗传承培训场地和人才资源的利用和培养现状看,利用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和学校等各场馆主体作用创新打造“当涂民歌”的传承工作。通过传、帮、带等传承工作积极培育“当涂民歌”人才梯队,是确保“当涂民歌”研究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当涂民歌”保护基础上,对传承队伍实施规范化管理,确保非遗传承工作规范有序。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研究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传承奖励制度等,建立非遗传承人人才库,进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在理论上、技法上对传承人群及时进行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非遗传承理念与传承意识,在服从组织和规定的形式下开展各类传承活动。发挥非遗保护部门的保护能力,把传承人群组织起来,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经过长期的活动组织就能有效提高传承人群的各类文化素质和加强传承人群队伍建设,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精准实施,使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截至2022年,当涂县共建设非遗传习基地和传习点15处,省级非遗传承基地1处,省级非遗教育传承基地1处,市级传承基地1处,县级传习点12处,每处传承教学每年不少于128学时。其中民歌艺术馆教学和展示面积达700㎡,设有幼儿班、青少年班和成人班,每年学员达300名,已被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列为民歌教育实践基地,是民歌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传承人队伍建设上有国家级1人,省级4人,市级2人,县级4人,传唱教师30余人。在此基础上,“民歌进校园”志愿活动已经走进大学讲堂,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等高校举办了专题讲座。
(三)开展“民歌进校园”活动
自2010年以来,当涂县文化馆已在全县十余个小学、幼儿园和老年大学开展“民歌进校园”活动,每年教唱学生30000人次左右,并创作出一些相应的民歌节目。1.“民歌进校园”师资力量在文化馆成立“民歌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工作人员三名,由专人负责。组织国家、省、市、县级各级传承人组成传承人队伍,各学校配备相应的音乐教师辅助教学,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2.“民歌进校园”教学安排各学校划拨300~1000平方米多功能报告厅作为传承当涂民歌的教学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软硬件相关设施。与此同时,各学校配合文化馆运用文字、图片、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当涂民歌的传唱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资料库。根据实际教学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计划和进度进行教唱;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提前1天进行备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衣着整洁大方,举止文明,做学生表率;做到课程记录有序,内容为教唱曲目、授课教师、证明老师等记录;期末接收学校考核,有学期教学总结、学校鉴定证明等相关上报材料。3.“民歌进校园”经费保障文化主管部门划拨资金15万元,各学校筹备资金3万至5万元作为专项经费用于“民歌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扩大“当涂民歌”在学校师生中的影响力,并以每年一定的幅度向周边地区学校覆盖,培养出一批有能力有素质的民歌教师,达到“民歌进校园”的活动目标。
(四)开展演出交流活动
当涂县文化馆通过举办“当涂民歌大赛”“当涂民歌巡演”等品牌活动和各级非遗展示活动,大力宣传和普及“当涂民歌”,拓展知名度。在这项工作中,积极组织学校学生和社区群众排练节目,参加各级民歌展演展示活动,我们把歌手分为少儿、青少年、成人三个组别,在基于学院派民歌唱法上大力推行原生态唱法以保证“当涂民歌”的原汁原味。在表演形式上,强调优秀传统的同时注入新科技和素材多元化的概念,运用新时期的音乐创编模式进行创作、改编、编曲,结合舞台灯光音响等科技手段,在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强化舞台表演的观赏性,打造新颖的舞台表演形式。目前,当涂县文化馆每年组织当涂民歌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了“当涂民歌”三进工作,即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工作不少于24次,参加活动的文化志愿者3000多人次,参加活动的群众5万余人次。
二、对“当涂民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一)政府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助力
从目前“当涂民歌”传承人群培养概况来看,要通过长时间的打磨和历练,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和周边地区其他民歌种类的学习和交流,做到真正实现发展性人才需求队伍的建设。非遗传承人建设上要打破观念壁垒,强调联合,做到演唱曲目具有创造性、复合性,整合“当涂民歌”的优秀曲目。通过各部门、各地区的资源共享,满足传承人群个体的知识需求状况,解决传承人群个体在实际传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优化传承人群培养结构。基于这种情况,当涂县已与浙江德清、江苏高淳、安徽泗县开展文化和人才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资源互通和业务技能水平。
(二)民歌传承人的积极性调动
民歌传承必须根据项目特点对传承人分类实施传承,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尤其是数字化记录的方式,采用录音、录像等手段,保留好代表性传承人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制作传承教学资料打好基础。鼓励并组织有条件的传承人积极参加国家举办的传承人群培训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代表性传承人的艺术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传承水平。从近年的“当涂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队伍来看,大多数人年龄大,知识层次低。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树立乐于为传承人服务的意识。比如每年的年度考核,有的既要纸质的,还要电子版,有些专业术语和名词传承人都听不懂,无从下手,填报资料的质量无法保证。我们从事非遗工作的同志,就要主动热情地帮助他们完成工作任务,要耐心周到,在吃透精神的基础上给他们讲清要领、操作办法,不能照抄照搬印发上级文件或通知一发就算完成了工作任务。要帮助他们掌握文件精神,明确要干的事情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平时的接触中,发挥统一协调、互助互惠的风格,帮助传承人群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通过我们积极主动的服务和引领,更好地激发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规范化。
(三)民众非遗传承意识的提升
群众自发组织民歌活动,在经过长期缺乏组织的阶段后,应当由盲目的随意性发展成规范性,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水平,从而登上更大的非遗展示舞台。这就要求非遗保护工作者,要随时把握时代脉搏,全身心地主动投身到非遗传承传播工作中去,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实践总结、实现飞跃再飞跃。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当涂民歌”培训班,培养年轻的“当涂民歌”传承力量,并由他们把提高了的“当涂民歌”艺术形式再普及下去,达到最宽泛的非遗传承目的。
(四)“民歌进校园”影响力的扩大
开展“当涂民歌”传承系列活动,扩大对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力,需要后继有人,提高非遗对公众的影响力。为配合传承教学出版了《当涂民歌》《当涂民歌研究》《当涂民歌集萃》《当涂民歌乡土音乐读本》等书籍,做到运用文字、图片、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当涂民歌的传唱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资料库。一是对日常传承教学形成的文字材料录入电脑,分类管理;二是对传承人的民歌教唱曲目进行录像、录音;三是对取得的艺术成就情况建立档案,实行专人完善和管理。做到传承实践有建档、传唱教学有教案、适时教学有分类、教学课程有记录、教学成果有考核。同时不断总结活动经验,使“民歌进校园”工作逐步向全县城乡中小学推广,并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另外,为配合各学校“双减”工作,特别设立了“当涂民歌”师生兴趣提升班,在学生受到民歌培训的同时促进音乐教师的民歌教学水平。使得在传承人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所在学校的音乐教师都能进行民歌教唱,达到传承队伍增长率提高的目的。
(五)“当涂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在“当涂民歌”传承工作的基础上,聚焦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合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我们创造了优势互补、场地共用、方案共商、资源共享的良好合作方式,以“当涂民歌”推动产业为基础、旅游为引擎、文化为灵魂,以美丽宜居为亮点、乡村振兴为根本目的,走出一条具有家国情怀、田园牧歌、民歌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助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是搭建平台、筑牢阵地,规划建成非遗文化体验区,实现亮点特色有展示、非遗传承有阵地,进一步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知名度,以文为媒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深挖文化、推进传承,通过开办乡村非遗文化传承培训班,鼓励中青年传承人形成合理梯队,增强文化建设内生动力。三是加强宣传、形成合力,依托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开展非遗展演、体验等活动。同时,积极对接电视台、网络媒体等拍摄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留住乡村记忆,展现文化积淀,厚植群众基础,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通过常态化举办传统节假日非遗展示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农民丰收节”、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节点,广泛开展“非遗进万家”“乡村村晚”“非遗进景区”等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把文旅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的农民群众。拓宽“当涂民歌”的宣传渠道,以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三、结语
“当涂民歌”多次参加全国乡村春晚和全省乡村春晚活动,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组织的“长江文化艺术节”“大运河文化艺术节”等展演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展演,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当涂民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激发了更强劲的时代活力。“当涂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需要并重,为做到“传承就是保护、创新就是发展”,我们将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加快促进“当涂民歌”品牌化战略,实现长久发展,进一步拓宽“当涂民歌”的传承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强化人才”工作建设,通过发掘和培养“当涂民歌”非遗传承人、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习基地、完成非遗传承建档归档等工作,有效给予非遗传承团队保护措施和人才奖励政策,做好“活态传承”,让“当涂民歌”的展演展示活动更加多元化,在丰富的过程中得到更高的提升。做好“确立保障”工作机制,在政府政策扶持、版权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下力度,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全社会参与,探索更多的非遗保护形式,让更多的人熟悉、认知“当涂民歌”,增强非遗的原生活力。借助更多、更新的传播媒介和途径,多元呈现非遗资源的文化精髓,充分展现顺应时代的文化内涵,聚合优秀的“当涂民歌”曲目、民歌传承人,有效提升传承传播质量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爱上“当涂民歌”,在传承中延续传统风貌,唤起百姓共鸣、彰显文化自信。
作者:彭涛 单位:安徽省当涂县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篇3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旅游质量和形式的提高,旅游业逐渐向纵深发展,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规模位居世界第三。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早在2009年,河南省就确立了“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旅游业是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河南省有着“华夏文明发源地”的称号,中华文明在此产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大、种类多。非物质文化资源体现了华夏文明的经典内涵,展现了中国人的思想特点、心理活动、内心情感等各个方面的特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既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既能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放松心身,又能激发游客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使思想得到洗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繁多且形式多样,覆盖地域广阔,包括传统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民俗、传统体育、传统舞蹈、传统曲艺、戏剧、民间文学等十个方面,可供开发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2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开发。
2.1民俗活动的开发
河南省的民俗活动和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体现了中原文化的鲜明特点和生活习俗。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新郑黄帝故里祭祖大典。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深远。全球华人都是华夏炎黄子孙,每年春季,来自全球各地的华人,齐聚郑州新郑的黄帝故里,祭拜黄帝,缅怀祖先。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有黄帝祭拜的盛会,到唐朝时升格为国家性祭祀典礼。河南省也每年举办黄帝祭祖活动,影响深远。
2.2民俗文化演出的开发
民俗文化演出是旅游和文化结合的表演形式,是旅游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实景相结合,以文化表演的形式展现当地特有的文化活动。通过吸引游客观看,在提升旅游景区知名度、聚集人气的同时,也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开发和推介作用。此类型的代表是《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享有盛誉的景区户外演出,演出地点位于郑州登封市的嵩山,演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因少林寺坐落于嵩山,故命名《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该项目总投资额巨大,仅演出项目投资就达到一亿元人民币。参演人员达600余人,演出面积延绵七公里。演出地点位于少林寺所在的嵩山,表演内容以禅宗文化和武术文化为主,结合禅宗佛教音乐,将文化、自然和民俗有机结合,是一种让游客耳目一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大宋•东京梦华》是河南省的另一个民俗文化表演的知名品牌,演出地点位于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首次投资1.35亿元人民币,演出时长70分钟,参演人员达到700余人之多。因开封历史上曾是北宋的都城,该表演完美再现了北宋王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盛世,成功地将《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的盛况通过舞台重新展现。画面优美、气势恢宏,游客观看之后为之振奋,由衷地为中华民族辉煌的文化备感自豪。
2.3民俗活动开发存在的问题
2.3.1品牌意识不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介主要以个体为主,多是单打独斗的形式,整体意识不强,没有形成统一的对外推介主体,导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杂乱、竞争力不强、影响力较弱。这和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极为不符。我们应加强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和宣传层次高、影响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3.2开发体制不健全
目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体制尚不健全,体系也尚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多个部门,但各个部门因为职责与责任划分不明确,在具体的管理和运作中存在相互推诿甚至扯皮现象。同时,也存在着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现象。产业体系不健全,管理存在僵化的问题。本应由市场来决定的事务,却由多个部门重复管理。开发管理形式较僵化,缺乏活力。开发没有面向市场,推介和营销的体制落后,员工的积极性受挫。
2.3.3内涵建设滞后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多是粗暴式,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各自为政,集约型内涵式发展不足,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负面品牌效应。以开封市的汴绣为例。开封曾作为北宋的都城,古称汴京,开封的汴绣曾闻名于世。但近年来,汴绣的发展却令人担忧。首先是品牌维护,因为汴绣是我国刺绣的一个种类,无法在国家工商管理局注册“汴绣”商标,因此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出售汴绣的商铺。由于汴绣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品牌要求,导致现在汴绣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商铺存在以次充好、做工粗糙的现象,这严重损害了汴绣的形象,影响了汴绣的可持续发展。周口市淮阳县的泥泥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作品。同样由于缺乏统一的创作和生产标准,导致淮阳出产的泥泥狗工艺和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泥泥狗的商铺比比皆是,商家也打起了价格战,使这一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内涵,知名度不高。相关部门应统一规划,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3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措施
3.1开发原则
3.1.1独创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某一地区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或地域文化,具有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其表现形式或为具体的物质形式,或是民俗、艺术、体育、文学等形式,表现形式独一无二,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开发中必须应该坚持独创性原则。在设计、包装、宣传等方面,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都要坚持独立性原则,要突出与其他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体现当地的特色和文化。给游客带来一种全新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如许昌禹州的钧瓷,虽然也是陶瓷的一个种类,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点,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陶瓷的独特之处。再如南阳的烙画,是在竹子、丝绸绢子、宣纸等多种物品上创作,将传统的中国画技艺与烙画的手法相结合,手法创新,独具匠心。我们在开发时应根据其独特的性质研究专门的开发方法。
3.1.2游客参与性原则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已不满足于在旅游活动中被动地参观游览,而是更希望主动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时,如果能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或特点,比仅仅让游客简单地观赏成品将产生更大的旅游效果和影响。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经历与游客的满意度呈正比,是开发推介的一个重要闪光点。以许昌的钧瓷为例。钧瓷是我国陶瓷艺术的完美体现和艺术结晶,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就有钧瓷物价值万金之说。它独特的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而被世人视为珍宝。钧瓷的发源地位于许昌市西部山区的神垕镇。神垕古镇作为“活着的古镇”,形象地向八方游客展示钧瓷的艺术魅力和精美作品。在神垕古镇旅游的同时,可以增加钧瓷实地制作或陶瓷制作环节,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指导游客全程参与彩瓷制作,从练泥、拉坯、印坯、利坯、刻花等过程,让游客全程体验。针对儿童游客,开展陶瓷制作的亲子体验活动,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升孩子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品位,体会到传统的中国文化;又能增进和父母、家人的感情,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旅游形式。
3.1.3增加投入、完善市场运作原则
目前,鉴于部分非遗传承人数量锐减,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的危险,相关部门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从政策制定和经费保障上保护和帮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指导、帮助其日常维护、对外推广和市场营销;其次,要让该旅游资源的开发面向市场,通过市场运作促进开放,以此为旅游活动注入活力,招募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优化资源配置,从保护、维护和开发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宣传。通过网络、报刊、媒体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人人关心、人人帮扶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的软文化实力,进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3.2开发策略
3.2.1保护第一、统筹规划、整体发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只有在保护好的前提下才能开发利用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坚决制止和查处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其的损害或破坏活动。对于面临失传或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加大资金投入和保护力度,不得用于商业开发。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与理论认证,统筹规划保护、开发的整体方案和具体措施。因地制宜,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可制定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法规,从法律层面上保护好这些遗产。同时,认真参考国外的相关做法,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方在非遗保护和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通盘筹划,一物一案、有针对性地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使该项工作科学、有序、全面地进行。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性法规,谋划建立制度保护和政策保障融为一体的保护体系,政府投入须与个人经济投入相结合,遗产保护须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切实监督企业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坚守原则,不触碰红线,不得以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健全非遗传承人的生活保障制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3.2.2树立特色、创造精品
独具特色、高质量的精品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建设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研究机构,旅游示范区、民俗街、民俗村、特色公园等的建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批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的旅游体验区,树立典型,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以许昌市的神垕古镇开发为例。依托神垕古镇的传统特色,开发古镇传统游线路;结合中共禹郏县委旧址,开发红色旅游线路;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故里的优势,重点打造钧瓷特色精品游线路。让游客零距离体验钧瓷历史、设计、制作、开发的全过程,在游玩中感受钧瓷的魅力,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河南省各地在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应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设计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生产一批特色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当地特色餐饮小吃,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文化旅游区。具体来说,政府制定规划和发展方案,同时加强资金投入,规范管理和监督,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统一行业入门门槛,对不符合行业标准的低质量产品坚决予以取缔,不能让有损旅游环境的行为发生。
4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经济价值。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作为旅游大省的河南,应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旅游利用潜力评估以及开发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3):13-18.
[2]何发霞.基于FHR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决策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3):49-54.
[3]李世涛.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与性质[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6):72-77.
[4]郑晓东,等.集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
[5]皮平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开发探索[J].学术交流,2005(2):66-69.
作者:陈楚雄 单位: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