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1:16: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3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原则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高的教育过程。心理健康标准和教育活动的侧重点,是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近年来,城市发展对务工人员的需求量增加,周期性规模化务工潮兴起,使农村成了留守儿童群体聚集区域[1]。2021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在校学生人数的8.25%。可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农村学校教育工作无法回避的现实。
一、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常见表现及原因分析
从社会学角度看,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父母的有效教育和管理,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存在问题,他们已经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的弱势群体。在对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一线的长期观察,笔者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存在性格缺陷、心理障碍、认知偏差、交际困难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性格缺陷常见表现
留守儿童的性格大致分三类:第一类骄横任性,第二类脆弱、孤僻、自卑,第三类逆反、仇视。留守儿童和父母一起生活时间有限,他们在情感上没有寄托,而有的因为隔代抚养使孩子在溺爱中成长,形成骄横任性的性格;有的因“亲情饥渴”,性格脆弱、孤僻;有的心理失衡,对社会充满敌意,甚至因逆反和仇视心理危害社会。
(二)心理障碍常见表现
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安全感,二是常常情绪消极,三是经常被焦虑、敏感等情绪困扰。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他们大多情感不稳定,常常处于情绪消极状态,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敏感和无端的恐惧、紧张。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成为一种惯性,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的发展。
(三)认知偏差常见表现
留守儿童认知上容易出现两类偏差:一是对现实认知持阴暗态度,二是对人生消极悲观。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父母及时解答与宽慰,容易情绪化。尤其在遇到困难时,不是乐观积极地面对,而是选择逃避和对抗。长期如此,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偏差。
(四)交际障碍常见表现
留守儿童往往沟通交流的能力差,情感上容易自闭冷漠,行为上容易逃避现实。在留守儿童身心迅速发展而最需要父母关注的关键时期,父母却常年在外务工,孩子在生理、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诸多困扰时得不到父母及时引导和帮助,烦恼没有渠道及时宣泄排解,内心封闭,致使他们基本丧失了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能力[2]。因此,留守儿童往往会形成内向、孤傲、冷漠、拘谨、自卑、少年老成、自我中心主义等个性心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关键是把握好心理发展、预防和矫正三个环节[3]。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心理学知识传授和心理学理论教育为载体的传统教育模式,纠正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而是从宏观策略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进行思考[4]。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策略,主要体现为教师素养、教育机制运行和环境氛围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操作,主要通过班主任工作的目标针对性,以及主观行为干预消除客观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一)增强宏观策略布局效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1.学校要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创造条件。教育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站在社会思想潮流和教育工作方法的前沿[5]。学校要通过培训、研讨、外出考察学习、听专家讲座、鼓励教师自觉等方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在班主任及心理教师中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推广心理健康辅导方法,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增强心理教育和纠偏能力水平。在为教师开辟进修学习绿色通道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健身广角等心理健康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的空间。
2.学校要完善互联互动机制,为家校共育开辟通道。一是学校要办好家长心理教育培训班、组织好家校联谊实践活动、协调好家庭教育问题答疑咨询活动,敞开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二是班主任要开好家长会,及时与家长在学生智力、能力、心理、行为、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问题展开交流沟通,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策略,有效发挥家校教育资源合力,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比如,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家庭学习环境,尤其对留守儿童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要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并通过家访、约谈家长和学生交流、开展家长线上教育孩子活动等形式,指导家长充分理解和认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
3.学校要拓展健康教育渠道,为心理教育实践搭建平台。青春期的学生厌学、逆反、焦虑、逃避、压抑、任性、暴躁等情绪会反复交替出现,光靠课堂上的教学、课后的辅导、情绪爆发后的疏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经常互动,不断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调控的能力和习惯,更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健康体验的实践机会和空间。学校可以通过心灵交流会、主题联欢会、合作探究活动、文体活动、展演活动、感恩活动、竞赛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置身于社会交往的不同场景,亲身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认知处理面对的各种压力和矛盾,汲取知识经验、应对失败挫折,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群体意识、奉献意识,促进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角色和家庭责任[6]。
(二)明确微观操作目标定位,增强班级纠偏培正效果
1.以体会亲情温度为目标,开展留守儿童感恩情怀培育。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爱心故事和素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体验爱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喜悦,让学生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生活、家庭,只有真诚地尊重父母的劳动和努力学习,才能回报父母的辛苦。在班会和社团活动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场景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是如何线上沟通交流的,加深学生对父母亲情的体验和认同,调动起学生关爱父母的主动性。
2.以修复韧度为目标,开展留守儿童自立意识教育。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产生了不被父母重视的挫折感,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学生的挫折教育。班主任可以在组织班会、集体活动、社团活动和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适量适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抗挫折训练,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情趣,引导学生善于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心里不快,适时调整对人对事的心态。
3.以社交尺度为目标,开展留守儿童积极交往观塑造。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就是引导学生把握好交往的礼仪、节奏和尺度,形成良好的社交素养和正确的是非观,矫正学生因负面情绪产生的错误认知。班主任通过恰当地表扬与惩戒,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因此,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的学习、交往、言谈中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态,充分利用激励性评价的纠错功能,调动起学生自我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主动性,并适时通过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良好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此外,还要针对学生错误的言行及时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培养学生理性面对人、事的态度。
4.以强化意志为目标,开展留守儿童乐观态度的培养。留守儿童往往因祖辈的宠溺过度,很少吃苦受累,缺乏脚踏实地的顽强动力,惧怕承担责任义务、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意识,甚至意志薄弱、心理脆弱,面对挫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后劲。班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听读战争年代青少年的英雄故事,用身边吃苦耐劳的典型人物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开展一些需要意志力完成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磨炼,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依赖父母他人,自己想办法解决[7]。总之,面对日益突出的留守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必须随教育环境及时进行调整。在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的今天,学校把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和心理个性的特殊性作为研究课题,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遵循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的变化轨迹,科学引导,有效化解他们成长的心理危机,消除他们的心理健康隐患。
作者:翟生海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东坡小学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篇2
近年来,国家对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明显提高,2019年颁布了最新版的相关规定与意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律保护,笔者期望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护理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有关于其心理适应性形成与发展,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许多变化会对他们心理适应的发展带来冲击,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监护模式大多是隔代监护。因为不少留守儿童都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将其留在家里和爷爷奶奶或者别的亲戚生活在一起。一方面,老人容易对孩子产生溺爱,造成孩子养成坏习惯,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爷爷奶奶和孩子之间无论是年龄还是阅历都存在很大的差大,导致代沟问题尤为明显,再加上爷爷奶奶受社会环境影响,导致他们有些人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无法很好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更别提辅导学业功课,因而导致孩子容易自我放任。而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双方之间的血缘关系更加疏远,他们对孩子不会过多地管教,多为听之任之,这样的生活环境更冷漠,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孤僻、自闭。另外,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时间相对较少,缺少情感沟通,使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形成情感障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
(二)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临时的监护人代为教育,在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中,独自生活的能力能从临时监护人那里慢慢获得。但是,人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留守儿童五分之四的人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教育管理的,祖辈因为年龄比较大、精力有限、知识缺乏、能力不足的局限性,往往会忽略或没有能力去教育留守儿童的独立能力。加上隔辈亲的原因,他们对这些孩子基本上都存在溺爱心理,通常会包办代替这些孩子做事情,有的更是代替这些儿童动手、动脑,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限制作用。但也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情感缺失、教育弱化、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困境时,不但没有沉沦,反而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当机立断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
(三)经济状况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身体素质方面有时比富裕的地区的孩子身体素质更强,但是在性格方面会不如富裕地区的孩子那么积极乐观,会表现得比较弱。在心理健康方面与一般认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受到经济的压力,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富裕地区的孩子截然相反,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更高。但在人格特点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却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的特点。郭宇鹏提出:“通过对农村相对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发现,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富裕地区比贫困地区得分低,并且在敌对、人际关系的对比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
(四)学校因素的影响
城镇化的推进使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村学校的教育设施和水平相对落后。教师虽然心中有好的想法,但碍于现实所迫,很难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切实的关怀和教育,最终在许多方面无法照料周全甚至是没有照顾到他们。同时存在一些农村学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重视成绩,课堂教育枯燥乏味。这样的教育环境,使留守儿童不论是在知识水平还是在人格素养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和焦虑。农村地区学校的留守儿童数量多,而教育师资不够,学校无法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
(五)社会因素的影响
由于留守儿童身份的特殊性,致使不少学生产生了将来会辍学的念头,这类学生在学校就不好好学习,成为问题少年,而那些已经步入社会的留守儿童还会影响到还在上学的其他留守儿童,让他们产生负面的认知,影响其健康成长。毋庸置疑,农村留守儿童的经历可能会对其社会适应性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也存在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情感缺失、教育弱化、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困境时,不但没有沉沦,反而表现出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当机立断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李晓敏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情绪、人际交往和自卑等方面,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留守儿童变得冷漠、自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一定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总体特征分析
通过相关调查反馈,笔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能力的特点整理归纳如下:在生理适应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适应能力都呈现出较高水平,没有因为外在因素出现显著的差异性,且男性儿童的生理适应能力要普遍高于女性儿童生理适应。在情绪适应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适应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由于儿童时期正是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更是需要细心呵护。这一阶段的儿童希望能获得父母的情感上的支持,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父母在外务工,无法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办法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会产生内心的不适和消极的自卑感等心理,若不能及时解决,长期积累会导致儿童心理发育异常。在人际适应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没有农村非留守儿童那么高。农村留守儿童在与同学交往中表现出较差的积极主动性,表现出更多的独处倾向,并表示与同学相处时并那么不愉快。农村留守儿童对陌生人信任度较低,他们无法轻易相信他人。他们与同学、教师交流内容不多,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在学习适应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学习适应能力较低于非留守儿童,但与农村非留守儿童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由于父母无法陪伴在身边,祖辈的文化水平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相应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只能自己独立思考和摸索,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并不是很好。而农村留守儿童中也同样存在与非留守儿童相似的孩子,他们积极上进、成绩优秀并且表现优异。但还有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对学习有一种天生的抵触心理,对学习提不起劲,认为学习是无关紧要的。这类农村留守儿童的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习行为方式对比农村非留守儿童也要差上很多。在社会适应方面,结果表明,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社会认同度较低,自控能力不强,成就感较低。女性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要普遍高于男性留守儿童,可能与女性心理发展快于男性,导致女性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有更高的认知,对社会适应更加优于男性留守儿童。在生活适应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能力上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他们具备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能力,可能由于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在隔代教育下,他们甚至需要去照顾老人。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务能力会高于农村非留守儿童,他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还要尽可能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其他琐碎家务。综上所述,与新生代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略显不足,但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总体的心理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三、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教育对策
培养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父母的心理和工作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农村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适应现状,能健康成长,父母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由来已久,它扎根于我国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也将会以一个长期、复杂的形式继续存在于我们所面临的的这个社会环境之中。它必须依靠各个方面的环环相扣,多管齐下,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由个人或某一个组织来解决,要想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联合政府与人民,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合作。通过分析,笔者了解到了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一些特征,为帮助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提高心理适应,特针对这些特征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大社会经济投资,提升留守儿童教育待遇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建设的投资,逐步打破农村留守儿童就近入学的各项规定,避免一切不合理的费用,使农村留守儿童享受与城市同等的教育待遇。改造和扩大条件落后、地方化的农村中小学寄宿学校,可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缺乏稳定感的问题,减少农民工的忧虑。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政府改造和扩大寄宿制学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住宿问题,当学生的休息得到保障后,才可以更好地学习,改善学习环境不稳定的这个问题,从而减轻农村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
(二)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是现在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政府要在政策、经济、社会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一方面,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充分保证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消除偏见和歧视。另一方面,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的建设,打造一个具有国家指导且兼顾当地特色的良好的文化、社会环境,农村留守儿童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获得良好的培养。
(三)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家长的培训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应该重视心理适应教育,树立义务观念,进而主动承担起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利用网络、快速交通等资源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出台政策措施,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从而改善家庭教育。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使他们明白需要改变老旧的思想和墨守成规的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国家提倡的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的更加符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观念。只有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素质,才能保证他们一步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正确的解决方案,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重视留守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为除去休息的时间,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近年来,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更加关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并制订财力、物力、人力等对策。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农村地区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及时配备有相关心理学知识基础的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强整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从而落实提高新生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
作者:刁佳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篇3
城市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出现了与父母长期分开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父母及监护人教育、学校及社会教育方面剖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保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及措施。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父母教育缺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教育的缺位,父母为了生计,长期与子女分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与生活经验的传授,在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新问题的时候,留守儿童非常容易不安与焦躁。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教育,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情感的交流,因此会有极为严重的心理创伤。
监护人教育不当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来源于监护人教育的不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就其性质可以分为隔代的祖辈监护和上代的亲属监护。隔代祖辈由于通常是祖父辈,在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过程当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时代的脱节,容易产生代沟,祖辈在思想以及生活习惯方面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早期社会化,使留守儿童很难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其次,祖父辈对孙子辈会非常溺爱,通常情况下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致使留守儿童形成极端的个人病态心理。上代的亲属监护的主体主要是亲戚或者朋友,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样会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亲属为了生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以做到尽心尽责,在教育孩子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如果对待留守孩子过度溺爱,会造成孩子不良的性格;如果过于严厉,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
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他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条件受制于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并不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必需的教育资源。为了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教育缺位的现状,最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使他们可以获得朋友的情谊,但是我国农村的学校却缺乏住宿的必要条件。农村学校的课程设计很少会涉及到心理引导方面,教师更是缺乏相关的心理教学理念,容易使留守儿童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社会教育不良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针对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服务教育团体极为稀少,使得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处于空白的状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社会化的初期,各个方面极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为留守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且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或者暴力小说,或者漫画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足,留守儿童极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要尽量完善家庭式教育,需要父母或者监护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为了让留守儿童切实体会到家庭的亲情以及父母的关怀,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就必不可少。实现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及塑造,需要父母对他们实行综合方面的教育及关爱,其范围可以是单纯的情感交流,亦或亲情互动。此外,还要明确监护人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到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要准确把握爱与严的教育尺度,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
利用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尽可能地利用小学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的堡垒作用。第一,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监管,并实现对他们心理的实时疏导;其次,完善家庭访谈制度,学校可以不定期地根据学生的心理表现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访问,使他们能够了解子女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掌握与子女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教育方法;再次,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社交联谊活动,在社交联谊活动中,使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不同的快乐,共同承担并解决彼此的郁闷。
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的发展及成长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构建长期有效的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使整个社会的力量起到引擎支撑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农村的村委会以及街道委员会必须承担对留守儿童的辅助监护的职责,就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深入了解;其次,要积极邀请留守儿童参加青少年的集体活动,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体验父母工作以及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之类的公益项目,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教育。
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很大的关系。父母进城打工是生活的现实写照,留守儿童如果缺乏对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的正确的认识,以致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最终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打铁还需自身硬”,留守儿童应该把“留守困境”转换为自身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去改变,树立属于自己的奋斗目标。
作者 :黄金豆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