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0:48: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双减”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充分研究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探索个性化作业的布置方法,确保学生减负增效。本文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让兴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会因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自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例如,在《水的净化》一课中,笔者带领学生亲自参观自来水厂净化车间,学生对各种仪器非常感兴趣,在笔者的引导下,他们对各种仪器的作用产生了疑问,这时请车间工人进行讲解,有助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到了比教材上更多的知识。此后,让学生就近取一些河水带回学校,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边讨论边实践。为了使净化出来的水更纯净,学生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模拟系统更加完善,甚至有学生提出净化之后的水中是否存在可溶性杂质、该如何除去等问题。这时候,学生就会自发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现状、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将课堂设计得让学生感兴趣,远比把知识讲授得完美更重要,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忍受,而是享受。若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备课时就需要尽力寻找知识与现象、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周围世界的目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知识更直观
化学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复杂的知识结构,包括分类、性质、结构、概念等。其中,结构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对学生来说,这些太过抽象,不易理解;概念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对学生来说,记忆性知识一起涌现,不易记忆。这时,教师如果适当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不同的辅助教学App融入教学活动中,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更生动,就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随时打开App进行学习,把课堂扩展到学校之外。学生产生问题可以在线上查询相关教学资料,既解决了问题,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还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学习水平进行不同深度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参与一些互动,强化记忆,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而教师也可以通过App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思维。例如,在《原子的结构》一课中,笔者会提前让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关于原子构成和电子排布的相关资料。学生有的通过网络搜索,有的通过辅助教学App查询。因为信息来源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关于原子结构的各种知识。上课时,先由学生来分组展示,有的学生从化学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原子概念的由来,有的学生从原子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甚至把原子组成分析到了夸克,还有的学生从电子角度分析出电子排布规则,并总结出不同元素的原子呈现不同化合价的原因。由此可见,教师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活动中,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培养其探究思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笔者发现的可供学生使用的辅助教学App有“化学e”“初中化学课堂”“化学实验宝典”“化学大师初高中版”等,科学合理运用这些App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帮助。
三、设计个性化作业是减负增效的保障
对于自然学科,作业是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教师作为作业的设计者和评价者,既要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又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就需要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其中,基础性作业比较简单,主要为化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准备,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简称“双基”)的理解,对所学内容形成一定认识,能够解释简单现象,并能与生活相联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中等层次作业要有一定难度,主要为中等水平学生准备,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双基”的掌握,从而形成技能,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探究性作业难度最大,为学习程度较好学生准备,目的是启发其思维,培养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布置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2012年版)中的《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课的课后习题时,笔者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个性化要求。化学学习困难学生只需完成第1、2题即可,中等水平学生需要完成第3、4题,化学学习程度较好且有兴趣的学生需要完成第5题,并进行雨水pH的测定,绘制“时间-雨水”pH关系图,分析酸雨的形成原因,提出防治的合理建议并形成300~500字的报告。这样设计的原因是:第1、2题旨在巩固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这两道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目的是复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节内容,并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即使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不会造成学习压力;第3、4题分别检测河水、雨水酸碱性,需尝试提出解决措施,这两道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思维,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中等水平学生的能力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调查研究报告和第5题综合考查了利用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浓度进行计算,目的是帮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个性化作业设计可以发展不同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减轻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中等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达到培养优秀化学人才的目的。此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践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信息技术手段则为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支持。
四、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科学分析教学现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周蕖,王义高,刘启娴,等,译.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72-74.
[2]周勇,陆燕.“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的实践与研究[J].求知导刊,2021(52):32-33.
[3]张荣芳,张贤金.“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22(6):54-56.
作者:孙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