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0:57: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生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死教育是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人文类选修课,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生命、正视死亡的价值观念[1]。2020年12月,教育部在对《关于新冠疫情后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的提案》的答复中明确指出:注重把生死教育与疫情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推动各地各高校将生死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命观[2]。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优化生死教育课程结构,使其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是构建生命教育格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关键一环。基于此,我校以“三因”理念为指导,同时结合生死教育课程特点设计并实施生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教学成效满意,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22年3~7月,选择我校2022年春季选修生死教育课程的本科医学生9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7,女生53人;年龄18~22(19.61±1.31)岁。2021级4人,2020级56人,2019级30人。护理学专业45人,临床医学专业32人,麻醉医学专业8人,药学专业5人。
1.2方法
1.2.1课程概况
生死教育课程由我校护理学院开设,为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生命价值教育、生命伦理教育、死亡教育和死亡文化4个主题,包括哀伤辅导、自杀、安乐死、死亡教育、殡葬文化、安宁疗护6个章节。共计32学时,每学时40min。
1.2.2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
本课程组包括3名教师(1名教授、2名讲师,均为硕士学历),2名助教(均为硕士研究生),另外聘请1名专职思政教师(教授,博士)进行指导。本课程以原有教学目标为基础,充分融入德育要求,确立“培育对生命、死亡拥有正确认知理解,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这一思政育人总目标,并结合课程每一章节具体教学内容,制订更为具体的思政育人目标,见表1。
1.2.3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1.2.3.1因事而化
“因事而化”即选用具体事物,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达到化解问题、化育学生的作用,且事物的选择既要契合思政育人目标,又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工作、成长发展需求。在哀伤辅导章节中,教师通过展示“护士好心安慰丧亲家属,反被投诉缺乏人情味”的真实案例,并提出以下问题:①案例中护士的做法有何不妥?②假如你是案例中的医务人员,你应该如何安慰丧亲家属?假如你是案例中的丧亲家属,你希望获得医务人员怎样的安慰?引导学生讨论作答,让学生在换位思考中领悟哀伤辅导“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随后,教师安排本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分享临床中哀伤辅导的经验与要点,并给出临床真实丧亲案例(获得家属知情同意),要求学生以小组(10人一组)为单位,充分挖掘案例信息,确定丧亲家属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富含“人情味”的哀伤辅导方案并进行阐述,再由医护人员指导点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既培养了哀伤辅导技能、提升了共情能力,又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植根于心中。
在自杀章节中,教师给出多个大学生自杀案例,让学生分析该群体自杀的主要原因,随后提出问题:自杀是否可以预防?自杀行为发生前,自杀者通常有哪些异常表现?面对这些异常表现,你会如何处理?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学会从情绪、语言、行为等多个方面识别自杀征兆,并能及时寻求合理的帮助;之后,教师继续分享《人民日报》报道的大学生孙莹的抗癌事迹,让学生讨论孙莹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所持态度行为对自我的启示,通过正反案例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珍爱生命、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此外,安排心理学教师分享如正念冥想、呼吸放松训练、积极心理暗示等实用抗压技巧,再让学生回顾近期自身经历的压力事件,现场进行抗压训练,以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应对今后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与挑战。
1.2.3.2因时而进
“因时而进”就是要抓住恰当时机,利用时代背景下的热点事件和关键节点,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培育学生[4]。在2022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刘贵芳提出我国安乐死合法化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大众的热议。因此,在安乐死章节中,教师结合当下社会讨论热点,设置“安乐死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安乐死是否应该在中国合法化”2个辩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圆桌辩论,且每个小组在辩论结束后须给出一个核心论点及论据并进行阐述,再由教师从情理、法理、伦理等多角度进行点评总结,以此提升学生理性思考、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法治意识,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更好平衡“情”与“法”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针对由“安乐死”所引出的“伦理道德”话题进行拓展提问:“在临床中还可能遇到哪些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如器官捐献、人工辅助生殖、病情告知等),若你遇到了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做?”给予学生10min的时间进行资料查阅,并鼓励其进行知识迁移,让其根据自身临床见习经验和所学专业课知识进行思考,使学生充分拓展思维,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遵守伦理原则、恪守职业道德”的坚定立场。
在死亡教育章节的教学中,教师播放《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中“患者抱有顽强求生意识,医护人员坚持抢救不放弃,最终患者转危为安”的真实片段,让学生思考、探讨内心感受,以唤醒其生命意识,增强生命意义感。随后邀请我校附属医院一线抗疫人员进行现场分享,通过讲述其数次面临患者重生或逝去后对生命、死亡的看法和感悟,旨在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生与死的意义,进而树立“尊重生命,正视死亡”的价值观念。另外,教师还适时地对医务人员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抗疫精神进行强调,借此鼓励学生应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键时刻迎难而上,勇于担当。
1.2.3.3因势而新
“因势而新”要求结合社会发展与形势变化,创新教学手段、搭建平台渠道,打造学生真心喜爱、获益颇丰的教学课堂。在殡葬文化章节中,教师将课堂“搬”到我市殡仪馆,组织学生参观完整的殡葬流程。通过观看灵堂内温馨明亮的布置以及遗体告别仪式中生者对逝者流露出的不舍与眷恋,向学生传递殡葬文化中的温情与感动,进而引导学生养成“珍惜时间、活在当下、善待他人”的生活态度;观看入殓师细致温柔地为逝者整理遗容,让学生真切感受死亡的尊严,从而克服内心的恐惧;带领学生观看树葬、花葬等丧葬方式,以此传播文明、绿色、环保的殡葬文化,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后,在临近清明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到我市纪念陵园洒扫,并讲述器官捐献、见义勇为等逝者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人生有死,死得其所”的价值观念。
在安宁疗护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我市安宁疗护示范病房,现场学习相关内容,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为临终患者按摩、梳发、擦洗等,让学生领悟“解除痛苦、促进舒适、维护尊严”的安宁疗护工作理念,并培养学生作为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之后,教师结合《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5]文件讲解并展示病房环境建设、人员配置、设施设备等,让学生切身感受我国卫生保健体系逐渐完善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益处,以此提升对安宁疗护的认同感,增强对国家制度的自信心;课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所见所学所感分组自制安宁疗护宣传手册、海报或视频,鼓励其利用空闲时间深入到我市各个社区进行宣传,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利于提升社会大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让其主动为推进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1.2.4评价方法
①生命态度。采用何奇英[6]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评价学生的生命态度,该量表包括生命意志意义(9个条目)、生命目的(4个条目)、生命控制(7个条目)、存在盈实(10个条目)、苦难接纳(5个条目)和死亡接纳(4个条目)共6个维度45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5分,除存在盈实和死亡接纳2个维度外,其余维度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代表生命态度越积极。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由课程组在首次课程开始前和末次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由课程组自行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表,包括4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式问题(对课程思政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建议、意见或思考)。在末次课结束后现场发放给学生填写。问卷均有效回收。
1.2.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教学前后学生生命态度得分比较
见表2。
2.2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87名(96.67%)学生认为教学方案符合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81名(90.00%)学生认为教学方案能满足心理需求和思想期待,86名(95.56%)学生认为通过思政教学总体获益较大,83名(92.22%)学生对思政教学总体满意。
2.3学校评价
教学前期,我校教务处从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对生死教育课程思政教改方案进行评审,确立此课程为我校2021年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方案正式实施后,教务处通过现场观察、随堂听课、学生访谈、资料检查等方式进行有效性评价,均给予肯定。此外,本课程被我校推荐参评省级高校教学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其中安宁疗护章节课程设计被推荐参评校级课程思政优质教学案例。
3讨论
3.1基于“三因”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向生命态度
生命态度作为一类心理现实,是指个体对生命相关事物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7],其本身也是个人思政素养的一种重要体现。表2结果显示,经过基于“三因”理念的生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后,学生生命态度总分及生命意志意义、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和死亡接纳4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5),提示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的生命态度起正向促进作用,学生能积极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并对自我生命持负责的态度,并且愿意接纳生命中的苦难与挫折,能够正确应对和处理由死亡带来的焦虑、恐惧。在教学内容上,本课程以生死教育知识点为载体,以“三因”理念为指导,通过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政点,将单纯的生死教育拓展为德育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本课程把引导学生对生死教育的认知学习和对其中蕴含思政元素的感知领悟同时作为授课目的,力图使学生广泛感受生死对个人心理、情感、精神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塑造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哀伤辅导章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临床真实案例构建富含“人情味”的哀伤辅导方案,以此方式将哀伤辅导的原则、经验等知识点与其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又无形地受到思政熏陶,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兼顾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生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态度。另外,本课程除了挖掘生死教育自身具有的思政元素外,还在安乐死、安宁疗护等多个章节适当拓展制度自信、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3.2基于“三因”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获益感和满意度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积极地利用事、时、势提升育人成效。表3结果显示,教师通过因事、因时、因势设计并实施的生死教育课程思政方案,96.67%学生认为符合其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90.00%学生认为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和思想期待;通过本课程教学,95.56%学生认为获益较大,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达92.22%。本研究在设计哀伤辅导和自杀章节教学时,以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成长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存在的现实问题与需求为导向,以典型的真实案例和实用的技能培养为基础,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利用启发式的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又如,在安乐死和死亡教育章节中,教师将时代发展现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深入挖掘时代感强的内容,以近年来国家社会发展中的热点新闻和重要事件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辩证批判自我与他人的观点看法,同时还引导其进行知识迁移、思维拓展,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9];再如,在安宁疗护和殡葬文化章节中,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主动整合优质资源,与我市殡仪馆、纪念陵园、医院等共建校外教学基地,将课程知识点、思政点融入至体验式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增添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现场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理性认识,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获益感。
4小结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仅是对开展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对开设教育课程、教学活动提供的新思路。本研究基于该理念设计并实施的生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契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思想期待,切实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命态度水平和思政素养,并获得学生认可。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其一,未设置相应对照组,无法实施横向比较;其二,虽采用课后撰写体验汇报、观后感等方式考查学生的思政素养培养情况,但未形成量化评分方式,且所选量表针对学生思政素养相应评价指标相对单一,还需进一步扩充完善。
作者:陈佳增 杨婷 谭金华 何路生 杨美芳 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