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探究

时间:2023-03-09 09:34: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篇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探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探究

1简析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相关理论概述

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计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其指出既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又要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功能,规范税收制度体系,还要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进而增强各方主体大局意识,以发挥财税体制的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维护市场和谐统一,促进社会公平。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首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能够降低宏观税负保证基本消费,进而刺激内需拉动增长,有效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物质基础,充分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其次,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既能有效遏制财源垄断与恶意竞争的现象,又能更好地解决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确保财政资金得到最优化配置,促进各行业平衡发展。最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带动了审计转移支付工作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控制中央政府的支出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进而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性。在财政税收改革纵深推进的新时期,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一,我国财政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框架体系基本确立,有效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第二,我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已从2012年的11.73万亿元、12.6万亿元分别增长到2021年的20.25万亿元、24.63万亿元,使市场活力持续激发,这对推动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我国税收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增幅明显,深入落实了组合式税费支持以及减税降费等政策,更好地推动了税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格局,尤其是随着审计部门的增加与职能优化,高效开展了增收节支工作,为推动各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政策的落地实施提供了保障。

2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国企财务工作现状

2.1税收体制尚未完善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与发展形势挑战,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虽然也在贯彻落实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相关内容,但其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政策的内容解读不深入,未正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自身工作的影响,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的税收体制尚未完善,税收管理工作与纳税机制相对滞后,尤其是没有全面纳入社会稳定、技术创新、社会分配调节等方面的税收种类,不仅会造成财政收入、预算和支出等方面的损失,降低财务工作质量与效率,还会在管理中存在各类不公平问题,出现中央对地方集中控制的局面,影响国有企业自主权的行使,无法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甚至会由于高层领导部门的错误决策而导致国有企业面临经济风险危机,不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稳健发展。

2.2预算制度尚未健全

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直接影响财务工作效率,关乎国有企业各项业务的有序开展,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当前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背景下,更加重视经济业务的开展,相对忽视预算管理工作,导致整个预算制度尚未健全,未形成现代化预算管理体制,存在预算编制内容不到位、执行力度不足、落实环节不到位等问题。国有企业的预算制度不健全,便会弱化对财务人员工作行为的约束力度,使财务人员在预算工作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较大,极易出现收支项目不明的现象,不仅无法追溯各项资金的流动去向,易出现公共财政收入严重浪费现象,还会弱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由于部分人员职业素养与法制意识较为薄弱而出现随意挪用公共财政收入等违法违纪行为,增加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阻碍国有企业和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3转移支付尚未规范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针对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以及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发展起来的区域补偿政策,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各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实现社会公平,达到全国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明确规定了转移支付的功能,以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现象。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整个财政税收转移支付耗费的时间周期较长,导致转移支付的利用率和使用率较低,也就使国有企业忽视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与改善。国有企业尚未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缺乏对财政资金转移的流动管理与严格监督,极易出现财政资金在某个部门产生截留和漏损现象,这不仅会导致资金转移支付流程失误,降低转移支付的平衡效能,还会滋生腐败问题,影响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与落实。

2.4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失衡现象,为满足国有企业各项业务的发展需求,国有企业开始节约财政支出与行政成本,而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其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解读不到位、数据信息的分析不充分以及整体风险防范意识较匮乏、不重视内部监督管控工作的开展,都会影响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效能的有效发挥,阻碍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另外,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部分管理人员的大局意识较为薄弱,其缺乏责任意识与使命感,难以协调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外加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就会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使财务工作的开展受多方主体的干预影响,进而出现非法财务管理现象,增加国有企业经营风险,致使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浪费公共资源和财产。

3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国企财务工作路径

3.1优化完善税收体制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既能更好地解决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现象,避免出现资金流动随意性较大的不良现象,确保财政资金得到最优化配置,又能更好地控制中央政府的支出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国有企业要正确认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立足新形势背景,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优化完善税收体制,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效能,为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人员与管理人员要以财务管理工作为核心,结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根据以往纳税工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调整纳税工作理念,建立健全财务工作体系,规范纳税工作流程,细化纳税工作分工,并明确纳税时间以及合法合规的避税手段,进而加强纳税工作管理力度,在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创新国有企业纳税结构,提升国有企业财务工作开展质量与效率,做到合理纳税、依法纳税。

3.2建立健全预算制度

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国家预算资金规范运行,实现各项资源合理配置,高质量地完成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动落实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政策,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与国有企业发展需求。为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稳健发展,国有企业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以通过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而保证国有企业资金合理流动,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站在全局高度,从监督、审核和管理多角度入手,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优势,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工作重心,规范财务工作行为,为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国有企业既要发挥信息技术在数据收集整理、统筹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三维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预算管理流程、编制范围与执行标准,提高预算管理制度有效性,又要加强预算支持的审核与监督,明确业务活动、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市场审核等多层次内容的审察,保证每一项预算落到实处,以强化资金管理成效,提高资金利用率。

3.3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是在遵循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内部的横向转移以及纵向与横向混合转移的模式,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转移,其中税收返还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要立足国家宏观政策,进一步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并做好移动支付建设管理工作,加强财政资金转移的动态管理与监督,以迎合国家为移动支付机制提出的新的工作方式,高效适应新时期发展步伐。一方面,国有企业要立足信息化背景,加大对移动支付的建设力度,以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在数据共享、操作追溯等方面优势,通过动态跟踪国有企业各项补助费用的发放时间与流程体系,并实现资金可追溯,以避免资金在某一部分出现截留或漏损现象,最大限度规避腐败问题的滋生,适应国有企业对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还要加快财政税收转移支付进度,在规范移动支付制度与流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利用率,进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保证财务工作账目清晰、资金流动正常、费用缴纳公开透明,切实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科学化水平,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发展步伐。

3.4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发展形势日益严峻的环境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提升财务工作效能,就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紧跟国家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步伐,深入解读相关政策,明确财政税收中的明细、税率、税收政策等基础理论,又要重视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法制意识与大局意识,确保其可以积极发挥财务管理与风险评估的作用价值,及时发现并重点解决国有企业现有财税管理工作中的不良问题,以增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新时期,我国的税收规模与税收类型也在发展变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也亟待更新优化,这就需要国有企业重点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力度,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强化学习国家财政税收相关政策,保证其能够掌握最新的政策制度,并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税务管理理念,推进落实国家宏观政策。另一方面,信息科学背景下,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新技术与新知识,全面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信息应用水平,既要创新财务工作思路,又要高效融合信息技术,构建规范标准的财务工作信息系统,发挥利用系统便可实时获取各部门财务数据的优势,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5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乎国有企业各项业务的有序发展、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背景下,要想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国有企业就要重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以通过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内外监控力度,规范和约束财务人员工作行为,高效预测、防范和解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与隐患,加强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提升国有企业经济管理效率。首先,国有企业要采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科学制定细化、规范的财务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权限范围清晰明确,同时强调责任问责机制的构建,保证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发挥出纳会计、预算管理会计、内控会计、税务会计等财务管理人员互相监督的职能优势。其次,国有企业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开展力度,通过引入第三方财务审核机构审核和监督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状况,进而强化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最后,国有企业要发挥外部监督优势,做好与内部员工、外部群众的互动交流工作,以及时创新调整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提升财务监督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吕思成.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探析[J].投资与合作,2021,(06):89-90.

[2]姚玉梅.基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4):219-220.

[3]吕金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分析[J].纳税,2019,13(11):3-4.

[4]王宜峰.基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研究[J].现代商业,2018(04):220-221.

[5]丁瑞芳.基于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环境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工作[J].今日财富,2017(24):44+46.

作者:张新雅 单位: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